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

爱情片美国2005

主演: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凯特·玛拉,兰迪·奎德,琳达·卡德里尼,安娜·法瑞丝,格拉汉姆·贝克尔,斯科特·迈克尔·坎贝尔,大卫·哈伯,罗伯塔·马克斯韦尔,皮特·麦克罗比,夏恩·希尔,布鲁克琳·普劳克斯,杰克·丘奇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断背山 剧照 NO.1断背山 剧照 NO.2断背山 剧照 NO.3断背山 剧照 NO.4断背山 剧照 NO.5断背山 剧照 NO.6断背山 剧照 NO.13断背山 剧照 NO.14断背山 剧照 NO.15断背山 剧照 NO.16断背山 剧照 NO.17断背山 剧照 NO.18断背山 剧照 NO.19断背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7 20:50

详细剧情

  美国怀俄明州的西部,沉默寡言的农夫恩尼斯(希斯•莱杰饰)和热情开朗的牛仔杰克(杰克•吉伦希尔饰)一道被派到山上牧羊,那里人迹罕至,他们只有与羊群为伴,生活单调无味。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在酒精与荷尔蒙的作用下,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也就此他们在断背山上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季节性放牧结束,迫于世俗压力,杰克和恩尼斯不舍地与对方分离并各自结婚生子。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识的阿尔玛,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杰克到了德州,在妻子露琳家族的扶植下事业顺利,还有了个儿子。虽然彼此真心相应,他们只能每年定期约会。一边知情的阿尔玛痛苦无比,而他们又无法满足一年只有几天的团聚。这时意外发生……

 长篇影评

 1 ) 一个人的断背山

如果说《断背山》是一部拍给绝大多数女人和少数心思细腻的男人看的电影,那么碰巧我属于后者。所以很不幸,即使整个故事尚未开演,仅仅在空心吉它发出声响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无可遏制地被感动了。那些音符犹如凯尔特音乐般清澈纯净,可背后隐含无限落寞。他们在暗合了李安的风格同时,简单而直接地击中了我。
对不起,对于这部影片我几乎来不及思考,只能跌跌撞撞地跟随它,拼凑起有关自身的记忆。像我开始说的,是我一个人的断背山,与故事无关。
 
最初的时候,下意识地避开了这部片。因为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性情节。因为看过的太多评论。有时候先入为主是如此可怕的事情,足以改变你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前些天,看了《壮志凌云》版的《断背山》预告片,蒙太奇处理过后,意气风发的阿汤哥居然也可以暗地妖娆。
遑论杰克与厄内斯。暧昧从每一次眼神的交汇、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回“欲盖弥彰”的男子气概的展现里漫溢而出。而事实上,也许只有我们的思想如此出格。
有人说电影其实是一场谎言。生活何尝不是。
 
在那以前,我就确切无疑地知道这是一个悲剧,无可避免。我甚至通晓结尾的每一个细节。可我照例看下去,有时候看看风景,有时候瞧瞧感情。
两个人,嬉戏打闹。别样的悲凉。
我记得薄雾中沉默的大山,记得清澈如蓝宝石的湖泊与河流,记得冰雹的壮丽以及夜晚的孤寂。威士忌的甜味,还有羊群的美妙歌声。
杰克与厄内斯的故事,跨越许多时光,却几乎都发生在这里。大自然里,只有山风成了旁观者。我忍不住不去猜想,假如,他们一直留在断背山。那么这份感情应该可以幸存下来吧。远离了举步维艰的社会,远离了蜚短流长的世俗,以最单纯的姿态,遵循内心的旨意。
听说斯皮尔伯格在看了《断背山》以后,立即决定带领家人前往怀俄明州旅行。我想也许不仅仅是为了美丽的风光,这位拍出了《E.T.》的导演,说不定会展开另一段心灵之旅。
 
他们的妻子。她和她。都没有错,只是爱上不恰当的人。面对深爱的人,她们身上有东方式的隐忍。那些花样的女子,想起来,会生生的疼。
厄内斯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童年的阴影还残留在幼小的心里。他说也许应该多考虑一下,慎重一些,总是好的。
然后呢,等到爱情不在,或者那个人不在。
他不知道爱情永远无关对错,应该像昙花开,盲目而壮烈。
她却不知道空等他许多年,依然不会像那个漫长冬季般贴近他的灵魂。
 
许多人习惯去教堂,请求主的赐福。
其实谁也不能给谁宽恕,谁也不是谁的救赎。
你知道这一场悲剧的发生,仅仅是因为所有人都太过善良。谁也不要伤害谁。最后每个人都受伤。
平淡就好,可是内心偏有巨大的梦想。
好像我们的曾经,每个人都有过的美好而忧伤的时光。
再叛逆的岁月都会过去,然后老老实实生活。那首歌里唱,He was a friend of mine。并不是,He was the world of mine。有些东西终究无法代替,哪怕由始至终,我的眼里只有你一个。
 
好啦,我累了。
设想一个完美结局。帮助身边的每个人寻找幸福,然后和你一起,背叛世界。
哪怕死无葬身之地。

 2 ) 无关爱情——评《断背山》

There’s Nothing About Love: Brokeback Mountain

从去年夏天就开始期待的片子,本来要去看首映的,却由于种种原因一误再误,今天几乎是第四次为了《断背山》去影院,才终于如愿以偿。片子长达134分钟,节奏流畅舒缓,却没有一个废镜头,观众完全沉浸在半世纪前怀俄明的草原风光里,那里的天空很蓝,云朵很软,有着红色的房顶,绿色的原野和一望无际的雪白色羊群。在阳光间歇洒落的林间小径,你先看到的是并驾同行的八只马蹄的影子,然后镜头上移——马上的人穿着干净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白色与黑色的帽沿压得很低,树叶的阴影落在他们的脸上。当然还有吉他的声音,影片中一直连绵不断的吉他弹奏,让我想起两年前住在隔壁的男孩子——我一直认为他很开朗,但有一天晚上当我无意经过他的房间,我看到他的朋友(另一个男孩,他最好的朋友)在用电脑,而他就坐在一边的黑暗里默默的弹着吉他。我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只是每次想起来的时候,总觉得那时候正有月光从窗间流泻到他的脸上,构成了记忆里一个完美的剪影。吉他的独奏——诠释寂寞?却又不完全是,更多的是一种抒发,用感染力最强的媒介——音乐,把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情感一点点揉进去表达出来,而需要表达的这种情感又往往是很难被世人所理解和认同的。

总会把《My Own Private Idaho》一并拿出来比较。导演Gus Van Sant本来是《断背山》编剧兼制片Diana Ossana最为看好的导演第一选择,Gus却放弃了这部片子。于是李安接手了。初看此片,就算完全无法接受同性感情,或是因为片中浓重的牛仔口音看不懂剧情,也会单纯的被镜头所传达出来的美丽所震撼。不只是风景,每个镜头的运用,人物表情面貌的特写,每一处简单的场景:白昼,黑夜,草原,溪流,湖泊,天空,树林,篝火,羊群,甚至混乱嘈杂的闹市,甚至尘土漫天的公路,甚至混乱不堪的汽车旅馆;再看原著,两个高中没毕业家境贫寒的农庄小子,那些赤裸裸的性/粗口描写是很难和“美”挂钩的,甚至和时下流行的“暴力美学”也完全沾不上边:Jack是个一嘴龅牙之后中年发福的小个子,Ennis则瘦的像根竹竿而且伤疤遍体。于是有朋友开玩笑的说:李安把《红高粱》拍成了《霸王别姬》。

回到《My Own Private Idaho》。同样是艺术性很强的文艺片(或者归类成Gay片),同样是沉重的逼得观众喘不过来气的悲剧,同样是两个天涯沦落人,同样是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断背山》里是禁忌(Ennis少年时代的梦魇是同性恋者会被人打死,他根本不敢设想自己可以和Jack在一起),而《Idaho》中Scott是市长的公子,他最后因为自己的前程和利益理所当然的抛弃了Mick。再看《断背山》,Jack不断的和他父母说自己要离婚,和Ennis一起经营自己的农场,只是他没有等到;而Ennis这一边,他可以放下妻女的羁绊,然而却放不下世俗的眼光。

有个心理医生告诉我,爱的升华是对生命的延续,也就是说,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抚育下一代的想法。我不知道这种理论是从哪来的,但爱情是个太复杂的东西,单纯的“和对方在一起”确实不是爱情的全部。爱是包容,是理解,是为对方的幸福付出自己的一切,爱是恒久忍耐,爱是牺牲。而Jack与Ennis更多的是互相对彼此的需要。你当然可以说他们在爱。只是这种爱并不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唯一。导演Gus是仁慈的,在《Idaho》的片后花絮中,当Mick再次昏睡在公路上,他的哥哥把他抱上车,带他回家,天边的云幻出了一张微笑的脸。没有了Scott的照顾,Mick仍然是Mick,他仍然要继续活下去。而《断背山》,李安已经添加了太多温情的东西赚足观众的眼泪。

然而,真要把所有一切都提升到一个爱情的高度吗?似乎只要拿爱情做幌子,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一切都是可以宽恕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小说与电影的渲染而充满希望。《断背山》中感动我的并不是所谓的爱情(如果是,我将咒骂Ennis的懦弱和自私),而是对往生似水年华的追忆。

当Jack和Ennis第一次相遇在断背山之夏,他们都还不满20岁。Ennis说他不是同性恋,当然,Jack也不是。只是在那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一些年轻的、激烈的、美好的事情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发生了。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限定在这种特定时间/空间发生的感情不能准确的定义之为爱情。至少在那个夏天的时候它还不是。而后影片继续,主线是Ennis的乏味冗陈娶妻生子的“正常”生活。他是一个牛仔,他向往的是回归自然的原野和天空,他的心无限广博,而家庭那黑暗狭小的空间就像一只笼子,他就像是困在笼子里的一只猛兽——他需要发泄,所以他不断和别人打架——但这还不够。他需要的是广阔的天空和原野,他需要的是冰冷的溪流和茂盛的丛林,他需要的是同样强壮充满愤怒充满欲望的身体,像野兽一样,像他自己一样。显而易见,他爱Jack,或者说,他爱的不是Jack,他爱的是那种生活,那个年轻的无忧无虑的年代,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断背山之夏。

前几天的时候在伦敦,坐地铁,有个流浪艺人在弹一个非常熟悉的调子。开始我怎么也想不起来,直到经过他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发现那是David Bowie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我把当时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我没有敢回头,因为在那个刹那,我突然热泪盈眶——不是因为大卫爷爷,我早已经不是他的歌迷了。连前几天网上摇滚论坛的朋友看到我,还调侃我的歌特装扮,说我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Glam阵营。可是我不能解释,在我突然再次听到大卫爷爷的歌,听到一个陌生的流浪艺人在地铁里弹奏,我竟然会无缘无故的流泪——我不能解释这种可笑的行为——或者只是因为那个熟悉的调子,再次把我带回30年前那个璀璨的黄金年代,就在我离开那个地铁站的刹那,我只感觉华丽摇滚又死了一次。

世上有些东西不能仅仅归类为爱情。Jack和Ennis,你可以用狭义的“爱”来定义他们是恋人,但也可以说他们是朋友,是亲人,是兄弟。他们所要的不过就是远离世人的责难和羁绊,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重复重复再重复他们的断背山之夏,打猎,骑马,露营——他们因各自的“天性”而在一起,对他们来说,在乏味混乱的生活中,唯有彼此象征着自由、热情以及一切的美好,是彼此的另一个自我,是灵魂的唯一所在。影片最后的神来之笔,是那两件调换了里外顺序重新套在一起的衬衫,当Ennis为Jack的牛仔衬衫系上最后一粒纽扣,“系好了,”他对着空气自语。年华的消逝恐怕是一切消逝中最为可悲的。爱情可以重来,失败可以继续,错误可以弥补,但时间的逝去却是永远也找不回来。两件衬衫的袖子上保留着20年前的血迹,思绪飘回了那一年的断背山,19岁的Ennis和Jack在草地上打着滚,抱成一团。



Yomi

Maidstone
2006-01-29

 3 ) 《断臂山》--一个正在消失的梦想

  时尚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奇妙在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当一些“主流”设计师拍脑袋说,这一季流行黑色的时候,中小品牌就开始跟风,时尚杂志也摆出各种论据证明,流行黑色的n种理由。
 
  舆论与时尚相同的一点就是,大家都闭着眼说昧心的话。当然出发点不一样,大部分人习惯用一些“主流”的思想来麻痹自己(或许是一种习惯,而非主观能动);而其余的人就是跟风了,明明不知道好在哪里,也要说出个一二三来,证明自己是有品味的。
 
  比如今年的奥斯卡黑马《crash》,我敢说没有奥斯卡这部片子就埋没了。翻看自己msn space的旧作《u-turn》,发现原来去年的10月6号前就捉摸过《crash》。推荐了也宣扬了,但根本没人捧场。有人笑我看的东西太小众,更有人说我的品味总是和别人相反。但今时不同往日,当《crash》爆冷拿到奥斯卡best picture的时候,世界大同,天下统一,所有人和我的意见“撞车”了。
 
  扯了这么久,原本想说的是:你们都不懂李安!
 
  所有的影评都搭上《断臂山》的快车,其中比较“主流”的说话是,李安在描写一种“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爱情”。我不这么认为。一直以来,李安总是让主人公在压抑中表达自己的情感。Ennis和Jack是这样,李慕白是这样,《喜宴》中的赵文瑄和高金素梅是这样,《饮食男女》中的吴倩莲也是这样,他们在考虑了太多别人之后,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由此出发,李安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正在失去的梦想。在《断臂山》里,这种梦想是一个难以启齿而又稍纵即逝的爱情。因为年轻,想当然地认为以后的世界会更加精彩,以后的感情也不会无所寄托。但转头想想,这些曾经轻易得来的的幸福已经成了奢侈的梦想。
 
  我们都有过梦想,但大多数的人都在等待梦想的来临,却不知道珍惜。回头看看,他们发现自己的确拥有过幸福,也曾那么接近梦想。人生冇take two,当我们看到父母衰老,或者放弃了一份感情的时候,就感叹,原来生命中那么多的幸福,都已经错过了。
 
  我想,李安对梦想和幸福的表达才是《断臂山》的主旨。才是获得社会的认同的根本原因。

 4 ) 关于Jack的死

看到很多人讨论关于Jack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影片暗示的还是很明显的,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Jack应该确实是被Laureen他们家给做掉了,但是应该不是因为和邻居那个女人乱搞,而是和她丈夫。其实影片说得比较明白的,已经不能算是暗示了。
第一,他第一次接触那对夫妇的时候,那个女人很唠叨,他和她丈夫在外面等的时候,两个人应该都感觉到了彼此的雷达,她丈夫提出一起钓鱼的想法,明显在暗示Jack,钓鱼在本片中是具有明显暗喻的。
第二,后来Jack对Ennis说他和他的女邻居乱搞,如果被发现就死定了,这里也是在暗示,其实他不是和那个女的,而是和她丈夫,但是他不可能对Ennis说实话,因为这是对Ennis的背叛,但是后来Jack说,The ture is...这里我都以为他要说实话,但是他说,有时候我太想念你了,以至于无法承受。他想说实话,但终究没有勇气,但已经在暗示,因为女人是不能代替他对Ennis的想念的。
第三,Jack死后,Ennis去拜访Jack父母的时候,他父亲说的非常明确,他曾有带Ennis上山开牧场的想法,但是他带了另一个男的上去,是他们的邻居,应该就是同一个男人。而且Jack因此提出离开他老婆。
第四,他老婆说到Jack怎么死的的时候,先叹了一口气,就像讲述一个事先编好的故事,用的也是叙述性的语句。她后来的眼泪流得非常复杂,有和Jack多年的感情,得知真相的错愕与痛心,杀死亲夫的内疚......
第五,就更为明显,她讲述的同时,Ennis脑海里Jack被砍死的景象其实就已经揭示了事实的真相。Ennis早就讲述过他童年的经历,这样的感情在那样一个社会是不被理解和允许的,所以当Jack他老婆得知被背叛,并且是和一个男人时那种愤怒和羞辱是绝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另外,看到“游园惊梦”的影评,里面提到Ennis给Laureen打电话时她鲜红指甲的特写,这里我也注意到了,不过并没有多想。游园惊梦很细致,他去查了典故,Fake nails代表fake story,说明Laureen在说谎,这点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应该就是她,至少也是他们家找人做的这件事儿,到可能不一定是雇佣的杀手,那种年代,把他的行为暴露给比较极端的份子就足以要了他的命。顺着游园惊梦提供的典故,更可以往深了理解,鲜红的指甲引申为沾满鲜血的双手。

Ennis一定明白Jack是怎么死的,他的愧疚可想而知。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使他一直在压抑、隐忍,为了保全他们两个不遭到那样的下场。但最后看到正是因为他的压抑,不肯与Jack一起走,Jack也同样不能逃脱那样的下场,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奈与凄凉。

 5 ) 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电影是limited,城市里的几个独立电影院在放。
下午场,我提前20分钟到达,但好位置还是被抢光了,只好坐在过道那一排。
电影院的气氛有点诡异,没有一个黑人,进来大多是两两男生,也有一小伙女生,很少看见男女混杂,所以很安静。
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听了四首the cure,然后一个女孩拉着一个男孩,抱着一大包爆米花进来,嘻嘻哈哈地在我边上落座。
电影开始。

两个月前我看过小说。感觉像亚美尼亚的风。亚美尼亚平原位于欧亚大陆交界,亚洲地带的粗犷和细腻,结合浪漫的欧洲文明,曾经给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带来很多灵感。Annie的断臂山在我感觉里也是这样,贫穷脏乱的牧场,粗鲁有时候甚至恶狠狠的牛仔,那一点点细致缠绵,那一份秘而不宣的感情,在古板守旧的德州和怀俄明农村,显得弥足珍贵。

但李安拍的比我想象中的优美多了。
李安的镜头是那种很专注的质朴诗化。断臂山条件艰苦,但是天高云阔,山蓝水青,在这片两个人的天地里,Jack开始变得佻脱,Ennis逐渐变得坚忍。
然后,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就像溪水终于要流向湖泊,山峦归于暮色,断臂山上的蓝知更鸟声声吟唱,威士忌畅饮不衰。

影片基本上是按照小说来的。很多影像跟我脑海中的,逼近,重合,或略微交错,再逼近,重合。
其中一处改动,或者说改进,当Jack变老了,没有在肩膀和屁股上堆肉,大牙没有磨了镶,他的德州老岳父也没有很快死掉。
但他确实成熟沧桑了,可以对他那个惯于颐指气使的德州岳父吼,可以在家里掷地有声地教育孩子,可以掌握生命中更多的东西,但他――对他们的关系还是无能为力。

若说有什么遗憾,就是Ennis将声音闷在喉咙底下的怀俄明农村发音,害我很多对白没办法听清。
还有就是影片一开始时我觉得Ennis的眼神太忧郁,Jack的嘴角太勾人。但是随着情节缓缓铺开,我决定放弃我的立场。imdb上有一位homosexual说,他用审视的眼光看这部影片,但是他找不到一处不自然的,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李安说我要找两个年青人来演,他们不会用过多的人生经历去诠释角色,他们会深信他们所正在做的事情,然后付诸努力。

配乐里我最喜欢的是Emmylou Harris的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和Mary McBride的No one’s gonna love you like me。是旧唱腔的质感女声,把我的抵抗力消磨跆尽。

所有看过小说的人都会很期待结尾的两件衣服一双袖子。当Ennis踩着咯吱响的楼梯走进Jack的房间,我把呼吸都屏住了。但是那一幕没有把我的眼泪逼出来。因为我一直设想导演应该把两只袖子拍的更亲密一些,挽在一起,然后插在口袋里,就像在断臂山上,Ennis从后面拥抱住Jack,四面的山川在黃昏里慢慢融化。
但是最后的最后,Ennis把两件衬衣重新挂起,换一种方式套上,旁边贴着断臂山的明信片。那一刻,我终于没能忍住。

灯光亮起,李安的名字被打出来。
我边上的女孩倒在男孩肩上,吸着鼻子说,It is so sad。
She had tears in her eyes。So did I。

 6 ) 呕吐

杜拉斯说,“写作是自杀,是包围在身边无尽的黑暗。”

买了张电影卡,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过档的老片子,以胶片的形式再次出现,这一周,是《断背山》。说实话,影像效果没有我当年的参赛版高清DVD好,但是黑漆漆的电影院独有吞噬时间的隧道,让人深陷其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见钟情,因性而爱,因为贫穷,因为权力,因为孤独,因为边缘,因为虚荣,因为仇恨,因为美色,因为新鲜感,因为父母之命,因为要给孩子找个爹,因为得有个人分担生活成本,一起付一张电费账单,甚至是因为斯德哥尔摩困境。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爱情其实并不重要,爱情是进入之后的无法抽离,爱情是沦陷之后的无法自拔,爱情不是一种选择,爱情是不能选择,无法舍弃,挥之不去……爱情是明明握得生疼却无法挣开的手,爱情是呕出灵魂都无法拔除的毒。

Jack 和Ennis,是被这个男权社会边缘化的两个人,同样因为暴戾的父权,褫夺了他们作为一个男人或者社会角色,或者爱情角色的自信。Ennis佝偻的背,紧抿的嘴唇,永远插在衣兜里的一只手。Jack撒尿的曲线,沉溺于被征服的奴性,强势的妻子和岳丈,以及自暴自弃的放纵。
只有断背山的爱情是他们逃出囚笼的桃花源。他们产生爱情需求的世情根源之低下迫切,接近于一种生存需要。这爱情的现实功用是如此强大,而非主流社会人群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精神嬉戏。正因为如此,这爱情显得这般劣质而又粗砺,却触底到大多数人都无法到达的深处。
路太宽,进入的深度反而有限。

少时因为《呕吐》爱上黄碧云,爱上孱弱、孤独、倔强、求而不得的叶细细。读过东野圭吾笔下嫌疑犯X那呕出灵魂的哭泣,也见识过村上春树《呕吐 1979》里那个专门跟朋友妻子睡觉的男人……还有躯体下得山来,灵魂却一生留在断背山上的Ennis,在Jack望着后视镜远去之后,独自躲在墙角的阴影里,痛得用呕吐来释放眼泪。

我偏爱用消化系统来爱的人。
三四岁的时候,每当远归的爸爸问我,想爸爸了吗?我说,想。哪儿想?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肚子是全身上下最重要的地方,便腆起小肚子拍一拍说,这里想。

断背山真是一个很完美的电影,边缘题材中的主流,贴合的时代和地域背景,硬净粗砺中潜藏细腻深邃的原著语境,微妙精准的细节,恰到好处的深度,中庸儒雅的导演视角,饱满而又压抑的情绪,灵魂附体的表演,直接爽脆的摄影调性,天空中总是有大片云朵在迁徙,以及谷斯塔沃·桑托拉拉的配乐,淡扫吉他闲拨弦。

最伤感的是那些排除在这段爱情之外的元素,被掏空内脏的羊,抱着孩子饮泣的阿尔玛,流泪的女招待,以及用强势来掩藏空虚的露瑞,还有Ennis最重视的家庭和孩子,Jack母亲默默撑开的纸袋,他们走后重归寂寞的断背山。所有的一切,被背叛,被牺牲,被秘而不宣,挂着非常饱满的,滞重的,压抑的伤痕,见证和成全了这一段禁忌的爱情。所有麻木和空虚的脸之中,只有他们俩抓住了一点点鲜活的快乐和真实的爱情,谁又能舍得责备什么,生之艰险,辗转求欢。
也正是这些被伤害的人物,恰如其分地衡量出了这段爱情的分量。在有些感情里,有些人有些事注定被辜负,注定成为背景,注定成为天平那端的砝码,注定成为微不足道的配角。
所有人的感情、疑虑都是秘而不宣,极其压抑。正是这一张张被伤害的面孔,从侧面折射出了这爱情的理所当然却又无可奈何。惟其如此,才能把出轨衬托得如此真挚而无奈,也算是极致了。
所以,当Ennis和Jack光着身子从崖边纵身跳入湖水时,所有的情绪都敞亮了。爱情就是冗杂沉闷的人生中,短暂光亮。

书里最喜欢的一段便是:
“让Jack一直念念不忘却又茫然不解的,是那年夏天在断背山上埃尼斯给他的那个拥抱。当时他走到他身后,把他拉进怀里,充满了无言的、与性爱无关的喜悦。
这个慵懒的拥抱凝固为他们分离岁月中的甜蜜回忆,定格为他们艰难生活中的永恒一刻,朴实无华,由衷喜悦。即使后来,他意识到,埃尼斯不再因为他是杰克就与他深深相拥,这段回忆、这一刻仍然无法抹去。又或许,他是明白了他们之间不可能走得更远……无所谓了,都无所谓了。”
念念不忘却又茫然不解……人有时候就是被这样一点似是而非的情愫吊着。他不爱我,却又似乎有一点爱我。他爱我,却又似乎还不够。到底是怎样,仍然是秘而不宣。
最悲伤的结果是最后,Jack放弃了。他终于放弃了,但是他死了。

这个世上最深的爱情或许就是和自己灵魂的战争。比起Jack单纯直接的进攻,Ennis一次次的退,一次次的挡,一次次的老拳相向,才是这种压抑着灼烧的爱的神髓。内里熔岩滚烫,外表却如火山灰烬一般耗干了生命力。“I want to know how to quit you.” 这是Jack的台词,却是Ennis的写照。
他可以放肆地表达,他却只能隐忍着不说。
电影里最痛快的一幕,恐怕就是Ennis挑衅差点误撞他的卡车司机,却被痛扁一场,那种慢慢堕入黑暗的疼痛,如此直接的释放了他生命中三缄其口的痛苦和压力。
用疼痛来释放压力,是男同性恋电影最典型的要素。打架,本来就是专属于男人的前戏。

20年,一年一两次,驱车14个小时,跨越120英里而来的Jack无怨无悔的奔腾着情感,原地等候的Ennis,却在天人交战中煎熬着等待。爱情源于某种自私,即使是自私地折磨着别人,更折磨着自己,但就是有那种“你丫必须受着”的底气。
为了每年自如安排的几天假期,宁愿一辈子干着嚼蜡般没有前途的工作,为了守持情感上的洁癖,宁愿在死水的婚姻中将夜灯熄灭,将妻子翻转。为了什么,甚至连扎根在地上的房子都不要了,连女儿的婚礼都踌躇着是否参加。仿佛远离一切可能的幸福,才能赎清自己沉堕感情的罪,好坦然放纵在每年那几天的钓鱼季。避免去教堂,浸染在内心的地域火焰之中,他觉得自己是有罪的,但是他深爱这罪,所以尽力惩罚自己。
最后的最后,女儿说要结婚,Ennis招牌式的嗫嚅了几下,问了句,他爱你吗?女儿大概是惊讶吧,原来爸爸也懂得“爱”这个字眼。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最后,才能经由他人,间接承认这个早已存在的爱。
为什么非要等到一切成灰,才有勇气面对。为什么宁愿自我放逐,也不肯坦然拥抱幸福。
压抑的感情或者才能够持久,痛痛快快喝下去的快乐,待到五内俱伤呕吐出来那一点点被世人鄙弃的残渣,才是爱。

整个电影情绪的G点,就是呕吐。
仿佛要吃掉对方的深吻,仿佛把胃袋翻转过来,丢进洗衣机转上几百圈也洗不掉情感烙印的呕吐。
我偏爱用消化系统来爱的人。

爱如黑血一般呕出来。我仿佛纯洁如婴。

 短评

如果一生不能和最爱的人渡过,那贫富喜怒又有什么区别,责任信仰又有什么意义。

8分钟前
  • 林小乔
  • 力荐

断背山的好,在于他的不温不火

12分钟前
  • 李卡
  • 还行

Ennis不爱男人,也不爱女人,他只爱Jack。“希斯·莱杰和吉伦哈尔让这个痛苦的感情故事在我们身体中蔓延,莱杰先生神奇且难以置信地从他自己的身上消失而完全融入了角色,这是一个在银幕上可以企及马龙·白兰度和西恩·潘的表演”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李安

1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就是他们的命吧。李安说:人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其实,不如说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地方。一个夏天的故事就是一辈子的回忆,因为这种不等式的交换才让他们生命的价值显得悲壮而又无奈。烟花已灭,埃尼斯与杰克都在黑暗之中,一开始看不清别人,也看不清楚自己,可慢慢的都习惯了。潮起潮落,有的人认命了,就飘飘荡荡地活着,有的人不肯认命,就挣扎地想抱一丝希望,无非是想多找到一点可以温暖的回忆。其实,不管怎样都是不容易,费劲是相当费劲的,除此之外也没更多选择。

18分钟前
  • 公子羽
  • 力荐

这部电影于我,后劲很大

23分钟前
  • nihaoma
  • 力荐

深邃的大山和静谧的流水,一段如歌的爱情与疼痛的秘密。

25分钟前
  • 2013
  • 推荐

没有办法不注意同妻的部分…… 都太苦了

29分钟前
  • luce
  • 推荐

全程都觉得两个男主是纯洁的兄弟友情,看完了上豆瓣一搜才发现我他妈看的是删减版。

33分钟前
  • 不正经的夏夜
  • 推荐

断背山讲述的并不仅仅是性,而是爱,一种因为犹疑而备受阻碍、最终化为心底悲哀的爱。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李安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讲述到了完美。导演天衣无缝。

40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感觉两男的有点卖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太可怜了,既然难舍难分就不要骗婚,害人害己。

44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还行

【剧透】你有一个挚爱你的人,但我不敢说你也挚爱着他,因为你有太多的怯懦。我当然知道你爱他,你哭着对那两件衬衣发誓,让我也跟着掉泪。只不过我还是会想:或许你更爱你自己。他死了,再也不能爱你了,你后悔了吗?

46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喜欢李安。他的深沉、细腻、柔和、感性。他在《断背山》里揉进了那么多东方欲说还休的矜持,让我一下子觉得,他们的世界离我是那么近……如果让我选择几部自己认为最优秀的电影,〈断背山〉肯定是其中之一。

48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52分钟前
  • Charlie
  • 力荐

原来男人与男人之间,也可以爱得这么唯美

56分钟前
  • 細細陳
  • 推荐

看来我没有弯的潜质,一上来我就把攻受猜反了

1小时前
  • 大島
  • 推荐

帐篷里的那段感觉挺突然的……

1小时前
  • ZWW
  • 推荐

近乎完美的杰作,震撼心灵。

1小时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力荐

大礼堂看的,忍不住打了呵欠。很巧妙的游走与无聊与深刻之间,把握别人的情感多么困难,尤其是他们自己从来不自我把握。

1小时前
  • nadja
  • 推荐

拍的很美 可惜的是Heath Ledger08年死了Jake Gyllenhaal也成 了同性恋。

1小时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