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

剧情片哥伦比亚,厄瓜多尔2020

主演:Natalia Reyes,雷纳尔·戈麦兹,José Restrepo,Carlos Valencia

导演:Alfredo León León

播放地址

 剧照

潜艇 剧照 NO.1潜艇 剧照 NO.2潜艇 剧照 NO.3潜艇 剧照 NO.4潜艇 剧照 NO.5潜艇 剧照 NO.6潜艇 剧照 NO.13潜艇 剧照 NO.14潜艇 剧照 NO.15潜艇 剧照 NO.16潜艇 剧照 NO.17潜艇 剧照 NO.18潜艇 剧照 NO.19潜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37

详细剧情

Three illegal drug dealers launched out on a voyage in a homemade submarine. The submarine worked well initially, but it started to malfunction. In attempting to reduce the weight somehow, they were investigating the cargo section when they discovered a young female, Reina, hidden there, and she looked appalling. As the situation gets worse, the tensions among the three men are...

 长篇影评

 1 ) 最好的潜水艇电影

到后面我被震撼了,这帮军人活下来不容易,军人怎么也是政治机器,遭遇不测是正常的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假如命令是错的呢?

它是一部不像战争的战争片。很少笔墨放在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呈现上。而是将触角深入了军旅生活的细微处。艇员此起彼伏的鼾声。毫不遮掩的放屁声。对于性粗俗到下流的渴望。艇舱内永远散不去的臭味。漫长无望没有尽头的海上生活。狂吼的暴风雨与整日整日的百无聊赖。因为卫生条件落后而蔓延的虱子。60多个人共用一间厕所的尴尬。它没有去谄媚观众对于所谓的壮伟震撼的战争场面的无稽想象。而是将其无趣的一面如卷轴铺开。讲述的更多的是平淡无奇的千日。场景腾挪转移也永远是那几个。四个人坐在桌旁用餐。一群人站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瞭望。收到警报迅速下沉时的戒备行动。看似乏味却自有属于真实的千钧之力。

 2 ) 太他妈吓人了!

10分

太他妈吓人了!

想起一个笑话:一犯人被执行枪决 ,由于子弹是劣质的,第一枪没放出,接着又放了第二枪...第三枪...这时犯人哭了:大哥你掐死我吧,太他妈吓人了!

本片讲述二战中,一艘潜艇及舰艇上官兵出海执行任务的过程。

不得不说,潜艇实在太适合营造恐怖气氛了,密闭空间,窒息,煎熬、等待、死亡。一旦遭到袭击,潜艇出现故障,连逃都没地方逃,只能等死,置之死地,让人绝望。它的恐怖之处在于,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影片的表述过程非常有真实感,虽然惊心动魄,但一点也不显得夸张。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潜水艇电影。

不得不佩服三点:

1.德国产品,品质保证,机器的质量杠杠的,良心啊!关键时刻一再给力,救了船员们的命。

2.所有舰艇士兵的专业素质,即使个别人有畏惧和退缩,但大部分人能够临危不乱,即使身处绝境,也能保持极高的自控力和团队精神,像机器一样全力以赴的抢修和工作,才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

3.多亏有一位好舰长啊,太牛B了!

当然,再强大的人也不是机器,也会有畏惧和感性。真正的强者,就是那些面对恐惧,感到恐惧,并克服恐惧,战胜恐惧的人!

所以我一再强调,要保持绝对理性,感性及感情用事没有任何用处和正面意义。就像在潜艇沉底时,只知道祈祷上苍的人,如果那样,只有死亡一途。

同样的死亡,不同的拍摄手法,天壤之别。像《敢死队》那种商业动作片,突突突,成百上千人的死,也没什么感觉。但《从海底出击》从头到尾,并没有死什么人,但却始终充斥着死亡的危机感,让人心惊肉跳,胆寒发竖。

过程刺激,无尿点,剧情衔接流畅,行云流水。

各位官兵的只通过廖廖数语,就展示了人物内心,形象立体真实。既深化主题,又不喧宾夺主。

个人年度十佳之一。

 3 ) 从象征和宗教的角度聊聊这部关于船的电影

看了一集新版《从海底出击》就看不下去了,很不喜欢。新版变成悬疑剧了,不是我喜欢的水手和大海的故事,一怒之下又看了一遍老版《从海底出击》,拿出5个小时过一天“老人与海”的假期也不错。这片镜头语言相对简单,但是符号和象征技能点爆了,从这个角度聊聊这部我心目中最牛逼的关于海洋的电影。


蓝色和红色——水手的理智和情感

喜欢这种极简老海报风格

和《泰坦尼克》表面关于人,但实际关于船的电影不同,《Das Boot》(the boat)虽然名字关于船,但实际上是关于人,关于德意志的民族性。

德意志民族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理性,而潜艇就是一个完全理性世界的象征。潜航时只能靠海图判断位置;发射鱼雷要靠秒表判断是否命中目标;被驱逐舰追杀时要靠声呐判断敌人方位...没有大舰巨炮,没有光亮的柚木甲板,没有和暴风雨搏斗的浪漫,看不到海上日出的壮美,在猎杀时默默无声,在被猎杀时一声不响,看不见敌人,敌人也看不到它,如果被击沉了就一声不吭的沉入海底。一切都没有任何情感,只有理性,这只小小的U艇就是德国式钢铁之心的化身,纯粹理性的浪漫。

喜欢这个红色的屁股灯,买一个放家里

如何在潜艇狭小的空间中拍一部电影是个挑战,机位有限,人和人没有距离感,场景也不丰富,作为三个多小时的影片实在过于沉闷。Wolfgang非常聪明的选择用颜色来表现情绪,潜艇中一共出现了三种灯,红灯代表情感,蓝灯代表理性,白灯代表“正常”。有趣的是在猎杀和被猎杀的紧张时刻导演并没有用令人不安的红灯,而是清爽的蓝灯。危急时刻最没用的是恐惧,要用理性战胜恐惧才可能有一丝生机。三种灯是导演的独创,真实的潜艇中只有两种灯,开灯也没那么多讲究,白灯代表白天,红灯代表黑夜,目的是保持长期不见阳光环境下水手的生物钟,仅此而已。

穿格子衬衫的不一定是码农,也可能是艇长

小伙儿绿围巾挺好,一看就是法式的

轮机长的红背心

除此之外颜色也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艇长穿蓝格衬衫代表理性,轮机长穿红格衬衫代表情感,和法国姑娘谈恋爱的舵手上船时戴了一个绿围巾,代表生命的渴望。在水下的世界中,生命极其脆弱,二战德国潜艇兵阵亡率75%,堪称所有兵种之首(请记住这个知识点,如果穿越了千万不要上潜艇)。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和理性比起来情感简直不值一提。除了轮机长一直在担心老婆的安全以外,其他军官的私人生活几乎都是空白,军官们更像是潜艇的零件而非人类,所谓的休闲也只是做做弱智填字游戏,听听唱片,看看老照片而已,乐天派二副还喜欢玩面包霉菌和做一些恶心的“潜艇鸡尾酒”。水兵们在军舰上的生活倒是丰富多彩,一路有说有笑,聊聊港口的小妞儿,关注一下球队输赢,练练肌肉梳个小油头什么的,过的比军官们滋润多了。但在军舰上,情感越多的人知道的越少,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这样的自杀式任务要三重加密只有舰长能读,水手们还以为要去意大利度假了呢,但军官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还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怯懦,用残酷的理性来压制水兵们和自己的情感。

注意画面下方的手枪和帽子

在一次被驱逐舰追杀时,老轮机兵“鬼魂”约翰精神崩溃,放弃了代表理性的发动机舱跑到了舰桥舱口,妄图在水下180米深打开舱口逃生,一个理智的人丧失了理智。在轮机长控制住约翰以后,艇长无助的感慨道“AusgerechnetJohann.”(怎么会是约翰)。此刻他放下象征艇长权威的手枪和白帽子(德国海军传统,战时只有舰长能戴白帽子)意味着这并不是一个军事纪律对水兵的审判,而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评判。当水手失去了理智,他就不再是一个水手了。事后约翰去找艇长请求不要上军事法庭,艇长只说你去睡会儿吧,没有正面回答。

蓝色背景下红色救生衣和皮肤象征理性的丧失

蓝色灯光下的脸,象征理性的回归

后来在直布罗陀250米深的海底,全艇官兵奋战20多个小时拯救潜艇,在这个段落中所有的灯光都是蓝色,拯救水兵们的不是勇气而是理智。约翰带领水兵玩命堵上了所有的泄漏,舰长只说了一句“Sehr gut”(very good),这代表约翰重新得到了理性,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水手。实话实说我在德国的几年真没听德国人说过"gut (good)",顶多“Nicht schlecht (Not bad)”,他们不是害羞的民族,只是男人的赞赏还没有通货膨胀。


红色——水手的情感

上浮的激动

相比理智而言,潜艇的情感简单的多。潜艇几次出现红灯都是上浮时,这倒是符合现实,因为红色可以让眼睛更快适应黑暗。在西班牙海岸上浮是难得的轻松一刻,红灯营造出不安感还是把观众拉回理性,在放松中不忘警戒,况且这只是九死一生征途的开始。在直布罗陀海底劫后余生后,艇长命令上浮时开红灯,此时理智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水手们需要一点点运气,在红色灯光下艇长爬上舰桥,水手们像鱼一样围在舰桥周围贪婪的呼吸新鲜空气,艇长激动地大喊“Not yet, comerade! NOT YET!”,这是极度理智的艇长感情流露的一刻。

水手的快乐

军官们总是被一圈蓝色灯光笼罩,而水手们的色调总是红色的。在那场让“鬼魂”轮机兵崩溃的猎杀以后,水兵们在红色的灯光下跳舞狂欢庆祝劫后余生。水手长却带来了坏消息:沙尔克输了,5:0!大家瞬间从大喜到大悲,情感的流露是活着的证明。

夕阳下的温情一刻

电影中的海永远是灰蒙蒙的和狂暴的,唯一一次例外是在前往西班牙补给前,艇长和沃纳少尉在平静的海面上有一次谈话。艇长请求海军部让少尉和轮机长在西班牙上岸,试图让他们免于参加这次凶险的航行,此刻海平面上是一轮红色的夕阳,冰冷的画面有了一点点温度。


潜艇上的七顿饭和基督教符号

德国海军腰带扣,上面写的“Gott mit uns”上帝与我们同在。但随着战争的发展,上帝在逐渐远离

潜艇生活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也不适合正常人,白灯主要是在军官们吃饭时出现,这几乎是整个影片唯一的生活场景。些场景连起来就能看出军官们身心状态的变化,所有关于潜艇外世界的讨论也都发生在吃饭的场景中。灾难片和战争片中宗教是常见的元素,《从海底出击》又是船又是海而且这么宿命论的影片的却一点宗教元素都没有实在颇为奇怪。其实是导演把宗教元素用在了吃上面,影片中一共吃了七顿饭,每一顿饭都有点“最后的晚餐”的意思,伙食质量逐渐下降,既符合现实又暗示着潜艇和水手承受的苦难日益加深和上帝的逐渐远离,十分精妙。

第一餐:羊排和沙拉

第一餐,吃带骨羊排。羊代表信徒或耶稣基督,羊肉是复活节传统食物,吃羊排是重返潜艇的庆祝。其他几个军官还穿制服用刀叉,艇长率先放飞自我,穿毛衣用手抓骨头啃。刚下水的伙食还是不错的,还有绿色的沙拉可吃。大副衣冠楚楚,小心的把肉从骨头上剃下来。这段交代了一下大副的身世,原来是从墨西哥来的海外德国人,家里还有种植园,是个小地主。大家面面相觑,元首居然把墨西哥高帅富都给忽悠来当潜艇兵了!更重要的信息是他是这条船上唯一的纳粹。此刻轮到大副值班,一口饭没吃就走了。我们以后会看到这个人几乎没吃饭。这是一个隐喻,完美的纳粹军人是不食人人间烟火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副,永远胃口奇好。如果把用餐段落理解成“最后的晚餐”,那么大副就是犹大,永远不在场,或者在另外一个船舱的黑暗角落中。

第二餐:鱼,切得真好

第二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餐,吃鱼。鱼的含义极其丰富,象征诺亚方舟,而这又是一个关于大海的电影,所以最重要的一场餐桌戏要吃鱼,还可以理解成一种斋戒。斋戒的一天是圣洁的一天,艇长和大副在餐桌上爆发了冲突,艇长毫不讳言说出自己对纳粹的看法,把领袖们拎出来挨个骂了一遍,并且赞美了“胖孩”丘吉尔,在大副怒火中烧时还要命令他去放一战皇家海军名曲《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大副赌气离开,又没吃上饭。全艇军官都跟着唱了起来,水手们不会英语也跟着瞎哼哼得不亦乐乎。这段从宗教角度看颇有点驱魔的意思。二副把鱼头插起来跟着拍子摇啊摇,非常不礼貌的和上帝开了个玩笑。

第三餐:柠檬和炼乳,奶和蜜

第三餐是大家在一起吃下午茶。潜艇下午茶挺简陋的,一大盆柠檬配炼乳。炼乳的意思是奶和蜜,代表上帝的救赎和赐福。此时大家已经衣冠不整,二副把炼乳加到柠檬汁里,美其名曰潜艇鸡尾酒,非常恶心,再次亵渎神明。而此刻大副坐镜头远处的黑影里,给见习军官讲军人的仪容仪表,没有吃饭,意味着没有接受上帝的祝福。

第四餐:樱桃布丁

第四餐是在潜艇第一次遭遇驱逐舰后一个小时,还不确定是否已经逃掉了。军官们坐在一起吃布丁,大副不知所踪,可能是在值班。布丁中的樱桃非常显眼,军官们不断地吃樱桃吐核,在西餐礼仪中吐吃进嘴里的东西是非常不礼貌的。虽然在潜艇这个环境中这真不算什么,但导演明显意有所指。樱桃的意思是Cherry,圣洁。英语中有俗语“pop her cherry”,意思你懂的,也是暗示作为观众化身的记者经历了驱逐舰和深水炸弹,算是接受了生死考验,不算是菜鸟了。这个场景中大家的坐次有变,机位在记者的视角,他全程一言不发也没有胃口,大家聊天的时候时不时看一眼记者。从这里开始记者真正成为潜艇中的一员,被正式接纳。

第五餐:不洁的猪肉

第五餐是劫后余生,吃猪肉。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样,有过禁吃猪肉的历史,因为猪肉不洁。这里的猪肉也确实不洁,毛都没过刮过,但没人在乎这个。艇长和轮机长换了座位,制服都脏兮兮的,记者的军服下面穿了一件平民的格子衬衫,只有大副还在坚持一丝不苟的把肉上的毛都切了来,大快朵颐的二副不怀好意的看了大副一眼,此刻轮机长提醒大副有虱子在眉毛上,大副离开,再次没吃饭。

发霉的面包

第六餐军官们聚在一起吃面包。面包是基督教的圣餐,即是生命的粮食,也是精神的粮食,而船上面包已经腐烂,代表着上帝已经离这艘船而去,没有仁慈和救赎。而二副一边把霉菌切掉一边喋喋不休的唠叨着霉菌有益健康,再次承担了亵渎神灵的任务。所有人都邋邋遢遢的,记者和轮机长分享照片,轮机长穿了件红马甲,这是少有的温情时刻,大家一起看照片上的雪,精神飞到了遥远的、潜艇外面的世界。大副还是坐在远处给见习军官上领导力课程,没有用餐。

装备精良的假海军

乱穿衣服的真海军

第七餐是最后一餐,也是最盛大的一餐,这是上帝的休息日,水手们也该松口气了,一大桌子食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这一段颇值得聊聊。潜艇军官们已经开始乱穿衣服,居然5个人穿了5种衣服,而且衣冠不整,胡子拉碴,连死老百姓都不如,和魏瑟号军官比起来简直不堪入目。唯一注意着装的只有大副,被误认为艇长也不足为奇,艇长因此对势力的魏瑟号舰长没什么好脸。但平心而论,纳粹军人的表现其实不差,大副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每次救人都是一马当先,损管也是一口清,真的不是一个坏军官。魏瑟号舰长的势利眼虽然可憎,但是也算恪尽职守,在化妆成吉普赛人才能通过的西班牙居然搞到了鱼雷和柴油,也是对得起这身制服的。

大吃圣诞蛋糕的马屁精,注意三根蜡烛

势利眼纳粹舰长强烈推荐德式圣诞蛋糕,是厨师长妈妈的秘方,家乡的味道(那玩意齁甜齁甜的),还邀请大家一起喝香槟庆祝,桌子上点着三根蜡烛,这些都是基督教的符号。在这场戏中,艇长没有碰传统的德国圣诞面包,而是仔细挑选了他的食物,一颗新鲜的无花果,然后充满仪式感的掰开,尝了一口,评语是:“这次我们吃到了”。魏瑟号舰长的评价是“多么高尚!先生们,这就是我们英雄的品质!”但其实艇长另有所指,马屁精永远拍不到点上。

艇长选择了无花果

无花果在基督教中含义极其丰富,很难像红酒或者面包一样一言以蔽之。基督教中有些教派认为生命树就是无花果树,有些认为分辨善恶的树才是无花果树,无花果树也是迦南美地的产物之一,代表上帝的恩赐。艇长应该是在这次航行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或者说导演希望观众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同时,新约中耶稣也诅咒了一颗无花果树,“从今以后,永远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也暗示着这艘U艇不详的结局。


德意志的民族性——孤独的力量

云海中的漫步者

有一个段落是记者在深水炸弹的狂轰滥炸中在地上捡起一张照片,构图像极了《云海中的漫步者》。我一直想要一个这样的照片,一个人孤独的在云海之上,但这绝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一种孤独的力量。德国人蔑视舒适,崇尚力量,他们愿意牺牲舒适获得力量,就像《海狼》拉森一样的艇长,这是理想的德国人。

云海中的漫步者cosplay

另一个段落是菜鸟记者沃纳在暴风雨肆虐的舰桥上玩的很high,如果不是风浪太大,估计他会背诵一下莎士比亚《暴风雨》之类的,仿佛《莫比迪克》的经典场景。当他和二副筋疲力尽浑身湿透的回到船舱中时,舰长无情的指出:“这个潜艇能承受风暴,你应该去帆船服役!”这是人类的自怨自怜,是战胜虚假困难毫无意义的洋洋得意。与少尉的幼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水手们正在忙着嘲笑其中一个水手丑丑的女朋友,肆无忌惮的粗鲁下流,完全无视已经摇晃成过山车的潜艇。水手们才是真正的硬汉,他们已经从人类毫无意义的孤芳自赏中走了出来。每个民族都选自己人里中最厉害的来代表自己,但是普通人身上才能体现真正的民族精神。在这帮水手身上我看不到瓦格纳、贝多芬、费尔巴哈、黑格尔和尼采,但他们是德国民族精神的体现。他们在这艘750吨的小艇上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孤芳自赏的记者

自得其乐的水手

确实不太好看总

 4 ) 《从海底出击》:二战战争电影扛鼎大片兼海战题材首要经典

《从海底出击》:二战战争电影扛鼎大片兼海战题材首要经典
笑独行解题


《从海底出击》(Das Boot, or U-Boot 96, or Sukellusvene U-96, or Le Bateau, or Ypovryhio U-96 - Epistrofi stin Kolasi,潜艇风暴、特种任务、U潜艇96、U艇,西德,1981)

堪称潜艇作战与生存教科书的二战海战题材绝对经典大片。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代表作。根据德国作家同名小说改编。1941年德国海军潜艇遭到首次重创后,奉命前往北大西洋海域搜索并摧毁英国商船的U-96潜艇乖舛、荒诞的战争命运:准备返航时已是第65天,受损严重兼燃料将尽,却又受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执行新任务……即使在盟军驱逐舰攻击下不幸中弹、坐沉海底亦得以大难不死,却在返航庆典中被盟军战机击沉在德占法国拉罗歇尔船坞里……悲壮、沉痛的精神失落。U潜艇的坚不可摧与德国人的忍辱负重,毁灭人性的非常战争与耐受战争的非常人性。独特深沉,宏大精细,惊心动魄,淋漓尽致,不觉深陷,令人窒息。乔根•普罗斯诺(Jürgen Prochnow)、赫伯特•格罗纳米耶(Herbert Grönemeyer)、克劳斯•温奈曼(Klaus Wennemann)、胡伯特斯•班斯奇(Hubertus Bengsch)、马丁•塞米尔罗格(Martin Semmelrogge)等主演。

(笑独行按:奥斯卡最佳导演等五项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该影片为R级片。拉罗歇尔(La Rochelle)为法国西南部比斯开湾东岸港口城市。史载德国海军U-570潜艇于1941年8月27日在冰岛以南约150公里的北大西洋海域被RAF巡逻机发现,随后因遭到猛烈攻击而投降。据说该影片所本小说系根据二战时期两艘德国海军U潜艇作战经历改编,影片故事亦体现随行海军上尉记者视角。其间最精警的一句台词是——“如果你想学到领导艺术,就必须成为人格完整的人。”该影片尚有特殊任务、潜水艇等中文别名。该影片有片长不同的三个版本,即149分钟的剧场版、20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和293分钟的未剪辑版,公认的最佳版本是导演剪辑版。西德、英国、法国曾于1985年联合将该影片改编为同名六集电视电影,每集50分钟。在下所见D9+D5影碟有两条中文字幕,片长为185+108分钟。IMDb该影片评分为8.5分,同名电视电影评分为9.4分。)

影片DVD影碟封面与海报

http://sc3h.photo.hexun.com/68616062_1581377_md.html(DVD影碟封面一)
http://sc3h.photo.hexun.com/68616084_1581377_md.html(DVD影碟封面二)
http://sc3h.photo.hexun.com/68616192_1581377_md.html(海报一)
http://sc3h.photo.hexun.com/68616196_1581377_md.html(海报二)

 5 ) 纳粹之死

影片以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记者的视角展开,写实的记录了希特勒失势时,德军潜艇的作战情况。执行任务的前夜,士兵们在酒吧尽情的狂欢,他们知道U型潜艇并没有强大到保障他们的安全,此行凶多吉少。法西斯组织的极大煽动性让许多年轻人不顾生死,满怀热情的参与二战,记者和从墨西哥赶回来的年轻上尉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他们还以为为了纳粹献身是无上光荣的事吧。侥幸生还的汤姆逊舰长说到那个“学画画的”的时候,年轻的上尉甚至报以仇视的目光。当然,事实会改变他们的看法。

全片大部分在狭长的密闭舰仓内拍摄完成,在潜艇遭遇深水炸弹,被迫下潜的水压,及潜艇探测器搜寻时,摄像机对准了舰员,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驱逐舰螺旋桨声,潜艇探测器搜寻声,深水炸弹爆炸声的恐惧,观众和他们一起屏住呼吸,等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希区柯克式的悬疑。

对舰长的刻画,正传达了导演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舰长深知负隅顽抗的德军撑不了多久,但还是为尽军人天职而服从着上级的命令,他凭借冷静的头脑和对战局的判断,带领舰员们躲避盟军的攻击,他只是希望能活着看到战争结束。他一边唱着英国军歌“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同时以英军为敌。他批评当局只会说大话,撒谎,把攻击商船当成战绩,为了完成任务,他又不得不冒险去攻击商船。他对商船上未被营救的船员动了恻隐之心,却又下令潜艇撤离现场。导演让观众跟着舰长一起,一次次反思人性的根本。

两次拯救舰员的超级工程师兼轮机长更是显现了日耳曼军人的特点:顽强,勇敢,绝对服从。他和舰长一样厌战,但却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个任务。

当舰长带领船员们逃离直布罗陀海峡,乘潜艇在大海乘风破浪的时候,他站在船桥上呼喊道:“他们在酒吧庆祝我们完蛋了,还没有,朋友!还没有!”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口号,而是替残酷的战争的受害者们吼出了寻求生存的心声。

一群纳粹官兵就这样逃离了正义的审判?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结局。战士们终于熬过了在肮脏,狭小的潜艇中战斗的日子,在鬼门关转悠数圈,抵达码头接受同胞们欢迎,鲜花、啤酒、美女在等着他们了,没准还有铁十字勋章呢。突然,盟军的战机袭击了这个军港,身不由己的纳粹士兵再次身不由己的叙写战争的残酷,他们没能逃脱命运,成了希特勒野心的陪葬品。舰长身中数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潜艇就在眼前被击沉,痛苦、无奈的眼神让人动容。此时,悠扬的乐曲响起,为被卷入的无辜者奏响,也仿佛是在宣告民族主义野心家的必然失败。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回归人性,重新审视二战,让我想起美国近年在中东等地燃起的战火,值得深思。

 6 ) 结尾阵亡名单

这部电影整体就是一群不希望战争但是也不逃避战争的热血男儿的战斗与求生的写实。 过程不谈, 总结一下结尾谁回家了,谁没回家。

确认阵亡:
搞笑二副
跟法国妹子私定终身的舵手
跟上面舵手配合的另一个舵手
神经质轮机员 (不是轮机长!)

不确定阵亡:
艇长 (身上无致命伤,结尾呈现休克状态)

确认存活:
轮机长 健康
医生/水听器操作员 重伤
领航员 重伤
大副 健康?
绝大多数水兵跑进了船坞, 部分轻伤

总的来说结局是较好的, 艇长把大部分手下都带回了家。 自己生死未卜,我倾向于是救活了。

 短评

1981年的德国电影,20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没有先进的拍摄技术和特效,一部纯正的男人戏,看完心情却异常的沉重。

7分钟前
  • 夏洛特的舟
  • 力荐

5小时版,这长度也更能体现影片主旨。影片并不十分强调视觉效果,更多地是描写密闭空间里真实的在绝望和崩溃边缘徘徊的船员们。战争并不只是英雄和打打杀杀,更是对人类意志的考验。

8分钟前
  • 彦夕
  • 推荐

五小时的超长战争写实,拥有潜艇片的一切要素:幽闭空间,深水炸弹,舰艇对战,绝境逢生,不可逆转的命运...

13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10.31 三小时版,窒息、煎熬、等待、致命,欲望无法停息,意志无法止歇。狩猎、鏖战、重生、荣归、消逝。封闭空间,永不放弃希望,憾人心魄。人格完整意志完整,男人教程。

15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一开始觉得冗长、重复、无聊,结果越看越觉得给劲,最后的逆境重“升”真是看high了,演员演技了得;密闭空间,压抑情绪,黯淡的灯光好像在每个船员脸上都写上了悲伤;舰长无情的面对死亡,在生的曙光面前,却湿润了眼眶,这种人格魅力真让我欣赏。

1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长达五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并未尝有以何般冗长的难耐,相反《从海底出击》严谨的架构,残酷的真实写照,使战争阴云下人性的挣扎在潜艇这个幽闭的空间中得以极具张力的呈现,当那震撼为人唏嘘的结局到来,唯感这部以德国视角对战争的反思是如此深刻。

19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力荐

真没想到这部电影是1981年拍的 ,比我年纪还大,佩服那时候的技术,现在看也不会说很过时

21分钟前
  • ✨小宝贝✨
  • 推荐

最好的战争片之一!狭小潜艇中精妙的运镜开创同类题材之先河。加长版近5小时片长却毫无拖沓感,随着剧情时间的流逝,形形色色的细节真切无比。我们跟随官兵们一起体验密闭空间中的绝望与焦虑,在意想不到的结局面前大跌眼镜,潸然泪下。影片消解了宏大叙事与英雄主义,呈现了最真实的人性。(9.0/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潜水艇电影。

23分钟前
  • 僧撸矛机茅笆时
  • 力荐

这是一部伟大电影,它有史诗级的画面和能量,在潜艇题材的电影中更是无人能及,在它的面前,《猎杀U-571》只能算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游戏。电影让人令人无法呼吸般地绷紧神经,在紧张和放松之间往复来回,这源于电影出色的叙事结构和对于人物心理的描绘,带有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25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结尾沉重一击,群像表演与空间惊叹调度,斯皮尔伯格一辈子也没达到这种高度!

30分钟前
  • 尚在影
  • 推荐

最后一场潜艇里的戏,泛着青光的场景如地狱一样。写实的战争片,让观众承受如片中人一样的煎熬。一种生与死的对抗,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密闭空间的残酷和求生,不光荣也不伟大,却把战争中最普通的官兵生活心理状态真实的展现出来了。看过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在海上阻击英国货船的那段历史,英国损失惨重。没想到德国潜艇大多数时候都在隐藏和躲避,也同样过的很惨。战争中真的没有赢家。结局反转,在海上遭遇大风大浪和那么多次攻击甚至停车搁浅在海底,都幸运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没想到回到祖国回到港口反而送了命,唏嘘不已!看电影的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三个半小时一直揪着心,最后荡到谷底。摄影配乐场景布置都很好,舰长太帅了

37分钟前
  • 带刺的黑玫瑰99
  • 推荐

平实、冗长、出彩。都说潜艇电影闷,我倒不觉得,空间限制了只能直线推进,简单舒心,比看那些装逼导演故弄玄虚的解构片好得多,那种看得一头雾水的才叫烦闷。以德方视角拍的,看得情感难分敌我。比起这普通潜艇的伧陋,那“”红十月”核潜艇简直是豪宅,舰长还有小单间。原来还区分得出演员,海底呆久胡子拉渣后脸盲了。

41分钟前
  • 小重山
  • 力荐

实在是好,5个小时不间断。。。最好的写实战争电影,和它比,各路好莱坞经典战争片儿加一块也是渣

43分钟前
  • 沮!
  • 力荐

潜艇真是个邪恶又让人绝望的发明。

46分钟前
  • 愔之
  • 力荐

看的是5小时未剪辑版。终于明白为啥有149分钟/210分钟的另两个版本了。因为未剪辑版实在是拖沓冗长。除了艇长和上尉外没有塑造出形象生动印象深刻的角色。很遗憾。优点也不少,多个出色的长镜头极好地表现出潜艇的幽闭,气氛的紧张。海战戏逼真而震撼。让我怀念小时候玩的《猎杀潜航》,忍不住去找来玩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最好的潜艇片

54分钟前
  • agean
  • 力荐

5个小时。原声乐不错。剧情也不错,扣人心悬,虽然冗长但不拖沓。

57分钟前
  • 船长刚哥
  • 力荐

一气呵成的导演剪辑版,三个半小时竟然不觉得冗长。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沉闷。但随着剧情的推进,配乐的渲染以及演员的表演,就会觉得很精彩。影片用狭窄场景,取得了宏大场面所特有的巨片气氛,被誉为潜艇片的经典。以战争中的一群普通士兵为主角,从人性的角度极其真实地再现了二战期间一艘巡游于大西洋的德军潜艇:狭小的空间,让观众完全进入人物的情景,感受到他们的恐惧。影史上最好的战争片之一。8.3

1小时前
  • 梦之安魂曲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