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惊魂1966

喜剧片英国1966

主演:唐纳德·普利森斯  弗朗索瓦·朵列  莱昂内尔·斯坦德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2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3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4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5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6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3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4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5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6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7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8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9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6:39

详细剧情

  Richard(莱昂内尔·斯坦德 Lionel Stander 饰)和Albie开着车,Albie的枪走火射中了自己,Richard只能到附近的岛上寻求帮助。岛上住着一对夫妻:George(唐纳德·普利森斯 Donald Pleasence 饰)和Teresa(弗朗索瓦·朵列 Françoise Dorléac 饰)。Teresa淘气爱玩,而George则懦弱无能。两人在Richard的威胁下一起埋葬了死去的Albie,并和Richard一起等待他的老板卡特派来的人来接他。不久,George的老朋友们来岛上看望他,Richard则伪装成他们的园丁。他们和Richard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酿成一场血腥惨案......  本片赢得1966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长篇影评

 1 ) 有趣的故事,才华横溢的波兰斯基

1、个人一向认为,在黑色、悬疑、惊悚领域,罗曼.波兰斯基是唯一一个可以拿出来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放在一起说说的主流导演。

2、当然希区柯克的伟大毋庸置疑,开创性的创造了繁多的叙事方式、故事创意,但是在拍摄剧本水平程度相同的黑色悬疑故事时,感觉波兰斯基的表现力并不弱于希区柯克,某些方面甚至更强!

3、除去上述两位大师级人物,在黑色悬疑惊悚领域,其他主流导演都至少差了一个级别。(其实大卫.林奇或许会比较接近,但过于另类、非主流)。如早期酷爱悬疑片的布莱恩.德.帕尔马、大卫.芬奇、克里斯托弗.诺兰、甚至朴赞郁等人,虽然也足够优秀,但总是感觉他们的电影骨子里差了些什么东西。艺术“二字”有的时候确实不大好用理论解释清楚,“感觉”、“天赋”确实不是可以后天修炼的东西。

4、还得继续说波兰斯基,在电影领域,提到“天才导演”、“才华横溢”这类评价时,我首先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罗曼.波兰斯基。29岁导出《水中刀》、30岁导出《荒岛惊魂》(影片推迟上映了3年)、32岁拍出《冷血惊魂》、35岁《罗斯玛丽的婴儿》横空出世......天啊!无法用言语形容我对罗曼的敬仰。

5、本来想写点儿《荒岛惊魂》的观感,却说了这么多波兰斯基。现在回到正题。《荒岛惊魂》的故事本身带有很强烈的戏剧性、悬疑性、未知感,主题和《水中刀》有某些类似,但却用黑色幽默的形式来展现,呈现了一种荒诞、暴虐、阴暗、凄冷、嘲讽式的电影状态,个人风格化展露无疑,迥异于其他导演。喜欢他电影风格的人不可不看。

6、观影过程中一度认为饰演女主角的就是凯瑟琳.德纳芙,可仔细看又感觉气质上不对。没想到这位演员是凯瑟琳的亲姐姐。同样非常的漂亮,比凯瑟琳更加的立体、野性。可惜过早的死于车祸,不然其成就之高当不在妹妹之下。(忽然想起了类似经历的相声界的马桂元和马三立两兄弟,吼吼)

7、《荒岛惊魂》虽然具备一定的观赏性,但在波兰斯基早期的惊悚电影中比较,算不上特别优秀,没看过的建议先看《罗斯玛丽的婴儿》、《冷血惊魂》和《水中刀》。

 2 ) 荒岛惊魂

罗曼波兰斯基比较特别的作品,纷杂的叙事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故事是要如何发展与收尾,粗暴野蛮的Richard、胆小软弱的George、水性杨花的Teresa、以及诸如会骂脏话及开枪的小孩等等,把本属于世外桃源般的孤岛变成一个争相离开的末路,虽然隐喻的指向性不如《水中刀》那么明确,但却可以有开放性的多重解读。

 3 ) CUL-DE-SAC: 此路不通

当《荒岛惊魂》摄制组进行到最后补拍阶段的时候,一位摄像就和波兰斯基表示,从现有素材看,这应该已经被主创拍成了一部烂片。。。

事实上全片在拍摄过程中的确一直处于失控的边缘,以至于将近40年后导演还在抱怨两个男主的演员太“难搞”。演匪徒的斯坦德等开机了才嚷嚷说自己有心脏病,波兰斯基2003年接受采访直接说他在现场“懒得一逼”,跟其他演员也不对戏,还经常拒绝导演“再来一条”的要求,工作稍微超过一点负荷就以身体健康原因罢工。制片则觉得他就是在耍大牌,因为这里面就他当时在好莱坞有自己的事业,不过波兰斯基也反省说斯坦德原本就要演这么个恶人性格的角色,拍摄期间戏外本色一下倒也没毛病。除了斯坦德事儿逼之外,扮演“岛主”的普利森斯也怪癖一堆,很难合作。用制片的话说:“没人会说他是一个好人,但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大家才意识到他在本片中贡献了多么杰出的表演。”

“岛主”普利森斯和他的“法国妻子”

而饰演“隔壁小王”的伊恩·卡里耶则是波兰斯基的好朋友,在摄制组的风评很差。当时的工作人员怀疑他在拍摄期间偷偷嗑药,因为经常看他出现一些典型的迷幻反常行为,而且没事儿还去撩摄像师吉尔伯特·泰勒的年轻妻子,泰勒看他越撩越来劲儿,不得不找他约谈过一次,告诫他不要越界,“有些事继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不太愉快的后果”,但没想到转天卡里耶就跑到波兰斯基那告状,导演居然劈头盖脸的骂了泰勒一顿。搞得后者心里拔凉拔凉的,在拍摄后期懒得再搭理波兰斯基。

影片的场景都在“圣岛”拍摄完成,这里虽然和影片要求神奇契合,但是拍摄条件实在太差。一是岛上没有像样的旅店,导致工作人员只能去当地民居借宿。制片回忆说在床位有限的情况下,他当时还得和饰演访客的罗伯特·唐宁挤一张床。二是岛上不仅相关法规缺失,连警察局都没有,因此一向嗜酒的英国籍工作人员简直在这找到了乐土,他们经常在工作之余喝到烂醉,反正在岛上发起酒疯来也没人管。熟悉腐国人民的人都懂,那是怎样的灾难画面。

杰克·麦高恩在影片的一部分戏份是处在“尸体”状态下

剧组里最让波兰斯基省心的演员是饰演另一名黑帮分子的杰克·麦高恩,他有一场戏要在海水中长期浸泡,制片回忆说当时谁也没注意,麦高恩的脸正在逐渐变紫,但他甚至没有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有明显不适。女主弗朗索瓦·朵列也有一场类似的戏份,剧组工作人员回忆起来,觉得两个人当时都是豁出命在工作,因为拍摄时并不是夏天,海水已经十分冰冷。

总之波兰斯基对本片摄制时的回忆一塌糊涂:“我们当时钱也不够,时间也不够,岛上的各种麻烦一堆,拍摄期间天气也一塌糊涂,和几个主演之间的合作也很困难,那段时间我真的觉得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和我作对!甚至和我最熟悉的摄像师吉尔伯特·泰勒,我都觉得他那段时间变得很难相处,因此整个拍摄期间,我变得愈来愈孤僻和难过,我觉得他们拒绝跟随我的节奏,也不理解这部电影的原创性和概念性。”

等到波兰斯基完成粗剪,需要补拍一些镜头的时候,摄像师吉尔伯特已经投入到别的工作中去了。导演把自己粗剪的版本放给前来找来救场的摄像看,结果那位摄像看完说出了让波兰斯基在摄制过程中最为崩溃的一句话:“这虽然被你们拍成了一部烂片,但我仍然会尽职尽责,按照你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波兰斯基当时非常不忿,时隔这么多年,他在2003年接受采访时仍然对那位摄像的评价耿耿于怀:“我实在没法忘记当时的场景,但我并没认同他的说法,我到现在仍然觉得这部片子的原创性无可比拟,他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电影。”

 4 ) 一把启动人性的钥匙

重看《荒岛惊魂》,终于感受到其中的幽默之处,并且不得不为波兰斯基的才华所点赞。有限的场景及人物间,营造出必要的戏剧冲突及张力,同时还通过幽默的方式尽情展示人性的一角。

凶徒的闯入,打破了原本看似平静的生活。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妻子不安分的事实,后来妻子也肆无忌惮地与客人进行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更能随处看到妻子对丈夫的不满:如两人独处时,妻子对丈夫的冷漠;在凶徒面前时,毫不留情地嘲笑丈夫的胆怯。与丈夫相比,妻子明显更具心机,与凶徒之间的相处更显得外向冷静,不仅不害怕凶徒,反而主动挑衅,发现凶徒弱点后刻意激发凶徒与丈夫之间的矛盾,最后成功脱离险境,并得偿所望地逃离发疯的丈夫,这也意味着其逃离了压抑无趣的生活。

丈夫的角色更显得耐人寻味,更像是中产阶级的代表,有点钱,追求品味,但实质性却毫无勇气可言,一切以妥协态度作为生存法则。因此面对凶徒的闯入,丈夫毫无办法,只能甘受奴役。但说到底,丈夫依然是男性,因此在妻子面前渴望保持男性的尊严,但在凶徒面前却屈服于强权,丧失了维护尊严的勇气。因此丈夫从一开始便是挣扎的存在,最后的奋力一搏或许是强权(手枪)和自尊(妻子的教唆)同时在手而做出的非理性选择。所以在凶徒毙命之后,丈夫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沦为了强权以及尊严所摆布的行尸走肉。

可以说这一次凶徒的闯入完全将主角费尽心思所营造的价值观尽数破坏,如为了中产阶级的情调而购置的城堡,其实冬天压根暖不起来;刻意编造的军人经历,在凶徒的面前彻底打脸;在朋友面前的装逼计划,更是由于凶徒的存在而流产……中产阶级的追求不过如此,脆弱而无用的表象,一旦失去面对贫瘠的生活面目,或许也只能发疯了。

凶徒如同一把钥匙,成功解放了人性的枷锁,并展示出在极端环境下,人性是如何从理性的面具包装下所展示出来的。更难得的是,波兰斯基是采取了黑色幽默的手法来表现这一切,各种形象反差所营造的笑点让人捧腹,让人为了这社会下的人性伪装而忍俊不禁。是的,只是当丈夫最后在岩石上发疯的时候,观众究竟是何等表情呢?

 5 ) 死胡同的倒塌

结尾的一幕男主用尽全力大步奔向渐渐涨潮的公路,最后蜷膝蹲在礁石之上喊出了最为心碎的一句“阿格尼斯…”极具反讽意味的是其前妻“阿格尼斯”跟历史上因忠贞和信仰殉道的圣女同名,导演以此结尾大概一方面想表达男主此刻的悔恨与企图被救赎;另一方面也把一个被欲望淹没的绝境之中的男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因仰慕作家而倾所有买下孤岛古堡,因痴迷貌美而另娶新妻,心存欲念的占有遭至外力入侵之后愈发不可控的走向失衡,如困境之兽的死胡同,也如正在涨潮的海水,终将引向毁灭和消亡。

 6 ) ]《荒岛惊魂(Cul-de-sac)》打手枪的男人和非气质性阳痿

题记:
人,目睹他人死亡时,可以选择缩头乌龟般的熟视无睹,但是,当你与死亡近在咫尺时,你希望有人帮助吗?!
――――OSAMA KAVKALU

两个失手的歹徒,仓惶出逃,路的尽头是什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一条通向死亡的路,所有的人都在其中,我们创造了地球的文明,却依然无法抹去脊椎动物的特性,残忍而好斗的天性。我们似乎战胜了自然,但波兰斯基以海滩涨潮的一幕告诉我们太多的不确定,在可能中我们或许会遭遇灭顶之灾。
影片的主题是自由和取得自由的方式的探讨,涵盖着人性在特定场合的懦弱和委琐,影片通过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乔治为追求世外桃源的日子,变卖了工厂,迁居到一个有着古堡的小岛上,他和美艳、风骚的娇妻特丽莎,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直到有天歹徒理查德的闯入,撕破了滚汤上的油膜,人性的真实泄露出来,导致其后一系列的后果。人都明白,我们的当下行为将直接对未临产生影响。我们的强硬或者软弱将会使我们产生命运不同的转向。
表明上看,《荒岛惊魂》是讲述人与人关系的电影,其实,并不那么简单。波兰斯基,当年集中营里无助的孩子,在铁栅栏里目睹着人的卑微和屈辱,他以困境中人的各异的举止,反思生命对尊严和罪恶的看法。
影片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主题。他以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告解当年男人们的集体缺失和精神阳痿,面对死亡,他们没有赴死的勇气,他们和妇孺一道被圈养在纳粹的集中营,等待侥幸或者死亡。那段惨痛的童年经历成为萦绕波兰斯基一生的恶梦,在被惊醒的午夜,成为惊悚片最好的素材。
的确,在被人制控的时候,死亡,是恐怖的,但是,对男性而言死亡同样是壮烈的,苟活,不是爷们之为。于是,在《荒岛惊魂》中以一个孩子的枪声,发出了对那些懦弱者的愤怒!空话只是语言的浮膜,只有行动才是一切,而那个坐拥小岛的乔治除了大话,只有令人恶心的担承,我觉得是波兰斯基童年的阴影导致了他对男性世界脆弱的尖刻。无论是《水中刀》《苔丝》《冷血惊魂》男人都是那么的疲软,所以,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女性往往更有着反击的爆发力和掌控力!
世界,真的有我们掌控的吗?在这个电影中男人的形象都是令人生厌的,理查德的粗鲁和莽撞、乔治的怯懦和空话、乔治朋友的伪善,这些都是波兰斯基对男性社会真相的剖析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波兰斯基不止一次给男人换上女装,在其《怪房客》和《荒岛惊魂》中都以这样的方式暗示着男性角色的间离,他们在主观和客观上放弃了阳刚,放弃了对阴性世界责任,到了最后他们变得更加阴柔,成为蜗居的人。这是波兰斯基对纳粹浩劫中人性的反思。人,目睹他人死亡时,可以选择缩头乌龟般的熟视无睹,但是,当你与死亡近在咫尺时,你希望有人帮助吗?!
乔治想逃避社会最终却作茧自缚,外强中干的理查德滑稽般的死亡。而特丽莎却一次次冲向海边,冲向可能的彼岸。波兰斯基告诉我们世上没有救世主,拯救,永远只能行动。
片中,特莉萨渴望活跃而不窒息的未来,面对沉闷的乔治她只能以身体证明着还有欲望和激情,她渴望拥有,却总是活在幻境里,影片以她戏弄理查德来说明她的无所事事,但是,理查德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了她,而站在近旁的男人乔治却不敢阻值。理查德痛打特莉萨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反映了理查德的粗俗和不解风情,另一个说明特莉萨的自我作践,一种反弹式的自虐。
生命的安逸和尊严靠什么获得?乔治的故事告诉众生,金钱似乎并不能永远占有自己的想要,只有枪,只有暴力的枪,才发出决定的声音。
《荒岛惊魂》是否合乎常例并不打紧,这部影片是寓言体的,他告诉我们在状况面前自我救助或放弃,面对歹徒,特丽莎和乔治为什么放弃了抗争而言听计从。人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缺省的只有自己可以回答。
影片有意思的是另一名的歹徒死亡的一幕,他在死亡前用望远镜看浩瀚星空的场景是有所指的,人类是渺小的,当没有枪(强势力量)的认定,你只能是一片浮萍,在人生的漩涡中浮沉。
窗,锁不住心灵,乔治能够囚住的只能是自己,特莉萨最终的离去和乔治的乏味是分不开的。
通过对影片全部内容的理解,我们应当指出《荒岛惊魂》的译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坛上的yves 君告诉我《Cul-de-sac》法文的意思是《死胡同》,这样的片名就切题了。人,在可能性中选择生路的可能,也因为生存的最大化,往往被动放弃一些自己的原则,而转向臣服和低头,影片中乔治最后蹲在礁岩上哭泣,天空中是盘旋的海鸥…他自食其果,确实,世界上有些是事没有规定你必须作为,但是作为男人你面对他人侵害你或你的家人,你真的可以不作为吗?
乔治的岛是他逃避社会责任的方式,可惜的是,他却无力保全他的生活方式,甚至他连妻子也保护不了。
男人,你的力量,你的称谓。
波兰斯基呼唤着人的关注和友谊,冰冷的世界中只有人性的暖意才能让冰凉改变,但是,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依旧紧缩在灰砼后,等待命运的抽签。这种点指兵兵的游戏每天都在考验你的良知和道义。

【注】
【导演】 罗曼 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编剧】 Gerard Brach 罗曼 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类 型】 惊悚片 黑白 英国1966
【片 长】 111 min
【译名情况】 荒岛惊魂(台)/孤岛惊魂(港)/死胡同(其他)
【奖 项】1966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关于片名《Cul-de-sac》】直译就是死胡同,意译就是绝境了。cul是屁股的意思,ass,骂人话,也有底部的意思,sac是袋袋,连在一起就是个袋底。语出:上海DVD导刊坛法语大师yves君,再一次感谢yves君提供了精准的译名。

2003年11月28日 星期五 于16时42分

独立影评人:OSAMA KAVKALU 于 浦东 寒鸦精舍 阴冷的下午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短评

封闭的叙事环境对于Rechard是身体上的荒岛,对于Teresa是精神上的荒岛,对于George是灵魂上的荒岛,三个人物又分别对应本我、超我、自我三种状态,意志相互隔绝,关系却维持平衡,在这种错位中的任何交互都成为荒诞效果和人性讽刺的触发点。

10分钟前
  • 🌵🌵
  • 推荐

小资产阶级就是能作,这种"打破平衡搅动死水"的故事放在这种语境下显得很荒谬啊;波兰斯基能力没的说,但这种为电影而电影的电影有时候会让我觉得太过。

1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7.9;last words to the world

17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入侵者成了主导者,延续水中刀的博弈式3p开创吸血鬼之舞的美女被打光屁屁,波兰斯基的恶趣味真是愈发彰显

19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力荐

惊悚悬疑荒诞幽默寓言等多种类型的杂糅,难怪当年《巴顿芬克》会得到波兰司机的力捧,确实像是在向他致敬。

24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人物关系与影像风格似《水中刀》变奏,孤房、海边、不速之客,三十年后又有了《死亡与处女》,虐恋升级便成了《苦月亮》,还有那体态结实、充满魅惑的金发女郎。66金熊

2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无感

33分钟前
  • 胡子
  • 还行

波兰斯基早期的电影里演员都很少啊

37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重看。孤岛封闭小格局,外人的入侵与三人之间的微妙心理依附关系,是非常典型的波兰斯基,但黑色幽默与荒诞的情节又非常不波兰斯基。后三分之一有点失控情绪四处乱窜的感觉。Dorléac这个角色也太白羊了大概没有别人可以胜任。

3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凯瑟琳德纳芙的姐姐豪放怪异,一瞅就不是省油的灯,还能放射出黑色喜感,比她那经典款的妹妹生动有趣多了。

43分钟前
  • 云云
  • 还行

人家的60年代……

4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不同于波兰斯基的其它名作,《死胡同》重点不在悬念不在惊悚却更似一出荒诞的黑色喜剧。在这个寓言似的电影中摄影和调度绝对是最大亮点,虽然有些镜头会给人刻意感但同时又不得不赞叹导演的能力,例如一镜到底的那场海滩戏,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另外,Françoise Dorléac非常美。

47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还行

叙事好闷,黑白镜头摄影美。

50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纠缠不结

55分钟前
  • 4-ever
  • 推荐

画面绝了

60分钟前
  • purr
  • 推荐

年少轻狂的波兰斯基

1小时前
  • kobie
  • 推荐

闹心

1小时前
  • ✿ automagic
  • 还行

看得时候觉得异常混乱,套用豆友的一句话就是“一群人进进出出,母鸡上蹿下跳”,看完后才觉得有些荒诞得回味的地方,但依旧不喜

1小时前
  • 绿毛水怪
  • 还行

无力的荒诞;不速之客;本性的暴露和扭曲。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中文译名明显没有到位。应该是一部心理恐惧片,可能与幽闭恐惧有关,开头不错,后续故事就吸引力一般了。

1小时前
  • 合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