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副本

剧情片法国2010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威廉姆·西梅尔,让-克劳德·卡里埃尔,阿加特·纳坦松,詹纳·贾凯蒂,阿德里安·穆尔,安杰洛·巴尔巴加洛,安德烈亚·劳伦齐,菲利波·特罗亚诺,曼努埃拉·巴尔西梅利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剧照

合法副本 剧照 NO.1合法副本 剧照 NO.2合法副本 剧照 NO.3合法副本 剧照 NO.4合法副本 剧照 NO.5合法副本 剧照 NO.6合法副本 剧照 NO.13合法副本 剧照 NO.14合法副本 剧照 NO.15合法副本 剧照 NO.16合法副本 剧照 NO.17合法副本 剧照 NO.18合法副本 剧照 NO.19合法副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24

详细剧情

  英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施梅尔 William Shimell 饰)来到意大利城市托斯卡纳为新作《合法副本》举办讲座。他与读者讨论书中的观点:关于艺术创作真实性的议论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复制品本身即是原作,原作也是由其他作品复制而来。一个做古董买卖的法国女人(朱丽叶· 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带着11岁的儿子参与了讨论会,想为刚买的书索要签名。中途因为儿子饿了她提前离开,临走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米勒和女人在她的古董店再次相遇,他们驱车去郊外看一样东西。她开着车载着米勒无目的游荡,谈论书的主题,参观博物馆,谈论她叛逆的儿子,两人一路上争吵不休。在一个咖啡馆,女老板以为米勒是女人的丈夫,就开始和她围绕米勒讨论起婚姻。于是他们将错就错,米勒开始扮演女人的丈夫,两人约会,去宾馆。但是副本只是复制,而非原作,米勒结束复制身份,独自离开了郊外。  比诺什凭借此片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长篇影评

 1 ) 副本的价值不在于通往原作,而是它本身已触动你灵魂

新书发布会,男与女的相遇,话痨……很有before sunset的感觉,甚至在结尾的时候我仔细听教堂的钟声,猜想这个英国男人是走还是留?是不是一旦触碰就灰飞烟灭?

 

很好,黄昏时刻,蜜月度假酒店的小窗外,安静的屋顶……电影结束了,可能故事才刚刚开始。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赏心悦目的五分电影了,叙事那么流畅自然,话题又那么令人深陷,很想把这样的电影叫做“散步电影”。想像一下吧,和一个喜爱的人,没有目的地走着,聊着完全不肯松懈让步的话题,对,我们都不要相互谦让,不要为了貌似争吵感到羞耻,把真正的自己解放出来,不是为了哄哄对方开心而已。我甚至跟着他们很享受这种节奏,心中怦怦。

 

我很崇拜导演对这部电影结构的把握,前半部分看起来完全是谈论艺术原作和复制品的问题,直到咖啡店那一幕waitress的误会才将故事忽然转折,这对才认识的男女变成了结婚15年面临中年危机的已婚夫妇的复制品,他们心照不宣地在伪作的身份中释放着原作的情绪。

看前半部分,我很势力,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对这类话题太熟悉了。男主角James在托斯卡纳推荐他的新书《合法副本》,这是一本谈论艺术品原作与复制品价值问题的书,副标题是“一件优秀的复制品比原创更有价值”,这与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的观点恰好相悖,本雅明认为复制品失去了原作的Aura(“灵韵”),因此就缺少了原作应有的价值。但James本人声称,那副标题只是出版商需要话题性标题的结果,他本人只是想证明复制品其本身的价值。他说他写作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五年前在一个广场上的一对母子,他们坐在一座雕像脚下,母亲在给儿子讲解,儿子抬头看着那座雕像,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件复制品,所以他是将它当做原作一样在欣赏的。

 

女主角是比诺什饰演的一位法国女子,拥有一家同时出售原作和古董复制品的小画廊,她因为不完全赞同James书中的观点,于是约他再叙。两个人驾车去托斯卡纳乡镇的一个景点,一路上有很古老的柏树,他们继续着原作与复制品的话题。比诺什有个叫做Marie的姐姐,过着简单的生活,相比之下,比诺什显然是给了自己太多限制,她拥有一段很糟糕的婚姻,和儿子的关系也处理的不算好,她总是难以摆脱紧张,喜欢“负责的生活”,抱怨家庭中其他的人想法过于简单,只顾自己的快乐,把她变成最后来负责的人。

 

他们谈论起简单生活,说简单生活是最难的,因为人就是不简单的生物,要过简单的生活是如此复杂。这时候James讲了一个冷笑话,一个很渴的人走到沙滩,看到一个瓶中魔鬼,魔鬼说可以满足三个愿望,他却只要了三瓶可乐。于是他们自然地讲到了极简主义的贾斯伯.约翰斯和安迪.沃霍——插一下,忽然想起英国的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中写到安迪.沃霍的汤罐,觉得那是一种物质温暖的慰藉,有时候生活就是如此简单——你随便把价值几欧元的物体拿到博物馆,人们对它的看法就改变了。但重要的不是这个物体是什么,而是人们的看法。那么,艺术的功能是什么呢?很大一部分的艺术品都是在传达观念,也就是看法。那么复制品与原创在传达观念这一层面上有多大的差异呢?如果你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它是原作还是复制品,会影响你对它的理解吗?

 

如果一直要追逐原创的概念,究竟有多少艺术品是原创呢?从柏拉图那里开始,艺术品就只是影子的影子,是模仿,达.芬奇没有创造那个神秘的微笑,而是摹写了这一表情。真正的原创很少,James开玩笑说Marie的口吃丈夫叫M-M-M-Maire时是原创,哦,Maire喜欢那样,觉得那是一首情歌,她喜欢他的口吃,而她对他丈夫的看法改变了这个男人的价值。就像艺术家把不值钱的随便什么破烂玩意摆进博物馆一样,这种肯定和命名使寻常物品的意义发生转变。

哈哈,还是快点儿来谈谈惊险的第二部分吧。很奇怪的是,有时候我真的会因为别人的喜爱而喜爱上一个人(移情好明显),比方说这个James,他在这部电影里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时刻是,他在外面接电话,而那个waitress不停地和比诺什谈论他的好,我就这样和waitress以及比诺什一起坠入对James的想象,就真的在那一刻心动,觉得爱了他15年,和他有那么多甜蜜的过往,虽然他真的会有很坏的时候,但依然令我着迷不已。

 

我那么喜欢他说起波斯诗歌中的“素花园”,虽然带着点而说教哈。女人和男人对爱情的态度真是好大差异,女人相信承诺,喜欢追求永恒和不变;男人却相信物是人非,不能要求一棵树永远鲜花盛开。如果有一点冷淡,那不是不爱了,只是爱的方式变了。他们穿过一个不素的花园,走到一个带喷水池的广场,水池中间有一座雕像,女人平静温柔地依靠在男人肩上。关于这座雕像他俩又开始争论:

 

女:我喜欢,不要说服谁,不把它当成艺术品,我就是喜欢这个主题,我喜欢她把头靠在他肩上的方式

 

男:我惊讶于你总是那么……情绪化

 

女:我惊讶于你总是那么……不负责任

 

男:不负责任?这个男的除了会保护这个女人,其他什么都不会了

 

女:他就是因此才永垂不朽的啊

 

他们的争论真是到有点要令人生气的程度了,这时候一位老先生圣明地告诉James,这时候需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把手搭在她肩上。

真的是这样吗?有时候一个女人咄咄逼人地想要争辩出什么结果,不过是期待一种不期而至的温柔。反正James这么做了,比诺什激动了。她去洗手间抹口红,戴耳环,她这样装扮自己,是希望令他喜欢。这电影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多么不落俗套啊!当比诺什美美滴回来的时候,James却很没风度地在为红酒中的木塞味生气呢!我简直为他生气时语带嘲讽、挑动眉毛的样子动心死了。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说,最爱比诺什脱衣服时的模样。阿巴斯没有在这部片子里给这样一个镜头,倒是给了个脱鞋子的,当然也有脱内衣的,但是是在教堂悄悄脱的,木有看到。比诺什虽然已经上了年纪,略微发福,但依然美好,我喜欢她表情变化间的迷人气息,让我感觉到她的真实,好像从不为卖弄风情却风情万种而浑然不知。她请求James留下时,故意口吃地喊他J-J-J-James,哎呀,嗲死了,哪天我也要原创地口吃一下。

 2 ) 柏树与艺术的意义

詹姆斯米勒说,《合法副本》之后,他能够再写出一本书,处理另外的主题,名字就叫做《柏树与艺术的意义》。但对这部影片来讲,这两本书形式不同、本质一样,所探索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即我们如何处理艺术、真实性、美,以及现实、意义与追求之间的重合与矛盾,处理观看角度方式不同导致的隔阂,最终仍然能够靠近我们最初的对真诚、美与幸福的幻想。

公路两旁的柏树

保罗·塞尚《棉兰城堡》

影片开头的十分钟,两人刚刚上路,镜头忽然切换到人物视野的前方,路边有着形态各异的柏树。柏树不是艺术作品,但影片中的柏树对观者来说是艺术作品。更为巧妙的是,保罗塞尚的柏树被公认一定是艺术,而这个镜头的构图如风景油画。

这无关柏树本身。即使柏树本身独一无二,具有美感,有着上百年的时间积淀。

由此,我们进入到对艺术、真实性、美以及意义与追求的探讨。

“Forget the original and just get a good copy.”

电影的“原作与复制品”主题由新书发布会对理论的直接阐述引出,借由无数的细节和暗喻反复加深。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是真实,男人口中的他曾见到过的那对母子的故事是母子关系的赝品,是提炼与升华;故事中的雕塑是赝品,但在男孩眼中却是真实的。如此层层嵌套、相接、呼应,仿佛站在风声回荡的山谷,四面八方皆是呼啸。

电影画面的处理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借用玻璃和镜子的镜像,建筑物边缘的切割,在一个画面中展现不同的视角。

海报是金树的复制品,右侧是现场的金树,门框分割了两个平行发生的场景。

米勒在这个镜头中有三个形象,分别是大镜子中和摩托车小镜子里的形象,和站立在两者之间的本人。

在干枯的哲学背景下,电影对白避开了直接谈论理论可能存在的无聊。两人说的话并不是教课书式的哲学探讨,而是主观性的、私人的、生活化的,与每日面临的真实困惑、两性不同的人生境遇密切相连。

两人争论的根源之一也在于,女人对世界的感知更加具象,而与此相比,米勒的理论显得自负而冷漠。

“It’s good for book but it’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When you are alone dealing with it, it’s fucking hard. I’m sorry.”

既然谈到copy,那么就要谈authenticity,即真实性的问题,对真实性的追溯是没有止境的,蒙娜丽莎的画作是本人的赝品,但本人的微笑也可能是画家主观要求的,是画家心目中理想的一个赝品,而画家的理想可能来自于一种文化潮流,如此推导下去,真实性的讨论不会有结果。

因此抛弃真实性的意义,转向观者的感受,对观者的启发。于是言,重要的在于观看和感受,看待的角度虽然是个人的、主观的,但也是富有创造性的。雕像前的那对老夫妻分别对雕塑的感受截然不同,一个被“男人纯粹的力量”震撼,一个被“女人恬静的表情”感动,但都是丰富的、有逻辑的。

本片没有落入中年婚姻危机的窠臼的重要一点,即在于这个更抽象,与美学有关的理论背景。它让整个作品脱离出传统通俗的共情模式,转为对艺术呈现形式和内容本身的思考。

但并不是说理论就高于生活。阿巴斯兜兜转转还是想说,美好的感情,现实的生活,它是简单的。可能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不简单,付出的领悟的过程不简单,但结果具有一种纯洁的简单性,一如钟声响起,飞鸟偶然掠过。

“There was a line between simple person and simple mind.”

“我觉得她想要的,仅仅是你走在她身边,把手搭在她的肩头,除此之外她别无他求。对她来说,这至关重要。

“我不知道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对我来说这不重要,不关我的事。不过一个简单的举动,就可以解决你们所有的问题。

“为何不去做呢?你们都可以解脱,别让事情复杂化。”

 3 ) 所谓爱不过是一种认知标签

赝品是否拥有和原作一样的艺术价值?当你不知道一件艺术品为赝品时,它能够带给你与原作等同的启迪和感受;但若当你知道了一件艺术品为赝品时,它还能给你等同于原作的艺术感受么?

故事的整个铺陈和展开,都是为了证明上面这个命题。女主角将错就错咖啡店老板的误会,将男主角当作是自己那不负责任的、结了15年婚的丈夫。投入了夫妻感情的争吵、辩论和取悦,最终带来的是对这个男人丈夫般的认同,而男人似乎也混淆了自己的角色,主动扮演起丈夫来。

所以,乐观主义者在这部戏里看到的是:对外界的情感感受也源自于内在的认知,你如对待丈夫般对待他,他也会将你像妻子般对待。
而在悲观主义者的眼中:原来爱也是可以伪装的,即使你明明知道对象不是你原本爱的那个人。爱是可以不依附于某个特定对象而存在的,那就去他妈的承诺!

当然,导演只是想在镜头前做一次行为艺术,跟艺术有关,与爱无关。我还是别想那么多了...

 4 ) 婚姻中到底是谁变了?

又接着看了方塘推荐的《原样复制》,电影的拍摄技法和剧本的模式仿佛是日出日落的后续版。而且年龄上的发展层次也相当契合,日出拍的是一对20出头的小年轻的浪漫爱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日落拍的是10年后这对30岁出头的人对往事的追忆和现实情感的一丝无奈,而这部电影拍的是40出头的男女对于婚姻生活和人生态度的诸多激烈情绪。因此,从年龄和内容来看,虽然这部电影外景在美丽的意大利南部的托斯卡纳乡村,但是这部电影很难有浪漫的调调,它显然是更接近于现实的版本。

 

    男女主角从男主角的新书,有关艺术品的真伪的意义谈起话题,开端就显示了思维上的诸多差异,因为话题并不设计到个人自身,因此开始时候的隐约的矛盾还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但是这意思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是与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极其相关,于是在后面的聊天中,男女性格和思路的不同将逐渐展开。

 

    说到生活责任的问题,女主角抱怨自己10来岁的儿子只知道为自己而为,因此常让她精疲力尽。男主角大意就是这没有什么不对,人应该按照自己想要的状态而活。女主角情绪急躁地说:男人和儿子都按照自己想要而过,那么她的生活呢,又在哪里?男主角没有回答,显然他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在男人的思维中,自己这个本体才是重要的,他只是用自己的观点来为本体服务而已。而女人,这一生活着不仅仅为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为家庭而孩子而付出,这甚至是由女性的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乐趣而决定的,因此她听到这样的回答的时候感到很愤懑。我不能说这是自私的男人和无私付出的女人之代表,而只是认为就像影片开头所说的,有些人天生就认为某些存在是顺理成章的,而作者,他习惯于需要找到诸多论据然后总结出一个论点来佐证自己。

                      

    生活之中用观点佐证自己的案例到处都是,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便组建一套仿佛完全可以证明这个行为的合理的论点而存在。这论点或许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重点在于能让自己接受,然后便可以心安理得。外人看来或者是自欺欺人,但是身在此中并不一定会这样觉得,万事万物的存在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而已,如果找到了这个理由是被自己认可的,即可以心无愧疚地去执行。显然,对于已经活了40多岁的男主角来说,他一定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坚决身体力行之。至于这是否影响到别人的状态,要别人为他的这种状态买单,显然并不一定在他的理论范围之内。为自己而活,永远都是一个非常光明的理由,或者说借口。比如他说女主角的姐姐对其结巴丈夫的口吃欣赏而让这个丈夫改变了自身存在价值,显然也就是现实依据观点的改变而发生质的改变的例证。

 

    显然女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展示的浪漫优雅的女人,而是一个率真的无所顾忌抱怨生活的难搞孩子的妈妈和常年被忽视的丈夫的妻子,我很担心男主角会爆发而无法收拾的尴尬发生,果然这最后男主角也确实被勾起往事而爆发了激烈的情绪,然后开始无意识地步入婚姻中角色交流的状态。显然这女主角是性情中人,她会很容易流露出对某段时间,比如男主角讲述佛罗伦萨时候的伤感,或者在教堂看到新人结婚那种甜蜜幸福时刻的被感染,她的烦闷悲伤或者淡淡的喜悦都是很即时的,而男主角,在任何时刻都像女主角描述地那样:你还是那么英俊,你还是那么英俊,很冷静、冷淡,没有变过。

 

   虽然他们都对在教堂遇到的新婚夫妻的兴奋和甜蜜状态在内心不以为然,认为生活终究会让他们看到婚姻生活的残酷的一面,但是女人认为即时是短暂的幸福也是令人追忆的,而男人则认为根本没有多少意义,他们此时的想法都带着现时婚姻生活的强烈印象,只是女人依然感性,而男人却理性得冷漠。但是每对夫妻都曾经热恋过吧,不然怎么就欣喜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呢?只是在女主角什么都记得的关于15年前的回忆里,男人恐怕都很惘然,因为什么都没有记忆了。那些在女人看来因为男人而特意改变的口红服装等等的小细节几乎不会引起一个15年婚姻中男人的主意,于是女人便会极度失望而歇斯底里。这或许是很多在婚姻中的女人所非常熟悉的一种状态,那个曾经热烈爱恋自己的男人已经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视而不见的人,没有了关怀,也没有了爱意,这一切让靠着情感的力量而支撑活着的女人,感到极度疲惫和深深地失望。

 

    偶尔去豆瓣的一些小组溜达,里面真的是非常丰富。比如有人谈到男人在热恋时候的状态和在之后时期的冷淡和疏离而不得其解,发出疑问的女人问:以前的那些热烈爱情时期的他是真实的,还是那些平淡而冷静甚至淡漠的他是真实的?最后他们总结很多个体得出了一致意见:那个热烈疯狂时期的男人是非正常的,而后者的长时间冷静而淡漠的男人才是他真实的状态。一个人因为荷尔蒙激素剧增偶发疯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以一直疯狂下去,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来让人发疯。而所有女人都怀念那个非正常时期的男人,而对正常时期的平静男人的表现则相当失落,一生都在质问男人为何说变就变。而男人与女人显然不同,女人几乎都是细节控,而男人却是目标性的物种,把一件比如追求爱恋或者步入婚姻这样的事情做完了,开始进行下一项事情了,比如他们的事业的开拓等等,而女人还一直沉浸在罗曼蒂克的氛围中不愿意苏醒过来。她们认为孩子是爱情的延续,而男人则会认为孩子其实不过是婚姻的合法制造品。

 

    这就可以理解电影的男女在婚姻许多年后对婚姻的情感质量而发出的疑惑,其实男人从来都没有变过,他一直就是那样,而女人对这个不能理解不想去接受。因此大部分总是女人在抱怨,因为她们不愿意承认,她们当时爱上的只是一个非正常时期男人的昙花一现。她们一厢情愿地想把这个非典型状态固化,当然结果只能是令她们深深失望。当然现实生活中终于有认清楚现实状态而放手的案例,有很多这样的故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彼此磨合而依然达不到理想状态的疲倦不堪的女人终于放手,女人说:过去的我爱你,现在的我不爱你了。其实你没有变,是我自己变了。其实并非女人变了,这更多只是无奈的说法,女人在不同的时期其实对男人的要求是相同的,如果不再能达到,不如放弃。于是现今社会有很多有才有貌的独立能干女性反而失婚的更多,只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感受,不如独立前行。

 

    女主角带男主角为何去了那个小镇?冥冥中是想回忆一下往事吧!女主角找到了15年前度蜜月的那个房间,所有的细节,环境的包括心理的,女主角都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但是男主角什么都不记得了,甚至不可能记得酒店的名称和位置,内心里他认为过去的一切未必有什么意义。女主角陶醉在对于往事的回忆中,男主角陷入了一种很迷惘的状态,他时刻都想快速逃离出这种压抑的状态。

 

    这样类似的情感故事很多:女人在博客之类的空间叨唠唠写了很长的文字,里面有各类细节可以温故,但是作为男主角的人却懒得去看一眼这个感想记录,或者女人在两人可以交流的时候有很多兴奋的细节想要描述给男人听,但是男人粗暴打断他,没有更多的兴趣对她产生了解和深入,也没兴趣花多一点时间用别的方式体验这种旖旎缠绵,既然在一起不就行了吗?哪里有那么多唧唧歪歪?女人因为不被重视而有些哀怨,男人因为太过觉得负累而心生逃避之意。其实男女情感的所有矛盾都集中在男女思维的不同之中,而据说这思维的原始不同就是因为生殖器的不同,攻和受的区别,尖锐和包容的不同,进入和残留的不同,男女其实最终无法调和得完全一致,因为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些的不同,它们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能有所变化,只能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发生妥协而共处之。

 

    最终婚姻中的爱情消失的原因是:一个人其实一直呆在在原地,而另外一个人一直在走。前者希望后者停留在原地,而后者希望前者追上他的脚步。

 

    而其实,这虽然是描述婚姻状态展露男女思维的一部电影,虽然只是通过从头到尾的对话,并无真实婚姻生活的场景,然后有趣的是里面的男女主角并不是一对夫妻,而是在剧情发展到一定过程中自然地扮演了对方角色的赝品夫妻,这符合了男主角开端时候著书所研究的原创和复制的案例,然而这对假夫妻却又真实演绎了婚姻中的矛盾和差异。所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结婚15年的人依然会有连绵不断的情话,夜夜搂抱入睡的案例,然而更多的家庭里只剩下了疏离冷漠忽视甚至分裂。是个人缘分运气的不同,但是勇敢面对改变的不同?无论如何,这都是命运的不同吧。

 5 ) 前妻来的那一夜

我是同前妻一起看的这部电影。

昨天前妻来送还钥匙,于是约了下班后见面,一起在家附近简单吃了晚饭,饭后散步时她搔搔耳朵难以启齿似的说,“好像有东西忘了拿”。于是我邀她上楼喝一杯,她没拒绝。

到家打开空调,我把冰箱里现成的乌龙茶拧开递给她。她接过来喝一口,很高兴地样子,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刚聊没两句她电话响了,她抱歉地看了我一眼。“喂?”她说。

那是一个漫长而无聊的通话,似乎是某个她的闺蜜打来的。我从不认识她的闺蜜们。在她打电话的时间里,我去拉了屎,刻意坐足了时间。出来她还在打。我有些不耐烦,就挑电影,翻来翻去,翻来翻去,最后摸了这个片子出来。还没拆封。我咯吱吱撕掉塑料薄膜,取出碟片扔到DVD机里头,拿来啤酒和烟灰缸,随后也大喇喇在她旁边坐下。

电影开场的时候她急乎乎地挂断电话,“先不跟你聊了我看电影了啊”,她跟闺蜜笑道,这句话她说了两遍才挂断。一个作家在开新书发布会。我和她过去常一起看电影打发晚上的时间。

“空调有点冷,”她抱着双腿蜷成一团。
“我去拿毯子给你,”我站起来,“不用,不用暂停。”

小男孩一边打电玩一边坏笑着把他妈妈拆穿,“你让他给我签名的时候,干嘛不让他签我的姓?我有名有姓,朱利安 ... ”他妈妈一脸愠怒摔桌而去。
 “她怕他知道她有孩子了。”我转过脸去对前妻肯定地说。
“对的,”前妻咯咯笑道,“要不然就是她怕他认识她丈夫。”她补充道。她坐在一个离我恰好礼貌的距离,腿上盖着我给她拿的毯子。

看到中间的时候有点不对劲了。我有点困惑,就跟她讲了,
“他们是在演么?”
“应该是吧...”前妻也不确定起来,“不过要是演的话也入戏太深了吧?”
“他怎么就突然听不懂意大利语了?”
“他本来就听不懂吧?”
“一开始他说意大利语来着,在发布会上,”我有点不耐烦起来,“感谢翻译他书的人的时候。”
“那是意大利语么?”
“是...吧...?”我也不确定了。那是意大利语么?
“也可能刚才那个是方言?”她指的是博物馆里的解说。
“可能。”我同意道,“接着看吧。”

“五年前什么鬼!?”看到俩人在饭馆里吵架的时候,作家拿五年前开车睡觉的事反驳,我实在忍不住了,“他们以前真是一对儿?”
“我也...搞不懂了...”前妻说,“但是不能吧?你想他们刚见面的时候,她开车让他签名的时候,多紧张啊。”
“那也有可能是久别重逢,离婚好多年再见,他已经是著名作家了,所以紧张。”
“那他没必要连她表姐叫玛、玛、玛、玛丽都不知道。”
“也是哦,”我说,“那要是演的话,他们演的也太....”
“毫无PS痕迹,”她帮我找到词。
“真的,太特么能演了,”我叼着烟笑起来,“关键是他们为什么不笑场啊?哪怕露个忍不住想笑的意思也行啊。他们是在斗戏么?”
“也许他们歪果仁就爱谁先笑就输了系列。”
“我感觉我的智商被完爆了,等会看完倒回去重看一下开头。”
“嗯。”她的眼睛在我脸上停了那么一两秒钟。我感觉到了。我感觉如果在过去她会悄悄捏住我的手摇一摇。现在不能捏了,所以用盯视来代替。

之后就到了作家对她说:“我两天刮一次胡子。”
我抢过遥控器按了暂停。
“卧槽!”我喊道。
“卧槽!”她喊道。
“他没听见!他当时!”我喘着粗气说。
“他当时在外面打电话!”
“对的,绝对是的!”我简直一脸懵逼。
“而且她当时就是跟咖啡店老板娘随便讲的!她说那段的时候他们还没开始演!”
“对啊!绝对是的!我们肯定没记错!”
“天了噜!怎么回事?”她把手里的塑料瓶子捏来捏去,“我感觉脑回路不够用了呢!”
“难道说,说到底,”我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他们以前还真是一对儿?”
“嗯!而且儿子也是他们俩的。我现在觉得。”
“儿子肯定不是他们俩的,儿子应该是她和他分开以后跟另外的人生的,”我肯定地说,“然后她又离婚了。”说完我也觉得滑稽。
“我觉的不是。”她把身体坐直。她认真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否则没有意义。否则小孩就没有意义了。”
“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导演安排儿子这个角色就没有意义了。你想想看。”
“不,你想想看。”我纠正他,“她不让作家给儿子签姓——”
“——是怕作家知道孩子跟他姓!”
“卧槽!”
“是不是很有道理?”
“可是...”我绞尽脑汁地说,“可是儿子不知道那是他爹,他爹也不知道啊,还是不合理!”
“呃...啊哆...”
“所以儿子还是不是他的。”
“不对,是有可能的,你想想。儿子确实不知道那是他爹,他们分手时候他太小。他妈也没告诉他。也可能还没出生。如果他还没出生他们就分手了,那作家也可能不知道。对,还没出生。有没有可能?而且你想想,刚才她打电话管儿子的时候,她把电话递给作家让他来管,说,‘也许你跟他讲会比较管用’。这难道不是本能反应?让爹来管。那时候他们还没开始演。”她一口气总结道,“而且也许他知道。也许他知道那是他儿子。”
“... ...我们继续看吧。”

戏毕,我们又激烈地讨论了两句,关于主题。赝品之争,对的,就这么个意思,真的夫妇或者赝品夫妇,作者写了一本书,论述赝品的价值,导演讲了个亦真亦假的故事,完成这论证。
我说,必须重新看一下开头。然后快进到发布会现场。主持人说我很想说塞车但他就住在楼上。作家入场。(原来在那时就)在门口先给母子俩签了名。作家说,很抱歉来晚了我很想怪塞车,但我是走着来的。说法很微妙的不同,一个小小的谎话,还是怪翻译?作家用意大利语感谢了他的译者(也就是主持人)。“这里很关键,”我跟前妻说,她正在玩手机,“他会讲意大利语”。“唔。”她应道。母亲在名片上写了什么递给译者,然后离场。作家当众接电话。她停下脚步笑着看他的洋相。

母亲在麦当劳接受儿子的嘲讽,“我好歹边打电动一边在听,你只是一脸花痴地看着他。”,“你喜欢他,那个作家。你想和他谈恋爱。你给他留了电话。”
“那个儿子确实不知道他是他爸,”我评论说,“哪怕他真的是的话。”
“嗯嗯。”
“你在看什么?”
“我在刷豆瓣。”
“一言不和看影评。”

作家应邀前往古董店。我快进过他下台阶的镜头。“你好,”他说。“你好,”她说。俩人拘谨地握手。
“他们俩绝壁以前不认识。”我总结道,松了一口气,“最多就是工作关系,泛泛之交。她是邀请方。之前肯定没见过面。你在认真看吗?”
“我在看。”前妻是水瓶座,她永远可以一心多用,而我永远不行。我对此常常气恼。

作家上了她的车,她慌慌张张地掏钥匙,差点打不着火。他把她的红凉鞋从脚下拎起来,而她都忘了抱歉。车里的气氛弥漫着恰到好处地尴尬,初识者特有的那一款尴尬。“哦对了在我忘了之前请帮我给这些书签名,”她慌慌张张边开车边从后座够书。我按下停止键。

“所以我们只能说,这俩人后来就是在演。如果必须追究的话。他们真是第一次约会。但你想想这个故事的主题,”我突然开窍了的说,“所以如果必须追究的话,我们只能认为作家说出‘我两天刮一次胡子’只是个巧合。”
“而且导演就是要故意安排这么个矛盾。”
“你还在刷豆瓣吗?豆瓣怎么说?”
“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豆瓣都是一群白痴——”她烦躁地把手机递给我看。她是个小个子姑娘,声音尖尖细细的。“除了这一篇还讲的像回事。”
“谁的...艾小柯哦?”我接过手机,趁势把她揽在怀里。她没有任何反对,完全没有不自在。“你没必要非得看豆瓣嘛,”我顺着她的话说,手顺着她的衬衫,摸到了她的肚皮上。她的皮肤凉凉的。“豆瓣那帮人,写影评的大都不看电影。他们根本读不懂自己在写什么。”
“可是居然有人说他们看不下去呢!你看这里,居然有人要五次看完。”
“亲爱的,如果你没在这儿陪我,”我在她头发上蹭着鼻子轻言轻语地说,“我也要五次才能看完。”
“臭讨厌的...”她甩甩脖子,“你才不是呢... 走开...你说,你说,他们为什么都没发现这里面的矛盾呀?我觉得他们好多人都只看了剧情介绍就心安理得的认为,他们只是在演。”
“唔...因为,”我把手机丢在茶几上,然后手钻到毯子下面去。她的腿型妙极了。“因为,大概他们看片不专心吧,而我们,嗯,很专心。同样的一些人,他们看《八恶人》还觉得林肯的信就是假的呢。你看过《八恶人》吗?”
“没有...”
“值得一看。值得一看,而且,如果像侦探一样分析,我们也只好承认他们确实在演。但如果不当侦探,导演倒希望我们觉得,他们是真的也未尝不可呢。”
“毕竟我们不是侦探。”
“毕竟我们不是。我们去卧室吧?”
“嗯,”她松开我的脖子,尖尖细细地说,“我想先洗个澡。都是汗。”
“好啊。”
“那你能教给我,”她站起来的时候把头发往耳后顺了顺,“你家的浴室怎么用吗?”



完事之后,等我也洗完澡,她正靠在床上光着长腿刷手机呢,两只脚搭在一起,比例好像学跳的羚羊。我就这么着夸了她一下。她冲我眯眼笑,拍拍旁边的枕头。我靠过去松垮垮地搂住她。
“还在刷豆瓣呢?”
“才不是。”她锁上屏幕放下手机,“不过噢,就刚才你去洗澡那会儿,我又想了一下。”
“嗯?”
“就是,我觉得这个电影非常了不起。”
“怎么说?”
“怎么说呢?”她清清嗓子,“我试着描述一下哦。你把手拿开。你看,导演是想讲‘赝品和真迹都很有价值’这个事儿吧?”
“差不多。”
“但他其实没真的想讲这个事儿。”
“哦?这又怎么说。”
“就是,我们看完以后,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他们的婚姻是真,那这部电影就是在讲婚姻的绝望啦,讲男女的不同啦,交流的困境还有单亲问题有的没的,那这个主题就算是拍的还不错,对吧?”
“对。”
“嗯。而如果他们的婚姻是假,那这片子说的就是一个单亲妈妈和她的花痴对象演了一出关于15年婚姻的戏,她以这种方式追求他,他也陪她玩了一下午。在戏的末尾她想留下他,而作家拒绝了。表白失败。那,这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呃,怎么说,两个人很默契——也不是说很默契——”
“——心照不宣”
“对!心照不宣的追求和被追求,男人有时会被旁人左右,给予虚幻的殷情,女人期望的燃起又熄灭,男人的清醒和犹豫,以及某种钝重的残酷。对不对?”
“某种看不见的残酷,下雨前很闷一样。”
“是你比较会讲了啦。总之我们会觉得,喏,这个主题也拍的很好,对吧?甚至更好。”
“没错啦,说重点。”我捏了一下她的乳头。
“重点是,”她尖着嗓子说,拨开我的手,“我们会得出结论说,赝品和真迹一样好。然而这个结论是得不出来的。”
“哦?何以见得呢?”
“因为这是一个限定在电影里的自证。仅限在电影里。电影里编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故事反过来证实了这个观点——就到此为止了。一个周全的小世界,一个完备的证明。然而这个证明只应用在那个世界当中,超出电影即无效。而这又恰恰是电影的高明之所在。一个“自证体”的完美范例。”
“你让我想一想。”
“嗯。”
我深吸一口气,拨弄了几下自己软下去的鸡巴。
“就是说,对永恒的追求都是速朽的,而用一个小聪明可以解决大问题。就是把不朽封闭在一个小小的莫比乌斯环里。”
“真聪明,”她亲了我一下,“喜欢你!”
“我觉得你可以去写影评了。你快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快达到那些影评人的水平了。”
“臭讨厌的,”她朝我腹下打去,我赶紧护住。“你替我写。”
“好。”
“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
“就是如果导演拍两个版本就好了,只有微小区别的两个版本,”她用手指在我的肋下划出两条长长的平行线,“几个细节不同,真相正好相反。而其他部分全一样。”
“哇!”我打了个响指,“就像《哈扎尔辞典》的阴本阳本一样,还花不了几个钱!”
“这个也务必写进去。”
“遵命。”

今天早上,我被她从睡梦中摇醒。“亲爱的,帮我跟Uber司机说一下怎么开过来。我快迟到啦。”
我接过电话,迷迷糊糊对着话筒一顿指挥。放下电话,我意识到嗓子干得很。
“你要走啦?”我环住她的腿,然后坐起来。
“嗯,我快迟到啦。”她强调说。
“等一下,”我光着脚腾腾腾走到玄关,摸了摸放备用钥匙的地方。“喏,拿着这个。不,没事,万一你忘了什么东西呢?我一会儿也要出门。”
“不用啦,我从来不落东西的。”她笑着说,“我记性好得很。”
“那你还记得我的名字么?”
“当然记得,这、这、这、这姆斯。”她敷衍着一笑,匆匆关上了门。

 6 ) 从虚构走入真实

戈达尔曾经说过“电影始于格里菲斯,而止于阿巴斯”,这是对于伊朗导演阿巴斯最高的评价。“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的意思是由于格里菲斯创造性的剪辑和结构技巧将电影本身脱离其记录功能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时空艺术形式,而“电影止于阿巴斯”的意思是阿巴斯不断通过揭示电影的虚构特性以及虚构情节之后的真相所在,从而将电影从艺术形式再次回到真实生活中去。阿巴斯的三部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就是不断挖掘“虚构背后的真相”的过程。而阿巴斯今年的新作《合法副本》也通过探讨“赝品能否具有原作所包含的价值”这一哲学/美学命题,而继续他的虚假的真实性问题。

影片开始于一本书的讨论,就是“一个赝品能否具有原作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正如激发作家(男主人公)写作动力的那个故事“一个母亲给儿子讲述一座雕塑的历史和美学意义,而没有告诉他这座雕塑是仿造的,但那个儿子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这幅赝品身上看到了原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赝品所具有的意义缺少讨论价值,而在“知情”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当你知道这个东西是赝品的时候,其能否同样对你起到原作的功效,却是整部电影所讨论的话题。

电影先从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和原创性定义入手,利用对“艺术和美学”的讨论为电影打下基础,而在基础之上,继续讨论“身份”问题,一个陌生人能否代替原本的丈夫而具有“丈夫”的身份,在其具有身份之后又能否起到相同的功能。咖啡馆的女主人和一对夫妻游客中的男人都误解了作家(男主人公)和艺术品收藏者(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家相对于女人来说,从一个陌生人向丈夫的身份转变(伴随着语言的变化,从英语到法语的过渡是身份转变的象征),而通过一个搭肩的动作,男女主人公认定了彼此的夫妻身份,而彼此对于对方而言,都是一个身份上的赝品。但这对赝品开始讨论他们婚姻所存在的危机和问题,并通过和解和体谅来消除这种危机,赝品甚至超越了原作而具有了原创性的功能。

相同的艺术品(赝品和原品)在特定情形下,特定的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和美学价值,其途径是观察者或者介入者必须从假定的意义出发通过虚构走入自身真实的处境。正如那个女主角通过对作家“丈夫身份”的认定,才能走入一个虚构的“夫妻模式”,却得到一份真实的切身的”心灵安慰“。

 短评

真假之辨值得深思,虚实之间令人称妙。

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中年危机版《爱在日出日落前》,赝品夫妇竟能如此入戏,泪点在咖啡馆的那个母子小故事

6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确实很不“阿巴斯”

7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除了学会正反打了一切还都是原来那个阿巴斯,松散平淡的故事,不刻意雕琢的剧情,只享受安静的展示生活,不矫饰什么,不妄加评论什么,他把所有要说的都呈现在那里了,就好比一个长镜头,让观众自己去寻找共鸣,去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写镜头。一个好的赝品胜过真品?答案在你!★★★★★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要是在放《唐山大地震》的影院里也放几个摄像头,记录各种人大哭的镜头,然后做成一部影片也会很震撼的。观影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zMjIxNTk2.html

13分钟前
  • 倪娜
  • 还行

像《纽约我爱你》里面那个短片!这种本子真不是一般演员能撑起来的。极易被毁掉。好在却没有!朱丽叶比诺什就是好看,影后并不为过,只是横向比较此届似乎有更出色的女演员。

16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剧作和电影语言完美结合的代表,全程都在话痨,却没有一丝的无趣,本来有点困意,却完全消散了。构图的多变和画面中的丰富情节自成一体,也和故事完美融合,比诺什的这个角色可能是一段时间以来我见过的最饱满的了,一来惊叹于她在语言间自如穿梭的张力,二来可以说她是这场旅行的灵魂,表演真挚有趣。

21分钟前
  • TWY
  • 推荐

对我来说这几乎是一部理想中的电影,如何有一个思想上的idea,并且用电影这种媒介去完美的呈现,却又不丧失理论本身的深邃性,而表现为电影文本自身丰富性。

22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阿巴斯的实验风,比诺什的表演为影片加分不少,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23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D+/ 第一部阿巴斯,巨型失望。宁可去看论文。

28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到九点还是要离开。我……我的视线……就没有从比诺什的胸口离开过……

33分钟前
  • 大密度蓝
  • 推荐

一开始你以为他在评议艺术作品,后来发现他是在表述思维;当你以为他在表达艺术观,其实他是在开展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当你以为他在用幽默戏作释解生活,其实他是在虚拟悲伤的婚姻现实;当你以为他在对话爱情,其实他正在进行电影的哲思;当你以为他在讨论电影的本质,其实,他是在展示正在看电影的你。

37分钟前
  • 郝小勺
  • 推荐

婚姻问题只是拿来做一个例子,在这对假夫妻的喋喋不休中,真实的情感被唤发出来。所以复制品或是副本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而电影即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合法副本,导演完成了一次用电影论证电影的过程。

42分钟前
  • 推荐

学会正反打的阿巴斯

47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就好像阿巴斯本人说的,讨论真实与虚构的边界问题只是个借口,所关心的而是这对男女从陌生人到“夫妻”的情感关系变化。其实是一部很挑战观众的实验电影。

52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看了茱麗葉畢諾許的『愛情對白』,精采的愛情辯證,再次突顯男女思考模式之別。當愛情被生活逐漸磨平,男人認為只是改變愛的方式,女人卻認為是愛與不愛的問題。雖然任何事都應換個角度看待,但男人不明白一旦女人改變了愛情的態度,也就改變了愛的決心。因為愛情是對談,不是獨白,是感受,不是對錯。

57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三星半。我原以为他们会争执、啰嗦出个所以然,和好如初或者断然分离,忘记了James九点半的火车。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SIFF#重看;所有艺术品都是现实的复制品,当你已拥有足够完美的赝品后,是否还需要探究原样存在的意义?将虚拟的文本理念切身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原样复制」,你会发现复制得再完美,也解决不了现实的皮毛;阿巴斯一贯主旨的延展,但更具欧洲知识分子气息。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争辩之中的婚姻观,是男人与女人走进婚姻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岁月偷走了男人对妻子的激情,却塞给妻子一瓶敏感的眼药水;原作也不过是对生活充满“用心”的复制;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某些东西因此而富有了意义;她老公结巴的喊着她的名字——“玛..玛..玛丽”,在她听来却是一首情歌。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终于明白这幅海报的含义。阿巴斯是静默的,如同洒落在托斯卡纳巷道上的日光。悲伤却很汹涌,在比诺什深邃暗沉的眼眶中。口红的艳丽很悲伤,一个不自然的搂肩也很悲伤。一个再高贵优雅的女人,她最美丽和最悲伤的时刻,是面对心中男人的羞怯、期许和等待。简单的幸福可以复制,冷静的悲伤,不可以复制。

1小时前
  • 念乔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