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2009

喜剧片法国2009

主演:梅拉尼·罗兰,阿列克塞·古斯科夫,Dimitry Nazarov,Valeri Barinov,弗朗索瓦·贝莱昂,缪缪,利昂尔·阿贝兰斯基,朗齐·贝迪亚

导演:拉杜·米哈伊列亚努

播放地址

 剧照

音乐会2009 剧照 NO.1音乐会2009 剧照 NO.2音乐会2009 剧照 NO.3音乐会2009 剧照 NO.4音乐会2009 剧照 NO.5音乐会2009 剧照 NO.6音乐会2009 剧照 NO.13音乐会2009 剧照 NO.14音乐会2009 剧照 NO.15音乐会2009 剧照 NO.16音乐会2009 剧照 NO.17音乐会2009 剧照 NO.18音乐会2009 剧照 NO.19音乐会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5:21

详细剧情

  安德烈(阿列克塞·古斯科夫 Aleksei Guskov 饰)被盛赞为音乐天才,曾经当过俄国最伟大的交响乐团“波修瓦”的著名的乐队指挥。但因拒绝驱逐乐团里的犹太乐手,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沙查(迪米特里·纳扎罗夫 Dmitri Nazarov 饰)而被解雇,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波修瓦”现在的经理为了愚弄和羞辱安德烈,让他留在乐团当清洁工。安德烈在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份传真,法国巴黎最大的普莱耶音乐厅邀请“波修瓦”去演出,要求在两周之内给予回复。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乐伙伴重新聚拢起来。被乐团流放之后,他们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群混杂在莫斯科街头的最普通的人,从出租车司机、搬运工、跳蚤市场的地摊摊主到色情电影的配音演员,做的都是勉强维持生活的底层工作。他们决定顶替真正的“波修瓦”去巴黎,要向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展开复仇……

 长篇影评

 1 ) 一起重温旧梦吧,哪怕仅有几分钟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迟迟没有关上电脑,愣住了。既震撼于最终大协奏表演的辉煌,又沉醉于群体追梦的伟力,感慨于崇高的艺术与卑微的生活之间略显荒诞的连接。

从男主的第一个镜头开始,我就预感到这部绝不会缺少幽默气质。但我心目中的幽默,绝不是贯穿这部电影的,有些烂俗的搞笑,而是蕴藏在角色的一次次不经意的言语中,举动中的充满智慧的打趣(因此我也没太有欣赏喜剧的能力)。但这部电影竟然使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用来“法式幽默”?抱歉,我没法欣赏。因此到了中间的那场无厘头枪战,我的忍耐已经几乎到了极限。

但这次,我又选择了坚持看下去,因为豆瓣在强烈暗示最后十五分钟的精彩结局,而我相信豆友们的眼光。事实证明,选择没有错。我一直都非常欣赏那些在遭受苦难后没有选择沉沦,而是默默忍耐,没有放弃梦想的人。而男主就正好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但这一次使我无比满意的正是电影对配角的设计,终于不再是主角或是小团体的孤军奋战,而是塑造了一个50多人的管弦乐队的集体形象,50多个和男主和救护车司机萨曼怀揣着同样梦想,遭受过同样痛苦,经历过同样的困厄,而同样没有沉沦的人。

因为比较喜欢音乐,也曾经对音乐电影有过一种执念,但又逐渐在千篇一律的追梦主题中迷失,颇感觉有些烂俗,渐渐也失去了热枕。但梦想这个主题我想我是不会厌烦的,只是希望它可以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展现出来。而本片在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对梦想进行展开和挖掘,必定是十分上乘的。

常看电影的人,不知不觉中对时间的感觉都会或多或少得有些淡漠。镜头的一个切换,不知道多少年就过去了,而故事还在继续。但这部电影甚至都没有强调过去了三十年,而仅仅就是依靠男主填满演奏座次表时的蒙太奇镜头实现的。曾经的乐手,如今却混迹于街头巷尾;曾经的意气风发,却被如今的窘迫洗刷得一干二净。你不禁从另一个角度深切地体验到时间的流逝。而我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人心的范围。如同开头所说,这次的追梦不再是一个人,而当梦想属于一群人时,这里的梦想就化为了一个符号,一种仪式感。正如这部电影所展示的,曾经的犹太乐手们,为了法郎而同意了演出,而追寻着“和谐”的指挥,渴望着党会的经理,又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呢?但是,当“为了莱亚”的信息出现在“业务繁忙”的同僚手机上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头的赚钱机会。可是,这真的是为了莱亚吗?是,又不是。莱亚和丈夫的悲惨遭遇,是全乐队人心底的痛。但这又何尝不是乐队中每个人心中共同的痛?是梦想破灭,追寻之物烟消云散的最为彻骨的痛苦。三十年的苦难,乐手们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有些世俗,有些平庸。但是,三十年前的意气风发,三十年前的辉煌,是没有人能忘记的。所以,请不要嘲笑老一代的高谈阔论,因为当他们真正重操旧业时,可能真的如同他们所“吹捧”的那般厉害。

也是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融入骨髓,汇入血液”。三十年没有练习过音乐,没有关系;如此宏大的场面前没有排练,没有关系;女主并不擅长柴小协,也没有关系。一切在只要身处舞台,手持乐器时,必然会被激发。因为,这些都是刻在灵魂里的东西,而对于女主而言,则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而他们需要的,就只是一个重温旧梦的机会。莱亚,已经是三十年前的辉煌,三十年后的落魄的象征,这里的为了莱亚,恰恰就是为了他们那不曾褪色的梦想。一直都非常羡慕艺术家,羡慕他们的那种对自己事业的倔强和热枕。而这部电影,正满足了我对梦想与追梦的一切幻想。

音乐会是短暂的,男主所谓的“共和”其实也只是一瞬,它不能抹去过去,也不能为这些垂垂老矣的乐手们带来太多的未来。但是,在短短十五分钟的绽放,已经足够耀眼。这次音乐会,是一次圆梦,也是一次传承。对于老乐手们,这是三十年前那场被打断的美梦的延续;而对女主而言,她接替了母亲的位置,在明白身世的同时帮助了母亲圆梦,她是乐队的唯一变数,但这个变化,也是新老交接的一个缩影,而他们对和谐的追求,最终得以传承。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所有乐手的一次释放,对三十年间所有苦难重压的一次释放。他们每个人都有过去,而过去是不会变同情的(就像女主根本不愿听男主和萨曼的故事),过去是无法被抹去的,但是,这恰恰也是“过去”的力量。在过去积攒的苦闷,伤痛,都会化作一个人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发自灵魂的,是无法复刻的,亦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最后十五分钟的成功,在我看来,反倒没有那么惊艳,却更像是水到渠成。

末了,其实全篇我最喜欢的镜头并不是最后的恢弘场面,而是三十年未见的老友,同僚,穿着破旧的衣衫,背着乐器(有些甚至没有乐器),一同向着梦想走去的镜头,那一刻,仿佛时间退回到三十年前,大家还意气风发。可能他们的容颜已经不再年轻,但是逐梦的那颗赤诚的心,却是永不改变的。

 2 ) 老柴还是要靠俄国人

泪点低的人自然看什么都会被感动,前面剧团经理默念巴黎的时候就已经催下一滴眼泪。巴黎有最好的评论和最好的观众,可是他不知道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像那家餐馆一样烟消云散,空留一个党部的架子。
所以看到一群白发的老人,迟暮的美人,身材肿胀的大叔大婶们拎着乐器在红场聚集,配上磅礴的音乐和告别,简直错觉到他们不是去巴黎开音乐会而是上战场,给俄罗斯人好好地挣个脸回来,老柴还是要靠俄国人,法国人靠边站吧。
暴发户是真爱音乐(其实人家经商头脑一流,法语爆好),小提琴手什么都能搞定,三周护照加八天签证,给点钱在机场就可以瞬间盖个戳让你通关,艺术家们像梁山好汉一样怒吼着要餐费,转身去扒分拉都拉不回,以上都是笑料,让观众放松下别转台。Aleksei Guskov怯怯的小眼神才最勾人,讲的法国话也是支离破碎词不达意。大叔见Anne的时候,慢慢地说什么je vous baisse chaleureusement,其实只是亲了下手背嘛。闺女说我不是Lea的时候Aleksei Guskov伤心得要哭出来了快,还要用力克制,因为他答应不说出秘密。他演指挥真的像指挥,没有像打鸡血一样,我相信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音乐素养的人,他是俄国人嘛。
Rien est claire, rien jamais, etait claire...Vous demandez parole,mais parole traitre, parole sale, seulement music encore belle...music pas vouloire partir de nous...
最后20分钟巨煽情无比,落泪也不是我的错,连续20分钟长段落拍concert现场,闪回一次次托高情绪,这片子最好的一点是音乐不用付版权是伐...

 3 ) 那些伟大的苦难和平凡的音乐

    奇怪的是,真正让我感动的并不是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的结尾,那场最终成功举行的音乐会。相反的,那些天才的音乐家平凡的生活、非凡的才华和深重的苦难之间相互交织,才真正让我感到唏嘘不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指挥家和大提琴手开着救护车,一路在莫斯科辗转奔波,一点点寻找过去同事的踪迹,并且填满那张空的乐团座位表。而这些过去的音乐家们,在他们破旧窄小的家里,在工作的菜场里,电影院,博物馆里,演奏起各自的乐器,引得周围的人侧目。这应该是喜剧场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比悲剧更令我感同身受。

    很难不这样想,在他们最平淡、甚至卑微的生活下,怎么能隐藏这些巨大的天赋。在每天为了生计争分夺秒,面红耳赤后,居然还能平静地演奏起这些高贵的音乐,难道他们不会想起自己的过去,想起现实的无奈吗?他们或许再也无望登台演奏,向世上真正的爱乐者播撒这些旋律,这其中一定包含了巨大的辛酸和艰难。在他们组成乐团之后,沿着公路步行到机场前往巴黎的那个镜头里,每个人都穿着大衣,拎着乐器盒,就像一支过去的远征军一样,看得让我难过。但这次他们却是向着过去的缺憾,向着一个有可能重现的记忆场景前进……但这一定不只是个历史再现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怀念和梦想。我感到了一些东西,比如灵魂,比如最纯洁的情感,都是永恒的。哪怕谋生的手段改变了,哪怕时代也变成了一个只有大家所说的“土财主”和黑帮相互火拼的躁动年头。我记得从前在那本《管风琴·看听读》里有一句话。作者说最崇高的艺术,往往和最卑微的生活手艺分不开。我想用在这里正好。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指挥家的老婆。这真是一个实在又厉害的女人,好像是专门给人做撑场面、拉观众的活儿的。一开始,在指挥家黯淡地回想着三十年前的往事时,我不禁误以为她是毫不理解丈夫的处境的,是又一个衬托生活的无奈和软弱的因素。当时她在装饰花哨的厨房里一直谈论自己,自己的工作、赚到的钱、退休生活。然而当她说:如果你不去巴黎开音乐会就和你离婚时,我忍不住笑了。的确她对艺术一窍不通,还粗暴地像男人一样和人争吵。但她却在关键时刻为丈夫说话,也曾不遗余力地帮助过受迫害的音乐家。至于在最后的音乐会上,真正带动我感情的既不是那个美女小提琴家,也不是指挥本人,而是这个在电视转播前哭的平凡女人。

    实话说,最后的音乐会反而让我觉得有点腻味,或许是因为那些在舞台上流的太多的眼泪。在两千人的目光和热情中,一个人难免有点“人来疯”。剧院这种地方,将人的感情都渲染得虚伪、浮华了。我想那位美女小提琴家实在是太年轻了啊,不然不会还对音乐和生活还有着明显的分别。那些几百年以来流浪的吉普赛人,他们不讲技巧,不讲指法,不故作高雅地演奏帕格尼尼,算是给人们关于谦虚和生活的一课。尽管她说:音乐会不是心理治疗,但她最终还是参加了公演,或许是她意识到苦难的实质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如果说一场音乐会真能使人忘记过去的话,这未免显得荒唐,或者说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苦难。我们就构建在自身的过去上,失去历史则失去了自身。我不相信指挥家能从此能对列娅他们感到释然,要不他已经将这种感情传承给了小提琴家、列娅的女儿。但无论如何这种对苦难的记忆是存在的。没有人保证音乐能治愈什么,也不是苦难必然造就伟大平和的音乐,它还很可能毁灭一个人……所以我觉得,转折在于她下定决心以后,独自听着指挥家从前录制的马勒第一。她在揣摩他的音乐思路的同时,也探寻着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无论如何,这些人是凭借他们纯真和善良渡过巨大的苦难的。三十年前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列娅和伊萨克或许真是神仙眷侣,貌美、有才、而且绝不屈服,最后的命运也令人动容,可是指挥家和他的老婆不也是一对很好的夫妻吗?他们不正是伟大的艺术与平凡的生活相互交融的例子吗?不是一种艺术的脆弱和对生活无所畏惧的态度的庇护的和谐吗?或许世上没有那么多列娅和伊萨克,但一定有许多这样的普通人。又比如那个开救护车的大提琴手,还有那些臃肿的、苍老的吹管乐的女人们。

    所以在巴黎,尽管所有的人都有点自私,有些毛病,比如那对爆笑的犹太父子,一到巴黎就开始到处做小买卖,完全不顾排练,但指挥家还是毫无怨言地容忍了这些。这三十年的平凡生活给人留下了烙印,又或者是本性的使然,但都是人们无法避免的,指挥家肯定明白这一点。哪怕正式开场前还是乱七八糟的,但只要音乐一起,那种最纯粹、最深厚的共鸣,还是立刻膨胀、相互吸引、最后一泻千里。而无论是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这些东西超越了时空,没有消亡也没有衰竭,想到这一点就让人不禁心碎。

    因此那条以列娅之名留的短信不应该被看做某种核心作用,倒不如说这是集体的最后一块拼图。每一个人最琐碎的故事都值得同样的尊敬,哪怕是那个当年被错误利用的共产党人。我不难理解指挥家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原谅他过去的作为,看到他在巴黎街头找不到方向,简直像个乡下人似的,但一谈起过去,激动地拿出三十年前那个“百分之百投票率”年代的旧东西时,我不禁深深地同情他。好在他最后留下听音乐会。尽管有点阴差阳错,但很感谢运气,没让他看到那个萧条的党会,而让他们的精神和对纯粹的共同追求在舞台上得到了强烈的共鸣和融合。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中间,我错误地估计了好几个地方,但这反而让我看完松了一大口气。好在指挥家从来没有陷入任何风流韵事中,那位共产党人也是个非常善良、只是有点顽固的人。或许一部喜剧这种大团圆的结局多少有点放大概率的嫌疑,但至少给人以希望。在平凡甚至是卑微的生活中,这些不为人知的苦难像暗流一样冲击着这些普通的音乐家。但他们仍顽强地追寻着“最后的和弦”,追寻着让他们飞入空中的一瞬间。尽管有时这如同黑暗中的火光一样昙花一现,却不惜许多人付出代价去捕捉它。这些生活的勇气,事实上是许多人从来就不缺乏。

    最后想说说写在标题里的那句话。伟大的苦难和平凡的音乐,或者应该是平凡的苦难和伟大的音乐,whatever,这些人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的赤诚之心,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又:我感觉这篇感想真的太难写了,改了无数次。一是因为写评论的技术太差了,二是因为或许在《Le Concert》里所表达的主题之“大”之“纯粹”,语言无力填满其中的空白。尽管细节混乱不堪、争先恐后地想挤出来,但总是深深地表意不足。这种最简单的东西恐怕是无法用罗列的办法来表达。就像卡尔维诺说神话的作用一样,不必加上各种解释,仅仅是重复它的语言就够了。在重复中,它们得以存在并丰富。

 4 ) 哪里有灵魂,哪里就有音乐厅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话因为转述的人只讲了半句而变了味道。比方说皇帝说“中国是一头睡狮”,中国人拿来自勉时从来不讲下半句“但愿她永远不要醒来”。又比方说曾经有个人双眼放光地对我说“如果真的有外星人的话,我们可以用音乐来交谈”,我立刻很敏捷地吐槽说“也许人家根本和我们不同音频,是用超音波沟通的呢”,因为我不走感性路线,所以也会就此腰斩这段谈话,不会再提对方吐回来的台词。

他说“哪里有灵魂,哪里就有音乐”

法国观众的哭点很低——这是我喜欢去电影院的另外一个原因。以前在中国的时候我都不大好意思在影院里哭——旁边坐的不是同学就是母上,夹杂着啃鸡爪磕爪子偶尔还有lovelove的声音,哭很破坏气氛,要哭宁可一个人躲起来,慢慢地就误以为自己哭点很高。来到法国之后,常常是我一个人,影院里很安静,Gaumont一号厅的音响效果很好,鼻子酸上来的时候听到旁边也有抽泣和抽手纸的声音,就放肆地把脸扭曲了,这才发现其实我哭点蛮低的,而且有点怪,而且跟影院里的其他观众很一致。这部电影让我五官扭曲的点甚至都还没有到男女主角OS的戏码,而且我也不喜欢柴可夫斯基,可以说几乎没怎么听过他的作品(除掉学校音乐课上放的那些),而且听听音乐就掉眼泪也是我不习惯的事情,想当年在包厢里看《蝴蝶夫人》看到飙泪的时候我自觉丢脸得不行,恨不得夺门而出(可惜包厢是从外面反锁死的orz,我之后看到opera提供的“包厢尚有空位,我们可以免费把您的座位调整过去哟”服务我都要考虑再三)。这么说,是不是表示是我这个音痴还有灵魂在?(拍胸口ing)

电影进入主题很快,开头那段幻想与现实虽然cliche但还是剪得很漂亮,我觉得主要是Aleksei Guskov演得好(顺便说这位大叔是我的菜,所以搞不好有偷偷加分),很少有演员演指挥家演到“入神”的,不是表现得太high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当然有些指挥家本身就是走“鸡血”路线的)就是不够投入感受不到那种控制感,G叔从身体姿态到表情都enjoy得恰到好处,所以当镜头一拉开来,发现他不是指挥只是个清洁工人的时候,虽然事先都读到过剧情大纲了,我还是有惊一吓的失落感。我这边还在强压那种仿佛一脚踩空楼梯似的不适,G叔就已经收到巴黎发去的 fax并且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后续问题。于是这电影似乎要朝着“小小的人物有着大大的梦想”这个路线上去了——散落在各行行业身怀音乐绝技的路人们将借助此一机会一展才华,从此以自己的爱好为生(感觉怎么像某选秀活动似的)。但是nonono,虽然那位ex-KGB千里来巴黎找共产党总部的痴心似乎仍然是沿着“每人有一个梦想,不计一切实现它”的金光大道在走,但是自从Anne-Marie出现后,她的身世,她与Andreï Filipov的关系,她和Andreï跟柴可夫斯基的渊缘渐渐浮上来,不仅变成明线,而且变成了主线。

影片在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得到了一切答案。大家来自各行各业没关系,大家来到巴黎的目的各有不同没关系,甚至未经彩排过这也没关系,这首协奏曲的主角是小提琴,只要那把小提琴还会作响,那双拉琴的手还向其中灌注以燃烧着的灵魂,所有的乐器都会跟上节奏找到平衡,一切都会自然趋于harmonie(呃,不知道为啥我不好意思在这里用“和谐”),当然指挥这场演奏的人还是Andreï,但这场演奏的核心却是Anne-Marie,她代替她的妈妈,在30年后完满了这场演奏,完成了 Andreï的梦想,传达了斯拉夫的灵魂。她所演出的不是一个身世暧昧的小提琴手,而是流转不死的音乐精神。尽管她在法国长大,尽管她从来没有拉过柴可夫斯基,但音乐的声音——我现在还不肯定外星人一定能够理解——但至少在人类中间是共通的,不管失散了多久,遗忘了多久,被压抑了多久,只要一个响指,便会苏醒,便会明白。关于女主的身世并没有由男主亲口说破,而是在演奏的中间伴随着旋律以男主OS的方式表现,而女主恍然——应该是说确实——感受到了。音符不但串起了时间,也越过了空间,也许真的能抚摸到灵魂深处。中间穿插那些犹太父子抓住每分每刻做生意,还有其他成员分分秒秒地喝醉,还有经理先生时时刻刻不忘共产主义大业,不仅是笑料,也是说明当乐声响起的那一刻,音符harmonie的不仅是各样不同的乐器,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灵魂——“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Andreï大叔如是说。

当然这些乐器也如灵魂一样,其中必然也有不和谐因素,这个形象很不光彩地由某爆发户承担了,影片大大咧咧几度三番地讽刺这个自以为提琴拉得很好还很爱拿出来现的土财主“买足球队”不会是在影射某某某吧。其实那段在枪林弹雨下,ex-KGB先生追在暴发户的屁股后面爬一边还拉赞助的场景还是蛮可爱的。那么在C的要求下,我作为前暴发户(请注意这个“前”字)的女儿,向各位暴发户喊话——那么有闲钱的话,请多投资文化产业,哪怕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显得自己有点层次也好啊!

这张的OST自然很收得过。除了柴可夫斯基外,在前面表现俄罗斯的民间音乐高手时常常也使用斯拉夫民歌,都跟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且最后一段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时长15分钟,能够让影片不至于陷于冷场,甚至让观众比看一场现场音乐会还有感触,之前的气势营造,和通过中间的闪回解开所有谜底的节奏都把握得非常好。这一段融合了演奏者的情绪起伏,观众的反应,过去的回忆,从黑白到彩色,从远景到特写,从疑惑不解到豁然开朗,从无动于衷到泪流满面,除了讲述过去的故事之外并不多着一言,各方的关系和情感堆积了一整部电影全都在此解开释放,配合音乐的旋律,剪辑得格外流畅漂亮。唯一说有点不满的就是在这个时候还要安排chatelet经理跟伊助手kiss作为笑点有点太超过了而且不合时宜,有点破坏整体感觉(老娘我当时正哭得欢呢,突然来这么一幕就非常不爽)。

前几天才看到《国家地理》杂志上说“法国一直被当作 ‘浪漫’的代名词,但现在这个角色已经被一些印度洋上的小岛所取代了”,可是就这部影片来看,说到法国大家还是会直接想到louvre,Rodin,红酒,还有音乐,那还是很浪漫啊。而且Théâtre du Châtelet确实是收音效果相当的好,环境又舒服(而且影片中也夸张了吧,其实坐楼上的话也不用穿那么正式啊)。Andreï的悲哀并不只在于他在事业最美好的时候被粗暴地打断了,而且自此失去了亲密的合作伙伴,还在于在这一场浩劫过后,他已经失去能够理解他听懂他的观众了,所谓“俄罗斯的音乐已经不复辉煌”并不单指业者的水平,也指听众的水准——或者更重要的还是听众的水准。我听室内音乐的能力都是被巴黎政府用一场场“不听白不听”的免费音乐会给磨出来的,我看画的能力全是被巴黎博物馆一个又一个“不看白不看”的免费星期天练出来的。我常常羡慕在这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坐在摇篮里逛Louvre,坐在推车里听贝多芬,并不是为了培养“年轻多金”的“艺术家”好拿出去向国际炫耀“老子如今富了”,而是在养成一双双慧眼和灵耳如何去欣赏去捕捉生命中的美。拥有这些眼和耳的城市,将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仍然被称为“艺术之都”。

于是我们结束本文开头的故事。那个说有灵魂的地方就有音乐的人,那个在我惯例收到精装书作为礼物的生日第一个送我CD(我还记得是一套Paul Mauriat)并且告诉我说“这里面有书里没有的东西”的人,在我选择出逃后不久也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他说要到别的地方去找生命的意义。

PS: 关于这部电影里似乎每个俄国人都听得懂法语这个情节算不算bug,你要放到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的小说时代背景下就不算是bug(当时在俄国上流社会法语 ms才是通用语言),但放在现时代的话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呃。

 5 ) 梦想如何实现

     1991年,苏联在一夜之间变了色,飘荡在克里姆林宫近达70年的红旗黯然褪下。
    那个世界过去了,新的世界开始了。有些人爆发了,更多的人落魄了。
    安德烈,曾经Bolchoï音乐团的指挥,因不愿解除同小提琴手——犹太人的合作演出,在一次柴可夫斯基的演奏会上,被当局当众掰断指挥棒,从此告别乐坛,沦为清洁工。
    同样下场的还有乐团的其他人:有人当上了救护车司机、有人做起小贩、卖水果的、搬运工、博物馆看门人、出租车司机、流浪者……人真是奇妙的动物,世界变了,人就能也跟着变了。
    只是人的惯性有所差异,有人变的快,有人变不过来。安德烈每天都在回想着那个没有继续下去的柴可夫斯基,于是常常借机蹭听音乐排练;伊万一直怀抱着心中cent pour cent的共产主义梦想,并在现实中不惜花费金钱一次次地组织活动。
    巴黎有了一次演出的机会,安德烈召集大家,他就像病毒一样,一时间感染了几乎所有人,参加到前往巴黎的行列。
    称之为“病毒”,是因为这样的疯狂,只有病毒才有如此强大的感染能力——他们都是被“去巴黎”而感染了,各自心怀鬼胎。

    在苏联,有激情,催生了一批批纯粹的艺术家;在巴黎,有金钱,培养了一批批懂艺术的听众。
    两者的结合,却诞生出了异型。

    当安德烈向安娜讲述自己的过去时,安娜说他疯了,如果参加这样必然失败的演出,那她是在和他一起发疯。他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成功靠的是运气。是靠安娜,凭借自己的实力,才重新唤起了那些昔日乐团们的灵魂。
    也正是在安娜的影响下,貌合神离的乐团才真正被“感染”,演出才能取得成功。她的确是那个把乐团带入云霄的精灵。

    影片带着浓重的怀旧情感,间或对共产理想和真诚表现得又爱又恨,对资本主义现实同样表现得又恨又爱。
    但电影还有一点最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真才实学。虽然他们此事只是落魄的救护车司机,还是流浪人,或是犹太老滑头,其貌不扬,贪图蝇头小利,但他们骨子里却是莫斯科大乐团的队员,演出最后成功,靠的不是运气和感动,而是实力。如果每个人都像那个大捞国难财的暴发户那样拿艺术做装饰,这场音乐会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ps:看影片时,总忍不住想起去年一部电影:《钢的琴》

 6 ) 有一场你的音乐会在等你

也许,关于人的一切原因都是妄想会饮,关于人的一切结果都是贪嗔围城;也许,生命本身就是来自魔鬼的一阵空虚嘲笑,人生就是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也许,我们是在神明写好的滑稽剧本中扮演了一个个自以为是的小丑,从来就没有挣脱枷锁的自由——但是凭着他的尊严和梦想,人,你只要不在伟大面前跪下,你就将走向伟大。伟大的作品,伟大的理想,伟大的人,都会毁灭。然后,以更加伟大的姿态重生。

说起来,理想主义就是那么浅薄,英雄主义就更是极端。不过,在这个喧闹、浮华、短暂到以“时间”计量的世界里,还有一些东西,能够通往永恒。夸张地讲,如果人类在任何一个他所夸赞的渺小领域试图企及神的高度,唯有音乐能攀登通往永恒的阶梯。因为,经典音乐就是用时间流逝来告诉你什么是美。因此,这是一个超越了时间的领域,不是技术意义上的,而是审美意义上的:每一个音符追求和谐,每一篇乐谱追求完美,每一场音乐会追求永恒。

BRAVO!!用生命倾情而奏,为生命清越而鸣,超越不幸,超越苦难,走向你的圣域,迎来那场属于你、为你演奏也只能由你演奏的音乐会!

当你迷失自己,当你错过缘分,当你失去机遇,当你身处困境,记住,有一场你的音乐会在等你。

BRAVO!!

 短评

Everything preceding THE CONCERT ITSELF is cheesy and asunder, but damn those last 30 mins, what a pull-no-punches rollercoaster ride!

6分钟前
  • Ck
  • 推荐

太感动了,这片在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更多像是苦中作乐的喜剧片,但当音乐到来的时候,已经足以秒杀一切了,哥不懂古典音乐,但的确被最后长达十多分钟的演奏震撼得泪流满面

10分钟前
  • 派翠克
  • 力荐

30年前的激情狂热 30年中的漫不经心 30年后的依然执着 那曲柴可夫斯基奏出了多年的沉寂的那份执着的狂热和爱一起激发 真的是感人万分呐!~~梅兰妮太美了~~!

15分钟前
  • luluya
  • 力荐

野路子交响乐团太酷了,走路去机场,在机场现场办假证,然后到了巴黎又一窝蜂的消失不见,我竟然觉得有点肉啃肉!

1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是中国共产党有问题还是共产党有问题?diesel是服装提供之一。

22分钟前
  • 浴巾小狼
  • 推荐

看这片子,你看前面其实很平常的故事而已,真的很普通,从辉煌跌落低谷,各自过着各自窘迫的人生,再到最后重新聚首一起辉煌,这样的故事不能说出奇,《少林足球》差不多也这桥段,但是最后的那场交响会真的是太太太精彩了,通过这推动整个故事走向高潮,关于梦想,关于记忆,关于坚持叫人着实泪流感动

23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力荐

又一部让我哭得不堪的喜剧片(上一次是《1966》)。在历史这条肮脏的洪流中,我们作为个体注定卑微,好在还有老柴。

26分钟前
  • 霍不乱
  • 推荐

So scared.你根本不知道事情的走向,直到最后一刻,都在为这场音乐会能否顺利进行而感到揪心,也会安德烈和安娜的关系和身份疑惑,就是如此设置情节,影片最后的一场戏才能让人不计前面情节的不瘟不火。

3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破例推荐一部五星影片。不仅是为那两小时的酝酿、最后15分钟的喷发,不仅是为那执著的热恋、30年的等候,也不仅是为那来自灵魂来自血管的梦想,哪怕只是和那影片的高潮、情节的高潮、音乐的高潮一起飞向最后的和弦!“柴可夫斯基在你心里,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敬伟大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34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从一开始你就知道结局会很震撼会很感动,你准备着,经过了各种各样的cliche,结局最终到了,于是你也被感动了。

36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极权时代的人性之光,人的一生不能被共产党迫害两次!

39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如果没有最后十五分钟,可能连三星也到不了,不仅仅是音乐,结局的设置也加分不少,可惜整部片下来还是雕琢与混乱之处较多,唯一一个大笑点是“买下梅西,让他拼命进攻”......最后实在有必要吐槽一下这个蛋疼的俄语硬生生给弄成法语的配音:不配音会怀孕吗???

43分钟前
  • RIC
  • 推荐

很欢乐,很感人,很励志。30年前的指挥大师、新生美女小提琴家、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精明的犹太商贩,热爱音乐的天然气大亨、以及救护车司机假证制作者等等大小人物,为了一个目的—— 一场音乐会走到一起来了。虽然电影中部有些乏善可陈,人物情感转变有些突兀,但看到最后的场景还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47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莫斯科的交响版少林足球。但是我无法解释为何我会看到无法自抑的泪流满面

51分钟前
  • 生菇
  • 力荐

这部电影居然没有被拉黑,让我深感意外。我们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同样面对着一堵高墙;我们热泪盈眶,是因为我们同样能感到音乐的力量。

56分钟前
  • 锅蒸之鱼
  • 推荐

唯有音乐能释放他们灵魂中的热情。导演像是电影的指挥家,在混乱中寻找和谐,把欢笑、泪水、辛酸、快乐都串成一曲令人愉悦的协奏曲。让人能体会那种对于梦想不懈的追求,那些最纯洁动人的东西。

5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政治永远也泯灭不了人性。如同那场精彩绝伦的演奏会一般,电影的开场太过凌乱松散,直至最后的十五分钟才真正进入状态,也因为这段高潮把影片整体拉高了一个档次。★★★☆

1小时前
  • Q。
  • 推荐

最后的音乐会情节太精彩了,音乐的高潮,情节的高潮以及情绪的高潮。借音乐达到一种心理的交汇。那群被时代阻住梦想的老人,在30年后重新寻找梦想。虽然很多励志片最常用的桥段,不过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只要你也还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就一定会被感动。讽刺与幽默,十足催泪弹。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剧情的小硬伤显得无关紧要 它的荒诞讽刺近似库斯图里卡和《无声婚礼》 它的欢畅让人如同重温《大烟枪》 它的温情则有更多美好的回忆 这些足够让它成为一部杰出的电影。但是 最要命的 它能把种种优点在高潮集结起来 给观众送出了最致命的一枚催泪弹

1小时前
  • 周鱼
  • 力荐

故事很cliche,这三颗星我全部给老柴的小协。

1小时前
  • 衣莎贝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