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

剧情片印度2017

主演:塞伊拉·沃西,梅·维贾,阿米尔·汗,拉杰·阿晶,提斯·沙马,卡比尔·谢赫,法如克·贾法尔,马努杰·沙玛,莫娜·安伯加卡尔,尼基塔·阿南德,尚,莫纳利·塔库尔

导演:阿德瓦·香登

 剧照

神秘巨星 剧照 NO.1神秘巨星 剧照 NO.2神秘巨星 剧照 NO.3神秘巨星 剧照 NO.4神秘巨星 剧照 NO.5神秘巨星 剧照 NO.6神秘巨星 剧照 NO.13神秘巨星 剧照 NO.14神秘巨星 剧照 NO.15神秘巨星 剧照 NO.16神秘巨星 剧照 NO.17神秘巨星 剧照 NO.18神秘巨星 剧照 NO.19神秘巨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17

详细剧情

少女伊西亚(塞伊拉·沃西 Zaira Wasim 饰)拥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对唱歌充满了热爱的她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歌星。然而,伊西亚生活在一个不自由的家庭之中,母亲娜吉玛(梅·维贾 Meher Vij 饰)常常遭到性格爆裂独断专横的父亲法鲁克(拉杰·阿晶 Raj Arjun 饰)的拳脚相向,伊西亚知道,想让父亲支持自己的音乐梦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某日,母亲卖掉了金项链给伊西亚买了一台电脑,很快,伊西亚便发现,虽然无法再现实里实现梦想,但是网络中存在着更广阔的舞台。伊西亚录制了一段蒙着脸自弹自唱的视屏上传到了优兔网上,没想到收获了异常热烈的反响,著名音乐人夏克提(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亦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长篇影评

 1 ) 没有什么是从天而降的

印度电影的名字总是迷之俗气,之前我给人推荐《摔跤吧!爸爸》就被很多朋友当成了傻子,这部《神秘巨星》,我第一次听到片名时,第一反应也是“这电影能看?”

不过阿米尔汗没有让我失望,这同样是一部关注印度社会问题的电影,涉及了家庭暴力、女性地位等直击人心的社会问题。如果先拍这部电影,再拍《摔跤吧!爸爸!》,可能更能让印度之外的观众理解,为什么爸爸会“不顾女儿的选择自由”,“自私地”为女儿选择人生道路:因为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女人根本没有权力拥有梦想,她们的人生早就被设定在读书、嫁人、育儿这样的流程上。

故事略显俗套:出生在一个极端男尊女卑家庭中的女孩尹希娅热(塞伊拉•沃西饰)爱唱歌,且有天赋,但他那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法鲁克(拉吉•阿尔俊饰),禁止她抛头露面。她的母亲娜吉玛(玛梅•维贾饰)虽然一直遭受家暴,却还是努力为尹希娅提供各种自由,在绝望的生活中尽力维持一点希望。尹希娅凭着惊人的天赋和努力,得到歌星夏克提(阿米尔汗饰)的赏识,最终站在了颁奖台上,和母亲一起脱离了那位保守、传统的一家之主。

这部电影,虽然剧情并不很出彩,台词在我们看来也不深刻,但勇敢触及家庭暴力、女性地位等敏感的印度社会问题,于印度而言,无疑又是一记重击。从《三傻》探讨教育问题,到《我的个神啊》探讨宗教问题,到《摔跤吧!爸爸》探讨女性自强之路,再到《神秘巨星》关注女性地位和家庭暴力问题,阿米尔汗一直以来都坚持关注社会,坚持揭露印度的诸多问题,实在令人钦佩。

印度是一个女性地位普遍低下的国家,而尹希娅又出生于一个穆斯林家庭,这个穆斯林家庭的一家之主,还是经常在沙特出差的男人。可想而知尹希娅的父亲受沙特极端保守宗教思想的影响有多深。他不许尹希娅参加歌唱比赛、甚至割掉她的琴弦,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女性的全部意义就是读书好一点然后嫁掉,没有资格拥有爱好;另一方面,在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女性是不被允许在公众场合表演音乐和舞蹈的,尹希娅的父亲应该也深受这种规则的影响。

而放到世界范围来看,这部电影同样有能引起共鸣的地方。尤其是在中东穆斯林国家,这些社会问题同样频繁上演,女性在这些腐朽、陈旧、怀着恶意的社会里艰难求生。片中的尹希娅有天赋、有机遇,轻易地“咸鱼翻身”了,但世界上有无数一生、甚至世世代代都翻不了身的女性,一直生活在没有自我、只有拳打脚踢的生活之中,忍辱负重,看不到希望。

女权主义任重而道远,即使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女性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多如牛毛。

(一)无法选择婚姻

尹希娅的母亲和姑奶奶,都是被父亲指腹为婚。

几乎没有台词的姑奶奶说,“一辈子活成这样,我都想问问当初为什么要被生下来。”即使到了晚年,她依旧没有和这一生的悲剧和解,从这句话,可以想见她这一生所遭遇的不幸。

然而两代人的悲剧,同样传承到了尹希娅这一代。没有什么是从天而降的,一代代人的沉默和妥协,结果便是,下一代人依旧不得不苟活在男权的阴影之下。在确定去沙特工作后,父亲马上就给尹希娅看了一张男人的照片,告诉她,这便是将要和她共度一生的男人。

是不是很可笑?或许处于自由恋爱社会中的我们,很难想象还有这般陈旧腐朽的现象存在。但在这些极端落后的社会里,女性不被看做是人,她们只是财产的一部分,要么属于父亲,要么属于丈夫。而女性的婚姻,也不过是父亲和未来丈夫间的一次交易,它与爱、与陪伴,根本就是没有关系的。

基于这样的目的,社会不会把教育资源和工作机会过多地分配给女性,对女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会做家务、学会做饭、学会伺候丈夫。多余的技能和爱好都是莫名其妙的、不被接受的。于是,尹希娅的父亲说,尹希娅的任务只是读好书,然后找个人嫁了。

(二)没有经济来源

被暴打之后,尹希娅的母亲依然拒绝女儿的离婚提议。因为“哪个印度男人不这样”,因为“离了你爸我们吃什么”。

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这一点都没错。在许多社会里,女性被直接剥夺了工作的权力,不仅是丈夫不让她们出去工作,甚至社会也会不招募女工、或只给女工很少的工资,强行逼她们回归家庭。

尹希娅的母亲一直都活在这样的卑微之中,即使被打的鼻青眼肿,也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当女儿想要买什么时,她能做的,也只是从丈夫的钱包里偷一点钱,或者变卖掉自己那所剩无几的家当。除此之外,她没有别的办法了。她不识字、没有可以求生的技能,因为她从不被教授这些。对这样的女性来说,离婚、面对社会压力,比被家暴更让她们恐惧。她们从来都是作为附属品存在,不曾自己掌控过任何事。

这些社会很残忍,从源头上就掐死了女性独立的根基。没有经济来源,自由、平等,便什么也不是,你甚至都没有说“不”的勇气。

(三)家庭暴力

尹希娅的父亲在家里如同皇帝一般,脱了袜子不洗手就直接吃饭,饭菜稍不合口味就暴怒,得知尹希娅的妈妈娜吉玛卖了项链给女儿买电脑后,更是让女儿和儿子进屋,然后对娜吉玛进行家庭暴力。电影没有过于直接地展示暴力镜头,观众和两个孩子一样,在隔壁的房间里战栗地听着从客厅传来的声音。那声音让人恐惧、让人害怕,但除了接受,他们毫无办法,因为施暴者是这个家的财富来源,是他们几个人有一口饭吃的保障。他们愤怒却无法反抗,只能眼睁睁地让母亲被这禽兽拳打脚踢。

当听到物品破碎的巨响,两个孩子从房间里跑出来。三个弱者,面对一个强者,除了哀求和哭诉,没有别的办法,这无法不让人觉得窝囊。

但家庭暴力并不是个别现象,它实在太普遍了,普遍到超过了我的想象。无数女性依然苟且在那些拳棒之下,生活里除了服从和战栗,没有别的。而她们的反抗方式,大概就是喝下农药,无声地离开这个从未曾善待她们的世界吧。

(四)不配拥有梦想

电影里有两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父亲割断吉他的弦,一个是父亲让尹希娅自己把电脑丢下楼。

在这位父亲眼里,女人,压根就是不配被生出来的,更别谈梦想这些奢侈的玩意。

这便是印度社会、中东穆斯林女性、落后国家地区的女性们所面临的人生。连婚姻都不能自己做主,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更何况别的?你只能眼睁睁看着禽兽一根根挑断你心爱的吉他弦,却束手无策。

当尹希娅站上颁奖典礼的舞台,她说“有些人是不允许有梦想的”,“我的梦想是我妈妈给我的”。她成功了,过程就像灰姑娘的故事一样狗血,靠着一副天赐歌喉,和一个伯乐。但这毕竟是电影。很轻易地就能想到,大部分被压迫的女性,不会有尹希娅的天赋,也不会有尹希娅的机遇,大多数人,过的也就是如同尹希娅的母亲和姑奶奶那样的生活,阉割个人意志,把自己变成一个卑微的仆人。

(五)受害者与施暴者同仇敌忾

当尹希娅得到了歌星夏克提的帮助,找到了著名的离婚律师,并带回离婚文件后,母亲和女儿的对话让人遭受重击。

母亲说,她的父亲没有问她,便让她结婚,而尹希娅同样没有问她,便让她离婚。在这一刻,她终于吼出了她作为一个人所期待的选择权,但却令人痛心地用错了地方。尹希娅想带她逃离苦海,但没想到的是,受害者在这鼓舞人心的一刻,竟站在了施暴者这一边。她冲尹希娅大喊大叫,“哪个印度男人不这样”,“离了你爸我们吃什么”。

或许比家庭暴力更可怕的是,受害者压根没意识到自己是受害者,还认为“这社会本就如此”“打人没有错”。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自小没有选择权,她们已经习惯了屈从的生活,而真的当选择放在她们面前,反倒会惧怕、会抗拒。

别人想帮你走出深渊,而你自己却觉得深渊便是世界。还有比这更悲哀的嘛?

尹希娅的母亲,代表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许多“不公”甚至让人愤怒的社会现象,早就在她们的脑海中被合理化。其实想想也是,如果她们不给自己一点借口,又要如何去面对这操蛋的生活呢?自我意识觉醒是痛苦的,固有观念被打破是残忍的,一无所有地反抗是无力的,但争取权利、推动进步的,不就是这些历经困苦,最终勇敢打破传统,起来奋起反抗的女性吗?

没有什么是从天而降的,如果每一代人都沉默,那么这样的悲剧,就会世世代代沿袭下去,没有尽头。

(五)女性有各种角色,但从不是她自己

当母亲怀了尹希娅的时候,丈夫让她堕胎,说“一个女孩生下来有什么用”。这便是那些男性对女性的嗤之以鼻。

在夫妻生活中,这些女性没有地位,不被关爱,她们是永远忙碌在厨房里的“保姆”,是男人心情不好时的出气筒,是生育机器。她们的地位低到了尘埃里,抬不起头、发不出声,只因为男人掌握着经济来源,离开他便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这些女性,一生都是他人的女儿、他人的妻子、他人的母亲,但唯独不是她们自己。

“自我”对她们来说,是奢侈的。当尹希娅拿着吉他、穿着黑袍,在电脑前高唱“我到底是谁”时,影射的便是这一类完全不被重视的女性们对自我的困惑和迷茫。她们是无力的、绝望的,她们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尹希娅面对着懦弱的母亲,喊出的那些话“一切都可以有我们掌控”“没有梦想的话,天天睡觉和醒来又有什么意义?”这些话并不深刻,但却是在那个社会里,女性很难喊出的声音。毕竟,在思想落后的地方,“价值”、“自我实现”都是奢侈的字眼,男人不把女人当人看,女人甚至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人看。

但好在这是电影,可以任意地植入理想主义。当尹希娅的母亲终于完成了自我意识觉醒,在机场勇敢对丈夫说“不”时,这正是观众想看到的抗争。她说,“那不是垃圾,那是尹希娅的吉他”,然后在离婚材料上签字,带着女儿和儿子离开机场。这一幕,让人大呼畅快。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常被一些情节击中,想起在中东遇到的那些女性和她们的生活。她们几乎都曾惊叹我“竟然可以一个人去那么遥远的地方长途旅行”,因为在那些社会里,女性找不到工作、或工资很低,她们永远都在厨房里忙碌,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社会地位,只能依附于家庭。而生活的好坏,仰仗于丈夫的人品。她们之中,不乏接受过高等教育,却依然找不到工作的女性,她们囿于社会现实,默默埋藏起自己那“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埋头在厨房里,日复一日重复着洗切配烧的流程。

当现实如此,也只有最勇敢、最“极端”、最执着、最有能力的如尹希娅这样的女孩可以抗争成功。在一个极端男权社会,女性要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命运,实在太难,唯有简单粗暴、热血沸腾,才有挣脱的可能。

但当我们看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成功案例,也一定要记得,还有千千万万的牺牲品,被抛弃在时代的浪潮之中。

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可以赚钱、可以获得社会地位,这是许多地方的女性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我很不赞成中国女性做家庭主妇,虽然人们大可以站在制高点说,家庭主妇也是一种选择。可在很多社会里,女人除了当家庭主妇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不是第一批当炮灰的女性脱离家庭开始自己赚钱,如果不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前赴后继,我们是不会有如今的“选择”的。甚至即使如今的中国大城市中,女性可以工作,但依然会有无数声音告诉你“赚的多不如嫁得好”,依然会有无数声音提醒你“女人最黄金的就那么几年”,依然会有无数声音教导你“女孩子没必要追求理想”。我们的社会离平等还遥远得很,也并不太宽容,但好歹,我们还有工作的权力,有赚钱的权力。

说到底,以上说道的这一切悲剧,都源于没有经济基础。如果你有钱、有能力、有名望,自然就不会面临以上提到的这些不公,自然就有底气在任何对婚姻不满的时候,提出离婚。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工作的机会、经济独立的机会,是很多地方的奢侈品,而现在,这些奢侈品就摆在我们眼前,它们是我们对抗世界、为自己争取权力的武器,怎么能轻易地被缴械呢。

我们的起点不低,但依旧任重而道远。没有什么是从天而降的,“选择权”也是。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更要在这个基础上,向上拓展“选择权”。

阿米尔汗说过:“如果甘地、提拉克、鲍斯、尼赫鲁、智者阿扎德仍然在世,我们有何颜面去面对他们?我们的先人怀抱梦想,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像现在这样的印度吗?”

我非常喜欢和敬重这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带领印度人民反思和改变的演员。他让电影不仅仅只是视觉艺术作品,更是一道光,启迪人性,发人深思,开启民智。

愿未来,不再有人“担忧”女性的青春易逝,不再有人“操心”女性的终身大事。

愿我们有结婚权、离婚权、不婚权,也愿我们可以不再惧怕时间的流逝,不再惧怕脸上的细纹。

愿我们可以笃定地坚信,人生在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依然可以绽放光彩。

 2 ) 《神秘巨星》探讨了女性面临的哪些问题?

电影《神秘巨星》讲了一个彻底的悲剧。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个励志故事:主人公小女孩尹希娅喜爱唱歌,但因为父亲的阻挠,所以只能蒙面拍摄自弹自唱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

没想到她天籁的嗓音在网上一炮而红,还得到了阿米尔汗饰演的备受争议的音乐人的鼓励和加持,于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她意料之中地成名了,站在领奖台上,为了自己的母亲歌唱。

但追梦只是一个外壳,它里面所包含的远不止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它讲的是,一个女孩从小被包办婚姻,嫁了个高学历但不把她当人看的工程师老公,怀孕发现是女儿后差点被强制流产,为了保住孩子,她不得已离家出走自己生了下来,然而因为要活下去,她不得不回到丈夫身边,继续忍受他的暴力虐待。

就连最后女性觉醒的场面,也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振奋人心。

【以下有剧透】


阿米尔汗被称为“印度的良心”,在《神秘巨星》中,他也坚持为妇女权益发声,一连揭示了包办婚姻、杀女婴、家暴等等备受争议的社会问题,其中,家庭暴力无疑是这部电影最想要表达给人们的议题。

母亲娜吉玛在电影中的第一次出场,就是眼眶带伤的形象。她摘下墨镜之后,笑着跟女儿解释是“自己不小心磕的”,但眼周的淤青和血块告诉了观众,暴力是这个家庭中的便饭。

丈夫法鲁克可以从任何事情上找到打妻子的理由,事实上,当任何事情都能成为他家暴的理由时,那么家暴也就不需要任何理由了

因为忘记了烧热水,娜吉玛的手被打断了;

因为晚饭做的太淡了,丈夫直接把餐盘掀翻到她身上;

因为没有给丈夫收拾出差行李,而被骂脑子里都是垃圾;

卖掉了自己的项链给女儿买电脑的事情被丈夫发现之后,她被一个耳光扇到跪在地上。

这个情节中还有个恐怖的细节,在法鲁克准备殴打妈妈前,他希望弟弟古杜能够回避,却丝毫不关心在场的尹希娅会看到什么,甚至认为女儿应该留下来“好好受受教育”,潜意识里他认为女性就是应该被打的。

电影中的法鲁克完全可以媲美“童年阴影安嘉和”。

作为丈夫,他不把妻子当人看,只将她作为生育机器和佣人,以及随时供他发泄的沙包。作为父亲,他丝毫不关心女儿的生活,只要她完成学业能增添嫁妆的资本就好。

除了愤怒之下的暴力,就算是平时生活中,法鲁克也并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说话。

刚一到家,就因为没有人给他及时倒水,就阴阳怪气地说:“在这个家里,我连杯水都喝不上了吗!”

法鲁克就是家里低气压的存在,从女儿尹希娅快被逼疯却仍要隐忍的样子,儿子古杜惊恐的表情都能看出,这种压抑无疑给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带来折磨。

父亲让家里的每个人都生活得战战兢兢。

但当法鲁克离家去工作时,一家人的氛围就完全不同了。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是娜吉玛送走丈夫,关门之后马上暗喜地攥了攥拳头。可见离开了丈夫之后的娜吉玛,只是一个乐观可爱的女性。

娜吉玛和儿女通过电脑网络认识了大千世界,全家人只有在法鲁克缺席时,才真正活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观众也一定和尹希娅一样,发出了“怒其不争”的斥责:“你为什么就不离开他!?

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我们很容易评价受害者“蠢得无可救药”,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表达:我要先努力活下来。

在影片中,通过姑奶奶的讲述,我们能间接知道母亲娜吉玛曾经“反抗”过一次。

得知怀的是女婴之后,法鲁克要把孩子打掉,但娜吉玛坚持要留下女儿。

为此,她甚至不得不离家出走,自己将女儿生下之后,才迫于生存压力回到了丈夫身边。

也正是因为娜吉玛在那一次离家出走后,才认清并屈服于现实:她需要丈夫,不然就无法活下去。

所以她忍受着暴力、虐待,却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永远展现给儿女乐观开朗的一面,用自己的力量抵挡住所有的困难,就是为了维护孩子追求梦想的一片净土。

就如她对女儿说的那样:“你可以对我提任何需求,但对生活不行。”

影片中尹希娅一直在努力让父母离婚,她通过求助音乐人找离婚律师,但当她兴冲冲地将离婚协议递给母亲,以为可以帮她脱离苦海时,却遭到了母亲的斥责。

娜吉玛说:“当年我爸爸没问我要不要结婚,现在女儿也不问我要不要离婚,从来没有人在意过我的想法!”

她拒绝了离婚协议,女儿当时的反应当然是吃惊和恐慌的。她无法理解,为什么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却要主动留在这个环境中继续受苦?但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动机。

首先,一个人相信会对自己的人身或心理上的有威胁的时候,她就不容易离开施虐者。

这样的威胁有两种。一种是可见的暴力人身威胁;另一种是间接的恐吓:比如说你永远都不能离开我,以前离开我的都没有啥好下场。在影片中,法鲁克对于娜吉玛的恐吓就是暴力殴打+言语威胁的。

其次,施虐者时不时给予受害者一些小恩小惠。

因为受害者在努力寻找一切希望,这些小恩小惠可以是任何东西。在一段虐待的关系中,如果施虐者给了一些哪怕是“嘘寒问暖”,都会让人觉得“事情也许就快有转机了”、“Ta也不全是坏的”。

就像法鲁克在心情好的时候,会带家人去看电影,会买一些糖果给家人吃,最重要的是,他是这个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因此,他每一次态度好转,就给了妻子一个继续忍受的借口。

第三,受害者主动或被动地(心理上或者生理上)和外界隔离。

受害者往往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如履薄冰。

这时候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意见,只会使她招致更多的被虐待。所以受害者会主动地隔离自己,与其说Ta在和施虐者结盟,不如说,Ta在试着隔离开那些会使得Ta遭受更多虐待的来源。

所以当娜吉玛得知女儿为自己搞定了离婚协议时,那种抗拒的第一反应是很真实的,她怕这份协议,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灾难。

最后,受害者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逃离开这个环境。

正如娜吉玛在第一次离家出走生下女儿之后,又回到了法鲁克身边。影片中没有讲述她离家出走的几个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但想必一定万分艰难。现实告诉她,她自己的力量是养活不了儿女的。

一个处理家暴的咨询师说,在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中,产生的影响就像“钟摆”。即便受害者有机会离开,受害者会觉得恐惧、愤怒、甚至仇恨,而之后,他们会开始觉得愧疚、羞耻、焦虑不安……这非常容易使得他们转身回到那个被伤害的情境中去。

所以娜吉玛“认命”了。她并非不想逃出魔掌,而是整个社会就是个大魔掌,当她失去了丈夫之后,她在社会上根本没有能力立足,也无法获得任何的资源支持。

当她孤立无援、无处可逃时,她只能忍下丈夫为14岁女儿安排的婚姻,跟着丈夫去到陌生的国度,径直地走回那段被她描述为炼狱一样的生活,头也不回。

在影片的最后,娜吉玛终于产生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法鲁克一次次对妻子施与暴行、扔掉女儿的电脑、毁掉她的吉他,扼杀所有的梦想之后,逼着家人跟随他的工作调动去了沙特。

机场登机时,因为行李件数超额,法鲁克想要尹希娅扔掉吉他——女儿与梦想之间唯一的联系。

这时,一直逆来顺受的娜吉玛终于爆发,公然违抗了法鲁克,并带着儿女离开了丈夫。

她一直以来都是默默忍受着暴力,只是因为丈夫的给的经济支持能让孩子接受教育,但就如阿米尔汗的谈话类节目《真相访谈》中,这位同样为了孩子而忍受家暴的女士说的那样:

所以,当娜吉玛看到女儿马上就要伴随着去沙特而永久地与梦想告别时,她再也无法忍受了。

从电影讲述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觉得这个转折有些过于戏剧化。但其实从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看似振奋人心的转折,其实充满了无奈和向现实的妥协

在法鲁克扬言要在公开场合揍她的时候。娜吉玛对他说的是:

如果你现在打我的话,就会被监控拍下来,我会跟机场要来录像,让尹希娅发到视频网站上去,你女儿的视频有几百万浏览量,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看到,你的工作也别想保住了。

到最后,遭受暴力恐吓的情况下,娜吉玛选择的是用舆论来威胁丈夫,而不是直接报警。

因为她也知道,报警没用。

一方面,舆论的力量确实是强大的。如果尹希娅把父亲对母亲施暴的视频发到网上,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毁掉法鲁克的职业和生活。

就如每次微博上出现家暴受害者发声时,民众的舆论足够强大到可以人肉施暴者,让他变成人人喊打的公敌。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求助于舆论的渠道和力量,有更多沉默着忍受痛苦的女性,在家暴中受伤,甚至丧命。

《真相访谈》中,很多女性都表示,家暴是印度社会太常见的事情。一项调查显示有84%的女性曾在婚内遭受来自丈夫或婆家至少一次的暴力。

甚至在印度最富裕、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地区,医院每天接待的问诊鲜有伤寒、结核、疟疾这些疾病,更多的是遭受家暴的女性们:中毒、骨折、浑身是伤的妇女们。

而在普通的城市中,那些像娜吉玛一家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和更加贫穷的地区中,底层的妇女们,她们所遭受的暴力更加不堪想象。

在对男性的街头采访中,大多数丈夫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着镜头说自己打过妻子,甚至把这当成了一种权威地位的象征在炫耀。

有的人说自己打过1、2次老婆,但是计算的时间单位是每个月。

有人认为打老婆是天经地义的正当行为。

他们可以公然这样说,正是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舆论可以伤害到他们。

我们不能只教育被家暴的女性,鼓励她们要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家庭暴力大多是因男性产生的痼疾,最需要被转变的是父权的思想。

至今仍有很多人打心里觉得,你要是没打过人,你就不够男人。

不仅是受家暴残害的女性应该考虑,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要过怎样的生活。而是(实施家暴的)男性们也要思考,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丈夫、怎样的父亲。

所以《神秘巨星》的诞生,你可以说它是一如既往的洒套路、一如既往的洒热血。但是,它也一如既往地戳中印度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家庭暴力的痛点。

我们仍然欢迎这种套路。


我国在2016年3月起开始施行《反家暴法》,越来越多的人们有意识在遭受家暴,或目睹家暴时诉诸于法律,执法力度和水平也会在监督下越来越强。

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当你遇到你的家人或者朋友陷入这样令人担心的家暴情境中,其实也有很多努力是可以做的。

你可以做些什么?

  • 不要时不时地去问Ta,你最近有没有逃脱魔掌?不如固定一个时间电话或者会面,只谈一些猫猫狗狗。你的唯一目的是,让受害者知道,当他们决定求助的时候,你在这里。
  • 常常以家庭的身份,逢年过节问候。让他们知道,家庭是在的。
  • 给受害者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受害者感受到,无论他们做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支持。不要因为他们没有马上改变而让他们觉得我们抛弃了Ta。
  • 不要轻易伤害施虐者。在改变尚未发生的时候,伤害施虐者只会增添受害者的负担(他们甚至会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错造成的,如果不跟你诉苦,施虐者就不会受伤了!)
  • 寻求专业的帮助。永远鼓励Ta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改变是个过程。

我们要做的是,给予这个过程开始以空间和时间,并提供稳定的支持。而当这个过程开始,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一样,会充满反复曲折。请抱持、并耐心等待。

家暴一件坏事,就算形式再微小、再普遍、再频繁,它也还是坏事。

我们需要一直意识到它的存在,关注它、谈论它、抵抗它。


有温度有态度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公众微信号“简单心理”

听心理课/参加心理训练营:www.jiandanxinli.com/learns

预约心理咨询:jiandanxinli.com(或下载简单心理APP)

心理咨询师专业学习课程://uni.jiandanxinli.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我和蛙的关系,比我和人类的关系都健康

女友:“每天给你2小时独处,你感动吗?” “我不敢动”

你越上火,他越沉默 | 你遇到过“不说话”的沟通对象吗?

 3 ) 《神秘巨星》探讨的家庭、母爱、青春、女权、梦想、自由

其实先看《神秘巨星》,后看《摔跤吧!爸爸》是比较好的,如果已经看过了《摔跤吧!爸爸》,完全可以看完《神秘巨星》后再看一遍《摔跤吧!爸爸》。

很多人观看《摔跤吧!爸爸》时,不太理解爸爸私自为女儿选择人生的行为。

《神秘巨星》就做出了解释:印度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别说追求梦想,就是连拥有梦想都不可能。

她们会被勒令好好上学,不许拥有与学习无关的兴趣爱好。长大后,爸爸会强迫她们嫁给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人。

如果能像《摔跤吧!爸爸》那样有一个不停鞭策自己、永远支持自己、帮助自己走向成功的爸爸,是多么的幸福!

《神秘巨星》题材和立意不输《摔跤吧!爸爸》,探讨了家庭、母爱、青春、女权、梦想、自由等主题,感人肺腑,笑中带泪。

家庭

关于家庭,电影又延伸到了印度社会、女性地位、家暴等话题。

尹希娅的家庭是典型的印度家庭,她的爸爸法鲁克是一家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鲁克回到家就像皇帝一样,脱了袜子不洗手就直接吃饭。

他可以决定任何事情,决定女儿放弃爱好,决定女儿出国,决定女儿和从没见过的人结婚,然后逐渐变成她妈妈那样的人,成为生育、做家务、宣泄苦闷的工具,从而恶性循环,永无出头之日。

他绝不容忍家人有不同的意见或想法,他随意打骂妻子娜吉玛,甚至因为她忘了烧水,就打断她的手。

娜吉玛做得再好,他都不满意;假如娜吉玛做错了什么,他就把错误放大一万倍,恨不得抽筋剥皮。

他打骂妻子,已经不关乎妻子的对错,本质上他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受到挫折,通过伤害妻子来发泄怒火。和那些在现实中活得很憋屈,于是在网上辱骂别人的键盘侠是一样的性质。

他确实工作辛苦,也确实为家人付出很多。我不知道他阻止女儿追梦是不是对的,但我知道他家暴一定是错的。

娜吉玛从不敢反抗,或者说她打心底就觉得不应该反抗,觉得在印度丈夫打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尹希娅叫妈妈和爸爸离婚,妈妈反而怪罪尹希娅:这就是我的命,你不要妄想脱离现实。不要再和我争了,我们跟定了你爸爸。

而尹希娅、娜吉玛、姑奶奶是毫无地位的,她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反驳法鲁克。

姑奶奶对尹希娅说:你妈妈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你生下来。我妈妈最大的错误,也是把我生下来。女孩子生下来有什么用?

在印度女性自己眼中,被生下来就是一种错误,妈妈怀了女儿就该把她打掉,而不是把她生下来让她活受罪。

印度女性在社会上、在家里都没什么地位,毫无话语权。

《摔跤吧!爸爸》在好评如潮的同时,爸爸强迫女儿摔跤的行为也饱受争议,但是《神秘巨星》展现的印度社会让我们理解了《摔跤吧!爸爸》的初衷: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女性要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命运太难了,简单粗暴、一腔热血更有机会成功。

尹希娅的弟弟古杜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他喜欢巧克力,还很调皮,嚷嚷着姐姐给他礼物。

尹希娅和妈妈谈话的过程中,她说古杜可能会成为爸爸那样的人。然而,古杜却暗自捡回了姐姐的电脑,还用胶带把它粘起来,虽然幼稚,但非常温暖,直戳泪点。

母爱

极端的男权社会是印度及部分地区特有的现象,但母爱是全世界妈妈共有的天性。

和极端的男尊女卑相比,电影中的母女情更让我们感同身受。

尹希娅和娜吉玛的母女关系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们毒舌又温柔,偏执又相爱,有分歧也有互助,有误会也有和解,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演绎得相当真实,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面对女儿的歌手梦,妈妈口口声声说不敢违抗爸爸,可最终还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女儿。

女儿叫她离婚,她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可最终还是决定站在女儿这边。

更为重要的是,当年她怀着女儿的时候,丈夫叫她打掉,但她拒绝了:“把她留下来吧,这是我女儿。”即便是后来被丈夫、街坊斥责,也无怨无悔。

最让人感动的是,娜吉玛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尹希娅,没有显摆,没有以此邀功求赏,更没有把它作为说服女儿的武器。

和女儿出现了分歧,她从没说“当年是我把你生下来的,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样的话,而是尽可能和女儿沟通,跟她讲道理。

其实所有的妈妈都是如此,她们都是刀子嘴豆腐心,表面上不支持你做喜欢的事,但内心还是希望你能过得更好。只不过改变是有过程的,你需要给她们一些时间,她们才能逐渐站在你这边,尊重你的选择。

观影前觉得神秘巨星的片名太普通了,看到最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伏笔。

妈妈力排众议坚持生下女儿,书写了女儿的人生。

她卖掉唯一的项链给女儿买电脑,还给她出谋划策,让她戴上罩袍唱歌。

很多印度女性是不允许有梦想的,是她给了女儿追梦的自由。

所以尹希娅说,妈妈她不是傻子,她是一个天才;她不是胆小鬼,她是一个战士;她不是孩子气,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青春

暗恋尹希娅的小男生钦腾,是一个天使般的角色。

相比于娜吉玛有家庭的束缚,每一个决定都需要三思,钦腾则是无拘无束,不遗余力地支持尹希娅,从帮她记笔记,到帮她逃学、帮她联系夏克提、鼓励她的梦想,毫无怨言。

甚至尹希娅生气了,他竟然想出“缠着尹希娅,迫使她开口大骂,从而释放压力”的方法来调整尹希娅的心情,非常治愈、感动。

他在尹希娅失落的时候支持她,在她高兴的时候祝贺她,至始至终支持她、鼓励她,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真正爱你的人,绝不会只接受你快乐的一面,而是能够在你不快乐的时候给你带来快乐。

刚开始觉得钦腾其貌不扬,不理解为什么请这样一个演员担任重要角色。

最后我明白了,虽然他外貌普通,但有一颗单纯、善良、正直、博爱的心。而当你发现了他的这些优点以后,这个外貌普通的男孩就会变得可爱起来。

而尹希娅能接受钦腾平凡的外貌,也说明她并非肤浅之辈,而是有涵养的。如果钦腾相貌英俊,人们就无法判断尹希娅是喜欢他的外貌还是内在了。

关于青春,《神秘巨星》没有以往青春片那些堕胎、三角恋之类的恶俗桥段,而是展示出同学间纯洁、美好的一面,那种真挚的友情,以及稚嫩的爱情都是十分宝贵的,是一旦踏出校园、走进社会就再也无法遇到的赤子之心。

梦想

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拥有梦想是最基本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没有梦想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要做到仍然很难。尹希娅的追梦之路可以说是饱经风霜,多灾多难。

拥有成为歌手的天赋,爸爸毁了他的吉他;

好不容易成了网红,爸爸让她摔了电脑。

音乐人对她抛出橄榄枝,她又发挥失常。

终于克服心理压力录了唱片,又要全家移民外国……

老天总是喜欢捉弄人,先让你乘风破浪,又把你推向深渊;在你即将绝望的时候,又给你希望的曙光。

对此,老祖宗早就总结了经验: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尹希娅在一次次的打击中成长,在一次次磨难中前行,才逐步走向成功。

既然她遭受了诸多批评、误解、屈辱、伤害,成功就是顺理成章、问心无愧的,毕竟经得起多大诋毁,就经得起多大赞美。

尹希娅的星路非常曲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点理想化,比如第一次录视频就刷爆网络的剧情不太有说服力。

其实尹希娅的人设就是一个神童,是一展歌喉就能震惊四座的天才少女。她代表的不是普通印度女性,而是印度数亿女性中的佼佼者。

况且这毕竟是虚构的电影,不是纪录片,如果非要按部就班地讲她用了多少年练就歌喉,又用了多少年成为网红,恐怕10个小时才能讲完。

电影不一定要贴近现实或者黑暗到底,也可以给人以安慰和希望。假如《神秘巨星》真如同现实那样,尹希娅费尽心力也没能成功,可能反而很多观众不愿意看了。

在现实中,追梦对印度女性而言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甚至几乎不可能,但我希望能在电影中找到另一个答案,这也是看电影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阿米尔·汗贡献了他炉火纯青的演技,这次他的人设和以往截然不同,是一个花花公子。

他已经超过了“演什么像什么”,达到了“演什么是什么”的境界,把渣男的形象演绎得恰到好处,也是电影的笑点担当。

但夏克提并非十足的坏人,他帮助尹希娅、给尹希娅买来回机票、听从尹希娅的建议都足以说明他也有善良的一面,毕竟他完全可以压榨对方的。

他虽然花心,但对孩子却十分尊重,从没对尹希娅做出越轨的行为,甚至看见同事嘲笑尹希娅,二话不说就是一耳光,看来他只是有点浪,本质上并不坏。

他原本脾气很差,没什么教养,但他愿意为了尹希娅心平气和地和律师说话,也是电影的一个泪点。

一个顽固了半辈子的人,愿意为了你而做出改变,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女权

真正的女权主义,一定是平权主义。

《神秘巨星》虽然是讲述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并没有矫枉过正地要把男权社会变成女权社会。

尹希娅和娜吉玛并没有说要把男性踩在脚下,而是争取原本就属于她们的权益,夺回原本就属于她们的东西。

比如尹希娅要回自己的座位,比如娜吉玛重拾自己的话语权。

尤其是娜吉玛为了捍卫女儿的尊严,公然拒绝丈夫,对丈夫说“不”的时候,让人热血沸腾,甚至感觉很“燃”。

这一刻,她气魄十足,宛如一个纯爷们儿。

这对母女不再是离开法鲁克就只能饿死的弱女子,她们将用双手养活自己,她们将证明自己离开男人也能生活,而且还能活得更好。

自由

我不清楚人们是如何看待《神秘巨星》,但在我心目中这是和《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一个级别的,代表着印度电影的巅峰水准。

电影充满酸甜苦辣、大喜大悲,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喜剧,也有悲痛。

这不仅仅是喜剧片、剧情片、励志片,更是关乎人性、直击心灵的伟大作品。

对于妈妈说的“每个人都有定数”,尹希娅表示“这种定数我不要”,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于改变命运,过上想要的生活。

她扔掉罩袍,将真实面目展现出来。她扔掉的不仅是罩袍,还有麻木、服从、屈辱、卑微;展示也不仅是脸庞,还有尊严、胆量、魄力、平等,代表着她对男权社会大胆说“不”,代表着她将从此翻身做主人。

妈妈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名的那一幕感人肺腑,如同《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在雨中拥抱自由。

她对丈夫说“那不是垃圾,那是尹希娅的吉他”更是让人热泪盈眶,恰似《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声嘶力竭喊出的那句Freedom!

最后,她捡起吉他,带着儿女头也不回地走了,从她和女儿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反抗、正义、战斗、坚强、刚毅、勇敢、觉醒、自由!

 4 ) 不一样的励志女主~

首先,我不质疑电影的思想及内涵,且觉得是很好的,冲着电影的立意和阿米尔汗,我给两星,但是看到女主角的人设,我实在打不出三星。

纵然女主有着以一己之力打破常规的高级思想,但是女主的实际行动及人设和她的思想完全不符。可能是我老了吧,觉得女主是个不懂事,空有思想,只会说,而自己不做的人。通篇吐槽女主角,个人观点,不绑架任何人,不喜勿看勿喷。 一开始还并没有觉得,直到他爸因为她考试没考好,要摔她吉他的时候,我才惊觉,女主本人人设太有问题了。她当时顶嘴说:吉他和我考试有什么关系?我:???难道你不知道你爸不喜欢你弹吉他,而要你学习么?你为了更好的唱歌,难道学习好,哄你爸开心,不是最便捷的方法么?也许有人会说:他爸那种人是不会开心的让她弹吉他的,但至少没有阻止,这从一开始她一直在弹可以看出来,直到她考试签字的时候。

对她妈,一开始和妈妈打赌的时候,要妈妈同意她去参加比赛,当妈妈知道要去外地的时候,给她说我同意你做任何事,但是你知道你爸爸不会同意的,她的反应并不是理解,而是跟她妈生气。难道她不知道她爸是什么情况么?以至于她妈为了补偿她卖了项链给她买电脑,最后导致被家暴。在我看来都是女主的锅,口口声声的说为妈妈好,让她离开爸爸,然后呢?没有实际行动,只会为难她妈,所有的责任还是要她妈来抗,她只会说,我来想办法,办法说就有了么?她妈最后反抗,也是因为感觉到她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才欣慰反抗的。在这之前,还是为了她才忍受这么多。

然后说对那个小男生,我的天那,不开心的时候,随意辱骂,开心了就给颗糖吃。记忆最清楚的是她翻墙去坐飞机的时候,发现门锁了,就气急败坏。人家翻墙把她送出去了,就又笑嘻嘻的说喜欢人家,讲道理,这在现实中不是典型的心机婊么???

再一个对她弟弟,讲道理,我一开始以为她弟弟因为是男孩,所以在家受宠,会随意撒泼打滚,然而我错了,女主才是那个撒泼打滚的角色,她弟弟比她可爱100倍!有眼睛的都会看,不细说了。

总结女主就是一个自私,幼稚,以自我为中心,脾气不好,暴力,没有耐心,遇到问题只会发脾气,暴力摔打手边事物,人家帮她想办法还不领情,直到问题见成效才相信的贫穷玛丽苏,拿我朋友的话说是:印度的XXX(XXX我不敢说)。具体事件见下:

她想上传视频,她妈给她想办法说穿黑罩子录,她觉得不行,后来又做了,上传以后,一开始没有反应,就又开始气急败坏,埋怨说办法不行,一直到发现有效果,才开始笑。我真的,唉,自己不会想办法,靠别人,还这个样子。

说起这个电脑,也是,他爸回来之前她妈喊她把电脑藏好,她不!非要装睡抱着让她爸看到,被质问的怒火还是她妈在承担,她爸没追究以后,她美滋滋的又睡了。她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她妈,心疼她妈为什么还要给她妈添麻烦,不懂。

还有给阿米尔汗打电话那里,没话费她怪人家小男孩,朋友,你是个励志电影里的穷逼主角,不是任何事都要人家给你办妥的公主好么!你不能自己想想办法么?然后听取了意见打了就挂以后,心急火燎,因为没有回电,越打越暴躁,最后不打了,到一旁殴打电线杆出气,然后人家会了,才又给小男孩笑脸,紧接着不知道怎么去机场有生气,人家给她解决了才有笑,妥妥的心机没跑了。

还有后面,和阿米尔汗交谈时,非要人家听她说话,以及最后颁奖,女星一定要把奖让给她,我都觉得不符合常理和逻辑。

再说一遍,电影立意非常特别好!

但是女主……emmmmmm,也许就是要这么一个不符合常规励志人设的女主吧~

 5 ) 《神秘巨星》探讨了女性面临的哪些问题?

近年来,宝莱坞完整工业体系之下的印度电影逐渐走入中国观众视野,日益多元化的进口片也为国内院线带来另一抹异域的亮色。去年《摔跤吧!爸爸》在国内以 12.9 亿元创下票房新高,题材、拍摄角度以及演员出众的演技等都让观众耳目一新。主演阿米尔.汗更是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因关注印度国内民生问题、用自己的名气反馈社会、承担起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社会责任而圈粉无数。他主持的《真相访谈》节目涉及印度当前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如女性歧视、包办婚姻、强奸频发、医疗失当、资源短缺等,令中国观众触目惊喜,也因此反思中国当下的社会问题和期望有关部门能寻求合适的解决之道。而今,阿米尔.汗在新片《神秘巨星》中担任主演兼制片。一部有着商业片题材、娱乐片套路的印度电影再次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神秘巨星》探讨印度女性地位、女性性别歧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反叛,以及对梦想的追求。

影片的主题和题材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巴罗达(印度中西部城市)的 14 岁印度少女尹希娅突破歧视与阻挠,坚持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但是,她的逐梦之路的阻挠有别于常人的受制于有限的才华、艰苦的家境、或是激烈的竞争——而是来自印度父权的禁锢。尹希娅可谓音乐天才少女,一把儿时由妈妈偷拿爸爸钱包的钱买的吉他、一台妈妈当了自己的项链才买回的廉价笔记本电脑,凭着兴趣爱好,自谈自唱,录制简易的视频,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在 Youtubu 上深受欢迎,拥有数百万粉丝,更是引起由阿米尔.汗饰演的印度当红歌星夏克提·库马尔的注意,并受到夏克提·库马尔的邀请,与他同为宝莱坞电影录制主题曲。印度社会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女性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她们人生提前就注定了,要嫁人、侍夫、生子、操持家务。在父亲长期的禁锢打压下,尹希娅同样没有自由。父亲的暴怒专断令平常的家庭生活窒息无望,母亲遭遇家暴后的温顺唯诺令尹希娅也是敢怒不敢言。偷偷前往孟买录制完歌曲后,尹希娅求夏克提·库马尔帮忙介绍最好的律师,为母亲准备详尽的离婚材料。尹希娅虽然不敢直接反抗爸爸的权威,却在生活中无处不显露出新时期印度女性平权意识的觉醒:她敢于在母亲的维护下偷偷追寻音乐梦想,打破印度社会中的女性传统印象,活跃在 Youtubu 社交视频平台,拥抱新事物;敢于在学校打破青春期的禁锢,偷偷与相互爱慕、互生情愫的男同学钦腾展开纯美的初恋:敢于在飞机上向占用她靠窗位置的长辈礼貌地提出抗议,维护自己的权益。

尹希娅的女性意识觉醒不是凭空而来,这些都得益于母亲娜吉玛给予的无微不至的温醇的爱。母亲虽是印度社会女性歧视的牺牲者,时常惨遭家暴,毫无人生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在她心里,却有着所有觉醒的萌芽意识,她不拒绝新思想,却不敢反传统,将自己的人生过的凄苦暗淡。母亲娜吉玛用尽自己的力量给尹希娅提供自由,同样爱好音乐的母亲从小就为尹希娅铺开一条通往自由的路,给她偷偷买吉他和电脑,在离别前允许她有更多的时间跟初恋男友相处,甚至连生命都是母亲曾与家庭决裂、殊死抵抗挽救回来的。温婉善良的母亲,给予了她和弟弟全部的爱和包容。这样的母爱里,尹希娅才得以心智健全地成长。同样,学校教育也是她女性平权意识觉醒的主要因素之一。追逐梦想、渴望自由、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抗争、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一反印度传统的女性新形象诞生了。长期的家暴之苦,女儿的劝说、激将、以及在面对社会活动和关系中的不卑不亢、丈夫的专断妄为,母亲娜吉玛终于在最后一刻觉醒,敢于对严苛的父权说不,为自己和孩子争取最大的人生自由,为尹希娅争取追逐梦想的权利。如果母亲不做最后的反抗,尹希娅的命运也可能将同母亲一样;而母亲最终的反抗,使得她成为了自己眼中女儿的样子。

对争议性题材的大胆突破成为成为新时期印度电影的一个新标志。一部有着宝莱坞典型歌舞元素的商业片,不乏娱乐成分,却用印度父权下的女性觉醒和反叛、以及这种环境下的伟大母爱来拔高主题,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成功所在。

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印度是世界上普遍公认的重男轻女极为严重的国家,女性地位极为低下。印度大部分信仰印度教,印度教中女孩被认为是家庭的负担。据文献记载,这一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对男孩的偏好,二是对女孩的歧视。偏好男孩的原因在于,男孩继承家姓,传承香火,保证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可以保证年老时有人养老。男性为主婚姻系统的普遍性使得女孩在社会中被认为是经济负担而遭到嫌弃和歧视,女孩结婚后,就不能再给原生家庭做经济贡献,甚至出嫁还得准备嫁妆,这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在原生家庭中,女孩被当作是家庭的财产,嫁为丈夫后,被当作是丈夫的财产。所以,在印度,女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20 世纪 80 年代,溺杀女婴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许多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据此,政府部门也采取措施防治此类事件发生,非政府组织也发起反对女孩减少的活动,然而,这些都改变不了印度根深蒂固的女性歧视传统。印度家暴、强奸频发,也有相关的法律看似可以保护妇女的权益,事实是在面对父权、种姓、宗教文化时,都失效了。印度的女性就业率普遍偏低,尤以毫无技术含量的服务业居多,高级白领和政府官员中,女性比例极少。在印度城市,公交车上的妇女专用座形同虚设。女性出门要蒙上面纱,穿长裙,露脸和腿都是不自爱的表现。影片中尹希娅迫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在视频中露脸,选择用黑纱遮住脸颊。影片的最后,在上台领奖前,她终于撤下面纱和身上的黑袍,衣着鲜亮地奔跑着上台领奖。摘下黑色面纱的那一刻,她的脸上是发生内心的重获新生和自由的喜悦。

现实社会中,大部分印度女性依然无法获得同男性对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在印度父权社会语境的男性话语霸权的压制下,鲜有喘息的空间和自我觉醒意识,为自己发生,自主选择人生的自由。在这部影片中,尹希娅与母亲是新时代印度社会女性意识觉醒、创造女性话语、追寻新自我的积极代表,也让印度其他女性看到新希望,为获得女性女心的自由解放和争取更好的社会地位而努力。比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前国家摔跤冠军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双双培养成国际冠军的故事)、《印式英语》(讲述了印度主妇莎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家人的爱和尊重的故事)都取材于现实,均充分暴露了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现状。

影片中的其他成功因素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之余,也是强有力的文化传播手段。从浅层来看,影片中宝莱坞风格凸显,歌舞娱乐能带给观众愉悦的视听享受,银幕上流行文化的时尚元素直逼眼球。从深层次看,《神秘巨星》中反应的印度女性社会低下的现状,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叛,具有普适性,这一文化传播可以影响到世界其他的国家及地域,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平权意识。

影片中女性主角的成长弧很大,强烈的故事冲突从两个方面层层推进。第一层是外部世界,尹希娅与母亲面对的是印度社会中女性歧视的现实与梦想追逐、人生自由的冲突。第二层是尹希娅与母亲所面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动,她们是否能够最终获得内心的自我解放,敢于与父权语境下的霸权决裂。冲突一步步升级,带给尹希娅和母亲巨大的人生挑战,推动剧情的发展。女性歧视、家暴、毫无人生自由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为了孩子的自由和梦想,以及自己的人生自由,母亲娜吉玛是否敢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呢?她的角色成长是女儿尹希娅和丈夫的共同推动下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最终爆发。整部片子可谓冲突不断,有些剧情走向可以猜测得到,但是导演处理故事的能力极强,行云流水,衔接自然。拥有音乐天赋却因性别地位遭禁锢,在 Youtube 上走红的追梦女孩尹希娅却要最终面对自己被设定好的命运,跟随父母移居阿拉伯;千幸万苦去往孟买录唱片,却无法与当下的流行文化相融合,最终尹希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音乐的见解,解决了难题,献唱了一首绝美的经典怀旧歌曲;极力帮助母亲争取到的离婚材料,母亲却胆小唯诺、固守传统,不敢迈出觉醒的那一步,最终又因为女儿尹希娅的鼓励、看到女儿身上的不卑不亢、以及丈夫再次的专断,最后一根稻草落下之后,母亲娜吉玛做出了反叛和决裂的决定;无家可归的她们前往孟买参加颁奖典礼,满怀希望,却又落空,最后奖杯又载誉而归。虽然剧情跌宕起伏,设定却有些老套,但是导演讲故事的技法很强,整部片子的配乐,电影镜头等,均彰显功力。除开主题和内容,好的电影形式和技法同样增彩很多。

除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部影片吸引人之处还有很多,比如无微不至的母爱和青春期的纯美恋爱。母亲娜吉玛可以说是笔者在这部影片中最为喜爱的角色,甚至超过了女主尹希娅。尹希娅的音乐天才、美妙歌声、自由意志、不卑不亢,都令人心动。但是,母亲娜吉玛的温婉、卑微、对女儿的呵护和深沉的爱、以及最终的自由觉醒,都令人心动和温暖。她最动人的是眼神和笑容。与家庭几乎决裂,殊死抵抗给予女儿生命,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却深沉无声的爱给予她足够的自由,最后又为她与婚姻和凌厉的父权决裂,尹希娅她的每一步都是母亲的功劳和爱的汇集。当钦腾提出请女儿尹希娅吃冰淇淋,母亲娜吉玛欣然应允,并偷偷告诉女儿爸爸出远门很晚才回家,女儿可以多玩一会儿再回家。这一幕是特别动情的。比起机场冲突中,母亲娜吉玛的惊艳决裂,这一处却如流水般滋润内心。决议带领孩子去领奖的眼神中饱含欣喜和自由的幸福味道,为女儿得奖激动的面容和眼神,以及最后与女儿尹希娅的相拥而泣,更是将这种看似平淡,实则深沉,无法撼动的母爱渲染到极致,母亲娜吉玛眼神和笑容将母爱的深邃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影片中的青春期纯美爱恋,甚至有了泰国和日本青春片中的唯美和温馨。钦腾是不折不扣的暖男,尹希娅发脾气时,他会开导她,永远在她身边陪伴、支持和包容她。他的房间里,书桌前的那一面墙上贴满了有关尹希娅的一切,照片、图片、文字,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都是纯美温暖的色调。

影片中的每段场景的配乐都极为贴切,将情绪调动,烘托到高潮。尹希娅的歌曲演绎,更是沿袭了宝莱坞电影的歌舞传统。

宝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借鉴意义

宝莱坞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也是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90 年代中后期,一批国外学成归国的印度电影导演尝试改变传统印度歌舞片的模式,培育印度电影新浪潮。此后,一系列的影片开始尝试挖掘印度现代社会本质问题,尝试社会题材,开启独立制片路线。但是新的尝试并未抛弃原有的歌舞传统,而是继续继承和发扬,同时吸收好莱坞的制作手法,融入民族特色,使得印度电影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细腻的表达形式,剧情曲折、表演细腻、节奏紧凑、歌舞出彩等特点,将宝莱坞与好莱坞风格完美结合。这也是值得中国电影思考借鉴之处。

 6 ) 五大关键词解读!男权与罩袍:女性权利的反击

都在吐槽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这下好了,想不唱都不行,因为描述的就是唱歌的故事。

阿米尔·汗在《摔跤吧!爸爸》之后再度关注女性题材,只是比起前者“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题,这部《神秘巨星》则更加关注印度女性的民生问题,婚姻、家暴、甚至还有宗教。

有意思的是,都说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同样是关注女性平权话题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摔跤吧!爸爸》,主题小人物逆袭的励志色彩,代表着女性力量的崛起;而完全虚构故事的《神秘巨星》通过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的将女性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直接传递给观众

尽管塞伊拉·沃西饰演的印度少女尹希娅以及母亲最终勇敢的选择了拜托男权的控制,但电影虚构故事反映的现实中,关于印度女性的身份和地位,还是很难改变。

《神秘巨星》的故事,简单提一下,三个字:“去看吧。”

阿米尔·汗的作品,不会让人失望,虽然这个励志的故事呈现的是套路化,但也无可厚非,《神秘巨星》的音乐主题,对比《摔跤吧!爸爸》中的摔跤主题,二者的共通性就是竞技元素下的励志模式,从厚积薄发、到中段的低谷寻求出路,再到后期的重燃燃起斗志,从而有了结尾点燃全场观众情绪的高潮段落。这样的模式化故事适用于各类励志电影,你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套路,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电影有着很强的观众感染力。

《神秘巨星》没有运动题材的热血,却有优美歌声下美好而又富有情绪力的视听语言,该片的故事节奏却是一个讲得很好的故事。励志与梦想,都是老生常谈,但该片聪明之处,就是中段阿米尔·汗这个角色的引入,带来了大量的搞笑情节。

他饰演一位过气的音乐制作人,浸染江湖多年的“老炮”,他的出现与怀揣单纯梦想的少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笑料,冲淡了励志电影随之而来的矫情,显得生动。这样的方式,可参考华语电影中一位大神,他将这招运用的如火纯情,他就是周星驰

其实更想说说的,就是《神秘巨星》的背景故事,以及相关元素的象征意义,从现实的角度,以关键词的形式的呈现。


女性地位: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

关于印度社会歧视女性的原因和历史来源,宗教啊习俗啊等方面,不再赘述,可参考俺的旧作《摔跤吧!爸爸》印度为什么会歧视女性?

先说结论: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真的不是很高,不过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极端,从一些包括强奸案啊、虐待案之类等个体负面新闻上来判断整体是有失公允的。其实女性在在印度的弱势地位,让印度社会正在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包括精英社会、发达地区中女性的地位有着很大提高。

比如去年的《起跑线》,伊尔凡·可汗饰演的丈夫完全是个“妻管严”的形象,还有《摔跤吧!爸爸》中被女儿们揍得的那个邻居孩子的父母,也是妻子强势。

但是,这只是个别现象,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印度社会中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很遗憾,这是事实。

《神秘巨星》中,如果说女儿代表了父权对子女梦想扼杀的影响,不能单纯的反映身份地位。但电影中的母亲,就是典型的代表。

有个细节,女儿在寻找律师的时候,后者说,你这个(离婚)官司不好的打,因为你母亲没有经济收入。

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挣的钱不多,就不能选择离婚了?这在我们眼里看来,这是有些不可理喻的。但在印度社会条件下,这是天理,尤其是印度贫富差距极大,“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的观点被无限放大。

印度女性社会地位地下,正是源于此。经济上不独立,对于男权的依赖导致其社会地位不高,而且久而久之,更加助长了男权的强势

这位说了,那可以挣钱去啊,为什么非要依附于男权?说得很容易,印度女性现在的问题不是不挣钱,而是挣不到钱。

★一方面传统角度,印度有“闺禁”传统,即禁止女性和陌生男性接触,这使得女性只能深居闺房,忙于家务。虽然如今社会发达了,这个现象不多见,但传统影响还是有的。

★另一方面,在基于农业发展出来的国度中,重男轻女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也有,因为男性意味着劳动力,可以继承土地,女性几乎无法继承土地的

但在印度,这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传统观念依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这个问题也被放大到当今的社会层面,先不说印度那恶劣的工作环境给了女性进入劳务市场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就是跟印度男性一起工作,也是一件很难以忍受的事情(为什么,虽然有点不礼貌,但你可以闻闻啊)。

★还有教育程度,在印度迷信传统中,女人有着过多知识,就会克夫。印度古典文学中,有知识的女子,也是被描述为“难以驾驭”,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自由权利的扼杀。

而且,女性之所以就业不乐观,也是跟着低下的受教育水平是分不开关系的


男权:“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想起了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这里说的就是社会和家庭分工的不同。至少在我们眼里是这样,女子相夫教子,维持家务,包括日本等东亚国家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但即便如此,我们这里也时不时的传出家暴问题。

因为在男性的眼里,我挣钱我就是大爷,你在家就得干家务,家务干不好就是失职,这不是社会分工而是大男子主义,时髦话叫做“直男癌”。妻子还没说你丫没本事,在外面挣不到钱呢?

《神秘巨星》中的丈夫,就是典型代表。回到家中,动辄打骂,而且对于女儿不闻不问,倒是很喜欢小儿子,打老婆的时候,都让孩子躲在一边去。

另外对于女儿苛刻的态度也是令人发指,扼杀女儿一切梦想,学习成绩下来,那脸拉得跟驴一样,不问问女儿的想法,就直接将他嫁给了一个大胡子,仿佛了了一桩心愿一样。这是印度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从对女儿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在印度,生女儿是非常划不来的事情

我国80年代的时候就有“性别选择性流产”的风气,如今虽然风气已过,但在农村依然比较盛行。而这个现象在印度社会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北方非常严重。印度早就了相关法律严令禁止(1994年就通过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和防止滥用)法》),但几乎没用,因为人定胜天,传统的力量太强大。

不想生女儿,一方面在于前文提到过的无法提供劳动力之外,更严重的是女儿的嫁妆,在印度女儿结婚是要给男方嫁妆的,跟我们完全相反。很多印度家庭,为了给女儿筹措嫁妆,几乎倾家荡产,更严重的是在印度农村,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由于嫁妆达不到婆家要求,导致自杀或者被活活烧死。

所以,就能理解当电影中父亲把女儿“嫁出去”后有多么开心了。而且还是嫁到外国,这意味着,不但高攀领导,自己不用给嫁妆了哦。所以当女儿不愿意的时候,他反应才那么大。


巴罗达:“靠窗座位是属于我的”

电影中有个细节,奶奶对女儿说母亲为了保住她,作出“离家出走”的决定,所以才导致后来丈夫对她不顺眼,动辄打骂,这个情节,表面上是说一位母亲的壮举,实际上是在反应当下社会中,女性对自己低下身份的反击。

之前铺垫了那么多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说反击就反击了?其实不然,《神秘巨星》选择的故事发生地,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电影故事发生地叫做巴罗达,是印度西部城市,位于古吉拉特邦。这个古吉拉特邦出过一个大人物,叫做甘地

关于甘地不在介绍,他象征着平等,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

而古吉拉特邦印度传统宗教耆那教教徒最多的地方,这个耆那教,是爱好和平、反对婆门罗教(印度教的根源)的,该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这也是为什么这里走出甘地这么一位人物的原因。

PS,《巴霍巴利王》主角的原型就是耆那教的圣者。

电影中的家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这个场景绝非偶然,而是代表着传统与新思想交汇。

比如电影中的学校,是男女混合的,小男孩甚至可以像喜欢的女孩表达情感,这在印度就代表着先进思想,而《摔跤吧!爸爸》中的学校,还是男女分校的。

又比如父亲的角色,也是印度中产阶级的家庭的典型,一方面有着传统的男权思维,非常强势;另一方面,他还希望女儿接受教育,这是新思想, 女儿成绩不好,把他气成那样,把女儿吉他弦全部给挑了。因为他也明白,女子在印度社会中如果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的话,女儿未来也够呛。

联想到《起跑线》,那家也是一女儿,这是也是那对父母到处充大头,挤破头皮也要让女儿上好学校的原因。

所以,这是一个矛盾的角色。他是大男子主义的代表,但最终当母亲带着生下来的女儿回归之后,尽管不乐意,还是接受了母亲,其实就是代表着新旧传统杂糅。

但也只有这样的条件,女性才有机会反抗!

还有一个细节,女儿在两次上飞机的时候,都有傻缺老爷们占着靠窗的座位,女儿要求他让开,语气一硬,那位就乖乖的走了。

是男权的反映吗?是!但最终人家让开了,代表着女性对男性的反击成功。

还有阿米尔·汗那个角色,别看耀武扬威,最终还是被前妻给收拾了,最后还不得不去求前妻的律师,虽说是渣男,但人家思想很先进,没有受到印度礼教思想的束缚。人家生活的地方叫做孟买啊,是最发达的地区,女性地位有着很大的提高。

其实“巴罗达”这个地方,是一个代表,电影的家庭选择也是一样,虽然不是很富有,但还是有点钱,起码能搞得到个人电脑,可以这样说,这样的家庭代表了印度相当一部分家庭情况,新旧思想杂糅的条件下,女性才会反击。

但不要忘了,印度穷乡僻壤、偏远地区穷光蛋多得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女性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被旧的思想包裹,因为种姓制度,因为嫁妆。

PS,巴罗达位于的古吉拉特邦,与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接壤,二者的距离很近的。大概看了下,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大概也就是我们这南京到上海的距离,坐飞机一会就到了。所以女儿坐飞机一天之内在两个城市之间打个来回,是可行的。


布卡罩袍:“女性的尊严?”

电影中,女儿自己录歌的时候,身穿一身黑色罩袍,有人说像恐怖分子,其实也对,这种罩袍叫做布卡罩袍,是一种具有穆斯林原教旨色彩的女性服装。

但是,女儿录歌蒙面,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颜色的罩袍了,但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有着强烈宗教意味的黑色布卡罩袍呢?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很多女性都带着头巾,但只有信奉原教旨色彩的教义中,才把全身都蒙起来,布卡罩袍是要求妇女必须遮盖头部、颈部和胸部,目的是保护其荣誉和尊严。

如今随着国际化趋势,欧洲有许多国家禁止穿布卡罩袍,比如西班牙、比利时,穿布卡罩袍是违法的,因为这样代表着歧视女性,也对人类尊严的漠视。甚至有的地区,连头巾都没有了(戴头巾,最早其实不是伊斯兰教的风俗)

咱们不讨论宗教,这就是女权的表现。意思就是,我想怎么穿什么穿,你们管不着。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欧美一些国家生活的穆斯林女孩,不戴头巾,过着世俗生活,如果你问她们为什么不戴头巾,她们就会说并不是因为宗教原因,而是男权。要到阿拉伯国家,则很少有不戴头巾的。

电影中,女儿在录歌的时候,甚至选择了“保护女性荣誉和尊严”的布卡罩袍,就是一个讽刺,保护女性了吗?并没有。反而差点耽误了女儿的梦想。

揭开面纱那一刻!全场掌声,一次真正的反击。

关于罩袍代表什么?阿米尔·汗本身就是信仰伊斯兰教,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阿米尔·汗与《真相访谈》

阿米尔·汗的每一部作品,就像他主持的栏目《真相访谈》那样,都是有针对性的将印度一些社会问题抨击了个遍。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教育问题,到《我的个神啊》里的宗教问题,再到《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中的女性问题。但电影并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真相访谈》,而是在大众娱乐的基础上,将这些在我们看来比较敏感的元素融入其中,这就很了不起了。

让我们看看《真相访谈》都包含什么话题?女性被迫堕胎,儿童性骚扰,巨额的嫁妆,医疗失当,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残障人士,家庭暴力,害人的农药,酒精毁人生,种姓制度,尊重长者,水资源,打击强奸,警察问题,垃圾变宝,政治犯罪,道路交通事故,接受不同的性取向,大男子主义的危害等等等等。都很敏感。

而印度呢,《真相访谈》栏目能在印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恰恰反映印度的一个巨大问题:真正揭露社会顽疾居然还要靠影视明星依托其巨大的市场影响力来完成

而且节目播出之后,反响很大,最起码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印度还是这德行,但要论到社会现状,单单靠一档节目或者几部电影就想有所改变那是不可能的,仅仅达到了一个广而告之的目的。

阿米尔·汗如今算是德艺双馨的明星了吧,但揭露社会问题居然要靠他才行,真不知道是印度电影的幸运,还是整个印度的不幸。

不过好歹在印度节目还能播出,电影还能拍出来,不是吗?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短评

就是明确告诉你这是套路,这是类型,但还是会打动你而且还不矫情的那种。这里面有诸多社会议题,政治议题,宗教议题,但都化在具体生活和对话里。这电影能出彩最重要的是可以随意表达。

5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傅文佩因不堪家暴与陆振华离婚,陆依萍生活所迫与秦五爷签约大上海歌舞厅沦为天涯歌女。

10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女儿扔掉罩袍,将脸庞展现出来。扔掉的不仅是罩袍,还有麻木、服从、屈辱、卑微;展示也不仅是脸庞,还有尊严、胆量、魄力、平等;妈妈对丈夫说“那不是垃圾,那是尹希娅的吉他”让人热泪盈眶。她捡起吉他带着儿女头也不回地走了,从她和女儿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反抗、战斗、坚强、勇敢、觉醒、自由!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太煽情了,女主脾气太暴躁了,如果跟小男生在一起又会是另一个家暴故事

14分钟前
  • 别问了不知道
  • 还行

故事的问题在于,主角的成名历程没有经过任何挫折与磨难,非常顺利一次通关,这样的故事是行不通的,就像汽水里的气泡自己就会往上冒,但是仅仅只是汽水怎么行呢。

17分钟前
  • 曾良君
  • 还行

最暖心的一幕是姐姐看见弟弟用胶带将电脑粘起来后两人的相拥,以及结尾关于“神秘巨星”真正含义的点题。不过,尽管阿米尔·汗这次已经完全成为了绿叶角色,而有意把母女二人斗争与反抗的部分推到最前端,但是,印度片老这样拍也不是个事啊。

19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印象最深是,那个老爸刚脱完袜子就直接用手抓饭吃。震惊了。以及,依旧是阿米尔汗的风格。

23分钟前
  • Chris
  • 推荐

虽然剧情老套,任意两分钟就能猜到结局。但是加上女权、家暴、追梦这些元素,就闪烁着动人的光芒。米叔电影的高度是值得尊敬的。第一次在影院看印度电影,居然还有中场休息,不过有哭有笑的一点没觉得影片甬长。唯一想吐槽的是小男朋友太丑了,不能去隔壁泰国青春片里借个小鲜肉么……

28分钟前
  • seamaid
  • 力荐

去要回属于你的靠窗位置吧

33分钟前
  • bitterlemon
  • 力荐

相比摔爸,这部片更像是玩票的女权宣传片,推翻了摔爸里面父逼女完梦,这片是让孩子自己追梦,里面的女性问题更多聚焦在家暴和家庭位置的问题上,歌曲很好听可是剧情有些地方失衡,节奏更贴近传统的印度电影,除了母女感情的描写外这片的基调应该是少儿向。

36分钟前
  • 吃货F
  • 还行

大叔逗得一逼,妈妈美到不行。个人感觉一定程度上比《摔跤》更radical一点,虽然会看得比较爽,也少了很多争议,不过联系到现实,那种要给予女性自由必须先控制女性自由的人性矛盾的张力少了一点。但是仍然很感人!

41分钟前
  • Eve
  • 推荐

典型的阿米尔汗公司出品电影,题材是真相访谈的继续,女儿N部曲之二。母亲这个人物承包了所有泪点;米叔hold住了一个如此放飞却又如此真诚可爱的形象,承包了所有笑点。最后让你又哭又笑地度过仨小时并顺便产生了一些思考。可以说是真·男神了。。

42分钟前
  • 龟兹人
  • 推荐

整体来说还挺感人吧,可是能不能稍微用点心啊!这个国家拍电影真是太浮夸了!打电话屏幕都没亮就可以打???得了那种类似金马奖的奖还可以随便让出去?让出去了还真的可以接着???歌词一遍都没见过,到了录音棚闭着眼睛就可以唱!!!.然后就火了!!!还有莫名其妙的感情线!……可长点心吧!

46分钟前
  • 花花世界的小洁
  • 还行

女主角身上透露着父亲的气息,她不断向小男生、妈妈、弟弟发脾气,遇到一点不如意就砸东西、砸书包,然后事后再向大家悔过道歉,大家纷纷原谅并且爱她——这...跟家暴循环有何不同?

50分钟前
  • 小土豆鸭
  • 较差

3.6星。1.女主真的非常任性自私无礼,不喜欢。2.颁奖礼让奖段落太狗血。3.阿米尔汗和妈妈表演并列最佳。4.“看到你笑我就很开心,千万别抢了我的乐趣。”5.泪点时刻:弟弟的礼物;惊艳时刻:女主录音棚开嗓;高潮时刻:妈妈机场放大招儿。6.女人要独立女人要独立,经济独立经济独立经济独立。

52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还行

后妈要我推荐,选了这部,和曾经家暴的父亲坐在一起看完了,迷之尴尬

54分钟前
  • 歌利亚
  • 推荐

还说女主专门找了个不算太漂亮的女孩演是因为人歌唱得好,结果歌竟然不是她自己唱的……爹的部分太真实恐怖了,我也是因为长年使用妈妈偷偷给买的电子产品,以至于到现在都不能当着我爹的面坦然使用手机iPad……

5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骨子里就是迪士尼合家欢电影,三观巨正,虽然拍法不高级,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编剧和导演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完成度很高,情感充沛,就连我这种平时很抗拒煽情的人,还是一不小心被感动了。这种电影,你可以预知每一步的套路,但如果哪位导演想拍一部,他就知道有多难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继续关注女性与社会话题,甚至比摔跤爸爸更深更勇敢。虽然过程满是套路与俗梗,但看到最后还是感动到不行,关键人家还是更懂如何在适当的时候煽情。关于梦想、女性觉醒与反家暴,阿米尔汗一直在做他的努力。歌真好听,音乐一响起,你就会觉得,她就是大明星啊!以及妈妈才是本片核心,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同样是廉价的煽情,一个是穷兵黩武,一个是温暖生活;一个吹响霸权号角,一个扬起性别平权大旗;一个鼓励个体为国家机器当钉,一个追求个体自由和梦想。两块大陆,哪个更有希望?答案:印度。

1小时前
  • 南悠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