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

剧情片大陆2001

主演:富大龙  前田知惠  安娜·捷尼拉洛娃  王学伟  李鸣  孟承光  张巍  谢加起  富俊峰  张雁鸣  曹立柱  刘玉津  王文华  陆广义  陈名  聂清富  沈尚军  朱玉涛  王建民  奥列克  刘同友  鲍恺  姚岗  陈丰  长尾麻油  

导演:冯小宁

 剧照

紫日 剧照 NO.1紫日 剧照 NO.2紫日 剧照 NO.3紫日 剧照 NO.4紫日 剧照 NO.5紫日 剧照 NO.6紫日 剧照 NO.13紫日 剧照 NO.14紫日 剧照 NO.15紫日 剧照 NO.16紫日 剧照 NO.17紫日 剧照 NO.18紫日 剧照 NO.19紫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0:48

详细剧情

  二战即将结束时,忠厚老实的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富大龙)被苏联红军从日本人的屠刀下救出。向后方转移的路上,苏军误入日军军营,一场激战过后,杨玉福和女军医娜佳(安娜•捷尼拉洛娃)逃进林区,碰上与日军失散的少女秋叶子(前田知惠)。由于一直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秋叶子一心要置杨玉福和娜佳于死地。几次险境过后,娜佳无法忍受秋叶子的作为,让杨玉福杀了她,但后者不忍下手。  茫茫林区里,语言不通的三人经过一系列磨难,渐渐产生情谊,秋叶子意识到自己之前行为的荒谬,展露出纯真一面。然而,欢笑只是暂时,战争并没将他们遗忘,悲剧在不久后发生。

 长篇影评

 1 ) 紫日——诗一样的反战电影

《紫日》是一部诗一样的反战电影,一部我可以拿来推荐给所有人的电影。

当一个生命逝去,我们会有很多的说辞,我们说,他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我们会说他回去极乐世界,去天堂。可是我们心里明白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一个生命消逝终归是可惜的,是悲剧。活着才有无限可能,哪怕有苦痛和劳碌。以前我写秋叶子的八音盒是极乐的象征。现在想想哪里有什么极乐天堂。况且最美的不是天堂,而是活生生的人世间。

所以我不喜欢战争,战争暴露出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的恶,战争代表着无数生命的逝去。无数个希望没有了,战争结束,留下内心空荡荡的活着的人,他们失去了家,失去了所爱的人。不义战争的始作俑者罪无可恕。

《紫日》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生命消逝的故事。但它也不仅仅如此。一个中国农民杨玉福,一个苏联军医娜佳,一个日本女学生秋叶子,迷失在茫茫大兴安岭挣扎求生。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是无尽伤痛,杨失去了母亲,娜佳失去了孩子,秋叶子失去了爱人,三个人语言不通,维系他们的是什么呢?

这个电影没有抗日英雄,没有游击队没有地下党,正面描写战争的片段也很少。秋叶子本打算服毒自尽被苏联人阻止,苏联人想她带路以走出森林,秋叶子却把他们引入雷区炸死了苏联军官。剩下的三个人在茫茫森林里求生。杨的心中是不可磨灭的民族仇恨,但是面对深陷沼泽的日本女孩,还是冒着危险救她上岸。娜佳虽然是威风凛凛的上尉,却也害怕自身的渺小。秋叶子是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一代,可她还是个孩子,不懂得战争的可怕,对日本军队抱着善良的幻想,她最希望的是回到她四岁起就离开的家乡,回到爱人的身旁。

秋叶子让大家在一场山火中幸存,灰头土脸的三人看着彼此,笑了。这是友谊的开始。放下阶级,敌我之后,显露出来的是人美好的本性。我们本是可以相互扶持的同类,又因为什么原因才要在战场上拼死厮杀呢。散去硝烟的灵魂是多么纯真而美好。只是阴影哪里有那么容易散去,不可轻易化解的提防让不会用枪的杨固执不让秋叶子用枪,差点害死娜佳。面对不和的意见娜佳还是想着用暴力和恐吓解决问题,秋叶子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仍然痛哭流涕。

电影中一个段落让我心中难受,战争结束了,秋叶子小心地坐在杨的身边,说着对不起,说着一切都过去了,杨问她,过去了?那么多条人命怎么办啊?我的老母亲因为新兵练胆被杀了,我被关进集中营看到我的同胞被日本人绑进麻袋活活烧死,最后日本人还想把我们都打死,一排排同胞在枪口倒下,一片尸山血海,这都过去了?在秋叶子所受的教育里,中国,苏联,美国是日本不共戴天的仇人,现在中国人反攻了,苏联的坦克开进来了,美国的军舰也进来了,她感受到的是恐惧,是国家对自己的欺骗。这场战争真的会轻易过去吗?就算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因为各种原因残疾,那么余生都生活在不便和痛苦中,一个人死去了,留下家人无可消弭的伤痛,发生了自然灾害,一群人无家可归。那么让无数人残疾,死亡,失去家园,留下遍地尸骸的战争呢?

这不是在宣扬仇恨,因为我们终究都是人。也许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变成野兽——不信请看德国电影《浪潮》。知道人究竟能有多么残暴,能够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多么重大的伤害,我们才会警惕,去珍惜和平的可贵。我们现在对日本的抨击,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其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吧。

秋叶子和杨的争吵没能让他们的关系出现裂隙,因为他们是善良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彼此。

秋叶子的八音盒,旋律凄美动人,那是秋叶子的化身。八音盒是秋叶子清涩爱情的信物,可是她年轻的爱人也身不由己地参军了,在日本投降的第二天以神风特工队的身份死在了海上。秋叶子珍视这个八音盒,时时捧在手上。那旋律就是秋叶子,动听,空灵,不懂得战争的残酷。

也许我可以安慰自己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以说,秋叶子的灵魂可以安息。我小时候看到悲剧镜头的时候总是想,如果自己能够发功阻止悲剧的发生多好。在一片空地上,残军强迫和他们一同过来的日本居民自杀玉碎。年轻的日本士兵一边鞠躬一边分发手榴弹,重伤的士兵一边疯狂的喝着酒一边自爆。军官把枪口对准了一个不知枪支恐怖的孩子。这是日本民族矛盾和对立的悲剧,军国主义最后的疯狂。

后来呢?看到这一幕的秋叶子向他们跑去,她呼喊着,战争结束了,不用去死了,可以回家了。她曾经把两个同伴带回日本人的营地,是因为她相信她的同胞不会加害杨和娜佳。她错了,现在她又一次错了,她不惜生命代价,用自己善良柔软的心,撞击这军国疯子伪善的坚硬面具。

一声枪响,她倒下了。珍爱的八音盒伴随着凄美的旋律滚下山坡。再后来,娜佳满眶热泪地驱车冲向疯狂的残兵。杨准备好枪,他探出头来疯狂扫射,为自己,为秋叶子,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的所有冤魂报这血海深仇。

那么多年过去了,杨玉福老人用苍老的手捧着同样饱经风霜的八音盒,老泪纵横。那么多年过去了,世界仍不太平。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对日本侵略者的印象,慢慢随着影视,网络发展而变得千奇百怪。电视电影中,他们猥琐,奸诈,愚蠢。仿佛就是一群智障——可是就是这群荧幕上的智障,早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中国殖民,就是这群荧幕上的智障,让中国在战争中挣扎八年之久,损失了三千五百万条鲜活的生命。那是多少条人命啊。

有人说,原子弹下无冤魂。不,死于战争的都是冤魂。也许他们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贡献了力量,可是他们的悲剧早在一开始就因帝国的贪婪和暴戾而注定。如果没有贪婪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和我们一样的人,努力工作,生活。可是因为战争,一切都变了,劳动者们的劳动变了性质,年轻人青涩的爱情也因为生离死别而改写。这不应该。有种观点说《萤火虫之墓》是为军国主义招魂,是战后日本发牢骚的产物。我觉得不妨和这个电影一起看看。描述战争背景下人民的悲惨境遇并没有什么过错。我们何必因为民族仇恨忘掉我们都是人的事实呢?如果我们身在这种军国主义大肆横行的国家和年代,我们的选择又会是怎样?有时候我们总是站在高处想问题,操上帝才该操的心。却忘了,战争中没有赢家,所谓胜利多半是惨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永远是双方一起承受。换句话说,我们的敌人不是彼此的人民,而是战争本身。人民是战争的枪。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我错过了电影的前半段。可是它仍然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促使我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因自愿而成的观后感。在此之前,观后感都是小学组织去看电影之后老师布置的,看《上海滩》我就写许文强被打真可怜,看《举起手来》我就写日本人真丑真搞笑。足见《紫日》的魅力,它上映到现在十六年了,我仍然推荐男女老少,中国人,日本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看这部电影。《紫日》是诗一样的,秋天美丽的大兴安岭,美丽悲伤的故事,三个美丽的人。这种哀愁在一开始就奠定了电影的基调。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杨的扮演者富大龙24岁,娜佳扮演者安娜18岁,秋叶子扮演者前田知惠19岁。后两者几乎还是个孩子。但是他们连同导演冯小宁所拍摄的这部影片,给我的震撼,是多少部抗日神剧都不能给我的——不,这压根就不是一部抗日电影,这是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个和平为主题的全球化年代里,刻意丑化一个国家,一群人是没有意义的,唯有认清现实,了解战争的残酷,努力让战争不要再发生。

因为真实的战争,远远比电影更让人心碎。

在这安逸的当下,我愿战争永远不会卷土重来。愿这世上的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享受这和煦的阳光。

 2 ) 观后感与剧透

结局超级虐心,年少的时候看的,看到我都流泪了。只记得男主角在死人推里走出来,他目睹南京大屠杀。亲手运送同胞的尸体。很不容易逃生,遇到一个美丽的苏联女兵。后来俘虏了一个日本女孩,日本女孩的未婚夫死于无意义的牺牲。他们一起经历很多事,一起在大火中逃生,一起经过沼泽地。发生一定的感情。终于日本投降,颓废的日本兵自相残杀~影片最后日本女孩大声欢呼些都结束了,却迎来无情的枪声,日本女孩倒地影片结束。

 3 ) 一个正常人是不会有那样强烈的爱恨的,不是必须以死亡和鲜血为生命养料的。

一些杂感,不成体系,没有逻辑,随感随写。

1、“战后的日本人纷纷自杀明志”——只有那些被仇恨、强权和军国主义喂养长大或蒙蔽至死的人,才会成为一个狂热的战争信徒。

2、“杨玉福从未忘记被屠杀的同胞,从未忘记母亲身上所刺的刀,但他也没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地对秋叶子报以原恨”——放不下仇恨,又不会被仇恨吞灭。固守了小百姓的劣根性,也守住了中国人民人性的底色。

3、“娜娃和秋叶子的打水仗”——如果战争是一场戏水,各国之间的隔阂、相异、偏见、无名之恨可以在水中消解,那么和平就不会再是空想,无辜的人不用再为贪婪者的野心死去。

4、“秋叶子跟杨玉福道歉,想认他做哥哥,却未能如愿。”——那么多条人命,不是一个国家的无条件投降可以抹去的。事情可以过去,事中的人却不会过去,他们永远是同胞们心上一枪透底的子弹孔。历史代表过去,而历史中的人将被铭记在未来的碑上,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仅仅是为了记住他们。

5、“战败的日本百姓被说服着自杀,日本儿童天真懵懂,也被自己人杀死。”——被军国主义荼毒久的人,把杀戮视为使命和光荣,不得杀戮视为耻辱与失败,那么结局就是以自取灭亡来结束深受折磨的内心。

6、“秋叶子没有死在中国人手里,没有死在俄罗斯人手里,却死在了最相信的日本人手里。”——杀死他们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他们抛弃和平,心无定所,最终也没有办法让灵魂安居,哪怕是同乡人的魂灵。

7、“秋叶子跑向自杀的人群,却被将要自杀的人杀死”——国籍的归属感不等于政府的认同感,对祖国的眷恋并不能换来对等的庇护。拿着鲜花奔跑在山坡上,传递着和平的讯息,像鸽子一样的秋叶子,凋零在布满金色丝草的战场。而这战场,是他们自己臆想出来的坟场。

8、“不同时段的广播,不同语言的广播,宣布着日本投降的消息,与此同时,战败者们无法忍受野心的落空,纷纷死去”——反战不是盲目的,而是清楚地看到,战争带给双方甚至多方的灾难与遗留在心灵上的创伤,是多么惨重。

执迷不悟的战争者们,和平与爱无法拯救他们,只有死亡才是得其所愿。

9、“紫日”——那个可爱的日本少女死在了紫日中,成为最后一片云翳的牺牲者。

8、杨玉福、娜娃的回忆——只有鲜活的人才能抵御冰冷的历史和渐渐被遗忘的过去。

9、秋叶子,落在了那个秋天。

 4 ) 战争*扭曲,关于紫日

    完全是无意识的,我看见了这部紫日。
    只是从书店回来,在电视机前翻着刚刚买来的希腊神话,无意中看到了CCTV6。本来是看书为主,渐渐书本就躺到了旁边,开始一心一意的关注起电影。
    故事很简单,抗战末期的中国东北,一个即将被日本人屠杀的普通的中国农民幸运的在死人坑里被苏联红军救下来,在随后的激战中,这个名叫杨玉福乘坐的军车误入日本军营,一场激战之后,他和一个叫娜嘉的苏联女军医成了幸运儿,侥幸躲进了大兴安岭望不到头的林子里。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个走失的日本女学生秋叶子,三个人开始在永远找不到方向的大兴安岭苦苦求生。
    三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其中还有一个所在的国家和立场和另外二人有着刻骨的仇恨,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组合。秋叶子一度企图害死另外二人,就像电影里一再闪回的那个日本军官不停冲她以及她的同学叫嚣的一样,但她毕竟只是个孩子,一个和所有其他的女生一样,爱美,爱哭,对杀戮充满恐惧,对恋人充满思念的小女生。让她杀人,她只能颤颤巍巍的端着枪,被一个手无寸铁的人顶着不住后退。娜嘉就像一个硬被拉近这个场面的局外人,在丝毫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陷入了困境。她有的是一个军人的理智和判断,和一个女性的脆弱。当她从昏迷中恢复意识,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总是是她年幼的孩子。军人的理智让她一再怀疑秋叶子的动机,但脆弱如她,却无法一人承受在陌生的土地上独自一人的巨大孤独和压抑。于是她一再妥协,虽然是被迫。而杨玉福,这个从长相到名字再到做事方式都土里土气的标准的中国农民,这个从死人坑里捡回一条命的小子,到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爷们。固执,倔强,骨子里透着一股硬气。但他也会流泪,为了被杀的兄弟们,为了被捆在树上活活扎死的奶奶,为了,为了最后被陷入疯狂的日本军人杀死的秋叶子。
    整部电影,几乎就是这三个人出现在镜头前。很少对白,有的只是一个个特写,只是不断闪回的各个人脑海中的画面。导演在镜头的运用上让人暗叹,整部电影你看不出多少主观民族主义的色彩,能感受到的只是对战争的反思,对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命运的思考。我们能不停的看到这三个人脑海中的画面,娜嘉想的是她的孩子和遥远的莫斯科,那是属于她的地方,是她心里永远的港湾;杨玉福总是在父老乡亲被鬼子残杀的噩梦中惊醒,那是他永远无法忘怀的噩梦;而秋叶子,不住回想的是学校的操场上,和恋人及其他同学一起接受日本军官歇斯底里的训话的场面。影片在无声的告诉我们,这就是战争给他们的影响,这就是战争带来的扭曲。
    不自觉的去关注秋叶子,不是因为另外两个人物缺乏色彩,只是在不计其数的抗战影视中,杨玉福和娜嘉那样的形象我们看过了太多太多。而这样一个日本女中学生,一个在军国主义的“教诲”和自己纯真的天性之间苦苦挣扎的女中学生,却在故事中焕发着一些与众不同的亮色。在刚遭遇杨玉福和娜嘉的时候,她的心里想的一直是军官教师的训诫:“去为了大东亚帝国,杀掉那些中国人,美国人,俄国人!”于是她试图这样做了,然而让这样一个孩子去杀人,已经不能用强人所难来形容了。她理所当然的失败了,于是开始被当做战俘,捆住双手捂住嘴巴被绳子牵着走。然而,在一再被杨玉福和娜嘉从死神面前救走之后,她开始怀疑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我不知道能不能说她之前的做法是错的,这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很乖很听话的按照师长的话去做事,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犯罪。而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纯洁的天性也不时的透出来,让人不忍像对待一个刽子手一样对待她。之后,三个人的命运被紧紧的联系起来,开始为了活着走出这片林子而齐心协力。秋叶子脑海里想的也不再仅仅是那个军官越来越歇斯底里的叫嚣,她想到了她的恋人,被战争硬生生拉开的恋人,镜头里那个迟迟不肯上军车的男孩和哭着化好妆然后冲向军车的秋叶子,看着让人难以自制的心酸。这个时侯,我们看到的不是虎豹豺狼一般的侵略者,而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恋人,在忍受着可能是最后也确实是天涯相隔再也不见的命运。
    战争,扭曲的不仅仅是受害国的民众。在面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时,所有善良的人,纯洁的人,都是受害者,所有的。
    于是,当秋叶子颤抖的端着枪被杨玉福顶着一步一步的后退,嘴里发出越来越大的呜咽声时,我们看到的不是什么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只是一个无助的孩子,一个一直以来被灌输的观念被推翻的孩子。而当她再也经受不住这种打击瘫倒在地上大哭的时候,没有人会不心酸。就像她控诉的,那些人是骗子,让她去杀人杀人,最后都是被杀。
    什么是悲剧?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这就是悲剧。
    我们能怪谁?不知道,真的真的不知道,我能说的只是这样的罪责世界上没有人能承担,这就是战争带来的扭曲,人性的扭曲,让人痛心的扭曲。
    扭曲的还不止是这些。
    影片的结尾,天皇正式宣布头像,而三人遇到的是一群崩溃了疯狂了的日军在山坡上屠杀日本民众和伤员,然后自杀。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握着被塞过来的手榴弹在念叨着,我们是日本人啊,为什么要杀我们,军官走过来,郑重的告诉她,已经没有日本了,然后拉响了老人手中的手雷,转眼间,除了那声巨响,什么都没留下。伤员握着军官的手说,我和我父亲本来都是渔夫,现在为了打仗一家人已经没一个活着的人了,请你让我们团聚吧,军官掏出手枪,对准伤员的眉心,扣下扳机,鲜血四溅。最让人目不忍视的是那些孩子们,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战争,不懂面前这个身上血迹斑斑的叔叔手里拿的东西是什么,甚至凑上去去摸枪管,然后,一声巨响,又是一滩鲜血。看到这里我看不下去了,我不知道我还能说什么,疯狂?崩溃?绝望?歇斯底里?穷途末路?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描述这些人,也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然后就是手捧着刚刚摘下来的一捧鲜花的秋叶子,不要命的奔向这个修罗场,大声喊着,不用杀人了,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金色的夕阳,绚烂的草原,手捧鲜花的白衣少女,如此唯美的画面却只持续了短短的几秒钟,一声枪响,军官握着枪的狰狞的脸,漫天飘散的野菊花,以及秋叶子消散的生命。
    这一刻,无数人在流泪。
    之后娜嘉和杨玉福驾着车悲愤交加的冲锋已经无法挽回什么,他们无法救回秋叶子,只能替她埋葬这些已经彻底扭曲了的日本军人。那一刻,这两个人心中的痛苦和悲愤,我们,感同身受。
    然而,这还不是悲剧的全部。
    影片还在最后交代了秋叶子的恋人的结局,日本战败宣布投降的当天,被编入神风特工队的男孩收到了出击命令,依旧是一群疯狂的人,那些稚气的脸庞里我们看到的是本不该出现的狂热,几个孩子一个接一个高呼万岁驾机冲向海面上的军舰,却大多因为缺乏技术而栽进了海里。这的确是二战末期日本神风特工队的真实写照。最后轮到秋叶子恋人的时候,本就内腼单纯的男孩在最后时刻拉起机头升空,他试图跳伞逃生,却发现驾驶舱早已被锁死,然后就是一同出击的教官对他不顾一切的疯狂攻击。男孩死了,含恨而终,又是一个悲剧。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有些事情,依旧在延续。
    已经不知道能说什么了。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是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披坚执锐横扫千军?是课本上英明神武的指挥官运筹帷幄指点江山?还是游戏当中剑与魔法,抑或枪炮与舰船的爽快刺激?别去试图尝试探究这些了孩子们,这沉重,是我们无法想象和接受的。
    就让我们好好活着吧,无论经历什么面对什么,好好的活下去,一直活下去。

 5 ) 观《紫日》有感:中国电影需要一点精神

打小我就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的.最开始时是觉得"好玩",因为每次都是游击队胜,不但小鬼子丑态百出,而且游击队几乎是零伤亡.后来再看时觉得整体上发空.-----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描绘的一清二楚,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宁执导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讨论,因为它生当其时。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和娜加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这体现在作品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 《紫日》对秋叶子这个日本人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

      这种可怕的复杂的民族情感在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确让我们感到气愤、可怕,但我们镇静下来想想,是否应该想到“耻辱”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想到“敬佩”这个词?为自己的民族从1931.9.18-1945甚至至今对日本的暧昧态度感到耻辱,为日本民族的这种可怕的精神感到敬佩?虽然他们遵循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们却连基本的民族尊严都没有保留呀!

      若鲁迅先生在天有灵,知道他的一些后世子孙看到影片中日军刺杀中国百姓的场面而哄堂大笑时,一定愤恨难平。虽然电影中的场景是演戏,但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这样的外侮暴行很多,这样面对外侮而无动于衷甚至从中取乐的中国人始终不少。当年,鲁迅先生因愤恨少数同胞的不争而弃医从文,寄望以笔开启国人心智。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我们不要轻视冯小宁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苦心孤诣。他对国家和民族有一份深沉爱心,有一种责任感,更有一种危机感。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即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世,天下也并不太平。就在中国的家门口,总有那么几个鬼子鼓捣,所谓亡我之心不死,我们怎能继续沉醉于惰性之中、幻想着歌舞升平?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看一看好莱坞的主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U-571》、《珍珠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捧出一部警世大作。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战争的阴影,而在我国,冯小宁却孤掌难鸣!

  当今的中国电影缺乏一种主流精神。这种主流精神应当具有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也离不开开阔的世界视野和文化胸怀。对比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它们哪一部不是在强调所谓的美国精神,正因为如此,好莱坞主流电影才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像冯小宁这样孜孜不倦于中国近代战乱的忧患历史,用发自内心的情感讲爱国主义、也具备开放视野的中国导演实在不多,而他的影片竟然受到嘲笑,这一定是我们在哪里出了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段历史都有着其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好莱坞电影反复宣扬的“自由、爱国、勇敢、忠诚”主题就代表了美国的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近代百多年来先贤们前仆后继、孜孜追求的强国梦理应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是以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和世界视野为基础的,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要忘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既拍给中国人看,也要给世界上的人们看一看,给美国人、日本人看一看。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却,而13万万颗中国心如果能连在一起,是现实中任何一种强权都抗衡不了的。

  电影不能强国,但确实可以开启民智。历史不会慷慨地给中国许多机会,让我们及早地从少数国人对《紫日》的嘲笑中警醒吧

 6 ) 其实这个是从比较侧面的角度来说

  本来日本人也是人,政府的领导错误.错误的是帝国主义思想.和人民没有关系.营盘里 杨就是明白所以才没有迁怒于秋叶子.这个是中国人的善良,同时也讲了日本的女孩和俄罗斯的少尉娜佳的善良.其实世界的人民都是善良的.
  关键是政府的领导,人民是无罪的.

 短评

三个典型,性情迥异。俄罗斯日本的两个有点脸谱化了,但剧情就得这样啊。电影的设定算是个辩证的处理,讽刺和寓意才是目的。感动到我的不是电影,而是那个日本女演员在电影发布会上情绪失控,泣不成声。

7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这部电影真的太经典了,我印象中我是看了三遍的,每次都一样震撼。中国农民、日本女学生、苏联女军官,二战中涉及的三方人马就这样联系在一起,他们一起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中跋涉,怀着各自的警惕和戒备,却在长久的相处中磨灭了仇恨,产生了感情。这与俗世的爱情不同,是一种跨越了男女之情的大爱~

12分钟前
  • 爱智慧
  • 力荐

小时候看过非常感动的战争片。一部讲抗战的电影,尤其不能主观臆断,哪怕思想是主观的,形式也要客观的来处理。由小见大以理服人。

14分钟前
  • 有寂
  • 力荐

没有以往抗战电影的强烈主观性,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讲述故事,自然也会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真的很不错~~

18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我就纳了闷了,拍出这片的导演为啥又拍了两部《举起手来》!!!

2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败光冯小宁人品的一部电影

27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这部片子有一种《末代皇帝》式的审美情怀。然而国产片一贯的生硬是没有的,主旋律的政治偏向也是没有的。是“和平主义”、“人本主义”普世价值,这才叫大格局。赞美过《红十字》那部日剧,贬斥抗日题材的泛种族主义,原来只是冯小宁的默默无闻而已。还想到了《红河谷》。

32分钟前
  • 茂树
  • 推荐

秋叶子在花丛中欢快地奔跑时,让人差点忘了这是战争背景下的故事,结局的一枪仿佛如一盆冰水把观众浇醒。战争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姜文之后,大陆导演还能拍出如此有深度的二战片,大赞!

36分钟前
  • 风行宇内
  • 力荐

电视机前童年回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反思电影,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

41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冯小宁抗日,拿得起,放得下,红河紫日子午线,举起手来打嘴巴

4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很少看到这样的冷静的叙述

47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对人性和战争的思考。战争年代,牺牲了亲人、牺牲了朋友、牺牲了爱人。一曲友爱之歌,一曲和平之歌,一曲悲伤的歌。尽忠报国的战士啊,你们到底为谁而战?是侵略还是保卫家园?“你们为什么到别人的地方杀人”配乐非常好听。三人表演很到位,妹子纯洁善良却被战争荼毒思想,玉福憨厚老实却看尽人间沧桑

50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国产片里最好的——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反思人性的片子。富大龙演得真好——电影前半段他几乎没有怎么说话,全靠演的。能让我看懂片子,说明演技不错。2014.5.25又看了一遍,特技真假,但是缺乏美感并不影响反映影片的主题,战争与和平在此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53分钟前
  • djj
  • 力荐

我唯独对这部主旋律影片印象极好!是部经典之作!

58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学校组织看的。电影播到苏联女战士裸泳的镜头,我同桌抓住了我的手。当时幸福死了

59分钟前
  • 霐隐
  • 力荐

战争就是那些高高在上虚伪的政客忽悠底层的屁民去做炮灰!

1小时前
  • 一根胖白萝卜
  • 力荐

富大龙,看哭了

1小时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必须满星!突破国内意淫式抗战的题材,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代价与和平自由渴望!美丽的大兴安岭,让人陶醉的八音盒。本片一直是我目前国产战争电影的NO.1~~~可惜现在冯小宁越老越脑抽,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1小时前
  • EVA_征服天堂
  • 力荐

那日本小姑娘挺可爱的.

1小时前
  • 猫猫eko
  • 推荐

貌似小学时看的电影,后面快结尾那几个镜头印象尤为深刻,大火烧过来时日本小女孩儿教他们自救,小女孩儿最后终于看到日本军队时兴高采烈,没想到却被准备自杀的日本兵打死。。。。印象就是挺惨的,看完心里挺难受的

1小时前
  • 囍弗斯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