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拉传

剧情片美国1937

主演:保罗·穆尼  盖尔·桑德加德  约瑟夫·斯柴德克劳特  格洛丽亚·霍顿  唐纳德·克里斯普  

导演:威廉·迪亚特尔

 剧照

左拉传 剧照 NO.1左拉传 剧照 NO.2左拉传 剧照 NO.3左拉传 剧照 NO.4左拉传 剧照 NO.5左拉传 剧照 NO.6左拉传 剧照 NO.13左拉传 剧照 NO.14左拉传 剧照 NO.15左拉传 剧照 NO.16左拉传 剧照 NO.17左拉传 剧照 NO.18左拉传 剧照 NO.19左拉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21

详细剧情

  威廉.狄特尔执导的这部影片获得了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三个奖项。故事描述法国文坛巨匠左拉的一生经历,以及他为了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精神。重点讲述他为军官德雷福克斯平反冤案时的遭遇和他不畏强权势力的正义感。保罗.茂尼和约瑟夫.史屈克劳的演出精彩令人难忘,就几场法庭辩论戏这部分而言,本片也可视为法庭电影的先锋。

 长篇影评

 1 ) 【转载】海边的西塞罗:那场撕裂法国的大争吵,那位激怒民众的“臭公知”

亲朋因之反目;夫妇因之离婚;路人为此斗殴,即便是家人亲友团聚,只要谈及此案,也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扭打起来,闹得不可开交……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又因何人而结束。

1

1894年9月的一天,当法国军官德雷福斯奉命去接受训话时,他并不知道,自己马上就会被逮捕,并成为一场撕裂整个法国的大争吵的焦点。

时间倒回几天之前,法国安插在德国驻巴黎大使馆的一位间谍女佣在废纸篓中发现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吓出了法国人一身冷汗,因为它上面写满了法军一系列核心军事机密,包括部队调配、秘密武器的研发、最新训练操点、甚至无烟火药的配方等等……

种种迹象标明,法国陆军参谋部里出了内鬼,居然向与法国有血海深仇的德意志帝国泄露了如此核心的机密,这是一个足以招致全法愤恨的惊天丑闻。

可是,这个内鬼到底是谁呢?

陆军情报处副处长亨利很快就怀疑上了当时任职于总参谋部的年轻上尉德雷福斯。理由也很简单,这个德雷福斯出身犹太富商家庭,其父是阿尔萨斯当地的纺织业巨头。

阿尔萨斯,中学学过法国作家都德爱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地名有印象。

其实阿尔萨斯非常特殊,它位于法德边境的两国争议区,境内主要民众说的是德语(都德的《最后一课》没有告诉你的一面)。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后,这里被割让给了德国。

而犹太人这个群体也非常特殊,他们不属于法德两国的主体民族。对这两个民族国家都谈不上什么深厚的民族感情。

所以作为被割让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犹太富户,德雷福斯家族的地位其实特别尴尬,理论上说,他们似乎应立刻更换德国的身份,继续在当地做生意就是了——毕竟犹太人没有祖国么,龙胜帮龙,虎胜帮虎,是当时大多数欧洲人对他们的普遍观感。

而年轻的德雷福斯却从了法军,且在军校中一直成绩优异、屡获嘉奖,毕业后很快被提拔进了总参谋部任职。

可是有情报工作职业病的亨利副处长觉得这小伙子的身份很可疑——你一个家乡已经被割让给德国的犹太人,放着万贯家财不继承,跑来干什么?法国用得着你来爱吗?

查!这里面一定有鬼!

于是他很快下令逮捕的了德雷福斯,当时情报部门可不讲什么文明审讯,德雷福斯一开始还嘴硬,一通好打之后,很快就屈打成招了。

为了把德雷福斯的棺材板钉死,亨利还在审判中以其军官的荣誉发誓说“有一位名誉无可指摘的人物说德雷福斯就是叛徒!”但他又拒绝透露这个大人物的姓名。

这招其实让人挺眼熟。

于是这起法国的“潜伏”、“无间道”,很快就成了铁案了。

在公众一片“处死这个法奸、犹太人!”的声浪中。法国军事法庭宣布德雷福斯因泄漏军事机密给敌国而犯有叛国罪。

该说不说,毕竟是诞生了孟德斯鸠的国度,法国当时的司法独立还是有一些的,没有顺从民间过度激愤的情绪将德雷福斯处死,而是开除其军籍并判处终身流放魔鬼岛。

为了平息民愤,巴黎的荣誉军人院还举行了非常“盛大”的对德雷福斯的军衔褫夺仪式,在众目睽睽之下,德雷福斯上尉的肩章被撕下,他的佩剑被折断,执行官痛骂他是国家的败类,辱没了身为法国军人的荣誉。

可很快,法国军方又发现,这个案子好像办错了。

参谋部的那个内鬼,似乎不是德雷福斯,而是另有其人。

最初,是因为德雷福斯的笔迹与那张泄密信上的对不上。法军反间谍处处长皮卡尔,认为自己同事亨利的调查过于武断。于是决定自力持续追踪调查。调查后他发现,泄密信上的笔记真的不是德雷福斯的。而与当时任职总参谋部的另一位军官埃斯特拉齐少校一模一样。

再经查访后,皮卡尔终于确定了埃斯特拉齐其实才是那个潜藏在总参谋部的内鬼。

可是当皮卡尔将他的调查结果附上证据向上峰反映时,他得到的却是“此案已结,不可继续追查”的答复,且很快,皮卡尔就被踢出总参谋部前往突尼斯前线去“作战”(送死)。

很明显,法军总参谋部在德雷福斯案中已经势成骑虎,不敢将这个已经被证明是冤案的案件再反过来了。

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案子变得“铁案难翻”呢?

过去,很多浮光掠影的分析,往往将之归咎于法军高层的腐败颟顸。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当时法军乃至法兰西共和国的高层并没有那么愚蠢,他们对德雷福斯事件的沉默与息事宁人,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这确实是个致命的火药桶。

2

在《“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大革命,为什么会一再重演》一文当中,我曾经向您讲述过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的现状,用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话说,当时的法国社会“阶层与阶层之间是互不理解、彼此仇视的,唯有王权是生机勃勃的。”

到了19世纪末,一百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好很多。

如托克维尔所指出,革命其实并不能根本性的改变什么——虽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法国大革命,公民们无数次立起街垒,宣誓要改天换地。但百年后法国的整体社会现状,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各阶层之间依然互不了解,并互相仇视。毋宁说,这一百年中频繁发生的革命、起义、人们筑起街垒、嘶声竭力的嘶吼,反而扩大了法国各人群之间的意见分歧。不仅阶层之间彼此观念悬殊,甚至同阶层里也会有派别分野——宗教保守主义者、民主派、共和派、社会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君主立宪派、保皇党人……无数种社会思潮都彼此不容。甚至就连保皇党中,也要分一个波旁派和奥尔良派。

托克维尔说的那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其实愈演愈烈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试图协调过这种矛盾。

比如拿破仑的那位非著名侄子,被革命导师马克思好生调侃过得路易·波拿巴,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就试图和一下稀泥。

这位拿破仑三世说:各位先生不要争论了好不好?咱对内发展科学、工业、过好日子,对外扩张,出去抢殖民地。这吃香喝辣的帝国主义大国的好日子,他不香吗?

实话实说,这位“拿破仑三世”这一手,一度是搞成了的。

在路易·波拿巴的手腕下,法国各阶层、各派别之间止息了争论,社会呈现出一片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问题就在于,这位拿破仑的大侄子搞经济却有一套,打仗却离他二大爷差的太远了。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不可一世的法军在色当大败亏输,普鲁士人长驱直入占领巴黎,并在凡尔赛镜厅举办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开国大典。

被宿敌德国狠狠羞辱了的法国人,这一下子算是彻底郁闷了,那个心情跟看了一场国足比赛的中国球迷是一样一样的——原来拿破仑帝国的荣光没有恢复啊!原来法国已经不是欧罗巴村里说一不二的首强了啊!你看被德国欺负的那个熊样!

对得起我们吗?

xxx,退钱!

我们说,本来法国各个阶层、群体之间的共识就非常脆弱,普法战争这一战败,路易·波拿巴向全体法国人许诺的那种虚幻的大国荣光,也烟消云散了。

于是全体法国人就陷入了一种有火儿无处撒的全体性萎靡、狂乱、戾气横行之中。

不理解法国人当时那个郁闷、憋屈、懊丧感觉的人,可以看看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感受一下。

这个问题可就大了。

按照美国学者本尼迪克·安德森的定义: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也就是说,国民们必须基于一种共识才能够维系住国家的凝聚力,没有的话,这个摊子可能就要散了。

可是在当时的法国——按照大文豪雨果的说法——在沙龙里,人们可以因为任何一个话题发生任何意想不到的激烈争论。所有人在聊所有天的时候都聊不到一块去,从绘画到音乐、从文学到哲学,从外交到内政,十个人都能给你说出十八种不同观点来……

那请问,当时的法国,这个“想象的共同体”该怎样维系呢?

其实,雨果说错了。当时的大多数法国人,至少在两个公众话题上,观点是可以达成空前一致的。

第一,就是对德复仇问题。

这个就不用说了,冤有头债有主,就是你小子当年羞辱了,逮着机会我们法国人弄不死你!

第二,就是仇视犹太人。

你可能会感觉奇怪,犹太人招谁惹谁了?普法战争又不是法国跟犹太人打的,法国人为什么会在战后有那么浓重的仇犹情绪呢?

但你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当时的法国,产生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因为犹太人对当时法国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来说都是异类:

宗教徒们当然不喜欢犹太人,因为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都认为犹太人是异教徒。

民族主义者也不喜欢犹太人,因在构建法国的单一民族叙事过程中,犹太人总是在高声宣布“我们不一样,犹太人没有祖国!”。

法国政府和大资本家们不喜欢犹太人,因为包括马克思在内大量欧洲顶级活动家,都是犹太人,上层精英时刻担心犹太人是不是在搞什么颠覆阴谋。

而工人阶级和法国底层大众也讨厌犹太人,巨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阴谋论在那个时候已经在法国家喻户晓。即便你不喜欢听这种街头巷议,看看社会上那些放高利贷、发了财的犹太富豪,你能不生气么?

此外,法国历史上还有非常浓厚的排犹传统,历代法国国王为了赖犹太商人的账,动不动就向普罗大众宣传说:犹太人是魔鬼,死了活该。

所以,比同期德国更甚,反犹这个事儿,在当时的法国是没有动员成本的——来一个外省老农,大字不识一个,你跟他说什么自由民主博爱,他不懂,但你说“犹太人该死”他肯定跟你一起义愤填膺——教堂里的牧师、家里的老辈,都这么说么!

更不用说,到了十九世纪末,一种真实存在的“犹太威胁”确实在欧洲蔓延,那就是犹太复国主义。

1897年,正当德雷福斯案在法国吵得最凶的年月里,第一届犹太复国大会在瑞士召开了。

犹太复国主义者们在这个会上提出口号:“犹太人没有祖国,犹太人要为自己建立一个祖国”。

这就让欧洲各列强都如芒在背——你看看世界版图都让哥几个瓜分完毕了,哪还有空地给你啊?你想建国我还想建国呢!

当时法国社会上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就是法国境内的犹太人已经跟德国结了盟,打算在下一场战争中用背后捅刀的方式陷害法国,然后换取自己建国的机会。

而法国的政府和军方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流言传播,因为面对实力急速增长的德国,官方确实需要民间存在这种至少是同情自己的声音——民众爱国,这总是个好事么。

于是反犹、仇犹情绪,在当时的法国,就成为了一个大众“寻求共识”、寻找彼此共同点的情绪箭靶。

基本两个人碰面,你摸不准对方的政见,不知道跟对方聊什么,只要确定对方不是犹太人,你就跟他聊反犹对了。一聊八成就能聊一个准,双方会在这种对犹太人共同仇恨当中缔结看似非常坚固的友谊。

在《“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大革命,为什么会一再重演》一文中我曾经说,法国大革命建立的是一个寻求“公倍数”式共识的国家。这个公倍数可以是对一种共同理念的爱(比如三色旗代表的“自由、平等、博爱”),但也可以是一种共同的恨。

而德雷福斯所属的犹太人,很不幸,就成为了法国当时各个阶层、各个派别间这种仇恨的“公倍数”之一。

3

了解了这些,你也就明白了德雷福斯案为什么能在当时的法国掀起如此轩然大波了——这个故事真的太符合法国那种狂热民间情绪的想象了:

一个来自德战区的犹太人,处心积虑打入了我们法国军队核心机要部门,长期为德国窃取我们的机密情报。我们好不容易拉上了沙俄准备干一下子(1892年,法俄协约形成),你居然在这种时候为德国佬卖命?!

德雷福斯,你这个十恶不赦的法奸!

毫无疑问,当时的大多数法国公众,就是怎么想问题的。所以这个故事“模因”在法国舆论界传播起来是无阻力、零成本的,很快就完成了病毒式的扩散。

于是德雷福斯案很快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将最受欢迎的谈资,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当年法兰西微博热搜的霸榜话题。

而特别巧的是,德雷福斯案发生的19世纪末,还正赶上了当时法国在进行报业革命——原本报纸这种东西,在法国也是上层阶级才买得起高端读物。但到了19世纪末,随着化学革命的进行,印刷、纸张技术的进步。“小报”(Le Petit Journal)的概念就出现了。

当时的巴黎街头,最受欢迎的是一种“一个苏的报纸”,“苏”是法郎的一种辅币。所以,“一个苏的报纸”其实也就是“一分钱报纸”,专门供那些买不起传统大报的社会中下层阅读。而这些报纸上刊载的新闻,大多数也都是一些什么名流丑闻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啊、软情色故事啊、外国(尤其是德国)的惊天密谋啊之类的。劳苦大众们也不求小报们说的真,就图看个爽。舒缓一下工作压力。

巴尔扎克就曾经非常无奈于这些低俗的“故事会”文章抢了自己的读者。愤愤不平的讽刺说:“请问,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中,你能否找得到一篇文章在才华上足以和这条小报消息媲美:‘昨天下午四时,一少妇从艺术桥高处投身塞纳河自杀。’面对这种巴黎式的简洁文体,所有的悲剧、小说都要黯然失色啦!”

平素就以信口开河、迎合大众想象为务的“小报”们,碰上德雷福斯案这样对胃口的大新闻,那当然扑上去大做一番文章。当时法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张小报,它的名字就叫《小日报》(Le Petit Journal),在对德雷福斯案的报道中,凭借痛斥德雷福斯的间谍行径、绘声绘色的“补完”了德雷福斯家族怎样跟德国勾结,一下子成了流量爆款……

凭借着这些或捕风捉影、或干脆造谣生事的报道,和站在民族大义上的嘶吼。《小日报》销量一度飙到了惊人的300万份每天,全巴黎的人民天天都在追着看犹太人怎样跟德国一起合谋祸害自己的祖国,并为之义愤填膺。

此时,“德雷福斯案”这个“模因”,经过历次基因突变,已经成为了一场席卷整个法国流行病。它成了法国人的一个箭靶,上面插满了那个时代所有阶层人们无从发泄的情绪之箭。而这个“模因”也已经与真相离得越来越远,甚至完全脱钩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皮卡尔的那份澄清真相的调查报告,却被送到了法军高层的案头。

这就给做决策的人出了个大难题——就算真相确实如此,那这个案子还能翻么?

但凡务实一点的人,都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时的德雷福斯案已经不是一起单纯的“无间道”式的间谍案了。它的“公众想象”已经达成了,相关叙事有了自己的生命力,舆论势能变得势不可挡。

这个时候你突然告诉公众这个案子判错了?那个犹太人是无辜的?要把这个烂疮从公众的共识肌体上挖去?

那请问,法国会发生什么?

舆论一定是会疼的大叫。社会的共识会顷刻间撕裂。甚至要做这个翻案文章的政府,都有可能遭遇公众愤怒情绪的反噬,遭遇极大的信任危机。极端主义者会质问:你们是不是也是这场“阴谋”的合谋者,法国政府是不是也被渗透了?成了犹太人和德国人的帮凶?

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已经被点燃的时刻,德雷福斯案就是个炸雷,谁敢翻,谁就得死。

于是,势成骑虎的法国军部和担心支持率的法国政府,都聪明的选择了“顺势疗法”。低调处理了真正的间谍,而对德雷福斯的冤屈不闻不问。

但这个时候,一个不怕死的“愣头青”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左拉。

4

爱弥尔·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作为巴尔扎克的崇拜者和继承者,他的主业是写小说,但他一生事迹中最为人铭记的,却是他在得雷福斯案中的发声。

1897年法国的《费加罗报》率先刊载了德雷福斯的哥哥和律师一起写了封给陆军部部长的申诉信,这封信引用皮卡尔查到的证据,以详实的举证推翻了之前对德雷福斯的一切错误指控。

整个法国顿时舆论哗然。而一大批律师、记者和作家迅速的集结起来,开始质疑之前的判决是否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呼吁彻查并澄清真相。而这其中的尖兵就是左拉。

1898年1月13日,左拉发表长文《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的信》,全文刊载在《震旦报》(或翻译为《曙光报》)上。

文中,左拉严厉谴责了军方高层和军事法庭基于反犹偏见、以“爱国”、“荣誉”为名去掩盖自身的丑闻并捏造事实诬陷德雷福斯、放生真凶埃斯特哈齐。

在这篇长篇控诉当中,左拉以不怕得罪任何群体的觉悟,几乎骂尽了在德雷福斯案中一切怀有私心,导致无辜者承受不白之冤的人。并深刻的揭露了法国当时社会所存在的心理弊病。

左拉说:

“误导、操弄公众意见并使之走上狂热是一项罪行;

毒害谦逊的平民的心灵、鼓吹反动与狭隘的狂热,自己却躲在反犹主义的堡垒背后,也是一种罪行。

以爱国为借口,扭曲事实,增加仇恨是一项罪行;

当科学为真理及正义而努力时,将刀剑作为神祇来崇拜,更是一项罪行。”

左拉大声疾呼:“醒来吧,法兰西,想想你的荣誉!”

但左拉这种旗帜鲜明的呼吁,这种一针见血的批判,很快就遭遇了山呼海啸的辱骂和指责。

大量的法国人觉得:你左拉居然敢给德雷福斯翻案?这案子有的翻么?全巴黎的小报都在说他有罪啊!

大多数法国人,此时使用了一种“吸血鬼逻辑”:犹太人德雷福斯跟德国人勾结,出卖国家情报,所以他是德国人的走狗!你左拉居然敢为德雷福斯翻案,所以你是犹太人的狗、也就是德国人的狗!

于是《小日报》等媒体的风口又来了,《小日报》以《左拉事件》为题,对左拉进行连篇累牍的人身攻击和泼污,号召法国人一起“驱逐反爱国主义丑闻的主角——爱弥儿·左拉”。

有人号召,自然也就有人真干,自从《我控诉》一文发表后,左拉家的院墙上就总有人往上扔屎。极端者还频繁给他发信,进行人身威胁。而在左拉发文后的第二个月,他被法国军部以“诽谤罪”进行了指控。随后左拉被判一年徒刑,罚款3000法郎。

当然,这纸主要是为了平息仇犹者议论的判令其实并未真正完全执行,因为判决公布后没多久,左拉就在朋友的屡次建议下离开了“人人都在恨我”的巴黎,前往伦敦避祸,直到一年后才回国。

当然,左拉这个祸,可能最终也没避的了,在仅仅几年后,他就死于了一场可疑的煤气中毒。

但左拉点燃的火炬,却熊熊燃烧了起来,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法国知识分子们站了出来,或发表文章,或大声疾呼,反对这种非理性的、无线扩大的仇恨的蔓延。

1897年,在左拉被攻击和起诉的同一年,案件真凶埃斯特拉齐少校主动宣布认罪,承认自己才是那名间谍。

但已经把话说死了的反犹派坚持不认账,认定这就是“犹太和德国同情者”的一场阴谋。

于是,在法国的城市、乡村,所有人之间都开始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人们恨不得见面就问“您是否支持对德雷福斯案进行重审?”

亲朋之间因争论反目;有的夫妇因此而离婚;即便是家人亲友团聚,只要谈及此案,也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扭打起来,闹得不可开交;整个法国陷入一场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真实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为该案争执而发生的群体性械斗事件。

在旁边看戏的德国,此时估计在偷着乐——这间谍搞的可真是一本万利嘿!咱还啥都没做,法国人自己就先乱了!

直到1899年,瓦尔德克—卢梭出任法国总理。面对几乎快要打起内战来的两派。这位总理被迫和稀泥,提了一项折中办法:在维持原判的前提下,让总统宣布赦免德雷福斯。

同年9月,德雷福斯获得了自由。

但德雷福斯案余波并没有就此平息。以对该案的争论为发端,法国的公众开始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

反德雷福斯的报纸、党派、公众逐渐抱团,组建了他们的“法兰西爱国联盟”,他们提出“一切为了法兰西祖国”的口号,主张在类似德雷福斯这样的事件中,宁可错抓,不能放过,此外,该联盟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反犹、排外、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色彩,要求法国在外交上以强硬对抗德国的“欺压”,主动寻求与德国的开战机会。

而相反,当初主张为德雷福斯平反伸冤的法国知识阶层、报纸、社团,则相应的组成了“人权联盟”。他们强调说,个人权益的保障与社会公平的实现,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前提,也是其最终的目的。如果为了一个空洞的“国家”名词,就轻易践踏个体的权益,那么这种强大即便达成,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两个派别,后来成为法国一战以前政治擂台上针锋相对的对手。

法国人此时才发现,原本熟悉的人与人,原来有那么大的差别——大家虽然都说的是法语,都是法国人,但我们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5

那么,这场撕裂法国的大争论最终谁得胜了呢?

说一个细节,你就明白了。当年力挺左拉在自己的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的那位《震旦报》副主编,名叫乔治·克里蒙梭。

是的,中学历史如果你还没有忘光的话,你会记得正是这位克里蒙梭在法国一战中最艰难的时刻力主坚持打下去,并出山组阁,并且最终带领法国人赢的了战争的胜利。

而颇为讽刺的是,这位一战中抗德最坚决的主战派、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极力主张“肢解德国”的“老虎”克里蒙梭,在当年的“德雷福斯案”大辩论中,却是天天被“爱国联盟”追着骂,说他是成“德国人的走狗”“犹太人的代言人”,跟左拉一样,是个“法奸”。

但幸运的是,由德雷福斯案引起的法国第三共和国时代最大意见分裂,最终以左拉的继承者们、“人权联盟”的获胜而告终。

而这个结果,不得不说是与法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尤其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系的。

在论战中,包括左拉在内的法国当时的“社会良心”们,一再提醒法国公众:我们的共和国,是尊重民权,尊重理性的。我们是诞生了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共和思想的民族。我们不能被某种宏大的仇恨叙事屏蔽了自己的双眼,枉顾事实的真相,无限的扩大仇恨。我们更不能将自己的社会共识、国家共识,建立在这种对他国或他民族的彻骨仇恨之上。法兰西共和国的共识要建立在对爱的信仰上,而不是恨,这样的基石才是牢固的。

在这些社会良心的提醒和引导下,法兰西谨慎的绕开了那个狂乱的巨坑,而几十年后,类似境遇的德国,则一头栽了下去。

是的,对比一战前的法国和二战前的德国,你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困境与思潮,有太多相似之处——

同样是在前一场战争中被敌国重重的伤害、羞辱。同样是在剧变中社会共识碎了一地,各个阶层之间除了互不了解和彼此仇恨,似乎不剩下什么。同样是人们开始试图用更大的一种仇恨去弥合彼此之间的分歧。甚至希特勒早年间一再宣扬的“犹太卖国贼背后捅刀”的理论,就直接 借鉴了“德雷福斯案”中“爱国联盟”的相关说法(犹太人两面都被说“背后捅刀”,这锅背的一层又一层)……

但很可惜,德国不是法国,德国没有左拉,德国没有《我控诉》、没有《致德意志》,德国没有人振臂一呼,提醒公众“醒来吧,德意志,想想你的名誉”……

于是德意志沉沦了,被那些过度的仇恨迷住了双眼,并最终走铸就二战的悲剧。

1897年,在发表《我控诉》的那一天,左拉和与他志同道合的那些法兰西良心们,冒着得罪整个社会的风险,献祭了他们自己的前途、名誉乃至生命,为自己的祖国和全人类的良知与公义,换了一个未来。

1908年,在逝世仅六年后,爱弥儿·左拉的骨灰被移入了象征法兰西骄傲与荣誉的“先贤祠”当中。

客观的说,左拉的小说,没有同列先贤祠的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精彩,他的思想,更比不上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深邃。

但左拉的伟大在于他的勇气,当整个社会的众人都被一种情绪所催眠,陷入狂热的迷乱时,他敢大声疾呼:醒来吧,法兰西,想想你的名誉。

正是从左拉开始,“公共知识分子”这个名字,开始被世界所熟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其实就是自己社会的“诤友”,那个戳破皇帝新装虚幻的孩子,能够在公众情绪陷入狂乱时,勇敢的提醒一句:“醒来吧,法兰西,想想你的荣誉。”

“沉默,对他而言,不只是痛苦,更是耻辱。如果不说出真相,他就再也不敢坐在亲人的身旁,同老朋友握手时,也会羞得脸红。”左拉的女儿德尼斯,曾这样评价她的父亲。

每当看到这句话时,我总想起一句相反的名言——那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留下的。在环境的重压下,康德曾经说:“哲学家也没有义务说出所有的真相。”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度苛责康德,以及继承他的性格,整体都偏向在公众领域沉默的德国知识分子群体。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德国知识分子越到后来越喜欢走向沉默,与其民族、国家之后的整体命运走向,是无法分开的。

只是,我总想起康德一辈子待的那个故乡——柯尼斯堡。

那里普鲁士的龙兴之地,有深厚德国历史的地方。但现在,那个地方,叫“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飞地。

我总觉得,左拉与康德,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法德知识分子气质,冥冥之中,决定了这两个民族的命运。

柯尼斯堡赢得过无数凯旋,却最终消逝。巴黎总被占领,却屹立至今。

这一切命运的转折点,在百年前,那场撕裂法国的争吵,和那位叫醒自己祖国的左拉。法兰西,真的需要感谢左拉,感谢那一代又一代肯在舆论陷于狂乱与盲目时,不从流俗、敢犯众怒,愿意叫醒自己祖国的”臭公知“们。

他们,是永远的逆行者,也是撑起法兰西的孤勇者。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Q1fMhTlp0dZOUslsHAWcEA

 2 ) 从自由到正义

    第一次知道德雷福斯事件是从教科书以及教授课堂上。也许左拉本人已经预见到此事件将载入史册,意义远非为一个普通人“伸冤”那么简单,而是“法兰西由自由走向正义”的新起点。也是“现代公共知识分子”首次成为一种自觉身份。在看这部电影时,我想到的是一个中国的类似“公共知识分子”,为了避免审核不通过,就不说出他的名字,其实就是艾青的儿子了。
   这部电影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很朴素,从色调到电影叙事语言,没有花哨的表达,不是商业片的路线。也许太花哨的话,首先违背了这位“自然主义”的开创者的艺术意图。
   影片只选取了左拉的四个人生片断,其一是左拉与塞尚在艺术之都巴黎的漂泊艺术家生活,其二是《娜娜》的成书过程,其三是德雷福斯事件,其四是左拉之死。其中德雷福斯事件是整部电影要表达的重心所在。一位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一生事迹不可谓不多,但导演的择取有度使得这部电影的叙述节奏恰到好处。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在有限的篇幅内要叙述某一个比较宏大的话题时,与其面面俱到,何如精彩一瞬。——也许是我目下的论文写作困境使我产生了这个与电影本身似乎有点距离的顿悟吧。
  但是有点不如意之处,也许是我太苛责。影片中所有的对白都是英语,连书报上的标题、人物的信件往来,也是用英语写就的。只有一家报纸的名字除外。感觉有点怪怪的。我想,也许法国人也并不喜欢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一个作家,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写作,却讲着一口美式英语?如果好莱坞拍摄一部《曹雪芹传》或者《鲁迅传》,却都讲英语的话,那将是我无法想象和欣赏的。

 3 ) 法庭的辩论有点可看性。

10左拉传

  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看完这部电影的心情,这部电影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想拍出一部人物传记来,还是太冒险了,电影名字叫左拉传其实也有些不名副其实,电影的传记色彩并不浓厚。
    这部电影拍的过于苍白,尽管导演想拍出走在人民前面的左拉是怎样为人民斗争的,想拍出一个靠写作拯救法国的英雄故事,但是左拉这个人物在电影里刻画的并不成功。
  也没多少太多的感想,我希望我国的司法也能像电影里一样,伸张正义为普通老百姓发声,希望不要再有冤案。这是我的美好愿望。
  简单顺一顺剧情,左拉出场的时候是一个穷作家,颇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气,为了写作他丢掉了书店店员的工作,然后他遇到了一个妓女,靠看妓女写的日记写了一本叫娜娜的同名小说然后他就出名了。
  从此我们的左拉先生走在了他的写书批判社会,军队,批判政府的路上。然后他的书特别畅销,他有钱了,吃出了一个大肚子。他的好基友大画家塞尚嫌弃他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离开了巴黎,离开了左拉。
  后来有个军官被冤入狱,全国都很关注这个案子,左拉先生却不想管。然后发生了一系列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的故事,总之就是陆军为了自己的荣誉决定掩盖真相,让无辜的军官继续蹲大牢无法平反,然后军官的老婆找到了左拉,左拉一开始不想管,他想过好日子安安稳稳。然后他突然看到了赛尚画的画,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决定替军官平反。
  转折虽然没有逻辑错误或者漏洞,但是整个剧情发展实在太突兀了了,故事不连贯,转折很生硬。随后漫长的为军官平反的打官司之路上,陆军军官不断的给左拉施加压力,法庭双方各自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左拉坚持正义,陆军想要荣誉。然后左拉不知道为什么败诉了。
  在整个审判的过程中,群众都憎恨左拉,认为他为卖国贼说话,我很奇怪左拉先生您有那么多的读者怎么可能没有人支持你?这点为了突出左拉无人理解独自奋斗表达太过于刻意,没有表现出真实感。左拉败诉了,然后他就在朋友的劝说下决定去伦敦躲藏,他继续写书,写文章。
  结果,左拉在伦敦继续写书,写文章,现在他写文章就有用了??不知道为什么军队突然决定给军官平反了,可能是事情压不住了吧,整个剧情发展有些问题。我觉得这样的片子你非说为了法国的未来而努力,左拉永垂不朽,通过这些电影情节并不能表达出这些感情倾向,到底左拉起了什么作用电影没有交代,电影里法庭的辩论比较有可看性其他的不推荐,电影用几件事就想拍出一个伟大的人,无疑是失败的,左拉传描写过于刻意和苍白,也有可能是剪辑方面的问题,人物刻画不丰满,符号化。给五分。

 4 ) “而屋舍华丽,文学作品已成”

内容复述

这部电影讲了法国作家左拉的传奇一生。影片前半小时,用较短的篇幅讲述了青年左拉、那个虽然贫困潦倒但仍能与挚友保罗一起追求真理的青年左拉,那个不惧威胁宁愿不要工作仍要坚持自己写作观的左拉,终于因《NANA》畅销而逐渐摆脱了贫困。故事到这里还不至于给左拉立传。受尽贫困的左拉迫切的想要享受荣华富贵,然而却慢慢忘记了青年时立下的志向。直到瑞佛斯案的发生,法国陆军部又反复践踏真理正义,经历剧烈的心理斗争之后,左拉又一次找回了初心,义无反顾的发表了《我控诉》,为此不惜被判有罪,逃亡伦敦。在伦敦仍没有放弃斗争,最终正义得以伸张,瑞佛斯案平反,左拉回国。可惜一语成谶,“仆人忘了熄掉炉火而使人窒息”,屋舍华丽之中,伏案书写《正义》的左拉,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安然去世——文学作品已成。

心得体会

不是专业的影评家,看一部电影更多的不是镜头如何、转场如何等等,而是故事本身是否足以触动心弦、引起共鸣——这也是我给这部电影打出高分的原因。

观看影片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留意一句台词是否能概括整部电影,记录了很多但都不太满意。直到影片最后左拉中毒去世,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而屋舍华丽,文学作品已成”,我想认真观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被这个情景所震撼,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震撼。

谁知道命运如何左右我们、或几时。无所谓,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经典语录

①you can never go back to it,and I've never left it. 你再也回不去了,我却从未离开过

②人生本无常,我们影响不了命运,正当我们玩牌时,挨饿的母子却跳入塞纳河内,仆人忘了熄掉炉火而使人窒息,谁知道命运如何左右我们、或几时,而屋舍华丽,文学作品已成。

③每个人各有其服务国家的方式,有人用剑,另一种人用笔,敌意会在你名字和我名字之间做选择

④艾米尔,有时候甘于懦弱,也是一种勇气

 5 ) 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文学巨匠

#10# <The Life of Emile Zola> (左拉传)第1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片长117分钟。1937年华纳兄弟出品。黑白片。
     该片是19世纪法国文学巨匠Emile Zola的传记片。影片用不多的笔墨表现左拉的文学贡献。着重表现了他为Dreyfus冤案奔走呼号,不惜抛弃安逸舒适的生活,被迫躲在英国乡村。最后利用手中的犀利的笔不断抨击法国政府,法庭和军队罔顾正义,欺瞒民众的丑行。最后正义得以伸张。
     片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左拉在法庭上提出“这不是仅仅纠正一个错案,这是一个国家迫切地要求挽救荣誉“ 时那近4分钟的长镜头一气呵成。法庭背景虚化,近景突出左拉慷慨陈词时面部坚韧的表情,他说道“Dreyfus is innocent"时候言辞恳切,他批评陆军部给有罪的人开释而关押无罪之人时的鄙视。都丝丝入扣。另外一个是Dreyfus解除关押后,他不可置信地来回在牢房门口进出2次,最后迎着阳光出狱的镜头也让人唏嘘不已。
     剧中揭示了一组令人深思的矛盾。当国家的稳定,军队的荣誉和公平正义诚实这些价值观相矛盾的时候。有人选择前者不惜牺牲后者。左拉和他的朋友们选择了后者。影片获奖也许也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对这种追求公平正义精神的赞赏。
文章来自TheySaid电影达人养成计划,转载请联系公众号:TheySaid

 6 ) 《左拉传》——知识分子和社会环境,以身试水后的风雨飘摇。

《左拉传》秉承“小而美”的创作理念,用短小篇幅和高超技巧,完成了对传记人物左拉的树碑立传,展现了不断飞跃发展的电影创作艺术,世界电影在历史中变得崭新而蓬勃。

传记电影在奥斯卡长达近九十年的发展史中有着迎合大众和主流价值双重意义,如何创作出兼具艺术价值和理想宣传的优秀电影,拥有比剧情、爱情等其他电影更具挑战性的非凡时代意义。《左拉传》秉承“小而美”的创作理念,用短小篇幅和高超技巧,完成了对传记人物左拉的树碑立传,展现了不断飞跃发展的电影创作艺术,世界电影在历史中变得崭新而蓬勃。

一、电影语言

《左拉传》在电影语言方面有值得关注的技巧。

首先是剪辑和转场的创作,主要表现在叙述事件与事件、事件与人物联系的手法。由于影片在时间上跨越数十年,关键性事件并不完全首尾相接,因而如何把事件联系得自然平实则成为电影语言的重要任务。《左拉传》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和道具设置,在“做减法”的原则上,将各个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如“娜娜事件”和军队出征这两个事件,影片直接把娜娜放进群众围观军队出征,用娜娜的视角观察军队,使“娜娜事件”和军队出征无缝结合。还有“瑞佛斯案件”和左拉的联系,影片用报童卖报和群众讨论将左拉推到“瑞佛斯案件”的边缘,进而一步一步深入事件进行叙述。这种创作手法极富电影特有的叙述技巧,用最为直观的影像语言在极短时间内拉紧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影片叙述节奏简洁有力而充满创意。

其次是符号化语言的表达,最为突出的是影片中雨伞的意象。雨伞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左拉去出版社请求编辑预支《娜娜》的稿费,他拿着一把破烂得翻转过来的雨伞,行走在狂风暴雨中,雨伞在这里象征着左拉的物质条件十分贫乏,即使是创作反映社会贫苦大众的惊世巨作,也仍然摆脱不了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惯性作用。第二次是左拉成功预支《娜娜》的稿费,他拿着从编辑那里借来的几块钱,出门买了一把新雨伞,雨伞在这里则象征了左拉经过对大众生活的反映创作,已经获得了维持基本物质生活的能力,并且他的写作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第三次则是法庭对峙再开庭时,影片并没有继续直接切入法庭的场面,而是选取了法庭外成百上千如泄洪般壮观的群众和雨伞,黑压压的一大片雨伞表现了当时全社会因这个案件产生的压抑气氛,雨伞在这里还象征群众对“瑞佛斯案件”和社会公理、司法公正的热切关注。

最后是影片的镜头运动十分灵巧丰富,没有局限与某个特定景别,而是在人物对话、群众对话、大型场面等环境中不断变化,远近结合、活动自如。

二、剧本创作

《左拉传》在剧本创作上独具匠心。作为传记片,相比起《歌舞大王齐格飞》的超长篇幅,影片选取短篇幅实属不易。同样是依照时间发展叙述时间,《左拉传》别出心裁地选取左拉人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重要阶段,由点到面地表现左拉这个传记人物,舍弃面面俱到的流水线叙述,影片节奏紧凑有力,情节起伏也错落有致。同时在为左拉立传的创作过程中,剧本没有生硬地给左拉高大全的光环,而是客观地还原真实历史人物,给予他热血敢怒、给予他功成名就后的安于享受、给予他被丑恶现实唤醒后的志在千里……去神化的英雄化人物塑造,左拉这个传记人物的形象兼具伟大和人性,十分深入人心。在最高潮部分的法庭对峙阶段,影片并没有让左拉和对方唇枪舌战,而是让左拉静坐在被告席静静观察!无论对方做出怎样的污蔑诋毁,左拉一直在沉默隐忍,他的代表律师和对方的你来我往不断深刻左拉经历世事的冷静沉着,以及他对现实环境的叹惋痛惜。不难想象《左拉传》最佳剧本奖的实至名归。

三、人物塑造

“你知道人们不想看赤裸裸的真相,他们宁可看这种谎言。”开头片段的台词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大众中的尴尬境地,同时也贯穿了整个电影叙事,是哗众取宠,还是独善风骨?左拉,这个法国继巴尔扎克之后的大文豪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做独立的文人,“让火光温暖真理者的骨头”!“等肚子饿扁了,你就学会乖了”,坚持自我的人总会被身边的庸俗大众如此斥责嘲讽,你的与众不同让他们浑身难受,不吐不快,而忠于真理的人只要继续做自己,不迷失与洪流之中就是胜利。左拉的高傲,蔑视一切歌功颂德或谄媚大众的垃圾作品,他用文章攻击文学界和艺术界的领导人物,批评市政府当局,我们看到的不是他的傲慢,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左拉传》在人物塑造上虚实结合。首先正面表现左拉的正直无畏、刚毅果敢,“你知道人们不想看赤裸裸的真相,他们宁可看这种谎言。”开头片段的台词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大众中的尴尬境地,同时也贯穿了整个电影叙事,是哗众取宠,还是独善风骨?左拉,这个法国继巴尔扎克之后的大文豪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做独立的文人,“让火光温暖真理者的骨头”!“等肚子饿扁了,你就学会乖了”,坚持自我的人总会被身边的庸俗大众如此斥责嘲讽,你的与众不同让他们浑身难受,不吐不快,而忠于真理的人只要继续做自己,不迷失与洪流之中就是胜利。左拉的高傲,蔑视一切歌功颂德或谄媚大众的垃圾作品,他用文章攻击文学界和艺术界的领导人物,批评市政府当局,我们看到的不是他的傲慢,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引自豆瓣影评)其次是侧面反映他功成名就后短暂的迷失。塞尚的到访点醒左拉已经变得虚荣享乐,瑞佛斯夫人的请求则唤醒左拉沉睡已久的社会责任心。两个次要人物推动主要人物性格和人格的发展变化,使传记人物真实合理,传记意义更加深刻有型。最后是去对话的场面表演,在法庭对峙中左拉的隐忍沉默,演员保罗穆尼的演技真正做到了眼神控制一切,左拉理性先锋的形象跃然影上。

四、主题

《左拉传》传记人物左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关心贫苦大众和社会生活,不断创作反应真实政治环境与人民生活的作品,引起整个舆论社会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左拉作为功成名就的文学巨匠,责无旁贷地充当起理性先锋的角色,毅然决然帮助忠于职守的军官平反昭雪。最后,左拉在写作中、在救世中,被命运无情地带到了天堂。“知识分子”这四个字在中国和外国被赋予了不同的深意,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份暧昧复杂,既清高又迂腐,既激进又贪婪,纸上谈兵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出神入化的技艺,现在还出现了贬义当前的“公共知识分子”,人们已经无法辨识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究竟充当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左拉传》中的知识分子则一直是理想主义的理性先锋,行动永远高于理想,他们为贫苦大众发声、向冗杂政府政权质疑,社会少不了他们的声音,因为社会就靠他们发声。由此可见,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文化被迫成长发展的中国社会,知识分子何去何从,将至关重要地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何去何从。


知识分子的定位和作用,在中国社会实在是一个超越千古的命题和疑难,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就横贯千年,主导着整个中国政治与历史。在这个没有温存与安逸的现代社会,谁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以身试水的后果,恐怕也只能让实践和后人来论定。

 短评

整个电影给3.5星,保罗.穆尼的表演加一块凑够4颗星,保罗.穆尼真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呢,这个是在看过他很多影片后的第一感受,虽然那个年代鲍嘉成功将穆尼挤出来华纳,不过真论演技的话穆尼一定在鲍嘉之上。

7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这电影应该对波兰斯基的《我控诉》启发极大,法国军官扯下德雷福斯的徽章军服,折断他的佩刀时,基本一模一样。只不过《我控诉》的重点是军官皮卡尔,本片则是左拉。二者都与该事件毫不相干,却在察觉他人含冤未雪时挺身而出,虽然自己也身遭迫害,却又绝不向不公正屈服。他们所追求的并非是名利与荣誉,他们无非是听从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的良心。可惜左拉在真相被承认前一年,便因煤气中毒而过世。“我只有一项热切的渴求:以人性为名,让阳光普照在饱受磨难的人身上,人们有权享有幸福。我的激烈抗议,只是从我灵魂中发出的呐喊。谁胆敢传唤我上法庭,他们可以试看看,让审讯在光天化日下举行!我在等待。总统阁下,谨向您致上我最深的敬意。”埃米尔‧左拉1898年2月

8分钟前
  • Stardust
  • 还行

娜娜之后,左拉寥落的日子一去不返,本可坐享其成的他在瑞佛斯夫人的恳求下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重峰巅,庭审戏无比荒谬,陆军的荣誉压倒了正义的呼声,左拉没有被打倒,转战伦敦的他仍在不懈为着真理奋斗,左拉赢得了胜利,凭借他伟大的心智赢得了命运的荣耀。

11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1.为了表面上的荣耀,终将坠入万劫不复;2.有时候敢于懦弱也是一种勇气;3.笔,有时候是最尖锐的刺刀;4.成功使人安逸,苦难才是动力。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去年暑假和同學看的,對於電影講述的德雷福斯事件印象很深。保儸·茂尼的表演十分出色。

15分钟前
  • Ex
  • 力荐

原来是另一个角度的“我控诉”事件。穆尼的表演非常出彩,很难想象他就是五年前的那位疯魔黑帮老大。不过海报也太骗人了吧,人家根本没有这个造型出镜哎!

16分钟前
  • 黑特-007
  • 推荐

3.5。内容关于自由与正义,给国家精神开的一剂良药,属于良心电影。风格上早期的好莱坞等同于机械舞台剧,人物急急地表现情节,不会慢下来深入到人物内心。另外这部电影的核心是此事件引起的思考,硬拉到左拉人物传记上有点偏离。笔记:影片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在重现史实的过程中努力开掘人物内涵,揭示其中所蕴涵的人类共有的精神,并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完美融合。成功使人安逸,苦难才是动力。庭审段落开法政剧先河。

20分钟前
  • 雁鸣时代
  • 推荐

蛮无聊的,作家还是要去读作品,不能看电影。

23分钟前
  • Seamoon
  • 很差

前二十分钟左拉是作家,中间二十分钟没有左拉,最后一个小时左拉是律师

2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十九世纪的法国正走在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一百多年后的我们还在彷徨怎样才能走上这条路

30分钟前
  • Alex
  • 力荐

病痛不是掩饰就可以的~真理是不断的推翻更正的一个探求的过程~

34分钟前
  • SuSan_Lee
  • 推荐

第十届(193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现在看来有些太戏剧化了。

36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做伟人。。。

41分钟前
  • 还行

Canibal!如当时撕裂的社会,法庭戏先锋,左拉和德雷弗斯都演得不错,后者虽然戏份较少,但每每出现都有化屈辱为尊严,悲伤不失气节的凛然。

45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一个知识分子伟大的气节。

50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塞尚对左拉说: An artist should remain poor, otherwise, his talent, like his stomach, grows fat and stuffy.

52分钟前
  • *
  • 还行

第十届Oscar best picture,真相与维稳,法庭戏赞!

53分钟前
  • 刘建明
  • 推荐

又一个死于鞋子里的小沙粒的英雄。据说庭审部分开法政剧先河

5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左拉:要拯救德雷福斯,就得向控制世界者的心智挑战,不只是摇摇欲坠的军队,还有被人操纵的傀儡,另有一些人,急切草率地冲入血腥的战争深渊之中,以保护其权利。……世界必须被征服,但非以武力,而是以观念,加以解放,然后便可以为新人类、穷人和富人再造世界…… —— 发掘揭露现实生活中艰苦、丑陋的一面,是为了引发人们做出改变,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5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不像大多数传记片,没有了为了有血有肉而浓墨重彩的乱七八糟N角恋,凡人左拉只是个喜欢安逸生活的文人。

56分钟前
  • 上林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