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情片英国2012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吉姆·布劳德本特,安东尼·海德,理查德·格兰特,亚历山德拉·罗奇,哈里·劳埃德

导演:菲利达·劳埃德

 剧照

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2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3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4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5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6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3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4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5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6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7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8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19铁娘子:坚固柔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16:49

详细剧情

当今最优秀的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将和《妈妈咪呀!》的导演菲利达·劳埃德再度合作,饰演这位出名的女政治家,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r  这部名为《铁娘子》的传记片背景设在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讲述了撒切尔如何利用这场战争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在第二年获得连任的故事。主要会围绕撒切尔夫人如何突破性别、阶层的重重阻碍,从一个食品杂货商的女儿变成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的。影片中的其他演员还包括理查德·格兰特、安东尼·海德、奥莉薇娅·柯尔曼、罗杰·阿拉姆等人,威尼斯影帝吉姆·布劳德本特将出演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DenisThatcher)。艾比·摩根担任编剧。\r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HildaThatcher),结婚前名为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出生于1925年,不但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历史纪录。她意志刚强、作风果断,因其强硬态度获得“铁娘子”之称。她曾四次访问中国,1984年在北京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奠定了政治基础。\r  女导演菲利达·劳埃德是戏剧导演出身,她曾以执导舞台剧闻名,第一部电影作品《妈妈咪呀!》就是根据舞台剧改编,这部影片在全球获得超过六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长篇影评

 1 ) 传奇的玛格丽特,出色的梅丽尔。

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影片,这样让我倾心的影片已经多年未见。影片以一种幻想一般的表达方式,随心所欲但是有自然贴切地穿越在漫长的时空之中,出色地刻画了玛格丽特传奇的生涯。影片不仅仅让人们了解了她政治思想以及政治生涯的来龙去脉,让这位政坛铁娘子跃然于银幕之上,而且还贴切地反映了她作为一名女性那细腻的情感和生活,不由使人动容而伤感。
而扮演玛格丽特的梅丽尔,则在影片中显示了她出类拔萃的表演天赋,恐怕现在只有她,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这个角色的扮演。

 2 ) 毁三观

好演员,脑残编剧,SB导演
——

撒切尔是个自卑,感情用事,头脑混乱,喜欢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公主病患者。

提到撒切尔,你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不应该是英首相,而是老年痴呆。

首相是个nc圣母。

那个年代作为女性考上牛津后精力主要放在泡帅哥上。

夫妻生活的占用时间和重要性远多于政治,充分解释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至理名言。

论气场,首相大人各种崩溃,首相老公才是指点江山的硬汉。

北爱尔兰军目的不是要求独立是玩随机暗杀。

用很长时间纠结去不去竞选,一旦想通了立马猪脚光环全开,秒杀对手。竞选团队拉票赞助辩论民心政治主张之类的重头戏的那都不是事。

英国竞选超简单的,去参观下工厂,摆几个pose说句”全靠你们了“就搞定了。筹钱?辩论?扯皮?经济外交政府职能财政就业?那是神马?

上台后经济改革政策,私有化,打击工会,减少财政支出神马的咱不在意那些细节,咱的时间用在秀纠结和霸气全开上。

至于政敌反对,喔,没关系,咱拼的是气势,只要义正言辞,他们就会不战而退。

工会暴动也别放在心上,历史的车轮会把他们这些蠢货碾成渣渣的,咱只要坚定立场,啥都不干,他们会自己死绝的。

内阁团队愚蠢迟钝,一个个小学都没毕业。

跟美国、欧洲的关系么,这个好像不重要,删掉删掉

马岛战争么,不care军事位置和石油,出军的理由是犯我大英帝国者虽远必诛。

反对我的都是面目可憎强词夺理智商长相都欠缺的大坏蛋,支持我的都亲切可人不过死得很早。

全世界人都爱撒切尔,全家人都恨她。
——
特么这叫传记片?
让这些完全没有政治常识的人以普通家庭主妇的标准去评价一个政治家,再加上满满的玛丽苏情节,满满的琼瑶风。
——
我呸。

 3 ) 不是撒切尔的撒切尔

传记电影之所以吸引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给予观众一种错觉:可以借2小时的银幕之旅来了解历史、一个重要人物的一生,还有他的心灵。有时导演未必有这样的野心或能力在电影中重建历史、伟人,只有少数伟大的传记片才会让观众在看过之后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寻历史真实的冲动,而不是仅仅得到“哦,原来这人是这样的”感觉——例如《公民凯恩》,例如《阿拉伯的劳伦斯》,例如《时时刻刻》。 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角的《铁娘子》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试图诠释一个“铁娘子”称号下“真实”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但在看过影片之后,我们仍然无法确认银幕上的撒切尔和真正的撒切尔有多大程度上的吻合。这是一个导演的撒切尔,一个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撒切尔,但肯定,不是撒切尔的撒切尔。 11月19日,“中美文化艺术论坛”上小范围放映了本片。在与斯特里普交流的环节中,一位英国人站起来表示,他就是当年朝撒切尔夫人的车子扔东西,高喊“撒切尔滚蛋”的那些年轻人之一,至今仍然不赞同撒切尔的主张和作为,但影片让他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都要感谢斯特里普的精彩表演。 出乎我们的意料,影片从退休后身体每况愈下的撒切尔开始写起,中间穿插着闪回来讲述这位政坛的铁腕人物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这个结构就已经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回忆的、个人的、温和与失落的《铁娘子》。 老年的铁娘子神经质、敏感,甚至可以说多愁善感,她时常有看到死去丈夫的幻觉,对孩子充满母性的思念之情。斯特里普的表演已臻化境,演起这样一位老人来真切自如(她能让你完全忘记斯特里普,只感觉在银幕上看到的是撒切尔),但从效果来看,则远不如回忆段落中从青年走到盛年的撒切尔夫人来得有戏。当她第一次和政敌在议员中论战时,当她斩钉截铁地决定与阿根廷开战时,那种历史风云人物的震撼才在银幕上展现出来,令你全心投入。 《铁娘子》试图把被当时媒体称为“没有同情心”撒切尔夫人加以感情化的处理,却正好丢掉了她最重要的特质:争议性和复杂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性:从杂货商的女儿一步步走上政坛;她的政见被调和成了父亲关于“英国人需要做实事,需要自强自立”的宣言;她身上的光芒则转变成了“我每天都在战斗”的励志传说。 影片的导演菲利达·劳埃德之前只拍过一部音乐剧电影《妈妈咪呀》,这位女导演让影片充满细腻温婉的气氛,却也失去了传记电影最吸引人的力量感。反复的闪回、倒叙使影片颇具有现代感,同时则失去了叙事的流畅性。对比《国王的演讲》的高度集中、高度戏剧化,《铁娘子》就显得有些琐碎轻盈。 “当心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变成言语;当心你的言语,因为言语会变成行动;当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会变成习惯;当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变成性格;而性格会变成你的命运。”这是影片中老年撒切尔夫人对她的医生说的一段话。我们在《铁娘子》中看到了撒切尔的性格,她的习惯,她的言语,可对于她的思想,她何以成为撒切尔夫人,还是只能停留在导演提供的片面解读上——没有中英谈判的内容,对收取“人头税”也一笔带过。对并不了解撒切尔夫人的观众而言,银幕上只是一个曾经奋斗成功最后孑身一人的老妇罢了。 在影片中,当丹尼斯·撒切尔向年轻的玛格丽特求婚时,玛格丽特非常认真地对他说:“我不想成为一个在家洗碗洗到死的女人。”但影片的最后一幕中,晚年的撒切尔夫人慢慢喝完咖啡,蹒跚地走向洗碗池,自己把咖啡杯洗净,然后转身离开。这个巨大的悖论似乎正是《铁娘子》的矛盾之处:到底是作为Lady的玛格丽特,还是作为Iron Lady的撒切尔?这还是一个问题。

 4 ) 反正后人要写什么拍什么她自己反而管不了了

虽然我真的哭得眼睛又肿了。
挺煽情的不是。
我在写这篇影评之前看了其他的评轮,大约和我要说的没什么两样。而由于我对英国的各种政治问题毫无研究,于是就只能通过一个天朝人士的眼光去看这位曾经被称作铁娘子的女人。
话说我小学的时候,香港回归了。
然后当时很多报道称赞小平同志的强硬手腕。以及撒切尔夫人摔的一跤。我觉得这一个事件才是最能体现她身为一个女性领导人的矛盾。
没办法呀,必须穿的高跟鞋,要是这事换男人了,一个恍惚倒还不至于要摔跤(-"-)

废话打住回到片子。
一开始真的好飙泪啊,我也是知道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真的不是一般的深厚,所以一开始就没忍住……
可是越看越觉得不是味儿,泪点依然很足梅丽尔大妈的表演也很是老练……但是人家比较想看她怎么把那些男人杀得片甲不留啊!片名是铁娘子!我要看一个铁娘子!不是一个现在已垂垂老矣的女人啊!她并不是普通的女人啊英国人!她是你们的前首相啊!尼玛写她柔情就是等于把她大力把国民福利都砍掉的屠夫般的生猛形象的玷污啊!!
她怎么奋斗的啊!!没说啊!!只说了她要去竞选然后老公跑啦!女儿怒啦!!不上驾驶课啦!!然后不知道怎么的镜头切来切去就当选啦!
马岛战役不想吐槽啊!!明明连女王的小儿子也差点在那边挂了啊!!这么淡定不可能啊!!

再看一遍后糟糕的感觉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想啊!!!!!从我第一次看开头的时候就想按照顺序写好不好啊!!尼玛出来的是倒叙啊!!还是断断续续的倒叙啊!!多想在本剧高潮的时候看到她在三届任期里面做的那些“下地狱”的事情啊!!搬出唐宁街10号有那么浪漫吗!!还玫瑰花瓣!!人家叫撒切尔不是叫玛丽苏啊!!

看现在欧元区一片混乱啊!!英国人偷笑啊!!这又是谁的功劳啊!!怎么都没说啊!!要是她是希腊领导人,希腊根本不存在经济危机啊擦!!!!!!!!!!!

没有说她有多么讨人厌就直接说晚景凄凉,因果都失控了好吗!!
绝不原谅那些赶她下台的人也没错啊!!反正圣人都会犯错啊!!失业率都这么高了不是吗!!后来的哪一个男首相不是做美国的小跟班啊??美国是你们英国一手带大的好吗!!

而只有她老年痴呆她才变成一个女人【编剧们的自以为是】,才有了煽情的材料。【不禁要问一句,是这样吗?】毕竟老公去世了她还是会脆弱的。【这个才是真的!】

所以剩下的都是编剧的错!!只有男人【最懂她的男人已经去了】才知道她在想什么啊!!你们两个女人在瞎搅和什么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听过没有啊!!她老了但是心没老啊!!

而不争气的儿子似乎就是特意为了加重她的病情存在的——又有谁敢说她儿子一度变成全球通缉犯和她早年专心往上爬一点关系都没有咩!老说住在南非住在南非!他再婚了你也不知道啊!!

现在连自己都已经只成为一个符号而已啊!!名字不仅代表她自己啊!!还代表一个时代啊!!真是又光荣又骄傲啊!!亲爱的你看了记录自己一生传奇的片子不要觉得太陌生!!因为那个女人是你但又不是你啊!!!!!




据说现在英国已经考虑了给她安排国葬了,即使是恨她的人也觉得她很伟大【恶魔般的伟大?】,即使她完全不像个女人,不煽情,是个女权主义者,强得像鬼一样,被时间一点一点地蚕食着。
但是TM的她依然是那个号称铁娘子的、强硬不屈的、真实又充满智慧的撒切尔夫人!


ps.诶,不如发起个“我给撒切尔夫人写张生日卡”活动……就是不知道这算是调戏还是致敬。

==========================================
过了很久再回来看看这个影评,百般滋味涌向心头。当初写这个的时候我年轻,想法多。现在看来,对于英国来讲,她做的其实根本没错。如今老人家早已仙去,若她还在,看到现在的欧盟不知道要讲什么呢?
                                                                                                  2015.10.06

 5 ) [自己选的路 跪着也要走完]

很少会有把“政治”作为一条人生主线,并贯穿始终全力实践的人吧?你可以叫他们奇葩,因为一旦成了,他们就会影响历史。

比如罗斯福、武则天、比如俾斯麦、比如希特勒,也比如撒切尔。

励志书上总会出现一句话,或者强调一个观念就是:当你全部身心都集中在一个信念上时,它一定会成,因为全宇宙都会去帮助你完成。这在心理学上是成立的,因为你太想要了的行为 思维以及一切,都会影响到周边的人和环境,积极的向你希望的方向进展。

不好意思,一开始就跑偏了……


从人生意义上讲,这部电影通过撒切尔对现实与回忆的穿梭,来讲述你的决定于你人生的逻辑关系。它必然意味着有所得,有所成就,但也有所失去,有所缺憾。只看你更想要什么。当丹尼斯向玛格丽特求婚的时候,玛格丽特迫不及待的说了Yes,但是,接下来的转折是:我不会甘心成为一个每天洗洗锅碗瓢盆就满足的女人,你确定真的要娶我么?丹尼斯的回答是:我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想要娶你。that's why I want to marry u.


在中国人的挂念中,情商低,不懂权术,不够圆滑,太强势和锋芒毕露等因素都是政治生涯中的弊端,相反,撒切尔情商不低,但其他“缺点”都具备了。她坚持的改革与创新,其实正是Tough Love的写照,比如战争,谁能因为打仗要死人,并伤害国民经济就不去反抗侵略者吗?因为不反抗的代价会比反抗的代价更高昂。事实正是如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阵痛与牺牲,这也是撒切尔一路风雨从饱受争议到备受肯定,甚至被誉为继丘吉尔之后最优秀的英国首相,而丘吉尔的功绩和认可更多来自于死后,并且来自于其在二战时期的坚决方针,要知道这在当时的英国,刚刚经受一战重创的英国是完全不讨喜的,但历史向人们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的战略判断是正确的;同理,改革不会立刻带来成效,在经济重组的过程中有可能伴随着衰退、失业率飙升等问题,但良性重组之后的好处显而易见。撒切尔的政治生涯前半部分大多数都是质疑和非议。如果是懂得妥协的人,一定会继续连任,但是她没有。这关乎个人的抉择与坚持,你会坚持走吗?就像撒切尔那样。在很多人骂你傻逼的时候,你会动摇并且质疑自己的判断吗?最终你会被事实淹没甚至改变自己吗?

她坚定的坐在车中,抗议的人群蜂拥一般地涌向他,拍打车窗,脏话连篇连同你祖宗十八代,她依旧坚定地坐在车中,脸上没有叫嚣,没有盛气凌人,只有坚定。这种坚定使她与周遭格格不入,更显得不近人情。还有在她发表演讲、向台下投去的坚毅目标,点点头,是的,老子能行,你们擎好儿吧!一个人能保持一种坚定的价值取向和完整的三观、不被周遭同化、传染、甚至改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巨大的历史车轮之下,任何螳臂当车的行为都是无力的,但是你,真的能做到如她这样坚定的相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吗?可能你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在朋友 同事各种不同意见中摇摆,最终你被打败了。这有多遗憾。

要记住,机遇或许是上天给的,但创造机遇是你唯一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必须要为撒切尔高兴的是,她有一个好老公,贤内助。这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成了坚强的后盾,而多数人都缺这种天赐的福气,尤其是女人。


关于失去的那些宝贵财富和人生的天伦之乐,撒切尔应该告诉自己必须接受,这是必然的牺牲,我相信她从24岁正式从政的时候开始,就知道自己选择的路意味着什么。她这种刚毅、执着、果断的性格,到患了老年痴呆的时候依旧明显,但是她在某些层面是柔和的,比如经常说谢谢和请,这与面对自己的内阁发飙是不同的,她是个注重人文关怀的人,但福克兰群岛的战争让人们认为,她是一头冷血的怪兽。这就是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细节、抉择与执行要面对的必然问题。


片中的泪点是撒切尔意识到自己的病症,强制自己清除对爱人的一切回忆。感情上她怎么会忍心忘掉自己的爱人呢?那个在死了之后继续在自己对面喝茶吃早餐,在生活中正茬的人;但理智上她知道自己必须这样做。她讨厌自己的幻觉并不意味着她不爱他,她厌恶自己在衰老中必然要遗忘的对亲人的爱,她也尤其讨厌自己无法从再从媒体上获取信息(因为健忘,经常看了下一句就忘了上一句),说到底,她厌恶这样的自己,那个记忆力惊人的自己哪儿去了?这是一个强迫自己用理性生活的人,其实真的很累。


她也是一个不允许自己有错误的人。
于是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都会权衡,如果我对了,如果我错了。
可是人生哪儿那么多what if。
做出你的选择,并对自己负责到底。
齐活。

 6 ) One's life must matter

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女性。她是英国第一任女首相,也是英国20世纪连续任期最长的首相。美国人眼里她是里根的忠实密友,苏联人眼里她是难缠的铁娘子,中国人眼里她是同意香港回归的功臣,而英国人自己则对她的“撒切尔主义”又爱又恨。她一方面压缩公共开支、减少经济干预、推动国企私有化,使英国摆脱了长期滞涨的负担;但另一方面她打压公会、减少福利、收“人头税”,又使得贫富分化加剧民怨迭起。她的果敢给英国带来了马岛战争的胜利,她的固执也常令身边的助手们不堪忍受。终于,她在第三次连任中间被保守党内部质疑,并在第一轮投票中以2票之差未能直接获胜。她旋即辞职,结束了自己长达11年半的执政(1979-1990)。
影片以老年撒切尔夫人平静的生活为主线,不断闪回她初出茅庐、坠入爱河、平步青云、当上首相、面临危机、遭遇炸弹、马岛大捷、一意孤行、黯然辞职等一系列人生重要经历。正如导演所说,影片非常忠于史实,当然对材料的取舍是为其政治观点和中心思想服务的。大概是女性导演和编剧的关系,片中着力表现了撒切尔对丈夫的深挚感情;两人相濡以沫50多年,以致在丈夫去世后她时常精神恍惚自言自语。取材和叙事结构都无可厚非,导演的思路是要表现一生独立强硬、铁腕治国的撒切尔夫人,其实也有温柔贤惠、敏感脆弱的一面,尤其到了晚年,她又做回了一名普通的妻子和母亲,一切名利是非都如过眼云烟。但本片最大的问题是片段太散,给人支离感;很多事件无疾而终,让不熟悉历史的观众摸不着头脑。或许导演只是想摆事实,不想讲道理,毕竟纪录片风格最不会得罪人;但她忘记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这么多信息在这么短时间内灌输给观众,大概只有右翼的铁杆粉丝们能消受了。另外,我觉得老年时代的比重稍多了些,那个碎碎念的幻觉老公就是为搞笑的么?
去年乔治六世大红大紫,今年撒切尔夫人再掀波澜,英国执政者这两年很风光啊。咱啥时候能拍部国际上拿奖的毛泽多或邓小平呢?梅姨的表演依旧登峰造极,中年版母仪天下,老年版英雄迟暮,可以说凭一己之力就把影片提升了一个档次。众望所归的,这位奥斯卡史上提名最多的演员在时隔30年后再次捧得小金人,也首次横扫了金球奖和英国BAFTA奖。

 短评

伟大之人自有其可爱、可恨之处。

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2012-2-12 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因为他们会成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他们会成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为他们会成为命运。

13分钟前
  • 传奇☂
  • 力荐

有得必有失

16分钟前
  • Ms.mess
  • 推荐

如流水账般的叙述,却没有令人感到无趣,处处体现着温情与细心。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挖掘这一位历史上争议极大的女子,展现出的是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以老年撒切尔收拾其丈夫遗物为主线,慢慢散开,娓娓道来其政治生涯中形形色色的经历。梅姑的表现干练、强势,这样的女人理应在男人群中有一席之地。

17分钟前
  • 么小熊-泡泡
  • 推荐

没人能在一百分钟内“公正全面”的刻画某伟人的一生的,最成功的传记电影永远都是提供一种语气,一个视角,各种切片。(豆瓣那些批评“内容片面”的一句话你们有意思伐)看之前没想到是由始至终的回忆体,somehow觉得这片子很迷人。最后说:Harry Lloyd让我也沦陷了

18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片子里撒切尔的回忆都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全部都没有什么深刻的点,很多观点都太个人化了,松散碎片一般的穿插式剪切让这片子很混乱,啊这是糊弄人玩呢吧。。。难道期望太高必然会有失望?ps大家都说梅姨的演技说好,难道只有我觉得过分做作和用力了么?pps:里面的眼镜男啊太像太像YSL先生了!!

2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其实是撒切尔夫人晚年的生活写照,每天思念亡夫的孤单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政治电影。最大的问题是故事有个很严重的断层,没明白为什么年纪大了就有幻想症了。。?看之前并不知道导演是女性,不过确实有很明显的细腻加碎碎念。。。梅姨气场确实演出来了,但总觉得有点太过用力。。

2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剧本过于女性化,将撒切尔夫人的人性一面置于前台,而她作为精明政治家的一面则被快进,甚至忽略。这样的偏颇视角在我看来是极不公正而失败的处理(尤其对比《米尔克》的客观与冷静),除”强势“一点被充分表现外,她的政治理念来源、核心、职业生涯的几大转折点等都模糊不明。频繁的回闪也过于乏味。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较差

今天是2011年12月31日。而這也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一部片子。上次哭得這麼厲害應該是7月16號。

31分钟前
  • ʜarмonica
  • 力荐

You're going to be fine on your own, love. You always have been.

32分钟前
  • 巳注销
  • 推荐

也许再过些年,就会有人拍一部电影叫《梅里尔·斯特里普》了……

33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铁娘子,梅姨演技真是精湛

36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铁娘子

37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推荐

女主的演技果然厉害,演出来撒切尔晚年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当政时的雷利风行,不愧为铁娘子。

38分钟前
  • 豆瓣酱
  • 推荐

老觉得是一惊悚片儿

40分钟前
  • 贾小宁
  • 推荐

她作为杂货店的女儿,因为出身贫寒,时常饱受世人的白眼。然而,在聆听了保守党的演讲后,她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并以优异成绩考入牛津大学,虽然在一次议员选举中落败,但是她却收获了真挚的爱情与他相伴,坚定了自己从政的人生道路。

4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49分钟前
  • 瑶一瑶
  • 推荐

梅姨演技赞

54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改变了历史容颜的女人。

57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大把音乐,琐碎剪切,频繁过渡转场,我知道这必然被大多数人诟病,但我喜欢。更不用提梅姨非人类级的演技。不用跟我说这片遭撒切尔家人嘲笑,传记片绝少有让原型满意的。吕克贝松拍的昂山素季她本人连看都不想看。但这俩片共同的缺点是感情戏有点过头

1小时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