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英烈祠

动作片丹麦,英国2009

主演:麦斯·米科尔森,杰米·西弗斯,加里·刘易斯

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剧照

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2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3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4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5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6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3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4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5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6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7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8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19日出英烈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7

详细剧情

公元1000年前后,部落首领巴德(亚历山大?莫顿 Alexanda Morton 饰)对于来历不详的独眼龙武士哈罗德(麦德斯?米克尔森 Mads Mikkelsen饰)百般刁难,非但不认为他是同族予以保护,反倒觉得他是受仇恨诅咒的危险生物,并一气之下宣判了他的囚刑。哈罗德被绑缚在旷野里受尽折磨。幸好,他遇到了10岁的机灵男孩阿尔(马尔滕?史蒂文森 Maarten Stevenson 饰)。有阿尔营救,哈罗德方才脱离牢狱。两人结成生死同盟,踏上面向黑暗之心的逃亡之路。途中,他们登上了一艘努力寻找乐土的海盗船,但是大雾迷江。小船在海上漂浮了40天后,才达到了一片未知的土地。然而,在哈罗德等人登陆时,却中了土著人的埋伏,海盗们受到了可怕的诅咒,死伤惨重。小阿尔也不幸被俘。哈罗德在营救恩人的同时,逐渐拨开了自己的身世谜团……

 长篇影评

 1 ) 从电影镜头而来的一些分析

我认为主角One-Eye就是奥丁,或者,至少是奥丁的影射,一个象征意义。

需要对出现的几类人进行划分。

第一类是囚禁独眼的部落,他们应该属于维京人。小男孩说他自大洋彼端而来,以丹麦为原点,可能是挪威——北欧神话的起源之地。小男孩说他来自地狱。这很奇怪,因为北欧神话体系中没有地狱。

维京部落酋长鄙夷基督教——“我们有许多神,他们只有一个。他们吃自己的神。”他说,“五年了,他不属于任何人。”有很多种理解方式。他们看不出他的信仰、没有人可以使他臣服。“我们需要他。”为什么需要?抵制异教入侵?另一个人说“你需要的是钱”。对于第二类人,耶路撒冷就是财富。可以理解为这象征着基督教在渐渐侵入维京信仰。

独眼经常看见一些幻象,并且跟随着幻象的指示。他跟随幻象找到了取得自由的工具。他看见那艘船,于是与传教者同行。

第二类就是传教者。他们不是欧洲内陆来的传教士,而是北欧本地人。他们应该属于已被基督教同化的维京人。他们与未皈依的维京人也有着斗争,那个对酋长说“你需要的是钱”的家伙与酋长是同一部落,因为他的后续台词有一句“他杀了我们的酋长”。他们浅薄地视圣地为财富。独眼在他们的传教之船上,完全是追随幻象的结果。他们跨越海洋,来到了不知什么地方。耶路撒冷在地中海的东端,地中海北方是法国德国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一整个欧洲内陆。如果从丹麦出发再穿过一片海洋,是不可能到达耶路撒冷的。

在他们到的这片地方,独眼又看到了小部分未来。对他说话的赤裸上身的人、围攻的原始部落。也许他一直在找那片石滩,找他们遇上原始人的地方。他从未违背过幻象。

他在堆石块。也许是某种信仰的符号?这个无法确定。当他被原始人殴打时有一个在石柱旁没入水面的镜头。堆砌的石块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我觉得是一种献祭。奥丁就曾以在世界之树下倒悬九昼夜的方式进行献祭,获得了诸神黄昏的预言。但是不知道基督教传入后对北欧神话到底有了怎样的影响与修饰,这些是否还可信。

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独眼显然成为了队伍的核心,想要活命的人都跟着他走。如果认为他们都是已被基督教同化的维京人,那么就很有意思。小山坡上,年轻的跟从者问独眼他的结局,独眼说他会死。年长者也会死,毫无疑问。“他在撒谎,那么你为什么还跟着他?”我不禁总想提升到高处——也许男孩在质问为什么要追随肤浅理解基督教的领队(为什么信奉基督),也许在暗示本源的信仰挥之不去。

后来两个跟从者都死了。在北欧神话中,死亡才是开始,勇敢的灵魂会进入瓦尔哈拉——维京的英灵殿。年长者坐在坡头,从天而降一道辉光。上帝可以带走他,或者是奥丁。但是领队已经指控他背叛了上帝。他带着那道以上帝名义被赠予的伤痕迎接来自英灵殿的死亡。

电影名,Valhalla Rising。准确说是英灵殿崛起。崛起,或回归,或它就在前方。

死亡是回归。独眼弥留之际插入那个石柱旁没入水面的画面,暗示意味很强。小男孩被独自留在了海边,他一个人能否生存下来,不得而知。

关于小男孩和独眼的沟通。当男孩说出“His name is One Eye”后,仍向他解释“你总得有个名字的”,这个时候也许男孩还无法和他进行心灵交流。后来男孩可以了,是在被他保护、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他很久很久之后。后来还有另一个人也听到了独眼说的话。他就是之前走失的那个人(也许?)。独眼将他的传教长剑插在众人面前,领队认为他迷路了,有人认为他被独眼杀了,其实独眼想表达的大概是——他不再相信基督了。当领队描述着“美好幻想”时,他跪坐在地上哈哈大笑,也能证实。然后他听到了独眼说的话——“他说我们在地狱。”这个人被剥去衣物,身上被画出状似如尼符文的图案。如尼符文,就是奥丁进行献祭后获得的东西之一。也许是原始部落所为。

当不再相信对维京人而言的异教后,他们就听见了独眼的话。北欧神话一直有宿命论的味道,万物的终点是毁灭,奥丁相信这个预言,也相信他在世界之树下献祭后得到的东西。对未来的短暂窥见、对幻象的坚定追随、对维京人的引导、对死亡的预言、对最终sacrifice的毫不抗拒——因此我觉得独眼的象征意义其实就是奥丁。说独眼就是奥丁大概也不为过。(最明显的、明显到大家都没有提出的一点就是奥丁也是只有一只眼睛的)

第三类是原始部落。可以认为他们与奥丁神有某种契约,比如在走失的那人身上刻画符号、帮助独眼完成献祭。(毕竟杀死的方式都不一样啊……)

第五部分的标题——Sacrifice,可以理解为牺牲(为了保护小男孩),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献祭。比起原始部落,这里还有更多——他不仅仅是死于原始人之手,他还在自己堆砌而成的石柱边没入水面。这个画面衔接相当重要。他完成了 sacrifice。

Valhalla Rising.或是回归。

 2 ) 神(片)的诞生

看过《亡命驾驶》的,就知道这片子绝不可能拍成《第九军团》,倒有变成《第七封印》的潜质。但看到实物时还是雷得人不轻:即便麦德斯·米科尔森刚到手一个戛纳影帝,这片子又能卖给谁看呢?对尼温这种邪人,就不该给他高司令这样的机会。否则,他只会飞得离地球越来越远。

海报和片名的坑爹,造成了普通观众、古典肌肉迷、动作爱好者的误入,外带必然的愤怒。不过这也不是尼温的第一回——有多少人是让高司令拐到《亡命驾驶》里去的?其实,除了剧情的晦涩外,本片的可看性并不低。它的镜头非常稳重,色彩、构图和光影的指向性极强。各种寓意完全由画面语言来表现——这使它远离了大众,却证明戛纳给尼温的最佳导演至少是符合技术流标准的。这个北欧人似乎想继承塔可夫斯基的教诲:当电影完全脱离商业、市场、娱乐和观众的需求时,它作为一门纯粹用视觉来叙事的艺术,可以被搞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当然,他的这一步只是小case,但足以令“通俗”惯了的观众痛苦不堪。

如果要解释清楚本片的剧情,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截图拉片,因为最有说服力的解读就是画面本身。譬如那几个闪回的关于男主“神属性”的暗示性镜头,只有拿出来才能一目了然。这也说明了此片的视觉属性是非常强的,甚至放弃了一部分声音:除了个别烘托气氛的音乐,连男主都“哑巴”了。但这与片子的设定并不矛盾:一是神不与人对话。二是在一个只有“人和自然”的原始世界里,显然也没有什么丰富的词汇,更还没进化出侃爷话痨一族。尼温要的就是这个“原始”的氛围。神话诞生于原始,自然应当还它以原始的神秘、庄严色彩。不然,总是像《诸神之战》那种同人版,看久了不也烦么?

于是,在尼温的镜头里确实只剩下了“人与自然”。尤其是“圣地”和“地狱”两章,主题很明确:自然本身构成了对人的压力。同样的一片土地,对人来说,“圣地”和“地狱”的转变只在瞬间。这两个概念都是基于人类的感受。那些集理性与欲望于一身的“基督战士”,无论渴求的是土地、财富,还是真正的信仰,在无边无际的陌生自然面前,很快就崩溃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迷惘令他们迅速抛弃了上帝和理性文明,不是“退化”为野人,就是转而崇拜和追随神秘、无语的“独眼”。尽管后者给他们的答案,只是明了和接受必然的死亡。

关于“独眼”的身份,实际带有双重的寓意。可以把他视为奥丁本尊,但在本片的语境里,这个奥丁是原始和暴力的化身。他是“战士之神”。这也是“瓦尔哈拉”神殿的重要意义——这里供奉的是战士(杀人者),他们在战死(被杀戮)之后,才能升入此殿,成为神明。这设定了这一神话中浓厚的暴力特质。而本片重点做的也就是这个文章:奥丁在被束缚和奴役时,仍然以“斗士”的身份进行角斗和杀戮(这一段很有看头,尤其是角斗时对手是自由的,奥丁是被绑的,似乎暗示着人类对这种“原力”的控制和利用);他用杀戮奴役者的形式争得自由;他带往“圣地”的也都是以烧杀抢掠为业的“基督战士”(这一段与维京神话情节高度相合:战士的亡魂乘坐船只,穿越云雾前往瓦尔哈拉神殿),这些战士在“圣地”也大多死于暴力残杀;最后,按照这个规则,奥丁本人也必须以暴力的死亡形式才能回归神殿。因此,“独眼”被从天而降的印第安酱油们干掉了。而唯一的幸存者是孩子,也符合这一设定:孩子尚不是战士。他还没有杀死过他人,所以即使被杀,也无法进入神殿。如是,他只能是这个暴力世界的旁观者。

至此,影片完成了对于神话的还原:这是一个关于暴力的神话。属于神的原始而无因的暴力,比源于人之贪欲和信仰的暴力更古老、更强大。人的暴力出于其追求的目的,那是一种实现的手段。而神的暴力是没有理由的,更类似一种本能和自然力(“独眼”并不畏惧自然,无论面对迷雾还是荒野)。“瓦尔哈拉的崛起”本质意味着对这种暴力的崇拜和歌颂。这一点,尼温已经用一种穿越回古老“史诗体”的方式做到了。麻烦在于现代社会的观众,早已失去了消受这种风格的胃口。结果,此片注定要成为一部“邪典”式的神话片——或者神片。而且,还是由这个“草根”出身的导演搞出了这一如此极致的闷片。那些根红苗正的“学院派”都死到哪里去了?

 3 ) 《维京英灵殿》,追随的两面体塑造神灵化身

Valhalla Rising,一部可以说是集神话,动作,惊悚等多类别元素共存的影片。首先还是得说《瓦尔哈拉之崛起》才是电影Valhalla Rising的正确中文译名,所谓的《维京英灵殿》可能大部分原因是来自译名者出于顾及影片译名的美感,可能看似《维京英灵殿》更显深沉与内涵,但却也是误导下的“伪”美。
 
影片《瓦尔哈拉之崛起》更多凸显的其实是个现实主义体系下的神话故事,影片中主要围绕丹麦的一个瓦尔哈拉的神话故事延展。故事框架流程讲述的是一个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单眼勇士一直以来过着囚禁的无自由生活。在一次转移的路途中,勇士杀死了一直用铁棍和铁链圈守自己的绑架者之后在一名陌生男孩的追随下寻找着圣地。路途中遇到了一些信奉基督的人一起历经一片无边无际的雾海后发现了一块未知的大陆。由于未知大陆的秘密被暴露了,一起信奉基督的人接连受到诅咒死亡,最后单眼勇士也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身份。影片被灰暗色调充斥着,甚至可以说是抽象,在大多数人看来很难看懂,主要原因还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故事在很多人看来是闻所未闻,以至于一般主流大众很难参透这样一部看似抽象实质简单的神话故事类别影片。
 
《瓦尔哈拉之崛起》开篇引人入胜的“当一切开始时,只有人和自然”等这般的几句朦胧的译文句子直接让观影大众们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接着就是毫无建筑树立的山林草丘之间人物的流转,加上寂静的背景音效和灰色调画面,让人看的倍感凄凉。影片人物的着色更多的是体现出人物一番战场勇士的沧桑感,更好的搭配着影片以灰暗色为主的调色盘。片中人物台词甚少,但却甚是深奥的有些离谱。影片伊始人物哑口无言,让人感觉着实像一部哑剧。好不容易的几句台词让人也是听的莫名其妙之感,更多的是觉得人物所言是其不知所云。影片不止色调单一,台词甚少的可以都奉为经典,还有一点就是背景音乐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仅有的背景曲更多的看来也可有可无。也许这几方面这般的设计在影片制作方看来是配合影片的深沉神话这一主旋律。但不得不说的是,设计的确实贴切主题让人感觉深奥朦胧感倍加。
 
主角的单眼勇士这一设计可以是这部影片的亮点之一,无语的沉闷,伤痕累累的魁梧身躯,脸部疤痕横七竖八,琳琅满目的青筋肌肉让人咋一看就感觉其很强大。当然不可少说的是单眼勇士那落隐落现的梦境一直是在引导者剧情的发展。其实不难发现,安排一句话不说的单眼勇士这样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是配合着故事主题,主角就是瓦尔哈拉神话故事里奥丁神,奥丁神是北欧人也就是所谓的维京人信奉的神灵,当基督教渐渐地来临后,奥丁神失去了人们的信奉,所以奥丁神化身单眼勇士,驾驭这具强大的肉体寻找着自己的领土。
 
这样的延伸就不得不说影片人物的另外一亮点,那就是片中的小孩。小孩在单眼勇士逃脱之后就一直追随着他。在此,导演的手笔很是灵活,可能这一出更多的是为了突出一种不可玷污的神灵形象,孩子代表着纯洁,追随者神灵。无可厚非的是,这一出如果是这般的意图,那么此处就是点睛之笔。显然,接下去的剧情给了这个观点的认可。奥丁神的化身单眼勇士通过孩子表明旨意,要回家。所谓的“回家”其实就是意指回归自己统治下的那块未知大陆去。只有新大陆才是他最后的归宿,因为那里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一切都是自然的原貌。这就是奥丁神的归宿。在路途中遇到信奉基督圣灵的一群基督信徒,奥丁神也没有迸发愤怒。而是带着这群基督信徒去往了新大陆,并最终靠自己的诅咒杀死了这些背信的基督信徒。
 
影片的剧情看似深沉,不知所云,但由于影片的主旋律是以神话故事为主,更多的是要靠大众的广开眼界的学识。如果知道瓦尔哈拉这一神话的固然也就一目了然,不至于影片看后莫名其妙的跟着主流人云亦云了。影片末尾处的两个追随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出剧情。这与之前受到诅咒的基督信徒产生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奥丁神的领域里,背弃信奉奥丁神的和追随信奉奥丁神的只有一种下场,那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再者,奥丁神的化身单眼勇士在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的设计绝大可能是因为奥丁神不愿和背弃自己的信徒更多的对话,因为那些背弃的信徒在奥丁神眼里只是一具死尸。
 
《瓦尔哈拉之崛起》虽说是以神话故事为主旋律,但几乎没有神话色彩的凸显,没有圣灵光芒,没有强大法杖,没有奇妙怪兽……。主要的是影片还是借助现实主义的手法在铺张剧情,可能在大部分剧情看来是朦朦胧胧的,但完全没有脱离影片主线路轨道。
 

整部影片中通过描写奥丁神回归新大陆的历程让人看到一种突破自我,挣脱束缚的精神存在。影片《瓦尔哈拉之崛起》,深沉纱衣下的写实精神的燃起,奉为良品。

 4 ) 一部让人醒酒的好片

如果你喝得酩酊大醉,想吐又吐不出来,保证你看完,哦,不需要看完,看上10分钟,一定能降昨天的早饭一块儿吐干净。
整部片子耐着性子看了半小时,给人感觉还在序幕,仿佛要展开一个宏大的故事。导演的叙事能力不是一般的糟,半小时了还没把该交代的背景交代清楚。一看时间条,一共90分钟的片子,我开始替导演担心,你TM拿半小时来交代背景,如果结尾再拿半小时打终级boss,中间只剩半小时,还有那么多事情怎么说得完?
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导演压根没打算把故事告诉我们,一直吊胃口,于是从第29分钟开始,主角和刚刚认识的一群流浪汉挤上了一条破船,至于船要开去哪里,他们要干什么,一概不知道。这条船就这么开啊开,周围是浓浓的大雾,估计是导演为了节约成本在某个桑拿室取景吧。实在没耐性了,一直快进,周围还是大雾。真担心TM大雾到90分钟片子就完了。
好歹导演还是怕被人戳脊梁骨,安排主角一行上了岸,然后不知怎么主角就把其他人给劈了,又来一群野人把主角给劈了。几乎没有打斗,一切都安安静静。除了一点番茄酱和动物内脏拿来顶替死人制造恶心以外。片子就这么完了。
如果演员不要片酬,估计这部片子的制作费用不会超过1万块。TM的就算是赵本山的二人转片子也还有个剧情,这个连编剧都省了。一群人COSPALY一身乞丐装,走来走去就剧终了。20点开始看,现在才21点17分。操你大爷的!以前看老谋子的《英雄》,觉得就是一部华丽的MV风光片,真把剧情剪接出来半小时就说完了。这部片子比英雄还牛逼,所以叫维京“英灵”。画面晦暗,故事还赶不上港台MV复杂。整部片子剪辑成2分钟的预告片看看就OK了。

那些说好看,有深度的,一边凉快去,老子看电影是图个爽快,看这种片子比加班还累,自虐啊?变态啊?!

 5 ) 神和神的较量。

1.很多同学都说独眼就是奥丁,我倒是觉得,他并不是奥丁,他只是奥丁所选中的战士。在北欧神话中,奥丁所支持的勇士往往会变身为狂战士,所向无敌。而奥丁也喜欢让自己支持的勇士死去,这样女武神就可以将其灵魂收罗到瓦尔哈拉。在诸神的黄昏中,这些英灵将与奥丁并肩作战。从一开始独眼的梦境中,就已经预示了他的命运。他在战斗时受到奥丁的眷顾,最终也将被奥丁带到他的献祭之地——也就是最后他被处决的那块海岸。
2.与独眼通行的基督徒应该不是维京人,而是西欧的十字军战士。对于服从于强权而信仰基督教的维京人来讲,耶路撒冷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以至于狂热地往耶路撒冷跑。
3.其实整部电影说的是上帝与奥丁之间的较量,不过两位神并没有出现,他们的较量是通过他们的信徒来完成的。至于哪个神最终获胜,电影已经给出答案了。
A基督徒一方,大多人去耶路撒冷不是为了信仰,而是为了金钱和土地。
独眼去那片海滩,是为了跟随梦中的启示。
B基督徒一方,从一开始就显得惶惶不可终日。到了美洲大陆后更是狂躁异常。
独眼一直保持着清醒和冷静。
C基督徒妄想传播他们的宗教,而在维京人的土地上他们屠杀维京人,在美洲他们却被屠杀,无论是杀还是被杀,他们没有让任何一个异教徒跟随他们。
而独眼则使基督徒们最终成为他的随从。
孰优孰劣,已经不言自明了。另外在镜头语言中,独眼的大量逆光仰拍镜头,已经将基督徒们比下去了。还有一处比较明显的对比,在独眼和基督徒初识时的对峙。镜头左侧是独眼的斧子,占了大部分画面,右侧是犹豫不前的两个基督徒挤在画面边缘。其寓意不言自明。
更可怕的是,这部电影中讲的神们的较量,并不是生死之战,只是在为众神的黄昏做准备。
记住,这仅仅是战争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4.看完了这个片子,让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文学作品不是北欧神话,而是美国众神。美国众神也讲了关于旧大陆的神祇流落到新大陆的故事。正如很多同学说的,奥丁将他的信仰从旧大陆搬到了新大陆。这里还不曾有基督徒染指,奥丁指引着他的信徒来此用石头堆砌了神坛,完成献祭。也在此毁灭了所有的基督徒。
5.独眼最后的死,并不是为了挽救小男孩,而是为了完结他的宿命。或者说遵从奥丁的指引。而印第安人放过了孩子,这说明什么呢?我觉得这预示着奥丁将成为新大陆的神,印第安人也遵从了他的旨意——杀死异教徒,完成勇士的献祭,放过依旧信仰他的孩子。
6.尽管这片子的导演玩得这么嗨,但还是不够牛B,要是真牛B,就别要什么对白,连字幕都不要,就靠画面讲故事,那才是真牛B。
7.基督徒必须全灭,为毛呢?因为丫的话太多了,言多必失,话痨出来混,必须被砍死。

 6 ) 看在风景的份儿上,给2星

老实说,这是一部宗教色彩很浓的影片,开头的字幕就已经明确的表示了。“开始的时候只有人和自然,背着十字架的人来了之后,他们开始驱赶异教徒”。基督教的传播,使得北欧原始的宗教信仰瓦解,人们生活在传统信仰丧失,新兴宗教盛行的时期,有人由于丧失信仰而痛苦挣扎,有些则皈依基督。

剧透一下吧:一个独眼战士,被一群人囚禁在牢笼之中,成为了他们赌博的工具。由于他在打斗中没有失败过,他被一个酋长买下。在押送途中,他杀了看守,带上了一直给他喂食的小男孩逃走了。半路上来到了一个村庄,看到了一群已经皈依基督的战士,一堆烧焦的尸体,以及岩石后面的一群裸女,据此推断是这些人杀了这个村庄除那些女人外的所有人然后毁尸灭迹然后再脱光那些女人……(这里省略若干字)再然后就碰上了我们的独眼战士One-Eye(独眼)。这些人要去耶路撒冷参加圣战,协商之后决定带上独眼和小男孩。结果他们的船离岸之后没有风也没有洋流,这些人在海上漂流了许久终于到达了陆地。然而这并不是圣地,而是美洲大陆。这下好了,财富啊,献身啊都没机会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都没戏了,一下子这些人就懵了,于是开始内讧,在土著的猎杀和与读研的冲突中,几乎全灭。此时只剩下独眼和小男孩,他们面临着数十个土著的围攻,此时,独眼显出了献身的精神,毫无抵抗的被这些土著乱棍打死。但是土著最后放过了小男孩。

这片子看得我昏昏欲睡,出场人物没几个;打斗场面太真实了,转瞬几秒钟就完事了;唯一的女性角色一登场就惊艳,十好几个全裸,就是没看清楚长什么样儿;最要命的是到最后我也不是很明白导演到底想表达些什么。无非是信仰的丧失与重拾,但我却没那心情去深究,毕竟我想看的是一部商业片,是追求放松,不是精神之旅。

北欧神话中,奥丁是主神,主管战争与死亡;奥丁就是一位独眼。影片之初看到主人公的形象,我就想起了奥丁。有位朋友的评论说的很透彻,让我受益不少;他说基督教的入侵让奥丁沦为奴仆,在没有基督教的北美,奥丁将自己献祭给自己(北欧神话),而重回神位。我觉得这位仁兄果然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这片子的,我就想看一热闹。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我都不是很明白,毕竟我对宗教方面并不很了解。

想图一痛快的朋友,建议不要浪费时间了,影片很晦涩,也很灰暗,尤其是你的版本不是高清的时候,太痛苦了。

 短评

感觉像一支后摇乐队录了张黑死题材的专辑。NWR的电影有些地方很牛逼,也有些地方特别无聊,说起来和另一位Nicolas(Roeg)有类似之处。

4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真的快哭出来了,单是靠北欧风景+高对比度摄影+小到可以不计的特效就能表现出常人无法企及和空灵和无上感,高潮时逆光下的奥丁麦叔更是惊得我嘴都合不上。雷弗恩化他最爱的红色为海与雾,高逼格台词在神话背景下再无违和感。一边扛着反基督教大旗,一边自然万物一体。眼睛已黏在屏幕上。

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你干吗弄那么多话 ...

9分钟前
  • 小黑脸
  • 推荐

Valhalla,“瓦尔哈拉殿堂(北欧神话中死亡之神奥丁款待阵亡将士英灵的殿堂);英烈祠”。凡人以神之名,行种种不义之事,欲壑难平,以宗教为旗帜,去征服,去教化,去建立新耶路撒冷,挑起战争。只有小孩子的心尚未被玷污,只想回家。。。佩服自己看完了这个电影😂

11分钟前
  • luer..一串字母
  • 推荐

深沉的装逼

15分钟前
  • 玩具人形
  • 还行

话不多的片子我都喜欢。不觉得难懂晦涩,当成是借北欧神话题材讽刺外族文化入侵导致的信仰缺失传统道德沦丧主旨的实验话剧看就好了。每一帧画面都美轮美奂,特效化妆也是水平高超。不愧是我喜欢的导演,对胃口~ps,一直都觉得mads叔有奥丁气质。太满意了~

18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无趣

21分钟前
  • 左眼看电影
  • 较差

这片子也太有感觉了,有装b成分但我很喜欢…公元一千年的历史背景,基督徒来到斯堪的纳维亚,试图用火与剑同化信仰奥丁的异教徒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独眼男主象征日耳曼古神,带领叽叽喳喳互相猜忌的基督徒,穿过迷雾之海,来到未被宗教侵占的北美洲基督徒的头领试图以信仰征服这片未开化的土地,却从未得到上帝的指引或拯救,他的手下看似虔诚,却在寂静无声的绝望之地中坦言对金钱与土地的渴望对基督徒是财富或是地狱的新大陆,对男主却是牺牲之地,他搭好石垒,走向海边,献祭了自己,在日光之下进入了英灵殿古神来到了美洲,最终还是奥丁胜利了?

24分钟前
  • Gaiseric
  • 力荐

给景光多一分

25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还行

粗砾腥膻血气方刚的神话故事,深沉粗糙和反高潮,但是多少有些造作之嫌。最后的牺牲才是真正的虔诚。三星半。

3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还“维京英灵殿”呢?!闷死了 简直不知所云!。。

34分钟前
  • virgin
  • 较差

在基督来临以前,维京人的神是奥丁。本片用维京武士和十字军的不同遭遇,来形容奥丁与基督,神与神之间的战役!影片阴暗晦涩,不了解点维京神话,真是难懂!

35分钟前
  • Louis
  • 推荐

很邪门的一部电影,不适合主流人群观看。没有动作,只有装深沉的劲儿。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维京战士题材,哥特风格,压抑沉闷,但是风格独特

40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推荐

颇有拉斯冯之风

43分钟前
  • 东坡肉
  • 推荐

从这部到亡命驾驶,还是能看出导演在靠近观众上做了很多转变,所以将来应该更有作为。用心的影像以及对暴力场面的热爱(开膛破肚,碎脑壳)也是延续的。闷是真闷,不过能看到希望,拍得确实漂亮。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同上

48分钟前
  • Sora
  • 力荐

沉默,一直在沉默,镜头还可以!

49分钟前
  • 魔魔王
  • 还行

关在笼子里,高山上凌烈的风吹过,麦德斯咪起独眼侧耳听风中的信息,胸中充满一种莫名的苍凉。

51分钟前
  • 无趣
  • 力荐

看不懂

54分钟前
  • 红法师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