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

战争片日本1968

主演:三船敏郎,加山雄三,司叶子

导演:丸山诚治

播放地址

 剧照

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2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3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4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5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6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3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4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5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6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7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8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19山本五十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8:04

详细剧情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成立同盟。山本五十六被任命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接受命令对美、英、荷等国开战。1941后12月8日零时,山本五十六亲自下达了“1280”密码命令,并亲自率领部队偷袭美国珍珠港,从而对美军太平洋舰队造成重创,大胜而归。随后山本五十六建议与美国讲和,但意见未被采纳。在指挥中途岛战役时,由于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日本海军遭受惨重损失。形势陡然逆转,美军攻势如虹,日军兵败如山倒。瓜达康纳岛上有三万多名日本陆军,他们遭到了美军飞机的昼夜轰炸,陷于绝境。山本五十六派出舰队炮击美军基地,协助尚存的陆军安全撤退。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为了鼓动前线部队的士气,乘坐一架轰炸机到前线视察。没想到日军的密码被美军窃取,美军派出空军机队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击落,一代军人山本五十六就此碎尸于太平洋上空。

 长篇影评

 1 ) 愧对侍魂

其实我是愿意相信剧中对山本五十六的叙述的。但其实不行。放大点看,他面对的问题其实每个人在局中都要面对,凭什么他要例外?!再者,日本人拍这部电影,对大是大非闪烁其词,唯单单突出山本君个人的人格魅力,甚是可耻。即便是日本人,也应该觉得愧对侍魂,何来荣耀可言。日本人的格局,终究太小,可怜!

 2 ) 从反战者到战犯:被旧日本狂热的时代骇浪吞没的……

空战海战的画面都很震撼……很有壮烈感(看到后边的staff,才知有圆谷的技术协助……那这般瞩目也难怪) 结合出色的配乐,演出,以细之处渲染刻画出人物情感,官兵的相惜(虽然真实情形有待考证,商榷) 山本无疑是罪恶的,但他的军事水平和指挥力诚然出色。 尽管全片皆述他起初是反对开战,并迫于形势违背意愿指挥了作战。但我认为是日本社会及电影制作为了美化他的历史形象而进行的辩白。 不过,真实的山本到底怎么想,也只有黄泉之下的他本人心里知晓了。 即若他真反对开战,凭他个人的意愿,亦无法左右当时的日本心之所向。 如是那时日本内部权力的冲突变更,其结果造成对外政策的转舵,那也只能说明那方的社会进程,走了歧路,以致造成其他民族的生灵涂炭。 这罪,不单是山本的,这悲剧也不单是山本的。因此,为此谢罪的,是整个日本社会,为此遭到天诛的,也不单是山本,而是一错再错,铸成罪孽的日本社会大多数。 可惜如今的日本观众,估计看这片也只会被其艺术加工出的历史形象和故事感动,却不会反思是什么,让他们的先辈和那个旧家园走向深渊和覆灭。

 3 ) 理解山本五十六

大叔我个人还是相当敬佩和同情山本五十六的。虽然公论说他是一个战争赌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分子,但却绝非头脑狂热,同时可谓从不狂妄,相反,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他始终是一个头脑冷静的战略指挥家,作为当时世界海军强国的联合舰队司令官,甚至堪称有着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的美德。他始则竭力避免陷入战争,尤其是面对综合国力无比强大之美国,继则在战争不可避免后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时仍然秉持以战求和的理念,着眼于日本综合国力与战略资源之不继,致力于尽早结束战争。无奈天佑美国而不助日本,先是突袭珍珠港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不在港,再是突袭中途岛而密码电报在开战前被美国海军破译,联合舰队四艘航母之间在对阵中无故失联,舰载侦察机因天气原因未能发现太平洋舰队航母动向,致使联合舰队四艘航母悉数被击沉,才开战半年命运的天平就向美国倾斜了……至此,山本五十六实际上已在难以承受的巨大恼恨中绝望死心了,只是身在其位而不得不硬撑着勉谋其政,而到1943年2月瓜达康奈尔岛战役结束时,他更是因脸面无存而完全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这才有了同年4月18日由新不列颠拉包尔前往布干维尔岛、仿佛但求一死的冒险视察行为并如愿以偿地遭到截杀……反正大叔我是这么理解的。
旧文新读【《山本五十六》:抵御时代巨浪的悲曲_铁血军事(搜狐号)_搜狐首页】http://m.sohu.com/a/111594078_123136?from=timeline

 4 ) 日本的反思

与《啊,海军!》一样,二者同为日本右翼摄制,而且其拍摄目的,我认为,其实是在反思二战。但这不是在反思二战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影响,而是在反思二战对日本国家命运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自强而又自尊的民族,又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民族。当时的激进派别时想通过战争为日本争取发展的空间,而真正了解西方的有识之士则主张通过和平的手段为日本争取发展的机会。激进派别最终胜利了,但是却把日本带上了一条不归路,以致后来战败,给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带来深刻的影响。
这两部片子也都描写了日本军人的刚毅、拼搏精神。排除民族矛盾的主观影响,客观来讲,日本军人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5 ) 走向覆灭

2023.03.08

1939年,世界面临危机,战火在亚洲和欧洲迅速蔓延,日中战争不断扩大,德国和意大利正在进军,他们的恐怖行动天天成为世界的头条新闻,欧洲的战争将导致在太平洋最后摊牌,外交谈判将就这些重大问题做出决定,日本陆军渴望同德意结成同盟,遭到日本海军次长山本五十六将军等一些人的竭力加以阻止,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同盟将带来什么后果。

日本新泻县的加治市,一个船夫载着一位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客人,阅人无数的船夫通过客人的口音猜测他是越后人,果然客人承认他是回来探亲的。接着客人颇为内行的夸赞船夫乘船的本领真不错,船夫却担心打仗会让他的船撑不了多久了,客人却十分肯定的告诉他别担心打仗的事了,你想撑多久就撑多久,把船夫吓得不轻,急忙提醒客人说话注意点,客人一笑了之。

客人提出和船夫打赌,要是你把我掉水里你就一文不拿,要是你安稳地把我送到岸上你就得三倍的船钱,说完客人脱下西装,双手抓住船梁稳稳的倒立起来,船夫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撑船,平安抵达岸边,路上行人纷纷顿足关注,拍手称快,客人付给他三倍船钱,船夫不肯收,两人推来推去,失去平衡,一起落入水中,在水中两人还开怀大笑。

那个客人就是山本五十六,在岸上目睹了山本五十六落水,吓坏了两个日本宪兵,他们是奉命从东京来保护山本将军的,一个是班长江腾,另一个是副班长铃木,两人陪同山本先生回到家后告诉山本将军,有人因为山本阻止日本和德意结盟准备刺杀他,并且拿出一份查获的《斩奸状》。山本听完后根本不当一回事,该干嘛干嘛,邀请两个宪兵一起去参加宴会。

那个时期日本军界有一个怪现象,中下级军官常常敢于以下犯上,强势逼宫,究其根源是日本军界的少壮派得到裕仁天皇的默许和支持,因此异常嚣张跋扈,发生在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关东军中层军官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为首的“关东军三羽乌”策划的。日本海军部来了三个陆军少壮派军官直接找山本将军“逼宫”,面对陆军咄咄逼人的威胁和恐吓,山本泰然处之““一场革命不会毁掉这个国家,但我相信战争会毁掉它的”。山本一个劲的给这些陆军少壮派泼冷水,可是这些人铁了心的要跟德意对抗英美,只有山本心知肚明,战争最终拼的是国家经济实力,轮经济实力,德国和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德国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平沼内阁集体辞职,让陆军少壮派的愿望落空,日本海军部松了一口气。山本被任命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从此他可以撇开那些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一心训练和发展他的联合舰队,此时美国人在太平洋频频给日本人制造障碍,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太平洋。日本国内要求日本和德国结盟的呼声又一次高起,陆军部策划搞垮了米内大将的内阁,公爵近卫组建新内阁,新任海军部长吉川是同情陆军并赞同和德国结盟的,日本终于和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这样日本就更加接近了一场将给它的国家带来灾难和民众带来死亡的战争,面对如此危险的局势,山本也无能为力,为此他忧心忡忡。但是山本仍然继续加紧对偷袭美国珍珠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海军舰载机反复做超低空飞行训练。

尽管山本反对战争,尤其是和美国打仗,但是既然日本高层认为战争能取胜,并且会给日本带来好处,山本就只有全力以赴,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种赌徒的心理,不成功便成仁,也是山本的秉性使然。山本胆识过人,面对现实非常冷静,但是当时的日本国内盲目的扩大战争的主战派占了上风,民众对战争的企盼更是被调动起来,从上到下陷入一片战争的狂热中。这种态势下,作为只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也无能为力,只有违背意愿,履行职责,全力一搏。而面对强大的美国海军,只有先发制人和偷袭的方法才能取胜的可能。至于日美两国全面开战后的战争走向,山本就无暇顾及了,再说也不是他这个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该考虑的事情。面对近卫首相询问日美开战的走向和结局,山本一句无法预知未来敷衍过去,其实山本内心很清楚,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最终不可能打赢和美国的战争。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当上首相,终于把日本带入万劫不复的战争深渊,这就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宿命。海军军令部长永野向山本司令官宣读日本内阁准备战争的命令,日本海军特混舰队准备向美国夏威夷出发的那一刻,山本还是寄希望于日本政府和美国和谈成功,,两国问题和平解决,但是东条政府对和谈根本就没有诚意,现在只有宣战这一条路可走。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使发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都不在珍珠港内也要打。

袭击珍珠港大获成功,特混舰队一片欢腾,唯有山本司令官紧锁眉头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还在,日本还没有取胜。为此他拒绝出席大本营、海军部,陆军部,外交部召开的祝捷会。山本意识到袭击珍珠港是一个战略上的错误,可惜在当时的日本政府和社会急功近利,盲目乐观,很少再有人会认识到这一点。回到家乡的特混舰队飞行员受到乡亲们英雄般的欢迎,家人受到周围人的尊敬,引以为豪,心仪的女孩主动要嫁给英雄。正像山本和前首相近卫说的那样,战争的第一年日本海军打的非常好,继珍珠港成功后,日本海军特遣舰队继续在太平洋上乘胜前进,美国、英国、荷兰海军在西太平洋接连失利,当日本海军向前推进,已征服东南亚的时候,美国尝到了日本海军的厉害。山本认识到这时提出和谈是对日本最有利的时机,但是接连不断的胜利让日本国上下一片欢腾,这个时候说服国民和谈,甚至从所有的占领区撤退,是很困难的。鼓吹和平会被看成卖国贼。这就是民众的短视性,鼠目寸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山本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下一步的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此时日本的巨型战列舰“大和号”投入了战斗,让日本大本营的野心和胃口更大,山本的压力倍增。

中途岛一战日本海军投入了全部力量,但是由于侦察机的延误和前线指挥官南云中将的决策失误,舰载机一乎卸下鱼雷改装炸弹去攻击中途岛,一乎又卸下炸弹改装鱼雷去攻击美军航母,就在日舰手忙脚乱换鱼雷的时候,美军飞机飞抵上空撂下炸弹,日军航母上停满来不及起飞的挂弹飞机,更要命的是航母甲板上还堆满了刚刚卸下来的炸弹,结果是日军四艘航母遭到重创,中弹燃起大火,起飞的舰载机攻击美军航母后油料耗尽,只能坠入大海。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损失惨重,日本海军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日美海军力量已经势均力敌,不相上下。随后的瓜达康纳岛的争夺战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尽管大多数日本航空母舰逃脱了,但数百名日本最熟练和最有经验的飞行员,在空中或菲律宾海的水域死去。尽管日本及时补充了损失的飞机,但飞行员的补充,特别是有经验的飞行员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当年带着几个少壮派军官闯入山本办公室“逼宫”的洛上校再次见到山本将军后表示道歉,经历了几年残酷的战争洗礼,现在才理解了山本将军当初怎样反对这场可怕的战争。可是一切都晚了,战争这台机器一旦被发动起来,什么时候停止就由不得发动者说了算了,除非战败投降。

如果说瓜达康纳岛争夺战让太平洋地区力量平衡开始向美军倾斜,那么在南太平洋的圣克鲁斯海战,日本人表现的很顽强,但是他们的大部分供应早已耗尽,现在是实力悬殊,大势已去。日本天皇派来支援瓜岛的今村将军面对残局束手无策,无力起死回生,只能听天由命。山本自行决定派军舰救出瓜岛一万二千名弹尽粮绝的残兵败将,这是山本将军对瓜岛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争夺所罗门群岛的制空权,227架飞机袭击了瓜达尔卡纳尔岛,94架飞机袭击新几内亚,162架飞机袭击了美国莫尔兹比港的空军基地,虽然按照计划完成了任务,但是又损失了很多宝贵的飞行员,山本意识到战争无尽头,他要从长计议,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按照山本将军的安排,坐运输机回日本的飞行员每个人的胸前都抱着一个裹着白布的骨灰盒,里面是他们牺牲战友的骨灰,那悲壮的场面让人心酸的泪目。

山本将军要去前线视察,之前来到医院看望伤兵,遇到了那个在回家乡时让他落水的船夫的儿子,这样将军很愉快,久违的开怀大笑起来,并饶有兴趣的和船夫的儿子比起手劲来。山本及其幕僚从拉包尔乘坐两架轰炸机,在六架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出发了,前往巴莱勒视察,他万万没想到美国人破译了日本的密码,获悉了山本将军的行踪。还有十分钟就要到达巴莱勒了,天空中突然出现大批美军飞机,敌众我寡,山本将军乘坐的轰炸机在中弹起火之前他就已经背部中弹,但是他一声不吭,保持坐姿不动,直到飞机坠落爆炸。剩下的四架护航战斗机围着将军座机坠落后爆炸升起的滚滚浓烟盘旋,久久不肯离去。山本将军殉国时距离珍珠港事件仅十六个月。

 6 ) 瓜岛输送中被击伤的驱逐舰用的是秋月级的模型

因为烟囱形状奇特,所以只能是秋月级。查资料知,秋月级秋月号确实参加了瓜岛输送行动,但似乎没有受伤。不知道算不算穿帮。
<图片1>

 短评

国语的配音过于糟糕,甚至还断断续续穿插日语原因……对比之下我还是宁可看着字幕听日语。在本片中,山本见到海军飞行员时,旁边的副官告诉菜鸟飞行员“讲话不要这么大声音。”拜托,你们是海军啊!声音那么小,连军舰都开不了,那还怎么开飞机?!大声点!你的飞行时间有多少小时?!

8分钟前
  • 小鹿
  • 还行

局限性还是挺大的。首先作为山本的传记片它没有跳出求大求全的叙事模式,毕竟太平洋战争这种体量的事情本不是一部电影能说清楚的,成片效果其实还是苏联式的指挥部战争,不管是宏观层面的重大战役(珍珠港、中途岛、瓜岛等等),还是微观层面的战争残酷,都表现得浮光掠影。其次,影片明确了山本的反战立场,但山本的反战究竟是因为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不义,还是仅仅因为知道打不过?最后,三船的山本作为一个电影角色是有魅力的——宛如一战国剑豪,但作为一个历史形象,何尝又不是一种再造?比起这些局限,特摄片式的模型海战也就不算什么了。

11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还行

基本是以山本视角写的太平洋战争战史,态度暧昧扭捏,虽说山本反对对美作战尽人皆知,但把他代入成一个热爱和平的村支书这也忒过了吧……

14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人物塑造还好,可是场面拍得是在是太简陋了,飞机都是用模型拉线拍的,感觉是在看奥特曼。而且初代奥特曼人间体居然也真的出演了这部影片。

17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还行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去看待一场战争,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对于历史有争议的人,我还是不发表意见鸟。

19分钟前
  • 湿润的小眼睛
  • 推荐

云朵的美;陨落的、掉队的飞机的美;不惜丑化陆军来美化海军;被作为爱国英雄刻画的山本身上没有缺点;脱下戎装、裹着白色兜裆布下海的日本兵体现出动物色彩的“为食而亡”及长胡须、嶙峋——来自《野火》

24分钟前
  • 不一定驴驴
  • 力荐

6/10。英气勃勃的山本形象决定了11版中,同样将山本的反战与爱国挂钩:他的反战不是出于和平,而是理智判断国力上的差距,即山本的主要敌人并非美国,空有爱国热情的主战派陆军才是内部敌人,对山本进行刺杀恐吓。山本在陆军面前充满智力上的优越感:11版中哼着歌注视着楼下持枪威逼海军省的陆军队伍,拿出《我的奋斗》德语原版,念出被删除的一段歧视日本的话令鼓吹日德同盟的军官哑口无言,68版的处理就弱了很多,仅安排一名曾劝说山本开战的年轻军官在瓜岛弹尽粮绝时向山本道歉。68版以伤感的姿态把山本歌颂成力挽狂澜失败的悲剧性民族英雄,以往山本传记片强调的好赌和风流简化为开头与船夫在技艺上的打赌,增添其平民化的魅力。失望在叙事重点的珍珠港和中途岛在战略得失、特效场景上平淡无奇,大多由办公室墙上的作战击毁图表来交代进程难免沉闷。

2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日本对待那段历史的态度,将海军与陆军做切割,将山本与海军其他人做切割

29分钟前
  • Songyfffff
  • 推荐

記得看這片是很小的時候,大概10歲左右,但就看了很喜歡

31分钟前
  • 9楼2座
  • 力荐

值得一看

35分钟前
  • 豆友1688040
  • 推荐

其实我是愿意相信剧中对山本五十六的叙述的。但其实不行。放大点看,他面对的问题其实每个人在局中都要面对,凭什么他要例外?!再者,日本人拍这部电影,对大是大非闪烁其词,唯单单突出山本君的人格魅力,甚是可耻。即便是日本人,也应该觉得愧对侍魂,何来荣耀可言。日本人的格局,终究太小,可怜!

37分钟前
  • 还行

右翼军国主义电影,那个时候因为某位敏感人物推崇江田岛精神引进的,不过配音很糟糕

38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还行

片尾名单上居然有圆谷英二,难怪我看有些飞机空战的镜头那么像奥特曼。这电影拍的跟国内早期的一些主旋律电影挺像的。由于我对于历史,军事知之甚少,这片子讲的准不准我也说不来。不过片中的山本将军还是挺让人喜欢的。亲切和蔼又聪明,还有自我牺牲精神。听说日本的海军比日本的陆军要有素质的多,不知道现实如何,但至少这部电影里确实体现出来了。

41分钟前
  • 温岭阿浪
  • 推荐

在那个年代,似乎很难找到有谁能比三船敏郎更适合出演山本五十六的角色了。当年东映军国主义电影的典型风格,不过因为主角是山本,就多了点反战的味道。

42分钟前
  • 陈赖汉
  • 推荐

三船敏郎好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4MTUyMDA=.html

47分钟前
  • 悟怡
  • 推荐

和《虎!虎!虎!》相比旁白太多而减少了完整性,但可能由于没有美国人的参与,悲壮则过之。好此片者,好其悲壮也。

49分钟前
  • Ьь
  • 推荐

山本死時的坐姿,幾乎成了舊日本軍人的標準銀幕形象。

54分钟前
  • 帶飯修行黃克留
  • 推荐

服从和牺牲

56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小时候看的 不记得了

1小时前
  • 穆菀
  • 还行

看的国配,对剧本无法做出客观的评判,但篡改的迹象还是比较明显

1小时前
  • 老王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