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婚论嫁

香港剧中国香港2023

主演:林盛斌,麦美恩,糖妹

导演:内详

 剧照

谈婚论嫁 剧照 NO.1谈婚论嫁 剧照 NO.2谈婚论嫁 剧照 NO.3谈婚论嫁 剧照 NO.4谈婚论嫁 剧照 NO.5谈婚论嫁 剧照 NO.6谈婚论嫁 剧照 NO.13谈婚论嫁 剧照 NO.14谈婚论嫁 剧照 NO.15谈婚论嫁 剧照 NO.16谈婚论嫁 剧照 NO.17谈婚论嫁 剧照 NO.18谈婚论嫁 剧照 NO.19谈婚论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04:48

详细剧情

2023兔年「雙春兼閏月」是婚嫁好時年,主持林盛斌(Bob)、麥美恩和糖妹會為一眾準新人帶來「婚禮懶人包全攻略」。無論是喜宴場地、中式的傳統裙褂、嫁喜禮餅,或是西式的婚紗禮服、鑽飾、花球等情報,統統一網打盡。嘉賓高海寧、羅毓儀、吳若希和陸浩明會分別暢談婚嫁趣聞與夢想婚禮。「金牌媒人」Bob也會大揭主持婚禮時遇過的趣事與感動時刻,還有玄學家李丞責講解生肖與結婚相關事宜,並送上可增強婚姻運的「錦囊」。

 长篇影评

 1 ) 一部真实到令人发指情感纪录片,大龄单身深入

文章来自心理学家荀焱,看完觉得很不错,搬运过来。主要是针对第一集的···
也是本人看完最恐慌的一集,23333~~



最近被朋友安利了一部腾讯热播的情感纪录片《谈婚论嫁》。看完第一集,心里“激昂澎湃”难以自抑,决定写一篇“高大上”的心理影评。脑海里马上拽起精神分析的名言,“爱情是一场移情反应。你刻骨铭心的爱人都是替代品,三岁就可能注定你未来的感情走向;你爱谁,你恨谁,都和他没有关系;谁爱你,谁恨你,都和你没有关系。”

可看完这没有一点童年印记的片子,我忍不住低俗的狂喊,“这特么真实的令人发指!令人发指!令人发指!”

1

胖胖的余燕从事过最彪悍的职业——摔跤,而且得过冠军,两次。她也是《非诚勿扰》里争议声中的顽强站神。即使现在生活的记录镜头里,健身、蝶泳、搬动。。。。一次次展现她的“强壮”,可同时却也记录下她内心深处的那个永恒的“梦幻小女娃”:不同样式的花花背带裤、小红帽、白雪公主的T恤,始终如一的卡通头,对着蜡笔小新吃饭时吃吃的笑声,尤其是那顶秒杀眼球的萌哒哒的鹿角小黄帽。听到她一边强调“瘦下来找到的不是真爱”,一边很肯定的要求“他不能胖”;看着她带着小黄帽对相亲对象认真说,“我发脾气时,你要像大哥哥一样担待”,真想很八婆的捂住她的嘴,“嘘!小丫头,千万不能这么说!”

镜头里的余燕,装扮和内心是一致的,违和的是她的年龄、模样和她想要的婚姻。两性世界里,小女生般卡哇伊的天真任性一面偶然浮现,是沧桑些的男人们锦上添花的男性福利,但绝不是选择“妻子”的重要选项。

余燕不知道吗?还是她在急切的用“我好可爱”来掩饰她“我好胖”的心底尴尬,一个超不喜欢的自己。见过不少胖女孩婚姻里恣意明亮的笑脸,或许胖并不是问题,没底气的自己,过于刻意的萌装扮,梦幻般的期待与“童言无忌”,才是隔绝男性目光的高墙吧。《非诚》里的虚幻梦醒了,现实中的“小女孩”是否可以一直睡下去?

2

鸿莲人如其名,“鸿”和“莲”像刚柔的两端。这个飘飘长发,古典如莲般女子可以在相亲会场高声主宰,晤谈提问如面试般锐利。“想要个能仰视些的男人,必须在乎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抛弃,不放弃”,优雅的身姿下总有灵魂绷紧的感觉。

镜头给了答案,天台上的犹豫,重重情殇过的女儿心唯一羁绊的只是家人的期盼。联想起影片《东邪西毒》的心理隐喻,情伤后的女人们总是分裂着的,用明媚遮挡小心翼翼的模样。心底的伤痕会放大现实的阴影,戒备的潜意识会扩展挑剔的理由,不是谁的错,或许只是那些符合标准的男人们没有太多精力和情怀去应对灵魂的考验。


3

孙旸这位文学女博士后严肃自省的面容格外令人印象深刻,“我知道阻碍我寻找另一半的是我自己”。精致的高跟鞋群落,细节的考究搭配,课堂上“只有香如故”的深情朗诵,尤其那句“我是用月光取暖的女人”,扑面心灵的寒意。

如此极致的情怀让坐到相亲座位的她,就像头上那一高一低,界限分明的刘海,很难同对面的人有相交的可能,结尾相亲时大段漫不经心的画面处处反射着心底的疲惫。

孙旸的表现和鸿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们的强悍注释着网络里的那句名言,“活着,活着,就活成自己喜欢的男人的样子!”她们就是令大多数男性肃然起敬,又敬而远之的“圣女”代表吧,不沾凡尘的模样。只是那回到父母身边,那绞着发辫,催促妈妈展示十字绣的女孩;那在田里冲妈妈泼水嬉闹的女孩又是谁?那么灵动,那么烟火气。

与凡尘接轨的除了家人身旁的娇态,还有她们反复出现的言语关键词,“托付”,“驾驭”,“安全感”。心理大师们反复强调托付心理要不得,女性真正独立是自己给予内心的安全感,还能给予伴侣等等。恨嫁女们深深认同,可就是做不到。又要归结与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吗?

4

用“女上位”的姿态顽强游走在生活里的女强们,内心却更执着渴望着被覆压,被包裹。职业里男性气质的塑造会更激发内心女性情感的敏感,渴求那无条件的爱的体验,就是突变如鬼也能得到一个男人紧紧的永恒的怀抱。

承认现实的残酷吗?“不是男人不会给,而是男人不想给”,越是所谓现实精英的男性越耗费不起更多心力去猜解、去品读、去挖掘、去呼应女性的渴望。“这真是太累了!”,男人们会感叹,而且他们真的不太擅长。可“不能被拉低生活标准”的执拗像魔咒,逼迫女人自己还是必须向上看。

不过,虽然男人普遍心理需求第一位是成就动机而不是情感,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也有对女性的梦幻吧,就像《东邪西毒》里的洪七,就算自己衣衫褴褛,也有个温暖的女子在自己的恶言相对下,依然轻松的哼着小曲,死皮赖脸地非要照顾自己,义无反顾的带着崇拜的目光追随着自己跋涉在沙漠里。

5

路是自己走的,谁也没资格全盘指导你怎么活着。也许就像片中唯美的画面,万家灯火中就可以这么任性下去,也许这大千世界里就有那么一个上世欠债的冤家,这男人成就自己后重要的使命就是理解,疼宠着我们。

收一收触角或许也是一种路径,喜欢豆瓣上的文章《婚姻只是一件人生小事》,“安全”和“温度”都是自己的事吧。当不再悲壮感的为嫁而嫁,物质精神双强大的完美心情悄然熄落一些,当心理上能成熟的接受一段带着妥协、冲突、融合和给予的人际关系相伴,才去寻找吧。

女主人公们或许也是幸运的,镜头下的自己真实而丰富,旁观者的视角可以更清晰自己的内心图腾。镜头外的我们更是幸运的,如此有血肉的现实也映照我们自己的故事。

找到的是你吗?还是该找到更真实的自己?那个自己都没看清的自己。


● ●●●●

第一集1分钟浓缩

http://v.qq.com/cover/t/tj0173sty3ok11q.html?vid=k0019phbc1m

 2 ) 谈婚论嫁——中国式爱情的悲哀

经典台词:
不能太强求,不能太自由,随波逐流,可是我追求真心的牵手,我愿人长久。

我只能说,整部纪录片为了引导舆论而拍摄,所选人物与故事纯粹为了煽情而煽情。纵观全片,也仅有片尾曲中的部分台词引人唏嘘。

关于影片:
这并不是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新媒体宣传下的网络感的纪录片,它以有趣、矛盾点密度为主要出发点,目的是为了弘扬社会爱情,让人们对爱情与婚姻重新充满希望。

我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悲哀”。央视爸爸通常遵守如此一条,社会上最缺少什么,什么东西最为无望,他就要发展舆论东风的作用,越鼓吹什么。看来,当今社会大环境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无力感与负能量已经过载,所以需要舆论东风吹一吹。

豆瓣上有人评价说,对上百对夫妻情侣的采访,都不及天涯上一个上海姑娘帖子的现实感强,感情与婚姻这种东西,人们看到的总是当事人愿意呈现给世人的,这上百对情侣又呈现了多少现实的东西呢。

感情这种东西,如果是舆论和社会压力能够引导的,那也妄为它上千年文人歌颂的魅力了。歇歇吧,这样的纪录片套路我们不吃。

 3 ) 90后为什么不结婚?这部「逼婚片」给出了答案

年关将至。

一年一度的催婚批斗大会,也即将来临。

那些你讨厌的亲戚们,即将到达战场。

单身的宝宝们,你们准备好接招了吗?

看过了太多婚姻不幸的实例,可能已经有不少人,都不相信爱情了。

前不久,“萧山情侣的聊天记录”,让许多人都看清了现实的无奈。

有一些人,已经坚定了自己单身的信念。

宁可养给“李泽言”当夫人、给“呱蛙子”当妈;

也不要和现实中的人物结婚。

但是还有很多人,依然向往着婚姻,向往着和自己心爱的人,走进幸福的殿堂。

派爷今天就要来介绍一部关于“婚姻嫁娶”的纪录片;

为那些想要结婚却被现实吓到不敢迈步的宝宝们,加油打气。

我们,依然相信爱情——

《谈婚论嫁》(2015)

这部片子,又名“央视爸爸官方催婚大全”。

也可以叫做“情侣们对单身狗降维暴击的十万种撒狗粮方法”。

这是一部低成本的国产纪录片,讲的就是男女之间谈婚论嫁的那点事。

它的收视率相当不错,点击量超过了两千万次。

2016年的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它还被央视爸爸买下,在央视的纪录片频道播出。

(官方催婚意图明显)

每集3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纪录片会穿插着讲述三组关于婚恋的故事。

派爷一口气就撸完了全集。

虽然成本不高,但是节目的制作,却相当有心。

纪录片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收集了100对夫妻的真实访谈。

他们还对15对主人公进行了跟踪拍摄;

将那些感人的爱情故事,搬上了荧屏。

内容上的详实,让《谈婚论嫁》几乎包含了所有可能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婚恋模式和阶段。

最煎熬的,自然是单身的状态。

第一集,讲的就是剩女们的故事。

不论是影视公司的发行总监,还是留洋归来的的女博士,或者是曾经拿下省冠军的摔跤运动员;

她们作为大龄剩女,都面对着相同的问题。

过了年轻单纯的年纪,她们挑选另一半的眼光,越来越高。

她们更看重的,是男人能否带给自己“安全感”

于是她们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相亲的道路。

比如女博士,她一方面展示出自己强势的一面;

另一方面却想要找到能驾驭住自己的男人。

因此,她也错过了许多可能的缘分。

未来,她将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去到异国他乡。

或许,她的缘分就会在那里出现。

尽管现实中她们都没有摆脱单身的困境,但是她们依然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热忱。

可是有了对象,就能走入婚姻殿堂吗?

不一定。

房子车子,几乎是每个中国式婚姻中,绕不过去的话题。

于是,那些想要在一线城市立足却买不起房子的情侣们,就开启了“裸婚模式”。

条件稍好的,可以凭借几年的积蓄,外加父母的助力;

在一线城市购置一套二手老公房。

条件不好的,也只能在租住的房屋中,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

条件更不好的,甚至会选择回到老家,继续自己的人生。

有了物质条件,也有了爱情基础,相爱的人们终于要走进婚姻的殿堂。

可是婚礼这一项,也没那么简单。

在中国,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融合。

有的要尊重文化习俗,按照传统的仪式来办。

也有人结束了十年恋爱长跑,向全世界宣告他们爱情的盛大婚礼。

还有为了创意,选择和自己职业相关的水下婚礼。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物质爱情加婚礼,就是他们组成家庭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所有困难。

但是还有不少人,要面对更为艰难的情况。

比如伴侣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俞彧身患白化病,她与众不同的外表,经常会被众人的目光打量。

她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一名才华横溢的二胡演员。

幸运的是,艺术团中的音乐总监,愿意成为照顾她的那个人。

可是他的父母,却坚决不同意。

毕竟,白化病是可以遗传的疾病。

为了能够让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

俞彧和男友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托朋友做医学鉴定。

幸运女神被它们的感情打动;

最终的检查结果,显示不会遗传到后代身上。

为了让儿子幸福,父母也终于放了他们一马。

相比之下,印度人辛格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今年已经50岁了,工作中认识了中国的女友。

他的女友生活在陕北的县城;

为了爱情,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在韩国的工作。

顶着语言文化的差异,不远万里地来到女友所在的县城。

这份执着,感动了女友,却感动不了她的家人。

自始至终,女友的父母始终反对二人的结合,甚至不肯见他一面。

而文化的差异和众人鄙夷的眼光,让辛格渐渐迷失在这个小县城中。

相爱不易,婚姻更难。

相爱只要照顾两个人的感受,可婚姻要顾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两个人都要承担起来的,是多出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婆媳关系,儿女教育,老人养老;

夫妻生活的和谐程度,以及还要随时提防另一半,是否会给自己扣上一顶绿帽子。

每天生活在这种惴惴不安中;

让许多还没有尝试过恋爱滋味的人,都产生了恐婚情绪。

对于坚定单身信念的恐婚族来说;

高房价和高物价,就是最好的不婚广告,不育的避孕药。

既没碰到让你敢抛弃一切,孤注一掷的真爱。也没有能立足的良好物质基础;

年青一代人,拿什么结婚?

与其把婚姻当做传宗接代的工具和任务,不如对自己的生活负点责任。

不过尽管如此,这部《谈婚论嫁》,还是用了15个真实的例子;

让我们重新拾起对于爱情的信心。

不是所有的情侣,都会被现实击倒,不是所有人都会做出出轨的事。

同样,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婚姻产生恐惧。

相信不少女生依然希望在自己的婚礼上;

穿着白色婚纱,等待着心爱的人,说出那句我爱你。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不同的选择,也应该被尊重。

如果你已经坚定了自己不婚的信念;

那么请不要在意他人的流言蜚语,活出自己的精彩。

如果你依然单身却渴望爱情,请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优秀到可以不向现实妥协。

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稍纵即逝的缘分。

那个对的人,或早或晚,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至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七嘴八舌的催婚;

不要怂,直接送他们四个大字即可——

 4 ) 为引导舆论而生的片子

看到有邻友在看,评分8.2. 眼前一亮,立马标记为想看。
然后瞄了一眼简介,最后一句:
“谈婚论嫁,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我心里就呵呵了,一边删掉这部片子,一边心里想:
这不会是那些人发愁30年后没人纳税,而游说80后赶快生娃吧?

网上一搜,还真是!----“央视推出情感纪录片《谈婚论嫁》”
播出时间:
2016年1月18日,腾讯视频
2016年大年初一至初五,CCTV9
后者正是催婚的黄金时间啊






p.s. 尼玛,不给片子评价不让发表影评

 5 ) 谈婚论嫁-26岁女性的角度

第一集,我要找到你-三个女孩

第二集,我想有个家-裸婚,闪婚,买房

第三集,走在红毯的那一天-少数名族婚礼,存了很久钱准备的婚礼,水下婚礼

第四集,我要我们在一起-轮椅,白化病,癌症

第五集,漂洋过海来看你-北京和英国,印度和陕北,北京和美国

标题的翻译是let us stay together,虽然不是很明白这个翻译和原文的联系,但是比起谈婚论嫁,我更喜欢let us stay together。还有104天,就是本人农历26岁的生日,26岁,在中国(好吧,在哪个国家)都是可以找个人stay together的年纪了,所以今年我决定把找对象提上日程,为此,我决定开始学习如何找对象。

问,找对象拢共分几步? 第一步,本人选择看记录片学习,看完第一集:果然,只要谈到大龄单身,还是从女性下手呢。和《盛女,剩女》一样,“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过了30岁只能找二婚”这些狗话像古代犯人脸上刻的字一样烙印在大龄单身女青年的身上。这是2016年播出的片子,现在2022年,6年的时间,找对象还是困扰当代青年一大难题。不同的是,最近的两条新闻分别是“程序员小伙休假7天被安排7场相亲”,“男子因30岁儿子未成家喝药轻生”,关于这些新闻背后的上一辈混乱无稽的逻辑今天不展开讨论,本人想说的是,2022年,这不该有的压力,以前全由女性背负,现在各打五十大板,好像也不能说社会没有进步,但是对于三个女孩,三百个女孩,世界上成百上千个女孩男孩们来说,想要把谈婚论嫁等同于我们在一起吧,甚至我们相爱吧,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段路上,需要很多很多的智慧,勇敢和坚强。 “你把我卖了,肾,血什么都卖完,我现在也给你买不起房子,这就是现实”,第二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和我朋友都笑了,之所以我们能笑出来,我想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面对老婆怀着孕,房子没着落的境地吧。裸婚,闪婚,在2022年听起来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过时词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但是买房,still年度热词。这,就是现实。 婚后无数个想杀死老公的时刻,都是靠回想他求婚时下跪的眼神化解的。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对很多女性来说,不说爱就是不爱,没有婚礼就是没有结婚。侯丽价值12万的婚服是妈妈一针一线绣的,婚礼动用了全村的力量,李仕玉为了猪肉买多少斤,村里哪一家负责婚礼什么环节忙前忙后。比起“好好好,都听你的”,“反正婚礼是为了你开心,你喜欢怎么样都行”,我还是喜欢这种双方亲力亲为,即使意见不一,激烈的讨论争取后互相妥协规划好的婚礼。如果两个人的婚礼是为一个人举办的,那以后两个人的婚姻中很多事也只有一个人操心·,至少2022年1月27号的我是这么认为。

第四集俞彧从屏幕上出现的时候,我和朋友不约而同发出赞叹,好漂亮啊,像外国公主。在海边,她说:“经过这么多事,我更加相信,坚持,才会有未来。”原来不仅是漂亮的公主,还是坚强勇敢捍卫自己幸福的公主,“没勇气的人犹豫的瞬间,幸福就飘过眼前”,公主们,不勇敢幸福就飘过眼前了哦! 也许是语言不通显得格外沉默的印度男子和即使父母不接受也执意选择印度男子的陕北县城女子,缘,妙不可言。我不知道导演组怎么绕过北上广深那么多对中外结合的情侣,找到这对即使在2022年也不多见的跨国结合,也许是妙不可言的缘吧。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父母不接受的人大概率不能走到最后。这种说法缺乏足够的实际样本证明,不管怎么说,我想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既然确定是真心,那就不随便放手的两个人肯定能走到最后。 找对象,拢共分几步? 第一步,纪录片是别人的生命体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性别,年龄,国籍不是阻碍,我们要学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再试着去接受世界上不完美的另一个人。什么是爱呢?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人天生会爱,接受走入生命的另一个个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始终,我们要勇敢去尝试,现在的人啊,才见过几个人,怎么就敢说对爱情失望了,说啥大话呢。

 6 ) 关于80后的婚恋,关于你和我。

      第一集,剩女。第二集,裸婚。第三集,婚礼。第四集,坚守。第五集,跨国婚。泡面番,每集三个故事,都是精挑细选,接地气、有温度,小视角、大视野,每个故事都和自己不同,每个故事又多少和自己的经历有相似相通的地方,是中国80后的真实写照,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缩影。
       看的时候,总是很有带入感:自己年少时对婚姻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上大学时异地恋的艰辛,失恋的消沉痛苦,做单身狗那几年的迷茫和寂寥,当然还和前女朋友(们)的各种往事……一瞬间仿佛如潮水般再次涌起。
      好在,现在过着平静安稳的家庭生活,和可爱老婆经常在一起做些无聊的事情,絮叨些无聊的话,日复一日的零零碎碎,有时不知不觉也忘了自己也曾经历过那些挣扎彷徨,忘了两个人从互不相识到走到一起是多么不容易。有时想,两个人就这样慢慢走到老也挺好。
     关于这个片子,精致,考究,故事讲得好,画面构图好,符合现代传播的基本规律。看得出来制作成本不大,但好在精打细算,妙在花小钱办大事,每集25分钟的每一桢每一句都是经过推敲打磨,是有诚意的作品。
      李健的片尾曲恰到好处,在最恰当的时候戳中心底柔软的部分。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片子,那就是,“看了之后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听说是导演的处女作,看得出有股身处人生瓶颈,奋力挣扎寻求突破的生命力。对这样的作品,应该给予支持。

 短评

片子做的太一般了 但是不错的尝试 鼓励

7分钟前
  • ≌菩提风花
  • 还行

取材不错,可惜没有往深里挖,浮于表面浪费了那么好的切入点

11分钟前
  • #锦二爷#
  • 还行

还是有爱情的

14分钟前
  • 小灰的鞋带
  • 还行

一口气看完!安利一下央妈的良心纪录片~第1、2集还略有现实的无奈,第三集就开始狂撒狗粮。搭配李健唱的ed食用更美味。平凡的幸福真不简单啊。超级喜欢唐亮夫妻。

19分钟前
  • 英恩
  • 推荐

关于这个片子,精致,考究,故事讲得好,画面构图好,符合现代传播的基本规律。看得出来制作成本不大,但好在精打细算,妙在花小钱办大事,每集25分钟的每一桢每一句都是经过推敲打磨,是有诚意的作品。李健的片尾曲恰到好处,在最恰当的时候戳中心底柔软的部分。

21分钟前
  • 人间咫尺天涯路
  • 力荐

单身狗看的眼泪汪汪汪 为了获得幸福 都不容易啊世人(ಥ_ಥ)

23分钟前
  • Enigma.
  • 力荐

一直比较喜欢纪录片,要不就是BBC NHK的,要不就是大型历史类的,这次朋友安利《谈婚论嫁》,就抓来看了。说实话,看完第一集就慌了,不是着急结婚什么,而是看到那些剩下来的男的,实在不忍直视…虽然我们都不着急,都觉得在遇见对的人之前做好自己就够,可是讲真,不主动就真的很难遇见。后怕!

27分钟前
  • 大猫不吃🐟
  • 力荐

题材蛮大的,没深挖。

29分钟前
  • 三日
  • 还行

爱情和婚姻的诸般模样,不过这片子像一篇精巧的命题作文,太刻意去展示那些美好的了,而那些琐碎庸碌的可能才是一份感情最难的吧,还是第一集最有趣了。

31分钟前
  • 小药水
  • 还行

能找个相爱的人相伴到老 真的好幸福。我要去拯救宇宙,下辈子一定先找到木村拓哉!

33分钟前
  • 墨色
  • 还行

中国人活得不容易。

38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当晚做梦:“洪晃同款”大妈开了个厂牌,给Beenzino出了新专辑……

40分钟前
  • 晃豆豆
  • 还行

3.5吧

44分钟前
  • Wilde
  • 还行

虽然每集只有不到30分钟,不够过瘾,不过一叶知秋,窥斑知豹,可以涵盖生活中就在身边的那些婚恋之事。好处大概也在于对每一个人,每一对情侣都可以进行比较细致的跟踪记录,不失细节。爱情,是一种信仰吗?我不知道,不过,相信爱情,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选择。

47分钟前
  • Leon
  • 推荐

没深挖。

48分钟前
  • 大米
  • 还行

5集100对夫妻的采访,也都不及一篇上海女生的帖子现实感强~

52分钟前
  • 幽月醉心
  • 还行

挺精致的 比较理想化 对现实的挖掘不够 央视响应国家号召的作品 有软广

53分钟前
  • 学渣要翻身ToT
  • 推荐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啊!

55分钟前
  • 凌晓疯
  • 推荐

看前两集那是各种尴尬和恐惧,网友都说不想找对象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从第三集开始温馨虐狗,网友们又满是憧憬,最后祝看到这部片子的每个人都能幸福着。

56分钟前
  • 推荐

最喜欢第四集!

60分钟前
  • 火包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