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3

动作片美国2007

主演:马特·达蒙,朱丽娅·斯蒂尔斯,大卫·斯特雷泽恩,斯科特·格伦,帕迪·康斯戴恩,埃德加·拉米雷兹,阿尔伯特·芬尼,琼·艾伦,Tom Gallop,克里·约翰逊,丹尼尔·布鲁赫,乔伊·安沙,科林·斯廷顿,丹·弗雷登堡,Lucy Liemann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剧照

谍影重重3 剧照 NO.1谍影重重3 剧照 NO.2谍影重重3 剧照 NO.3谍影重重3 剧照 NO.4谍影重重3 剧照 NO.5谍影重重3 剧照 NO.6谍影重重3 剧照 NO.13谍影重重3 剧照 NO.14谍影重重3 剧照 NO.15谍影重重3 剧照 NO.16谍影重重3 剧照 NO.17谍影重重3 剧照 NO.18谍影重重3 剧照 NO.19谍影重重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00:48

详细剧情

  失去了心爱的女人,波恩(马特•戴蒙 饰)面临更为艰难的日子,他努力回忆,却只能在睡梦中被脑海里一知半解的闪回所惊醒,依然无法记起自己的身份。  但是波恩注定不是平凡人,不等他冷静下来好好“寻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中情局派出的杀手又接踵而至。在接连的几次较量之后,杰森•伯恩终于被彻底激怒,决定反戈一击——他主动追击杀手,到过莫斯科、马德里。巴黎,也在伦敦和丹吉尔做过停留。  随着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杰森回到了纽约,在那里,他将会找到一切的答案,寻回自己的身份。

 长篇影评

 1 ) 论文:论伯恩和约翰的内在联系

论文完。
后记:本人很少推好莱坞间谍电影,一般就给4星,但这片不同,寻遍豆瓣打星系统,没有6星,只好作罢,不情愿的打上5星,聊表敬意。
一二没看直接跳的三,情节猜了个七七八八,估计不会跑太远。幕后计划浮出来的时候就有感觉,这和monster有点象啊,旧政府的龌龊事,人类改造计划弄出来的怪物,强大的,有魅力的反英雄。417研究所对应511儿童之家,有点这个意思。
名字忘记了的伯恩,相比其他间谍明星,优良之处在于:像个间谍;长相不张扬(夸你呢,马特·戴蒙);做派不装逼;不多摆POSE,一枪就是一枪;不会要马天尼不加冰,不会和敌对势力的老婆一边调情一边枪战,更不搞高科技悬挂。突出重围全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敏和一点小运气。特平民的感觉,但就是让人激动的不行。动作利落,情节紧凑,没有啥特别服务眼球的大特写(很可能因为马特戴蒙不是阿汤哥那个类型的帅),能打,脑子动的特别快,逃的也特过瘾。伯恩的身体练的很好呢。。怎么摔都没事,最多也就瘸了腿。对手特工终于也不那么废物了,DESH虽然死了,但之前下的两手还真是漂亮,狙击帅哥最后搞了把基情:你为啥不杀我!为啥!为啥!伯恩媚眼一翻:瞧瞧他们把我们都弄成啥样了~好吧,这段就省了吧
很男性的电影,穿插了两个女性角色,虽然戏份不重,但都很重要。我这就去下一二来看,瞅瞅被一枪崩了的,是怎样一个销魂角色。
最后,我再也不在手机里甜言蜜语了,这都说给谁听呢!原来《国家公敌》拍的如此的有预见性啊……

 2 ) 波恩归来......

  如果你手头还有事情没有做完——譬如炉子上烧着水,孩子还没有喂,甚至感到膀胱发胀,我都不推荐你看The Bourne Ultimatum 谍影重重3:最后通牒。你要知道对于这样一部真诚而又直接的动作电影来说,这都不算是最好的时机。

  谍影重重3:最后通牒是马特·达蒙(Matt Damon)主演的这部纯正三部曲最后一集:爱国青年Jason Bourne是美国中情局著名的“三千万”先生,领有“杀人执照的”高级特工,在这一集中继续亡命天涯追逃搏杀,查找自己的真实身份。本来小说的故事背景放在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时期,编剧改弦更张把Bourne置于个人与巨大的国家机器的对峙之下。非但不会生硬地把Jason Bourne塑造成为典型的美国英雄,反而让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英雄所处的窘境,这种巧妙的置换不乏深刻且颇具新意。

  Jason Bourne在本片中头脑冷静,动作精准,遮掩了他做为失忆特工内心焦虑的情绪,分裂的人格,在面对一波又一波来自阴谋内部的致命袭击,一个又一个无从估计的对手,Bourne求生的原始兽性成了本能的反映。“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他的最后一部影片Family Plot 大巧局中创造了麦高芬(MacGuffen)这样一个失踪的亿万家产继承人,所有人都在找他,从而引发了更大的混乱。从此这种牵动剧情脉动的中心人物就被电影学者称作“麦高芬”母题。于是在谍影重重3:最后通牒中的Jason Bourne就是这样一个母题——自己的身份其实已经几近大白,所以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就不再是他的爱国热情如何被滥用,而是他能不能逃过高手的追杀。基于这种心理学的暗示上,观众的热情就顺理成章地转移到Bourne岌岌可危的性命之上。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谍影重重3:最后通牒中场面的设定清晰明了——高手过招。双方都是久经考验的高级特工,所以招招致命,从不拖泥带水。中情局监视“卫报”记者桥段,快速移动的镜头与凌厉的剪接,电影画面与监视器画面的互换——导演利用手提摄影机的特质和镜头的转换让观众如身临其境一般。在与Desh对决的一幕,没有一丁点儿的镜头语言,整个过程就是利用跟拍与位置的转换营造出压迫的气氛。两位特工出招凶狠,精装硬皮书在Jason Bourne的手中也成了武器,抛开了那些无谓的细枝末节,整个过程甚至只有呼吸声回荡,一气呵成,在残酷中更显真实。

  Ultimatum是终结,这部根据伟大特工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我看来——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如果你不知道谁是罗伯特·勒德姆(Robert Ludlum),那末至少来看看这三部The Bourne电影吧。

--------------------------------------------------------

http://nopu.blogbus.com/logs/7827071.html

 3 ) 有品性的动作电影

 
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原小说,据说原小说是本非常经典的间谍小说,我们要感谢原小说给了这部电影脊柱,这部片子超越商业片之外的部分,正是Bourne本人的塑造部分.这是本电影中让人感觉舒服的重要原因,他大度,干练,从不随便杀人,在被洗脑后仍保有良知,还有:坚持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这些性格和品质,情商与智商的结合塑造出一个有魅力的男人.这是谍影重重系列非常棒的一点,从故事的情节上,它是关于一个人寻找过去的故事,而个人是丰满的,值得我们关注和欣赏的.这才叫故事!
然后应该感谢paul greengrass,是他给了这系列电影以真正的生命,他真正理解了这个故事和Bourne,可以想象他砍掉了多少交代性的,煽情性的,商业性的内容才交上了续集和第3集这样的电影.他是一个优秀的,拥有高度智商,手段辛辣的导演,有朋友说,他将成为一种新的宗教,我很期待那一天!
在第3部影片前面部分,车站里杀手干掉记者,然后Bourne去追他.Greengrass真是让人愉悦,他在剪辑和镜头上故意表现出:Bourne实际上后半段已经完成看不见杀手了,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犹豫地一直在追,如果不是对电影语言有一定的了解的话,我觉得不一定能接受到这部分信息:Greengrass是在说,Bourne已经看不见杀手了,但是他知道杀手要怎么跑,他完全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追,因为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杀手,他们凭训练,凭头脑,凭直觉,都会选出最适合的路线.......所以Bourne不需要看见他就知道他会怎么跑,而在看见他时也会一眼知道他就是杀手.这是暗线,是令人愉悦的暗线,第二部里,他觉得有人来追杀他时说:象it is wrong, the guy, the car he is driving, what he is wearing is just...... wrong.( 见never4u的评论 ).Greengrass就是这么有始有终,头脑清晰.
我欣赏Greengrass让女主角死掉的勇气, 这简直是一种宣言,对007系列的正面嘲讽.而Bourne和女同事nicky的关系,导演也利用得非常好,第三部里他们俩从丹尼尔的家中逃出来,在咖啡馆的那段对白:
  ——It was difficult for me with u
   ……u really dont remember anything?
暗示了两人之间曾经的亲密关系,但Bourne在记不起这一切的情况下,却对Nicky有着发自内心的紧张,在摩洛哥疯狂寻找杀手和Nicky的戏,更像是他身体记忆作出的反应,这种情节上的张力和相对隐晦的表达,在节奏如此紧张的一部戏中仍处理得非常到位.
Greengrass接手谍影重重后,2和3,都可以被拿去给无数导演当教科书看了.其实2里面尤其精彩,Bourne摆脱追踪的时候,大量使用了远景和超远景,记得里面某一个镜头还是长镜头,这在这样的动作片里面,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那个镜头却是超级经典的,正是那一个长镜头,把Bourne摆脱追踪的前前后后的手法,时机掌握,形势判断这些细节完全表现出来.这是剪辑都无法达到的效果,Greengrass就这样给全世界电影人上了一课.
而3里面,似乎Greeengrass想要作出突破,所以镜头变得极其短和碎,还有无数超快的推拉来极速交代剧节.......不得不佩服他的节奏感,但影片里还是出现了一些破绽,比如Bourne潜入反派的办公室........这个完全没有交代,而且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外面全是人呢,怎么会没有惊动一个人呢.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高智力的,破绽很少的,现实感相当强的,尊重观众的,商业性较弱的,优秀动作电影.而且我欣赏Bourne的品性,我欣赏有品性的电影,它不但让人娱乐,而且也让我们彼此尊重.

 4 ) 伯恩的身份三部曲影评

  这篇文章我在博客上写了,现在把它挪到这儿来。
 一、剧情简介
 伯恩的身份1

  杰森·伯恩(马特·达蒙饰)在意大利被人从海上救起,他失去了记忆,除了臀部的瑞士银行帐号之外,他完全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
 杰森从瑞士银行找到了大量的现金,六本护照,一把枪,同时他发现自己格斗、枪械、和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他开始追查自己的身份,并且把陌生女子玛丽(弗兰卡·泼坦特饰)也卷了进来。两人从瑞士到巴黎,一路上受到神秘杀手组织的追杀,危机重重。

  最后,伯恩击败了追杀他的组织的临时首脑,并警告他们不要再来找麻烦,之后扬长而去。伯恩在欧洲找到了玛丽,带着她一起跑到印度,隐姓埋名的生活。

  伯恩的身份2

  经过上一集的腥风血雨之后,伯恩(马特·达蒙饰)和女朋友玛丽(弗兰卡·泼坦特饰)隐居在印度偏僻的海边小镇,想忘记以前的生活。一天,神秘组织的杀手来到小镇,打破了伯恩二人世界的宁静,女友玛丽在逃亡途中被枪杀。

 为了查出真相,伯恩重新开始战斗,他发现以前工作的中情局开始重新寻找他,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刺杀活动中,被人诬陷破坏了中情局的一次情报交易,杀害特工。伯恩别无选择,他只能找到冒充自己的人,才能洗刷清白,为女友报仇。

  最终,伯恩为玛丽报了仇,并揪出了中情局中的内奸。中情局的头目帕姆兰蒂对伯恩表示感谢,并且在电话里对伯恩说了大卫韦伯是他的真实姓名,还有他的出生日期1971年4月15日。

  伯恩的身份3

  伯恩虽然知道了自己的一部分真实身份,但是许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等他冷静下来好好“寻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中情局派出的杀手又接踵而至。在接连的几次较量之后,杰森•伯恩终于被彻底激怒,决定反戈一击——他主动追击杀手,到过莫斯科、马德里。巴黎,也在伦敦和丹吉尔做过停留。
 随着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杰森回到了纽约,在那里,他将会找到一切的答案,寻回自己的身份。

  最后,伯恩了解到了自己的过去,幕后元凶阿尔伯特医生和中情局部门长官诺亚被捕。伯恩也并没有死,但最后的行踪不为人知。

  伯恩所遭遇的一切都源于中情局的一个叫做“绊脚石”的项目,还有“绊脚石”的升级版“黑石楠”。这个项目就是中情局训练杀手并对杀手洗脑,让他们去刺杀与美国作对的人,还有一部分美国平民。伯恩也是他们训练的杀手之一,他在一次任务中失手了,才掉入大海,后来意外获救。
  这部电影的剧情设计以小说《伯恩的身份》为模板,但是做过大量的改编,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主演马特达蒙自己也参与了剧情的编写。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剧情,如果写的过于详细就成了小说了...
 
  二、艺术手法
 首先,我不知道今儿我要写的算不算艺术手法的范畴。老陈早就告诉我们写文章不能凭感觉,要按照本身的规律去写,但这个不是考试,所以我就凭感觉写了。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音乐

  伯恩的身份三部曲的伴奏和片尾曲是由著名音乐人John.Powell制作的,在这儿我打算介绍其中的3首曲子。第一首是assets and targets(资产和靶子),这段音乐一般是伯恩被追杀或者追踪别人时的配乐,节奏紧张刺激,会把观众带入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令我们全神贯注的看影片,同时也为伯恩捏着一把汗。第二首是thinking of Marie(关于玛丽的回忆),这首曲子风格平静而又忧伤,透着一股悲凉,伯恩的女友玛丽在第二部开头就被杀死,伯恩在之后奔波的路上,每当闲下来,总会拿出玛丽的照片,思念女友,这首曲子正好烘托了伯恩内心的伤感,也让观众们看到一个近乎于冷血的杀手也有柔情的一面。第三首是这部影片的片尾曲extreme ways(极限之路)对于这首曲子就要多说说了。

  伯恩的身份三部曲都用了这首曲子作为片尾曲,这首曲子激扬高亢,令人听了精神一振,而三部电影结尾放的虽说都是这首曲子,但风格还略有不同。第一部的结局是伯恩搞定了追杀他的人之后在欧洲的一个海滨小镇找到玛丽开的租摩托车的店,情节是这样的,伯恩:this your store?玛丽:yeah.伯恩:it is nice,but little hard to find.这时玛丽回过头看到居然是伯恩,大吃一惊。伯恩又继续说:think i could rent a scooter?

玛丽吃惊的捂住嘴,片刻又恢复了平静,说:you have ID?伯恩微笑道:not really.玛丽也笑了,随后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这时音乐响起,此时此刻,观众们的脸上也应该浮现出会心的微笑。(伯恩你还是挺有幽默感的)

  第二部的结局是伯恩洗清了冤屈,之后伯恩来到了纽约,给中情局的官员兰蒂打了个电话,兰蒂说伯恩应该接受他们的道歉,但只是私人的,并告诉伯恩他的真实姓名叫大卫韦伯,出生于1975.4.15,最后她说叫伯恩来当面谈谈,伯恩迟疑了片刻,向窗外望了一眼对兰蒂说:have some rest,you look tired.兰蒂吃惊的向窗外张望,但她看到的只是那些平凡的窗子。这时音乐响起,镜头又切给了伯恩,伯恩一个人快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面无表情,很快他消失在了人群之中。看到这儿我还能说些什么,伯恩真是太NB了。

  第三部的结尾没有对白,伯恩最后揭穿了一切的真相,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反派狗急跳墙,想杀死伯恩,伯恩从纽约的高楼直接跳入东河,反派在伯恩落下的刹那开了一枪,之后镜头切到了水里,伯恩在水中不知生死。这时旁白开始介绍事件的收尾情况,最后提到了证据全部由由一个叫伯恩的人提供,但是伯恩落入河中,尸体没有被打捞到,至今生死不明。这时,水中的伯恩突然动了起来,向岸上游去,随即音乐响起。最后,伯恩究竟去了哪儿,没有人知道,伯恩以后会做什么也没人知道,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不会轻易的死去。

  从结局的内容我们就能看出片尾曲风格的不同之处,虽说都是extreme ways,但是第一部中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第二部让人觉得气势磅礴,第三部让人心中一块儿石头落地。

  水的妙用

  这个总结是我在豆瓣上看到的,来转述一下。电影第一部开头,伯恩在水中获救。第二部中,玛丽被枪击中落入水中,伯恩亲眼看着玛丽沉入水底。第三部结尾,伯恩在水中逃脱。可以说水见证了伯恩的重生,失去女友还有最后的找回自我。人类的出生本来就是靠水来孕育的,导演这样的设计这个艺术手法还是很有水平的。

  对白

  对白应该属于语言上的艺术了,但是这个电影系列的对白真的不多,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开头有玛丽的存在,伯恩说的话还多一些,玛丽死后,基本都是伯恩一个人单枪匹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逃亡和追寻线索,所以台词更加少了。也就中情局那帮人没事儿闲的竟瞎叨叨,讨论一些战术方案。伯恩说话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练,简洁,用最少的话语清楚地表达意思。

  以上就是我想总结的这部电影的一些艺术手法。再次声明,都是凭感觉写的。
 
  三、台前幕后人物
  台前人物

  伯恩的身份中,主人公当然就是伯恩本人了。下面先说说跟伯恩有关系的女人们,女友玛丽是伯恩在瑞士以外遇到的,电影里,伯恩在瑞士有些走投无路,搭了玛丽的车,但是也随即就把玛丽卷了进来,玛丽被迫和伯恩一起逃亡,两人在路上暗生情愫,后来成了男女朋友。兰蒂是中情局的一个官员,在局里她属于正义的一方,第二部里开始伯恩被诬陷,她负责调查这个事件,后来伯恩为自己洗刷了冤屈,兰蒂后来一直在内部帮助伯恩,最后第三部里伯恩找到证据后把文件交给了兰蒂,兰蒂揪出了幕后元凶。Nicky在第二、三部里戏份比较多,她也是绊脚石计划的成员之一,负责在法国的联络工作。伯恩在第二部里挟持了她,并向她索取了许多情报,第三部里nicky又帮了伯恩很大忙,两人也一起逃亡了一阵,但是啥也没发生,后来伯恩离开了Nicky一个人去解决了一切。

  电影里与伯恩有关系的男人们基本都是他的敌人,人物的名字不重要,有的我也记不住了。第一部里伯恩的对头是个中情局的官员,最后被上司杀人灭口。第二部里也是一个中情局官员,还有个俄罗斯的石油大亨。第三部里是中情局的大官儿,还有中情局训练中心的一个博士。当然这些人都少指挥的,每一部里一般还有两个高级杀手去追杀伯恩,后来基本都被伯恩搞定,当然还有一大堆中情局的菜鸟特工和一帮白痴警察供伯恩戏耍。

  幕后人物

  第一部的导演是Doug Liman,后两部都是Paul Greengrass。这俩导演可都因为拍这个赚了大钱了。Tony Gilroy在三部电影里都担任了编剧,而主演马特达蒙本人也参与了编剧,可见马特达蒙还是很有才华的。其他幕后人物我就不多介绍了,因为我也不太了解。

  总之,这些台前幕后的人物齐心协力为观众打造了这个非常不错的电影三部曲,我认为这个系列电影没有续集综合症,绝对是续集电影的正面教科书。如果在拍续集,希望还能延续前三部的风格,相信错不了。

  四、Lance瞎扯淡
  伯恩的身份系列拍的很精髓,是系列电影的教科书,记得某著名报社给过这样一条关于这个电影系列的评论:你可以带上你的家长、女友、历史老师或者你的狗一起去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不仅是男女不限,老少皆宜,连狗都会被吸引了...这个系列电影每一部的风格都比较相近,都是那种快节奏的,从电影一开始伯恩就马不停蹄的逃亡或者追杀别人。看伯恩逃亡真的是一种享受,虽说他本人不享受,但是伯恩牺牲了自己,满足了观众,想伯恩童鞋致敬~

  同时,我还想说说我对于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悟,这个电影不是什么有特别深奥哲理的电影,也不是那种赚女生眼泪的爱情片,而是讲了一个失忆的男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如何找回自己真实身份,击败敌人的电影。但是这个男人的人生还是有杯具的一面,因为一念之差,他的女友丧命了。伯恩解决完一切后也许回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这部电影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伯恩杀人越货,欺诈别人我们还是不要学的好。但是,伯恩的遇事不慌、思维缜密、热爱运动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调虎离山大概谁都明白,但是在危急时刻,在非常临界的情况下恐怕大家就想不到了,伯恩就在一次逃亡中通过拉响防火警报巧妙运用了调虎离山,当他不知道大楼具体布局时,立刻拿下了墙上的安全疏散图,快速扫了几眼就对大楼的布局比较多了解了。想做到这些都需要极好的心里素质,还要经过不少训练。唉,像我这种路痴就差得远了,我觉得解决路痴的最好方法就是别跟着别人走,都自己尝试,没准儿迷上几次路就练出来了......

  反正我是非常佩服伯恩童鞋,但是那种风口浪尖儿上的生活我真的没有任何想法。

  五、电影与小说
  小说和电影还是有许多出入的,小说中的剧情比电影要少,而且不少情节也不一样。比如电影中,伯恩和玛丽认识只是伯恩在瑞士搭了玛丽的车,后来两人路上暗生情愫。而小说里可就复杂了,伯恩一开始陷入困境,被杀手盯上了,在一个讲座上偶遇玛丽,挟持了玛丽作人质来掩护自己。玛丽一开始都恨死伯恩了,后来玛丽犯二,想找警察结果被杀手抓住了,伯恩本来那时候可以自己跑了,但又翻回头救了玛丽,自己却受了重伤。玛丽感激不尽,带着伯恩到了安全的地方,一直照顾他到伤好,这段时间中,两人才培养出了感情。电影里两人算是比较正常的相识,儿小说里两人相爱感觉就像是斯特哥尔摩综合症。

  电影中,玛丽是个比较普通的女的,也算不上什么美女,出身也很平凡。小说中,玛丽可不是平凡的人,她是个经济学博士,而且还精通心理学和统计学。在小说中,玛丽对于伯恩的记忆恢复帮了不少忙。另,小说中最后玛丽也没有死,结局是洗具。而电影里结局就比较杯具了...

  总之,电影都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小说和电影都很成功。向小说的作者罗伯特路德轮致敬~

  最后送上一些小说中的经典语句:

  1.每当你面对那种充满压力的处境时,如果时间允许,你必须集中精神,让自己彻底融入到那种情景里,然后放开想像,天马行空的联想,捕捉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任何言语,任何影像。透过那些言语和影像,你也许就能找到线索。

  2.那把手枪仿佛是结婚戒指,象征着两个杀手进行接触的信物。

  3.两个杀手心里都有数,知道对方靠不住,尔虞我诈,各怀鬼胎。只要一个人能抢先半秒,那个人就能占到上风。

  写了这么多,到现在,对于伯恩的身份系列电影我要说的基本都说完了,其中有不少是瞎扯淡的,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看就得了。我写这个主要就是表达一下对这个电影的喜爱。

 5 ) 来点一支事后烟——《碟影3》结尾有感


      文/罗弘霉素
  
在《碟4》热映之后,回看之前的三部经典,越发觉着《碟3》结尾很有味道。



整体来看,谍影系列不仅打破了续集不给力的怪圈,而且还一部好于一部,三部连看正是一个紧凑合理的故事,实属难得。尤其第三部,伯恩的最后通牒更是把整个系列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秉承着之前清晰偏冷色调地运用,加上凌厉的剪辑与足以抵挡一切对话旁白的音乐,给观众奉献了当年最佳打斗戏和汽车追逐戏。动作、配乐以及剪辑有多好也不需多言,太多观众与影评已经把美誉统统给了这部碟3。
可以说,碟3整部就是“高潮”,让人佩服的是之前满是高潮的两部却成了它的“前戏”。

从动作戏的身份来看,可以说马特达蒙的伯恩拯救了一个时代的动作戏,同时又开辟了属于自己新的时代,那些粗野似火的硬汉已经不能把持住观众们的脉搏了,像是复制品的沧桑感带来的更是视觉疲劳后的索然无味。而伯恩这个冰冷且鲜有表情的大众脸,却夹杂着冷静、思考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从特工戏的身份来看,他是既邦德与亨特之后的又一个特工界的狠角色,而且他来的更朴素。朴素到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队友,甚至他是个孤魂野鬼,忘记了自己是谁;朴素到了没有后援的支持,甚至他是个亡命之徒,原来的后援正是他现在的梦魇。越是孤独,越是无援,越显着这个大众脸的特工越发真实,越发与我们距离足够近。



特工是他的身份,动作是他的招牌,那什么是伯恩故事的内核?

最开始看碟1,我很自然地将其视作精致凌厉版的《我是谁》,伯恩这个失去记忆的能力超群者,到底是谁,来自于哪,为何身怀绝技,又为何失忆?
随着1、2部的结束,这些谜团已经解开的差不多了,那碟3要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导演与编剧单单是为了这一上来就足够生猛且持久的节奏把观众弄得欲仙欲死的满足感?



回看结尾,我感觉导演要带来的是这支事后烟。

伯恩在冰冷的水中漂浮着,一动不动,这是一个无声的过程,看似平静的水下曾有人为活挣扎。熟悉的主题音乐响起,伯恩划动了,开始游走了,这给观众带来的信息是他活了,追回身份,端锅组织之后的活着。

记得我们第一次看见伯恩是在哪么?是水中。
现在,我们的伯恩又在水中游走了,他带着身份活下来了。

 6 ) 杰森·伯恩,酷得浑然天成的特工

稍微总结一下这位新世代特工的闪光点。

其一,非人类可言的观察能力:在诸多监控下还能自如地游走,简直怀疑他是不是有昆虫的复眼。

其二,超强的抗震能力:百摔不坏,经常在翻车后马上就抖擞精神,最多就短暂地瘸一下腿。

其三,完美的专业素质:有目共睹。

其四,完美的格斗技巧:没人能单挑过他。

其五,完美的偷窃技巧:甚至在两三秒内就偷了一辆车。

其六,硬朗的作风:从来不易容,不担心别人认出他。两个女配角倒是不约而同地染黑发后剪短……

其七,稳健的步伐:到不得已他才跑步,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用走的。面对狙击手那场,他射爆油桶后依然走得很从容。帅啊。

其八,超酷的台词:“This is Jason Bourne”,完全可以媲美邦德那句了。每次响起这句话的时候接电的人脸上总会耸动一下。

最后我们说,杰森·伯恩,不愧是美国产的要你命3000(万)啊。

 短评

美国特工已经成仙鸟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COOL到一塌糊涂!

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第3部还那么NB

8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难怪马特达蒙那几年间当选最性感男星,伯恩系列的特点是主角冷静理智不耍帅,靠智商和观察力取胜,这才像个特工吧,和伯恩相比,邦德和汤帅哥都不够聪明的感觉,编剧让人想鼓掌,低调又紧凑。诚恳的五星好片。

9分钟前
  • 🐷🐷
  • 力荐

作为经典系列的完结篇,依旧成功延续着这系列出色的风格。精练的对白、扎实可靠的表演、华丽的剪辑和原声。无论是过程还是结尾,始终扣人心弦★★★★☆

14分钟前
  • Q。
  • 推荐

格林格拉斯彻底革新了动作场面,干净利落紧张刺激,这也是谍影重重系列最好的一部。

18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三集里最好的一部

19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第三部,男主角终于不再杀人,因为他成佛了。自从他遇见了CIA的女观音菩萨后,就走上了成为斗战胜佛的道路。

24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没啥感觉的公认好片

2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然有点神化,但伯恩真是这一行的大师啊~

29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最好的谍战三部曲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作为Bourne系列,这部真是豹尾,节奏与情节安排都极为令人称道。

3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部真是精彩了~~!瞧瞧人家这讲故事的效率!

3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如果你在办公室,那我们现在就是面对面谈话了。”这句对白太拽了。

40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紧凑、凌厉,史上最佳间谍动作片。

43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Matt各种有型

47分钟前
  • roxanneX
  • 力荐

Bourne去救Nicky这段最抓人。

49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谍影重重》1~3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作惊悚片了!这三部比碟中谍、007什么的更刺激、更真实。没有美女帮忙和高科技道具,全靠观察力、DIY和身手~ 导演和编剧功力不浅,马特·达蒙把动作戏和感情戏都演得宁静自然。毫无多余的煽情或莫名其妙的拖延,代入感极佳。(9.5/10)

5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车站和小镇两段,绝对的经典。

58分钟前
  • viennavirus
  • 力荐

这个系列是所有同题材里最好看的

6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