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

战争片英国0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  玛丽昂·歌迪亚  西恩·哈里斯  

导演:贾斯汀·库泽尔

播放地址

 剧照

麦克白 剧照 NO.1麦克白 剧照 NO.2麦克白 剧照 NO.3麦克白 剧照 NO.4麦克白 剧照 NO.5麦克白 剧照 NO.6麦克白 剧照 NO.13麦克白 剧照 NO.14麦克白 剧照 NO.15麦克白 剧照 NO.16麦克白 剧照 NO.17麦克白 剧照 NO.18麦克白 剧照 NO.19麦克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1:02

详细剧情

麦克白将军(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Fassbender饰)是苏格兰国王邓肯(大卫·休里斯DavidThewlis饰)的表弟,在外抵御外敌平反谋乱,战功赫赫,某日归国途中,遇见了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会加官进爵,此言令麦克白心中蠢蠢欲动然而,最终将要继承王位的,却是班柯将军(帕迪·康斯戴恩PaddyConsidine饰)的儿子。\r  在妻子(玛丽昂·歌迪亚MarionCotillard饰)的怂恿之下,麦克白杀死了国王,登上了王座,为了保住王位和弑君的秘密,麦克白的双手沾满了鲜血,班柯将军、麦克德夫夫人(伊丽莎白·德比齐ElizabethDebicki饰)和她的孩子均死在了麦克白的屠刀之下,而麦克白亦在疯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长篇影评

 1 ) The king is dead,long live the king

又到了电影节固定项目之熬夜写影评之时qwq 今年我私人的电影节开始的有点晚,这部麦克白是刷的第一部,看完了以后第一直觉是不枉我睡五个小时就爬了起来。导演极度写实又极具诗意的风格和镜头语言起码我是喜欢的,而配乐只能用惊艳来形容(我不会告诉你好几次有种burn the witch的即视感,大概是loop多了)。弦乐和鼓点与大量的慢镜头和蒙太奇相得益彰天衣无缝,让整部影片几乎呈现出一种音乐录影带之感。(看电影到现在我最服的弦乐在配乐中的运用一个是汉斯季默的蝙蝠侠主题曲,另外就是这部片。寂寞叔的弦乐还原了在黑暗隧道中疾驰而过的声音——我小时候经常乘坐隧道巴士,曾一度把那种呜咽般的呼啸声当成混凝土之上江水的湍流不息,后来又想象成鲸歌。而这部的配乐则像是荒凉高原上粗粝、沉重、抑郁、诡谲而不详的风——命运之风,直接灌进耳朵里。) 于是我回来查了一下,发现导演和作曲原来是一对兄弟。本片导演,Justin Kurzel,今年41,比他弟弟,本片作曲Jed Kurzel,大两岁。兄弟俩出生在澳村一个宁静的小地方,打小就感情好,也很有竞争意识,因为一直一起打网球玩橄榄球。大了以后哥哥进城【划掉】去悉尼读布景设计,弟弟跟到悉尼组了个乐队叫The Mess Hall(餐厅。。。真朋克)。一开始哥哥在团里担当贝斯手(自学的,大家懂的),但感觉玩乐队没啥出路就退团了,The Mess Hall就剩下了吉他和鼓手,结果后来却红了。哥哥心里很不舒服啊,弟弟成功了,结果自己还碌碌无为。 但是他踏上导演道路也是因为弟弟,弟弟当年请他为乐队拍MV。Justin就赶鸭子上架了,原话是“I had no idea; I just got a camera and shot something. Jed just trusted me completely.”MV放出来以后反响居然不错,于是哥哥就这么踏上了导演的不归路,一开始是给弟弟拍MV,然后开始涉足电视广告和short film。(我看到这一段猛拍大腿,果然我的直觉是正确的) 而Jed则几乎包揽了哥哥导演的所有影片的配乐,从Justin的长篇处女座Snowtown到最新即将上映的Assasin's Creed。话说他还写了Slow West的配乐,所以加起来Kursel兄弟和法鲨已经合作了三次了。。。虽然导演路是他推着哥哥走上的(Snowtown也是他说服哥哥接的),而且兄弟俩各司其职,但是却能灵感相通,互有裨益。用Jed的话说就是“I can send things to Justin and he can fill in the blanks. I can send him a piece of music that is completely unfinished and rough, and he can fill in what's missing.”别人都做不到那样。 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暗搓搓地萌了起来。。。(艸)这种互相支持互相inspire的模式我太喜欢了啊!哥哥最down的时候也是Jed在支持他,“好像他才是年长的那个”;而弟弟对于自己作品不自信的时候也会完全信任哥哥的肯定。当然兄弟俩也会一言不合“去你的”(FUCK YOU),但是在作品上的争论都是良性的。 以上内容都来源于 http://www.smh.com.au/good-weekend/two-of-us/two-of-us-justin-and-jed-kurzel-20141014-115qxd 这篇报道。兄弟俩还都谈到了他们父亲,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总之,就是这种建立在骨血和灵魂上的默契,这部电影的画面和配乐可以说是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我就夸张了,咬我呀),在大屏幕上看绝对是享受,太他妈享受了,一想到这是我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这部片不禁有些难过。。。 当然了一部电影不是光靠画面和配乐就够。演员不用说了,除了个别配角有点呆(没错演Malcolm的小伙子我说的就是你),法鲨马良都贡献了各人最精彩的表演之一。法鲨不用说,演啥都能让人心碎到恨不起来。而马良姐,一个法国人演莎剧能演到这份上,还有演员都能哭得很好看的技能真是太厉害了_(:з」∠)_马良姐最后那个长独白镜头哭得人心颤,而法鲨那毫无预兆的一滴泪简直神了,大哥能传授一下你单边流眼泪的技能伐!另外大家苏格兰口音都说的很不容易的样子,主要角色演员里没一个苏格兰人,还好有英语字幕。。。(想到了下午看的让英国人演美国人美国人演俄国人的某片= =) 就编剧而言看完的第一个感觉是这肯定会有争议,上网一看果然评论有两极化趋势。值得赞扬的点是剧本开辟了新视角,也确实是诠释出了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麦克白。但麦克白主线太强,其他人物线就弱化了。故事的核心也不是特别鲜明。莎翁的剧本一大特色就是核心鲜明,一部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例如罗朱就是仇恨会抹杀美好的事物,麦克白则是欲望导致沉沦,沉沦招致毁灭。当然了从其中的不同侧面会衍生出无数次级的解读,这也是莎剧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一次次的解读赋予它新生——The original is dead,long live the original。 但是到了新的时代,尤其是多线叙事流行的当下,一个核心主题已经不够用了。这部麦克白起码有三个主题:战争使灵魂千疮百孔(不停的闪回,对PTSD的描绘,这种痛苦和弑君杀友的负罪堆积在一起,最终把麦克白摧垮),原主题,以及权力的争夺生生不息(麦克白对权力的渴望,掌权后就担忧权力不能稳固,以及最后鲜红的预示镜头)讲真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能塞下一个主题就不错了,这么三个主题起码拍四小时才够。(顺便不得不抱怨一句,现在商业片时长的潜规则毁了多少电影的展开啊,然而现在已经不是美国往事的年代了。)另外上IMDB一查,三个改写编剧,难怪了。 抛开主题问题,我觉得有些新增内容加的还是不错的。例如最后麦克白夫人近乎癫狂的呓语镜头一转,让观众看到她独白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她早夭的儿子。这与她之前劝丈夫动手时“即便是我奶的孩子我也舍得砸碎他脑袋”的言语对比,也是映照了麦克白夫人的崩溃——她终究并不如自己以为的那样铁石心肠。(忍不住吐个槽,那些以为死去的青年战士是麦克白儿子的是怎么回事啊,还有以为麦克白夫妇生的是女儿的,外国小孩长得萌也不至于完全认不出吧,居然还有说那是麦克白夫人心中纯洁善良的过去的麦克白的。。。你们真的有看片吗?) 另一部分就是最后的镜头了。稚子接过利剑,也接过对权力的争夺和莫测的命运,最终湮没在滚滚血色之中,真应证了那句,The king is dead,long live the king。

 2 ) 尽鬼诏之言,极蛊征之悲

——分析电影《麦克白》与《蜘蛛巢城》同讲述的莎翁悲剧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新版《麦克白》想到的通常都是“老故事,还想玩出什么新花样?” 确实,莎翁的《麦克白》在电影和戏剧舞台上都已经上演过不知多少次,这部最新的《麦克白》没有将情节和语言大过变动,没有穿许多戏剧版本中的苏格兰裙,没有像黑泽明那样把莎剧拍出异域风情……如果要说它的进步,便一定是在摄影上了~( •̀∀•́ )
     镜头运用的大气十足,真正的将幕帘布前的莎剧搬到了大银幕跟前,废话不说,上图一睹<图片1><图片2>开头的战争场面影调阴沉,暗淡,雪峰高原之上更添几分雄壮的历史史诗感,添加婴孩葬礼的部分更渲染麦克白的内心压抑,为之后他对班柯父子的嫉妒作了铺垫。女巫直接混在了杂乱的士兵中,显得突兀而有了不真实的虚幻感。麦克白的悲剧有其复杂性,可分为荣耀,逆转,孤立,血腥的麦克白几个层次部分。莎剧中通过着重表现麦克白的内心冲突去着力揭示人物灵魂中的善与恶。而促成麦克白变化的一个重要人物便是麦克白夫人——一个莎剧中经典的蛇蝎野心女形象。
<图片4>当电影中展现麦克白夫人“激励”他丈夫篡权时,镜头前景为麦克白夫妇大面积为阴影的脸,后景则为燃烧的熊熊烛焰🔥,仿佛预示着两人心中如火般的野心和急火攻心的私欲。杀邓肯的片段中,麦克白身后有许多摇曳着的蜡烛,不知为何让我不由想到了《英雄》里无名与秦王之间的一排排蜡烛,蜡焰如心,心不静,烛焰则摇曳不定,此时的麦克白内心也一定是心念杂乱的。在麦克白夫人的独白中进行了简单的声画对位,他按照她说的做了……过程中仍闪回出现许多心理蒙太奇:战争镜头的回忆(高低速摄影的剪辑,黑暗的转场,马蹬前蹄的暗喻……)

最后的一战色彩瑰丽而凝重
<图片5>
仍是一波一波的逆光剪影(美美哒👍)看到用浓雾来渲染气氛的不觉就想到《蜘蛛巢城》
当年的画质虽然很渣,但是营造出雾的感觉来又增添了些东方氤氲美,体现迷幻,不祥。
同样在麦克白夫妇二人共谋野心时,《蜘蛛巢城》里是这样的
三船的表演一直具有能面“平太面”的威严感~而山田五十铃则显得更淡定而端庄,更符合淡定心机婊的特点😌。而我自己感觉《蜘蛛巢城》在戏剧性处理上更有料一点,比如班柯鬼魂出现在宴会上的片段,新版《麦克白》表现得并不是太另观众惊讶(难道是暗色影调的原因让我一开始并没发现班柯的鬼魂跑到了麦克白的位子上,反而经常因为画面太暗而从我的平板屏幕上看到我自己的脸╭(°A°`)╮还是几个配角演员长得比较像——这仅仅是我自己想法,表介意😁)下面看一下《蜘蛛巢城》里这个画面就能知道有多……吓人
三木(班柯)鬼魂是随着拉镜头突然出现在观众眼里的,之前从三船的表演中便能发现那种一触即发的恐惧感。如同看恐怖片先从被害者眼神里发现异样然后镜头一拉……女孩子们可以闭上眼睛了😜~连麦克白夫人最后的发疯,《蜘蛛巢城》中都表现得极其传神,不是空洞的念独白,而是麦克白夫人像中了魔怔一样不停地洗手,山田脸上也出现了日本能面“曲见面”的脸谱,显得外表狰狞内心坠落而扭曲
最后麦克白的死,黑泽先生也设计得别具一格,找来有名的神箭手进行真射,演员真实表演被群箭射击的场面(为了电影拼命啊),麦克白最后的挣扎和绝望感更是让人深感无力回天。
最后再说回来~《麦克白》是莎剧中悲剧环境最为阴沉的一部,莎翁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创造并描绘了女巫,鬼魂,幻想,梦游等超现实形象,来突出紧张阴暗的气氛,反应人物心理真实。如同女巫所说的名言“美即丑恶丑即美”,既写出了一个美丑颠倒的时代,又写出了美向丑转化的悲剧性,这也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之歌。尽鬼诏之言,极蛊征之悲!
  

注:转载需经作者本人同意。

 3 ) 被欲望驱使的悲剧人物

<麦克白>/<Macbeth> (2015)

作为一部莎翁的改编作品 2015版本的确费了心力

强烈的色彩对比 极致的美术造景

加之快慢镜头切换下 人物动作和情绪表达的放大化

影片中保留了大段戏剧对白或独白

但并不是生涩难懂的词汇

反而能够从中体会到人物的野心、愤怒和忏悔

我本没有野心

却硬是成为了狠心的悲剧角色

麦克白将军(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是苏格兰国王邓肯(大卫·休里斯 David Thewlis 饰)的表弟

在外抵御外敌平反谋乱 战功赫赫

某日归国途中 遇见了三个女巫

女巫预言麦克白将会加官进爵 并成为苏格兰的王

此言令麦克白心中蠢蠢欲动

然而心中仍存的忠诚和良知

还不能让他对国王邓肯痛下杀手

然而 在妻子(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饰)的怂恿之下

麦克白杀死了国王 登上了王座

然而 预言中还提到 最终将要继承王位的

是班柯将军(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饰)的儿子

麦克白非常惶恐自己为了得到王位 缔结的许多罪恶感

最后竟是为了别人做了嫁衣

为了保住王位和弑君的秘密

麦克白的双手 陆续地沾满了鲜血

班柯将军、麦克德夫夫人(伊丽莎白·德比齐 Elizabeth Debicki 饰)和她的孩子均死在了麦克白的屠刀之下

麦克白在疯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曾几何时 麦克白还是一心为国

眼前只有敌人的忠心将士

使他变成这副患得患失 又疯癫易怒的模样的

竟只是女巫几句蛊惑人心的话

一个创伤受害者

一个冷血刽子手

其实 影片为麦克白后期的情绪崩溃与暴戾反转做了一个铺垫

在当时战争的背景下

我们看到的 不仅仅是一个有野心的篡位者

也是一个有着战争创伤的受害者

片头处 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

战场上 又要带着别人刚刚成年 满脸稚气的孩子杀敌

他见证了无数无辜的、年轻的生命 被战争所左右

于是呈现给观众的

首先是一个因为失去生命 而阴郁哀伤的男人

开篇战场 导演运用了一快一慢的镜头交错

快节奏中 他连同他的士兵 是英勇无畏的英雄

慢节奏中 他连同他的士兵 脸上都是迷茫的眼神

他也许 本身也是厌恶战争的

在麦克白坐稳王位的那几年里

他常常一人独处

或面无表情 用残忍和杀戮麻痹自己

或极其压抑 用狂笑掩饰要被灭亡的恐惧之感

他想要找寻当时的女巫 重新求得对策

只得到“凡是女人所生之子皆伤不到他…

但当勃南森林南移时 他的王位正式宣告易主…”的预言

此预言像一道魔咒 留在了他的心里

预言的结果 比事实本身更令他信服

所以当马尔科姆告知麦克白 他确不是女人所生时

麦克白知道 他最终会败于战场上

不能盖过底线

影片除了麦克白 麦克白夫人也算是塑造成功的角色之一

她是狠心 果断的代表

从怂恿麦克白弑君夺权开始

到双手沾满国王的鲜血 栽赃守卫

到目睹着麦克白对班柯将军和他的儿子 下达追杀令

她从没有一次阻拦

直到他见识到麦克德夫夫人和她的孩子被架之高台柱子之上

被活活烧死

她的眼中第一次留下泪水 流露出怜悯之情

或许是联想到了 自己早早告别人世的孩子

或者第一次没有以高高在上的 王后的身份

而是以一个母亲的心态 来思考

她终于表现出了忏悔之意

这也是影片着重想要突出的

麦克白夫妇的这份残忍 是有“底线”的

于是画面里 除了回到神殿里忏悔的她

还有一个小孩

象征着战争和权位的竞争

还没有泯灭全部人对于孩童的关心

给以一种观赏性的艺术体验

布景上对比的手法 贯穿影片

内景压抑封闭 外景空旷孤立

生活在这中间的王 又如何能够自由

何况 麦克白还背负着莫大的心理压力

极致的色彩对比 营造了磅礴震撼的画面

全片都是一种消极的、萧瑟的色调

尤其最后十五分钟

整块银幕上只剩下红色和黑色

导演那些想要传达的 关于血腥和战争的诉说

我们能够通过画面看见

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影片中 几乎所有与麦克白夫人相关的场景

都笼罩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而巫女的多次出现 也是人们心中疑惑的象征

不知是人类的贪念 成全了巫女的预言

还是巫女的预言 帮助了他们争夺王位

这个预言为麦克白埋下了一个欲望的种子

唤醒了他心中对王权的向往

同时也唤醒了 其他人对王位的追逐

影片结尾处 先后出现了

先王之子马尔科姆 和班轲的儿子——预言中的王位继承者

他们也都对王位 发起了的挑战

或在王位旁久坐 或向着一团火红的混沌跑去

预言就是心中的魔鬼

既能成就了麦克白短暂的王位

也摧毁了他的一切 他的幸福 他的良知


文章最后 想告诉大家 光xiu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

一束热热的光xiu

OR xiuxiuxiu_light

光xiu 再此 静候多时

 4 ) 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如果《刺客聂隐娘》追求的是东方式的留白,那么《麦克白》华丽的台词简直长破天际,几次都想按下暂停键来认真读。然后你发现,主角除了内心os很多之外,心理素质完全不过硬,跟他骁勇善战,血战沙场的经历非常不符, 如果在宫斗剧里,大概能玩十分钟 。麦克白套句电影里的台词就是:你有欲望,可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邪恶。不推荐。

 5 ) 拍莎剧,气氛很重要

    不打瞌睡的状态下,看一部电影《麦克白》可能和看一本《麦克白》的书所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但看书我一次要打好几拨瞌睡,原因就在于莎剧的独白、心里描写什么的加一块,简直就是话唠大全,挺烦这种的我。拍成电影后我个人喜欢的不得了,以舞台剧的方式还原了莎翁戏剧的古典韵味,很到位,台词用的古文,也毫无违和感,就像《聂隐娘》里说文言文。但我个人是比较强烈反对《聂隐娘》这类有意识拍得“难看“的电影的,《聂英娘》同样古典的要死,也唐朝范儿的要命,但有那时间,我宁愿多刷几遍《唐朝豪放女》。

<图片2>

   话剧(舞台剧),我就认认真真看过一场,小学五年级学校组织去看了个《九色鹿》,当时看得如痴如醉,入戏太深,回来一口气写了2500字(当时小学作文才要求800字吧)的读后感,班主任给投出去了,再无音讯,升入初中后,体育老师有一天跑到我跟前,说你就是那谁呀,我在报纸上看过你写的作文。当时我装了个逼,小心推搡了几句就给默认下了(初中那会儿我作文写得贼平庸那种,班上读范文很难选上我的,但又是语文课代表,脸上经常挂不住,而且隔壁二班的语文课代表的作文还要经常拿到我们班来读,日子简直不好过)其实我压根不知道体育老师在说啥,哈哈。后来思前想后,可能就是那篇读后感了,我在报纸上就投过那么一次文章,但隔了一两年还能在另一个地方听到它的消息,也挺邪乎的吧。
还看过《恋爱的犀牛》,大学那会儿迷段奕宏,耐着性子在电脑上看的。有点意思,但意思不大。书面对白、内心独白、符号、象征、仪式感,舞台剧的这些元素也遍布在电影《麦克白》中,电影、舞台技巧的混搭,使《麦克白》显得很另类别致。
    说是英文版的《聂隐娘》,从影片的质感和诉求来感受,倒更贴近《东邪西毒》《冬眠》这类电影,万里的黄沙,化不尽的冬雪,霸占着主屏,孤独苦闷的主角经常被摄影师困在视觉的角落里呻吟。故事退居其次,重头放在了气氛的营造和渲染上,感染里很强。《麦克白》的故事在莎士比亚时代是新鲜的,被后来者从6世纪一路模仿抄袭到21世纪,估计现在已经没多少人感兴趣了吧。所以改编莎剧其实不是个好活,就好比人的一张脸,被爹妈生出来就定型了,变着样儿拍还是那副德行,想拍得美美哒,只能美图秀秀了,《麦克白》就像一张极尽所能P过的素颜照。
<图片3>


    
     对比渲染是《麦克白》玩美P的利器,电影的气氛就是它俩搞起来的。
    麦克白篡位登基后,影片内景的构图多数时候是封闭的,墙壁和人群死死的将麦克白框在中心,没有出路,唯一透光的窗户,也被窗外的雾气充盈。切换到外景后,麦克白所在的城堡也被大海和邓西嫩围困,低沉的马头琴,幽怨的小提琴交错响起,麦克白被单独置于旷野和群山中,弥漫的浓雾,像那《冬眠》中化不去的雪景,笼罩在麦克白周围。影片在内景的压抑和外景空旷的孤立无援中来回切换,不厌其烦的模拟着麦克白的困境,韵味十足。
<图片5>
<图片6>
     影片的渲染对比大部分跟颜色有关。灰色是影片的主色调,浓雾、浑浊的天空,黑衣、黑暗的内室,受影响的不光是麦克白,出镜的很多人都是一副灰头霉脸的揍性。颜色的同质化起引导强化的作用,大部分用在了外景上,主打冷色。但在室内,却更强调颜色的反差。室内的麦克白处在暗黑之中,却在多数时候被蜡烛暗黄的暖色包围,冷与暖的交织矛盾般共存着,形成了一种昏昏欲睡又错乱清醒的无眠状态,那正是麦克白的状态,正如麦克白弑君后所说:自此,我杀死了睡眠。这种颜色反差还集中出现在了落幕的决斗中,预言中的大火烧到了邓锡南森林,也烧尽了笼罩全程的冷峻,它象征着麦克白的毁灭,也象征着被善良背叛了的麦克白式懦弱的毁灭。

<图片8>
<图片9>

   我觉得还存在一种比较露骨的对比——表情(如果是牵强附会,就当我啥也没说)。麦克白和她夫人的表情很丰富,在喜怒哀乐痛病燥之间来回切,而与两人处在同一景别中的很多角色神色清一色面瘫,像一棵棵冷杉,这种静止和动态的对比,很有可能是为了让这两人显得更加喜怒哀乐痛病燥哦,你们再好好想想。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表演方面还是更喜欢法鲨吧,歌迪亚演得也跟他很搭。法鲨真的是好莱坞罕见的演员,他的表演几乎能为每一部参演的影片加不少分。

 6 ) 看完<麦克白> 忽然就看懂了点电影

<图片1>

涂鸦.法鲨.麦克白的大脸

读了这么多年书都忘的差不多了,感觉现在自己就是个文盲啊......
我先给自己补补课.关于<麦克白>的背景知识,有文化的朋友请跳过.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写这些伟大的戏剧,都是公元1600年左右.那个时候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的末期,文艺复兴大家都知道,是人们对于世界,对于自己的一次重新开发.

当时的人们对宗教控制,神话故事已经感到厌倦,精神上处于十分空虚和饥渴的状态.
当时天文学发布了日心说理论,让宗教的基石出现了一个大的裂缝.
"宗教并非全知全能的,世界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
于是各个领域都开始质疑宗教,开始钻研挖掘,科学\艺术的方方面面都了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各种新的理论被发现,各种大师级人物组团出现,为现代世界的发展打下了各种精神基础.

<图片2>


当时的诗歌啊,绘画啊,音乐啊,戏剧啊都开始围绕着人们自身创作.注重人的价值,挖掘人性成了艺术家乐此不疲的任务.所以人的各种欲望成了关注的焦点.

英国属于参与到文艺复兴比较晚一点的国家,但是一点没耽误创造辉煌.
"戏剧之王"莎士比亚就在这个思想潮流中,创作了全人类的文学宝藏.打造了世界知名的文学品牌.

<图片3>

回到<麦克白>
莎翁四大悲剧都有各自内在的深刻含义,人欲和命运交织,然后发生了不可控的结局.
<麦克白>主要讲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在野心和欲望的控制下,在命运的捉弄里,逐步走向毁灭的故事.

麦克白在战场上保卫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国王也仰仗着他的力量才能稳坐王位,身边的人都在吹捧他的功劳,于是麦克白就想"为什么不推翻你,老子自己当国王?"
他和媳妇一商量,就这么动手了.可是麦克白靠谋杀上位之后,就很担心别人也会这么把自己干掉,所以整天提心吊胆,失眠多梦,出现幻觉.为了让自己安宁,他杀掉了自己正直的朋友.朋友都杀了,那对其他有嫌疑的人更是痛下杀手,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恐怖中,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想杀他.最后媳妇也疯了死了,该发生的悲剧还是发生了.


<图片4>

这个故事里,莎翁巧妙的把命运具象化成三个女巫,增加了很多戏剧化的浪漫成分,感觉像是女巫怂恿麦克白去做这些事,"这都是命"
其实这是麦克白自己的选择.命运的诱惑只是一个外在因素,真正让惨剧发生的,还是内心的野心和欲望.



这种经典戏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怎么改也改不过"戏剧之王"的剧情设定,所以电影在剧本上注定不会出彩,那不如就在形式上提高再提高.
这也是导演的策略.所以电影的画面和配音美不胜收,人物造型也非常精致.
最大的特点是场景非常简单:大雾弥漫的田野和阴冷压抑的孤城.田野大雾弥漫,就像看不清未来的命运,孤城则象征着麦克白一点点走向孤立,专制,暴戾.



<图片5>
<图片6>


突然放慢的镜头,人物面部表情的大特写.都在强调这种戏剧化的美感.
被欲望胁迫之后的无助,恐慌.
色调也是大起大落,每一帧都能截图当桌面.
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让故事在现实和梦境里来回穿梭.

<图片7>


[看片感悟]
电影是用音画形式创作的艺术作品,通过演绎故事,通过本身的[美]和创造出的[真实]来给观众造梦.把电影之后的思考带入到观众的心里.
<麦克白>本身已经是个伟大的故事,但是让观众感知到伟大,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出色的拍摄方法,需要出色的演员来表演,需要音乐光影的配合,需要很多努力和极具巧思设计,来把观众带入到[虚构的真实]里面
通过近距离的体验人的毁灭或者特殊经历,来感悟到某些生命的信息.

这种感悟是非常私人的.深度和广度有可能差异相当大.
可能小A感受到法鲨留胡子太显老了.
可能小B感受到莎翁的剧这么拍是焕发了新的生命.
可能小C感受到人和命运的抗争啊,欲望啊,内心的挣扎啊^
那些看完电影似懂非懂去找影评的人(比如我),就属于想确认自我认知的水平.看到更透彻的解读.

电影是手段,是一种造梦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就像艺术作品本身可能是石头,是金属,是木头,(电影是光影音画),但作品背后蕴藏了一些无可说不能说,只能感知,并且具有广泛共鸣的东西.
我们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是要去看它能否成功的把"隐藏的内容"透过屏幕传递给观众.深深的触动到观众的心.


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好的配乐,都决定了信息传递的顺畅程度.
常常有些电影,我们看完了会很久陷入电影里,走不出来.其实就是电影这种艺术,深切的和你的内在进行了交流.(演技太烂,导演太菜就会给人单纯的"看戏"的感觉)

拍电影有什么意义?看电影有什么意义?
电影就是梦,是一种私人的,广泛的,神秘的体验.
我们在活着的过程里,和外部发生交流,发生联系,然后反向体验自己的生命.

也许活着的意义.不是生命本身,而是只有活着,才有机会让生命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去和世界交流,去联系.

<图片8>


后送大家一句话:你是什么,你就在电影里看到什么.
我们只能创造和我们能力一致的东西
就酱.


还写了几篇别的电影挖掘:欢迎来瞅瞅
//www.douban.com/people/seayo/reviews

 短评

此片再次证明好莱坞类型片的电影视觉语言其实是不再适宜直接套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影片单个片段抽出来都好像不错,但总体串起来没有形成一个连贯而又有说服力的叙事,人物行事逻辑基本靠观众对底本的熟悉程度脑补。gif ppt一样的慢镜剪辑不显得特别高明。这个导演应该转行去做3A游戏的视觉总监。

4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摄影绝赞,云雾氤氲,雪花颗粒,灰尘光束,皆粒粒分明;户外清冷粗粝,室内昏黄阴郁,战场血色弥漫;心理戏吃重,独白+闪回,舞台感浓,考验演员;贪婪永不熄灭,恐惧无休无止,罪孽须用罪孽掩盖,生之恶须以死亡结束,莎翁之永恒魅力正在于此。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6.8 足够唬人,但过于强调悲剧感而忽略了角色本身的设计,需要一些细节上的恶趣味来调动观众。

6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穿着睡衣露着两条大毛腿去见荒原三女巫的麦克白,that's too hot for Shakespeare!

11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观影好心情被尴尬的领导讲话和破锣般的贴片广告炸裂了。

1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摄影牛逼的玩脱了,视觉美学大扫荡,风格化改编一个人类都知道的故事还是有优势的,也可以弥补旁白的疯癫,可惜法鲨和马良都没特别出彩。几乎全程古文whisper的口条太考验英语听译水平了,#戛纳电影节#我旁边一美国孩子一个劲儿的问这尼玛说的什么,笑死个人。三星半。

17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其实并不是苏格兰的【刺客聂隐娘】,编剧却是煞费苦心,每一句台词都是从莎士比亚的原著里搬出来,力求尽可能的原汁原味。但导演选择了一个听上去很现代的切入点,就是麦克白的战争创伤后遗症,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让这个角色成为暴君和之后的悲剧命运更加的令人信服,这么讲很赞的。★★★★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贾斯汀·库泽尔 Justin Kurzel去文学化的努力是成功的,与其他四位自成一体的知名“麦克白”改编者形成某种呼应。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这个时代最好的男女演员在其中镌刻下印记。

24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文言文,超难懂的英语。莎翁的语言,极慢的叙事,苍凉大气的摄影,最后血红的天空,逐步描绘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法鲨和马良两人表演都很赞,法鲨出演了最性感的一版麦克白,从水里走出来那身材...马良继续控场,英音无压力。很特别的一部电影,并没有讨好观众。

2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3.5 动作戏用了超级慢镜,第一感觉竟是像300... 主要精力都在视听的冲击力上,贫瘠潮湿的苏格兰,血红的战场,从不停歇的配乐... 但晦涩难懂的英文只能让我知道剧情的情况下大致听懂,人物塑造也只能说ok。(尤其在法鲨有大段台词时候)莫名其妙的剪辑是为什么?我不觉得他演得有问题

2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主演完全胜任角色,几处改编合理且别有韵味,结局的处理也相当不俗。摄影太强,惊艳色调与构图展现苏格兰瑰丽景色,佐以从不停歇的大气配乐,视听语言完美无缺,首尾两场战争戏更是年度视觉盛宴,格调之高多年难得一见。(ps.真的听不太懂

30分钟前
  • 蜘蛛我一脚踩爆
  • 推荐

我一个中国人听着苏格兰口音的莎士比亚台词看着电影院的法语字幕,啊上天,为什么要给我这样的试炼!

32分钟前
  • 掐恰恰
  • 还行

争取不欠我老公一张电影票系列。(然而真的……虽然画面够美但仍然……电影改编的一大原则就是戏剧越纯,电影越差,莎士比亚纯度太高了,除了多年前一美拍的厨房版麦克白惊艳了一下之外好像都挺难看的= =

35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423 苏格兰口音的文言文式英语,对我来说基本就是一个没有字幕的法语片,中间一大段都睡过去了。好在很多人提及的点:首尾两段史诗大战和马良的奥斯卡时刻都没有错过。可以说就这大概30分钟就值回了12镑的高昂票价

36分钟前
  • 郭连凯
  • 还行

飞机上看无字幕版,脑子里反复想:英国小哥研究非母语在噪音下的识别困难,相当有应用价值啊…虽然研究表明预知语意背景,可帮助识别,然并卵…画面极美,演员超努力。可更丰富的视听反倒比戏剧版boring。一切流向平庸。戏剧的还是留给戏剧吧。

41分钟前
  • 散发弄扁舟
  • 还行

OMG 太难看了。。在电影院睡着几次。。。。

43分钟前
  • Summer
  • 较差

影片出人意料的风格化且舞台形式感很强,库泽尔的气氛营造依然厉害,视觉冲击力尤其震撼,歌迪亚的表演特别出彩。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英语文言文实在是太催眠了。。风景感觉四川甘孜州

47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竟然是如此风格化的片子,极致的美术设计,设色、摄影、剪辑力度强烈,尤其最后十五分钟,脱去古典外衣,锋芒毕露地营造出磅礴氛围。莎翁《麦克白》的文本、主题本就无需更多夸赞。好希望能在大银幕上看一遍!

4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提前做了功课后仍然只能听懂1/3(还是英语吗?!)比较惊喜的是导演使用了充满个人风格的慢镜和独白,将莎翁笔下最疯狂、最具自毁倾向的主人公塑造得像一个悲怆孤独的诗人。首尾两段古战场戏有着史诗的质感,最后铺天盖地的血红色震撼人心...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