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男北女

爱情片韩国2003

主演:赵寅成 金莎朗 孔炯真 金勇健 皇甫惠贞

导演:丁楚信

播放地址

 剧照

南男北女 剧照 NO.1南男北女 剧照 NO.2南男北女 剧照 NO.3南男北女 剧照 NO.4南男北女 剧照 NO.5南男北女 剧照 NO.6南男北女 剧照 NO.13南男北女 剧照 NO.14南男北女 剧照 NO.15南男北女 剧照 NO.16南男北女 剧照 NO.17南男北女 剧照 NO.18南男北女 剧照 NO.19南男北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7:47

详细剧情

金哲秀是韩国国家情报部主任的儿子,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似的人物。在大学主修考古系的他被挑选为一个考古发掘团的韩国代表,前往中国吉林省参与考古的工作。在团中金哲秀遇上了来自朝鲜的代表英姬。相对于哲秀而言,英姬的性格刚好相反──衣着老土却生性叛逆。然而这却令哲秀看中了英姬,并且希望可以追求到她。可是他们之间的相恋并不顺利,一方面来自哲秀父亲的反对,另一方面又由于南北之间的政治关系……

 长篇影评

 1 ) ONCE

九十年代的北京,大波浪,大墨镜,长风衣,宽松的毛线衣,徐帆气质出众,遇上了同样寂寞而浪漫的葛优。
哎呀,那些场景直接唤起了我的回忆,一大排长途电话机,大年初一的百货商场,除夕夜的赵忠祥……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夫妻?
思想共通吧。
思想共通是过不到一块儿去的。得宽容,大度。
找个伴儿过日子,这在中国,就成了白菜猪肉馅儿饺子姜汁儿醋,在西方,注定是段激烈的爱。
唉,可怜的葛优,那倒霉人品,和我很有的一拼呀。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 ) 久违的中国电影风格

这部片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碟子是很难淘到的,电视上也大概只会在中午或者午夜播放权当充数字的节目。
对于我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说,对于时间的概念,不是连续的。很明显的一个分界点就是文革和文革以后。比如看《革命时期的爱情》,我很喜欢,某些观点能引起共鸣。但我会直觉的冠之以“戏”的头衔。90年代我确实经历过,人物的穿着、当时的建筑,甚至形状怪异的公共汽车,让人一看,记忆的大门就打开了。很容易就沉浸在里面。
这部电影的风格现在已经很难见了。一部片子,没什么激烈的矛盾,就这么平铺直叙,唯一的点缀还是葛优偶尔玩玩嘴皮子。也没什么OST,午夜你一个人看时甚至都能听到音箱里的电流声。
但就是这么吸引人,我觉得这个片子很适合过年时看。对于一个成年人,对于过年的情绪不会只是像春晚那么简单。我认为春节是看这个片子是种发泄。孤独是扎根在人的心里的,尤其是在过年时,若有若无的对话是对这种感觉的最好表现
虽然很多地方的处理仍显稚嫩,但这确实和《本命年》一样代表了90年代中国电影令人感动的风格。这时期的电影,包括译制片都喜欢这样娓娓道来。之后到了97年,感觉是突然出现了《甲方乙方》。这真的是93年的电影和97年的电影吗?

 3 ) 傻白甜没有未来

92年的片子,小时候觉得是个很好的片子,刚重新看了一遍这个片儿,突然看见了不同的东西。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女主就是个傻白甜,只不过因为漂亮,所以是女性中自信的那种,只不过这种自信来自被男性凝视评价为有性吸引力(性价值)的自信,却还是不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需要、喜好以及关乎人生命运的何去何从的选择。

很多人都觉得男主过年拿着白菜进门的时候是浪漫,可是从女权的角度看,已经拒绝了,还要来,就是冒犯了,哪里来的浪漫可言?宁缺毋滥不知道吗?即便很多人都说男主看起来挺尊重女主的,可是这种尊重可能也不过是在男权眼中的尊重,因为女性的意志自始至终都是被男性半推半就的在往前走,不管是追寻出国的丈夫,还是接纳男主一起过年,好像只能是被选择的结果,好像只要有个人珍惜就是幸福,自己却不懂珍惜自己。而真正的尊重,难道不是说让滚了就滚远吗?真正的自我意识,难道不是老娘喜欢谁不需要你来告诉我,对老娘好前提也得是老娘愿意对伐?难道不是老娘才是选择的主体,生人勿近人挡杀人吗?老娘不需要谁来保护,不需要英雄,有没有做贼,有没有贼胆不是标准,有贼心者就是贼!所以在女权主义者眼中,只有当老娘主动感兴趣的,让老娘觉得自己是贼的男性,才是值得品尝的。当然至于是不是要真的去吃,那还是得两情相悦,我骚我浪可我不贱啊,看上的对方如果不喜欢我,那还是赶紧各回各家,各撸各猫去吧!

当然很多朋友会说那男主不是最后啥都没干嘛!或许你会说男主那么做是因为“善良”,但我却要说,那不叫善良,而叫愚昧!本质上还是男权主义者的潜意识中的那一套——但凡两性关系就是男性占便宜女性吃亏,而在两性关系里,女性只有两个名字——干净和肮脏!所以结局时很多人眼里男主的所谓高尚,在我眼里不过还是自以为是的阴暗猥琐,根本不是尊重女主的感受!明明女主已经做出了选择,结果可倒是为了成全死男主的自我感动,再一次被耍了个流氓!!!就是过年时拒绝却被死缠烂打的重演,只不过反过来,现在明明对对方产生了感情想留下来,却又被硬生生的在脖子上挂个一个贞节牌坊!为什么是“你本来可以把我留下”,而不是自己说了算呢?难道女性就只能有一种被男性作为一个物件,被喜欢把玩儿又没钱的主儿摸够了放下或者被不差钱的大老板囤货在仓库发霉变质不见天日的命运?又当又立的男主如同一个皮条客,只不过他没有把女主贩卖给金钱,而是贩卖给了所谓的道德!因为男主的逻辑是,女主留下,就是对前夫不忠的婊子,这种公共汽车,心中已经在对方身上泼上了千万盆脏水踏上了千万只脚,自己固然也不会想要!纵使走了,但却是个恪守妇道的娘家闺女,尽管不是自家的,但终归是纯洁的,即便自己无法得到,但心里念想起来的时候总也还是个干净的身子。实在是其心可诛啊!其心可诛!更加可悲的是,女主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她选择了违背自己真实的感情,离开了男主,好把一个自认为珍贵的所谓贞洁留给了他。其心也哀啊!其心也哀!

当然,片子拍出来的当时中产阶级的出国狂热、当时男女的状态,以及现代人的孤独都还是很真实的,而且这些视角大家都说了很多了,就不说了。可正是因为真实,特别是对比自己不同年龄、对女权的认识程度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感受,意识到女性在这个男权世界的真实情况,更让人唏嘘。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傻白甜是没有未来的,不管是花瓶,还是宠物,只不过是进入了男性凝视门槛儿的工具,而工具化的女性是没有人格的。

 4 ) 关于葛优

葛优不光在这儿,在所有我看过他的电影里,他对女人,对感情的态度始终都是一样的。一开始是显示出真正的尊重和并不刻意的距离感,最后感情占据上风,发生的一切都来得非常自然。葛优带有一种入世的通透,看得特明白,对现状却毫无反手之力。是那种他垂着眼说,哭有用吗?走就走吧,爱他妈谁谁。你隔着屏幕看着他,倒有些想哭了。

 5 ) 想起越洋时代

这是12月24日。平安夜之前,我们仍然在上班。
看太阳队的视频,每个球员穿着圣诞节特有的老土温馨的毛衣,唱圣诞快乐歌。难免不想起去年、前年以及大前年的圣诞节。

2007年,都柏林海边的小镇。12月24日街上一个人也找不到。连亚餐店都关门。波兰人、越南人和我们两个中国人,聚在一起过圣诞。越南小哥是个佛教徒,可是用旧报纸做了一棵圣诞树。

2008年,图宾根。圣诞节的一早,我和小咪坐上空无一人的公交车,下山去斯图加特。中午时分坐上大巴,前往巴黎。当天夜里抵达,没有看到不远处的铁塔。累得睡着。

2009年,图宾根。快要回国。猪睡着了。我们疯狂地打扫卫生,尽管如此,仍然在两个月之后被人嫌弃房间脏与乱。惹得口水不断。

看大撒把的时候,我难免地想起自己,原来也曾经是“出国人员”。尽管我在感情上非常接受“肉包打洋狗”的理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国去,并且对此谋划不断。尽管如此,当我站在天安门前看升旗的时候,仍然有感动。

 6 ) 过时的古老的电影

晚上十二点,我百无聊赖的在thinkpad前整东西,爸爸去……不知道干嘛了,妈妈在休假,亦然休闲,于是乎我们一起看了这个平时我换台都不会停下的电影,1993年的电影,当时最时髦的电影,这个电影是这样的:
1993年,的北京,九十年代的北京,波浪,大墨镜,长风衣,痴男怨女,徐帆漂亮寂寞留守,遇上了同样寂寞而点儿背的留守葛优。单元房,两室一厅还是个梦,长途电话机,百货商场,除夕夜,赵忠祥……
 
之所以静下来看这个老电影是因为,很多东西,甚至整个故事,都能在我的父亲母亲以至于那一代人身上得到印证,一开始顾颜他老婆奋不顾身的出国,林周云的老公抛下难产晕倒的徐帆也要上飞机,基本没装潢的单元房,一门心思相信丈夫回来接自己的留守妻子,单纯漂亮理想主义的女孩子(作为晚期少女我保证这种女孩在当今中国已经绝迹了),王朔那种点背到极点还要拿自己开涮的语言,专门为出国定做的服装
中国短短十五年的巨大巨大巨大的变迁
当时越不去的鸿沟变成了平地,当时错失错过的人现在也只好化作无可奈何的苦笑,当时的时尚变成了现在土的掉渣的范本。
           也许不需要15年,仅仅四五年后,现在我所迷恋迷惑无法自拔心醉神迷的东西就会变成一个笑话一抹苦笑,那么我们又为了什么去劳心费力头破血流,为什么痛苦悲伤,为什么庆幸,为什么热爱,为什么奋不顾身
        十几年前,还年轻的窦唯在红磡吹着笛子,他唱:
 幻想疑惑简单善变/,好强无奈孤独脆弱,/忍让气忿复杂讨厌,/嫉妒阴险争夺埋怨,/自私无聊变态冒险/,好色善良博爱诡辨,/能说空虚真诚金钱,/哦,我的天,高级动物,地狱天堂皆在人间。
         加油,小动物
         祝所有人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短评

“我不想坐民航。” “这么说你丈夫给你订的是战斗机?”

3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力荐

只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陌生又熟悉的亲切感。时间跨度上略显不足,拍摄手法也略显笨拙,但是剧本处处透露出冯氏喜剧的影子,编剧的影子远大于导演,那种贫嘴中蕴含的悲情意识,是现在的冯小刚所不具备的。日本料理点餐那段真是笑死……

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似乎是改的乐美勤的话剧《留守女士》,故事背景设立在当时的出国热潮中,两个留守男女在面对自己的另一半出国之际,面对远距离恋情和面对孤独时的内心困境与微妙变化。冯小刚的剧本、对白已初具雏形,借葛优的贫嘴,把喜剧的智慧变为人生苦难的“心灵鸡汤”。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许多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

1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突然好怀念那个“混乱”的时代:最起码,春晚上还能瞅见赵本山“插科打诨”般的讽刺揶揄,最起码,甭管暑假寒假,每年都能有与你约定不变的周杰伦,最起码,即便三观略不正,韩寒郭敬明一类的青春还能在报亭瞥见,最起码,凤凰卫视还能看到日本的动画片和锵锵三人行,最起码,那时候的贺岁档,真的是把人逗的前仰后合。最起码,那时候,能随意放炮和烟花。现在好了,什么都“规矩”了,连老城各类小店的招牌都特么清一色了。

1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1. 「会吃吗?」饮食男女孤独时候,一餐热饭胜过一切。 2.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3. 回放了五遍,最后的播音里是「开始登机」不是「停止登机」。若剧情最后强留,故事就落俗套了。

22分钟前
  • .
  • 推荐

当葛哈利遇到徐莎莉,一年一年又一年,直到北京通往卡萨布兰卡的那一刻!其实最后的抱与之前的拥都有点过,还是应该处理的更含蓄些。冯式京味侃爷剧作与葛优的表演特点(局限?)决定了此片的情趣必须大于情感,愤世调侃古道热肠性格组合真要给你直接拔到纯催泪的程度?总感觉会兜不住。冯小刚的煽情,既是他的特色,也是他的罩门,成败与否更要依仗每部作品自身的免疫水平。本片而言,还是拿签证那段最好,俩人一起走出使馆,徐说真的有点后悔来,葛安慰说没事儿下回再办(他希望没成),这时徐从怀里掏出签证说,办成了……(ps林周云住在亚运村安慧里二区12号楼,拍摄当年正是俺家三区隔壁)

23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九十年代女演员那种特别“刻意”的表演方式,我特别爱看

25分钟前
  • ehehehe
  • 推荐

大sa ba就是留下来的大sb,冯小刚和郑晓龙合作的剧本太棒了,90年代初满眼都是涌进的外来事物,出国潮随着起飞接下来就是他俩的《北京人在纽约》,日臻成熟的葛优呢是《霸王别姬》和《活着》,也奠定了以后冯氏喜剧贺岁片的基础。被抛弃留守的男女假装试爱不就是后来的《花样年华》嘛,突然跨越时间的字幕卡和漫步北京景点的闲聊蛋侃也有点京味儿侯麦的意思,天安门城楼上还戏耍了一番王朔和文艺女书迷。台词金句频出,几个黄金配角出场的段落都太精彩了,时装模特一样颜值巅峰期的徐帆真漂亮,但演技相比就太戏剧腔啦。情感转变的节奏以春节为界拿捏的也好,其实还是相当于自嘲式的肯定了在改革开放后还要有坚守重情义的人。当时好多国产片旧制作模式上的通病整体稍感粗糙,尤其后期的配音和音效。中间剧院胶片版。

29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许多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该国以盛产鸟粪著称,号称鸟粪之国。

3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看过好多遍的一部电影,那时的冯小刚也贫,可还算真诚。印象最深的是过年那段戏,两个孤独的男女,在爆竹声声里,若有若无地慰藉着彼此的孤独。

36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往大里说话,往小里体贴人。

41分钟前
  • bluerider
  • 推荐

温情动人,把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就像散文一样。最后水灵灵的徐姑娘睁大眼睛对葛大爷说:你本来是可以把我留下来的。心里一软,少女心又上来了。。。

44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北京人在纽约前传。葛优在里头一本正经地幽默,非常喜欢。北京人那时可真时髦啊,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物质条件~毕竟首都!

47分钟前
  • 负暄
  • 推荐

看到最后才明白大撒把就是大SB的深意。

49分钟前
  • 流氓无产者
  • 力荐

北京老爷们儿疼媳妇儿就是大撒把,培养出了不识货的婊子,但肯定也能落上走心的姑娘

51分钟前
  • 的云
  • 推荐

徐帆滿臉膠原蛋白,葛優永遠是禿子

55分钟前
  • 十個雪碧
  • 推荐

过年好…孤独的人类互生同情之理解,假结金玉盟,拒绝诉衷肠…葛大爷一副厚皮囊,隐藏住浓浓忧伤…徐帆当时多漂亮,真真便宜了冯小刚…看时不免想到墨镜王,帝都人情异乎香港,孤男寡女骚情相仿…如果拍拍国朝当下部分孤独群众,那该是啥模样…

59分钟前
  • 大炎
  • 推荐

你要说他套路吧,但也是用心。北京直男就是可以往大一点扯,细节处逗得你心痒痒。冯小刚郑小龙的编剧。冯开始认识徐帆并展开追求就是从这部戏开始,冯小刚受邀看完试映后说:“这部戏还不错,就是女主角还差点。”夏纲导演告诉他,“女主角就坐在你后面。”冯小刚回头,看到了徐帆,这是他俩的第一次见面。7.7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 会和面吗? - 我们家没面粉。 - 嗯(掏出来一袋面) - 唉,我可不会擀皮儿啊。 - 会吃么 - 看,后悔了吧? - 我的意思是,只要你爱吃,咱就算没白忙活。

1小时前
  • +Ra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