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钟与蝴蝶

剧情片法国2007

主演:马修·阿马立克,艾玛纽尔·塞尼耶,玛丽-乔西·克罗兹,安妮·康斯金尼

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

 剧照

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2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3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4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5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6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3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4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5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6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7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8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19潜水钟与蝴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21:29

详细剧情

1995年12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袭向了家庭事业双得意总编吉恩•多米尼克•鲍比(MathieuAmalric饰)。他的脑干突然中风,继而引发极其罕见、概率极低的闭锁症候群。罹患此症的吉恩全身瘫痪,只有左眼尚能自由活动。他形容自己就如同困在潜水钟里一般,身体被紧紧箍住,无法动弹,而心灵却像蝴蝶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飞翔。吉恩凭借着左眼和顽强的意志以及语音矫正师的协助,与世界做着无声的交流……\r本片荣获2007年AFI电影节观众奖最佳影片奖;2007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奖;2007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技术大奖;2008年法国凯撒电影节最佳男主角(MathieuAmalric)和最佳编剧奖。

 长篇影评

 1 ) 这就是我的人生

很多自杀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一命呜呼,千万不要差一点死掉,所谓差一点,就是仍然保持呼吸,但是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受自己支配,这样的生存丧失了基本的意义,与其感叹自己还活着是个奇迹,不如说为什么自己竟然没有死成。
如果那些祷告自己一命呜呼的自杀者看了吉恩•鲍比的故事,是不是多少会对自己的仓促决定有所醒悟呢。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既定的,也不必做无谓的暂时化改动。
鲍比从一个风光无限的中年成功男士瞬间变成瘫痪在床,全身上下只有左眼眼皮可以动的类植物人,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在醒来的一刹那感叹:这就是我的人生。是的,从他的角度来看,之前生活过得一切仿佛虚空一叹,恍然若梦,从此时此刻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真正是他的人生。

这是一个惊喜吗?
鲍比情况稳定后,被梳洗打扮好通知要给他一个惊喜。满眼望去全是不同病症的患者,有人没了四肢,有人成了独眼,有人像他一样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有人眼神呆滞如无灵魂,这就是他重新回到群体生活中之后第一个感悟,天啊,我还活着,并且活在这些人之中。
当然这并不是他的惊喜,他的真正惊喜是来自前妻的探望。鲍比一生中有过情感瓜葛的女性很多,包括一直在帮助他写书的助理医生都昂。
变成了潜水钟的鲍比,再也不可能像往日一样,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了,他只能靠内心的搏斗,不动声色的面对这些生活难题,包括他的出版社、他的朋友、还有他的妻子孩子。

靠想象力和记忆力活着!
只有眼皮可以动的日子漫长而艰难,好在他还有一个健全可以思考的大脑。所以想象力和记忆力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两柄利剑,帮他砍去无谓的挣扎,在最后的生命中为自己的人生公开玩笑。
想象力和记忆力是一个艺术创造者极度渴求的才能,只有当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极限,人思想的翅膀肆意飞翔的时候,创作的灵感才能源源不断。我们正常人因为平日被无尽的平庸之事折磨得毫无生命力,看到圆形就是圆形,看到照片只会干笑。生活的色彩已经黯淡,童年的乐趣也变得索然无味。对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想象力和记忆力已经不重要了,这种功能逐渐退化,而对于一个只能靠这两者生存的人来说,无异于上天的恩赐。鲍比靠着两者给予他的才能,写出了被病魔折磨以来生活所给他的折磨、希望和希望的消失殆尽。

潜水钟是一种无动力单人潜水运载器,现代潜水钟(又称潜水减压室)的设计较为复杂,由于早期的潜水器是由一个底部开口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故得此名。潜水钟是个困境,这种困境就好像如茧附身,而鲍比的心却像蝴蝶一样四处飘飞。我倒不觉得电影和书所带给我们的人性的激励和关怀到底有多少,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无常的人生,这个人生需要我们开朗。

 2 ) 潜水钟与蝴蝶

在一个后摇风格电影的推荐帖里发现了这个电影,诚如推荐,本片就像一首后摇音乐非常感性,一开始会有些沉闷,一旦渡过漫长单调的前奏,渐渐会迎来躁动澎湃的高潮。

本片主角患有闭锁综合症,全身瘫痪只有眼睛可以动,虽然能够听能够思考,但无法动弹的主角怎么去推动剧情的展开,怎么表现他的情绪呢。通过电影镜头让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到。本片大部分时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一开始镜头模糊无法对焦,是由于主角右眼眼角膜溃烂。右眼缝合后,镜头开始变得清晰,由于只有左眼视线的限制,镜头视野也十分有限狭窄。这种镜头的表现手法都可以让观众带入主角体验中。

主角瘫痪前是时尚杂志的编辑,生活可谓多姿多彩,与现在的他对比落差千丈,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变故。 就像不断坍塌的岩石,主角的内心世界开始崩塌。不断穿插穿潜水服被困在水中叹息的镜头,镜头表现十分压抑,也隐喻主角内心的抑郁绝望,已经丧失活下去的欲望。

直到两位朋友的探望,主角的态度才开始转变。两位朋友可以说是正反两种激励,白发老先生曾经被劫机挟持到一个黑屋,关了整整四年,他靠着自己喜爱的事物想象着坚持了下来,他用自身相似的经历激励主角,希望他能坚守尊严,坚强的活下去。而主角的好朋友最后一句话别活得像个植物人似乎刺痛了主角敏感的神经。

是坚守尊严活下去还是像个植物人苟延残喘。主角痛苦的挣扎了一晚,如蝉蛹破茧的瞬间,一只轻盈的蝴蝶翩翩而出,他决定不再自暴自弃。

“除了我的眼睛外,还有两样东西没有瘫痪,我的想象,以及我的记忆。只有想象和记忆,才能令我摆脱潜水钟的束缚。”

普通人能想通这一层已属不易,而我们的主角不光想通甚至决定用剩下的一只眼睛写书。通俗一点说,路都没学会走就想奔跑,而我们的主角更别谈走路了,谁能用眼睛走路呢。通过眨眼,眨一下表示是,两下表示否。助手反复念字母表,主角眨眼来确认每一个字母,最后组成词语和句子。难以想象这个工程量有多大,本人以及助手的耐心得有多足,但是他们做到了,主角在自己的想象中驰骋,把所有的禁锢化成想象去高山大海辽阔的世界里去遨游。

本片对于亲情的表现还是比较细腻的。孩子为他擦口水以及回忆中帮父亲刮胡子这些细节都激励着主角,对于自己的子女妻子与父亲,主角都感到愧疚,又高兴他们在自己瘫痪的状况下关心不离不弃。但在爱情这一块又非常现实,即使妻子(未结婚)耐心的照看探望,他的内心依然选择从来没有来看望自己的情人,也许爱情就是这么自私的东西。本片也有明显的不足,想象与现实的过渡十分生硬,场面的切换不够自然,远景模糊近景对焦都可以完成自然的切换,但本片没有这样做,显得整个电影有些碎片化不够流畅。瑕不掩瑜,也许零碎的天马行空的场景也正好表现主角凌乱的思绪与想象。

每次看完这样的励志片,都会想世界上真的有这样励志的人物,他们只活在电影里吧?片尾字幕出现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再现的是前《ELLE》杂志主编、记者多米尼克·波比的故事。影片片名正是来源于多米尼克在身患“闭锁综合症” 用左眼所撰写的书,他在书出版后的十天后离世了。

现实中,确实就有这样厉害的人物啊,他们靠着非凡的意志力创造着奇迹,就像蝴蝶一生短暂,却在这个世界某个角落留下了美丽的痕迹,这样的生命何尝不是一种完整。看完电影有必要读一读原著,毕竟是靠一只眼睛书写的奇迹,能够想象字里行间的艰难与凝注的意志。

 3 ) 致因走得太快而丢掉灵魂的我们。

  我们总是在追逐自由,为此我们愤世嫉俗、紧张兮兮且从不停下脚步。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我们也许还浑然不知。
  所幸,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这样四个人,一个叫让·多米尼克·鲍比,一个叫爱美丽,一个叫丹尼·鲍得曼·T·D·莱蒙·1900,还有一个不知名的男人。好吧,那些只是名字,尽管有长有短还有个人干脆没有名字,可故事却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

  鲍比是《潜水钟与蝴蝶》的主人公,他原本是法国一家著名时尚杂志的主编,拥有财富、名誉、家庭、孩子与情人,风光又自在,直到他患上“闭锁综合症”的那天为止。这种病通俗点来说就是严重中风,从此鲍比的整个身体如同被困在潜水钟中一样,无法动弹,甚至无法自主呼吸。而当他决定接受这个命运后,他的想象力开始如蝴蝶般恣情翱翔,并开始感受到以往无法感受与来不及静下来思考的一切。于是他决定与人分享这一切,用他那仅剩的与外界沟通的工具——他的左眼,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眨一下眼代表“是”,两下代表“否”,如此艰难却充满激情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爱美丽是《天使爱美丽》的女主人公,从小便被父亲误认为有心脏病,因此她被剥夺了与同龄人沟通、玩耍以及上学的权力,她总是孤单一人,生活在一个气氛压抑且神经质的家庭里。可是,或者应该说因此,她对别人很难注意到的一切细节都充满了好奇,她聪明却单纯,像个天使般感染与帮助别人,她的善良与包容力令围绕在她身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与快乐。她的想象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暗恋对象的一次简单的失约,都可能被她想像成为一系列天灾人祸、事故、绑架(且是国际性绑架)的结果。

  别担心,我并不是要板起脸来歌颂他们的坚毅,而是忍不住去想,为什么越是在我们看来被剥夺了自由与快乐的人,他们的灵魂反而越是透明和自由?

  1900可以为我们解释这一切。
  1900是《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他在船上出生,在船上被收养,在船上成长,在船上成为不世出的天才钢琴师,在船上死亡。他一生都未曾踏上陆地,只要他愿意下船,就可以避免与那条可怜的船同归于尽的下场,可是他始终没有。他说,我可以弹出各种美妙的音乐,是因为钢琴有88个键,它是有限的,而我是无限的,有限的88个琴键可以让我找到无穷无尽的灵感,陆地却不能,因为它没有尽头,就像一架拥有无数个琴键的钢琴,如果琴键是无穷的,我又该怎么演奏?那不是我的钢琴,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钢琴。

  无所适从,这就叫无所适从吧。我们总是不能满足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拥有了一样东西,便迫不急待地去追求下一样,我们经历得越来越多,却不知道尽头在哪里。久而久之,渐渐地忘记了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渐渐地失去想象力,失去感知美好的能力,失去灵魂。可鲍比与爱美丽却因为失去我们得到的,而得到更多我们所失去的,真正珍贵的东西。

  最后一个故事,是《巴黎,我爱你》中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那个男人想要与相伴多年的妻子离婚,与情人结合,他厌倦了她各种各样令人难以忍受的习惯,尽管那些习惯正是当初吸引他的理由。可是非常不巧,在他说出分手之前,妻子告诉他自己得了绝症。于是他与情人分手,继续与妻子生活,他们所做的一切仍然是以往的一切,他早就厌烦了的一切,可是当他想到这将是人生最后一次这样做时,便也不再觉得厌烦,慢慢地,那一切居然变得异常地温馨与珍贵,而当他发现平淡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好时,他的妻子离开了人世。

  “我们走得太快,以至于丢了灵魂。”这是《云上的日子》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句台词,当学生时的我因为喜欢它的样貌而将它抄写在墙上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它的含义。我相信自由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可我们却往往为追求肉体的自由而将灵魂禁锢。我总算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爱1900,因为他与其他人不同,他在失去自由之前便看穿了这一切,于是他丢掉了肉体,抓住了灵魂。

-------比上文更加像评论的分割线--------

选择看《潜水钟与蝴蝶》是在一个失眠的夜晚,原本的目的是借一部也许平淡精致的文艺小品唤起睡意,却没想到反而被吸引。若是单从影片简介看来颇像一部励志电影——讲述一个严重中风,整个人只有大脑与左眼可以活动的男人如何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多好的题材,若是交给亚洲某导演来拍或许还能拍成一部颇具争议的文艺片——一个人被困在一个完全无法活动的身体里,如何在这种可怕的封闭空间里一步步走向绝望、崩溃与灭亡——说不定主演演完之后还因无法抽离角色而自杀。
  可惜,或者说所幸,这个主人公落在了美国导演朱立安的手里——当然,关键不在于他是个美国导演,而在于他是个画家,艺术家独有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于是我们的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显得那么可爱,即使在表述自己的痛苦时也仍在调侃。调侃痛苦,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幽默感。于是,我很喜欢将它与《天使爱美丽》扯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在淡化苦难而放大美好。

http://hi.baidu.com/rei1900/blog/item/8fc3d2083bd241c43ac7639e.html

 4 ) 《潜水钟与蝴蝶》——电影与原著之间

[收录于《字与光:文学改编电影谈》,香港:三联书店,2016]

先看原著,再看电影,也不一定是较为明智的欣赏策略,至少对于《潜水钟与蝴蝶》并不奏效,我宁愿将时序倒转,看过电影,再看书可能更佳。

众所周知,《潜水钟与蝴蝶》原著作者Jean Dominique Bauby(1952—1997)本为法国时尚杂志ELLE总编辑,后来发生意外,全身瘫痪,唯有左眼皮能够活动。唯一的沟通方法是,人们读出字母,一直到Bauby眨眼示意,一字一字,一词一词,组合成一句,句子再组合成段落,然后是一篇文章,最终成书——《潜水钟与蝴蝶》。电影导演Julian Schnabel花了大概四十五分钟,用POV的主观角度,让观众进入Bauby的视角,之后才以蝴蝶这个集记忆力与想象力于一身的象征开展情节。在时间运用上,导演未免过于奢侈了吧。

原著《潜水钟与蝴蝶》开展了记忆和想象的天地,我最喜欢〈皇后〉的最后一段,文中的艾珍妮皇后是拿破仑三世的妻子,也是医院的赞助人。Bauby恬适惬意的背后是命运播弄的悲凉,两种极端的感受在幽默的自嘲和想象之中浑然成为动人的叙述,这一种悲喜交杂的情绪带动着自传的书写:

「这时候,一股无以名之的恬适感涌上心头。我不但是遭受流放、不但是瘫痪了、哑巴了、成了半个聋子,不但是所有的欢乐都被剥夺了,一切的存在都被减缩了,所剩下的仅仅是蛇发魔女美杜莎般的惊悚骇人,甚至,光看我的外表就够恐怖的了。这一连串接踵而至的灾难,使我不可遏抑地笑了起来,很神经质地笑了起来;被命运之锤重重击打之后,我决定把我的遭遇当成一个笑话。我呼呼喘着气的开怀笑声,刚开始时让艾珍妮皇后怔了一下,但是后来她也感染到了我的好情绪。我们笑得眼泪都流出来。这时候,市政厅所属的铜管军乐队开始演奏华尔兹。如果这不会冒犯艾珍妮皇后,我实在很乐于站起来邀请她跳舞。我们要在绵延数公里的方砖地板上舞动、飞旋。从这一次以后,我每到大厅廊,一看到皇后的脸,就对她那似有若无的微笑了然于心。」(邱瑞銮译,大块,1997,页25)

电影《潜水钟与蝴蝶》没有着力处理以上幻想化的段落,导演的强项似乎是刻划人际感情。电影的亮点是父子戏,由当年英玛褒曼(Ingmar Bergman)《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1957)中与死神对奕的骑士Max von Sydow饰演老父,当然是绝佳选择,一场剃须,另一场通电话,已足以叫人动容。

可惜的是,电影时有佳句,整体而言却略为拖沓,也不够豪放自如,总体来说并不太圆满。另一个佳句已是尾段,杜鲁福(Francois Truffaut)《四百击》(The 400 Blows,1959)的音乐响起,Bauby驾车穿越巴黎的城市和乡郊,接儿子去吃生蚝,可惜事与愿违。至此,关于电影,已不必多说了,喜欢的人一定会翻阅原著补充电影的不足。似乎,文字的想象空间比电影还要大,而且读者有更大的自由。还有一点是电影不及原著的,但这不能责怪Julian Schnabel,而是Bauby的感受太深刻了。你看看,书的结尾是这样的:「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钥匙可以解开我的潜水钟?有没有一列没有终点的地下铁?哪一种强势货币可以让我买回自由?应该要去其它的地方找。我去了,去找找。」(同上,页127)

 5 ) 翩飞蝶舞的灵魂

“我还有两样东西保留着,我的想象、我的记忆...我可以想象到很多的东西,任何人任何地方,我想到马尔蒂尼的海浪,见到我喜欢的女人,我们躺在夕阳下的沙滩上拥吻,风和海浪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可以想象到一切的东西,孩提时的梦、成人的野心...现在我知道我是怎样的人了,对于我来说,爱情是那样的美丽,是致命的诱惑...”

这是让·多米尼克·鲍比在《潜水钟与蝴蝶》中的自述。“潜水钟与蝴蝶”,多么浪漫的名字,在了解这个故事之前,我因这个名字产生过许多美好的遐想。然而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面前,在鲍比翩飞蝶舞的灵魂面前,我们普通人的想象再貌似绚丽多彩也只是显得稚嫩苍白。

1995年,让·多米尼克·鲍比还是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总编辑,才情俊逸、开朗健谈、热爱人生。然而,到了年底,44岁的他突然脑干中风,全身瘫痪,只剩左眼还有作用。他能听、能理解、能记忆,却无法言语。潜水钟即中世纪时将囚犯困锁于巨钟内沉入深海溺毙的刑罚,宛如病榻上禁锢着生命的躯体;蝴蝶则象征着始终振翅高飞、向往自由的灵魂。鲍比在亲友的帮助下,借助语言治疗师发展出的一套系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出了这本不朽的回忆录。

困在轮椅上的他,依然乐观地想象自己可以吃生蚝大餐,和美女亲吻,思绪像蝴蝶一样自在飞翔...在出书后的第10天,鲍比就离开了人世,然而他以梦与思想的力量超越了他的形体,也超越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面对疾病和死亡的一天,鲍比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细细体会,都会发现生命中的真谛和美好之处。

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很大的改编,由于原著笔述人称的单一性,传统的直接改编方式是很难实现拍摄的。幸好,影片的导筒落在了画家出身的朱利安·施纳贝尔手中。作为与安迪·沃霍为伍的“新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国际艺术界的中坚力量,朱利安·施纳贝尔对剪辑的痴迷与从画家观点出发的美学角度使得影片的拍摄具备了强烈的美感认知,他掌镜下的电影,就像有声音的图画。最终,朱利安·施纳贝尔几乎完美地发挥了他的艺术才华,以极具艺术美感的声画再现了主人公鲍比精神世界的绚丽多彩。朱利安·施纳贝尔也因本片获得了去年嘎纳电影节和今年金球奖的两个“最佳导演奖”,从著名画家成功跨界为知名导演。

博客图文:
http://ilm.blogcn.com/diary,14071553.shtml

 6 ) 《潜水钟与蝴蝶》:超脱皮囊的自由

(芷宁写于2008年2月28日)
    该片自由烂漫的影像风格令人欣赏,那炫目的光影,虚镜和闪回的适度运用,加之散而不乱的叙事逻辑,不断拼接叠加出片中患病主人公的臆想世界和过往记忆。“新表现主义画家”兼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将绘画的色彩和表现主义的手法融入到镜头画面中,而出挑的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则通过不同的色调、光度甚至走焦的运用来再现病人恍惚的视觉和不羁的想象,进而引导观者从不同点面对人物做了一番了解。可以说,影片以非一般的手法,用超越束缚的镜头语汇和直白坦然的真实故事,逐步再现了人物内心世界及其自我梳理的过程,所有这些活跃而灵动的特质让这部讲述亡者最后时光的影片泛出乐观的光芒。
    许是在声色犬马、放浪形骸、奢侈糜烂的世界里混沌太久,做了6年法国时尚杂志《Elle》主编的让·多米尼克·鲍比(马修·阿马立克饰演)于1995年冬开始进入一种罕见的“境界”——因突发血管疾病而陷入深度昏迷,继而身体机能遭到致命损坏,即患上了被医学界称为“闭锁综合征”的重疾。许是之前的生活太过嘈杂鼓噪,患病后鲍比的世界可谓简单清净多了,苏醒后的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甚至不能自主呼吸,唯一能动的便是左眼,仅比植物人的状况好点。
    鲍比逐渐意识到自己还拥有想象力和回忆这两样东西没被剥夺,他的肉体虽如潜水钟般笨重,但他的思绪和灵魂却轻盈如蝴蝶般自由翩然,至1997年3月离世前,他每天都在脑海深处做着自由行,仿佛乘着想象的翅膀,这种旅行的乐趣和精彩,便促成了他最后的著作《潜水钟与蝴蝶》。这部书是他使用上天留给他唯一和外界交流的器官左眼完成的——眨眼一次代表“是”,两次代表“否”,鲍比用他幸存的左眼来选择助手说出的字母,逐渐成词、成句、成书……在小说出版后的第10天,鲍比的肉体离去,而他的精神世界已注入书中留给世人。
    不同于自由驰骋的想象力,鲍比的追忆往事则具有现实反省的意义,曾经的职场风光、情场得意和花样迷情,如今都显得有那么一丝讽刺的意味,随着自嘲式的内心独白,观众开始认识、鲍比重识了昔日华年——曾经的他没珍惜过很多值得珍惜的人或事,哪怕曾为他生了三个孩子的前妻Céline(艾玛纽尔·塞尼耶饰演),他为了另一个女人抛弃了她。他更没有仔细思考过人生,他曾和父亲谈论过生死,然而核心态度却是轻率的。在他病后,Céline第一个来探望他,且学会通过其左眼的眨动和他沟通,还带着三个子女来看他,带给他快乐,甚至陪伴他走完弥留之际。然而,鲍比心中最爱的那个女人、他最想见的那个女人却始终没有出现,他曾十分宠爱她,在她身上大把花钱,所有这些,在他患病后顶多换来她的一通表述“我爱你”的电话,而这通电话使鲍比的左眼流出了泪,使Céline的内心再次流泪。
    这场戏里,马修·阿马立克和艾玛纽尔·塞尼耶的演绎很精彩,特别是艾玛纽尔·塞尼耶,她将Céline接听电话意识到是那女人时的失措、打开免提让鲍比听时的无奈、必须离开一分钟让他们“单聊”时的难过、返回并拼读鲍比答复时的痛楚都表现的淋漓尽致,颇有层次感。除却Céline,该片还有几位宛如天使或圣母般的女人,如负责语言障碍调理的Henriette(玛丽-乔西·克罗兹饰演)、帮助鲍比完成写作工作的记录员Claude (安妮·康斯金尼饰演),她们的耐心悉心和关心仿佛一抹冬日暖阳,令影片呈现出的脉脉温情和丝丝暖意。
    该片随处闪现出不俗且有效的创意,如不在意完整性的主观镜头、大量生动且极具调侃的画外音,都恰如其分地描摹了不能言辞的鲍比的内心波动。再如,伊始的20多分钟讲述的是鲍比刚从深度昏迷中苏醒,逐渐认识到自己状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银幕便是鲍比的那只左眼,而观众则和鲍比一体,通过他残存的意识感官来看这个从模糊到清晰的世界,来听医生的解说,也听到了鲍比对应医生解说所产生的心里话。通过这种感同深受的处理手法,观众做了次充斥着吃惊、无措、恐惧、无望的心路历程,当鲍比在女医师引导下选择出第一个句子“我想死”时,观众便对他充满了理解。之后,也是通过观众和鲍比一体的方式,再现了鲍比那慢慢接受现实、开始正视面对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该片很长一段的时长里,因观众即是病床上的鲍比,故而无法看到“自己”的模样,只能通过那扇“窗”,看到医生护士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当鲍比被推往露台路过能映出变形模糊图象的金属墙面时,观众和鲍比的反应雷同——“那个家伙是我(他)?”当镜头转换角度,观众犹如蝴蝶般飞出了鲍比的身体、也仿佛鲍比的灵魂出窍前去一探皮囊究竟般,于是,那扭曲狰狞的面容和瘫痪无力的肢体终于出现在镜头里……
    和影像画面、画外音一样,该片所用配乐也是令人欣赏的部分,一些以往影片的配乐(如《洛丽塔》)和流行歌手的音乐(如U2)都被吸纳其中,在丰满了影片整体效果的同时,更在听觉氛围上给以贴合人物心境的感受。
    在看这部影片时,总是想起另外两部影片,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我的左脚》和贾维尔·巴登的《深海长眠》,许是基于角色身体疾病的限制,马修·阿马立克的表演无法如丹尼尔·戴·刘易斯那样富有张力,也无法如贾维尔·巴登那般细腻深远,但那不停转动的眼球和眨眼,却给人踏踏实实难忘的感觉。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7276495_d.html

 短评

轰然倒塌的冰川复归原位,潜水钟轻盈为蝴蝶。

6分钟前
  • Bigteeth
  • 推荐

The.Diving.Bell.and.the.Butterfly.LIMITED.DVDRip.XviD-DMT

11分钟前
  • 金英俊
  • 较差

角度独特,有思想

16分钟前
  • 麦田
  • 还行

毅力和爱、人生 在身体远离之时,灵魂的样子就变得清晰起来——潜水钟里蝴蝶也可以飞行. 关于灵与肉的隐喻

21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天。我能体会得到只有半边眼睛能动的痛苦感觉。

25分钟前
  • Q。
  • 力荐

镜头视角的研究

30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不是我杯茶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人到了那种境地究竟是怎样的感受?被囚禁在躯体里,无法自拔,你会怎样选择?

3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虽然题材说起来蛮压抑的,但是里面笑料还真的不少,所以我基本是以轻松的心情看完的。虽然不是正叙,但是故事描述的很清楚,前因后果前尘后事都明白了。第一个有点小触动的细节是电影中视线忽然模糊,原来是鲍比哭了。还有那些人们说着他们也有类似被困的感觉,老父亲的恸哭。不过剧中的女人都不能让人清楚记得长相,所以总是弄混,比如他幻想和一个女子一起吃大餐,我就根本不知道他想的是哪个。

39分钟前
  • 半袖
  • 还行

第一次见到主观镜头这么多的电影,用左眼挑逗世界,生与死的沉重却轻松被诠释得如此有格调而发人深思。

44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总觉得很枯燥 很费脑子的一部电影 在复活节的黎明 静静观赏影片的开头快压抑死了 那么小的空间 来回闪烁有点闷说实在的

49分钟前
  • Fallcon
  • 较差

他人口中每一个字母和你每一次疲惫的眨眼最后都幻化成心底的蝴蝶

50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让我想起深海长眠

51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这部片子真美。美得让人流泪。

56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老爹是马克思冯西多,孩子他妈是波兰斯基的老婆啊。跟老头通电话那段忍得难受还是没忍住给泪崩了。死神是决意要带他走的,但这漫漫痛苦路途也能让它变得好起来。生命的最后时刻,脑海里闪回的到底是一生中的美好还是遗憾呢?(准备看书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影不如书

1小时前
  • 艾小柯
  • 还行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镜头突然也变模糊了,我知道那是男主角的泪水…“如今看来,我的人生是如此的失败。那些我无法去爱的女人,那些没有把握住的机会,那些不曾珍惜的幸福时光,那些早已能预见到结局的比赛而我却偏偏下错赌注…我是瞎了还是呆了?亦或是只有在残酷现实中,人的本质才得以体现?”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除了我的眼皮,还有两样东西没有瘫痪:我的想象和我的记忆。影片完美的克服了题材本身的限制,将想象和记忆完美影像化;现实回忆和想象的交错好棒,大量第一视角主观镜头使观众与主角一体化,冰川的崩塌和最后片尾的逆过程是多么精准的意象和呼应啊。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我的肉体沉重如潜水钟,但内心渴望像蝴蝶般自由飞翔,本来想死的我,只能靠想象与回忆活下去” 前五十分钟的左眼主观视点镜头洗练畅达,后半部影像在现实、回忆与想象中自如切换,如梦似幻。配乐绝赞(惊现四百击),阿马立克斩获凯撒奖影帝。若倒塌冰川能复位,请再给父亲刮一次胡子。(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3.5。影像与意识的流动。

1小时前
  • 柯里昂阁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