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版出来!

日本剧日本2016

主演:黑木华,小田切让,坂口健太郎,荒川良良,野野澄花,永冈佑,前野朋哉,小日向文世,泷藤贤一,要润,永山绚斗,室毅,高田纯次,安田显,松重丰

导演:土井裕泰,福田亮介,冢原亚由子

 剧照

重版出来! 剧照 NO.1重版出来! 剧照 NO.2重版出来! 剧照 NO.3重版出来! 剧照 NO.4重版出来! 剧照 NO.5重版出来! 剧照 NO.6重版出来! 剧照 NO.13重版出来! 剧照 NO.14重版出来! 剧照 NO.15重版出来! 剧照 NO.16重版出来! 剧照 NO.17重版出来! 剧照 NO.18重版出来! 剧照 NO.19重版出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6 00:48

详细剧情

自幼练习柔道的开朗女孩黑泽心(黑木华 饰)因意外受伤而放弃了竞技的道路。在此之后,热爱漫画的她征战职场,顺利进入一家漫画杂志担任编辑。在这里,她师从于资深的副主编五百旗头敬(小田切让 饰),并从主编和田(松重丰 饰)、同侪壬生(荒川良良 饰)、安井(安田显 饰)、漫画名家三藏山龙(小日向文世 饰)等前辈那里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她积极为漫画家和编辑部出谋划策,努力发掘新人,并深入到销售第一线的书店寻找卖点。在此过程中,无数考验和危机交替袭来,元气满满的黑泽拿出竞技时代的勇气和干劲,全力以赴冲了上去……  本片根据松田奈绪子的同名漫画改编。

 长篇影评

 1 ) 重版再来

抛开国家民族因素来说,对日剧一向比较有好感。第一次接触日剧应该还是在高中毕业的暑假里,韩剧,台剧,港剧,日本动漫,后来实在🈚️剧可看,开始接触日剧,大概是流星花园的开端吧,花样九子,贫穷贵公子,包括现在已经差不多忘掉名字的日剧,看下来只有一个感觉,短小精悍,知识普及,寓意深刻,国家的倡导,民族的凝聚,道德伦理等都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剧中!

女主,国家柔道运动员预备役出身,然而因为受伤无奈选择退役,在面试多次失败之后凭借自己的过肩摔或者说热情努力向上获得了编辑的工作,并吧重版再来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特色鲜明的。说话尖锐现实的,整天穿着饭的衣服的,温柔又能力突出的,喜欢赌博的部长,还有受女主影响而变得充满斗志与朝气的幽灵。每个人都特色鲜明,都自带故事,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梦想,坚持,与人为善,向上,每一个人人物都得到了圆满。

日剧没有过分追求颜值,狗血,每一个人物都由最合适的演员去演绎,包括女主,不漂亮却特色鲜明,让人舒服,大概颜值担当就是小田切让了。

演技是一切,故事是灵魂,电视节目就该发辉一点本身的教育意义

 2 ) 从《重版出来》看出版编辑这个职业以及日本出版界

近年来,职场日剧似乎火了。观察这几年的职场剧题材,似乎已经从旧有的医生、警察这样的传统的职业脱离,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从前两年收视爆表的银行业“宫斗剧”《半泽直树》到上一季刚完结的以房地产经纪为主角的《卖房子的女人》都是职场剧的优秀代表。
日本素有“书之国”之称,爱书的特点体现在职场剧热潮中,便是影视行业的编剧们将目光投向了对于普通人而言略显遥远却充满梦幻的出版行业。

今年的春季日剧《重版出来》虽然在日本收视率一般,却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与反响。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的出版界,它都受到了包括笔者在内、诸多出版业同行的喜爱。
本剧的原作漫画《重版出来》2011年开始连载,2014年就获得了《日本经济新闻》的“职场漫画大赏”。日剧的改编不仅保留了原作的风格特色,还丰富了许多细节,并凭借一帮实力演员的出色表演,成为了一部令人过目不忘职场佳作。

电视剧所描绘的职场生活在满足了大众想象的同时,为了戏剧化和收视效果难免有夸张与虚假的成分。而《重版出来》所表现的出版业和真实的出版业究竟有多大的距离?真实的日本出版社工作究竟是什么样?中国的出版业又是什么样?笔者基于一名出版业从业人员以及对日本各大出版社的一些了解来带领大家一窥究竟。

《重版出来》:绚丽的漫画职场人生

《重版出来》最成功的之处在于,不仅真实而生动地勾勒出漫画出版业的生存状态、职场风景,还塑造出了一群个性鲜明,充满魅力的人物形象。每一位漫画家都有着鲜明的自我轨迹与性格形象,每一位编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与人生信条。同时,它还描绘出令人向往的作家与编辑间的美好关系:为了同一个目标与理想,不离不弃、相互扶持。除此之外,其他的出版业从业者,如热爱读书的书店店员河小姐,由幽灵员工成长为销售精英的营业部员工小泉,年轻却才华横溢的装帧设计师等形象也同样塑造得栩栩如生。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职场剧里没有坏人恶人,没有勾心斗角,剧情也没有刻意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剧中的冲突多是理念不同的冲突,矛盾多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烦恼多是自我身份确认的烦恼。虽然描绘着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稍显遥远的漫画出版界,但这些却是所有在进入社会,迈入职场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成长之痛。本剧将这些感悟通过主角的眼睛,深入观察,娓娓道来,一个个人物、一段段故事也如春风化雨般,沁入心脾。
 
和许多同行所感受的一样,“重版”(加印)这个词语在出版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美好词语。一本书经历了选题策划、编辑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制作、宣传铺货等一系列环节,凝结了诸多人的付出与心血。而一本书的责编就类似于这本书的生身父母,一步步亲历着“孩子”的诞生、成长。而“重版出来”(成功加印)则类似于孩子终于“长大成人”,能“独当一面”的喜悦了吧。



需要说明的是,每年新的出版物汗牛充栋,其中能够加印的却凤毛麟角。只有那些选题、装帧、内容都优质的书才有可能获得加印的机会。而在书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一本书如果在首印之后无法获得加印,那么扣除一系列的成本,利润所剩无几。因此,只有能够获得加印书才能够带来收益;只有能够不断加印的畅销书、长销书才有可能带来可观、长期的收益。
当然,对于一本书的编辑来说,加印不但意味着收入,它也意味着这本书到达了更多的读者手中,为更多的人所读到、接受与认可。这会带来一种莫大的成就与满足。而“加印率”也是衡量一名编辑的能力,一家出版社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每个在书业奋斗着的人无不都在为“加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每本书的成功“加印”而欣喜若狂。就像《重版出来》里,当成功加印之后,所有人会一起做“重版出来”的庆祝仪式,相信每一个出版人看到这一幕都会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吧。



在剧中,编辑和漫画家一起齐心协力打磨内容,发行员不遗余力地奔波于各大书店,书店店员绞尽脑汁地设计海报、宣传角,考虑码堆的造型等场景,在出版从业人员看来都是如此真实而温暖。就像当我看到各位同行编辑们,在各大网站、SNS上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着他们的心血作品时,没有比那个时刻更让人觉得暖心的了。


 
虽然出版界的同行们多数也都认为这部作品从各个角度再现了真实的出版业界和出版编辑的工作,但有些细节却也有不实与夸张的部分。例如,女主角黑泽心体育大学毕业,退役柔道运动员的设定,以及过于热血的性格,似乎并不太符合一般出版编辑所具备的素质。不过,这个晨间剧女主角的标配似乎也为她带来了好运,总能够获得身边人的善意的帮助与鼓励。而现实中的新人编辑们,无不是摸打滚爬几载,才能独当一面。这个过程中的挫折、失败、批评还有对自身的怀疑似乎要比女主角多得多的吧。
 
确实,这位主角的运气也真有突破天际之嫌。第三话中,黑泽心作为刚入社的新人,就被委任社里的王牌作家《小角公主》的作者高畑的责任编辑,这在日本出版界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兴都馆的设定与现实中的出版社小学馆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这样的老牌大手出版社,新人编辑不跟着老编辑在工作现场先学三年,是无法独立担任任何作家的责任编辑的,何况是这样社里的王牌作家。



如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日本出版界中,崇尚“年功序列制”的旧有社风正在逐渐转型成为更加合理的“实力主义”。一些年轻的出版社,对新人编辑的培养周期也逐渐缩短,在入社一至两年之后担任独立责编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例如,1994年创立,持续打造出一系列文艺畅销作品的幻冬社据说就有着相对开放灵活的社风,有能力的新人被委以重大工作的例子近年来也并不罕见。

在日本,进入出版社工作究竟有多难?
 
日剧所呈现出的出版社工作不仅光鲜亮丽,且充满着热血精神与十足的理想主义情怀,任何人都难免会心生向往。在日本大学生的就业调查中,毕业想要进入出版社工作,成为编辑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其中大多数还是以进入大型出版社为目标,尤其是被誉为日本出版界四大巨头的角川、讲谈社、集英社、小学馆。
进入这些企业,不仅每天能够与自己所热爱的书打交道,甚至将来还有机会担任自己所喜爱的作家的责任编辑。更重要的一点是,大手的出版机构能够提供不亚于其他行业的一流企业的工资待遇。

以讲谈社为例,第一年工资加奖金即可轻松达到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多万),20多岁的社员平均年薪为900万円~1,100万円(约合人民币60~70万)。其工资水平大大超过了同行业标准,能够与热门的银行、商社等行业的工资水平并驾齐驱。
正因如此,面对高薪的诱惑,很多对出版业并没有那么憧憬、对书也谈不上喜爱的毕业生也会以大手出版社为就职目标,出版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讲谈社年收表



 在日本,传媒行业分为广告、电视、新闻出版三大块。想要进入传媒系行业公认是难度指数相当高的。而想要进入其中的大手企业更加是难上加难。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手企业数量少,每年应聘人数众多,招聘的职位却有限。

依然拿讲谈社来举例。
在就职难易度上,讲谈社被划分为最高的10级(至難),平均通过率只有1/381。2008年,讲谈社应聘者8000人,最后仅录取21人,通过率约1/400。随着书业的衰退,近年来的应聘者人数也在逐年下降。2015年的数据显示,应聘者3937名,最后录取的16名,通过率也仅有1/246,这个数字比考上东京大学还要难数十倍。而在应聘这样的大型出版社时,若非东大、早大这样的日本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可能连第一轮的简历筛选都无法通过。因此,能够在大手出版社就职的人,都可谓是强者中的强者,精英中的精英。
 
2008年三大出版社录取人数统计

企業名 応募者数 内定者数
小学館 約8000人 13人
講談社 約8000人 21人
集英社 約7000人 17人

据调查,在大手出版社就职的话,首都圈的大学比地方大学更加具有优势。而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的学生则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大概是与日本出版界的人脉、校友圈有着密切的关系。名作家、名编辑很多都出于这三所大学。而大手企业的内部录取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想要在大手出版社就职的难度令人望而生畏。
即便如此,每年仍会有众多怀抱梦想的年轻人挑战这个令人神往的职业。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出一份份简历,得来的却很可能是五六轮面试后的无功而返。

在中国从事出版工作似乎要比在日本简单不少。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出版业整体工资水平偏低,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所以如果不是真正热爱书,喜欢出版的人,毕业后多数不会想要进入出版机构工作吧。
然而近些年,比国营的出版社更加灵活化、市场化的出版公司的成长与活跃,正在悄然改变这一面貌。很多效益不错的出版公司已经能够提供能与其他行业比肩的薪水。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出版编辑,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热爱的图书实现自我价值,而且能够在大城市拥有不错的物质生活。

尽管书业整体正在衰退,但电子书却以惊人的发展态势迅速增长。同时,在高速发展的文化传媒领域,IP热、新媒体热、自媒体热、影视热等接踵而生。这些令人瞩目的行业动态使得书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在未来的中国,或许能诞生可与日本出版四巨头比肩的出版机构也为未可知。

不管将来如何,吸引更多有理想有才华的年轻人进入出版行业都是每个热爱出版,喜爱做书的人的理想与终极目标!


文/elfin

 PS: 关于今年的秋季日剧《校对女孩》与日本出版业。
          请移步//movie.douban.com/review/8156404/(部分内容重复)
          更多关于日本文艺、文化的一切内容!请关注

                                       
                                              【东瀛文艺通信】
                                            微信订阅号:dywytx

                          前沿的日本文艺资讯,深度的日本文化解读。
                        观察・阅读・领略东瀛文艺万象,从这里开始。

 3 ) 还好没弃剧,第七集太棒!!!

第一集

老漫画家问女主角:"你现役时期最得意的一本是怎样的?”
女主角回答:“就是无吧。什么都没有的无。在一瞬间找到对手的破绽,在头脑考虑之前身体就无意识地行动,连对手的体重都感觉不到。无论脑子里还是周围,都是一片寂静。那一瞬间似乎定格成永远。然后裁判喊出一本,队友们的欢呼声传入耳中后,才发现自己赢了。”

说掌握一门技艺,从开始学习到勤奋练习,到最后学成的最大特点就是,已经不需要刻意的头脑指挥,于潜意识中完成,所谓自然天成,.....

第二集(真是太爱这剧了,最近难得的日剧,每周五晚上都有期待啦!!!)

被称为幽灵的销售小泉纯(这角色好像千千万万的我们诶,懒懒洋洋,混工作过日子),但是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真的可以通过自己完完全全地传达出来,展示在大家面前,所谓气场吧。于是他有了幽灵的称号。
小泉纯虽然一直是那种懈怠慵懒不思进取的弱弱的气场,但是通过女主的嘴里说出来,他还是感到很震惊。

作为一名面对客户的前端销售人员,看到这一幕好感动。
销售部长把自己的工作笔记给小泉纯看,对于笔记上竟然还记录了书店店员的个人爱好,小泉表示很惊讶。
销售部长回应他说:“虽然我们卖的是书本,但是我们的对象是人,要将你的心思努力传达出去,书店店员将我们的心意传到到客人们的手中。即使漫画有多么好看,也不一定热卖。没有随随便便就能热销的作品,热销作品背后肯定有努力卖书的人,我们就是把它卖出去的!”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做啥事情都要用心,你的心意一定会通过你的行为反应出去,传达到大家。
自勉:加油吧!不要一辈子做幽灵!

第二集以后,继续每周末一出来就追剧了,但是都觉得没啥打动人心的桥段,于是这篇文也就搁着了,直到这周的第七集!还好没弃剧!

第七集

这一集讲的是直面内在的自我。编剧们真是选了一个很有力度的话题。
说这个剧之前,先引用一下武志红关于内在自我的描述。首先他认为我们普通缺乏对自己内在黑暗面的正确认识。而实际上人人都有内在的黑暗面,一味的逃避面对它,或者恐惧它,绝对是一种自我阉割。

这集漫画家老师对助手说:“创作作品的过程也是窥视自己内心的过程,不管有多么丑陋多么可悲,都必须去面对”

而助手在和老师对饮的时候说的:
我40岁了。距离20岁已经过了成倍的时间。
在这成倍的时间里,我没做任何竞争地走了过来。
总有一天能被人理解的!
总有一天会被大家接受的!
总有一天遇到一个好编辑!
总有一天被认可!
总有一天......
我认真地无争无抢地走到了现在。
这些挂在嘴边的话,我曾经自以为是地和上班族同学说过。
创作就是要这样,只有这样才配称为创作者。
孜孜不倦追求梦想的自己,与别人有着天壤之别。
我一直愿意这么想。
在以漫画家为目标奋斗的这段日子里,我活得和别人不同。
我想活得和别人不同。

老师善解人意地说:“终于直面自己的内心了”

这时的弹幕简直了,不得不感叹观剧的网友,完全get到了编剧们的意思,摘几条:
自己没有才华,并且认清自己没有才华,真的非常痛苦但又很勇敢。
放弃自己坚持了20年的东西,比坚持还需要勇气吧。
如果坚持成了一种偏执,那么放弃坚持尤其不易。

剧末,女主问编辑前辈,“一帆风顺的人和境遇坎坷的人,他们的分界线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沼田先生和他至今遇到的所有编辑都无法融洽合作的话,也太悲哀了。”
前辈回答道“就算对方是和自己合不来的人,漫画家也需要自己去跨越这道墙”
这就是分界线吧。境遇顺利与否自己可能无法掌握,但是并不代表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遇到逆境更需要自己去徒手攀登高墙。最难的部分,永远在自己。和剧中讨论的一样,这就像养小孩,TA以后可以一个人去任何地方的孩子,才是父母培养TA的最终目的。

 4 ) 我们是如何从优秀一步一步地走到平庸的

看完《重版出来》已20余天,仍对第七集“沼田的放弃”感触颇深,于是回来码几行字。

沼田为什么放弃成为漫画家的梦想?因为他终于能够直面内在的自我。他从中田的NAME里看出了“天才”,那是无关画工、笔法、技艺就能直抵读者内心的天赋,那是他努力20年求而不得的才能。就像是在武侠世界里遇到骨骼清奇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稍加点拨,武功就能一日千里,不是寻常练武之人勤加练习就能比肩的。那一瞬间击溃了他的自信,墨水洒了,他为梦想所建造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坍塌。

沼田有没有成为漫画家的天赋?我相信,他还是有的。20来岁就能获得新人奖,不可谓不优秀。他画的分镜,能让被大家视为天才的中田感动落泪,说明他也是有天赋的。他能成为漫画大师的助手,入行起点不低,说明他是有实力和潜力的。只是到不了天才的级别而已。但是,天才本就是稀缺物种,天才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优秀有天赋又很努力的沼田,是有机会成功的。

沼田为什么没能成功出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有很多种角度可以切入了。

一说,因为有退路,所以不能孤注一掷。沼田当不成漫画家还能回去继承家传酒厂,而中田没有家只有漫画。这让我想起大学时商业课老师说过创业者的出身与成功率的关系,有两类创业者容易成功:一类是没有退路,不能输;一类是无后顾之忧,不怕输。大部分人居于两者之中,反而容易瞻前顾后,失了勇气。年轻天才中田属于前一类,退休新人属于后一类,而沼田则属于中间类。

一说,固执。他的漫画要表达的主题太深层隐蔽,不为绝大多数读者所获知,无法转为可出版销售的商品。被编辑拒绝后,被老师劝说增加喜剧性,他都不愿意,不愿意改变风格迎合读者。

又一说,被勤奋掩盖的不努力、被耗尽的艺术创作力。

“我40岁了,距离20岁已经过了成倍的时间。在这成倍的时间里,我非常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存在。自己的才华总有一天会被人理解的,总有一天会遇到好编辑,总有一天会被大家认可,总有一天......日复一日,无争无抢,走到了现在。”

在“总有一天”的期盼中日复一日地消磨着,20年的坚持,从助手变为首席助手,迎来送往一个又一个晚来者先出道,表面上没有一天不工作不勤奋,可实际上在这条路上已停滞不前太久了。画了20年表达别人思想的作品,画工再精巧、技巧再纯熟又如何?他还能画表达自己内心的作品吗?

一个有天赋的优秀者,最终变成了一个勤勤恳恳的平庸者。到最后,Art,就只剩下Craft而已。漫画家的梦想,还不放弃,又有什么意义了呢?有些东西,被耗尽了,就回不来了。

 5 ) 允许部分群众失败或放弃以及没有「远大」理想

日剧很早年以来就拥有一个特性,主角的不必成功,可以选择失败,可以选择放弃,最终也可以被打败,正义的力量也不需要每次都战胜邪恶的力量,悲哀的灵魂也不需要被成功救赎。

编辑安井每天按时上下班,一分钟也不多做,公司业务只关心能否畅销能否赚钱,签作家也只考虑销量。上班努力刷 Twitter 和 Facebook。刚看到时候感觉简直就是我,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只知道赚钱的人,对加班嗤之以鼻,回家陪家人才是正经事。当然在这种不怎么远大的追求下,同时又处于画漫画这样一个创意性产业中,自然也是毁人无数;但再好看的漫画,再有才华的画家,在纸质图书衰落的当代,终究需要消费者买账才能生存下去。不知道在观众眼中安井算不算一个「坏人」,但这些都是年轻时候的热血、全新扑在工作上、远大理想等一系列所追求的东西带来的打击的后果。那集结束时候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总编对安井说:感谢你一直以来的付出,才能够让其他编辑和漫画家能够有资本做出一些冒险的尝试。

沼田是老师画室的首席助理,绘画功力了得,但一直得不到赏识,不能出道。他喜欢听落语,画的 NAME 也是落语题材的,是个自身文化素养很高的人。画的机器人 NAME 不能被编辑看懂,但是却能让中田感动到流泪,说明他在专业人士眼中是个专业人士,是个极其富有才华的人,但是极富才华的人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不能让普通人理解他的作品,换言之就是很难被接受,很难热卖。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放弃也没有决定改变创作风格,最后发现自己确实不能被大家所接受时,选择退出,选择放弃,选择去接管酒庄也没有去迎合受众,这大概就是天赋异禀不得赏识的才子最后的抗争。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成功标准」和「梦想范本」,漫画出版业的就是「重版出来」,漫画家的也是,但实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冒险去挖掘新人自由作画以求一炮打响,或者以最保守的方式策划以求每部作品都完美热卖。我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行业,类似于重版的标准大概就是应用市场排名第一,或者被 App Store 列为推荐或精华;有朋友从事金融行业,日常的梦想范本大概是股票一夜之间价值翻倍;有朋友在执教,梦想就是自己的学生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但是同时也有很多软件从业者闷声发大财,从未闻其名但其软件收益百万千万;金融操盘手未能找准过一支一鸣惊人的股票,但保守的投资方案永远能低吸高卖,效益惊人;有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不行也未能考上好大学,但老师给予的人生指导却在学生一生中受益匪浅。当然,同时也有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的从业者,有的怀揣理想被打击,有的自始至终未能找到理想是什么。

但是,没问题啊,允许这些人的存在,承认他们的努力;允许坚持梦想,也放弃梦想,每一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因为羁绊而所作的努力,都不浪费,都很值得。

 6 ) 无可挑剔的成人童话

冬天是白色的,也是灰色的。

2016年的冬天里,直美与加奈子上演着绝地逃亡,美和在恭子的怀里痛哭,东京的高级公寓里香熊与树里演绎着温情的故事。

四月,花开了,阳光重回人间,把色彩还给了这个世界。于是,春季番的编剧们用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敲了敲键盘:嗯,是时候给观众来一发鸡血了。

但是打鸡血也得依照编剧的基本法啊。当然了,观众们的口味也是很重要的。

然后我们就看到这样一部基本上没什么黑点的一部剧,“重版出来”。这部剧再一次为我们展现了日剧工业的成熟与完备。虽然现在每一季都还是有30%左右的作品“不堪入目”,但像这样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剧每季基本上也至少会有3到4部。这就说明,日本的电视剧制作工业已经十分成熟的,从编剧的功力,到演员的业务能力,再到整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准,一句话概括下来就是:你要玩我陪你玩啊,玩够一百下(ha)。

多的不说,就说两点:

1、自圆其说的“成年人逻辑”

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符合逻辑,而且需要符合成年人的逻辑,否则的话,成年观众会产生不适感,犯尴尬症,情节严重的会引发尴尬癌或呕吐感。

这部剧恰恰很好地完成了每一个逻辑线的诠释,此处以安井桑为例。

本剧中的第六集专门讲安井桑“粉碎”新人漫画家。编剧利用前几集对安井桑的刻画,已经让观众对安井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严格遵守下班时间,能偷懒时就偷点懒,语气戏谑刻薄,向下耷拉的眉毛似乎把眼睛压小了一半,与元气少女小熊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观众们就期待着两人之间产生矛盾,同时也好奇安井经历了什么才有了现在这个作风。

在这里,编剧就得给观众一个原因(解释)。于是,回忆徐徐展开,原来歪嘴的安井桑几年之前也是一个奋进的好青年,对工作太过上心,于家庭确少有顾及。然而工作全心全意的安井却在一次工作状况中失去了漫画家的信任。这个过程之中,安井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失误,竞争对手在背后捅的刀子确使他一直的努力付诸东流。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一直以来合作的漫画家,失去了对方的信任。

想当年,安井君也是一个有梦想的青年,为了梦想而努力奔波的他,刚刚作出一点成绩,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却在出版社追求效益的动作中成为了牺牲品。

被合作的漫画大师斥责之后,拖着伤痛的心回到家里,摆到眼前的确实妻子的一纸离婚状。一心扑在事业上,安井对妻儿的关心太少,女儿的生日也淹没在了周二例行的校对工作中。刚刚在漫画家面前哭着下跪的安井,拿着离婚申请,无力地躺倒在自家的沙发上,远处的饭厅亮着灯,更显出客厅里的昏暗。安井再一次哭了出来,他无奈地啜泣着:被公司保护,不背负任何风险。

这正是刚刚漫画家教训他的话,然而"被公司保护"的安井,却在公司追求效益,撤销刊物的举措之下,丢掉了大漫画家责任编辑的工作。

明明有梦想,明明那么努力,明明没有什么差池,对工作的投入让我连家庭都失去了,却换来了合作漫画家的离开。这一切有原因吗,有。是谁的错吗,谁都没错。出版社追求效益也是着眼于大局的战略举动,漫画家也有他的责任与难处。对于家庭确实的关注也确实太少。

然而自己的惨剧究竟是造成了,自己以前所坚持的那一切一切,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必要这样坚持下去吗。安井手里捏着离婚申请书,内心必定是翻江倒海。这样的变故足以引发一个人的改变了。

昏暗的编辑室里,冲上去想要殴打出版社高层的安井咆哮着。那是那个上进的安井最后的演出。当“flow”的最终刊在安井的冲动之举中落地的一刹那,安井发出最后的呐喊,他知道他将要告别自己的梦想。不管撤刊的杂志会不会成为那位出版社高层的职业墓碑,安井喊出的肺腑之言必将成为那个为自己漫画梦想奋斗的青年的墓志铭。

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这个追求商业效益至上的安井。回忆的描述圆满地完成了对安井现状产生的解释。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认为编剧提供的逻辑有什么不妥,这足够现实:多大量的打击,就会产生相应程度改变。

然而编剧更进一步,结尾的处理也恰到好处:

安井想继续让东江干苦工(安井察觉到东江的功力无法胜任独立连载的工作,而其成熟到位的作画却十分适合去表现已经有文字原作的作品,培养她独立创作费时费力,并且猴年马月不一定能培养出来,而直接委托作画工作却能立即创造商业价值)。这个时候,东江坦然拒绝了安井的要求,告诉他她仍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看着执着的东江,安井似乎看到了几年前奋斗着的自己。那份热血并没有过去太远,如今这个姑娘的慷慨激昂使安井的眼眶微红:梦想啊,似曾相识却又已是那么遥远。

然而往昔一去不复返,安井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同时,他也无法做到完全的诀别。这也就是为什么,安井在执着的姑娘前红了眼眶,却还是要坚持自己现在的原则。这一切的一切,合情合理,合乎现实而已,却在剧本建设中显得那么的可贵。对于现实的贴合,就是对观众,对我们这些在现实世界中努力生活的每一个成年观众的尊重,做到这点的编剧,怎能不获得观众有种的喝彩呢。

2、笑点需要铺垫,泪点也是

本剧有太多太多的泪点,然而如果留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泪点的包袱埋得都很远很远。对于日剧一集里集中解决一个矛盾的结构传统而言,这样的铺垫设置算是本剧的一大成功之笔。

此处仅以小日向文世饰演的三藏山大师最后新漫画发表为例。

三藏山在本剧中一直以来以谦和、慈祥的形象出现,留给大家的是一个慈父、良师一般的漫画界巨匠的印象。我们在第一集里便体尝到了他所经历的那场挫折,也为这个善良,温和的大师所遭受到的非难而感到愤懑。于此同时,编剧也让观众认识到岁月不饶人的真理,不说别的,多年的伏案作画渐渐弯曲了漫画家的脊背,腰板挺直的漫画新人成为了驼着背的漫画大师。虽说第一集的结尾,小熊巧妙地找到大师作画变形的原因,短期危机度过,但三藏山大师面壁时的那段思考也确实道出了他对自己,对读者,对时代的感慨与反思。

那么老人思考的结果在哪里呢。大师站上领奖台的时候给出了我们答案。我们看到那个驼背的长辈努力挺直身子,拔下话筒,一改平时平和语气,高声激昂地向年轻的漫画家门发起挑战。这种反差本身就让人感动,再加上联系起第一集大师的挫折经历,不少观众自然会鼻子一酸。因为在这样一个漫画界前辈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贡献给漫画事业孜孜不倦的一生,其还连带出这一整季里各位出场漫画家、漫画编辑为了漫画事业以及自己的梦想所付出的努力,留下的泪水以及逝去的青春。这时这部剧中前面出现的每一个此类的桥段都成为了这一幕的铺垫,在这样一个场景中,积蓄的情感达到高潮。

于是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一群漫画人的故事,我们更看到了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成年的观众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我们也在梦想与现实中不断的游走与妥协,也像剧中人一样执着,取舍,放弃。这时我们个人的经历成为最后一层铺垫,看到他们的故事,你就又看到了自己,这时你的眼圈怎能不红呢。

好编剧,有能力引发观众自动勾起这最后一层铺垫,这需要编剧功力,也需要制作团队的良心。

以上两点,是对于本剧的分析。本剧作为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份优秀,但也并不出意料的日剧答卷。成熟的日本电视剧工业体系是有足够的实力在每一季都至少捧出2-3部这样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对于想要建设成熟电视剧工业体系的国家来说,也是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




 短评

温馨真情向,梦幻卡司……

10分钟前
  • 嘀嘀嘀嘀嘀
  • 推荐

看重版出来莫名其妙每一集都在哭啊,什么时候才能放弃日剧这种不切实际的人生观呢?然而真的放弃了的那天一定会哭得更惨吧。

14分钟前
  • 李斯本
  • 力荐

虽然说单论故事线的话,有点散乱以及节奏慢,但是细节真是十分感人。过于夸张的鸡血最后都收到了合理的范围之内。演员方面年轻一代显然没有前辈们出彩,但是各有各的看点,小日向老师最后领衔泪点收尾,好评。

17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好看!!!!华酱太可爱了(LH里没有get你的可爱是我的错!)配角cast简直了!都是熟人!良良的tee是全剧之魂!还有安田显的吐槽!成功成为坂口小天使脑残粉hhhh

20分钟前
  • 四夕子
  • 力荐

這光打得跟月九一樣

24分钟前
  • 释年
  • 推荐

鸡汤又鸡血 日剧跑加燃魂 漫画题材又很戳 卡司监督脚本统统一级棒 太喜欢啦!

29分钟前
  • 戚阿九
  • 力荐

元气十足的向日葵剧,每周期待着这温柔一击。鲜亮明媚,散播“活着真好,有梦想真好,有偶像真好”的能量。看完就想快步走路,眯眼睛笑,大口吃饭。我爱小田切让。

31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眼泪要流干了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要我说就不该让小田切让来演,活生生降低别人的存在感

38分钟前
  • 王xx
  • 推荐

带你走过从杂志连载到单行本再版的方方面面,梦碎梦圆。出版界的朋友们都眼泪哗哗,可见虽然理想化却有真实性吧?黑木华热血卖萌我一丢丢都不吃,但迭个男卡司花团锦簇,就当女主是百花丛中一棵草。副主编(Joe桑)超温柔。好喜欢倒霉的chief助手沼田(室毅)

40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小田切让的丸子头真是帅到没天理!!不太喜欢女主那种永远打满鸡血很热血的样子,太没有实感了,而且对漫画本来就不是太懂,更get不到这个热血的点

45分钟前
  • 叶酱
  • 推荐

每一集都打鸡血啊,打得我泪水模糊了双眼,真要是像剧中那么充满干劲儿就好了。严重推荐给编辑看,她回我:“《山中的糖果》马上也要重版出来啦!主编决定再加印几千册。”看来打鸡血,也能传染。

47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有才华的人,和拼命努力的人,真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两种人……

49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所以日本为什么要翻拍《未生》?这就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未生》了啊!之前还在想女主每天都能元气满满去上班好厉害,——要是同事是小田切让坂口健太郎要润永山绚斗室毅我也每天奔跑着去上班啊!

53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你知道所有这些都是理想型,最理想的那一型,可还是好感动啊!想做一个像小熊那样积极的人,想要一个像五百旗头那么帅那么nice的上司,就介样。

54分钟前
  • 朱尔赫斯
  • 推荐

人生的鸡血就是一部部日剧支撑的

56分钟前
  • 唐书钰
  • 推荐

4.5;职场风云诡谲,难得有如此美妙的乌托邦,各个可爱得宛如童话角色,灰暗现实需要梦想提神,若有一天连梦都不想做,与咸鱼有何分别;小熊穿针引线,挖掘编辑们的背后故事,每个人在这热情光环影响下都在悄悄改变;卡司太强大,每个角色都喜欢,对手戏精彩,看得哭哭笑笑。

5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还是不喜欢一惊一乍动不动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说话的风格!

1小时前
  • 王小邪
  • 力荐

在泥沼中前行时它是黄粱上的美梦,虽然饭香醒人,世事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只会更残忍,但毕竟是美梦。再虚假些,也能接受。

1小时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此剧真是集结一众日剧绿叶常青树,大叔鲜肉总有一款适合你。热血励志又鸡血,黑木华的职业装扮相意外的好看,整体感觉非常好。

1小时前
  • 张苑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