虫师第二季

综艺日本2014

主演:中野裕斗,土井美加,泽城美雪,上田祐司

导演:长滨博史,五月女浩一朗,下司泰弘,木村延景,木村泰大,布施康之,大久保富彦

 剧照

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2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3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4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5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6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3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4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5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6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7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8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19虫师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4 16:52

详细剧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生物:它们下等且奇怪,完全不同于任何动植物,自古以来为人类所敬畏,不知何时开始,被称为“虫”。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形态以及生存方式,而这些方式或许会影响到人类的世界。“虫师”这个职业便应运而生,他们对虫进行研究记录,并接受人们的委托,解决由虫引起的奇异事件。   故事主人公银古(中野裕斗 配音)就是这样一名四处云游的虫师,他一头银发,仅用一只眼睛视物;常常叼着一根烟,背着一个大行囊,翻山越岭,追寻虫的足迹。   《虫师》自第一季开播后深受观众喜爱,沉寂数年后TV动画系列再度启动,制作人员由原班人马组成。此次的《虫师·续章》将会动画化原作的全部剧情。

 长篇影评

 1 ) 做虫还是做人,自己选吧!

虫师是群怎样的人呢?有如银古的,被虫寄生,因而会了虫术,寄生在他身上的是“永暗”,他失去了一只眼睛,也为此他在黑夜,无需照明,也可看见光明,不知何时,也许当他没有了自己,当他放弃了自己,“永暗”会将他吞没;他会吸引虫的到来,给所待之处带来灾祸,为此他不能在一个地方久留,他必须漂泊、流浪,他没有家,但所到之处都是他的家,即便在寒冬,最需要人际温存之时,他也不能停留,即便遇到心爱的人,想留下的地方,也不能对抗法则,不然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毁灭。 有的虫师是家族传承,祖先将可以毁灭一切的虫封印在自己的体内,后代子孙有的一出生身体即有一部分是虫,无法动弹,他们必须边记录虫的故事,边忍受虫对其的侵蚀,用心感受虫的挣扎和痛苦,将其化为墨汁、写成书卷,以此让虫长眠;有的虫师是在幼时,在极度恐惧中,让自己的灵魂死去,让人造的虫侵占,这是对付虫的终极武器,以便在遇到会吞噬人灵魂的虫,使出必杀技,让人造的虫脱离人身,反过来将真的虫吞噬。他们也想过另一种人生,不用担惊受怕何日会被虫吃掉,不用牺牲自己的一切只为制衡住虫,也曾抗拒、质疑自己的责任,但或是得益于志同道合之人之间的支持和相望,或是对虫产生了兴趣和求知的渴望,或是虫曾经让他们失去了挚爱,或是为了可以让痛苦不在后代延续,或是为了不让虫的世界失控,他们接受了他们的宿命。他们四处游历,遍寻虫的踪迹,可能是大自然的异变,可能是人奇怪的病痛,悉心维护着虫的世界、大自然和人的世界之间的平衡。 虫师中有嗜好杀虫的,视虫为万恶之源,斩尽杀绝,但虫可以带来恐怖,也可以带来富饶、繁盛,它们跟人类之间,是荣损与共的关系,一旦虫的世界失衡,自然、人类也可能遭受灭顶之灾。有的虫师想利用虫,来获得特殊能力,或是免除自身的痛苦,想借此打破自然的法则,之后的结局是,他们得到了从未得到的神力,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会因此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甚至是自己的实体被掏空,虫由此取代了人。有的虫师对未知的虫充满了恐惧,也自责于无法想到应对之道,没能早些时候将其扼杀于摇篮,惊惶、自恨之下,在还没有了解虫之前,认定别无他法,轻率地动用人类自以为傲的武器,火或工具,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正是虫希望、引诱人做的,这些对它们而言,是养分,是燃料,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强大、更棘手。 像银古这样的虫师是少数的,对于虫充满了好奇,甚至是欣赏。对于它们,他没有狂妄和傲慢,他深知虫是最低等的,也是最原初、最基本的生命形式,理解虫也是理解人,深知消灭并不是人与虫唯一的相处方式,虫与人是相互依附的,相互影响的,有些虫也在滋养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他会反复跟受虫所害的人念叨,发生灾祸,不是人的错也不是虫的错,人和虫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经验求生。他会考察虫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再决定是消除虫,还是留下虫。他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和调查上,在对虫的习性特征、生存之道深刻体察之后,更多地用智慧而不是用武器,去发挥虫的神奇效果,转化虫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时候,虫有害也有利,看人怎么用;有时候,人可以从虫身上学习,从它们的习性上获得启发,从而攻克难题,有了新的发明创造;有时候,虫太过强大,再高精尖的武器也无力对抗,治虫的最好办法是,研究透虫,也许它们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骇人、那么牢不可破,虫最大的死穴往往在它自己身上,它们自带相克相冲的形态,而人的血肉之躯,人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人有嘴巴可以言说、歌唱,这些就已足够强大,人的一些特有的生理现象,足以把虫赶走。很多时候,光是了解虫,就可以让人和虫和谐共处,既可以远离虫的危害,又可以享有虫的美好。也为此,虫师会记录自己对虫的观察,人和虫的故事,灭虫避虫之法,在虫师之间传阅,在乡民之间普及,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和讨教。 虫怎么会侵入人体的呢?是因为它们憎恨人类么,是想要取代人类么,成为世界的主宰么?是出于恶意、敌对么?是故意扰乱人的世界么?是要杀掉人类么?有的虫,是为了有机会成为人,离开那个暗无天日、孤寂冷酷的世界,它们没有实体,没有自我意识,不能被大多人看见,不能做出任何改变,只能根据虫的世界里的法则行事、求生,人是它们艳羡的对象。它们之所以可以侵入人,往往是人的内心世界出现了紊乱和无序,如当人遇到了重大丧失,难以面对的痛苦让人脆弱无力之时,它们便会“乘虚而入",此时已经分不清是虫进犯人,还是人需要虫,虫在侵害人,但也在帮人缓解痛苦,让人拥有力量感、融合感。在有些故事里,虫似乎在指引着人,在试炼着人,在救赎着人。虫的离开也意味着人的心灵创伤的修复,人找回了自己,确立了自己,坚定了要活着,好好活下去的意志。 有个男孩,他的妹妹意外在冰面上落水身亡,男孩无法面对这个现实,虫让他感受不到寒冷,也无法接近温暖,让他再次经历有人落水,这次他救了那个女孩,不同的结局让他接受了妹妹的逝去,而在背着被救女孩之时,女孩的体温也让他脱离了虫的影响。 有个妈妈无法爱他的男孩,妈妈被迫跟不爱的人生了他,从未正眼瞧他,他为此认为自己死还是活,没人在意,虫让他可以引来雷电,在被雷击时,他觉得自己是充满力量的,他是以自毁的方式,在向父母报复么?并不是,他是以这种方式,免得雷去伤害自己的亲人,哪怕是对他没有爱的亲人。 有个被家人送去祭水神的女孩,被虫所救,虫去哪里,她就去哪里,虫让她安心,让她觉得自己和它是一体的,让她觉得有了方向,当虫以奔向大海的方式,了却生命,留下子嗣,用尸体喂肥了一片海域,她虽然遗憾,不再有可以依附的对象,但这段一同走过最后一程的经历,和它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让她有了信心,在它死去的地方,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虫也有可怕的一面,虫会赋予人梦寐以求的能力,但那种能力,总会乱人心智,令人走火入魔,进而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即便人知道这种能力来自异形生物,本不该为人所有,使用的次数越多,越可能让虫发生异变,越可能发生无可挽回的灾难,人依然会割舍不了那种能力,引来的关注,抑或带来的充实感、确定感、价值感和全能感。有的故事里会有个反转,从被动到主动,从无知到了然,但人依然执迷不悟,这让人不禁发问,到底是虫害了人,还是人禁不住诱惑,心存侥幸,放任了虫,自己害了自己。也许里面有偶然的成分,不可抗力的成分,但依然可以看到,是人选择了虫。 有个男人,本是猎人,他一旦将手扶在动物头上,即可让动物死去,然而这样死去的动物散发出恶臭,所有人都避而远之,他家的肉也没人愿意买,他明知他的爸爸因沉迷这种森林之王般的虚幻感,最终人间蒸发,尸骨无存,但依然为之心醉神迷,直到乌鸦群咬去了他那只有神力的手。 在一个岛上,有一种花,闻了之后,可以让人在一天之内,从新生到衰亡,开始女孩被父亲利用,以此佯装为神的神迹,骗取百姓的进贡,当父亲的诡计,被虫师拆穿后,父亲被乡民处死,然而女孩却主动再去闻花,继续一天一生死一轮回。据她说,那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充实,每天都有既定的目标,即赴死,每天无论发生什么,第二天都会烟消云散,没有空虚无聊,无需长远打算,恢复常态的她,面对绵延的时间,惊恐万状。失去可以依靠的父亲,她不知可以靠什么活着,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活着,又或者觉得自己只会扮神,无法再平凡地活着,而这种看似充实的活法,什么也留不下,每天什么变化也不会发生,但也免去了一切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坎坷迷离、爱恨情仇的折磨。 有个盲眼的女孩,他的父亲是虫师,给她了可以当做眼球的虫,让她恢复了视力,这不是一般的视力,是千里眼,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和人,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即便闭上眼睛,她依然可以看见。然而因为可以看见,她失去了安宁,沉溺于他人的生活之中,自己的生活却裹足不前、寸步难行;因为可以看见,她有了预测力,辨别谎言、真伪的能力,为此求助者纷至沓来,但她并不能改变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助人消灾避难,而这种能力,也让所有人远离了她。她并没有采取主动,摘除眼球,而是等到自己的眼珠被虫吞噬,自行离开。她再度回到黑暗中,才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她看不见光明,却有了行动上的自由;她看不见光明,却可以怀着对光明的念想和追忆;她看不见光明,却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有个男人,可以做预知的梦,为此乡民对他感恩戴德、仰赖有加,殷勤地奉上谢礼,然而当他听了虫师的话,服下了药,减少预知梦的次数,却发生了海啸,自己的女儿不幸丧命,乡民们也立即变了脸,怪他这么大的灾难预测不到,悲愤交加的他,怪虫师让自己吃药,失心疯般的停了药,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人,天灾非人力所能控制,即便可以预知,人也是无能为力的,该来的还是会来。没有想到的是,自恨也罢,对乡民的恨也罢,让他做了全村人都成了霉菌消散而去的梦,而不幸的是,噩梦也会成真。他这才知道,不是他梦见即将发生的事,而是凡是他梦见的事,都会被虫变为现实。虫就躲藏在他的枕头里,枕头也是人的灵魂栖息之所,从此之后他害怕睡觉,害怕自己的灵魂,趁自己沉睡之时,把灭世的梦付诸行动。 虫对人是个什么看法呢?一个是脆弱,虫曾经让人来承担山主的角色,但人必须交出自己的灵魂,才能勉力维持,尤其不能动情,一旦对家对人有了眷恋,就会分心,就会失去跟山的连接,再也无法完成山主的职责了;一个是无法理解,是情感让虫无法理解人,是情感让虫永远不知道人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举动,让人不可捉摸也难以预测,而它们的很多行为,非常的本能,仅是为了保住种子,完成繁衍。 一个虫师的爱人为了让虫师可以在她的村子住下,不再漂泊,偷了虫师的毒药和地图,杀了山主,从而让虫师可以成为山主,然而人终究镇不住山,虫师老去之时,唤来灵兽将自己吃掉,替代自己守山,平息山的愤怒,也让山恢复宁静。这种不惜一切的在一起,这种为了他人的错误也好,为了长远的利益也好,而舍弃生命。这种羁绊、这种赎罪,虫是无法理解的。 有个孩子早夭的女子,把虫化成的茸儿当作自己的孩子,即便知道它们是虚假的,仍在它们身上倾注关爱、无怨无悔,在虫把房子烧了逃走之后,银古给了这对夫妇一块矿石,谎称是那些茸儿的遗骸,它们还活在里面,只是沉睡而已,让他们代为保管。而对于没死的茸儿,他也没有杀掉,而是装进了瓶子里,理由是它的寿命没有完结。这种不随意剥夺别的生命,让其遵照它们自然的生死循环,这种哪怕是谎言,也要给予伤痛一些意义,给予未来一些念想,以便支撑着人不至于崩溃。这种善意、这种尊重,虫是无法理解的。 一个祭司,守着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土地贫瘠,他不断改良种植方法,才让这片土地破天荒地有了好收成,但依旧躲不过天灾。历代的祭司,有一颗神奇的种子,是虫的一种,埋在土地里,在灾年也可以大获丰收,但代价是村子里,身体最弱的人会死去。祭司用过一回,死去的是自己的妻子。而这次再遇天灾,他埋下种子,自服毒药,让死的人是他。这是因为,一年年收成见好,村民刚有了信心,如果这次他们可以误以为没人死去,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丰收,士气必然大振,接下来不用再使用虫,再牺牲无辜,也可以靠踏实的劳作、技术的创新,安然抵御天灾。而虫师,也做了大胆的尝试,既然种子可以让土地生生不息,那也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在祭司死后,虫师让他吞下了种子。他让会夺去人生命的种子,让一个人起死回生,可以见证土地一代又一代的变迁,也可以四处传播最新的耕作技术。这种出于对土地、对村民真挚、深厚的情感,愿意为了他们的福利倾尽所有;这种通过对人心的洞察,对异形生物机制的理解,消除虫的不利影响,让虫造福芸芸众生、千秋万代。这种奉献、这种智慧,虫是无法理解的。 片中对于情感的态度,不是一味的高唱赞歌,而是真实呈现了它的两面性。比较惊悚的一段,是虫化身成的茸儿进化了,进化成会利用“情感”了,原本不会说话的它们,会叫爸爸妈妈了,会哀求夫妇不要杀它们了,甚至会让夫妇杀掉虫师了。即便知道它们不是人,不是自己的孩子,知道是它们杀掉了自己本该出生的孩子,人也因为情感,而下不了手了。这真是让人感慨,人因情感而胜,人也因情感而败。 有对私奔的情侣,在过桥的时候,女子犹豫了,觉得得不到家人同意,她不会幸福,迟疑中掉下了山崖,被虫侵占,成了活死人。让人哀叹的是,几年后随着虫的离去,女子彻底死去,而男子本要跟虫师离开村子,但在桥上,他也动摇了,他觉得,这几年他是凭借着,女子还活着的念头,才活了下来,她的死,他有责任,他无法忘记女子,他也无法一个人活下去,最后他也跌下桥,重蹈女子的命运。这里的情感,是捆绑式的,是粘附式的,是排他式的,是必须在依赖中才能感觉到力量的,对独立、对外界的畏惧,让他们宁可心死,也要苟活,让他们宁可被虫操控,也不愿走过那座桥。 另一对情侣,则是情感创造了奇迹。一个在富家工作的保姆,因拉了天边垂下的草,而被虫拉上天又被抛下,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东家,但人气弱,如果不能坚定要做人的心,就又会隐形,又会飘上天。回来后,少爷要和她成婚,可是父母不同意。少爷跟父母频发冲突,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不管是保姆的身份,还是保姆的怪病,开始让他介意。而此时,保姆的病又开始犯了,甚至消失不见了。好在虫师点醒,不是他父母不能接受她,而是他自己不能接受她,他应该最知道如何让他爱的人更愿意做人。他想起了他和保姆之间的对话,想起了星星在白天虽看不见,但仍旧存在,想起了她像星星一样让他觉得安心、愉快。他做到了,即便看不见她,他依然可以感知到她的存在,他不再顾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不再在乎村里人不与之来往,别人看不见,他照样办婚礼,照样跟她说话、跟她生活。终于人们又再次看到了她。这里的情感,是忠于自己的,是接纳对方独特性的,是相信通过两人共同的努力,可以获得幸福,可以让周围人祝福的。 对于家的态度,片中也是矛盾的,好几集都涉及,因对名存实亡的家,还抱有希望,还怀有想象,结果只换来绝望,甚至毁了已有的幸福,彻底斩断与家的关系之后,才迎来自己的人生、前程和转机。也有的家是生命力和灵感的来源,重返故土之后,重新修复跟家人的关系之后,才让自己重获新生。这些故事,都在潜移默化地让人看清情感这把双刃剑,什么样的感情是有毒的,什么样的感情是有益的,什么样的感情不该辜负,什么样的感情应该拒绝,什么时候应当深情,什么时候应当绝情。 片中银古对于受害人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的,他不会过度同情,不会追究谁对谁错,而是聚焦当下力所能及的是什么。也不会让人总在外界、他人身上找原因,而是回到自己身上。他让当事人,看到后果,看到这样做,对自己的不利,指出当事人真正渴望的东西,而自己现在所做的,与所想得到的,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优势,自己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情,让他们及时止损,也激发他们求生的动机。他不会让人有逼迫感,有居高临下感,而是告知不同选择,会造成的不同结果,相信对方可以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即便当事人没听劝告,酿成苦果,也不会弃之不管,也不会见机打压,而是积极救治。如果当事人觉得虫可以让他们更幸福,哪怕银古不认同,也不会阻止,只是做好预防性的工作,详细嘱咐注意事项,留下联络方式,并定期随访。银古也会戳破受害者的幻想,敦促他们放下执念,对回不来的人,对做不到的事,对不属于自己的超能力,尽快放下,早些往别的方向努力,早些开始新的生活,早些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 银古一直非常理性,唯一不“理性”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失去了十岁以前的记忆,那时他刚刚丧母,被一名女虫师所救,刚燃起了有新家、有家人的希望,然而女虫师却被“永暗”吞噬,他也因此,再也无法在一个地方久留。那一年开始,他永远不再会有家,也不再会有家人。尽管他失去了这段记忆,但依然可以看到这段记忆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他无意识地在重复,好几次,在别人寻死之时,他会不顾自身安危地去救,甚至有去替死的冲动,就好像当年他想救女虫师,但非但没救成,还让自己被“永暗”寄生。 《虫师》作为一部治愈片,高级就高级在,它并不只是体谅人的难处、痛处,还是在帮人接受不完美,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都是带有缺憾的,似乎没人逃得开因果报应,不该得到的得到了,随之一定会有代价,而想要有所获得,一定会有所失去,并没有那么多的两全其美、一举多得;不管是因无知、无奈还是无常,哪怕只是一念之差,犯下的错,责任还是要承担的,造成的破坏,还是要想办法消除或减轻的;既成的伤害,无法回到过去清零,但可以从当下开始补偿。它也是在帮人看到人的局限性,很多人曾有过的幻想,想要有的能力,想要有的神迹,它都呈现给你看,让你看到它们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也让人越发珍惜已经拥有的。虫师也非万能的,很多问题他们也无能为力,一些受害者只能带病生存,学会与虫共处,解决之道,只能留待后人,留待时间,留待机缘。 《虫师》也在消解着人的受害感,让人接受有时是不同,是差异,是巧合,导致了灾祸,而非他者故意或是迫害;有时在虫侵入时,人在应对的过程中,也解开了心结,冲破了阻碍,补上了缺口;有时人是因为恐惧,才觉得对方可怖,是在蓄意加害,实则对方只是顺应自己的法则在周转、运作,并非有所图谋,实则对方是想沟通,传递对人有用的信息,甚至对方是想保护,想付出,只是人总以为自己才是主导,对方任由人摆布,是因敌不过,是因不够强大,但对方可能是默许,愿意为人谋求更大的福祉。 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诠释天人合一,准确地说是,天人虫合一。人心里的感觉,自然现象带来的身体感觉,虫带来的症状,巧妙呼应着,连通着,让人看到人、虫、自然之间的关联和相似;虫把人当作了容器,在人的内部循环着,或将人作为中介,与自然互动着,人似乎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体验着自然和虫的生死轮回;虫会影响人的感官、意识,搅乱人的时空,让人拥有虫的特异功能;自然现象看似千篇一律,但细加探究,会发现微妙不同,而那些不同的就可能是虫,它们可能会带来奇景,可能带来奇遇,也可能带来奇袭。虫到底是什么呢?可以是如片中的设定,一种异形生物,也可以是未知事物,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具,抑或是对应着人本身,人的执念,人原始的那面,或是人的潜意识。看完后,会想喝上一口用虫化作的花蜜酿造的伪光酒,亲眼看看虫的世界!看完后,会觉得世界充满了未解之谜、未知生命,会想成为跟虫师一样的人,去旅行,去探索!看完后,会找回孩童般清澈的目光,更温柔、更天真、更深情地看待这个世界吧!

 2 ) 虫师2 我最喜欢的几篇

乳催

饥疲交加的母亲用自己的血液喂饱了她可怜的小宝贝。健壮的父亲为了孩子拼了命的劳作。血浓于水,母之乳水,父之汗水。化作泪拭。

冬:

所有风景的取景构图,简直美呆了!美工作画和色彩出来,哥哥亲亲

残霞:

善良到这种地步的女孩,怎会让人不心疼

光绪:

妖质应该就是比喻孩子对母爱的缺失吧,因为母亲的过失差点害了孩子,于是母亲从此不被允许见孩子,而母亲因为对孩子的思念成了天女,像那望夫石一样令人着迷的神话。

井星:

是对失去孩子家庭的美好祝福吧,好治愈呀,真希望故事是真的,生活也能如此圆满。结尾其实应该是孩子又一次被带走。不过导演高抬贵手没有放出来。

碧水

原以为失去孩子就已经足够悲伤了

欸. 人生苦短。

雷袖

虐待孩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和《信号》里那对变态的母子有点相似吧。畸形的母亲养育畸形的孩子。活下去不如死亡的思想深深种在母子的心中。这个问题也没什么解,只希望世界上少一些暴力(不论冷热)

泥草: 真是令人作呕了

常树:虫师里有一种世界观:山神--一种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卫大山的生物。真是令人敬畏

 3 ) 也谈一点关于《虫师》

在网上看到一则漆原友纪的访谈。漆原说“虫”这个想法是来源于字典上的解释。字典上的解释是“人类、鸟兽、鱼贝类以外的动物”。这个“以外”的说法让她联想到妖怪或许可以全部算作“虫”。
这个构想非常有意思,虫这个意象本能地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一只两只虫并不可怕,可它们一旦聚集起来,细细密密地簇居在狭间,以我们不知晓的形式繁衍生息,便无法根除,这种无尽的累积是潜层恐惧的根源。
日本自古就有“小人”之说。作为农耕之国,旧时的人们相信收成粮食并非凭空得来,而是深受精灵庇佑。面包里就有发酵面包的精灵,田间有让农作物茁壮生长的精灵,即使是在米糠酱里,也有小人在劳动。
且不论这小人与虫有几分相似,非常明确的是,大到风神雷神,小到花叶的精灵,都是风俗传说对万事万物的解释。
谈及创作过程,漆原说:“我的脑子里会先出现一个“现象”,然后再去寻找一些符合这些现象的风景,从这些风景里得到灵感,再构筑故事情节。”——用鬼神之理解释现象,《虫师》回归了风俗传说的本来面貌。

银古作为主角,并非无所不能,更多的时候只能将虫子驱走,有时甚至无能为力,放任虫本来的样子。联想到日本“撒盐驱鬼”的仪式,鬼是一直在的。
这与日本人普遍信仰的“神道”是一致的。神道主张万物皆有潜在的神性,人类并不凌驾于其他生灵之上,对于一草一木我们都应怀有崇敬。究其原因,日本国土狭小、环境恶劣、灾害频发,千百年来国民就对自然的敬畏。
河合隼雄说日本的民间故事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结局倾向无疾而终式的泯灭,这体现禅宗思想的渗透。不论是无法赶尽杀绝的虫,还是被虫侵害得不到彻底救赎的人——《虫师》总不能给人满意收尾,故事的完整性被破坏,留与观众无尽的思索,确有几分“舍离文字义解,万法自性而生”的禅意。
《虫师》无疑是饱含着日本特质的。个人感觉,银古好似古典故事中的游云僧人,《一夜桥》的故事则有些许轮回意味。
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故事的传承和民众的心理和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地域的民间传说,不单纯讲述故事,而是展现了当地的自然文化、居民的心灵信仰。柳田的理念深化了日本志怪文学的范畴,泉镜花便是深受柳田影响,作品在措辞隽永苍古的同时,亦不乏民俗学和心理学的造诣。
柳田笔下的日本可以二分为表里两个世界:表世界填充着山麓河流、人烟屋舍和被命名的道路,一个是可见的世界;另一个是不可见的里世界,是神明往来、鬼怪出没的场所。这两个世界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虫师》中便也有一个平常人不可见的虫的世界,侵袭渗透着人们已知的世界。于是人类世界是虫之世界的一种表述,虫的世界是我们古老的始祖,悠久静默宛如神祗,任由光脉在其间淌过。

很多日本作品并非针砭时政,也非天马行空,而是将舞台架设在虚幻现实之间,《虫师》便是一例。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时空,约摸在江户明治时期的日本,不同于绝大多数那个时候的作品,视角从芸芸浮世移开,放眼于恬淡的乡野之间,经历了多年的纯粹与闭塞,人物都淡化成背景,只有山色愈发浓郁。
动画对原作神髓高度还原,増田俊郎的音乐更是如攀爬至耳畔的山风,分外清幽。
漆原对自然体察入微似宫泽贤治,惊悸之处不输小泉八云,有不同于梦枕貘的别样雅致。以微见著,一花一叶间,经历了整个山林。

 4 ) 【该停得停,但也要不断前行】----致《虫师▪续章》

若是有人给我100元让我四月别追虫师认真学习我一定收下,然后夜里再偷偷看,就像2009年夏日的那个午夜一样。
若是有人投我100万让我四月别追虫师专心创业我也一定收下,然后夜里再偷偷看,如同2014年春季的某个凌晨一般。

《绿之座》虽是青翠欲滴,但看着也困得不行,勉强撑到最后,闭眼便睡到天亮了。对剧情虽是记得清晰,却也没什么特别感受,不过睡得格外精神,反倒灵机一动,有了每夜入睡前看上一集,权作催眠的念头。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若说到第五夜看完《旅之沼》还能有些困意,第六夜观毕《朝颜夕逝》便只剩了唏嘘。
二十六集,二十六夜,二十六感,酒还未尽,绿已不再。正感叹日漫居然能达到这般水准,不曾意识到,宅未入,却已出。

虽是惦记了五年,但更懊恼的是续章来得如此之快,毕竟自己还曾颇为认真地做过白日梦:以后有了闲钱就去投资第二季来着。有着这样的心态,等待于我而言便算不上习惯,更像一个约定了。对制作组的约定,对漆原先生约定,对银古的约定。是的,自己甚至感觉不到是漆原友纪在控制银古这个角色,他已然活在画卷中。

而关于这部作品着实没什么可大说特说:单元剧,人情戏,看完叹口气。眼眶湿不了,不过咽喉倒是有些梗得慌,总不是滋味。虽说不符合主流审美,但有些人好的就是这口,所谓的哀而不伤,能当成槟榔在嘴里嚼上好几年。
尽管没怎么喝过,但我也知道即便是茶也是会上瘾的。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这样的状况最是危险。我是这样的人么?不敢肯定,但也不敢否认。
从当初对角色性格魅力的羡慕不已,妄图以此为鉴,雕琢自己的性情,到现在越发觉得这份平常背后的独特,唯恐邯郸学步,不如还是欣赏,做自己来得轻松实在。说得虽是好听,但出尔反尔也不过如此,还是时时自省的为好。毕竟这份于山野中历练出来的温润,或许只能是自己求之而不得的东西。否则也不必感到羡慕了。

从容而来,平静而去,挥一挥衣袖,藏住手中的绿盏。虫师这份营生,总归得讨生活,怎能不带走一文报酬。
而即使认为自己走的是最适宜的路,也难免受到他人对目的的质疑,平稳的话语仍能表明坚定的立场,也是对迷惘于途的虹郎最好的指引。
原野的风,拂不去的是淡幽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而银古宽厚的话语,却能令风也徘徊:纵使老了也罢,待你腿好了,我们一起去旅行吧。

毫无疑问我是向往着旅行的,但看了《虫师》之后,却又觉得难以旅到那样自然的景致,更行不出那般从容的心境,结果对旅行的向往反而变淡了许多,这副作用还真是让自己有些哭笑不得。结果便就只能宅着畅想了,所谓身未动,心已远,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感觉。
但无论如何,身体或者心灵,至少总得有一个在路上,这话我是非常赞同的。而若是要自己来诠释的话,或许是“该停得停,但也要不断前行”这样略显直白的句子。

说实话,对着老友给出溢美之词泛滥的评价,确实是矫情......不过也有害臊,其实更希望学着化野,泡杯暖茶露着脚丫,骂骂咧咧地说话,认认真真地追寻的好。啧啧,明明感知不到却又这般执着,这种家伙,不是把理想主义贯彻到极致,就是绝对的天真烂漫。

原是想在续章播出的前的第十天鼓捣些许文字,不过拖延症使然,磨到今日,还请见谅。
在吧里混了许久,实际上对于续章要上演的漫画情节,除了为出vomic曾翻来覆去折腾过的《碧水》,《冬之底》,《镜渊》三篇以外,再没能把情节记得大概清楚的篇章了。颇为惭愧,但也庆幸:这样去品续章,也算保留了新鲜感。

四月伊始,春光恣肆,正值漫步之时,银古桑,这一年的行程,就托你去达成,由我们来见证。

 5 ) 怅然若失,才是爱的本尊

虫师算是05年的番,而我第一次看虫师,却是在两年前的夏天。这种拖延或许源自于虫师的海报给我的感觉:苍茫的雪地,枯败的枝桠,还有隐隐约约的、一个人徘徊的白发男人。我想那样的片子一定太寂寥、太寡淡,那时整日寻求鸡血、向往着外面世界华丽多彩的我,一定是不可能明白它的,于是数次点开,却又作罢。两年之后,自认为有了些许沉淀,懂得了一些情怀,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出来一话一话看。一开始,爱的只是水墨画一样清淡悠然的画面,还有隽永冰凉的配乐。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却越发被这些因“虫”而牵连起来的故事给吸引住了。感情至浓之时,所有的表现反而平淡。更多的时候,恩怨相了,我们能看见的,或许只有相视一笑而已。
银古就是这样一个一路旁观的人,带着我们,去看一个又一个的“相视一笑”。虫师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从不用任何夸张的、带有色彩的手段去渲染人之间的羁绊;它采取的方式,只不过是描述。就好像银古每次向普通人讲解“虫”的特性一样,它用低沉的、没有什么起伏的嗓音,告诉我们,谁,在哪,和什么人,发生了什么,结果怎样。仅此而已。但是,这些被“虫”串联起来的故事,明明就是那么光怪陆离;有些故事的结局,摧枯拉朽一般让人绝望。虫师带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眼睁睁的看着狂风骤雨朝我吹来,却被面前的一道无形地力量化成了簌簌白雪,落在地上,就那么消失。银古不会在任何一个地方多做停留,《虫师》也就像这个独行的男人一样,只有看到他的背影时,才让人发觉什么叫做怅然若失。
对于《虫师 续章》,我在看第一话的时候,还觉得是热身,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而第二话《啼之贝》则完全让我感受到:银古,你回来了。爱都是有两面的。在《虫师》带给我们的世界里,“痛”往往才是情感的正面。就好像啼之贝里的船东,他对老友的爱,是他一直深深根植在心里的悔恨和愧疚,也是他拿到那颗珍珠的时候几近崩溃的痛哭流涕。每一个懂的爱的人,一定都是承受着痛的人;因为这样的痛,才让爱的另一面,显得更加珍贵。
所以,每次看《虫师》,都会觉得勇敢地爱着这个傲娇的世界的自己,虽然孤独,但是很美,也很潇洒呢。

 6 ) 寂寞的虫们,有银古的温柔相待


虫师的第一季还是在高一看得,今年我都要大学毕业了。

在B站首页刷开 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真的是眼角划泪。这七年好像在发生了很多事,但确又在虫师熟悉的气氛中感觉什么都没变。

我一直把夏目跟银古分得很开。觉得夏目是一眼看过去就是很亚撒西的人。因为自己不大同于常人的成长过程,所以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或者人与妖怪,人与猫的羁绊囧。虽然每种生物感觉难过的原因都不一样,但是心境大概都是想通的。就像台词讲过的,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一样。夏目对他们理解,所以对他们温柔。

再看银古,我已经不记得第一季的剧情了,却能记住我刚看虫师的时候对银古的感受。用中线嗓音跟别人讲他们处境的不好和处理办法,秉承着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和语气。很少产生跟人之间或者跟虫之间的羁绊,一副经历过大风大浪,所以游走于世间的懒散样子。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大概在向观众表达 别把一切想得太美好,这些仅仅只是巧合罢了。看得太透,他所表达出来的空虚和无力就越明显。人类与虫同处在同一个大自然的体系中,却又各自遵循着本来的道路生存着。

有着天生招虫的体质,以致于银古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地待下去。我一直都抓不准银古对虫的看法或者感受。直到第五话,从13分20秒开始, 银古说:


在那里很寂寞吧
不过 有比那里更寂寞的地方
是和虫一样
无法拥有实体的东西栖息的世界
那里是不被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东西们蠢动的黑暗之处
它们虽和虫一样没有心
但却有不少会为了一点光亮而想拼命爬出那里
那里就是那么寂寞的地方。


这段话看得我虎躯一震,这不正是银古自己的价值观么!像是在讲别的东西,也像是在讲虫,更像是在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第一季交待银古的身世的时候好像是因为银虫,他的命运就注定是栖息在永暗最底部(记不清了…感觉好像是这样…)。银古的价值观联系到哲学里面,跟存在主义类似。存在主义由海德格尔提出,萨特发扬光大。百度词条原话是,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同样运用于虫,银古应该没有纠结于虫的本质,因为存在先于本质。银古一直在强调虫的本体是很虚妄的东西,说明虫存在的本身没有意义。但是在第五话中他说水镜拥有流动着血液的身体,仅仅如此就是一种强大的表现。抛开水镜的无意义,水镜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找到更高浓度的矿物质水。

反观银古自己,他一直把人类或者自己跟虫放在一个同等的地位,平等地看待虫和他人。既然虫的本质是无意义的,那等同地讲,人类的本质也是没有意义的。第一季给我的感觉,银古的悲观来自于人对终有一死的惨淡的结局的体念或者是他对自己命运最后终点的体会。世间万物默默地按照被设定的轨道运转着,然后一起迎来相同的结局。但是这个毫不妨碍在这个过程中,银古做出自身的努力而活得精彩。以职业的角度评价,银古把虫师这份职业做得非常棒。

是对虫的思考和理解,使银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出路。

而在第五话的最后面,银古在原点找到了水镜。
“跟我来”
“我带你到深山的水池去”
“虽然不能赋予你实体”


因为银古对虫理解,所以他也对虫温柔。
“不要摆出那么寂寞的样子嘛”
这样子亲近的话,他轻松地对虫说出了口。

 7 ) 光之盛宴

这个春天,银发绿眼的男人背着行囊,穿过丛丛绿意,渡过迢迢时光,缓缓走来。他指间的烟卷有淡淡香气,隔着脉脉雾意,他缓缓吐出一口烟气来。在这一片氤氲中,我仿佛看见点点光芒,飘浮,上升,凝成一条如练长河。那是我目不能及的另一个广阔世界。

虫师,能视奇物,有非常之能,游走山川长河,解虫事为生。虫师定期于山野集会,寻光脉,聚其能,制为光酒,能解虫灾虫病,是谓生命本源。有酒匠误闯荒野酒宴,误饮光酒,惊为天物,归后念念不忘,百试而不得其要,引为终生缺憾。后其子采自然精华,制为酒酿,得微光酒液,饮后能视奇物,因缘巧合再入酒宴,遇虫师银古,知光酒真貌,终解其惑。人外有人,境外有境,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一己之力,如沧海一粟,然能窥得一二,不负一生矣。

你我皆凡人,不如寻得一杯“光酒”,来屋顶共饮,看看这个光怪陆离、无边无垠的世界吧。

 短评

只想活在漆原友纪的世界里

7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五星没说的,看第一部的时候还在读初中,迄今真的已有六七年了⋯⋯知道这个世界由这些我们无法目及触碰但鲜明存在的生物构成,与自己一同缓缓呼吸,慢慢律动,就觉得无比沉静。我们生于自然,最后也将归于自然中去。

8分钟前
  • 羽毛也幸福
  • 力荐

前十集总体一般,加上音乐没有以前出色的缘故还想是不是自己心态变了。后十集总体一下子提升了,感触万分,虐个不行。喜欢8、11、12、17-20集。

9分钟前
  • nikki
  • 力荐

如果一定要跟中国古代的思想挂钩,最符合《虫师》精神气质的应该是魏晋南北朝。陶渊明的《采菊》、《挽歌》几乎每个字都能对上。当然我们都知道,魏晋在中国历史上算不上什么好时代,这才是让人觉得本作可怕的地方。

13分钟前
  • 无能狂怒人
  • 力荐

我的眼泪把银古的烟头浇灭了……

16分钟前
  • 树骨头
  • 力荐

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再看到!!!泪目!

17分钟前
  • 糖分王
  • 力荐

当年风动画 如今换成了金松林 前半期还好 后半各种致郁 配乐胜过上期 増田俊郎超越了自己

2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这部作品最火的时候,曾经慕名看了一集漫画,结果对这种清新的治愈不太感冒就没再追下去。时隔多年剧荒的时候再次遇到了它,又看了一集,感觉还是和之前一样。暂时先给三星,希望一路追下去,有一天能够改成四星或五星。

22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直接五星!终于不用忍卖萌卖腐了!这才是动画啊

27分钟前
  • 👁
  • 力荐

话说,如果换个配乐,换个角度,虫师其实是可以当作恐怖片看的。二期还要拆分成两部分播出……恐怕更多的还是制作进度的考虑吧。

3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望山息心,一洗俗念,要是能饮下光酒,大概就是这样的滋味吧。夏目里的妖怪是因为像人、想要了解人而可爱。虫的魅力却来源于它是隐藏在迷雾中的自然之力的一部分,与人类依照各自的规律运行,只可承受。一旦相遇,常演绎出奇妙因缘,但这与虫的意志无关,只是人的悲欢。另一种意义上的以有情报答无情。

33分钟前
  • 似此星辰
  • 力荐

唯一一部看都不用看,先打5星再补的番

36分钟前
  • 沉重的蚱蜢
  • 力荐

「银古!好激动呀!看到你又出来了,手一哆嗦就打了五星!请问我这样子是病吗?能治不?」银古:「不是病,是虫。」「诶?虫?」银古:「是的,这种虫名叫脑残粉虫,喜欢栖息在人的脑中,阻碍人的思考能力,让人长期对某一事物处于兴奋状态!不过不用害怕,久而久之它就会跟着人的眼泪一起流出来的!」

38分钟前
  • 衮雪
  • 力荐

还是文艺青年的时候喜欢看,现在还行吧。

39分钟前
  • 泼墨造马追姑娘
  • 推荐

人际关系脉络中的失控性,庞然生物系统中的无力感。抑制虫的药物无法根除人的执念,救赎人的手段无能干涉虫的繁衍。虫师对事件的参与度及调和作用减少,反而让人情味从无数意外、心焦且无奈的怪谈中新鲜出炉。 他开始被迫游荡于他人的离合之外,他开始被人调侃,“大叔,才发现你还挺帅。”

42分钟前
  • 斋鸦
  • 力荐

虫师脑残粉,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时就要泪目了。

4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OP副歌响起来的时候,眼眶湿润了.. Just for u

45分钟前
  • 力荐

优雅的日式怪谈,美美美!初中时看了动画又看漫画,我都大学实习了才来第二季(;ω;)

46分钟前
  • 嗓嗓
  • 力荐

大部分故事说的其实是人的心结,心结解,则虫灭。

51分钟前
  • Grey灰
  • 力荐

无理由

53分钟前
  • leeleecand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