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时代

喜剧片美国1987

主演:米娅·法罗,黛安·韦斯特,迈克·斯塔尔,赛斯·格林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2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3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4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5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6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3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4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5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6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7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8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19无线电时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20

详细剧情

  画外音中,一个中年男子带领观众回到他童年时生活的洛格威小镇,那里有太多围绕着收音机广播的有趣故事……两名小偷潜入一户人家作案,恰巧广播中的电话竞答节目选中了这里,小偷答中了所有问题,第二天男主人返家,发现钱物丢失但竞答节目的奖品却堆满了门口。碧姨妈与别人相亲时广播中传来火星人进攻地球的消息,对方抛下姨妈落荒而逃。广播明星罗杰与一名夜总会女郎莎莉(Mia Farrow 饰)纠缠不清,莎莉没有如愿得到广播的工作机会却在战时节目中大展拳脚。蒙面游侠的连续广播吸引了无数少年,但主人公始终无法得到一枚游侠戒指……1944年的新年广播中,所有这些经典时代的记忆落下了帷幕。  本片获1988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服装、最佳美工奖。

 长篇影评

 1 ) Radio Days

Good old days(往往在精神)

2022-01-19 20:43

没有说什么也不改变什么,只是营造了某人(片中假设是1943年的纽约8岁小男孩)眼中的Good old days。一个广播业辉煌造星的年代,即使恰逢战时有失业有窘困教育缺失娱乐缺乏埋怨充斥的时势,广播业仍保持了优雅丰盛,大气电波中汇集了各式各样名流怪咖的声音,慰藉着/捕获着社会大众各色人等的精神世界,(不知不觉)充当了凝聚人心的纽带。

以姑姑的约会代言了作者的内心词:承诺始终没有兑现,然而度过了无限美好的一晚,一生难忘。不管年关,新生命自要诞生(个体人生映射时代/人心精神走向);结尾在一个某人曾经窘困一时的同一地点,一样简陋无华的天台,汇聚了所有业界名流,进行了愉快的party、富有神采的谈话,这破天台简直就是形象化的时代精神headquarter,仿佛所有美好期盼都从这里倒数、发射。(发人深省的是,广播业的初衷是商业,目的是获取/保持最大量的听众——Good old days出现的前设)

标志性第一人称自嘲脱口秀风(但没感觉太话痨)。引用(或挪用,未详考)了一些著名的广播事件、地标、节目,还有年代装束、装饰、科技、风俗、邻里关系、宗教、学校、商业……均有涉及,信息详尽。另一个发现,声音/发音确实有区分阶级背景的观感,本能体会如此,无法抗拒。

 2 ) 给时代的情书

“我永远不会忘记1944年的新年,不会忘记这些人,不会忘记收音机里的声音,只是随着每个新年的来临,这些声音似乎越来越微弱了...”

最近正好很爱听suede的lost in TV,总是哼唱着lost in TV,lost in dream。似乎在伍迪艾伦的童年里,时代lost在了radio里。这大概是小老头的童年吧,用电台这一形式穿起了他的儿时岁月和那美国的radio黄金时代。不管是奥逊威尔斯的全国恶作剧,还是轰炸珍珠港,亦或是最后的拯救井底少女,都是那个时代美国人民难以忘却的记忆。

这是一部不那么伍迪艾伦的电影,电影里没有中心事件,没有核心人物,似乎也没有戏剧动力和冲突,如果这剧本拿到现在来看,碎纸机是它唯一的出路。但当小老头将回忆和时代加到了这个没什么闪光点的故事里时,似乎一切又都那么伍迪艾伦了。电影里不变的依旧是连续不断的唠叨和随处可见的冷幽默,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88分钟里我不停地在笑,即使那个时代离我很远很远。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依旧有着导演对上帝的无情嘲讽以及对女性和政党及好莱坞的嘲讽,嘲讽能力依旧MAX。

时代总是在变化,小时候我是个电视男孩,那时网络和智能手机还没用普及与出现,大家还是lost在TV里。周末妈妈不在家时,我可以一整天都趴在电视机前,看着乱七八糟的节目,就像电影里说的,下一个时代还会记得我们吗?我想不会了,我已经全然忘记当时的电视内容,只有零零碎碎的记忆啦。似乎有些悲剧性,但这正是时代的特征——遗忘上一个时代。

看着最上面的台词,我想起了甲方乙方的结尾,“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他”,

 3 ) 困着听着浪漫的音乐瞌睡着看完电影

小学时代,家里的电影杂志上戴着复古气息眼镜,透出智慧的书卷气的Woody Alan是为数不多的电影杂志上能吸引到我的男性,不知道是因为那个时代电影杂志上漫天遍地都是女星,还是那个年纪的我对男星没有兴趣,除了罗马假日的派克帅到让我睁不开眼,唯一能入我法眼的便是Woody Alan了,他又是平易容易走近的,他复古眼镜后书生的眼神让我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子弹横飞百老汇》、《午夜巴黎》、《蓝色茉莉》,之前我看过三部他执导的影片,这是第四部,相当不少了,他的影片谈不上精彩,有着小小的另类的幽默,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的别扭,官方一点评价,就是比较小众。

我臆想中的“无线电时代”或许应该是一个由电波串联起来的旧时代浪漫爱情故事,but伍迪确是找了二十多首老歌串起了童年时代在布鲁克林的家庭生活,如果说爱情,除了一直走在寻找爱情和爱人道路上的小姨,和爱情老去不断争吵的父母。一切都平凡而真实,让人亲近。歌特别好听,情节特别想串起的风铃,没有高潮,歌声飘过,略起铃声涟漪而已。要不是那一首首好听的歌把我数次从瞌睡中唤醒,肯定是看不到影片结束的。

最近越来越老困,对电影的迷恋也减退了。

 4 ) 将家庭故事融入到大时代背景下。

《无线电时代》

《无线电时代》完全是伍迪回忆童年的电影。满屋子的犹太人亲戚住在一起、开出租车工作的父亲、总是相亲但总是失败的阿姨、絮絮叨叨的姨夫、祖父母们、对收音机的感情、去曼哈顿游玩、偷听邻居打电话。。。。。。这些都是伍迪真实的童年生活经历。我们直接上图列举一些例子吧。

伍迪的童年,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伍迪的父母总是争吵。

当然少不了殴打,伍迪总是被他爸妈打。

伍迪的父亲从事过很多工作,与电影中一样,他的父亲的名字也叫马蒂,也开出租车,也想成为一名珠宝雕刻师。

伍迪的小姨总是在相亲的路上,电影和现实一样,她最后也没相亲成功

伍迪小时候常常偷听隔壁邻居的电话。

1948年的时候,犹太国民基金用蓝色捐款箱为巴勒斯坦筹集捐款资金,那时候以色列刚建国,伍迪13岁。他跑过来对我说:“我有个好主意,我这有捐款箱,我们把底部打通。”然后我们就拿着这些捐款箱在米德伍德剧院前募捐。我们拿个金属罐子在下面接着,有人往里面投硬币都能听到清脆的响声。然后我们把钱拿走放进自己的口袋。---艾略特·米尔斯(伍迪童年伙伴)

关于电影本身,《无线电时代》是一部非典型的剧情电影,它没有像常规剧情电影那样的结构,更像是一部漫画式电影。一个有趣的小情节接着下一个有趣的小情节伴随着伍迪童年耳熟能详的音乐飞速地进行,电影只有短短的88分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观众目不暇接,绝对不会感受到无聊。即便一两个段子在观众看起来很无聊,那也无伤大雅,因为每个桥段都很短,下一个段子马上又开始了。这种漫画式的剧情叙述电影很像伍迪早期的喜剧电影《傻瓜入狱记》, 但电影的编排又更加的出色了,伍迪把电影中家庭生活故事情节的进行与无线电演播室的现场情节连接,交替进行,然后剧情再与大时代的事件对接。于是这部电影透过这个小小的犹太家庭就反映了整个无线电时代的美国文化。这样的手法伍迪在《西力传》里也使用过,讲个人的故事电影不如结合大时代的背景叙述,这样电影才会更有趣。

 5 ) 岁月流声

《无线电时代》有另一个很美的译名:《岁月流声》,是伍迪·艾伦对自己的童年“无线电时代”的怀念。如他所言,“我的初衷是怀念那些在童年时代意义重大的歌曲,从这些歌曲中我获得了一些场景的灵感,这些场景可以为回忆增添色彩。如果我忠实地还原我的回忆,《无线电时代》就会是一部关于二十五首歌曲及其背后往事的电影。”他以“漫画式夸张处理”“大部分是对我童年经历的一种夸张模仿”,他本人并没有出演,而是以旁白身份,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围绕无线电的一个个故事,讲述大家庭中形形色色地生活,别出心裁地由一段段趣闻轶事组成(艾伯特认为这是伍迪的《阿柯玛德》,尽管后者表示“并不完全是”);如果说莱昂内将自己的回忆组成莫里康内谱写的交响乐,那么伍迪则是以电台金曲串起童年;我们看到两个窃贼意外猜中电台大奖,为户主带来一批家具;夜总会的天真傻姑娘在一连串机缘巧合下成为知名而端庄的播音员(为米亚量身定制的角色,足见实力啊);在浓雾中,又会为威尔斯惟妙惟肖的“火星人入侵实况报道”而恐慌;还会和全国的观众一起为不幸坠井的小女孩祈祷、悲伤(同一个事件被比利·怀尔德“阴险地”改编成《倒扣的王牌》);还会窥见一个犹太家族的生活(也是伍迪难得的“和自己的种族身份的最直接面对”):吵个不停的父母、渴望爱情却屡屡落空的阿姨、爱偷听的表姐和机灵的“我”,可以听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诲“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恐慌和好奇心驱使下,在海边眺望德国的飞机和潜艇;因为回忆的影响,他浪漫化了童年,使其如同浸润在细雨中一样美好;在流光溢彩中,“(无线电城)像天堂一样,我从未见过这么美的地方”,就像是为那个黄金时代做注脚。

结尾又是新的一年,在戴安·基顿的《你若归来该多好》(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迎来了1944年,“我永远不会忘记1944年的新年,不会忘记这些年,不会忘记收音机里的声音,只是随着每个新年的来临,这些声音似乎越来越弱了…”无线电的黄金时代也会落幕,在欢快的结尾中,已包含了悲伤,不过,高明就在于,如理查德·席克尔所言,“对于终将把伍迪片中更优雅迷人的纽约变成历史遗物的时尚和主流观念方面的变化同样只字未提。”这部电影都以一句“大千世界就这样了结”收尾,似乎为远去的时代不觉流下热泪。

 6 ) 怀旧情怀

老文艺青年Woody Allen同志深情款款的怀着旧,如同今天的七十年代人回忆着n录像厅和小人书。在Woody Allen身上,这些寄托物就是三十四年代的老歌,业绩不能免俗的当年明星的八卦。

这是我看Woody Allen感觉最温暖的一部,没有尖刻和辛辣,即使是嘲讽也只是讪讪的苦笑,全片如同被温润的灯火所笼罩。

 短评

这吵吵闹闹的一家人啊,嬉笑怒骂中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而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们究竟是该欢喜还是悲伤呢?欢喜的是庆幸又平安度过了一年,悲伤的是依旧是年复一年。

3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籍无线电载体,串起旧日好时光;那些歌曲,那些事件,那些场景,因为附着了我们的回忆,变得如此温暖有情韵;不管未来如何多蹇,至少今晚是快乐的;伍迪写给童年的秘密日记,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小的孩子。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Woody Allen的Amarcord,依然充满对资产阶级和犹太人身份的自嘲,也私心至极地不断放他心爱的爵士乐,而爵士乐总能将他的尖锐刻薄化解成幽默诙谐,深得我心!这张OST绝对的一万颗星。一直在笑点上,但结尾处Woody Allen让人莫名感伤了一把。1944,那可是无线电的黄金时代,然而黄金时代总是会一去不复返。好适合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看呀,希望明年一切都好!(今年的最后一部标记)

9分钟前
  • ibelieve
  • 力荐

这不是一个“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这样的悬念故事,而是由一段段趣闻轶事组成的、类似费里尼的《阿珂玛德》的无情节电影,伍迪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念念不忘的二十五首歌曲融入电影,描绘出“如天堂一般”的四十年代的布鲁克林。P.S.萨莉这个角色很容易想到赫本的《窈窕淑女》。

12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看这片的时候我在吃皇子过桥米线,我上一次吃皇子过桥米线,爸妈还是打工仔打工妹,我们一家窝在遍地老鼠蟑螂一下雨电视就看不了的员工宿舍里,过年的时候我穿着劣质连衣裙和白丝袜,坐在架子床的下铺给姥姥打电话,隔壁房的电视放着中国娃娃的拜年歌,楼下有小孩在摔响炮,金桔枝上的每个红包都是空的

13分钟前
  • 抖啊抖
  • 力荐

希望终将到来,只是有可能落不到你头上了,你要保持乐观,要活下去,但无论多悲多喜所有时光都将如电波般随风消逝。人,与自己的时代总是并肩,挣扎的,侥幸的,幸与不幸的,都会是“40年代”这个名词里生了锈的微小部分。

1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惯于冷嘲的观众不大理解热讽

21分钟前
  • 于小师
  • 力荐

老头的童年回忆,倒是完全可以跟特伦斯·戴维斯的《远方的声音》对比着来看,TD片子晚了1年或则有参考。散文电影或者段子电影,难得见老头这么浪漫和不戏剧化一回。冷喜剧的风格仍在。

2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无法理解WA为什么离开黛安基顿,也无法理解后来他和米亚法罗在一起。对前者我只能表示,可能新鲜感过去了吧。对于后者的感受就像我看前男友们的新女友时候一样,感觉他们标准波动得很奇怪。

27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老头的电影很神奇,我们看的人会笑,电影里的人其实在哭,很多人向前看了,还有很多人放不下回忆……所以diane keaton一个过场,mia farrow就被打败了

32分钟前
  • 噬辣狂魔小泽条
  • 推荐

看到最后,我仿佛听到woody深情的哭了

36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推荐

“我永远不会忘记1944年的新年,不会忘记这些人,不会忘记收音机里的声音,只是随着每个新年的来临,这些声音似乎越来越微弱了...” 伍迪艾伦的布鲁克林版"当年事",充满了爱意与怀念,太美了,旁白里他自己也说,这是他对记忆的美好润色啊。看完真感觉没什么比40年代更好了...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没有话唠和抖书袋。是伍迪·费里尼的“Amarcord-1973” X “I vitelloni-1953”,对了,还有点《过于喧嚣的孤独》。

44分钟前
  • vivi
  • 推荐

伍迪老爷子使出怀旧必杀技真是让人毫无抵抗之力,连我等没在美国电台最黄金的时期活过的都在最后曼哈顿一片新年瑞雪之中对时代感的顿然逝去生出惋惜与感伤之情,虽说对一家子犹太亲戚都有诸多嘲笑,不过在吵闹的喧嚣里捡起一粒粒童年黄金时刻的珍珠拍出一部电影来,大概是最好的怀念。

4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伍迪艾伦掌控全局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每个角色都鲜明有活力,完美的群戏,1944 年的新年远比2014的要热闹温暖,只是,这不是我的菜

51分钟前
  • 云图
  • 还行

韦斯·安德森看过次数最多的伍迪·艾伦电影吗哈哈哈

5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我终于明白了,伍迪·艾伦永远是用着诙谐的语气以及妙趣的手法去讲述着幻灭的故事。他的电影永远都有着一种幻灭感,不是忧郁,也不是悲伤,只是幻灭,就像生活一样,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许多事,恍惚间又觉得似乎什么都没有做过。伍迪·艾伦的电影看到结尾的时候,我总是会模糊了现实与电影之间的界限,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我珍视且享受这种感受。

59分钟前
  • 王喝冰
  • 力荐

I never forgot that New Year's Eve,when Aunt Bea awakened me to watch 1944 come in. And I've never forgotten any of those people,or any of the voices we used to hear on the radio. Although the truth is, with the passing of each New Year's Eve,those voices do seem to grow dimmer and dimmer.【AMIABLE,8.7GB,英语原声】(属于伍迪艾伦的私家记忆,电波那头流淌着奇闻轶事,电波这边却是百味人生。)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伍迪·艾伦这次带领着观众进入一个光鲜有趣的昔日岁月,片中所呈现的时间正是收音机的黄金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摇滚乐、圣诞节一切的历史痕迹。都足以令人倍感温馨。充满温暖怀旧色彩的《无线电时代》,虽然没有伍迪的亲自出演,也非伍迪的最佳作品,但仍然以对那个时代的真挚热爱之情博得影迷的喜爱

1小时前
  • stknight
  • 推荐

《咖啡公社》的前身。如同黄金一般的40s,经过无数双手的雕琢,落下的金屑飘洒至今。光阴荏苒,年华老去,对人生之事,却一无所知。如今一切已逝,唯有记忆依旧。面对流光溢彩的radio days,向来戏谑自嘲如老头子,都在最后忍不住伤感,也算是真情流露了

1小时前
  • 张熊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