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收藏家1967

喜剧片法国1967

主演:帕特里克·波查,哈蒂·波丽托弗,Daniel Pommereulle,Alain Jouffroy

导演:埃里克·侯麦

播放地址

 剧照

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2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3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4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5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6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3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4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5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6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7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8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19女收藏家196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6:35

详细剧情

  艺术品收藏家艾德琳(帕特里克·波查 Patrick Bauchau 饰)来到朋友丹尼尔(Daniel Pommereulle 饰)的海边别墅度假,在这里,他遇见了漂亮的女孩海蒂(哈蒂·波丽托弗 Haydée Politoff 饰)。丹尼尔告诉艾德琳,海蒂是个生活作风颇为开放的女孩,有许多个风格迥异的男友,艾德琳和朋友在背后戏称她为“收集男人的女人”。艾德琳崇尚健康、自然、克制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他自然瞧不起海蒂的放浪形骸,但同时,他发现自己又总是不经意的注意着海蒂,这个女孩的一举一动能够轻易的牵动他的情绪,并且,海蒂似乎对自己也心怀好感。没想到,海蒂选择的居然是自己的好友丹尼尔,这让艾德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离开别墅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却仍然和海蒂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在法国这个热情浪漫的城市里,一对男女对待感情兜兜转转遮遮掩掩,艾德琳是否会成为海蒂的下一个“收藏品”呢?

 长篇影评

 1 ) 法国式风雅

一流的言情小说典范我认为应该当是巴尔扎克的《朗热公爵夫人》,因为真正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从未得到,一种是得到。男男女女把恋爱当成是押满了自我价值和各种道德观念的沉重的游戏,彼此撕咬、戏谑不已,看似得到却又在那之后瞬间一文不值,看似遥不可及却又那么充满诱惑,这才是真正的恋爱。

此电影讲述的也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女人间的故事,不同的是女人毫无心机,一切只是随性而为,而男人则是各种矛盾挣扎,美丽外表下丑陋心灵令人无法忍受。

说到底,男人想要的只有那个女孩的肉体,只是作为度假时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和阅读卢梭并没有区别。然而又觉得这种行为是一种悖德,是落入了女孩诱使其堕落的圈套当中:这种心理真的是相当的卢梭,一种充满罪恶感的生活,一种通过伪善,用自己的道德来粉饰人生。女孩子则过着很唐吉诃德的生活,始终在寻找一位真爱,因此反而显得纯真,反而能够占据上风,控制局面。所以男人最后终于屈服在了女孩的脚下,然而最后由于偶然,又恢复了那个伪善的自我。他终于无法忍受这种威胁,快快地离开了那位女性,像一只丧家之犬逃得远远的。

充满了隐喻,每个情节都妙趣横生,看得人颇为意会。

另没想到60年代的里维埃拉和现如今都没什么变化,看得很亲切。一定要说的话,现在的海水更干净了。不过当年我在海边看书的时候,是和泉式部的日记,充满了各种忧虑,然而却没有道德拘束的世界。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带来的,里维埃拉唯一新鲜的地方了。

 2 ) 这么容易爱人

“我要在这个假期过有规律的生活。” 被新出现在身边的女人吸引,陷入迷恋。 蠢蠢欲动,眼神暗示,讲暧昧的话,假装不经意的表达好感,塑造形象,日思夜想,被“不是你的”而折磨,妒忌,陷入又一次的苦恼。重复。 “这捉迷藏的游戏跟我所珍惜的孤独感实在相差甚远,介入了戏剧化和不确定的因素,迫使我对她越来越关注。” 来来回回,觉得始终没有办法“完全占有”,一面斥责着自己,一面被欲望驱动着,然后又等到那个时候,等到你以为厌倦比理智更容易战胜自我的时候。然而等不到,你不会感到厌倦,你已经重复过太多次这样的事了,在情爱中不讲卑劣与否的话,甚至可以说你的人生就是由此组成的。 每次结束只会出现在偶然,这里是斜坡上身后的车不停向着你按喇叭,你决定不再等她。(多完美的象征,今年看过最好的结尾。)总是这样,拜托于偶然,一下子。你感到自己应该有尊严,不能对她如此好,她的不管不顾,时而反复的不理不睬...又一次涌上来,你觉得再也没必要让热脸贴冷屁股,你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她也没多好,你再一次斥责着自己,又一次说着这个游戏多么荒唐浪费了你太多时间,让你在某瞬间决定离开。其实多么可耻,谁都知道你还喜欢着她。你只是给自己一个借口以应付自己的无能。 “我最想要的就是平静和孤独,我被完全自由的情感所征服,现在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然而当我回到那空荡的房间,我又感到焦虑,无法入眠。” 这么容易爱人。 相比来说,戈达尔的三人行更可爱。侯麦的“不道德”其实最讲道德了,只是情欲的那面总把愚蠢之心掩盖,使你看起来春光无限,显得放荡而已。这追逐又不像维斯康蒂那般,所以觉得如此贴近,又如此令我厌恶。没错,我喜欢侯麦,我厌恶自己。

 3 ) 两性之间权力的游戏

影片开始那两段人物对话很有哲理很吸引人,探讨了思想、外貌和两性之间对于魅力的看法,很深刻,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是影片里三个主角性格的简介式的前序,这两段对话可以说是整个影片的思想引子,这些话题本身也是令人思考的。

镜头前的两个人在探讨哲学,将插满刀片的油漆罐比喻为思想,“我是想让别人受伤的,不是你,你那么聪明,为什么会被划伤?”这反映了男性的自负和傲慢,我存在,故我是刀片,不要怪我伤害了你,是你自己不够小心。

“我愿意被划伤”,我思想,故我受伤是我的选择。

第二段对话是一男两女在讨论何为魅力,男主角用一种发现的口气称:“气质其实是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另一位女性称不喜欢长得丑的人,人应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男主角高大英俊,是女生喜欢的类型,他对魅力的解读,证明他对自己的自信。

“我说的帅不是静态的,包括言谈和行为举止”,的确,一个人长得好不好看,是不是有魅力,绝不仅仅取决于他长得好不好看,而在于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一个人的言行构成了自己的形象和气质。

可是,这些和影片里的情节有什么关系呢?是对两位男性的介绍,通过他们的谈话说明了他们是何种人,他们是具有伤害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人。

一个号称用思想的刀片去伤害别人的哲学男和一个声称不想被女人干扰的艺术男,遇到一个天天换男朋友的,被他们戏称为女收藏家的女孩,结果反被对方伤害了自尊,被揭穿了其实很渴望被女人干扰的事实。

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不知不觉间进行的权力的游戏,两性之间也是如此。

两位主角代表了一般常见的自视甚高的男性,对于女主角的随便,表现出来的毫无道德感,他们似乎是不屑一顾的,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女孩。对于女孩的随便,他们奚落,挖苦,但女孩的行为成了他俩关注的焦点。

他俩越是声称不会和女孩有瓜葛,越是被吸引的多。对于这种被人称为坏女孩的人,人们的关注越多。

影片里的女主角是一个有着一头短发,长相可爱乖巧的女孩,看不出居然是个被男生称作“收藏家”的放荡随便的人,很多时候,那些被污蔑的女性,名誉受损的女性,被称作荡妇的女人,实际上,你会发现那些声名不太好的人往往都是很有魅力的,很讨人喜欢的,与传闻中相去甚远的,你会对实际与传闻的差异感到奇怪,似乎在这些人身上有着美好的一面,却被极尽诋毁,这种诋毁与这些人的魅力本身形成了一种讽刺,成了一种变相的赞美。

影片里的女孩很美,但究竟有多少魅力,那是她不断的吸引了一堆狂蜂浪蝶来体现的,并没有看出女孩本身有什么特别。两位男性对她大加鞭挞,反而显出了自己的缺失和渴望,因为女孩并没有对他们有什么兴趣,激发了他们的不服气,我们这么有才华有思想,你居然可以不喜欢我?你不是很随便的人吗?

女孩对于两位男室友的轻蔑和贬低的回应是,“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你们两个男人”,你们不喜欢我,我不会找喜欢自己的人玩吗?

我觉得这倒是女孩对待不喜欢自己的人的正确态度,你可以不喜欢我,我也不会喜欢你,我找自己喜欢也喜欢我的人并没有惹到别人。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女孩的行为只是她自己的,是男主角自己的焦虑和渴望不断投射到女孩身上,形成了控制和反控制,征服和反征服的关系,女孩用花花公子的姿态对待两个男生,让他们无法平静。

两性关系的权力角逐在于你是不是在乎,谁在乎谁输。女孩以无所谓的姿态对待两位自以为优越的男性,让两位嘲笑她的男性也成为她收藏的其中一个。

花心,滥交往往在男性身上被视作有魅力,有本事的象征,而在女生身上发生,则被认为是荡妇,他们既鄙视,又好奇,甚至被吸引,“她居然可以这么有魅力”,不禁想试试自己的魅力,是不是可以征服这样的玩家,成为“胜利者”,即对方为自己迷住,成为唯一。

对于忠实崇拜他们的女孩,男生是鄙视的,可是对于把他们毫不放眼里的女性,他们是愤怒的。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力指责女孩的放纵和没有羞耻,却没有意识到,女孩并不是他们的私有物品,她是属于自己的,她的行为和他们无关,是他们的潜意识里的占有欲和私欲在产生作用。

女孩的微笑俏皮又带着嘲讽,让男主角的自信崩溃了。

在这场两性的权力角逐中,男主角投降告终。对于无法把握的,把自己当做其中一个收藏品的人,要求对方把自己当做唯一是不可能的。

这让我想到了歌剧《卡门》里的女主角,游戏人间,最终死于痴情的崇拜者之手,在这场感情游戏里,强求唯一的结果就是毁灭对方,并且被嫉妒和占有欲毁灭,要么象男主角一样,选择离开,因为对于那些比起自己更强大,更自由的人而言,自己不过是他(她)们探索世界里的一个,不会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4 ) 对美丑与爱情的探讨挺有意思,有谁更胜一筹吗?

侯麦“六个道德故事”之四,也是他的首部彩色代表作。色彩调配和谐美丽,温暖而怡人,每一帧皆可入画。本片也是金牌摄影指导阿尔门德罗斯(《天堂之日》《苏菲的抉择》)掌镜的首部作品,不少场景都拍摄于一天中的“魔幻时刻”,残阳余晖下的柔美自然光让人无法不沉醉其中。当然,侯麦作品中至终少不了知识分子最爱的经典书籍,例如本片中的卢梭、堂吉诃德,以及论德国浪漫派。

影片尽管探讨的是三角关系、生活开放的“女收藏家”和口是心非假装道德的男人们,却毫无激烈的戏剧冲突或狗血的情节,唯有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场场对话暗自撩人心扉,侯麦的影片大抵是恬静闲适的,一如影片中不需要工作还大谈懒散好处(追求虚无与不做事,“不工作要有很大的勇气”)的男主角,还有永远的暖阳、海滩、乡间别墅与换不完的美丽服装。

对美丑与爱情的探讨挺有意思,只看脸的颜控和更重内涵的人,有谁更胜一筹吗?

盥洗室中的多重镜像场景别有意味,在该段落之前是影片中最具戏剧性的事件。男主自以为掌握了主动权,没想到结尾却来了一个更狠的转折。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悠远的法国郊野之中,浸泡在暖黄色的斜阳里。

 5 ) 啊啊啊

这是一篇关于两性,人际,欲望钟摆的美丽论文。字数不长,大约两千字而已。逻辑严谨,层层推导,但难掩作者字里行间的文情。其措辞讽利,严肃但充满仁慈和爱。

这是女收藏家。

三个序言介绍人物。

海迪:即身体。镜头如目光在身体上的逡巡,作为对海迪的介绍。海迪——女性最大的表征意即肉体(欲望的能指)

丹尼尔:煞有介事的用语言包装一个被刀片包围的油漆罐。,以狂放的“刀片”式言行包装自己消耗萎缩的内里。

男主:道德标兵,高高在上的反击“外貌协会”言论。

关系:男人渴望掌握女人(男人观看女裸体的雕塑),欲望的旁落(屋内做爱的男女)

片中的人物被自由的放置在灼人的大片绿色和单落落的白色建筑中,如人类的代名词,是亚当夏娃般的剥落至最简,从而抵达最深。

候麦在大量的环境交代和人物位置恒久美丽的变与不变中将影片的时空延伸至无限。由此,我们自觉的将人物从传统的故事情节中剥离出来,借以代表人类。

引言结束,正文开始。

在我看来,影片大大小小讽刺了很多东西:男人的虚伪,外貌的欺骗性,语言之巧言令色等等。

但其真正摊开来展示的有以下几点:

1.一个男人需要孤独与自由,住进白色别墅,却开始了一场殚精竭虑的爱情追逐,当他败后回到空无一人的别墅,得出了结论“孤独自由是强加于我的”,打电话驱车伦敦

男人包装自己,将“高尚的独处”当作解药。实际欲望的诱饵一旦到来,他便沉湎其中,不亦乐乎。最后不得不承认,所谓“隐士”般的生活于他根本是强扭的瓜。

这是人类的徒劳,错误的包装自己去贴求所谓的“高尚”,其结果不过是生活对其耍猴般的捉弄。

2.三角关系在男女之间不具有稳定性。

片中有两个三角关系:男主、海迪、丹尼尔。男主、海迪、萨博。

每组关系都岌岌可危,终将破裂。侯麦通过镜头交代人物位置的同时,也有意呈现出几个完美的三角形。

这样的关系中的少数性别必然占据上风,不论其犯了何种错误,都会被消化,旁落给另外两个角,从而拥有背后的实权。

3.何为真正的道德?

女收藏家是侯麦六个道德故事中的一部,它所探讨的道德问题,在我看来即是否定作为固体的道德。

男主将自己视为一个“道德”的人,而海迪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这样的定义,在片中无数次的被讽刺、推翻。

男主想与海迪发生关系,又不想成为“海迪”的“收藏品”,同时也不想“出轨”——成为不道德的人。

于是他两次“验证”海迪,想让海迪主动与他交好。这样他就是完全的“道德”。

这样的钻空子的“道德”未免可笑。

讽刺的是,当他迫不及待的和海迪乘车回去准备共度良宵时,海迪却遇到朋友转而抛下他。

男主一个人回到别墅。他被迫成为一个他所谓的“道德”的人——既没有和陌生女孩上床,也没有背叛女友。

侯麦这里要讨论的是伪善的人如何扭曲道德,掩耳盗铃。

同时,他也借此对道德的定义提出哲学的思辨。如开篇序曲中关于外貌的对话:人应更看中内涵,但没有外表就令人不想深入交往。

这样思维的胡同,是侯麦的质询。

在这样看似随意实则严密,且具有寓言性的故事下。

我们无法忽视其圆熟的美感。导演无意让人物或观众做道德标兵,而是借爱人物表达爱人类、爱智、爱美的内核。

我羡慕侯麦电影中的人物。身体是自然,手指是树枝,大腿是河流,吻是风,触摸是云,目光是露珠。

身体与心等意,边界扩大至整个自然。目光(镜头)流连于无意义的动作博弈,那是人与真理与宇宙间平衡之木的小小颤动,令人目眩神迷。

 6 ) 在知识分子的喃喃碎语中“坚守道德”

把一个主题连续拍摄多遍,才能更加充分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于是,道德故事不是一个,而是六个。

女收藏家作为候麦的道德故事系列的第四部,依然探讨坚持自我道德所可能面临的种种诱惑,前来度假的艾德里安设想了完美的假期生活,随性自由、散漫度日,无需思考,尽情地享受假期生活,艾德里安颇为圆融的生活状态无疑是度假的理想境界,在远离摩登都市的暗角寻求一方没有喧嚣的乐土。

然而海蒂的存在打乱了这一切,海蒂相比与艾德里安所追求的心灵的自由更为“激进”,她完完全全忠于自我的感受,对此艾德里安充满蔑视,一方面,他不停地谴责海蒂的行为是没有道德的,在谴责中充当审判者的角色,将海蒂打压为不如自己高尚的放荡女孩,以此完成对自我道德价值的再次确认。

另一方面,无论如何“嘴硬”,这一点从艾德里安拧巴的自我解说、自我剖析式的心理独白不难看出,尽管他将海蒂视为道德的缺口,但是艾德里安无法完全忽视海蒂的存在,其炽热的目光直接投射向海蒂美丽迷人的身体。于是看到艾德里安在要与不要之间反复横跳,理性外表下隐秘的情欲煎熬使他的道德营垒逐渐坍塌。

但是,艾德里安对海蒂的批判或者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从来不会发生真正的作用,对海蒂来说,艾德里安可能只是他自己定义的可有可无的收藏品之一,他所谓的道德也不会对海蒂产生任何的影响,对自己来说,道德要求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存在,所以还是去问自己是否能够真正的坚守道德,真正的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当然诱惑无处不在,不能抵抗诱惑还是不要一直以虚伪的假面反复言说自己的道德标准有多高比较好。

 短评

收藏男人犹如收藏宋朝古董,有大象雕花还是一样摔得稀碎。他们聊着不能接受丑陋的人,迷恋鼻子和嘴唇中间的部位,全都是荷尔蒙作祟。男人本来只想规律作息,按时起床,每日游泳,却责怪被浪荡的女孩引诱。男人本来只是想让路,结果把女孩丢下,启动引擎就停不下来。有太多借口,都敌不过心底里的丑陋。

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简直是鲍德里亚博士论文“论收藏”那一章的电影版。这里的“收藏家”是这样一类人:他没有办法把他人看作真正的主体,只能把他们作为物来收藏。当然,他具有一定的鉴赏力,知道什么值得收藏。但也仅限于收藏。他没有办法和他的收藏真正一起生活,一起经历生命里的种种变化。因此他想要独处,但又没法真的享受独处,而是在焦虑中寻找下一个藏品。收藏家显得和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他们更喜欢另一个时代。但既然另一个时代的意义也不过是一些死的物品,他们也没法对当代做什么有力的批判。这类人自视甚高,又喜欢自怨自艾。

14分钟前
  • Blue on Pink
  • 力荐

#侯麦展#侯麦电影里的男人,嘴上道德要讲,手里便宜也要占。

19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令人留恋的原因不在于结局,而是那个与不同的人相遇的过程,那么自自然然地就能坐下来交谈,海边,树荫下,草地上,客厅里…… 贝蒂最迷人的吸引力在于她的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地交往。她的漫不经心成了她的诱惑。 她想要爱,但不会刻意追求预设对象。她让自己像流水一样,经过那些在她身边出现的人。

22分钟前
  • 时以星
  • 力荐

Bravo!漫不经心却又极其推心置腹的结尾堪称是侯麦作品的缩影,典范。无关乎理性和感性却是恋爱游戏的胜利。对(追求异性时的)男青年纤细入微的心里透视,侯麦可谓无出其右。多以两男一女,或者两女一男的不安定结构,电影技术(音,色,声)决不喧宾夺主,剧情的层次递进过程中产生的心里反应最是魅力

25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我要在这个假期过有规律的生活。”“这捉迷藏的游戏跟我所珍惜的孤独感实在相差甚远,介入了戏剧化和不确定的因素,迫使我对她越来越关注。”“我最不想要的就是平静和孤独,我被完全自由的情感所征服,现在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了。”“然而当我回到那空荡的房间,我又感到焦虑,无法入眠。”

30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这一次导演直接讽刺了雄性动物的自以为是,连片名都是嘲讽。海蒂从来无意收藏男人,反倒是男人都无法招架他,所以摆出一副姿态并试图荡妇羞耻来表明自己的雄性地位。男主这种读了太多哲学的伪君子,给自己设置了道德困境,并企图拖人入套,可惜了,海蒂这种女孩就是连真正的宋朝瓷器都不在乎,何况一个糙男人呢。这个演员一看就是侯麦喜欢的那种,大眼睛,有点小男孩气,对谁都是狡黠一笑,然后从指缝溜走。

34分钟前
  • 美伢老师
  • 还行

7/10。侯麦的男性都是书读太多,行为思考方式都具有哲学家一般的优越感,宁愿磨嘴皮也不决定到底上不上床;女性胜在对情感游戏了如指掌,当男主在海滩扶摸她时用力推开了,然后跑向男二号的怀抱激发男主的占有欲。散文化电影通常只是带领观众走进某类人的生活状态,如果没有自身相似的体验便感到烦闷。

3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侯麦第一部真正的长片,成功之处不在于其主题探讨有多么深刻,而在于这种通过严肃、哲思性的旁白与对话来建构人物性格与关系的手法为电影表达所带来的一种几乎是全新的表达可能。Almendros的自然主义摄影在极度紧缺的经费之下达成了最大的效果。Haydée那种懒洋洋的attractiveness真是要命。。。

41分钟前
  • Rilkelee
  • 推荐

“六个道德故事”之四:藏品侯麦将他的极简风格推到极致,音乐的缺席让观众得以聆听到男主人公内心独白背后的声音,侯麦只保留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自我沉湎的男主人公过于自信和矜持——像那个被刀片包围的油漆罐,最后连成为“藏品”的资格都没有。

46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候麦说:宗教不是道德戒律,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套用到这一部的话,专一的道德观似乎也可以成立。但你如果以“专一”的观念束缚自己的同时,又希望能有“放任”所得到的艳遇。这恐怕就会成为一种道德困境。

50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女主好可怜哦 只想安安静静当一个婊子 却被两个自恋又伪善的作逼男主轮番羞辱 一个日完批满嘴仁义道德 一个满嘴仁义道德其实只想日批

52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3.5. 侯麦片子里的男人都是自以为是的幼稚系生物。2020.12.6 男主每次叫Haydée的名字,都是一次幼稚的企图。书里读到Mijanou Bardot 是BB的妹妹,还读到芙芙看完片子给侯麦写信。真美好。

56分钟前
  • vivi
  • 推荐

#重看#3.5;“男人只会变老,不会成熟。”嗅到爱情降临的危险气息,他只能用愤怒的回击、绝望的迂回、徒劳的逃避以求挣扎,以作说服,颅内自导了一出自作多情的感情大戏。站在道德高地妄图以自身局限的道德观洗礼对方,最终完败。较多说理。

5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侯麦首部彩色片&首部剧情长片。1.没想到侯麦最早的代表作色彩调配就如此和谐美丽,每一帧皆可入画,温暖而怡人,本片也是金牌摄影指导Néstor Almendros掌镜的首部长片,不少场景都拍摄于一天中的“魔幻时刻”,残阳余晖下的柔美自然光让人无法不沉浸其中。2.探讨三角关系、生活开放的“女收藏家”和口是心非假装道德的男人们,却毫无激烈的戏剧冲突或狗血的情节,唯有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场场对话暗自撩人心扉,侯麦的影片大抵是恬静闲适的,一如影片中不需要工作还大谈懒散好处(追求虚无与不做事,“不工作要有很大的勇气”)的男主角,还有永远的暖阳、海滩、乡间别墅与换不完的美丽服装。3.对美丑与爱情的探讨挺有意思,只看脸的颜控vs.更重内涵的人。4.打碎的宋朝瓷器与盥洗室中的多重镜像。5.读书:卢梭,堂吉诃德,论德国浪漫派。(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男主的欲擒故纵透着知识分子的狡黠与伪善,但跟行事如风的女主相比他其实就是个孩子,他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诸如嫉妒,嘲讽,推搪,甚至讽刺女主为收藏家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欲望,殊不知他已沦为女主收藏的廉价艺术品,随时都可弃之。

1小时前
  • 超cute侠
  • 推荐

adrien真是典型的侯麦男主角,想了半天,最后也没怎样,只好去找自己女友。haydee反而坦荡。这三个男人衬托一个女人。哟。unmitigated happiness bores me.

1小时前
  • 苗儿
  • 推荐

男人想占有女人,但当占有了这个私生活开放的女人的同时又成了女人的收藏品。是占有欲的满足还是道德轻曼的沦陷,男主人公一直在斗争着,开放的女人很下贱,被她迷住的男人也如此,最后男人终于一鼓作气成功摆脱了欲望的纠缠,静下来的一切让人很难忍受,人生就是满足与不满足间的此消彼长

1小时前
  • 非想
  • 推荐

被刀片包围的油漆罐-----被自己的想法包围无法把握它。道德的伪善?

1小时前
  • Eco
  • 力荐

2019侯麦回顾展。对于男权视角下「荡妇羞辱」的犀利抨击。也是在「六个道德故事」中男性视角(自白)最道貌岸然的,「序言」中借女性之口阐述「外貌协会」(男权价值灌输)与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而最后女性也只有用「放荡」来反衬男性的虚伪。

1小时前
  • 451½°F™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