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末点

爱情片英国2005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斯嘉丽·约翰逊,马修·古迪,艾米莉·莫迪默,布莱恩·考克斯,米兰达·莱森

导演:伍迪·艾伦

播放地址

 剧照

赛末点 剧照 NO.1赛末点 剧照 NO.2赛末点 剧照 NO.3赛末点 剧照 NO.4赛末点 剧照 NO.5赛末点 剧照 NO.6赛末点 剧照 NO.13赛末点 剧照 NO.14赛末点 剧照 NO.15赛末点 剧照 NO.16赛末点 剧照 NO.17赛末点 剧照 NO.18赛末点 剧照 NO.19赛末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00:56

详细剧情

  穷小子威尔顿(乔纳森•莱斯•迈勒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爱尔兰来到伦敦当起网球教练,立誓要凭一身网球绝技混入对该运动情有独钟的上流社会。结识富家公子哥汤姆后,他得到机会,对方的妹妹克罗伊(艾米莉•莫蒂梅尔)对他一见钟情,其后,在对方的父亲的相助下,威尔顿顺利混入上流社会。  正当要与克罗伊谈婚论嫁时,威尔顿邂逅汤姆的女友、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斯嘉丽•约翰逊),后者同样在为进入上流社会做着不懈的努力。相似经历令两人萌生真情,但威尔顿并没为诺拉放弃自己的计划。一切梦想都成真后,威尔顿重遇已与汤姆分手的诺拉,两人旧情复燃,威尔顿开始在她与妻子之间周旋。不久,诺拉怀孕坚拒堕胎,威尔顿迎来人生的赛点。

 长篇影评

 1 ) 爱情像函数,人性像微积分

好的爱情收梢是怎样的呢?
接吻与拥抱?
鲜花与白纱?
好的电影是怎样毁灭这幻觉的呢?
砰砰。
那声枪响让我醒觉。我不仅仅在电影里。我在现实里。伍迪艾伦这个老头儿实在很现实。他做出的不是一部剧。他做出的是现实。现实不是甜美蛋糕,有樱桃装饰。现实可能是一张5毛钱的大饼。硬的可能会噎到喉咙。可是总是要吃下去的。

看伍迪艾伦的片儿总是要把自己放空。彻底放空。什么预期都不要有。
因为这个老头儿端出来的总是和你想要的不一样。

你以为这不是爱情?他说不。
他看自己妻子眼神永远平淡无波。他看她的眼神一直充满火焰。
告诉我,谁羡慕平淡无波的爱情?谁拒绝得了漩涡的拉力?发自内心的说。
诚然他是爱她的。爱她身体的性感。爱她的嘴唇。爱她身体里潜藏的与上层社会的不和谐——与他自己一样。自卑又骄傲的粗糙一面。
于是他愿意不惜一切得到她。或许只是身体就够了。
那是爱吗?那是身体的一种疯狂。
可是这种疯狂本身足够有诱惑力了。
爱不也是一种诱惑么?谁人区分的开?

你以为他在说爱情?他说不。
男女主角成了好事。一对壁人。但是。然后呢?
她开始纠缠。开始索取无度。向他要安全要婚姻要稳定。像所有的小三儿一样。仗着受宠。错误估计形势。一闹再闹。他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爱情像水草。缠绵的时候美。真的缠身不放就渐渐缺氧。
他只想着把这个大嚷大叫的麻烦情人擦掉。免得她越来越庞大的身形遮蔽掉自己的光辉前程。
当她说:我怀了你的孩子。
我觉得可以听得见他脑子里轰然作响。杀意由此而起。
女人的筹码换来一杆枪。


对不起。伍迪艾伦就是这样。
你要咖啡。他给。但是他不给你方糖。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个空间坐标。说有就有。说虚无就虚无。
人性确是实实在在的纸张。有墨迹。有折痕。又薄又脆。禁不起一再追逼。很容易穷极尽像的。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

爱情是函数。弧度优美。可分可合。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妙。
所以看李碧华的《青蛇》里白蛇对青蛇注解何谓男人的好处,她道:“怎么说呢。那是一种叫人万念俱灰,欲仙欲死的快乐。”
爱情不是有理函数。数学差一点,功力弱一点,是解不出的。譬如青蛇学不会爱人。譬如电影里女主角把自己做赌注。
可是解不出,功力低。爱情顶多消失。
可是人性的复杂程度又跳升了几个阶级。如果错估。消失的可能是生命或人生。
人性好似微积分。说真的。微积分我其实一点没学过。没学是因为看过理科同学的作业。万念俱灰。就此放弃。
人性里许多面也是我不想考证的部分。因为万念俱灰,所以就此放弃。
也许不去考证,不去考验,不做试探,才是一种安全。

这一点,死去的女主角是不懂了。
我们不懂人性也没关系,但是我们懂得自保,懂得江湖防身之道。
对了,伍迪艾伦还告诉我们:因果报应这种东西不要信的。
痴情可能早死。绝情未必伤身。

掌握一点灰色的常识,再去看伍迪艾伦。会觉得犹如遇见知己。
看惯格林童话的,也许要掩面痛哭。
像吃糖长大的你我,猛然喝到苦咖啡。味觉不适应到适应,需要一定时间。
还需要伍迪艾伦的剧来搅一搅。

 2 ) 由《赛末点》想到的

伍迪艾伦的新片《赛末点》,是一部描写爱情、偷情、婚姻与谋杀这些老套情节的电影。看完后,不得不说他还是拍出了新意。

 

一开始,影片就来了个网球中的擦网的镜头。而且这个球有没有过网,我们不知道。但是常识告诉我们,这样的球如果打成了,就是幸运球。如此,引出了本片的关键词“lucky”。导演好像有意无意地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lucky”。男主角最终凭借着好运气逃脱了法律的惩罚,他切身体会到了好运的含义,于是希望自己的新生儿也会有好运。他可是一个杀了两个人的杀人犯啊,我们绝对不能忘了,其中的一个被害人,一个花甲老妇人,无论从任何角度讲,都是个绝对无辜的被害人。她只是充当了掩盖凶手杀人动机的工具,而且是凶手的刻意所为。

 

看本片最大的震撼是男主角杀人后观看者的心理感受,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是想让警察破案,伸张正义,还是觉得男主角可能会逃过惩罚。说说我自己的体会吧,我在本片的最后20分钟内,都为凶手悬着了一颗心,我只是强烈地希望他能成功地逃过法律的制裁。当那颗戒指没能扔下河去,我还为凶手捏了一把汗,以为戒指会成为他有罪的证据,没有想到正是这颗戒指成了他洗脱罪名的原因,尽管他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为什么我会强烈地希望凶犯逃脱法律的制裁呢?这才是本片给我带来的最有趣的问题。

 

是不是我的这种为凶手的逍遥法外而长出一口气的观片感受,正是伍迪艾伦追求的效果呢?他是不是因为早就料到了会有这种效果而暗自得意呢?这些问题只能问他自己,我们无法得到答案。理智告诉我,凶手是一个为了金钱而与富豪之女结合的人,又是一个为了追逐情欲而肆意妄为的人。但当情欲与金钱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作出了极其疯狂的举动,杀死了情人和无辜的邻居。他是没有爱情的,他和美丽性感的情人之间更不是爱情,他是物资的崇拜者。正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我为什么会为他的命运而放弃道德与法律的原则呢?也许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认为他的做法可以原谅的,也许我和他一样,也是一个为了物资而愿意放弃爱情的人。从道德的角度讲,偏袒凶手意味着同情他的所为,同时也把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抛之脑后,不愿意追究他为了一己私利而杀害无辜者的罪恶。这说明道德对我的约束有时是很薄弱的,和欲望的对比力量相比,可能是不堪一击的。也许道德本来就是脆弱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民主制度对个人邪恶内心本质的制约。还得说说法律,我是学过法律的,现在还在学,从事的也算是和法律息息相关的职业。就本片而言,法律没能把好最后一道关口。法律的守护者由于对一件物证的证据效力的错误猜测,放弃了对真正的凶手的调查。有时,法律就是这样的苍白无力。而这正在我看片时期待的结果。人的潜意识里也许都有犯罪的冲动和能够逃脱惩罚而获得快感的激情,这可能也是“暴力美学”拥有无数拥趸的心理原因。

 

这部电影我还想说出更多的东西,只是感觉在表达上还有条理上的困难。最后我只想说:爱情是奢侈品,也是易碎品。

 3 ) 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电影结束的一霎那,Jonathan Rhys-Meyers饰演的男主角望向窗外,屏幕一黑,字幕卷起,所有的观众心里都像吞下一块生猪肉,一时难以消化。直到十分钟后,大家才回过神来,那块生猪肉,忽然煮熟了,不过味道却奇怪得很,百味杂陈,悲喜难辨。

     首先一点可以确定的是,Woody Allen的书房里,必然有一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而《罪与罚》和《白痴》,或许是常年摊开在案头的两本。电影开场不久,Woody Allen就很自觉的向观众展示这部电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密切联系,男主角刚刚接触伦敦上流贵族社会,躺在床上恶补高雅艺术,一开始拿的一本是莎士比亚,看得百无聊赖之间,顺手就换了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这镜头只有几秒钟长,但却是Woody Allen给这部电影做的唯一一个最重要的注释。从一定程度上说,男主角几乎就是拉斯柯里涅可夫的现代版,或许还掺入了一些罗果仁的影子。

     基本上,Woody Allen对于十九世纪小说形式的深刻体验,足以让任何一个大学教授汗颜,当所有人都把这些故纸堆当作上上个世纪的经典隔岸观火的时候,他却能拍出一部当代版的十九世纪故事。一位从爱尔兰来的穷小子,英俊潇洒,高智商,处事得体,心里满满的装的全是向上爬的欲望,像这样一位青年,进入上流社会的路理所当然的顺风顺水,几乎是被请进了上流社会。但是这看似顺风顺水的路,也必然的充满着难以把持的欲望,在这个不属于你的世界里生存,罪与罚最终也不能以精明头脑的计算来决定,能决定它的,只是运气而已。你得明白你干什么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虽然男主角的判断和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爱上同样出身的 Scarlett Johansson,是不能控制的,与Scarlett Johansson离别和再重逢,是不能控制的,杀死Scarlett Johansson,也是无法自主选择的,最终谋杀有没有留下漏洞,有没有被警察继续追查,男主角再长两个脑袋,也没法算计到。

     这故事的结构,基本上就是一个经典小说的结构,精巧,充满着优雅的节奏感和对称性,教科书一般的编剧几乎像是希腊悲剧的第一课,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个人悲剧已经被升华到完全内心化的角度去探讨。而Woody Allen的运镜和剪辑,从视觉方面也几近完美的体现了这种感觉,英国现代上流社会简洁、干净、沉静、把持得体的矜持基调,和男主角阴暗、混乱的内心恶斗互相交织,这气质,典雅的让人神魂颠倒。Woody Allen在这一点上,恐怕还得谢谢Jonathan Rhys-Meyers,这男人的面庞和眼神,天生就是古典主义的宠儿,不然他后来也不会被请去演Showtime的亨利八世。而Scarlett Johansson,大约是能找到的不多的败笔之一,美国人是永远融入不了这情调里的。

 4 ) 第20分钟,男主和斯嘉丽这段不直接对话却互相表白的戏简直封神了

才看了开头,表演和剧本太有张力了。本来躺着看的,以为就是个烂俗爱情戏,没想到20分钟这场戏这么抓人,这段里男主和斯嘉丽本来都是非常aggressive和擅长social的,一开始气场都很强,情绪也是up的,但是男主突然开始表白,一开始是所有人都没察觉的,只是男主说自己原来给人家看车洗车,还是拿牙刷洗的

一直到这里,场上所有人,包括我都没觉得他是在表白,斯嘉丽也没反应,只是盯着大舅子说要阿斯顿马丁,这里,斯嘉丽明显还是处在她那个强势、善交际的“名媛”假面里。但是马上,男主又抛出一个话题,他的父亲失去双腿。

其他的都不重要,注意斯嘉丽的表情,眼睛里已经有了共鸣和同情,她是能理解那种苦难的,所以她跟着难过了起来。这里是一个情绪的明显变化,进来的时候趾高气昂说自己是演员,很自信,要车的时候情绪也是up的,这里情绪一下子就down了,而且马上也不那么自信了。直到大舅子也是斯嘉丽的大款男友笑了,她才跟着假笑了几声。而且真的是假笑,大家看原片就知道。

我们看到,随着这俩人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彼此,视角也从原来能拍到四个人的近景变成了过肩对打,只能看到斯嘉丽和男主,那俩人纯是工具人,哪凉快哪呆着去了。

很明显的,男主第一阶段表白完了,斯嘉丽动情了,开始回应,回忆自己的苦难过去。如果没看懂可能很难理解,吃着饭好好的,这俩傻逼怎么突然开始卖惨了,还是比着赛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卖惨,这是隐晦的表白,这些话根本不是说给富二代兄妹听得,就是说给对方听得。

这里有一个人设问题,那就是男女主一开始的人设都是强势、自信、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的,这样的人设不可能在人前露出软肋。那么问题来了,人,只有在什么对象面前展现真正的自己?我认为是真爱的人。所以这里斯嘉丽也撕下自己的假面,开始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

然后,男主很强势得补了一句“但你的梦想是电影对吧!”画面没办法还原语气,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我在后面整体复盘会解读。

这一幕很明显的,是第二阶段表白,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表白是自爆真实情况的话,第二阶段就是对同样事业观同样野心的确认,这也是男主追问那句话的原因,因为男主和女主一样,都是想要通过婚姻上位,成为更高阶级的人,以此来实现梦想的人。这里,斯嘉丽的眼神已经说明双方已经交换完了情报,“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这俩人完全是性转的彼此。

这里是第三阶段的表白了,说的不再是事业,而是爱情,什么偶然呢?两人相遇相识的偶然,没有目的,没有设计,就这样遇见然后一见钟情。当然这也不算一见钟情,第一次俩人只是旗鼓相当的调情罢了,属于是老司机广撒网,这次吃饭才是动了真感情。

顺便,在第二阶段表白时,傻白甜富家千金说了这么多一句,这嘴角,让我想起了电力女王那句霸气的“能力之外的资本为零!”我真是吐了,虽然剧里她是好人,但是实话实说如果不是运气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而是出生在中国,她会是什么样?没准刚出生就被活埋了。这样的身份说这样的话属实脑瘫。

男主第三阶段继续强调不在乎运气,然后男主说我真羡慕你这一点……难道羡慕她傻白甜?不是的,是羡慕她,正因为足够幸运因此可以不屑运气。

大舅子调侃底层人民的人生写照,称其为老生常谈

男主没有表现出一贯的高情商,反而面露愠色

下一秒直接硬杠正面回怼

斯嘉丽听完,嘴角不自觉上扬。这里其实还有个议事规则的背景知识,就是大家知道美国立宪会议为了不吵架,所以所有人说话都要对着华盛顿说,而不是直接对着对象反驳,在英美法庭里也是,辩护人和原告律师并不会直接吵架,而要跟第三方也就是法官说,表面上开口一句“尊敬的法官先生”实际上却是对着对面说的。还有就是美国大选时的电视辩论,每个人都是假装和主持人说话,实际上暗戳戳怼竞争者。英国议会吵架也是如此,全是假装跟议长说话,实际上骂对面。这种议事规则是为了避免双方起正面冲突,而在这部戏里,则是因为男女主角都不能直接和对方表白——因为他们目标一致,入赘豪门。他们如果在一起,所有梦想全泡汤,因此再爱也得隐忍,恰恰因为他们如此aggressive,因此彼此惺惺相惜,但也正因为这份aggressive,他们没法在一起。因此只是声东击西,两个人几乎全程没有对话,全是男主自说自话或者回答富二代,但俩人都话里有话,能指所指都是对方。这种表白,太高级了。

 5 ) 用歌剧诠释人生——赛末点里的歌剧片段

    “赛末点”是指网球比赛中可决定比赛胜负的那一球。男主在影片一开始的旁白便说:人生如同赛末点需要运气,看网球在网带上弹起,它落在那边你就赢了,落在这边你就输了……这和技术、努力都无关,这是运气。伴随着旁白的是多尼采蒂《爱之甘醇》选段《偷撒一滴泪》。这段音乐在全片共出现4次,是最重要的一个“主导动机” ,象征着影片的主旨“运气”;第二次出现是男主在失去情人的联系方式后又在街上偶遇,他执着寻找,终于俩人又一次蜜里调油;第三次是男主对情人的纠缠不耐烦,谎言敷衍后在床上辗转反侧,貌似暗暗下定决心;第四次是男主运气绝佳的逃脱警探的怀疑,妻子给他生了儿子,全家人围在一起说这孩子来的不容易,他以后一定一生好运,《偷撒一滴泪》响起,影片结束。
       《偷撒一滴泪》旋律听似哀怨,实则是爱人在最终修成正果后抒发的喟叹。用这个唱段作为全片最核心的主旨“运气”的象征,不仅能将小调带给人的阴郁之感与影片整体氛围重合,更使得熟悉《爱之甘醇》剧情的观众对所谓“运气”产生黑色幽默的嘲弄:有时候命运之神眷顾的,与真善美无关。
        另一主导动机是象征男主与妻子的“夫妇之爱”,用的是非常轻快和具有幸福感的《我的小亲亲》,选自戈梅斯的歌剧《萨尔瓦多·罗萨》。俩人第一次约会、婚礼都用了这个唱段。
         象征男主与其情人的主导动机是比才歌剧《采珠人》的选段《我想我依然听到她的声音》。他陪她试镜时在外的等待,以及后来俩人私会时,都用了这个略显阴郁的、不安的唱段。

以上摘自日记: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7376708/note/212796907/
只摘了几段比较重要的音乐,还有几段音乐介绍大家去看原文吧

视频剪辑:赛末点中的歌剧配乐片段: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b123Af_PEg/

 6 ) 冷酷的现实主义

人这一辈子,靠的是什么?小时候老师说,靠的是99%的努力和1%的天才;准备高考了,父母说,你要坚持,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成功的关键;读大学的时候,发现天赋其实很重要,尤其文科,没那么点感觉是不行的;工作若干年后,暗暗明白贵人相助的重要性,于是学会周旋和不是那么违心的奉承。

现在,伍迪·艾伦说,运气,运气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重要。运气好了,就算杀了人也可以逍遥法外;运气坏,就算你攀上了高枝傍上了大款,也还是会别人一脚蹬掉一无所获。运气决定一切的成败——这是关于人生的一个很冷的看法,所以不能过早输灌给小孩子,只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大人们,在《赛末点》的一惊一乍中若有所悟,觉得确实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短评

巨烦男主角,我是指长相

6分钟前
  • 400blows
  • 还行

不管你们怎么说伍迪艾伦都是有趣的和油菜的,deal with it (不过这部算比较无趣的了)

10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这电影说白了就是Love+Lust+Luck。

12分钟前
  • 七月
  • 推荐

伍迪艾伦真是很难失手。再次成功地用他的方式、他的价值观、他的美学和小把戏重述了一个烂俗故事,但它依然是一个烂俗的故事。放到欧美富裕家庭,就会有人说它是导演最好的作品,放到某个苦逼中国家庭身上,它就是一个知音故事。

14分钟前
  • 57
  • 还行

关于婚外情的犯罪爱情电影,男主一开始就选择了金钱权力地位,最后当然也是会选择这些。女主太天真,以为男主是爱着她才和她在一起的,而对于男主来说,女主只不过是一个掺杂情欲的欲望,因为得不到所以更渴望,得到之后,终会厌弃真的,不要爱上凤凰男,不要当小三,更不要当日后成功凤凰男的小三

19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推荐

只想说结局不俗。

24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如果有人相信运气,那么他一定已经参透了人生。

2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没有预料到的结局,我以为戒指反弹回来的那一刻就和网球擦网下网一样预示着坏运气,谁知道。他背着网球包出门时撞到的那个老人如果出现指证的话大概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吧。(PS又是一部全部熟脸的剧,麦哥这个龙套真是……)

31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一旦女人开始歇斯底里,失去了情欲以外的气息,男人的耐心就耗尽,他要的只是那个性感迷人,乖巧中带一些欲拒还休的你,对他来说,位高权重和金钱是敌不过爱情的,何况是快速消耗殆尽的激情。至少,运气的角逐里,他是幸运和残酷的。

35分钟前
  • 墨梓
  • 推荐

好玩不过嫂子,嫂子是通俗情节剧的重要原始叙事推动力。

3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这算是伍迪艾伦做陀思妥耶夫斯基式探索的尝试吗?

38分钟前
  • Unicorn.潜.
  • 推荐

欲念让人坠入爱河,也让人迷失方向;运气让人接受宿命,也让人相信转机。oh.Scarlett Johansson is simply my sexy goddess!~

4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跟《天才雷普利》相似的故事。两位主角选的很好,Jonathan Rhys-Meyers长相就非常符合演阴险的穷小子,而Scarlett Johansson更是奉献了她最美丽的一次演出~~

4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爱情敌不过的东西真的好多

49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很不喜欢小乔对基友抖露心事的那段。太白露。也没必要。但如果不这样就不是老头了。小乔上进,聪明,工作认真努力。但假如他没有泡上白富美,这些品质都是白搭。这才是这个社会的“运气”,俗称投胎术。做派是于连的做派,却不是个英雄种子。于是嘲讽味道更强。寡姐的角色后期转变真是硬上的。

54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不明白有什么颠覆三观的,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运气比努力有用得多。

55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前3/4是在干嘛阿...絮絮叨叨老俗套的穷小子追求名利又遇婚外情的故事,看的要睡着了,如果不是结尾出现了谋杀及后续情节,真后悔浪费俩小时...

57分钟前
  • 鲍小斯
  • 还行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这个封面是昆汀 所以从来没打开过。。。。

1小时前
  • 推荐

初看反感,随时间的消逝慢慢在脑海中遗留成经典。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这才明白为何蔡老师一直说性是最反叛的,因为性是颠覆理性和既定秩序的,这个社会放不下性又承担不起passion,一个性感美女便如同丧家之犬,只是搅动秩序的不稳定因素,理应被抛弃被抹去。同样,艺术和体育都成了上流社会豢养的宠物,毫无passion可言。passion是毁灭性的,于破中立,你hold得住吗?

1小时前
  • 林小熏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