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我

喜剧片法国,英国,美国2013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米歇尔·菲佛,迪安娜·阿格隆,约翰·德利奥,汤米·李·琼斯,吉米·帕伦博,多米尼克·隆巴多兹,斯坦·卡普,维森特·帕斯托雷,乔恩·弗雷达,小迈克尔·J·帕尼凯利,保罗·鲍格才,安东尼·德西奥,特德·阿尔奇迪,大卫·贝利

导演:吕克·贝松

 剧照

别惹我 剧照 NO.1别惹我 剧照 NO.2别惹我 剧照 NO.3别惹我 剧照 NO.4别惹我 剧照 NO.5别惹我 剧照 NO.6别惹我 剧照 NO.13别惹我 剧照 NO.14别惹我 剧照 NO.15别惹我 剧照 NO.16别惹我 剧照 NO.17别惹我 剧照 NO.18别惹我 剧照 NO.19别惹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8:48

详细剧情

法国一个宁静的小镇,某个夜晚搬来了布莱克一家:男主人弗莱德(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妻子麦姬(米歇尔·菲佛 Michelle Pfeiffer 饰)以及他们的儿女瓦伦(约翰·德利奥  John D'Leo 饰)和贝尔(迪安娜·阿格隆 Dianna Agron 饰)。他们看似与其他的美国人没什么两样,然而一系列出格的举止却不得不让人对他们刮目相看。原来弗莱德的真实身份是历史悠久的黑手党家族曼佐尼的一员,为躲避追杀他在FBI探员罗伯特·斯坦菲尔德(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的安排下多次搬家。   看似惬意舒适的隐居生活危机四伏,背负着背叛家族罪名的弗莱德终将迎来夺命杀手的拜访……

 长篇影评

 1 ) 别惹我

听见《别惹我》预告片的配乐响起的时候,我就乐了,多带感啊,仿佛就看见了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跳着爵士舞举着酒杯向你走来,嘴角还带着那丝独有的坏笑。
 
不过最后记住的是史上最性感的猫女米歇尔·菲佛,看她戴着墨镜走近镜头,身后的建筑物在大爆炸中轰然倒塌,米歇尔微微一晃,然后迅速恢复微酷的状态,继续若无其事的前行,酷毙的性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四散开来。
 
除了两位巨星,还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得主汤米·李·琼斯和新生代性感偶像迪安娜·阿格隆,前者同样是老戏骨代言人,除了演技没话说,冷幽默也是自成一派,还记得黑衣人里的他吧,不得不说黑衣人3里他只在“史皇”威尔斯·史密斯身边昙花一现后,电影的魅力也打了折扣呢;后者是好莱坞新崛起的性感偶像,《欢乐合唱团》里的最美校花,新一代的金发尤物。
 
这样巨星与新生代、实力加偶像的搭配,应该也是电影的野心之一吧,是要把男女老少影迷朋友一网打尽的节奏啊。
 
剧情简介则和预告片的配乐一样,黑色幽默感隆重来袭。一家人都是黑帮或者说都有点黑帮脾气的一家四口改邪归正转做污点证人,并接受了警方保护,然而脾气暴燥的四人和邻里相处成了一大难题,在辗转北美之后,四人迁到以浪漫出名的法兰西,在这里,他们能如愿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么。在法兰西的开始,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老爸开始融入普通人的社会交际,女儿、儿子全新开场的青春校园,老婆穿梭在超市与厨房,黑帮、青春、家庭伦理看上去就和和谐相处,但结果,哈哈,当然是各种离奇事件接踵而来,在啼笑皆非中,一家人驶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样的剧情有没有让你想起导演吕克·贝松编剧的《的士速递》系列,或者黑色幽默片的经典《两杆大烟枪》,冷不丁的反转,意料之外的展开,再加上火爆的动作场面,足以让你乐呵乐呵加肾上腺素分泌加剧。
 
当然,安娜·阿格隆在预告片里惊鸿一瞥的眼泪,让老云突然想起吕克·贝松那部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莫非意味着电影其实还有一段感情戏,还有着笑过以后的反思,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赚大了。

 2 ) 大佬家也有难念的经

无恶不作的黑手党大佬接受证人保护计划,举家搬到诺曼底过起隐居生活。水土不服、情绪压抑加上年龄暴动,驱使他们——干起了好事!犹如超级英雄般,他们行侠仗义,看得大快人心。那些无法无天的地头蛇们——污染环境的无良企业家,装腔作势的水管工,校园的小恶霸和小碧池们,是时候吃点苦头了。这个故事构思相当出彩,影片苦短,好多料浅尝辄止,学校逼走儿子,女儿恋爱,都几笔带过,本来可以谱出精彩乐章的。也许更适合处理成电视剧,闪回中穿插过往的黑道生涯,暴躁并诙谐着。

前面大半截故事都是这种黑帮老手摆平门外汉的一边倒,三下五除二搞定,暴力指数达不上标。导演只得多次安排老罗面上忍气吞声、内心暴虐对手的老桥,隐姓埋名中,不得不低头的无奈,化作他的惨然一笑,笑里满是利刃。下回看到有人对你这么笑,赶紧道歉的好。

这片子挺古怪的是,有好几层不同亚类型片的底调。一双儿女大闹校园,是青春残酷喜剧,老罗和米姐的互动宛如经历中年危机,一家子与敌对帮忙的斗争,又像一出科恩兄弟的老派黑帮片。交替着演一通,像拽着观众在不同的时空里晃荡,到最后汇成一股线时有点拧巴。造成这份错乱感觉的不止题材,也有选角原因,两代人年纪差距过大,父亲年过七旬(从老罗的装束看他一点也没有扮年轻的意思),儿女还在青春期,爷孙辈才说的过去。

既然是黑帮分子,伤天害理的事情肯定没少做,于守法公民,想说爱他们不容易。影片虽对过去只字不提,但米姐忏悔后,神父的表现已说明一切。这老夫妻俩弄断过的骨头估计够搭一副霸王龙骨架,双手沾过的鲜血能让献血车歇业好几年。“十条规则”的闪回画面,让我们一窥黑道生涯的冷酷喋血,却成为老罗辩白罪行的理由。这大概每个黑帮分子都会做的,即便再十恶不赦,总会固执的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或是被逼所致。电影也认可这份自我开脱,反正对于观众来说,只见他们杀黑帮暴徒,教训不良分子,简直是当代罗宾汉,当然不反感,反而鼓掌叫好。

这个黑帮家庭也有所有家庭都有的问题,年龄差距大,代沟严重,搬迁频繁,令矛盾益发严重。餐桌上为几句脏话就闹的不可开交,禁止子女爆粗的父亲对fuck一词顶礼膜拜,夫妻虽共享同样旺盛的暴力因子,却互不认同对方的做法,一对子女也有各自青春期的叛逆困扰。一家子貌合神离,正面临分崩离析,突如其来的外敌令他们瞬间凝聚,爆发出求生和互救的小宇宙。《黑帮家族》——黑帮不是关键,可以无碍的换成骗子、劫匪、杀手等等,家庭才是核心元素。影片用了很长篇幅描写家庭争端,却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搞定强敌,吕克贝松挂个动作片的招牌,看点却不在动作,就像他曾经在《杀手不太冷》里做过的那样。

成名演员但凡和某类型角色捆在一起,免不了被恶搞或自我恶搞。老罗演了一辈子黑手党,老了向自己致敬,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必不可少。一听他们要放美国电影,我脑中就跳出各种黑帮片画面,最后真没叫我失望。所谓人戏合一,没有比这一段更精准的阐释。观众的银幕上下,电影里的银幕上下,所有时空的局限都被打碎了,映后老罗娓娓讲起“那些年,黑手党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搅浑了真实和虚构,因为众所周知选的这部电影,本就以取材真实的黑手党故事而著称。直到最后,电影内外的观众都稀里糊涂的相信,老罗演的就是他自己。(文/方聿南)

 3 ) 一颗价值2000万美刀的脑袋,谁来将他收割!

“吕克•贝松”看到这个名字既然碰上了,就怎么都不该错过这部电影,相信无数的《杀手》粉们都跟我是同样的想法。

影片一开头,那配乐和画面就一副典型的法国电影的腔调,烟雾弥漫之中,又是杀手出没,好像充斥着强烈的急切情绪,向所有的观众宣告自己回归杀手题材,顺便通过这么一个激烈的开场,将观众们的情绪调动起来。

不过故事的主角却不是那位冷血的杀手,到处躲避杀手的一家人,这一家四口由罗伯特•德尼罗和米歇尔•菲佛领衔扮演父母以及一女一男的姐弟组合,组成了这么 一个牛X的家庭,搬家是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三个月就要搬家一次,就因为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弗莱德很不厚道的背叛了自己的组织,作为 “纽约黑帮”的高层,他的变节对组织所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黑帮的头目在监狱中发布了江湖追杀令,弗莱德这颗价值2000万美刀的脑袋,让无数杀手为之 疯狂。不过法南的这个小镇因为这家人的到来,必将告别宁静。不得不说这一家老小,没有一个不是精英,没有一个是好惹的。超市、校园因为他们的到来瞬间遭 殃,而本来应该最可怕的父亲则只是小试牛刀,嚣张的水管工成为了可怜的倒霉蛋。就在他们逍遥快活的时候,儿子在校刊上发表的一句话,几经辗转鬼使神差的暴 露了他们的位置,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杀手们组团而来,这一家的末日来了吗?

影片用诙谐的镜头描述了这么一个特殊家庭,在小镇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悠闲日子,粗俗的黑帮父亲愣是要冒充作家,7天憋不出6个字的他,他的所有情绪,无论好 与坏都可以用一个“F"开头的4个字幕组成的单词来表达的人,愣是号称要写个人传记,就这么一位半生刀头舔血,混迹江湖的黑帮枭雄,生活突然平静了下来, 肯定是多少有些不适应,空虚之余要是有谁找上门惹毛了他,自然就是鼻青脸肿,短胳膊折腿的下场。不过这主要的彪悍戏码,还不是他,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他的两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一样的勇,在学校招惹他们两位的那叫一个惨啊,最为离谱的是,扮演儿子的那小子,入校没几天就被三堂会审,在无数校领导的环 视之下,被罗列出一长串的罪名,而他的反映尤为经典——我要联系一下我的律师,然后就是选择跑路,绝对是继承了乃父之风。

在一连串的暴力枪战之后,这座宁静的小镇算是彻底报销,硝烟弥漫之下,这一家四口再次踏上了前往下一个藏匿点的旅途,吕克•贝松的这部小制作也算是交代完了,影院中灯光亮起,回味一下,不禁莞尔。

 4 ) 与中国教育完全迥异的处事风格,不做一个老实被欺负的傻瓜

一家人爱恨分明的性格和人生,遇到麻烦解决麻烦,遇到贱人就打爆他. 与中国教育和国情完全迥异,国内孩子被欺负,爸妈只会教育孩子老实听话报告老师,苦苦指望老师和警察能够解决暴力问题. 国内遇到被侮辱被虐待的事情,只会被教育:老实等待相关调查,等待法律的制裁.从不会宣传教育,受侵害要学会正当合理自卫!!! 殊不知越是软弱,越是被人看不起,越是容易招欺负.自己都不帮自己,只指望别人帮忙的人最可怜. 自己勇敢一点,当场用力反击回去.一切都会结束,用行动告诉别人,你不是好欺负的.

 5 ) 美国家庭的霸王(硬上弓)行动

今年看的第二部另类家庭题材的电影,上一部是詹妮弗安妮斯顿主演的冒牌家庭。两部电影同样是一家四口,本片还多了一条狗狗,显然是更典型的西方家庭标准配置。

这么一个乍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习惯,如同本片的中文别名揭示的那样——“他们全家都是黑帮”。这本也没什么,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但问题是由于一家之主的德尼罗做了污点证人导致自己的老大入狱,这一家人为了逃避老大党羽的追杀而接受了FBI证人保护计划。然而这我行我素的一家人无论是搁到哪个社区,都与之格格不入,于是在一个地方呆不到三个月就得搬走。搬来搬去,大美利坚似乎都没他们的容身之地了,于是这一家子便效仿69年前的美国大兵们(其实这里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把年份差值精确到个位的必要性),从诺曼底登陆到了法国,在异国他乡开始新生活。

当然,就算是身在异国,这一家子也还是不改自己的秉性,一意孤行的坚持原本的行事方式,强势的为自己的生活杀出一条血路。更何况,到了法国这么个全民都被设定成了一遇上讲英语的人就会百分百秀优越的国家,抱持着“你要是不装逼我们还可以做朋友”的善良愿望的一家人也就更不愿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一双儿女都继承了父母良好的黑帮基因。姐姐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手下绝不容情。弟弟则具有极强的情报收集能力,同时还具备帮会头目所需的政治手腕。这么两个狠角色轻而易举的就制霸了所在的中学。

妈妈除了第一天炸毁便利店外,其实也无甚出格举动,她就像是每一个家庭的女主人一样,秉承着“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来,我下pasta给你们吃~”的人生态度,过着如普通家庭主妇一样的生活,时不时的还去教堂为家人祈祷,希望这一次能一切顺利,全家人可以安顿下来。

爸爸是个有着非凡语言天赋的人,他能用f*ck这一个词来表达所有的意思。不愿浪费自己才能的他决定开始自己的作家生涯,处女作就写一写自己的回忆录。如果让我来给这本书起名字的话,我大概会叫它《美国往事》。

离这一家人不远还驻扎着三位FBI探员。两名手下与这一家人的感情很好,女主人时常做饭款待他们,然后再一起吐槽法国人的饮食习惯。而作为长官的汤米李琼斯则与德尼罗针锋相对,一个认真监视,另一个则总想搞出点事情来。

爸爸的写作事业被另一件事给打断了,家里的水管出了问题,他必须像其他普通的一家之主一样,把事情摆平。这显然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于是只好请人来摆平,然而这些来摆平事情的人最终却都被爸爸给摆平了——以他的性格,怎么能忍受这些法国佬的倨傲,于是从水管工到物业公司经理再到河流上游化肥厂的管理者,一个个都遭到了他不同程度的调教。他这么溯流而上,用霸气十足的霹雳手段完美的履行了一家之主的职责,于是,整条水管都清净了。

可惜一切却并不都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这时家庭成员们都遭遇了不同的危机——虔诚的主的信徒妈妈向神父告解,毫无保留的谈及自己过往,结果神父听完之后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直接把她给屏蔽了。儿子在学校里叱咤风云被信[哔]举报了,虽然政治手腕高超,却没有想到派人截[哔]这一招,眼看着在学校里混不下去了。最惨的莫过于大女儿,被法国学霸骗炮始乱终弃,几欲寻死。

这时仇家杀手追至,本来各怀心事的家人无暇他顾,携起手来共御外敌。一番激战之后,房屋被毁,一家人又继续战略转移,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

-------------------------------------------------------------------------------------------

本片的阵容还是挺靠谱的,三个实力派老将搭配两个青春靓丽的年轻演员,加上吕克贝松这名字听上去也算值得信赖,所以生日这天也没什么节目的自己就以本片来做消遣了。有的看过本片的朋友反映前面拖泥带水,我反而觉得本片是前面的部分好看些,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与这一家人异乎寻常的处理方式,这种冲突下碰撞出的喜剧效果还是挺强烈的。

本片的监制是马丁斯科西斯,与德尼罗是老搭档。二人合作的《好家伙》在本片中也得到了致敬,那一段还是全场引发笑声最强烈的的情节。两位大叔最密集的对手戏也集中于这一段,碰撞出无数火花。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笑点低,只是每次看到主角一家人施暴的镜头,我都忍俊不禁,似乎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时不时的送出这些满含恶意的笑声。本片的镜头转换自然流畅且充满趣味性,印象最深刻的一例是,女儿与法国学霸干柴烈火之时,镜头突然转到餐桌前的老爸,高喊一声“f*ck”,一语双关,既概括了刚才一段剧情,又称赞了妈妈的厨艺。影片最后的独白也有点异曲同工,德尼罗说完最后一句“son of a b*tch”之后,一旁的狗狗十分配合的答应了一声。

本片最大的不足就是最后收尾实在太过仓促,虽然细细品来,这样安排也别有一番风味,但我个人还是更习惯于好莱坞传统的那种一家人遇到危机之后互相扶持,解决了各自的危机,每个人的信心都重新树立起来,这时最后的考验降临,然后大家再携手战胜困难,迎来大团圆结局。本片的安排是,由于最后杀手们来袭,各人无暇考虑别的琐事,只能先携手退敌。等到敌人被消灭了,虽然一家人又重新坐到了一起,但却各个都神色凝重,原本的心结没有解开,内心的压力反而更重了。所以本片的结局细细想来其实是挺苦涩的,能让我这种惯于看大团圆结局的观众聊以自慰的也只剩下乐天派到有点二乎的老爸以及懵懂无知的狗狗了。

结构方面的优劣恐怕每个人标准不同,但我要说最后决战大失水准,相信赞同我的人应该还是不少的。本来该是家里顶梁柱的父母二人,费了半天劲只解决了一个杀手,且搏杀过程也并不精彩。倒是一对还未成年的孩子,加上一条受了伤的狗狗,在大战时开了挂一般,瞬间就让敌人团灭。前面用心营造了一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可真正的决战却草草收场,观众恐难尽兴。本片最后决战之萎靡,不亚于去年上映的同是吕克贝松编剧的《飓风营救2》。最初看到本片时,期待的其实是像《赤焰战场》一样,一帮子看上去没什么战斗力的人,真正面临强敌时却如修罗一般,杀的昏天黑地,不但各展所长,而且还配合无间。

本片当中“无间”的只有主角一家子的生活。本片又名Malavita,在意大利语中既有“黑帮”又有“地狱”的意思。本片在豆瓣上的中文译名显然是更倾向于“黑帮”这个意向。然而全片看完,却觉得主角一家不停奔波逃难,虽总能死里逃生,但这种非正常的生活方式对人意志的摧残,就像活在无间地狱里一样。于是也难怪妈妈要靠去教堂祈祷才能获得内心平静;而女儿则几乎被这种生活逼疯,失恋的事情差一点成为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知Malavita这个片名是不是监制老马丁给起的,毕竟那部助他夺得小金人的电影就与“无间地狱”有关。如今合作过美版《无间道》的老搭档老马与小李又要出手了。今日这部《黑帮家族》散场之后,我一时起了贪念,想再蹭部电影看。正巧看到一帮人急匆匆进了另一个影厅,知道是又有电影要开场了,于是跟了进去。把前面的广告和贴片预告都看了一遍,好不容易正片开始,发现原来还是我刚看完的这部《黑帮家族》,于是便赶紧离去,也没心思再去其他影厅转了。这一番折腾,最大的收获是,把《华尔街之狼》的预告片看了两遍,现在我的胃口可真是被吊足了。

 6 ) 别惹我

《别惹我》这个片名挺有个性,愣头青般不羁,还透着股自信满满。单看影片的几支预告,便知道吕克·贝松这次有备而来,无论是卡司、类型还是故事创意,用料都比较讲究。不过,对于一盘可口的大菜而言,选料只是一方面,关键还要看大厨掌勺的功力,当然还有最后的摆盘。
 
单看卡司,《别惹我》足够吸引眼球。监制乃黑帮片大师马丁·斯科塞斯,演员则有“两帝一后”:罗伯特·德尼罗、汤米·李·琼斯和米歇尔·菲福。有此豪华阵容,想来影片也不会差到哪去。尤其斯科塞斯和德尼罗的参与,赋予这个黑手党大佬一家被追杀的故事以致敬的味道,据说为了使致敬更加具有指向性,片中还会出现马丁某部电影的片段。的确,德尼罗、黑手党、追杀,想想这些经典的黑帮片表象元素就令人激动。而这也正是影片为人期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预告片中不时会出现的几个幽默镜头也在提醒我们注意属于吕克·贝松的风格和节奏。从《这个杀手不太冷》时,吕克·贝松就已然显露他“法式幽默”的功力,他的那句名言“电影不能拯救任何人的生命,它不是什么济世良药,是一片阿司匹林”也在提醒我们,他的黑帮片绝不会是斯科塞斯那种带有社会学、人类学意味的黑帮景观书写,而是典型的颠覆、拆解和创造。我们倒要看看他如何玩转法式黑帮。
从类型来看,影片应当属于黑帮喜剧,此类题材近年来多被韩国电影抢去了风头,而美国、法国并不多见。观众对此类型多少会有期待,而美法合拍能激起多少火花也值得拭目以待。说到类型元素,吕克·贝松自然是其中高手,在他的创作履历中,动作、科幻、喜剧等类型多有尝试,而且常常能够商业、艺术两不误。不过,细看来,这部影片中的类型元素明显比较杂驳,既有属于德尼罗的黑帮世界,也有女儿、儿子的青春校园,还有老婆的超市厨房,黑帮、青春、家庭伦理诸种类型能否混搭好,避免各自为政,倒着实考验着吕胖的掌控力。自然,监制绝不会袖手旁观。

 短评

黑色、幽默和暴力,都差那么一点点。

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美法文化冲撞最有趣,对老马丁的致敬非常可爱,冲突的设置和高潮堆积都很精彩。美中不足在于一切都浮于表面,哪个人物都挺有趣但都不够深入。

1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白额虎老雄风在,德尼罗老霸气在。黑帮+家庭+FBI题材,喜剧效果不错,可惜结尾打斗略显仓促,小鬼当家收拾坏人,不免落于俗套。7分。

14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吕克贝松这是一门心思玩好莱坞的思路啊,其实一半是致敬一般是戏谑,结果是还蛮欢乐,把黑帮片的故事喜剧化家庭剧化,甚至青春剧化和闹剧化,刚柔两方面的节奏很好看,以及相对应的剪辑也颇凌厉干净。音乐方面亮点也很多,几个场面戏风格华丽,都拍得相当好看。

18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多年后又看了一遍。这片子看着尤其爽。老罗在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Goodfellas》,哈哈哈这不就是他自己演的吗?

19分钟前
  • 狼矛
  • 推荐

整片基本都是吕克贝松的恶趣味和冷笑话,这一家子的设置有些像2010年的《巴黎谍影》,美国碧池到了法国大肆破坏什么的,可看度还可以

2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太可爱了,一群老家伙,魅力是随年纪增长的呢!一边看一边笑;吕克贝松是导演,可马丁斯科塞斯是制片呢,俩人联手之作吧,各种致敬调侃让我觉得好温暖。每年好看的新片真是屈指可数,这部不给五星太委屈了

29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原来是个喜剧片,大概就是让黑帮过普通人生活的点子。不过确实有点普通了,尤其是结尾相当草率。配上这样的阵容,让人失望是难免的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感觉还是喜剧多一些,黑道什么的实在没感觉出来,无非脾气爆了一点儿;德尼罗不应该留胡子,感觉太软了,米歇尔也老了,完全没有猫女的妖娆了~·~

38分钟前
  • 鱼耳朵
  • 还行

吕克贝松

41分钟前
  • せつちゃん
  • 推荐

贝松,德尼罗加上汤姆,让我无法不去看试映,可惜啊,如果哥几个都年轻十几岁,就是另一个黑帮传奇。如今腆着肚子信手玩票的罗伯特也无法撑起这松松散散零零碎碎的家庭剧,还好年轻一代的表演相当抢眼,如果最后血拼杀手能再血腥曲折一酷到底,那还真对得起咱的期待。

44分钟前
  • Carf
  • 还行

结尾不够力。

45分钟前
  • 剑冢
  • 推荐

3.5,甚好

49分钟前
  • Abe
  • 推荐

看完以后分不清是用力过猛还是没用力,四口人各自的性格太套路了。有点失望,预告给的期待太高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导演剪辑版。

52分钟前
  • 赵叉叉|她是最好,没有之一
  • 还行

吕克贝松电影的枪战情节、画面感、配乐、冷幽默都一如既往赞(《好家伙》段子尤其搞笑!)。但开场和结尾惊艳,中段叙事散漫凌乱,靠话痨段子支撑的毛病还是一直没变。作品依旧高水准,不能说失望,但作为吕克贝松的影迷总是不太舒服。

53分钟前
  • davekozg
  • 还行

前半段其实蛮不错的,爸爸列出来的十条证明自己是个好人真是笑喷了,妈妈炸掉超市的时候真是干净利落,弟弟用一个早上搞定了学校里三教九流,姐姐温温柔柔笑意盈盈地揍了咸猪手。还有最后面的一家的结局,不愧是黑帮家族,不愧是吕克贝松,看着真欢乐~

57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还行

完美的光影

1小时前
  • 小熊QQ
  • 力荐

【C+】有些浪费演员,一头一尾还算可以,中段乱七八糟演完了啥也没记住

1小时前
  • 掉线
  • 还行

如今看到吕克·贝松的大名,总会不自觉的降低期待值。鉴于这位“只拍十部”的名导近些年惊世骇俗的表现,本片的水准可谓远远超乎我的想象,真是难为您老了,故三星好评之。

1小时前
  • 白发生
  • 还行

看完发现:是吕克·贝松耶,这就解释了为啥故事小烂看起来还是赏心悦目的感觉

1小时前
  • ipanem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