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之城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戴夫·戴维斯,格伦·莫肖尔,罗根·霍夫曼,罗蕾莱·林克莱特,艾迪·哈塞尔,亨利·诺茨,多米尼克·瑞安·加布里埃尔,卢克·谢尔顿,米密·伦弗罗,迈克尔·塞茨,梅杰·道奇,罗比·劳勒,霍尔特·鲍格斯,瑞秋·布鲁克·史密斯,达里尔·考克斯,汤姆·沃克,玛丽莲·曼森

导演:詹姆森·布鲁克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炸弹之城 剧照 NO.1炸弹之城 剧照 NO.2炸弹之城 剧照 NO.3炸弹之城 剧照 NO.4炸弹之城 剧照 NO.5炸弹之城 剧照 NO.6炸弹之城 剧照 NO.13炸弹之城 剧照 NO.14炸弹之城 剧照 NO.15炸弹之城 剧照 NO.16炸弹之城 剧照 NO.17炸弹之城 剧照 NO.18炸弹之城 剧照 NO.19炸弹之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0:56

详细剧情

  《炸弹城》是一部犯罪剧情片,描述美国保守德州小镇内,聚集一群反抗社会的青年,以摇滚、庞克为精神的团体。他们持续一场质疑美国正义道德标准的愤怒战争,这一切起因于真实事件──布莱恩·德内克(Brian Deneke)的意外死亡。

 长篇影评

 1 ) 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立

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看完,感受的到导演本身想拍一部具有社会意义且能为边缘群体发声的电影,奈何可能功力不够,用了大时间铺垫了同样生活在美国的年轻人,所经历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但不得不说最后玛丽莲曼森的旁白真正意义上值得大家去思考,也是点睛之笔。

看似不可一世的美国朋克,他们喝酒,打架,嚣张,不可一世。毁灭一切——是他们的口号,可现状只是一群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底层年轻人。他们只是在音乐中称王称霸,讽刺社会,抱怨不满。

看似一群有教养有朝气的明星大学生们,他们上着名牌大学,有着闪耀的光环,他们是美国的未来,可实际上,打架斗殴,喝酒泡妞,

1997年,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几个玩乐队的青年和一群高中生发生口角,之后便矛盾升级,两伙人先后打了几次架,最终以男孩布莱恩被冲动的高中生科恩开车撞死后,结束了这场冲突

然而看似是一场简单明了的杀人事件,但在法庭上且出现了令人咂舌的偏差,

科恩被定为过失杀人,不仅没有坐牢,反而无罪释放,而朋克少年布莱恩,在法庭上又被杀死了一次

他有教养,有前途,法官不愿相信他会故意杀人

他抨击社会,抱怨一切,口号中富有攻击性,婉如死不足惜。

最终科恩的父母带他回家了,布莱恩的父母连再看他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了。

异端就是该死吗?

事实上真正的朋克已经死了,如今的朋克已经不得已的归进了主流,从极端无政府主义,发展到反战,唱些少年心事。朋克本身已经不具有攻击性了。

尽管朋克已经发展至此,在大众看来,现实生活中莫西干头,满身挂饰的小清新们,依然还是异端。异端还是该死

朋克在字典里的定义还是一文不值的人,好斗或暴力的年轻人,通常是流氓和匪徒,反社会者

律师对朋克的定义:他们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来恐吓周围的人,你甚至可以说他注定会那样死去,

陪审团的最终判决也告诉每一个人,有色眼镜下的偏见深深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底

正如朋克涂鸦被警察一顿毒打,高中生集会纵火,警察只是让他们快点回家,

布莱恩不是死在轮胎下的,而是死在了偏见中,死在了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人们总是害怕和自己不一样的事物,害怕那些勇敢张扬自我的人,这种偏见无疑是愚蠢和可笑的,

更可笑的是直到如今这种偏见依然存在且日益加重

朋克从一开始,仅仅只是通过音乐的方式反对主流,抱怨不满,而主流反对异端,则是多管齐下恨不得再加个邪教暴恐的名号。

所以我很喜欢科特科本所表达的那样:

与其苟延残喘的活着,不如涅槃重生,

错的不是这些朋克青年,错的是这个世界

个人很难独立于体制之外,从出生那一刻起,社会无时无刻传输给你什么是正确的,如果你没选择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社会会抛弃你,并给你一个一文不值的标签。

是成人娱乐杀死了我们的孩子,还是杀死孩子娱乐成人呢?

 2 ) 谁该死?

bilibili上预告片的名字是: 看德州青年只身反抗社会

和朋克没关系,和反抗社会也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不见得只是朋克精神,这是一个理想社会应该有的正常道理。

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伦理学经过了几千年都没有讨论出一个确切结果, 橄榄球运动员和朋克,两方都犯了错,所以都应该受到惩罚,Brain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么一样,撞死他的人作出了选择,所以他理应也要去付出他自己的代价。

这才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但是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朋克,因为不符合美国梦价值观,就该死吗?就算Brain该死,那么,一个符合美国梦的“健康”运动员就不用去接受应得的惩罚吗?

所以这是个不正常的社会,是个充满偏见的社会。

对,偏见,这才是我们应该去讲的。人们对于女性的偏见,穿着暴露就是招蜂引蝶不守妇道。对于摩托车的偏见,他们只会四处乱窜不守规矩。对于摇滚乐的偏见,他们吸毒,滥交;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偏见,老土,不够时尚。对于流行文化的偏见,不够内涵,太快餐。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偏见,他们不够努力,在学校里也是浪费时间,注定是个loser。

所以这个社会就是由仇恨组成的。

你别他妈的说我太偏激,说我不懂人情世故。说我的想法太单纯,说这个世界就是应该这样子去运作的。你们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偏见已经习惯了,因为显得你们老成,显得你们多么的识时务。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挤进这个系统,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说了算,终于不用再遭受其他人的那种苦难。

但是事情早晚要落在你头上,微博上每天都能看见成百上千的人遇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各个阶层的,各个年龄,各种性别。

愤怒是没有用的,没有必要为了Brain的死愤怒,也没有必要为了那个撞人的傻B逃脱了法律制裁愤怒。

有这个时间,希望你们多思考,是不是大家都可以试试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任何人。每个人都能试着去做的话,英特纳雄耐尔应该才能实现,不是你他妈的有多少钱,有多少套房,有多少豪车。

你要说“那我他妈凭什么要听你的啊”

对,每个人都要独立思考,你可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可以歧视任何人。

OK

人是要受自由之苦的。你做出了选择,你承担后果。

别和个蛆虫一样躲起来。

 3 ) 朋克不死

1如果故事不是发生在保守的南方孤星洲德克萨斯平淡的小镇,而是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结果会非常不同。2影片没有交代检方起诉的罪名,故意杀人和激情杀人或过失杀人结局也会不同。陪审团只认定有罪或无罪,如果以故意杀人起诉陪审团很难达成一致,如果以过失杀人我想在德州小镇也很难对wasp定罪。3鸡蛋和石头永远站在鸡蛋一边。4案件之所以引起很大的争议在于它包含了宗教的矛盾,传统文化矛盾,道德矛盾,司法矛盾,阶级矛盾,白色盎格鲁撒克逊人清教徒于摇滚青年的矛盾。5陪审团制度受到了质疑,会不会是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可以决定少数人的生死,多数人说不可以留鸡冠头,少数人就要理发?多数人说打橄榄球好所有人就都要打橄榄球?6人类的希望只剩下最后的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所以我们能看到这种影片。7朋克的口号其实都是炒作,是一种吸引异性激发荷尔蒙分泌的方式。是在美国的言论自由范围内,这个案件是有条件上诉到最高法院的,因为牵扯到了对于美国宪法的解释,是不是自由立国之本?辩方律师一直在说“毁灭一切”等不利于检方的朋克口号是不对的,这是言论自由的范畴。法官显然不懂摇滚乐。8如果我是18岁的橄榄球男孩可能也会想杀死朋克,在一瞬间踩下油门踏板,如果我是陪审团可能也会认为故意杀人不成立,如果我是朋克可能也会喊出无政府主义的口号!因为政府才是最大的恶魔(美国政府)!

 4 ) 一些信息

Brian Deneke,全名Brain Theodore Deneke。生于1978年3月9日,死于1997年12月12日,享年十九。乐队名为“The White Slave Traders”

死因:故意的汽车撞击,凶手逃离现场。

凶手:Dustin Camp,事后被拘捕并被判犯有自愿车辆误杀罪(注意是误杀)(Voluntary vehicular manslaughter)并被判十年缓刑。

2001年,因违反假释规定被判8年监禁,于2006年7月31日在监管下获得假释。

关于最后片头和片尾出现的男人:Marilyn Manson,美国著名工业金属乐队主唱,艺术家。这段录像出自于曼森对于一起有关他的校园枪击案的解释(案件本身与他无关,但是罪犯声称是受到了曼森的启发)曼森将此事提出来无非就是为了让当时的美国社会意识到将罪过推脱到音乐上永远是没有出路而且作茧自缚的。

关于“摧毁博物馆-Dynamite Museum”:

地址:1501 N Soncy Rd, Amarillo, TX 79124

这个博物馆由散布在阿马里洛各地的数千个油漆覆盖的路标组成,路标上的文字既不合理也不押韵,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艺术项目,这些标志在阿马里洛随处可见

The more I see of man, the more I like dogs.

Don’t tell me what to do, I’m a fucking anarchist!

 5 ) 你以为你剃个鸡冠头就是朋克了吗

我打五星,献给埋在土里的男主。死得好,死得其所。

早前预告片流出的时候,个人表示非常敏感,因为我始终坚持认为关于朋克的一切都是不可被消费的。能被消费,被拿来圈钱的,都是景观社会里的一坨狗屎。关于朋克,必须描绘一种真实的现实,血淋淋的,赤裸裸的,直接有力甚至是残暴的对抗。我不认为商业片,或者说哪个商业导演,能搞明白,在我看来他们总是根据所谓的真实事迹改编,揭露一些不痛不痒的,老掉牙的社会议题。这与朋克的反抗精神不沾边。

所以早前,我以为这部片子是美国的一帮朋克炸掉了美国的自由女神,或者搞了个武装暴动,冲击政府,最后战死街头。

结果不是。结果只是一个Anarchist Boy,在一场街头打架中被撞死了。(虽然个人表示很气愤,但还是认为这是贴近真实情况的场景)

最后,在僵化的世界前面可能我们就是这么的渺小脆弱和无力吧,但那又怎样,别TM跟我讲该怎么做。

 6 ) 《炸弹之城》,两伙走在不同路上的年轻人

故事讲述了,年轻的橄榄球队和朋克青年的故事,采用了倒述的手法,开始有些摸不着头绪,很想弃剧的感觉,

撖榄球队,年轻的爱运动的年轻人,

朋克,一群现代青年,追求新事物的年轻人,他们自由,放任不主流的生话方式,被大众所排斥,

对与两伙年轻人犯了错,不论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怎样,所承担的责任,接受的惩罚应该是一样的,都应为自己犯的错承担应有的责任,不应用有色眼镜去评判。

年轻人吗,朋克一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不该把朋克看的过于偏激。把一些主流的条条框框强加给一些年轻人,也不可取。

 短评

朋克只是障眼法,案件只是助推,庭审也只是搭桥,其背后是一个困扰了近代人类社会的大问题:在道德和法律,法律和民意,民意和自由三者之间是否能找到支点。而我的观点很不乐观:永远不可能。有时候三者不是制衡,反而构成了一个罪恶且无解的三角,充满了攻击性。

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残酷青春物语,科迪开车撞死朋克只因为自己不够酷。

8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气到骂粗口!对!你信耶稣,你衣着正常,你打橄榄球,然而你是杀人凶手!恶毒又卑鄙。辩护律师也是,巧舌若簧,毫无良心。大众的偏见,凶狠得像一辆明知道自己在碾碎一条生命却毫不犹豫的车。

11分钟前
  • 小鱼脆饼
  • 推荐

某些地方真的要看哭了,kiss me ,i am punk

16分钟前
  • 老同志🚲远去
  • 推荐

TMD为啥倒霉每回都是朋克!

18分钟前
  • ┌主义々PUNK
  • 力荐

一个会在标志上写上”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的朋克男孩,却在法庭上被认为显然是该死的。

19分钟前
  • 昼夜售蓝
  • 推荐

少数群体的问题其实可以放大,夸张,诉求司法公正太不朋克了.

22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导演像个无头苍蝇,浪费了一个真实案例,请关爱朋克,别搞那么蠢!

27分钟前
  • 西决
  • 很差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朋克有罪么?有罪的是对朋克有偏见的所有人吧,你们一起杀死那个小伙子,而且在法庭又杀了他一次,而且这些人都没有愧疚。当一种先锋艺术出现的时候总是要经受批判的。

32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看别人不顺眼打打架是青年常干的事,但是你他妈的用车去碾人,这就不是年轻的冲动能解脱的了。即便不想尊重他人生活自由也不要踏过红线。

37分钟前
  • ramonekiller
  • 推荐

他被杀死了 在审判中再一次被杀死

42分钟前
  • 喵喵喵喵喵
  • 推荐

这片子正称了本兔今日有心无力想揍人的时时分分秒秒念,发泄发泄发泄,摧毁一切,哭哭啼啼非好兔,兔世无情全滚蛋,乖乖的恶,陈腐的鄙视,家犬群吠独狼。兔子开始碎碎念I opened the window,I felt the cold air,I lost my self-control.look at this fucking place,Im tired!

45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还行

3.5星。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48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不要只是在九月末才醒过来,美国中国宇宙国,都没有那么好的梦给你做

5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又是个你瞅啥,倒霉的都是助拳的,司法问题那儿都有。

52分钟前
  • Carf
  • 还行

烧死异端

57分钟前
  • 朵云
  • 推荐

一个迷笛艺术青年被草莓的高中生碾压致死。并无罪释放。有评论说是因为先锋艺术所以被偏见,但实际上的根本原因是精神病院理论或者说监狱理论,朋克青年换成漏肆广场青年也照样成立。陪审团司法方式注定其无罪判决的结果。

1小时前
  • 泥巴
  • 力荐

中世纪的人烧死女巫,现代法庭审判朋克,都是主流对异端的暴政。

1小时前
  • 哲空空
  • 推荐

Amarillo是美国唯一一个组装和拆卸核武器的工厂,在这座炸弹之城上,“可被接受的”与“不被接受的”青年互相指责、攻击对方——尽管他们都是快乐和包容的,但他们却得到了截然不同待遇。在朋克和硬核的配乐中,他们在一夜间走向血腥残酷的阴暗面。整部电影就像一个永恒的毁灭预言,无法躲避。

1小时前
  • 康报虹
  • 还行

大虐片,五星给布莱恩。是的妈妈,我们都是当局的奴隶,FUCK U。

1小时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