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七号粤语

喜剧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08

主演:周星驰,徐娇,张雨绮,林子聪,冯勉恒,姚文雪,黄蕾,李尚正,韩永华,胡倩琳

导演:周星驰

播放地址

 剧照

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2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3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4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5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6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3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4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5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6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7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8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19长江七号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45

详细剧情

小狄(徐娇 饰)是一个在贵族学校念书的穷孩子。他诚实善良,却总是遭到富家子的欺负和嘲笑。小狄和爸爸(周星驰 饰)住在一所废弃的旧房子里,爸爸每天拼命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念好书,将来出人头地。   平日,小狄总是很乖,就算体育课因为没有运动鞋而被老师罚站,他也从不埋怨爸爸。可是这一次,为了一个大家都有的玩具,小狄跟爸爸发起脾气来。爸爸买不起,就在垃圾堆里捡了一个“球”给儿子玩。谁知,这个透明的小球却变成一只活泼可爱,拥有超能力的太空狗。小狄欣喜极若狂,给他取名叫“长江七号”。小狄梦想着用七仔的超能力考100分,却没想到七仔非但没有帮到他,却让他得了个零蛋。他偷偷修改了成绩单,跟爸爸说了一次谎。爸爸大怒,小狄离家出走,赌气要凭真本事考好成绩给爸爸看。谁知,正当小狄笑着,拿着成绩单的时候,工地发生事故,爸爸从楼上摔了下来……

 长篇影评

 1 ) 特异功能

《功夫》之后,一别3年,大银幕上再见周星驰,胡子拉碴,虽然还是那样得拉风,但确乎是老了许多。 以往周星驰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异功能、李小龙、星女郎……《长江七号》里头,一个都没有少。 先来说说特异功能。所谓特异功能,通常无须苦练,与生俱来,浑然天成。虽属典型的好逸恶劳心态,却是小孩子始终不渝的狂想。 少年时代,在清醒与睡眠的 交界,我无数次幻想自己生具异能,流着口水进入了梦乡。后来,我发现周星驰把类似的幻想一个一个地变成了现实。譬如,有一双神奇的手,只要把扑克牌放在手中,揉搓几下,就能换成自己想要的任何牌,这是《赌圣》;有一只天生神力的胳膊,一拳击出,无坚不摧,这是《新精武门》;有一只精准强悍的脚,他不是一个人在踢球,仿佛全世界的顶级前锋全都灵魂附脚,这是《少林足球》;有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是千载难遇的练武奇才,怎么打都打不死那种,这是《功夫》。 到了《长江七号》,周星驰变得很慷慨,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农民工,把特异功能全部让给了一只狗。 这是一只非常非常非常Q的外星狗,它是天才演员,变脸比翻书还快,每一个表情都可爱之极,可爱到让你恨不能把它紧紧抱在胸前揉碎;它是超级维修工,不仅能够维修电风扇,还能够维修人体,令摔得稀里哗啦的死人神奇复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拉屎的本领也委实了得,“突突突”的像是一柄扫射的AK47。 比这更慷慨的是,周星驰把剩余的全部风头,让给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小朋友。 徐娇扮演的周小狄,可爱程度仅逊于外星狗一筹。一颦一笑,无不惹人怜爱。影片中,她少不了要模仿一下周星驰偶像李小龙的招牌动作,还要说出那句极其经典的台词:“不要逼我!”又酷又辣!她哭的时候,我干涸的泪腺也被榨出了液体;她笑的时候,我的铁石心肠也变得暖洋洋。那些生了漂亮女儿的老爸,看了电影后,会不会也想给女儿剪个毛寸头,整成徐娇的中性造型? 至于最新版的星女郎张雨绮,面孔是张敏和黄圣依的综合版,身材是钟丽缇的爆炸版,演技是朱茵的盗版,除了赞美一下周星驰的审美观之外,其他就乏善可陈了。 从前一味跑龙套跑怕了,周星驰没命地做主角;后来主角实在做累了,周星驰这回做起了配角。他在《长江七号》里戏份不算很多,始终在重复这样一句台词:“做人要有骨气,不吹牛,不打架,不拿别人的东西,虽然穷,别人也会尊重你。”话是好话,须是在富了之后才够资格说的。 总之,是一部可爱的电影。 恶人都不是真正的恶人,好人都好得一塌糊涂,清清爽爽,简简单单,没有任何一点少儿不宜的成分。形容某一种电影老少咸宜的程度,说是“从9岁到99岁都爱看”。《长江七号》可以说是“从9个月到99岁都爱看”——就算是无知的小宝宝,看到那个很Q的外星狗,也会想要抱一下的吧。

 2 ) 写给看不懂《长江7号》的人——浅谈《长江7号》的技术性抽取与剥离

     三年前我大学一毕业,就决心不再写这些不能当饭吃的东西了。看到网上对《长》一片骂声,忍不住又要插几句。电影解读的方法有许多,这里,主要谈一谈《长江7号》的技术性抽取与剥离解读法。
    《长江7号》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影片。其中,又窜插着后现代的无厘头。这是周的最大特色。
    说到周,就不得不考察周的个人发展史。小丫以前是个地倒的跑龙套的(可见其作品《喜剧之王》),后来成为一代喜剧之王。这期间,商业化当然功不可没。但也不可缺少周本人对喜剧精神的领悟和对小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体验。更为可贵的是,这种人生观\世界观,是动态的,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心环境而不断变化的,同时,也通过了周的一部部作品反射出来。
    我们常说,看电影,也要看人。大师级的演员都是通过一部部电影来不断地刷新自己,而远远地把观众抛在身后。像李连杰、像周星驰。星爷从《少林足球》和《喜剧之王》开始转型,到《功夫》最终转型成功。也许大家还记得,在《功夫》中结尾的那个细节,是一反周以前电影以搞笑结局的收尾方式,而是大无畏地走向前方,对最终的暗算不屑一顾。这表明了周的演艺身涯,已经从明星走向了大师。这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升华。
    从许多年前的《逃学威龙》中的星哥,到如今誉满影坛的星爷,这是怎样的一种成长。当电影角色与演员的真实历程交汇的一刹那,大师便产生了。这是一种绑定关系。
    《长江7号》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涉及有:外星人长江7号、老师、星爷和星爷家儿子小狄。
    我们知道,周一直至力于情景搞笑剧的创作,直到《大话》系列才为北大的一些学院派教授所认同。但无论如何转型与成长,也不至于拍童话片或科幻片吧。《长》肯定是要表达一种什么东西的。当现实世界有种种难言之隐时,超现实主义便产生了。
    以现实主义的回归手法来解读《长江7号》,让我们做如下的技术的抽取与剥离。首先,长江7号这个外星人肯定是不存在的。(我到场景现场宁波的银泰百货考察过了,确实滑长江7号这种生物,只有启路文具有卖那个玩具的)至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小东西抽取出来。一旦长江七号从影片中剥离,那么整部影片就像被抽了筋,变得干瘪。这时,我们恍然发现:原来,七仔是整个影片笑声的重要来源。
    不要停,继续剥离。
    在影片中,那位性感善良的老师,几乎勾起了所有观众的恋师情结。但是,试问,这样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答案是: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会像影片中那样对周星驰这样的地道的安徽农民工拉拉扯扯。OK,那么,我们也要把这个人物剥离出去。
另外,周星驰还遇到了一个工地老板,这个老板虽然态度像我高中的物理老师一样恶劣,但还是挺有感情的,即使算不是善良,也算的上是有良心的。从中国近几年年年发生的矿难和农民工讨薪事件中,我们可能看到这样和蔼可亲的老板的影子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OK,这个人物,同样剥离出去。还有关于小狄上贵族学校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也应试剥离出去。
    至此,我们把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还原成了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电影《长江7号》,是一部关于某农民工在工地上打工,后来意外死掉的中国式悲剧。
    那么,通过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新闻事件”,一个中国式的悲剧,周星驰想说什么?为什么又要煞费苦心地加入“神奇的七江7号”、“善良的老师”和“有良心的老板”这些题外元素呢?因为,在中国,类似的“民工死亡”太司空见了,而现实又是那么残酷无情。
    大师毕竟是大师,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像马尔克斯的小说、莫扎特的钢琴曲。他们遥遥在上,与世俗保持着距离。同为中国人,周星驰长年生活在港台,通过直铺直叙的电影语言来叙述一个内陆悲剧民工的故事,其效果可能还不如某小报的记者写一篇通讯。作为远离现场而又在场的艺术家,他唯有用一种近乎喜剧的极端方式来表达了对现实中国的认知。一如世界喜剧之王憨豆先生,给人们更来无心欢笑的同时,无人知晓他内心的孤独。
    关于《长江7号》这部转型升级之作,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王家卫的《2046》。与此同时,我还想起了看《卧虎藏龙》的经验。像《卧虎藏龙》和王家卫的《2046》,也只有凭个人的阅历经验来消化和理解那些刻骨铭心的旷世爱情。否则,就会遭遇电影不能承受之轻。
    当然,我绝对没有批评大家水平低的意思。因为,任何解读从来都存在和必要的。但是,当你没有读懂影片,就对着周星驰开骂的时候,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不是吗?旺财?)特别是和菜头这样,在网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士了,他的文章我也爱读,但对于这部影片也扛起了反周大旗,真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站错了队伍。
    《长江7号》看后,我有许多感触。我想起了几年前初到宁波打工的经历:压断手臂的四川人是我抱着他一路血肉模糊地奔到宁波六院;下应车站边的简陋的民工子弟小学,每天我都要经过,看着他们在拥挤的操场上升起陈旧的国旗;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扣工人加班费的老板……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3 ) 从良了,就别来找我

【警告】以下内容为主观体验型影评,不喜勿入。

是不是每个曾经飞扬跋扈的古惑仔到了最后都会成为懦弱的老爸?是不是落草为寇的山贼都在内心渴望着召安?老少咸宜的《长江七号》就像一位妓女,花了三年时间改头换面,终于从良。可以让人稍稍微笑,又能微微落泪,宛若没有瑕疵的大家闺秀。一举手,一投足,都位置感十分,镜头感十分,控制着自己于是控制了你。

从良没有错,这不是个关于对错的事情。世上有些事情无关对错,好比小马哥帮兄弟砍人,我不能说砍人是对或者错,不能讨论那些马仔的父母亲人什么感受。这只是和感觉有关,如果当年你也曾经在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呆过,那么你应该理解我的心思。周星驰的电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一点都不。

和今天皆大欢喜的票房相比,我到今天都喜欢当年票房惨败的《大话西游》,喜欢被批评为粗俗无聊的无厘头喜剧。和今天随便都能走进北大讲演的星爷相比,我更喜欢当年《逃学威龙》里的星哥,甚至是更早以前的星仔。在录像厅里看投影,白墙上的那个人分明就是自己人,他如果一脚跨进这间黑房子,那么也会一样抽着烟看到目不转睛。谁管票房不票房,粗俗不粗俗,小人物需要有个人在屏幕上展示自己最狂野的梦想。

需要有那些笑中带泪的离奇遭遇,需要有那些挣扎遭遇更大的打击,还需要永远有个美丽的星女郎不离不弃,一直和你守到云开日出,守到张敏归来拥抱,守到朱茵城头重逢,守到莫文蔚修好了龅牙和眼眉。还能要求你什么呢?千秋功业,不朽英名,换来苏察哈尔璨继续乞丐生涯,阿漆白日晴天在集市上摇动猪肉摊。那时候周星驰不远,觉得自己再惨一点就是他了。

“最惨的就是猪大肠了,里面有陀屎哎,屎哎!”有屎怎么了?吃饭的时候一样可以看,并不影响胃口。和钟镇涛口水对攻,你来我往,白沫横飞。有口水怎么了?换成子弹,那就是《黑客帝国》,你怎么不恶心呢?布鞋踩进地里,左脚点右脚就能凌空上升,这就叫“水上飘”。水上飘很厉害,但是能被火箭筒打下来。这的确很无聊,但是我笑了,而且笑得很开心。我没说关于意义的事情,你看见我笑了没有?那就是全部的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里说过:感情应该是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具体来说,就是狠狠踩对方的脚,让他涕泪交流,表演出内心的极度痛苦。踩脚无论如何都和戏剧理论没有多少关系,但是无厘头也是一种诠释方法。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学院派的解释吧?

不入流,等外品,流星一现,我觉得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褒义词。当周星驰根本拿不到最佳导演的时候,当报纸和杂志在批评他并且预言他会很快消失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他最具价值的一刻。主流社会、主流价值和主流人群的根本不予承认,反而让人觉得周星驰全身上下熠熠生辉。这就像一位性工作者,没有多少人承认,但是她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野性和生命力让人心折。纵使世人都大拇指朝下,我也要起立鼓掌。不是你不美,而是世人都盲了,无法欣赏。

现在他们睁开了眼睛,从易于消化的《少林足球》,到甜美可口的《功夫》,再到今天老少咸宜的《长江七号》,票房有了,金像奖有了。今天再说看周星驰的电影,那是去真的电影院看真的电影。而不是说逃课凑钱去录像厅,或者是三朋五友在自己里看VCD。为什么50块一张的电影票,16元一张的D9,带给我的快乐反而没有一元钱一张门票的录像,8块钱两张的VCD来得多呢?为什么越多人喜欢你,我反而觉得你渐行渐远,已经快要到我视线的边缘了呢?

从良是好事,被大众欣赏是好事,拿奖有票房也是好事。如果在那么多年里有人曾经如此取悦过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让他获得荣誉和金钱?又有什么理由阻拦更多人去欣赏?或者,一定要以某种小众的姿态让自己感觉良好?不,当年我不觉得自我感觉良好。我感觉很糟,但是很快乐。在违法乱纪,混吃胡闹,浪费青春之中觉得很快乐。那时候的周星驰是同案犯,这一点让人喜欢到死。

现在,我要说和周星驰的缘分已经尽了。昔日的情分值得打一个三星,权且作为告别的礼物。这种时候让人悲伤,但是要说些祝你幸福一类的话。再有《长江七号》这样的片子,我不会再进电影院去看。做为老朋友,我也不会买D版或者网络下载。会偶尔看看你的新闻,看你又拿了多少奖,赚了多少钱,买了多少楼,换了几个女朋友。只是看看而已,只能是这样了。我感念曾经的周星驰,以及他带来的快乐,但是那和今天的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一定有某个时刻,大家已经分道扬镳,向着不同的方向飞驰而去,一去不回。只是,我当时并没有留意,所以才为今天的距离感到心惊。旧日的笑话越是精彩,也就让今天显得更是黯然。在我心目中,你永远停留在那一天,那时你是个独一无二、风度翩翩的猪肉王子。

从良了,就别来找我。

 4 ) 他把特异功能给了一只狗


《功夫》之后,一别3年,大银幕上再见周星驰,胡子拉碴,虽然还是那样得拉风,但确乎是老了许多。

以往周星驰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异功能、李小龙、星女郎……《长江七号》里头,一个都没有少。

先来说说特异功能。所谓特异功能,通常无须苦练,与生俱来,浑然天成。虽属典型的好逸恶劳心态,却是小孩子始终不渝的狂想。

少年时代,在清醒与睡眠的 交界,我无数次幻想自己生具异能,流着口水进入了梦乡。后来,我发现周星驰把类似的幻想一个一个地变成了现实。譬如,有一双神奇的手,只要把扑克牌放在手中,揉搓几下,就能换成自己想要的任何牌,这是《赌圣》;有一只天生神力的胳膊,一拳击出,无坚不摧,这是《新精武门》;有一只精准强悍的脚,他不是一个人在踢球,仿佛全世界的顶级前锋全都灵魂附脚,这是《少林足球》;有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是千载难遇的练武奇才,怎么打都打不死那种,这是《功夫》。

到了《长江七号》,周星驰变得很慷慨,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农民工,把特异功能全部让给了一只狗。

这是一只非常非常非常Q的外星狗,它是天才演员,变脸比翻书还快,每一个表情都可爱之极,可爱到让你恨不能把它紧紧抱在胸前揉碎;它是超级维修工,不仅能够维修电风扇,还能够维修人体,令摔得稀里哗啦的死人神奇复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拉屎的本领也委实了得,“突突突”的像是一柄扫射的AK47。

比这更慷慨的是,周星驰把剩余的全部风头,让给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小朋友。

徐娇扮演的周小狄,可爱程度仅逊于外星狗一筹。一颦一笑,无不惹人怜爱。影片中,她少不了要模仿一下周星驰偶像李小龙的招牌动作,还要说出那句极其经典的台词:“不要逼我!”又酷又辣!她哭的时候,我干涸的泪腺也被榨出了液体;她笑的时候,我的铁石心肠也变得暖洋洋。那些生了漂亮女儿的老爸,看了电影后,会不会也想给女儿剪个毛寸头,整成徐娇的中性造型?

至于最新版的星女郎张雨绮,面孔是张敏和黄圣依的综合版,身材是钟丽缇的爆炸版,演技是朱茵的盗版,除了赞美一下周星驰的审美观之外,其他就乏善可陈了。

从前一味跑龙套跑怕了,周星驰没命地做主角;后来主角实在做累了,周星驰这回做起了配角。他在《长江七号》里戏份不算很多,始终在重复这样一句台词:“做人要有骨气,不吹牛,不打架,不拿别人的东西,虽然穷,别人也会尊重你。”话是好话,须是在富了之后才够资格说的。

总之,是一部可爱的电影。 恶人都不是真正的恶人,好人都好得一塌糊涂,清清爽爽,简简单单,没有任何一点少儿不宜的成分。形容某一种电影老少咸宜的程度,说是“从9岁到99岁都爱看”。《长江七号》可以说是“从9个月到99岁都爱看”——就算是无知的小宝宝,看到那个很Q的外星狗,也会想要抱一下的吧。


 

 5 ) 复制版的周星驰

看到徐娇演的小儿子,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周星驰,不知道是谁导演是谁监制,是谁编剧,基本上这部电影就是把周星驰的经典表情,动作啊,剧情,什么的,全部复制一遍,其实周星驰的喜剧走到那时候感觉已经走向了瓶颈,几部接下来的电影并没有早期的各种无厘头的新梗,而是一直在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并看不出新意来,视觉感觉有些疲劳。那些曾经捧腹爆笑的时代也好象一去不复返了。

 6 ) 【长江七号】

长江七号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民工周星驰带着儿子小狄住在烂尾楼里,生活极其寒酸,但周星驰为了儿子将来出人头地,拼了老命也要供儿子上贵族学校,渴望尊严的小狄遇上父亲当作垃圾捡回来的“外星狗”,他将其命名为“七仔”。小狄梦想得到七仔的帮助而未果,但他对七仔的感情越来越深,后来七仔全力救活意外死去的周星驰,它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结尾是大团圆式的,小狄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周星驰展开对袁老师的情感攻势、小狄目睹飞碟降落,七仔复活了! 长江七号这部电影巨著是科幻,温情,喜剧的完美结合体,它给了我以心灵上的洗礼,带给我从未有过的感动!

很棒的一部电影!

 7 ) 小男孩成长史

小狄(徐娇 饰)是一个在贵族学校念书的穷孩子。他诚实善良,却总是遭到富家子的欺负和嘲笑。小狄和爸爸(周星驰 饰)住在一所废弃的旧房子里,爸爸每天拼命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念好书,将来出人头地。
  平日,小狄总是很乖,就算体育课因为没有运动鞋而被老师罚站,他也从不埋怨爸爸。可是这一次,为了一个大家都有的玩具,小狄跟爸爸发起脾气来。爸爸买不起,就在垃圾堆里捡了一个“球”给儿子玩。谁知,这个透明的小球却变成一只活泼可爱,拥有超能力的太空狗。小狄欣喜极若狂,给他取名叫“长江七号”。小狄梦想着用七仔的超能力考100分,却没想到七仔非但没有帮到他,却让他得了个零蛋。他偷偷修改了成绩单,跟爸爸说了一次谎。爸爸大怒,小狄离家出走,赌气要凭真本事考好成绩给爸爸看。谁知,正当小狄笑着,拿着成绩单的时候,工地发生事故,爸爸从楼上摔了下来…

 8 ) 有一天,无厘头当了老爸

怎么评价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就好像你有个国家特级红案厨师的朋友,烧鱼翅的手艺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三年前他请你去他家吃了一次鱼翅宴,现在通知你说,他花了三年时间研制新菜,请你务必光临品尝。你欢欢喜喜的去了,他兴高采烈地宣布开席。然后,你看到一桌素斋,全是豆腐。

周星驰作为导演,有权拍任何他想拍摄的题材,也没有义务一定要提供给观众他们习惯性期待的东西。当年崔健站在台上,台下的观众有节奏地呼喊:一无所有!一无所有!老崔站在台上,回答说:我他妈的就不唱《一无所有》!那时候的老崔虽然让人恨得咬牙,但是有真艺术家的风骨。至少要比整台演唱会变成怀旧卡拉OK要好,罗大佑不就是那么做的么?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没有多少无厘头,而是一个童话色彩十足的温情片,这是他的选择,我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在春节前上映《长江七号》,周星驰有巧思,也很讨巧。当年他的无厘头电影粉丝,现在大多为人父母了。春节和孩子一起去看电影,看完了出来买公仔玩具。电影票吃一道,玩具再吃一道。吃完爸爸,再吃孩子,周星驰的商业头脑让人钦佩。摆明了要从你的口袋里掏钱,但是你还掏得心甘情愿,没有多少话说。

网上对此很尴尬,一方面对没有无厘头的密集搞笑觉得失望,但是又不能破口大骂,因为导演是周星驰,中国喜剧片的劳模。另一方面,这个片子多多少少还算温情,可以比照《E.T》或者《妈妈再爱我一次》,适合带了小孩子去看。不过,如此简单的剧情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所以,发言大多无力。要么回想一下当年,要么赞扬一下爱心,甚至是谈谈对社会下层的关怀。

我个人不喜欢《长江七号》,因为我没有儿子或者女儿,而我自己去看这种片子年龄又显得偏大了。这么多年里一直很欣赏周星驰,完全是因为无厘头的疯狂想象力。有这种想象力在,凭借极为简单的道具就能产生丰富的效果,并不需要多少电影特技。在我看来,无厘头电影里出现过多的电脑特技,那是想象力枯竭的表现。《国产007》里,那只古灵精怪的枪。《大话西游》里,闪一下就OK的月光宝盒。《大内密探008》里,那架人肉阿帕奇直升机。《回魂夜》里,那些会飞的帽子和雷达一样的花。这些东西让人觉得有趣,让人开怀。纵观周星驰拍摄的影片,在《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前,运用特技最多的是《百变星君》,但是那片子并非是周星驰最好的影片。

从《少林足球》之后,周星驰的电影对特技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壮观和瑰丽的视觉效果取代了想象力。那么多年里,我一直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是因为那些无厘头的台词,而是每次他都站在小人物的视角讲故事,每次都在司空见惯的事情和物品上以狂野的想象力激发出特技所不能企及的效果。现在,貌似还在讲小人物的故事,但是想象力却消失了。《长江七号》里的公仔娃娃除了能取悦小朋友而外,对我这样的成年观众毫无任何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找比较Cute的造型设计简直易如反掌,倒是设计出福娃这种惊骇世俗的绝顶丑八怪才需要超卓的能力。

春节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电影院带着小朋友一起看《长江七号》。这里可以提醒你,其中的无厘头演出基本上都分摊给了小朋友。这完全可以理解,当无厘头成为老爸以后,老爸要有老爸的样子。所以,无厘头要从娃娃抓起。

 短评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做作到极点。星爷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脱离底层太久,只剩下空洞无力简单粗暴的穷富、善恶、好坏两分法。富人一律丑角,仙女一律仙女。不再草根的星爷。

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较差

巨讨厌这部片!巨讨厌!还有那个丑死的公仔!

8分钟前
  • 唔破司
  • 较差

怎么说呢,大家都在骂,我想说两句好听的,可不知道从哪说起。

13分钟前
  • 蛮爷
  • 还行

不一样的星爷也不错,7仔很萌,偶尔看一下这种的,让心情放松,感觉还可以。

14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徐娇小时候就是个男孩子,现在好像很喜欢cosplay,七仔很可爱。

19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你相信我看这部片看哭了吗。我真的太敏感。

20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看周星驰的电影,感受的是一种善良。表现小人物的辛酸,给予小人物以希望。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这个电影当时特别火,我看完之后,除了感觉七仔挺可爱,其他没有太大感觉。

27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较差

这部电影看哭了唉七仔真的好萌啊

28分钟前
  • 不吵的猫
  • 推荐

挺好看的电影啊,长江七号很可爱*^o^*,家里还留着公仔呢,徐娇演得假小子真不错

33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同期的片子,有哪一个大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农民工这个城市的无声背景?

34分钟前
  • 墨一石
  • 力荐

曾经一度以为徐娇是男孩子的举手。长江七号好萌啊!

38分钟前
  • grace-xhu
  • 推荐

其实周一直在创新和思考,在电影里加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40分钟前
  • 石头星
  • 还行

电影是感人的,但不够吸引人!

41分钟前
  • 铃儿响叮当
  • 还行

还是挺感人的片子

45分钟前
  • shield
  • 还行

我竟然没有打分?记得这个电影还蛮可爱的。故事情节比现在好多电影好太多了,演员演技都很好。

47分钟前
  • 开膛手菲欧娜
  • 力荐

"爸爸,天上好像有飞碟~ 儿子,那是你眼睛里的眼屎~" 娱乐至上,贺岁片就应该这样,有哭有笑,很放松,适合减压!适合很多人一起看个个笑的像个傻逼似的……

5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你们的良心都被恶搞吃干净了

54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啥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满大街到处都是七仔玩偶。

59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一只外星小狗的故事。

60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