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喜宴

爱情片台湾1993

主演:赵文瑄,归亚蕾,郎雄,金素梅,米切尔·利希藤斯坦,迈克尔·加斯顿,许永德,尼尔·哈夫,李淳,汉娜·沙利文,杨元提,姚培德,李安

导演:李安

 剧照

喜宴 剧照 NO.1喜宴 剧照 NO.2喜宴 剧照 NO.3喜宴 剧照 NO.4喜宴 剧照 NO.5喜宴 剧照 NO.6喜宴 剧照 NO.13喜宴 剧照 NO.14喜宴 剧照 NO.15喜宴 剧照 NO.16喜宴 剧照 NO.17喜宴 剧照 NO.18喜宴 剧照 NO.19喜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9:40

详细剧情

  伟同(赵文瑄)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与男友赛门(Mitchell Lichtenstein)在美国过着幸福的同居日子,烦恼来自要用各种招数应对远在台北的父(郎雄)母(归亚蕾)的一次次逼婚。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没料父母想亲眼见证。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

 长篇影评

 1 ) 作为女性,我对女性到底还有多大的恶意?

第一次看《喜宴》是一年多以前,当时有朋友说女主葳葳长得很像我,就好奇找来看,基于此我一直以为我对葳葳是有滤镜的。

最近为了普及中国文化,终于找到了一份带英文字幕的版本,又和英国的朋友重看了一遍。

在葳葳的婚礼上,我的朋友忽然很难过地说Oh, I feel so sorry for her.

对此我感到非常不解。

记得看到这一系列情节时,我想到的是葳葳很希望能留在美国, 这个婚礼不仅可以让她如愿名正言顺的留在美国,和一个她爱慕又对她无所求的人走个形式,从幽仄的地下室住到舒适的大床,还额外得到很多“公、婆”的礼物和善待,无需像很多故事里那般支付大笔费用或者处心积虑,这算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了。然而她似乎全程都不太开心,显得别别扭扭甚至有些不识抬举,这也是很多评论里不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之一。

所以对朋友的反应,我感到十分讶异。

于是我暂停了电影问他为什么。

他说能看得出来葳葳很期待有一份浪漫的亲密关系,她似乎也在经历着自己所期待着的场景,然而这一切,却都是假的。她是个很善良的女孩,漂泊的日子也让她很久都没有体会过家的感觉,所以伟同的父母对她越好,她就越为自己骗她们感到愧疚。这么多的事和情绪都堆积在她身上,但她却不忍心告诉父母,尽管给父母打了电话,但一听到他们的声音,又假装一切都好,而选择独自承担。

这么看来李安其实为这些我以为的别扭情绪早就设置好了细密的背景,但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竟然全部忽视了。当我从这个外国男生的嘴里听到一份全然不同的解读时,我感到十分羞愧。尤其是需要在英国独当一面的我,和葳葳有着很多相似经历的情况下,我居然没有对她表现出任何的同理心。

电影结束时,我又想起了自己“文化普及”的职责,假模假样地跟朋友说,你看这个电影,似乎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但其实这是每个人都妥协后的结果,体现了很典型的“中式哲学”。

他很困惑,问我,葳葳也算得到一个好结局了吗?

我说她最后如愿留在美国了呀。

他说可是和其他人比起来,她的代价也太大了吧。整个怀孕生产的过程都要经受漫长的痛苦,尤其是你可以看得出来她是那种追求自由的人,又有自己的艺术理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她再遇到喜欢的人,这些都会无形之中给她制造更多的困难和麻烦啊。

我说她不是说了,经过这次“喜宴”,她不想再有第二次这样的经历了嘛,再说你看她那么独立,不需要爱情也可以活的很好呀。

他说,葳葳当时明显就是想做一个坚强负责的人,为了让所有人开心安慰他一句。而且恋爱也不一定要经历那些呀。总之比起其他人,她的牺牲太大了……

一次文化普及活动就这样变成了一场自我反思……

作为女性,我自以为近几年吸收过不少女性主义的思想,也向来尽力尊重他人,又比较善于共情,然而在整部电影中,我似乎都未曾真正将自己带入葳葳的处境。

后来我想,从“邓文迪”被当作某种“借男上位”的符号四处传播,“绿卡”“没有绿卡的女性”“家境优渥的男性绿卡持有者”“结婚”,这些被长期赋予特殊意涵的象征似乎早已预先为我构筑了故事的设定, 在这里葳葳于我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一种“他者”,而非需要实实在在去理解和共情的人。而结婚生子这类父权社会下女性的“价值”,似乎也就成为了无需过为在意的妥协。

而后我又发现,这种深潜在我意识里对葳葳的恶意,那些罔顾事实的恶意审视,其实也是对我自己的恶意。 在当前的时代中,我总是恐于落入被传统定义的“女性”,一味的要求着自己智慧、强大、坚韧、独立,却一再忽视我,以及她人,作为人,最正常不过的脆弱与困境。我时常刻意地隔绝着自己,想要一种不需要依靠任何人而实现的自我完成,却总是忘了,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这种恶意,这种对葳葳形象的认知,如果不是和朋友重看《喜宴》,我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现,也不会改变。

然而我发现我的恶意,我对她人可能造成的无意的伤害或者不公平的评价,是庞大的社会意识下的产物,因此我的反省很难在短期里走的更深更远。为此我特意翻看了上野千鹤子的《厌女》,这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叫做“厌女症能够超越吗”,读罢仍没有发现太多可以解答我困惑的内容。

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完《喜宴》时在豆瓣上随意写的短评:“被说长得像女主就来看了……给Simon小可爱比心心”。是的,此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同一部电影的评价里,在我和别人的讨论中,女主都是没有姓名的。

就这样,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有意识地把葳葳出现的地方都写作葳葳,这大概是我可以改变的第一步。

 2 ) 浅析《喜宴》中电影语言的运用

《喜宴》是李安1993年的作品,李安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柏林电影金熊奖、西雅图电影节上的最佳导演奖,以及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李安也从此踏入国际知名导演的行列,而这才是他的第二部作品。

李安的电影我看的不多,但是《断背山》给我的印象很深,当然希斯莱杰是其中一个原因,美国西部的蛮荒草原、牛仔的生活也是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但是看完以后,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安对细节的处理。杰克保存的他们两人的衬衣,恩尼斯用自己的衬衣抱住杰克的衬衣,在得知女儿要结婚后,默默地念出jack I swear。电影在这里依旧是平淡的叙述,但是在观众的内心里已经是奔泪的高潮。我想这就是李安对故事的驾驭能力吧。

《喜宴》这部电影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整部电影的主题有两个,一是同性恋,二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但本质上,或者说主要的还是讲中美的文化差异,只是借了同性恋这只鸡来下的蛋。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最直接与浅显的认识。《喜宴》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其实可以看作是导演自己的切身感受。李安有着台湾与美国的双重背景,他身处的环境决定了他更能够敏感的感觉到这种差异的巨大存在。某些方面上讲,台湾比大陆传统情节更重。大陆从49年以后经历的变革太大,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丢弃了。而台湾由于比较稳定,很多传统的东西得以继承下来。当李安从台湾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是从骨子里就完全不同的民族。

电影一开始就设定了男主角的特殊背景。一个亚洲人带着耳机在健身房里锻炼(典型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耳机里放的是远在台湾的母亲寄来的录音带,依次交代了导演对故事情节的一些设定——父亲是退伍军人,还是个师长;男主角岁数不小了,父母催促相亲(典型的中国人的人生)还是很新潮的方式——择偶俱乐部。接下来赛门出场,通过一段对话介绍清楚了高伟同(男主角)与赛门的同性恋关系。至此,导演对故事的矛盾设定已经都出现了,整个叙述清楚流畅没有一点赘余。

值得注意的是开篇的这个在健身房里的场景,在后面的片段中也再次出现,也是男主角一边锻炼一遍听母亲寄给他的录音带。在后面的片段中导演借由赛门的口说出了,伟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健身房,间接道出了伟同对于父母为他相亲这门事的反感和苦恼。男主角对于相亲这件事的态度在观众看来是十分明确的,他不会真的去相亲,但又不能把事实告诉父母。尽管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完全的美国化了,但他也深知传统的中国文化是难以接受同性恋这样的事情,更别说他还是家里的独子需要他来传宗接代。可想而知,伟同的心里是非常痛苦的(后面的片段里讲到这是他将尽20年的秘密),但是电影里没有哪个镜头拍的很深沉凄惨来表现男主角的痛苦。我想这是李安特意安排的,在伟同向他母亲坦白的那个片段,完全可以让男主角来一次发挥,将多年来的压抑一次性的发泄个够。但是这样就失去了李安对故事举重若轻的驾驭功力。李安用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男主角的心境,从电影叙述的角度表达了东方人的含蓄(这里是指李安)。

《喜宴》之所以叫“喜”在我看来,它的整个氛围还是欢乐的,整个的叙事节奏也比较快,电影配乐也没有大悲的段落,人物悲伤情绪的发泄也是点到为止。剧情以一场骗局展开,个中人物为各自的目的而参与到这场骗局中来,我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是在担心一旦骗局被揭露,这场骗局中的人命运会怎样。以我看电影的经验,遇到这种家庭题材又是亲子矛盾的电影,往往会觉得很压抑,我想导演之所以把整体氛围做成“喜”的感觉,也是为了避免这种压抑。

这场骗局的开始是从威威和伟同的共同“利益”出发的。威威为了得到绿卡,伟同为了不再相亲,也是为了让父母安心。骗局的最终其实也算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伟同还是跟赛门在一起,威威拿到了绿卡,高爸爸高妈妈可以抱孙子。但是结尾的地方还是给人留下了些忧伤的感觉,一个退伍老军人对美国文化的投降,威威为了能在美国立足而付出的代价,他们面对的美国是一个残酷的现实。然而对于伟同,美国是一个庇护所,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可以做一个同性恋者而不必隐瞒躲藏。导演要告诉我们的是,中美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并非不痛不痒,但也不是有意要去刺痛某些人。

《喜宴》是一部很有嚼头的电影,很多地方都值得细细的品味。课上老师讲的关于剪辑、蒙太奇的运用我还是云里雾里,但是对于镜头、景别这些我很想借《喜宴》来好好分析一下。

《喜宴》中几乎没有远景的镜头,故事的叙述环境也基本上是限制在曼哈顿这样的一个小的区域里。导演的目的就是让观众把心放小,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部小制作的家庭剧来看,然而在内容上却是探讨的中美文化差异这样的大主题,这样的表现方式实际上是用几个人的生活来映射这些夹在文化代沟中的一大群人。集中的表现是在婚宴上,平日里低调压抑的东方人发泄出来却是如此的狂热,这让席间的美国人看得大跌眼镜。

伟同把父母接到赛门家,要去结婚公证之前的那段场景,整个场景主要用了三个摄影机的位置,一个是从赛门的视角拍父亲母亲,一个是从赛门的视角拍威威还有一个是过威威的肩拍伟同与父亲。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张力的一段,从一个平静的早餐开始,伟同说出要结婚的消息对于父母来说很突兀,甚至说不可接受,对伟同和威威来说却是早有准备。而赛门是打酱油的,所以将两个摄影机的位置安排给了赛门的视角。我把这一段看成是餐桌上的文化碰撞,也是伟同与父母的第一个正面的矛盾碰撞。其实结婚就是一个形式,但是中美文化对于这个“形式”有不同的认识。伟同说“我结婚又不是为了跟人家交代”,而母亲说“不为了跟人家交代,你接什么婚啊”。很明显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人做过很多的研究。大致上认为,西方人按照事物的属性来看待问题,东方人按照事物的联系来看待问题。在母亲的思维里结婚不是自己的事情,它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而在伟同看来,结婚是自己的事情,了不起跟自己的父母有关系,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有趣的是整个对话(5个人)只有母亲和伟同在不停的说,威威有单独的近景镜头却一直不说话,父亲在两个镜头里都出现却也一言不发。但是观众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心里翻涌最大的是他们两个。母亲和伟同是两个极端,东方与西方的两个极端,但是威威与父亲则不是。威威是从大陆来到美国的,她留在美国是为了寻求自己的理想,她不是完全的美国人(没有绿卡),当高妈妈给她那些旧衣服的时候,她能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分量,她内心里有传统的意识。高爸爸也不是完全的传统中国人(他懂英语),他了解到伟同是同性恋后也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一点我也很吃惊),他是不得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的人。

另一个很有味道的场景是赛门与高爸爸在海边的对话。在这个镜头里,导演一直保持了一个中景的景别没有变化,有趣的是人物一直是背对着摄影机,父亲佝偻的背和花白的头发展现无疑。这样的场景,很像是一对父子在深谈。李安在这里对观众做了一个交代,骗局最终要大白于天下的,但是这个真相揭露的很平静,没有发生像伟同担心的事情。高爸爸一直装做瞒在鼓里是为了抱孙子(看到这里觉得他有点老奸巨猾),赛门说“I don`t understand”他回答说“I don`t understand!”。听到他这样讲,又看到这样一个憔悴的背影,观众很容易就明白这句话的意味。一个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老人,来到美国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面对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同性恋。文化的差异(两个国家的人),时代的变迁(老人的背影),在这个镜头中都展现了出来,高爸爸的这句I don`t understand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段对话结束的时候,导演把中景换成了远景,海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仿佛在暗示赛门与高爸爸更加开阔的心境。

最后我想说说《喜宴》的配乐,电影中东方音乐出现的时候往往都有琵琶的声音,而琵琶的节奏很快,音乐的氛围不会太过于凝重。很多的场景都有东西方音乐的穿插。在赛门向威威介绍伟同的生活习惯的时候(结婚前),配乐是欧美音乐,接着镜头一转到威威休息的镜头就变成了东方音乐,紧接着又是赛门和威威的场景,又是欧美音乐。这样的快速转换暗示的是威威这样一个东方内涵的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在与人交往时,要按照美国人的节奏,而当自己一人时又会转换到东方人的状态。

在电影最后的几个场景中一直用的是东方音乐做得配乐。似乎东方人更懂得离别之时的抒情。临别时,5个人又翻看结婚时的照片,翻到最后一页,是伟同和赛门的照片。这段很有传统感觉的音乐一直伴随着离别的过程。按照电影配乐是电影主题以抽象和纯粹的方式表达的理解,这段音乐就是此时伟同父母的心声。有些凄凉,有些无奈,无法心满意足,但是也别无他求。

 3 ) 喜之宴

最动人的电影,并不是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片子;
真正能让人感动的东西,会令你哽咽着说不出话。

这部15年前的电影,属于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一部。看过《推手》和《饮食男女》,却因为一度认为《喜宴》是一部黑色“同性恋”电影而一直没去看。

伟同(赵文瑄)出息了,长大去了美国。三十好几仍没有结婚,台湾的老爸(郎雄)老妈(归亚蕾)急了。爸爸曾是师长,指挥过几万人。年纪大了,血压一高就危险,可就是咽不下一口气,因为还没抱孙子。可真相是,伟同是个GAY,和美国男友SIMON感情稳定,过着幸福的生活。于是,为了让老爸继续活下去,为了让家庭完成责任,一场闹剧就要上演了... 而为了拿到绿卡,上海姑娘威威(金素梅)同意和房东伟同合作这场骗局。雪白的婚纱,鲜红的旗袍,一派热闹祥和的喜宴由此拉开帷幕。此时,深知内情的,只有我们这些扮演着观众角色的局外人,一切都显得滑稽可笑,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不可否认,台湾电影的中国味很是正宗,既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又有耐人寻味的叛逆。“喜宴”无疑是全片的高潮,亲朋好友汇聚一堂,不闹个一醉方休绝不罢手。其实,喜宴本身和故事的情节并无太大联系,而更像是导演个人情感的大爆发。此刻,传统、责任、家庭、婚姻、中国式性观念...都被淋漓精致得泼洒到了“喜宴”这块大红的画布上。于似乎,只有在喜宴上,一个被压抑的话题——性,才能被堂而皇之地谈论和游戏,就如那句“死了也不能不闹洞房啊,这是咱们的国粹!”;抑或是李安客串的宾客:“这是中国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还有威威最后假戏真做,对伟同说:“今天我就是来解放你的!”突然想起了《色·戒》,觉得,多年之后,李安拍这部电影,也是必然。

其实,能看明白的人,完全了解,《喜宴》所代表的人群并不局限于“同性恋”这个话题之上。

第一个让我感动而意外的情节,是当伟同看到歪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爸爸时,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沉着万分地去探一探他的鼻息...也许,此刻,他是希望他已经“走”了的,因为只有这样,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是的,我们身边的太多人,如片子里的主人公一样,自欺欺人得妄图以各种方式逃避生活的难题。

片子的大部分,是笑着看的,而唯一让人突然很想哭的部分,是爸爸和SIMON坐在海边,他给了SIMON一个红包,就如当初给威威红包一样。此时,他开口讲出了英语...于是,我们知道,爸爸其实是懂得英语的,他听懂了每一次伟同和SIMON的对话。也就是说,他才是最明白的人,明白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明白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骗局;也明白,如果他不继续装傻的话,这辈子就抱不到孙子了...

只能用“委曲求全”来形容全片,但此时,这四个字没有一丝贬义。《喜宴》带给我最多的回味就是“理解”,感动于爸爸的那份理解、信任、宽容、大度和大局的爱。也许,为了自己能抱上孙子的出发点是自私的,可如果不沉默呢?又会是什么结局?家破人亡?

世上存在着对你不离不弃,包容你所有过错,所有任性,而后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爱你的人,有么?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你的父母。一切的出发点都源于爱,那么,幸福就是终点。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慰藉。

片尾,戎马一生的父亲,在最后经过机场安检的时候,默默举起了双手。于导演,那似乎象征着一种投降,一种对生活的默认;以及传统道德之外,对另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默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永远不可能像一幕白墙般,没有一处败笔...

除此之外,归亚蕾出演的妈妈,实乃全片最精彩的人物!

 4 ) 那一场喜宴,那一种委曲求全……

    知道李安还是因为《卧虎藏龙》。虽然里面有我喜欢的发哥,虽然《玉蛟龙》是我小时候就熟悉的故事,虽然这部片子在好莱坞得了奖,但我还是没觉得这是一部好看的武侠片。也许这其中也包涵了对章子怡的不认同吧。终究还是因为《卧虎藏龙》知道了李安。终于也开始了解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例如他之前还拍过《饮食男女》、《喜宴》之类的伦理片,例如他因为《推手》而成名,例如他是台湾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关于绿卡的影片,美国拍过,同是台湾人的张艾嘉也拍过。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我一直觉得《少女小渔》就是沿袭了美国影片《绿卡》的套路,没有什么新意。而李安的《喜宴》里面,男女主角之所以在一起,一半的原因也是为了绿卡。对女主角威威来说,婚姻就是为了能得到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即便那只是一张没有实质意义的证书。当然,从威威和伟同相处的一些细节中也可以看出,在威威心里,夹杂着一股对伟同的爱恋,尽管这是她的一厢情愿。然而,《喜宴》终究不是围绕着这张绿卡,而是男主角伟同的同性之恋。

台湾人伟同在纽约生活了十年,有一个同居五年的朋友赛门。伟同的父母想抱孙子,时时催促伟同找女朋友。威威是伟同的房客,喜欢画画,却因为没有绿卡常常失去工作。为了帮助威威,也为了对伟同的父母有个交代,赛门提议二人假结婚。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却因为伟同父母的到来而意外连连。

李安对家庭伦理题材的处理,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在《推手》里面,李安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公公与儿媳妇的相处方式表现出来。气定神闲的太极推手和焦躁不安的英文打字构成了影片中十分明显的文化对立。《喜宴》中,差异仍然存在,只不过,已经开始呈现出中西方文化逐步交融的态势。而且,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伦理观念也在影片中得到了交汇。父子关系的发展是表征,两种文化、伦理的交融是实质。

作为东方人形象出现的高伟同,不仅在美国留学、定居,而且习惯了美国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他身边,有一个相处五年的同性恋人。一个在西方生活的东方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交融。五年不是一段短的时间,这个时间概念体现出伟同在情感追求上传统的一面。不止如此,漂亮的女房客威威也多次表现出对伟同的好感,却因为伟同对爱情的坚定与执著不得不望而却步。这种传统的对情感的坚守与现代伦理观念中的同情恋情共同组成了高伟同这个矛盾的统一体。

父母不满意儿子媳妇处理终生大事时候的潦草态度,坚持要有一个传统的仪式。于是,伟同的婚礼也出现了两种文化的折衷,既有西式的公证,又有中式的喜宴。中国餐馆陈老板,昔日伟同父亲的下属,自告奋勇张罗了一切。一场喜宴就这样展开。闹酒、闹洞房,闹到威威心思恍惚,假戏真做也在情理之中。而伟同呢,仅仅只是因为醉酒吗?

应该说,伟同一直试图在两种文化、两种伦理观念中求得一种生存。这是委曲求全,也是为了在对立之中取得平衡。为了平衡,他要应付母亲寄来的交友表格;为了平衡,他和威威演了一出结婚的戏;还是为了平衡,即使到最后,伟同也不忍心告诉父亲实情,担心父亲的病体承受不了打击。

而这样的委曲求全,何尝不存在于父母中间。面对儿子媳妇的公证式婚礼,父母即使满腹的怨气与伤痛,也没有把这种不满化为直接的冲突,他们在观礼的时候仍然强颜欢笑。父亲的沉默,母亲的失态,到陈老板承诺婚宴以后二老的开怀大笑,这人之常情的反应中更蕴涵着一腔心酸。

母亲终于得知了儿子是同性恋者的真相,但她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她不能理解,却还是选择了宽容。其实,父亲也并不是伟同想象的那样不能沟通。只有赛门知道,那个用英文吵架的早晨,伟同的父亲已经听明白一切。父亲并没有戳穿,任由他们为了尽一点孝心而演戏,我想,并不只是希望能真的抱上孙子。对于父亲来说,回避矛盾其实也就意味着一种变相的接受。

三个年轻人找到了最适合的处理方法,也满足了父母的愿望,结局应该算两全其美。而这个结局,也是伟同父亲无奈之下的期望吧。父亲临别时感谢赛门照顾伟同,而对威威的感谢明显是为了高家的香火。机场安检时,父亲举起双手的背影,似乎隐喻着一种投降,那是父母为了子女的幸福而作的投降,是一种不得已的退让。而这种退让,同样存在于子女之间。传统与现代,其实也用不着决裂。就算是委曲求全,也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更何况,因为理解对方而退让,总是会给人带来温暖的。

那场喜宴,毕竟存在过。在两代人的记忆中,也将一直存在下去。

 5 ) 父亲三部曲兼谈我眼中的李安

初识李安,是在电影《色戒》。本以为他和吴宇森一样是那种靠拍动作片成名的中国功夫加好莱坞式的混血导演。看了《色戒》,懵懂中惊异于电影的细腻和自始至终的张力。 再识李安,是去年的《Life of Pi》。灯光亮起,梵音相伴,我兀自盯着滚动的字幕,久久沉浸在Pi的故事和回味中。后来二刷,蓝光制作特辑上市,看到了李安对Pi的解读,对人性和信仰的讨论,看到了他发自心底的真诚和谦和。我想我有点爱上了这个拙于言辞、大器晚成的愚公。 翻出各种访谈,HBO的,Moviepilot的,DGA的,鲁豫的,杨澜的,陈文茜的,龙应台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李安最初三部有关父亲的电影,即父亲三部曲,和它们对其日后创作的影响。一口气看完,发现胸中肿胀,却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又找来李安自传。冷静了,释怀了,记录一下我眼中的父亲三部曲和导演李安。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我一向认为,电影的灵魂是剧本,看了父亲三部曲,就看到了它的剧本,看到了它背后的灵魂。 作为李安的首演,《推手》展现了质朴的一面,比如大儿子李涵的客串,完全不像个混血的模样。如此小成本的制作,自然有其简陋,却更凸显剧本的力量,几乎完全靠着情节的发展、矛盾的铺陈,搭起了影片的龙骨。 单单第一晚做饭的场面,几个会说话的镜头,就把父亲和玛莎各自代表的东西生活方式的不同交代的淋漓尽致;再比如饭桌上的聊天,寥寥数语,三代一起生活的困窘、语言不通、从中调停的疲惫就自然而然地暴露在观众眼前。 电影是戏剧的延伸,而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李安深谙此道。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譬如饮食、教子、生活方式;父辈子辈代沟的冲突,譬如对话的语气、处事的风格;婚姻、孝道,教子难以权衡的冲突;父亲对抗衰老、匹敌岁月的冲突,都不加修饰地坦白在荧幕上。李安很聪明,他的电影里几乎不会参杂主观干预,就把最真实的、最残忍的、最内在的矛盾揭示出来,由观者做思考和评判。而把所有的元素、表达,巧妙地封装进太极推手这样一个文化载体,是《推手》剧本能斩获大奖的重要原因。 老朱,和他所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中国式父亲,与命运推手,最终沉不住气,放下身段,屈从于其安排,令人唏嘘。而导演对此的表达,也巧妙地隐藏在老朱送陈太太的那副字中: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一样的李安剧本,一样的小制作,一样的詹姆斯和好机器,除了威威的台词说的吃力,《喜宴》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的生涩。相反,借鉴《推手》的经验,李安勾勒出更多的人物和元素,这也使得电影愈发丰富、饱满。而对中国式父亲、孝义、处世之道的再度挖掘,则让《喜宴》青出于蓝而更胜。 片首开宗明义的同性镜头很是抓人眼球,不过随着剧情的深入,电影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直到高父对儿媳初亮相的一句“能生能养”,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山水之间,原来讲的还是儒家文化。李安绝无仅有的亲自出镜更是一语中的:you’re witnessing the result of 5000 years’ sexual suppression。 再及几个高父在躺椅上小憩的桥段,可谓是对中国传统父亲形象的深入隐喻。儿子屡屡触碰鼻息,仿佛充满了对这种千年文化的试探和反叛。而每每虚惊一场,在父亲反复战胜病魇的过程中,我们看清了李安的态度和他对于矛盾的处理。表面平和,内心波澜起伏;看似无所对错,每个人却生活地艰辛、羁绊;对床弟之事讳莫如深,却又把传宗接代当做头等孝道。夕阳海边,高父深情的一语“I don’t understand”,几多惆怅在心头。 说回喜宴本身,伟同的台词直截了当:汉文化的结婚不为自己,就是一个交代,一个对双方父母、亲戚朋友的交代,一个高朋满座、宾客盈门的场面。李安本无更多指摘,偶遇老陈促成喜宴的巧妙也合情合理,要不是他亲自道出的一语对白,还会误以为在看纪录片。五千年的性压抑,才会有春宵一刻值千金;五千年性压抑,才会有大闹洞房的荒诞行径;五千年的性压抑,才会让婚礼喜宴承担了太多不属于它的使命。时代在发展,希望我们的文明终于有一天能放过甜蜜新人,还喜宴它原本的面目。 影片最后,高父分别说给Simon和威威的“谢谢你照顾伟同;高家会感谢你”,可谓直指儒家思想中对于血脉传承的迷恋,若为子孙故,万事皆可抛。想起了冯唐文章中现代医学对于人类繁衍的一种解释,即人就是要让个体基因存在的概率最大化,也许当真如是吧。结局至此,也算不幸中的万幸,Simon伟同同志继续,孩子得以保全,威威有了生活保障,是每个人都可接受的结果。翻过照片的最后一页,走过肯尼迪机场幽长的登机通道,李安把所有的委屈、落寞、儒家式的悲凉用父亲在安检上高举的双手作结,空余无限回味。 电影乍看是个喜剧,笑料也很足,尤其是结婚公证的三两对白让人笑得前仰后合,细品却深植了中国式处世哲学的无奈于妥协。中国人讲究中庸,于是彼此不说,各退一步,各取所需,唯一的正面冲突也由Simon所代表的西方文化挑起和参与;中国人讲求圆通,于是有所包容,有所收敛,父母分别默许了伟同的性取向,却又瞻前顾后相互隐瞒;中国人讲求世故,于是因势利导,将错就错,只要有宗族血脉代代相传,子女的爱情、婚姻、幸福,皆可放在次要地位。在一个谎言的集合中,所有人都要演戏,并借由此来维系个体利益间脆弱却微妙的平衡。而换取平衡的代价,就是个人的牺牲与让步。 其实喜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诧异,原本以为李安是个从来不会在电影上低头的人,这次居然给出了皆大欢喜的结局,尽管他在自传中做出了解释,我还是固执地相信那是李安的妥协,对于剧本,对于电影,对于现实,对于一切的妥协。或许这样的委曲求全,就如他自己所说,是性格中的一部分吧。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饮食男女》是三部曲中最成熟、最讨巧的作品。初看好像抓不住一个清晰的脉络,多线叙事也略显凌乱,电影过半才慢慢发觉,饮食男女讲的是欲望。台面上的欲望是饮食,台面下的欲望是性,而这张桌子,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影射,就是压抑、困惑、猜忌的来源,从这个角度看,也算是三部曲的传承。 母亲的去世给原本和谐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涟漪,每个人都试图填补她留下的空缺。女儿渴望走进爸爸的心房,父亲承担起了照顾三姐妹的嘱托。在这样的位置互换中,家人各自体味着其中的酸涩。随着剧情展开,父亲屡次欲言又止,女儿一个个从家里抽离,梁母和锦荣同桌异梦,电影也愈来愈有劲道。在所有人都以为朱老和梁母要喜结连理的当口,李安给出了欧亨利式的高潮,这看似突兀的结尾,其实正是他要表达的中国式节奏—欲望压抑到一定程度的爆发,之后再寻找平衡。 细细梳理,每个角色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指代。 大姐家珍,早就看清了父亲将会在她身边终老的宿命。肩负着尽孝的责任,又从未感受过爱情的真谛,现实的压力和深深的自卑逼使她给自己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而这样的逃避终要有所释放,于是有了学校讲台上的宣泄。想起一位智者曾经说过,“真的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得其所爱”,也许周老师的适时出现的确是家珍的最好救赎。片尾家倩问大姐他不是基督徒,家珍斩钉截铁地说,“他会是的”,而电影终章欢乐颂响起,家珍的欲望得以满足,心结才算是彻底解开。 吴倩莲饰演的家倩是对新时代女性命运的探索,有其成功光鲜的一面,也免不了背后的苦楚与孤独,而作为戏份最重的两个角色,父女二人的情感变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全片最重要的线索。自幼与父亲反目的经历,让他们多年来一直存有隔阂,厨房被列为家倩的禁地,于是每次做饭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她发泄欲望的手段。其实家倩一直是朱老最爱的女儿,聪明、机灵,但她的叛逆,父亲的期许,童年的阴影让他们父女始终无法敞开心扉,而当她真的经历了姐姐的谎言,妹妹的勇敢,与前夫的性伴关系破裂,对男人无常的感悟以后,家倩终于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父亲。颇为讽刺的是原本倾慕者众多的她,到头来却发现,真正形单影只的,是她自己。 三姐妹里,家宁的戏份最少,初尝禁果的她,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是勇敢的化身。这份勇气和懵懂也成为了推动剧情的导火索,如朱老最后所言,毕竟“不能等所有的菜都备齐再下锅”。 再看朱老,虽身为鳏夫,却懂得生活,会照顾人,能给锦荣男人的臂膀和安全感,所谓“心中有个惜字,才知道可惜”。而反过头来重温所有锦荣的镜头,其实充满了欲说还休的暗示。单亲家庭的经历,离过婚的洗礼,让锦荣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并且满足于此,无所他奢。电影的又一点高明之处在于始终不曾交代锦荣、锦凤的父亲,只提供一个强势和世俗的梁母,把锦荣的父爱缺失和恋父情节留给观众去推理和思考。 梁母的结局实在是悲惨,本来锦荣是她唯一的生活支柱,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讽刺恐怕是导演对于强势家庭妇女在现今社会中定位的深刻反思。话说回来,归亚蕾诠释的梁母真是活灵活现,锋芒毕露,把她世俗、计较、尖刻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曲终人散,朱老环顾四周,家珍家宁找到了自己的伴侣,家倩终于走进了厨房,而他从妻子离世后失去的味觉,也终于通过母女同做的一碗汤得以恢复,暗示着重新有人走进他的心房。而条件最好、看似最成功的家倩,却成了这老宅的主人,物是人非,多少显得落寞。伴着音乐的淡淡哀伤,电影也在父女二人的心照不宣下画上了句号。 《饮食男女》延续了父亲三部曲对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探究。什么是孝道,怎样尽孝;家庭的氛围在父辈子辈间是怎样的压抑而后爆发;所有人在猜忌、揣摩和试探中怎样平衡自己的生活;无可避免的矛盾是妥协还是逃避、是坚持还是忍让;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如何取悦又如何委婉地拒绝……说到底就是我们的文化讲求君子之道,条条框框搭起了一尺方桌,无论台面下的欲望如何波涛汹涌,台面上永远是对弈手谈,点到为止。国之亦然,家之亦然。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抵如此吧。 父爱三叠,是以为家。 纵观三部曲,我个人最喜欢喜宴。推手太单薄,饮食男女很精彩,但有点着于痕迹,少了几分内在的真诚和韵味。无论如何,贯穿始终的是朗雄饰演的父亲角色,从太极推手的沉稳,到喜宴的运筹帷幄,再到饮食男女的隐忍。“对我来说,中国父亲是压力、责任感及自尊、荣誉的来源,是过去封建父系社会的一个文化代表。” 李安之所以能对中国式父亲把握地如此准确,拍得如此细腻深刻,跟他的成长背景密不可分。实际上,父亲三部曲就是他对自己和生活中父亲的一次彻彻底底的解构。 父亲和李安是家中的长子长孙,父亲又以校长身份辗转台湾各个中学,再加上殷实的宗族背景传承,让他在治家、教子方面极为严格,对李安有着深厚的期许。而李安两次联考落榜,又怀着对电影梦的不懈追求一路考进艺专、UIUC、NYU导演系,与父亲所期望的“正经职业”背道而驰。结束学业的李安,受限于电影行业的客观现状,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蜗居空档,一度心灰意冷,作全职妇男的他,在银行账户仅剩43美元的关头,终于凭借《推手》、《喜宴》剧本的厚积薄发,开启了自己的导演生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这样的成长经历,这样的卧薪尝胆,给了李安深刻的反省和自我剖析。对于内心的不断挖掘,对于人性的深入探究,再加上家庭提供的父亲素材,都被他浓缩凝练进了三部曲的创作中。“从父辈身上,我看到中原文化的传承在台湾、在我身上的变化。一方面我以自我实现与之抗逆,另一方面我又因未能传承而深觉愧疚。”可以说,片中郎雄的性格,他所代表的符号,某种程度上就是李安父亲的影子。甚至《喜宴》里高母泪眼婆娑地对威威说“媳妇,高家对不起你”,都是真实生活的翻拍。如李安所言,每部电影的完成,就是一次对自己生活的检视,就是一次对心中父亲压力和阴影的涤除。父爱三叠,终于让李安彻底走出阴霾,实现了自我救赎。而他也把三部曲中父亲形象由强变弱、由逆流到顺应、最终找到人生第二春的寄寓作为对中国式父亲的最后祝福。 谈回他自己,李安好像是个很喜欢触碰禁忌的顽皮少年,他的童心未泯带着他游历大千世界,从同性、两性到人的神性、兽性,从南北战争到现代科幻,从东方世故到西方哲学,不一而足。“从不重复自己,从不模仿别人”,就是恩师给予的最高评价。李安也坦言,艺术就是要勇于探索人性最幽微的角落,永远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为世人所不为,这才是做艺术应有的态度。 根在大陆,长在宝岛,生活在纽约,给了李安接触、研习中原文化、台湾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机会,加之成长背景带来的独特视角,使他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不同题材、不同体裁和东西方文化之间;身在异乡为异客,作为第一代移民,李安又能体会寄居他乡的寂寞与漂泊,对于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浓浓的乡愁帮他更深入地探求人性本心;而存身“世界之眼”,感受着真实生活中的左右碰撞,让他对一切潜在的矛盾、现存的隔阂异常敏感,又异常善于把握,善于揭露,善于展现,不留余地而又不给结果地暴露在观众眼前,留下无限的思考和回味。 其实李安如果改行,很可能是个优秀的老师,但一定不是优秀的学生。他的电影到处点火、到处发问,却绝少给出答案,甚至答案本身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像彷徨六载的迷惘,就像儒家父亲的归宿,就像少年派心中的Richard Parker,李安永远和观众一切走在探索的路上。无论是成功时的低调谦逊,还是蛰伏期的隐忍坚持,不变的是李安胸中的猛虎,他对电影的执着与追求,他永远平易近人的微笑。这些才是我最佩服他的特质,或许,这也是李安给出的最好答案吧。 忍得住最深的寂寞,才能听见心灵的歌声。祝福你,李安,也祝福我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信任,勇敢以及爱

12年前的影评,今天看了真感慨。

这些年,时移世易,有些改变,也有些没变。

影评即使很稚嫩,但遥看12年前那个二了吧唧的小少年,

坐在电脑前认真码字的样子,还真是幸福。

这些年里,在这条影评下方,积累了这么多的评论、观点和故事。

特别想一位一位地邀请回来,听听你们的故事有没有新的续篇。

我先开个头:

12年前,写完这篇影评的1个月后,我认识了一个人,然后一直走到了今天。

2020.3.2

------------------- 05年的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如果他的爸妈再像那样逼他结婚,那么他会把《喜宴》放给他们看。他是gay,有一个在当时已经交往了3年的男朋友。 几个月后,他给我打电话,说完蛋了。我说怎么了。他说因为和男朋友吵架,自己一个人出去喝闷酒喝得烂醉,回家了往沙发上一横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第二天清早醒来,满屋子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一旁眼睛通红的抽泣着的父母。头天晚上,他把自己的事说了出来。父母慌了,满世界打电话,说孩子可能精神有问题,要寻求帮助。于是“热心”的亲戚们来了,你追我赶出谋划策。接下来的一两年里,父母无数次为他约见了无数心理医生,甚至带他去了我市一家精神病院做鉴定和检查。 他是个成功的男人,从小品学兼优,性格温和儒雅,待人友善,尚未满三十岁,已有属于自己的一家颇有规模的公司。 今天我收到他的短信,他说在这个秋天,他要结婚了。 我说XX怎么办,他并没有回应我。 今晚,我把《喜宴》找出来看,仍然是一路的悲哀。这部93年的电影,属于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其中一部(《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当年斩获了包括柏林金熊奖以及金马奖最佳影片等无数奖项。 曾经有个朋友,看过后告诉我说,简直就是一部喜剧片,从头笑到尾,从那时起,我与这个人逐渐减少来往,如果说能把这部片子当作喜剧片看待的人,我猜测自己与他/她必定无法成为知己。而看懂它,其实并不难。 满满的无奈和悲哀。 如同开头我所讲的那个故事,悲哀并不在于我的一位朋友终于屈服,并且欺骗了父母,欺骗了深爱他的人,欺骗了未来的妻子甚至是可能降生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终究欺骗了自己。真正的悲哀在于,我所知道的,甚至认识的这样的人,在身边存在无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许《喜宴》里的伟同和他们相比,还要值得赞许更多。我所知道的或是认识的很多人。他们无惧于社会的压力,并不在乎身边是否存在那么多嘲讽的眼光,他们在自己的生存圈子里往往努力上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是来自家庭的压力终于打败了一切对于未来美好的希望和憧憬。成家,同一个女人得过且过,生子,朝九晚五的日子,下班回家,同妻子谈笑,同孩子嬉闹,而后以工作为由留守在电脑前,待妻儿睡去,急匆匆打开同志网站,沉浸在意淫的快感里,抽完最后一支烟,叹口气,上床睡觉。 日复一日。 最初,当听到有人自欺欺人决定以结婚来结束一切的时候,我无比慌张,手忙脚乱发短信打电话,甚至是约出来见面谈心,妄图告诉他们,这不是结束,这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余下的人生会化作一笔粘在一起的糊涂账。 十有八九,他们说:“你不会了解,你还没有这样的压力。”而后渐渐避免接我的电话。终于有一天,我无奈的发现,自己像个小丑一样担心朋友会义无反顾出卖自己的灵魂,以及所有爱他们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他们不会理会我,甚至不会理会自己,当有任何一个栖身于对立面的念头出现,立马慌乱的转移注意力。告诉自己说,我可以爱女人,我可以有孩子,我可以像所有“正常人”那样过“正常”的生活。 片子里的伟同稍好一点。决定以假结婚的方式来应对极其传统的父母。于是一场闹剧上演。雪白的婚纱,鲜红的旗袍,一派热闹祥和的喜宴。可在深知所有内幕的观众面前,却显得滑稽可笑,也显得无可奈何。李安客串的喜宴来宾,在片子里有一句台词:“这就是中国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其实能看明白的人,完全了解,这部片子所代表的人群并不局限在同性恋这个话题之上。我们身边的太多人,如片子里的主人公一样,自欺欺人的妄图以各种方式逃避生活的难题。可是今天我并不想从这个角度评论这部电影,我只是想静静的告诉所有身处于这个人群,或是关心这个人群的人,我所有的一些感触。 动人的电影,其实并不是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片子。真正能让人有所感的片子,会让你哽咽着说不出任何话。《喜宴》我大概看过四遍,每一遍自然会有新的发现,但不变的,是一路沉默的憋闷。全片里,唯一让我含着眼泪的部分,是高爸爸和Simon坐在海边,开口讲出了英语,于是我们知道,他其实是懂得英语的,也就是说,他原来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 当你学业已成,工作稳定,任何一个父母所想的接下来的一步,都是结婚。但无奈的是,就像高妈妈的那句台词:“不跟别人做什么交代,那还结什么婚?”我们自出生一刻,便渐渐清楚,原来自己的生命并不是为了自己而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我们为太多人而活,身心疲惫,却必须打破牙齿混血吞。 于是众多并不爱女人的男人,最终成家生子,过完余下的一生,那些之前的事,只有默默的锁在生锈的饼干盒里,一面舍不得扔掉,一面没胆子开启。 我在这里想说的,其实是《喜宴》所传递的另一种意义:那就是勇敢,坦然以及信任。片尾我们知道,高家父母各自都清楚了儿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只是一切都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里慢慢隐没在机场的通道里。让人感动的也在于此,他们的接受,来自于保护这个家庭。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我相信最后他们会理解这些生活在各种压力里,而又不断强迫自己压抑某种情感的孩子,那些痛苦的孩子。 世上存在着对你不离不弃,包容你的所有过错以及任性,而后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多的爱你的人么?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你的父母。既然一切的出发点源于爱,那么幸福就是终点。孩子如果能够得到幸福,对这些已有白发的老人,将会是最大的慰藉。 我有两个朋友。他们已经交往了近七年。恋情发生在他们的大学,故事的开始是冬天。仍然是一起在教室里自习,在有月亮的晚上握着奶茶散步,一起考研,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恋爱两年后,毅然决然在一个晚上,辗转于两家父母之间。之后一个人的被耳光扇出了鼻血,另一个被茶杯砸破了头。那天凌晨,他们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泪流满面,而后又破涕为笑,在路边亲吻拥抱。后来其中一个人含着眼泪告诉我说,那是一生里最幸福的事情,也是一生里最轻松的时刻。 可是之后的过程确实也不轻松。双方的家长相互约见,决定要齐心合力铰断这出“畸形”的恋爱。又过了两年,除夕夜里,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朋友的父亲笑着告诉他,自己有了两个儿子。 他对我说,其实他知道父母经历的心酸和压力。一些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事情居然戏剧性的发生在自己的家里,的确够让人措手不及。 “可他们爱我。”他说。 所以,仍然有这样的例子不是么?对于父母,为什么不能用信任取代愤恨,为什么不能用坦然的诚实取代摔门而去的自暴自弃呢。 只要爱存在。那么一个家,必定也不会因此而破裂。毕竟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爱而来的。 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男女之间尚且不能终老,何况在这个根本不用对彼此负责的圈子里。既然遇见了或者说会遇见一个对你不离不弃的人,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让一切自欺欺人的行径埋没对于生活和爱的追求。能够快乐并且健康的生活已属不易,何必用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试图去博取那些虚幻的并不可能的幻想呢? 你当然可以一遍一遍告诉自己说,我其实是可以结婚的,我其实是可以对父母对亲戚对那些所有的存在所谓“需要负责”的人有个交代的。那么,你大可找一个“心怡”的女人,同她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而我,只想告诉自己说,勇敢的去爱。如果生命失去了这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由,那么,它也不能称其为生命了。 --------------------------

 短评

能把直男变弯,弯男变直的好片子。。。

6分钟前
  • 打蚊子的科学家
  • 力荐

这片在20年前是多么得前卫出格阿!!

11分钟前
  • ryanking1219
  • 推荐

李安那句酱油台词太霸道了,大家都没捅破的窗户纸就这样被他。。。可能是编剧有外国人的缘故,台词有点心灵鸡汤啊,不过一切都很完美,喜欢归亚蕾的表演,赵文瑄也确实巨小受哈哈哈。爸爸才是终极boss,不要小看爸爸!懂外语就是王道啊~~~感人的好片

1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我对骗婚的死gay一点好感也没,哪怕姑娘是花钱雇来的都觉得恶心。

18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还行

看到房间号1069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20分钟前
  • 小V
  • 力荐

李安总是善于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表现中国文化的细枝末节。被放大致喜剧形式所表现的那场中国婚宴,反讽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性的压抑…而中国最传统的家庭、家族理念,也在这一场假结婚的风波中进一步深化。隐忍的情感,家庭中的冲突,最终在爱与理解中得到化解。接受了一切向前走,这终是一场喜宴。

24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力荐

传统的闹洞房太可怕了

26分钟前
  • Ruby姐姐
  • 还行

所以说,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伴郎和新郎的关系。微虐慎入。

29分钟前
  • 玛奇朵
  • 推荐

“妈,同性恋的人能够在各方面合得来凑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赛门都很珍惜对方。” 李安总能在边缘和传统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然后双双将我们击溃。

3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故事讲圆了,金素梅的台词功太生硬,想打掉孩子的那两段台词写得不好。

31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父亲在片尾过安检的时候最终还是举起了双手。

34分钟前
  • 劳永逸
  • 力荐

李安自己在里面演路人甲划重点敲可爱!“让你们见识一下中国人五千年的性压抑”哈哈哈哈哈哈

37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台湾跟大陆假结婚,其实在跟美国搞同性恋

38分钟前
  • 王神爱
  • 力荐

我现在挺同志,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不成为同妻。

41分钟前
  • ᥫ᭡້໌
  • 推荐

赵文瑄处女作这个程度,让人惊叹

42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婚礼上一片狼藉的时候,有个中国人向老外解释:that’s the results of 5000 years of sexual repression,瞬间解释了咱们好多荒谬却无法改变的习俗

46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作为导演,李安在《喜宴》中的表现还略嫌稚嫩,电影中粗糙的细节比比皆是,远不及《卧虎藏龙》之后的精雕细琢;但从内容与情节上来说,这部我感觉却是李安最精品的几部电影之一:放了很多心血心思上去啊,对文化差异的刻画准确犀利而生动活泼。这部电影李安作为编剧比作为导演更成功。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爸爸肯定也是gay的嘛,多明显啊~Simon是多么理想化的同性伴侣啊!金素梅太像叶童了~我喜欢李安这个系列的电影,很回味~还有赵文瑄实在是太帅了!噢,薛绍~

51分钟前
  • 小M
  • 推荐

觉得感动的都是男的吧,当男人就是好,一手同性爱人,一手怀孕妻子。家里捧着,妻子宠着,爱人爱着,老父亲也向他“投降”。归根结底,只是想抱孙子,生儿子罢了,到底爱谁无所谓。女性可千万睁大眼,别做了同妻还感动地一塌糊涂。

54分钟前
  • Voyager 1
  • 还行

昨晚看李安的采访,他说「在变化得太快的社会中,孝道该何去何从。人好像只能去接受和追赶这些变化,其实是很无奈与惆怅的。」家庭三部曲终于看完,这部编剧太妙,如果说「饮食男女」是在调和传统伦理与烟火世俗,那么这部则在调和中西、以及传统与现代的文化。PS:李安那惊鸿一瞥的客串。

56分钟前
  • 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