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吧男孩

综艺台湾202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2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3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4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5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6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3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4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5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6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7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8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19约会吧男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4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刚好是前几天听的lecture里,说的是美国大学的 law in history,提到the most dramatic change is the way teaching was done,which is followed the Socrqtic questioning style,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而在那之前的一个星期,刚好有南周评论版一哥们儿写苏格拉底的死写得风姿勃发。
 
    下午看了《The history boys》,戏剧改电影,演员台词功底实在了得,用词华丽流畅,书袋也吊得无迹可觅,看完了想想差不多题材老美的《死亡诗社》确实够烂,不论老师学生都只能念几句惠特曼的“Oh,captain,my captain”,怪不得欧洲文化中心论到现在也是如此地有市场。
 
    背景是80年代文法男校,出场人物有三位历史老师、八名学生和一个校长。
 
    喜欢在骑摩托车时把手放到后座男生ball上面去的Hector老师为人风趣随和不拘小节,教学方式散漫又无章法,他热衷于培养学生对诗歌修辞的好感,八个学生经常会在法语课上模拟妓院的对话场景以巩固对虚拟态语气词汇的掌握……然而学生并非会被这种慢节奏无绩效的老式教学方式所迷惑——他们的目标是牛津或剑桥的历史系。校长请来了牛津毕业的年轻教师Irwin,这位老师的教学犀利、深刻而充满激情,与Hector的方法刚好形成良性互补,最终八名学生全部得偿所愿。
 
    被我说的若无其事的概括底下大概是一般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种种情感及其处理方式。当我将Darkin对Irwin的表白与Clive对Maurice的进行对照时,发现了相类似的各种要素。因此感情是激励我观看然而我却不愿予以多说的东西,我对苏格拉底感兴趣。
 
    Hector的教学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吗?校长对这个做了肯定的回答,那么看起来新潮锋利的Irwin呢?我倒觉得也是。
 
    片中开头一幕很有意思,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一个学生骑车去了教堂,神父正在说着祷词:“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全能之主的祝福,圣父、圣子和圣灵,会保佑汝等,并与汝共存,现在如此,今后亦然,阿门。”再看到后面分别出场的三位老师,总有一种隐隐对照着trinity的感觉。刚好三位老师采取的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是就想当然了。
 
    Dorothy作为唯一的女教师,她的教学严谨而深具批判意识。Hector则并非是散漫无目的教学方法令学校不能令人接受,相反,校长说过“有效”这样的话,只不过因为他摸ball的动作被女巡查员看到了而被迫退休。新来的Irwin则能够最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三个性格、方式各异的老师凑在一起,教出了八个牛津剑桥的学生其实也顺理成章。
 
    Hector是要求在长期的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注重文学素养并依赖这样的基础,喜欢吊书袋的他何尝不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才能够“随心所欲”的呢?他深信时间能够带给人最大的安慰,然而他又确实被时间伤害不浅这样的矛盾体现在他出场发言的每时每刻,并且他是以此为享受的。崇拜安逸是懦夫的行为,他在花甲之龄仍然以一种浮士德式的姿态战斗着,一点儿也不美观,但却让人心生好感——这不能够称之为同情,同情该是对他以及对我们这些心生好感的人的嘲笑。它不会让人愤怒,但它不应该用在Hector的身上,即便他壮士断腕般今朝酒醉明日赴死。Hector是个纯粹的、天生的老师,他不需要用校规或者其他东西包括道德来约束自己,因为他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教师来说,“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最大的约束,除此之外,百无禁忌。
 
    Irwin则简单得多,他是个已经被急功近利的现代性给弄得别别扭扭的那种家伙,可是,无奈地,非常招人喜欢。无论是观众还是学生,更或者是万人迷的Darkin。他的尖酸和深刻一样惹人怜爱,犹如他的自信和自卑,那般恰到好处地融合,使他既嚣张又惶惑。凉薄的双颊代表自制,眼镜的遮掩则又精光四溢,每个人都爱他爱得不行,爱到连他漏洞百出的字体也被了解和模仿。Irwin上课时的passion很强大,相当吸引人,赚得的眼球使他既得意又恐惧。以至于到最后,连我都以为他真的会跪在地上,suck Darkin……Irwin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不止像Hector那样简单的传递与索取,更多的时候他将两者融为一体,使自己犹如禁欲的僧侣一般脆弱到不堪一击,而揭开寡陋的面具攻击他的人总是存在。我们都爱Irwin,学生爱,老师同样爱,他自己也爱,所以在最后他对与Darkin之间约会的忘却是那样的无理但含情脉脉。Irwin本身没有做教师的自觉,所以,他越来越是那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有所自觉的讨厌状。他太年轻,经不起考验,故而不如舍弃考验,这一点我们既爱又恨。
 
    Dorothy的出场份额短暂但并非无效,她对历史的看法犹如历史自身一样地充满了偏见但使人不得不敬畏。她是隐者,但并不低调,她在合适的时候绽放,容易教人忽然陷入无所适从地尴尬,因为她居然那么简单又真实,就好像近代史手册一样,却又最容易受到无数观点的左右而易于摇摆。Dorothy应该起调和的作用,但事实上她往往最为激动,学生记得这样的老师的存在,正因为记得她偶尔的雷霆万钧。
 
    三位老师其实共同体现的都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与责任,因为这一点避无可避,又因为——there it is。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反映出了如此多的道理,却并不拥挤逼仄,相反倒有一种天性的诗意缓缓淌过,简直是最好的英式教育白皮书,不得不感叹,一个好的戏剧,张力的确能够做到文学性与表演性的极致,或者说是能够找准那个最佳平衡点,从而在任何情况下赢得时间和空间。
 
    电影看完了,有人醒悟说,原来自始至终强调的居然不是那句“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 thing after another.”而是Hector说的,education needs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所以,这部影片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在向雅典公民苏格拉底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包括那无处不在的洋溢在年轻与老朽的肉体之中的爱与责任。

 2 ) Fusion---校园,师生,断背,历史

抽了一个下午看完,完全没想到有同志主题,据说原版话剧很棒,应该没错,那每一句台词,别说听,光是看字幕也是享受.

英伦的男同志片之多,质量之高,男色之美(Hugh Grant, Jude Law),恐怕是美国所难以企及的.同是校园题材,饱受好评的<死亡诗社>中师生关系展现得是如此的"清教徒",如此的悲怆.那部片中的老师迫于学生自杀的压力只得离开,让人不禁悲从中来;而这部片里那胖胖的Hector交通意外身亡,都没有把人煽出眼泪来.当老师被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之后,似乎不太容易引发悲剧,一切他个人的笑或泪都属于我们,一切他个人的好与坏也都会在我们身上找到,这时候被解放的不仅仅是老师本人,更是我们自己.

尽管剧中人都说着难听的约克郡英语(比曼彻斯特的略好点),不过瑕不掩瑜,无论是对话还是穿插其中的钢琴伴奏清唱都美不胜收。不过,英国式幽默的确不太好理解,特别像我这种泡在美剧里的要换个脑子还不那么容易。

剧中最出彩的除了胖子Hector以外当属女历史老师了。在帮助学生预演入学面试的那一幕中,她提醒学生考官可能有女性,然后激情昂扬地发表了一篇“女权主义”的历史批判:Can you for a moment imagine how depressing it is to teach five centuries of masculine ineptitude? Why do you think there is no woman historians on TV? I'll tell you why because history is not such a frolic for women as for men. Why should it be? They (women) never get around the conference table. In 1919, they just ... arranged the flowers, then gracefully retired. History is a commentary on the various and continuing incapabilities of men. What is history? History is woman following behind with a bucket. 如果说这是西方女性对于西方历史的“女权主义”解读,那么我不知道就我所知的中国历史如果让我来解读是否应该是 History is women obliterated, exploited, destroyed, distorted, manipulated and manipulating men from behind. 客观一点来看,真如莫文蔚所唱的: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须楚楚可怜。

如今的时尚是“混搭”,不仅仅是服装,还有美食,讲究fusion cuisine,电影也是如此,要么把不同族群的人混搭起来,要么把不同的元素揉在一起,成为一个美妙的大疙瘩。

 3 ) 意料之外的好看


  开始时很惊讶他们在如此一部100分钟的电影里容纳了这么多,没有冗赘的废话或镜头,每一分钟都让我有感想。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是话剧改编的电影,这的确解释了很多。首先,个人以为话剧演员的台词功力比单纯的电影电视演员要高,没有太浓重的口音。另一个令人高兴的是表演并没有过多舞台痕迹,不会有那种表演过于用力的感觉,很自然。但就整个电影来说,没有体现电影这种形式的优势,好象就是用镜头带着你去看了遍话剧。镜头变化不多,拍人脸时就一直拍脸,比较固定。好处是能让人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表演。
影片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主题、用色、背景……都写着两个大字——英国。影片主线是考牛津剑桥,副线是同性情感问题。
同死亡诗社不同,这里的学生不是需要叛逆的老师来带他们突破陈规陋习,而是需要一个老师帮他们通过大学考试,需要应试教育。这8个学生很努力,每次看到他们下课之后就冲到图书馆借书的情景我都挺感动的,被勤奋的态度感动了。老头主张为知识本身的乐趣而学习,新老师是告诉他们考官要什么。但与印象中的应试教育不同,新老师要求学生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尽量表现出来,去努力思考发掘别人想不到的角度。而那些学生之所以能背很多诗歌片段,是靠老教师打下的基础。影片让人想到教育界和心理界上困扰很久并将继续困扰的问题:我们如何选拔人才?我们从靠出身靠种族靠血统到现在的靠考试,然后世界就是现在这副样子。无论你是培养学生背诵知识或学会创造还是提高素质(关于什么是素质,那是另一个话题),到最后总是要考试,有考试就有应试教育,这不是中国特色。面对考试的现实,空谈知识的乐趣真的没什么用。英国电影在某种时刻相当现实,但有的时候天真得可笑。
既然故事发生在文法男校,考虑到现在同性恋这么流行,不拿出来实在浪费素材。李银河的以同性恋和虐恋为主题的著作都举了英国男校的例子。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历史越久远的国家就越开放,比如欧洲比美国开放,更能接纳事物。毕竟,太阳底下没什么太新鲜的,很多现在不能接受的新想法,有着古老的根源。
Hector,和学生讨论哈代文字的美妙,在放学路上骚扰学生,衰老肥胖的同性恋,像所有知识分子一样悲观,喜欢动名词结构,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我相信的他教学很有用,因为天知道哪些东西会对你有用,所以学什么都一样。只是在考试前,他显得不合时宜。影片不没有关注于他的教学,只是很精彩地提了几笔,但他的私生活才是真正的噱头。每天放学都要顺路带学生,然后边骑摩托边性骚扰……在质疑他的人格之前,我想先肯定一下动作的难度。毕竟对一个超过200斤的人来说,一手扶车把一手向后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用“给予”来为自己辩护,听起来实在像变态连环强奸犯。这些人都是把犯罪看成自己在做好事。所以连他的同事都听不下去这种拙劣的辩解。但就学生而言,他们对他的骚扰是什么态度呢?答案是:并不特别厌恶。毕竟乡间小路上狂飚时的同性按摩,对17、8岁的男生来说是很刺激的体验,我猜。而且很明显,有的不能理解这件事的学生,他不去碰。也还算有起码的道德吧。这是不是同性的方便之处?试想如果是男老师骚扰女学生或女老师骚扰男学生?事情就大了吧。在这方面,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笑料。
Irwin,表层性格与真实自我有很大差异。作为一个教师,他犀利、激进、不择手段;作为一个人,他小心谨慎,不愿表露自我。他可能是Homo也可能BI,没有明确表示,但他不太在乎,他接受对他有吸引力的人。作为教师的他博学而且很有魅力,人气高的花花公子也在努力取悦他,努力到连字迹都和他相似。他开始时就喜欢Darkin,但只是像老师喜欢有趣的学生,直到对方用二战的开始这种来向他暗示和表白,相当不一般的方式。但他显然明白了那暗示,而且他的表现说明他喜欢他,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欢。最后Darkin来和他挑明时,他却假装羞怯,非要让人逼到眼前才答应。我想,是因为他有太多秘密要保守,所以要塑造另一个自我。据说话剧里这个角色更狡猾,和Hector老师的冲突更激烈,不像电影里这么讨人喜欢。
Darkin,在学校里男女通吃,一边和校长秘书鬼混一边企图引诱老师,混乱,迷惑,只能用青春期来解释了。虽然他是主角,但我现在还挖不出太多,可能是因为他太典型。
小犹太,绝望地喜欢着Darkin,自卑,敏感,但有勇气。他冲着Darkin唱歌的样子像天使。演员完美地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点。
基督徒,从我的审美来看,挺帅的。他有趣的地方在于,作为一个虔诚的宗教人士,他和一个犹太同性恋最要好,对大屠杀集中营更敏感。他可以接受坐在Hector的后座,我猜是因为他的信仰要求他不能自慰,所以他就另找出路了……他特别八卦大概也是因为这个。
Totti老师,影片有台词的两个女性之一。据说在这部话剧在美国上演时,她凭这个角色拿到了TONY奖。这真让我想看话剧,在影片里她表现的地方太少了,虽然很有力量但还是太少。
其他学生在电影里没什么表现,因为时间的原因,删减了很多。我相信原作应该很有趣,有打扮很嬉皮的,有大胖子,有运动特长生,黑人与穆斯林也不应该像电影里这样只是作为多元性的符号存在。
真希望能看到话剧,毕竟这些人不可能一直演下去,不是什么年龄都能演高中生的。

 4 ) 点几句台词

浑浑噩噩的熬夜看完由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历史系男生》。作为一部在伦敦国家剧院票房火爆、风靡百老汇,并一举取得多项托尼奖的话剧,妙语连珠的台词无疑为其叫座叫好立下了汗马功劳。摘抄几句,留个爪印。

1、
As for truths, scripts, forget it.
Knowledge, pursuit it for its own sake.
 
Irwin所倡导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反映出东西方教育的本质差异。

对公认的史实,没有任何记诵的必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学习历史的方法是,选择一个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新的逻辑来重新观察、挖掘、分析和思考。从同一段历史中,找到不同的地方,这样的研究才具有价值。

Irwin的主张与国人惯常理解的“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历史是浩瀚宏大的,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全面的看得清楚。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的研究;或者盖棺定论,僵化为教条,这便是区别。

背诵,教科书上记录着的唯一真理。对于人文学科,这样的学习方式等同于毁灭。

2、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历史的意义在于传承。从一个人,到另外一人,再到另外一些人。从地球上的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从线性时间轴的一个时间段到后续的另外一个时间段。文化在重复的被解读着,变化着,传递着,这个就是历史的意义。文化的价值,就是这样靠一个个人传递下去而逐渐积累起来的。

Hector动情的说着,当你读书的时候,与另外一个的人相遇,被他捕获。他抓住了你,你感受到他。这就是文化的传递,需要沉下来,慢下来,用心,去接受。然后,它又会以你的方式传播出去。

在大发展的年代,我们每个人不甘落后的高速奔跑着。文化,正在被忽视和遗失。急功近利的人是浮躁的,To Feel,也许可以是一个很短暂瞬间,但是To Feel,需要把心真正的平静下来。这个传递的过程,光靠互联网上晃几眼八卦新闻是做不到的,努力背几本的教科书或者附庸名家大作也是徒劳。

国人就要成为贫穷得只剩人民币了!

3、
How does histry happen?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nothing special, ordinary stuff.

历史由一连串的偶然事件组成,这些偶然最后形成一个结果。像蝴蝶扇动的翅膀,或者王佳芝心里打起的小鼓,这些无法确定的因素共同导致一个结果。无所谓对错,发生了的都叫做必然。而过程当中,任何一项的改变,都可能形成别样的结局。

这个论断中学课本告诉过我,并无新意,不过Hector的教学方式很有新意。虚拟形态——Hector用这样的语句来设想过去的种种可能,以及结果。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应该是很有趣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沉浸到历史里面,享受时空变换的戏剧体验。角色和道具,一连串的事件和选择下来,最后形成历史。

于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一切存在的种种都是可变的,所以,将来永远都是不确定的!哪怕是半小时以后也是不确定的。只有发生过的偶然才叫做必然,只有过去的才是真正已经确定的东西。

在过去的那么多偶然,那么多巧合,那么多选择之后,才有了今天。
再从今天走向变化莫测的将来,那里还有无数的偶然在等待着发生。
原来,我们的今天竟是如此的珍贵!

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和把握现在的。

 5 ) 即使到了世界末日,我们也需要人文教育

我儿子在文科上比较有天分,在理科上也就一般般。他喜欢阅读,喜欢思考“大”问题,比如乌托邦的设计中不允许有游戏是不好的。跟所有孩子一样,他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过目不忘,还能结合新闻谈点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他对历史感兴趣,希望我给他讲故事。他还能写诗,对文字的美有很不错的品味。然而我却不怎么喜欢跟他讲那些,因为我不希望他对文科感兴趣,在我看起来,读文科日后是要饿死的,而且还会因为想太多而不快乐。

然而,今天我看了《The History Boys》(B站有看,中英文字幕,中文译名《历史系男生》)。背景是1986年,约克郡一个小镇上的男校,雄心勃勃的校长想让那届成绩最好的高三学生去考牛津的奖学金,请来了个代课老师做专门针对名校笔试、面试的特训。剧情的冲突有好几条线,腐国男校里常见的同性恋,老师对学生的性骚扰,实用主义的教育和博雅教育之间的矛盾,以及历史和文学本身引发的思考。几条线交织在一起,复杂而不芜杂,深刻而不刻意,伤感而不煽情。让我觉得,学文科还是好的。

我们归根结底还是人啊,在解决了温饱,买上了房子和车子,能出国旅行,能买个名牌包包,能把孩子送进名校之外,我们还是人啊,一个一个,能快乐,会感伤,面对生和死,爱和别离。而那些人性共通的东西,只有最好的人文教育才能激发出来。即使到了世界末日,我们也需要人文教育,那是能把人从苦难中提拔出来的稻草。

【以下有剧透】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胖老师Hector在教室里给学生Posner讲Hardy的诗Drummer Hodge。这时Hector刚刚得知自己因为性骚扰学生的丑行而被解雇,失魂落魄地到教室里,却毫无心理准备地遇到等着他讲解诗歌的Posner。Posner充满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描述年轻的鼓手从英国乡村出来,没多久就死在南非的战场上,埋在那里,年老的诗人刻画生命的虚掷,充满感伤。念完后,老师似乎还没从被解雇的噩耗中回过神来,敷衍般问学生的感想。学生兴致勃勃地将这首诗对死在异乡的描述和另一首诗比较。而老师这时候才仿佛慢慢找到感觉,告诉他为什么Hardy写得更好,告诉他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告诉他为何诗里的鼓手是有名字的,这名字意味着什么。告诉他为什么要用uncoffined这个词聊描述死者,这个词的意义,这个词传达的情感。老师没有提到一个字关于自己当时的心情,但他显然感染到了他的学生,把他和学生都带到了诗的情感中,然后Hector说了下面这段话:

“The best moments in reading are when you come across something--a thought, a feeling,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that you'd thought special, particular to you. And here it is, set down by someone else, a person you've never met, maybe someone long dead. And, ... it's as if a hand...has come out... and taken yours."

当说到... it's as if a hand... has come out...,老师伸出手去,像是要递给学生,而学生也正要伸手去接,老师却抽了回来,... and taken yours,他把双手虚握放在了胸口。他是一个性骚扰学生的老师,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导师,从猥琐到崇高,人性的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Hector和Totti是老派的老师,大量的知识灌进去,孩子们都够聪明,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灌多少吸收多少,历史、诗歌、法文...。Irwin却是新派的老师,用电影里孩子的话来说,cutting-edge,逼着孩子去创新,以知识为阶梯去叩问,不满足于复制知识而强迫他们去创新说。这是我看到的最直观的方式表达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区别,或者说传统大学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的区别。

我也喜欢他们的小班讨论,讨论大屠杀,讨论历史是什么。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同意不同意都可以,课后去图书馆借一大堆书来,回家一边查书一边写文章支持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批阅他们的文章。这是博雅教育的精华,用一个灵魂去敲击另一个灵魂,认真严肃的思考,我理想中的seminar。

在古迹参观的时候,大家排好队合影,就缺胖老师Hector。他慢慢地走过去,一边走一边说:

"Pass the parcel. That's sometimes all you can do.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Not for me, not for you. But for someone, somewhere, one day. Pass it on, boys. That's the game I want you to learn. Pass it on."

正好前天吃饭时闲聊,说起我儿子长大干什么。他爸爸希望他做科学家,我说他理科不够好,恐怕够呛。外婆说他可以做诗人,我说不行做诗人会饿死的。外婆说,没关系,妹妹长大了赚钱养哥哥。我们都笑了,我儿子却一言不发。后来他爸爸再三问他,他很严肃地回答:“我要做老师,我要把知识传给后代。” 还特地强调了一句:“我要做小学老师。” 我笑了,因为他幼儿园的时候就说过想做幼儿园老师, 以此类推,说不定上了大学以后就想做大学老师了,似乎也没有离我们对他的期望太远。后来我看到Hector说的这段话,我意识到我才是狭隘的那一个。超越了个人的成败得失,他看到了更深远的东西。That's the game he wants to learn, to pass it on。

 6 ) 给予我们最多的人

叫<历史系男孩>不如叫成是<历史系老师>.
在这里面,更主要的是两种老师的教学方式,两种我们进入高等学府前选择的人生方式.
一种是为破而破,一种是为立而立.
大千世界,别人已经做到的,已经做成的是太多了,不是因为坚持自己相信的,仅仅只是因为这样会迎得更多的人关注,让自己成为不多见的精英,所以去学习,生活,为了让自己显得独树一帜而反对或者提出观点.
我们是应该这样?还是就承认我们的庸俗?
承认我们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做一个安份守已的普通人?
许多人都觉得文学没有什么意义,用里面的学生的话来说,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确实是如此,用里面的老师的庆来说,阅读的美也在于,当你孤独的时候,你觉得,在你身边有一个人,也许这人死了很久,但是他握住了你的手.
英国一直是一个保守的国家,在这里,保守无疑仍然却被修饰过后更强调了它的美,在此来与"激进"\"跃进"抗衡,我想,或者,对于每一个准备人生来进行一场大跃进,然后跳脱出来,做一场赤裸的个人秀的人,都可以看看,我们,是为什么而破,为什么而立.
吃惊的却是,作为英国将来的社会精英,他们可真的很能研究自己的历史和文学,而我不知道我们在读高中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来思考我们的社会还有,认识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历史...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问自己,也问我们身边的人,为什么我们被喜欢不能因为我们无聊又普通呢?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最后那个男孩子,当了老师,当了个普通的老师,我居然哭了...

虽然介绍里提到了同性恋,但却并不是影片的重点,反而象在反映这样的观点,那些,小众的,并不能登上社会权威高层的阶梯人的手中更有可以值得传承下去的东西.

 7 ) 历史的唯美主义

    在影片的结尾处,在弥漫着忧伤的毕业典礼上,男孩们温柔的唱起了那首悠扬的《Bye Bye Bird》,他们身后的幻灯片上,赫克特(Hector)和蔼的微笑显得那么温暖……
    赫克特这个人物交织了很多矛盾,一方面,是个才华横溢的教师;另一方面,他逾越了道德界限,做了令人不齿的事——性骚扰他的男学生。乍看这部电影仿佛落入了俗套:道貌岸然、道德败坏的男教师的故事?
    只是,这真的是《历史系男生》要表达的主题吗?不!影片中多彩而美妙的配乐,纯熟而毫不拖沓的节奏把握,那一个个饱满而丰实的人物,那一段段令人应接不暇的精辟睿智的对白,绝不是用来讲述这样一个关于道德批判的滥白故事。
                                 
     一、传递“包裹”
    在一堂文学课上,赫克特表达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告诉男孩们学诗歌的意义:即使诗歌大多是关于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即使现在不能理解,即使与考试无关,但只要你现在去学习它,理解它,总有一天你会懂,那一刻也许是痛苦、快乐的时候,也许是弥留之际,而此时“你已经有解药了”。
    赫克特总是这样,用诗意唯美的方式,娓娓道来,向你传授这些凝练的感悟。
    在指导普斯纳(Posner)鉴赏《鼓手霍奇》这部作品时,赫克特的教育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鼓手霍奇》是关于一个无名小卒在战争年代的故事,默默无名的鼓手霍奇死去,被孤伶伶地埋葬在遥远的异乡。此时,60多岁的赫克特刚刚遭受了被迫提前退休的打击,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赫克特对人生产生了怀疑与悲哀,而《鼓手霍奇》作者托马斯•哈代孤独落魄的一生仿佛与此时的赫克特同病相怜。
    于是,前人的思想情感在赫克特心中强烈地共鸣着,与个体的经历、际遇交融,带上了个体的深刻烙印,然后,赫克特作为传播“介质”,像传递“包裹”那样,把前人的思想情感通过语言的表达,在普斯纳心中同样引起共鸣。情节发展到此处,象征着赫克特这个人物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也就是他所说的“传递包裹”,人类文明和历史在本质上就是这样经过传递而被继承下来的,穿越时空,从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教育,也就是一种“传递”。正如赫克特所说的,接受它,感受它,传递它。这才是赫克特想让男孩们明白的“比赛(Game)”,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普斯纳后来继承赫克特的衣钵,成为一名教师,把赫克特递过来的包裹传递下去,更是印证了这一主题。
    也许,这才是《历史系男生》想讲述的。
                                
    二、违背道德??
    无疑地,赫克特珍视他的事业,不然他也不会因为被迫提前退休而如此黯然神伤,不知道是什么驱使赫克特冒险逾越了道德的界限,侥幸心理?还是轻视道德?或者两者兼有?我们也许无从得知。
    不过,有趣的是,对于赫克特的“骚扰”,男孩们的态度值得玩味。不同于校长认为这是一桩“极不体面的事情”,男孩们最多只是觉得赫克特是个笑料,一直以来都和赫克特亲密无间;达肯(Dakin)说赫克特的离开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是遗憾,最后甚至用小花样迫使校长收回赫克特的辞退令……
    这使我想起另外一部电影《十诫》里的一个故事,一个男人为了追求“纯粹的”自由,,于是在周末邀请友人到自己家里举办一丝不挂的“裸体Party”,别误会,他们只是想自由自在地阅读、听歌、烧烤,讨论音乐,没有其他。虽然这和赫克特的行为有着质的区别,但同样让我们萌发了一些思考:毫无疑问,道德对于维系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某一些处在道德边缘的事情呢?特别是当人性与普遍道德价值产生摩擦的时候,比如同性恋、安乐死……
                                
    三、尾声
    不管怎样,赫克特还是优雅的赫克特,还是那个想买一辆货车装满书本,开上无尽的公路周游世界的可爱老头子……圆满的结局似乎已经来到,当男孩们的前途都有了好归宿,赫克特也不必提前退休的时候,他却突然去世了……纵然令人措手不及,但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解脱,把一切的争论和喧嚣都抛在身后,愿他充满诗意的灵魂安息……


    历史,由始至终都是《历史系男生》展开叙事的线索。对于赫克特的死,Dakin问道:“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桃乐丝(Dorothy)老师说,历史是女性提着花篮跟在无能的男人们身后;Rudge说,历史是一件又一件该死的事情……虽然是由舞台剧改编的,但人物、对白、情节,一切都很自然,没有造作的痕迹,没有过度的渲染。80年代英国校园的宁静葱郁,学院建筑的宏伟深沉,诗歌的优美雅致,男孩们惟妙惟肖的角色模仿,扑鼻的青春气息……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幕:赫克特曾感慨地谈起阅读的愉悦,当你读到某些独特的文字,感悟到了什么,就像坐在某人身旁,然后有一只手握住了你……
    充满历史感的唯美,过目难忘。

 短评

7/10。虚拟语态、文学互动下确凿的史实被颠覆和解构,学生戴金用虚拟时态向欧文表示,哈利法克斯去看牙医的决定影响了二战英国的胜败,就以一个偶然的因素表达历史和人生的无常,而当赫克托向学生讲述哈代反映祖鲁战争的诗歌里的鼓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遭遇同那个被埋于无名荒野的鼓手联系在一起,同性恋的赫克托在学校中始终被剥夺话语权,也是历史话语的偏见的受害者。历史无正解,它是一件接一件狗屁事,也是女老师愤愤不平谈论历史是男人的无聊论调,截然不同的两人也难以给出明确答案,赫克托独特教学方式不会空谈知识的乐趣,天马行空地借历史教授诗歌、戏剧和电影桥段,欧文则拘泥于名校的规则,面对学生赤裸裸的表白求欢也不敢逾越出界,完全没有课堂上教授学生逆向思维的离经叛道,假冒牛津毕业的声誉,实际上摧毁了自己非名校毕业的知识潜力。

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读诗歌,读文学,读历史,读所有看似奢侈无用的东西,都是为了有一天,当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当别人感觉天崩地裂时,你已经手握着解药。

8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英语被他们说得口齿留香。

9分钟前
  • 于昊
  • 力荐

珠连妙语很多,但还有很多没看明白

14分钟前
  • 繁星|梅乐迪
  • 还行

好像很久很久前看的,只记得看完后,我突然用功了几天~汗

19分钟前
  • cc
  • 推荐

如此大胆勾引老师,不愧是立志考牛津剑桥的小朋友。

24分钟前
  • 翅膀
  • 推荐

记得一篇介绍上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有英国最好的两样东西,同性恋和男校

29分钟前
  • mo
  • 推荐

这简直就是腐国的精华啊,诗歌与搅基双管齐下。对白犀利,语速惊人,信息量让人目不暇接,言语之物也是那般深刻,宗教信仰、身份和性格带来的小幽默还都是点到即止,那种只有过来人才懂,会心一笑之后当成一个荤段子,比如基督小哥自告奋勇坐上胖老师的摩托车享受同性按摩。★★★★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34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美少年多啊~~

37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4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就在我沉醉在随时从他们几位即将自由开展人生使用身体的年轻人嘴里冒出的诗句反观自己不说英国文学就是在中国古典文学面前也只有跪舔的份儿时,Hector在Posner这个少年时的自己背诵哈代一首关于“正名与归宿”的诗结尾后讲出了真正的文学意义——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诗句,而在于它是否抓住了你的手。

46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跟他们一比,我们跟白痴有神马两样,这种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差距,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什么,真是浑身冷汗.........PS:英国男生唱歌都这么好听吗?本·巴恩斯在《水性杨花》里的歌声也是把我萌翻了~~~~还有这英音............啊啊啊~~~

48分钟前
  • 一只甜南瓜
  • 力荐

这是一部会让中国高中生郁闷致死的片子,大致是这样的。

51分钟前
  • 张周一
  • 推荐

自然发光的男孩们把我的心都萌化了~~~~

53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男孩子们滔滔不绝的精彩对白让我慌了神

54分钟前
  • 一颗麻团
  • 推荐

无聊到我看一半睡着了

57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较差

关于英国最美好的两样事物:男校和同性恋。

1小时前
  • saturday
  • 力荐

Why does Hector have to die at the end? to make the movie look 'deeper'? oh well, it'll fly out of my brain in six months anyway, never mind

1小时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死亡诗社”的另一诠释,英美差异显露无遗。英国人的高人一等幽默风趣僵硬严谨智慧闪耀,Hmmm……我更喜欢英国制造。女教师关于“历史无女人”那段太犀利了。我爱Rudge直板板的抛弃牛津去铺地毯的气质,我爱小受老师僵硬的举止闪烁的眼神苍白的嘴唇,我爱色老师浪费生命的教学方法,我爱小天使 posner的眼神和歌声,念诗那段太美了!最后——换掉男主!受不了一群天使围绕着一个自大白痴丑男主!我要舞台版的Jamie King!

1小时前
  • jagpumpki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