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失控

动作片美国2012

主演:戴恩·德哈恩,亚历克斯·罗素,迈克尔·B·乔丹,迈克尔·凯利,阿什丽·欣肖,波彼德森,安娜·伍德,克里斯朵-唐娜·罗伯茨,阿曼德·奥坎普,乔·瓦兹,马特·阿德勒,罗伯特·克洛特沃西,克里斯蒂·法瑞斯,丹尼尔·博克,Byron Thames,马特·诺兰,查尔斯·L·坎贝尔,史蒂夫·克莱默,艾什丽·佩顿,保罗·佩普

导演:乔什·特兰克

播放地址

 剧照

超能失控 剧照 NO.1超能失控 剧照 NO.2超能失控 剧照 NO.3超能失控 剧照 NO.4超能失控 剧照 NO.5超能失控 剧照 NO.6超能失控 剧照 NO.13超能失控 剧照 NO.14超能失控 剧照 NO.15超能失控 剧照 NO.16超能失控 剧照 NO.17超能失控 剧照 NO.18超能失控 剧照 NO.19超能失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04:56

详细剧情

少年安德鲁(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饰)就像绝大多数宅男那样,内向、不善言辞,还有轻度的社交恐惧。来自父亲的打骂以及母亲的病重,更让他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戒心,成了躲在镜头后面的拍摄狂人,整日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为了替安德鲁的未来打开局面,表哥麦特 (亚历 克斯·罗素 Alex Russell 饰)邀请他出席校园派对。聚会过程中,在表哥好友史蒂夫(迈克尔·B·乔丹 Michael B. Jordan 饰)的建议下,三人进行了一次惊险的野外探洞之旅,并意外获得了自由操纵物体的超能力。这成了他们生活的分水岭——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催促三人不停对自身能力的上限发起挑战,而安德鲁无穷的创意使得他成为了伙伴当中的佼佼者,聚会的明星。可惜好景不长,日渐增强的能力并没有带来幸福,不加节制的安德鲁越玩越过火,终致走向了一条不可挽回的毁灭之路……

 长篇影评

 1 ) 我为什么给这样的电影满分评价

话说,男主角怎么那么像Jack呢……
已经习惯了追逐明星,追逐效果,追逐票房的我,偶尔也需要换换口味,休息一下。
这个时候我并不吝惜掌声,只是希望有些东西能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欣赏,那也并不奇怪。就像每双眼睛都不一样,除了都在观察着这个世界。
片子的开头乏善可陈,很普通的场景,表哥麦特滔滔不绝地谈论起哲学来,我都要睡了。
然后安德鲁他们意外获得了超能力。这开始有点意思起来了。
就在我以为会是个灰姑娘似的故事时候,安德鲁差点把一个想超车的家伙杀掉。麦特紧张的要死,安德鲁却吃惊于自己的能力。
然后他们又开始了狂欢,超能力被用在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带来各种便利。这不就是我从小梦想得到的么?
可是,超能并没有改变什么根本问题。安德鲁还是不受欢迎,他妈妈还是病入膏肓。
就在这巨大的反差下,朋友的死更是击溃了安德鲁。封闭自己,怪罪自己,迁怒于这个世界。
悲剧有点意外,也顺理成章。他们为什么想去喜马拉雅呢?也许就是为了找到心灵的平安。
不得不感叹美国编剧的功力,总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创意,又能把丰富的内涵赋予其中。
一些线索,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有联系,那电影就是成功的。
片头有这样一个镜头,车缓缓从路边开过,草地上蛮是垃圾。安德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没人关心他,就像没人关心垃圾。缺乏存在感可能是他买录像机的初衷。
安德鲁差点把超车的家伙弄死。那时他就表现得不知所谓。事后还对麦特定下规矩斤斤计较。他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上的确存在问题。这也是最后悲剧的铺垫。
表哥麦特一开始在车上读哲文,这个角色有点特别。他在超能上领悟最差,也最不热衷于此。看上去很老成,其实很害羞。在追女孩的时候,他都说从高一就开始注意她了。
在医院里,安德鲁的父亲哭着忏悔。其实他也是很善良的。他最初的职业是消防员。在安德鲁出门的时候照顾他得母亲。但他跟安德鲁一个毛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哭着哭着就失控了。
虽然超能力很有意思,但是大部分的镜头还是都用在了记录他们的生活上了。他们三个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到遗憾的东西。在有了超能力之后,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
安德鲁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他还是没有理解他的父亲,帮助他的母亲。他得到了朋友,却在心里抗拒着他们。人就这样子的状况下失控了。
这部电影就像用一个漂亮的包装,演绎着情理剧。而这些情理,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必然需要领悟的。
于是,就有了以上。

 2 ) 类型片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就像分析一个文本,你可以用作者论的分析视角、用女性主义的分析视角、用精神分析的分析视角、用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视角。这些乱七八糟的主义,说白了就是一套工具,帮助我们来更好地理解文本。

现代哲学不讲本体论了,出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之后,好像连认识论都不敢再随便说了。哲学家提出个自己的哲学观点之前先给读者(其实是那些批评家)打个预防针:我这个是方法论的观点,所以你们就不要喷我了啊。方法论因为不强调自己有普适性和绝对性,所以最能摆脱当代对于哲学理论形而上学的指责。

比较讽刺的是,现代主义的哲学家没一个逃过了这样的指责,虽然他们在自己最风光的时候总是指责别人和前辈没有摆脱形而上学的思维惯性,但当后起之秀们需要打破他们的哲学观念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时,无一不是同样指责他们的哲学依然带有形而上学的痕迹。比如胡塞尔、比如海德格尔、比如萨特、比如列维-斯特劳斯、比如德里达。

所以在当代,谈哲学最稳妥的方法是,先跟对方说清楚,咱们只谈方法论。所以你就别跟我唧唧歪歪了。我知道我的理论有缺陷,我知道我的理论只能说明局部,但我的理论就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新的思维工具,所以它的缺点正是它的优点。它能够启发你以新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情。所以你看,布洛克曼在当代为结构主义进行辩护时的策略,就说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论,甚至不是认识论哦亲。

所以同样,作者论啊、女性主义啊、精神分析啊、意识形态批判啊,虽然作为一种理论都有它的缺陷和局限性,但作为一种进行电影文本批判的方法论,还是可以保留它们的地位。

=============以上是废话,可以看作我的吐槽,华丽的分割线=============

很多人给我推荐说这部片子是反超级英雄的电影,但看完后很明显,这部电影的主体是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应该跟《魔女嘉丽》、《大象》、《让我们谈谈凯文》和《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是一类电影,而显然跟《蜘蛛侠》、《超人》、《蝙蝠侠》甚至《全民超人汉考克》不是一类电影。

所以《超能失控》当然也就谈不上反超级英雄,导演既没有在影片中把超级英雄电影的固定套路作为嘲讽对象,也没有在影片中把超级英雄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作为批判对象。其实除了用上超级英雄的一些概念和元素外,这部电影根本上和超级英雄没有任何联系。《魔女嘉丽》也谈到了超能力,但不会有人会认为《魔女嘉丽》是一部超级英雄片吧?

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超能失控》也不能简单等同于《魔女嘉丽》,超级英雄片对于《超能失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这就是文章前面谈到的,超级英雄这个概念在这部电影中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而是方法论意义上的。

超级英雄片,作为一种类型片的概念,它具有本体论意义。比如我说“《蜘蛛侠》是一部超级英雄片”,跟我说“苏格拉底是人”,超级英雄片和人这两个词都承担了“Being”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

但放到《超能失控》这部电影上,超级英雄片则构成了方法论上的意义。超级英雄类型片的一些前提设定和观众默认,帮助这部电影的影像美学得以进一步形成。如果不借助超级英雄这个概念的工具价值,那么这部电影就是无法拍成的。

我说无法拍成是无法形成这部电影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态。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电影太多了,要在主题上拍出新意实在太难。拿这个故事跟《魔女嘉丽》对比,基本上会发现两个故事没啥区别。所以能做出创新的只有讲述手法和影像美学上。《让我们谈谈凯文》运用了两个时空的双线叙事的方式来讲述成长问题,《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则运用散乱和碎片化的剪辑方式来达到一种新闻片的效果。

《超能失控》跟风了近期比较流行的伪纪录片风格,这本身在叙事和影像风格上没什么新意,《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死亡录像》、《心中的恶魔》、《苜蓿地》都玩过了。本片的真实感和冲击力还不如《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来得强。

而且本片到了派对那个段落时,着实让我迷惑了起来,居然出现正反打了?后来我才理解导演的规则,只要有摄影机在对面,电影画面就可以表现,不管那个摄影机是谁的。这样倒是方便叙事了,但就完全消解了伪纪录风格的价值,因为事实上,导演将不同摄影机的片段剪辑到了一起(正反打的出现是最让人困扰的),而伪纪录片的真实感原本就来源于摄影机的存在导致电影里的时空没有被人为割裂开来。

这种缺陷被超级英雄的元素所拯救,使得这部缺点多多的电影产生了自己最大的特色。那就是在电影后期,当男主角掌握了能使摄影机自由漂浮的能力后,伪纪录的风格与超级英雄片的华丽场面调度被结合到了一起。这是这部影片观感上最让我爽快的地方,也是唯一让我感到新奇的地方。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超级英雄片的超能力设定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来拯救伪纪录片在叙事和场面调度上的困难?超能力的设定,不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影响这部电影(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并未因为有超能力而被归纳为超级英雄片),反而在方法论的角度上影响了这部电影的影像风格和场面调度。这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类型片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为各种其它形式和其它类型的电影注入新的生命。

在以前的好莱坞电影中,类型的混搭就并非一种新鲜事物。歌舞片和西部片的结合,喜剧片和西部片结合,都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而最早是欧洲的艺术片导演,开始有意识地把好莱坞的类型片作为自己手中的工具,来完成艺术片的拍摄。比如戈达尔的《精疲力尽》与强盗片的关系、哈内克的《白丝带》与悬疑片(或侦探片)的关系、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与女性情节剧的关系。但像这样,好莱坞类型片本身把其它类型片作为一种方法论来运用,似乎还是一种新鲜的尝试。也许这又是好莱坞一次华丽蜕变的预演?我们拭目以待。

 3 ) 看到这里我不禁大喊A.T.Field 全开!!!

看了预告片本以为这是在对星战里原力的恶搞,今天看了全片才发现这尼玛就是抄袭EVA啊,连搅基都抄袭啊魂淡!

卧病在床的母亲,酗酒又狂躁的父亲和并不富裕的家庭活脱脱地培养出一个自闭又懦弱的Andrew(碇真嗣)幸好还有一个友善的表哥Matt(渚薰)后来还结识了Steve(东治)

三个人获得超能力之后(成为驾驶猿)Andrew在棒球练习的时候显露出自己的天赋,(同步率100%!!)

Andrew和Matt在湖边的谈话
"Matt, do you like me?"
"Yes,of course.....blablabla
(请参见EVA TV版24话,真嗣和渚薰的第一次见面)

而后Andrew又在飞行事故中救了Steve加深了两人的感情(参见EVA TV版3话真嗣英勇就同学)

接着Andrew又凭着这种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赞扬还有妹子的追求,Andrew很开心并且开始依赖这种能力,但是破处失败,反而成了大家的笑料.....还是孤独一人啊,真是痛苦啊....

痛苦中Andrew间接害死了Steve,在痛苦中Matt却依旧责备,再加上父亲的无理取闹和母亲病危, Andrew同学开始报复社会(参见18话真嗣搞死东治君)

父亲在医院把母亲的死都怪在Andrew头上
"It's all your faults !!"
这里把Andrew的心理扭曲推向了极端.
那个唯一爱我的人已经死了,生有何用,不能欢笑,既然这个世界让我如此痛苦,那么,你们都给我去死吧!!

暴走!!!

此刻Matt才明白自己真正在乎的是Andrew,
在半空中Matt尝试用爱去劝说Andrew
"别这样宝贝儿,我们可以在一起的"
但是It's too late
"你只是为了救那些屁民,你根本不爱我,你这个骗子,你这个混蛋!!"
说着把公交车砸向Matt
无可奈何之下Matt也只好把战斗指数提升至200%把Andrew干翻在地
纵使Matt开挂也不敌的暴走状态的Andrew痛苦地大喊施放心中的拒绝,顺带把打伤情郎手指的臭cop掀飞.
"Leave me away!!!"
看到这里我不禁握拳大喊 "A.T.Field 全开!!!"

最后在城市的广场上,面对无数瞄准自己的狙击,面对所有人的冷酷,带着绝望与愤怒,Andrew开始爆发开始觉醒!!
思想被痛苦点燃而熊熊燃烧,灵魂沸腾着撕扯肉体.
突破肉体的束缚,变成超越世间常理的生命体,与天地万物化为一体成为能量的浓缩体.

旧世界即将终结.
第三次冲击开始了!

在这关键时刻,原本摊在一旁的Matt却抱着只让Andrew一个人幸福的愿望,被封印在广场上的朗基努斯枪从后方洞穿了他....终止了这一次冲击.

最后Matt带着承载着Andrew记忆与灵魂的摄影机来到了西藏,说了一大堆模仿断背山里德尔玛那句"I swear"与尝试大叫制造雪崩失败后像个超人一样酷酷地飞走了.

 4 ) 现在知道打孩子就是最大的犯罪了吧

  你用暴力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学会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模仿了你的简单粗暴。对孩子客气点儿,早晚有一天他会长大。

 5 ) 饥饿者与饱食者的对抗,精神粮食不能填饱肚子。

      超能失控是部很奇特的电影,自始至终都是借监控或者主角的摄像机来完成对故事情节的讲述。镜头的不时晃动让人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谍影重重3也使用过这类技巧拍摄,不过感觉没有这么违和。
      
      表面上是像许多网友调侃的那样:一个屌丝是如何变成超能中二并发症患者的故事。当然,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真实内涵的底蕴无非还是两种思潮、两种文化观念甚至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

      这句话不是我发明的,是我从党史章节中抄来的。某个著名作者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另一个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即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目的诸如此类。

      有生存压力的人考虑自己如何吃饱,一天到晚疲于奔命。没生存压力的人才有 空余时间考虑生命的意义宇宙的起源。

      超能失控里面的三个主角其实也能划分为这两种立场。暴走的那位主角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亲酗酒还有家庭暴力倾向,母亲重病靠药物维持生命。他上的是公立学校,从小就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他自卑且没有朋友。这样的环境培养出来的他自然更多是考虑生存问题。如何生存,永远是他第一考虑的问题。

      第二主角他的堂兄,家里房子装修不错,有车还有个漂亮女友,家庭条件类似中产阶级,生活压力全无。这种人对吃饱肚子没有太多的想法,估计也是个不知道粮食短缺为何物的主。
  
      和他堂弟一样,他也有一定程度的饥饿感;不过他吃不饱的不是肚子,而是大脑,这位堂兄缺乏的是精神粮食,这些是只有吃饱了撑的状况下才会考虑的问题;他希望得到他人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可。所以他才会努力的去照顾这个看起来无依无靠相当可怜的弟弟,无非是要在内心寻求一种满足:看,我多照顾他,看,我是个合格的哥哥。

      他对堂弟的各种关照,希望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堂弟的人生观。在这里,两大意识形态发生了第一次剧烈的碰撞。战场就是暴走主角的大脑。我要的是生存下去还是生活下去?他第一次考虑到自己的处境。

      他的家庭经历和他的思想经不起这么高层次的拷问。于是产生了一个追寻结果的精神寄托:摄像机。 摄像机的出现贯穿了整个故事。其实就是暴走者的第二人格化身,也是他的某种精神寄托。摄像机没有生活压力也不参杂任何情感,只是冷漠的拍摄下镜头前发生的一切。

      这几乎可以作为暴走者的图腾,尤其是他用异能高高托起摄像机从高处拍摄自己的时候;这个角度完全可以称为“上帝视角”。那么究竟谁是上帝?当然是最终观看拍摄的人,也就是他自己,他能很好的产生代入感。

         
       现在说说第三主角,黑人。美国似乎有法律表明,若是一部电影里没出现几个黑鬼,那么它就涉嫌种族歧视。还有评论就此抱怨中国电影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理由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一个黑人出场。

      黑人有单亲家庭背景,但是从他的交际圈以及他对性的涉及程度和他死亡前对暴走主角的劝说,口口声声我是你的朋友这些话语来看。似乎他也不存在生活压力。 从立场来看,他也是属于“吃饱了撑这类”。缺乏精神粮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来坚定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故事的悲剧也就起源于此,黑人和堂哥从未想过要真正去了解他。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堂哥加上黑鬼对暴走者。二比一,他被暂时拉入了生命意义阵营,忘记了生活的压力。并开始尝试寻找新自我寻求被人认可。企图用精神粮食去灌饱一个人的肚子,这根本就是件南辕北辙的事情,不能从根本是解决问题。

      主角总共做过三次尝试,第一次被他父亲一巴掌扇倒,第二次超能力失控,差点杀人,饱受其他二人的责难。第三次吐了女生一身还被讽刺为怪物,遭遇性创伤,这次打击可谓影响深远。精神粮食补充完全失败。

      最可怕的是当他回到家后继续遭遇父亲毫不留情的打击、母亲的病瞬间把他拉回到生活压力阵营。就像施在灰姑娘身上的魔法,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过,发现一切原来都是泡影:堂兄和黑人的友情、晚会上大魔术师的称号、各种粉丝的崇拜、甚至是身上的异能----都敌不过口袋空空饥寒交迫的窘境。

       郭德纲的相声也说大英雄手中枪能翻江捣海,也难敌饥寒穷三个字;何况英雄至此未必还能算是英雄。 更何况一个渴望亲情圆满而不得,又被压抑到窒息的孩子?

      黑人和堂兄的努力终究白费,这是意料中的事,一开始他们就走错了方向。

      在生活的压力下,最终暴走主角背弃了与两人之间的约定。开始寻求能力与金钱之间的平衡。吃饱了撑者坚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吃不饱饿者认为能力越大,食物越多。“仓禀足而知礼节”其实就是一个折中的说法。

       屁股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他的生活压力太大,大到不堪重负,或者说是他太饥饿,精神与物质粮食双重缺乏到了极点。以致最后他喊出了“我是顶级掠食者”的口号。从获得异能到现在没有获得一点实质上的利益,没能缓解一点生存压力。他,已经饿疯了。

       堂兄那些有关亲情友情的话已经唤不回他,他急需粮食来填饱自己。

 6 ) 超能失控,人性暴动

伪纪录片还被人当成新鲜玩意的那会儿,只要拿个摄像机晃呀晃就能引人尖叫连连(当时甚至有人提议将伪纪录片归入恐怖片的一个分支)。如今主视角镜头大行其道,观众就那么好糊弄了,摄影机存在的合理性是最容易被摆上台面的问题,很少有人还会对随时随地扛着镜头奔命的一根筋主角买账。

本片之能被成功纪录化,其原因与剧情休戚相关。首先是主角的性格使然,家暴的父亲、病患母亲、窘迫的生活、孤僻自卑的性格、疏离的人际关系使得少年安德鲁成为严重自闭者,开篇不久他就坦言摄像头是他隔绝外界的心灵墙壁,从摄像头看世界成为他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必备措施。结合后面他逐渐展现出的强烈偏执和一意孤行,我们不难想象,无论是在家独处还是出入公共场合(迪厅,校园),他都有充足的动机和动力随身携带DV,即使被屡屡骂做怪胎。摄影机的存在让他的不合群更甚,不仅忠实记录了故事,还成为推动剧情的重要道具。

超能力的科幻元素提供了另一层便利。伪纪录片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场面调度呆板,但本片的镜头运动却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拘束,原因在于主角的脑控超能力可以操纵DV飞天遁地。安德鲁躺在床上目视镜头缓缓拉起(DV飞起),这在普通电影中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表现角色落寞心态的镜头,但除了本片,任何伪纪录片都不曾复制过。第二幕中三位主角的超能力都已炉火纯青,场面调度比第一幕丰富许多,很多段落仿佛有摄影师在场,几乎消解了任何伪纪录片的痕迹。你可以说他作弊,但在逻辑上完全能自圆其说。

片中数次出现镜子,都有作为叙事功能的考量。伪纪录片中的拍片者通常是最难见到“庐山真面目”的那位,但本片中的安德鲁既是主角又是拍摄者,让他长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显然不妥,只能通过镜子屡次让他“出镜”,直到DV可以脱离手持漂浮。麦特的女友也被设计成一个摄影爱好者,保证了他俩这条支线不必束手束脚,但由于麦特不能在家展示超能力,镜子也是必不可少。

总体来说,本片的伪纪录风格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幕超级写实,很像你在油条帮(当然需要爬墙)上随处可见的那类外国小伙展示绝技或笑料的视频,尤其是恶作剧那几段,如果在电影宣传前能摆上网,绝对可以以假乱真;第二幕开始拜超能力所赐,镜头得以行云流水的游走四方,好几处令人感觉不到其摄影机的存在,只有在猛烈撞击时疯狂倾覆,方能找回临场感;第三幕有大段特技,超能力战斗的破坏场面通过剧烈晃动的DV、各处城市监控和新闻画面拼贴而来,通过剪辑制造出一种蒙太奇的假象。

在此笔者要炫耀一下剧情预测能力,影片未过半,我就猜到那黑小伙史蒂夫命不久矣。三主角中史蒂夫一直是最弱的一环,两兄弟促膝谈心时他总是缺席,但更关键的是,伪纪录片必须有一个拍摄者存在才能叙事,安德鲁DV不离身,麦特有一个摄影爱好者女友,但主创用什么方式去关注史蒂夫的私人空间呢?再怎么增加摄影机似乎都显得荒唐吧。结合预告片中高潮对决时只有两兄弟在场,这猜测也八九不离十了。其实依笔者之见,史蒂夫死的太冤,大可以安排他受伤失踪之类,一样能引发安德鲁脾性失控,影片数次强调安德鲁的异能要强于麦特,那么片尾安排麦特与史蒂夫二打一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正如《苜蓿地》是怪兽灾难片的DV化,《阿波罗18号》是太空冒险片的监控化,本片高潮的激斗则是近年来横扫票房的美漫英雄片的新闻纪录化。由于预算所限,这段战斗并没有太惊艳的视觉效果(但相对于1000万的投资仍足够骇人),比起那些动辄耗资过亿的漫画大片,它只有一处画面冲破窠臼:无外形变异、无装甲防护的血肉之躯击穿钢筋混凝土、在水泥地砸出大洞。

真人电影中本是不允许直接展示此类场面的,必须采取一定的迂回,读者不妨回忆最近大片中能以身体摧毁建筑(注意不是玻璃而是砖墙,银幕逻辑中玻璃是比人“脆”的)的角色,《X战警前传》和《无敌浩克》中是外形变异人,《钢铁侠》和《特种部队》有盔甲保护,《歪小子斯科特》刻意用了游戏基调,《变形金刚》压根是铁疙瘩,迈克尔•贝还小心翼翼不敢给近景……想想漫画和卡通中最喜欢拆建筑的超人,在真人电影中没有一次这么干过,就是因为他看上去是个“肉体凡躯”,而且影片风格又较写实。审查制度认为这类场面会产生太强的误导性,导致某些漫画的打斗趣味始终未能再现银幕。本片因为采用粗糙的监控画面,才使这段深得美漫精髓的打斗得以保留。

撇除所有科幻元素,本片忠实反映了一名问题少年走向自我毁灭的心路和行为轨迹。他对现实的愤懑需要宣泄的通道,从单纯无恶意的恶作剧,到虐待动物的若无其事,再到以直截了当的暴力报复人群,最后不可遏制的失控成砸车毁楼的恐怖行为,暴力就像毒品让人上瘾,能麻醉一时之苦,却无法提供根本的释放。对哲学的迷恋是他不归路的催化剂,断章取义的自封为王,仿佛为自己的暴行找到了来自智者的理论依托,只不过是偏执狂的一种一厢情愿罢了。发生在安德鲁身上的悲剧,在现实中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那些主角没有凭借超能力大闹一场,就连见诸报端的权力都无,在默默中辞别这个他们不愿面对的世界。影片将悲剧归罪于家庭和社会,虽老套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当然,深入探讨社会命题不是商业片所能承载的功能,在惊悚的情节外能令人思索一番,已是不错的成就了。

文/方聿南

 7 ) 其实看超能类电影的时候,一直都有在想:当一个并不高尚的人获得了超能力会如何?

看《蜘蛛侠》《超人》《绿巨人》之类的超能英雄片时,有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如果蜘蛛人、超人、绿巨人们如果并没有电影里那些英雄们那么高尚伟大为国为民的话,他们会做些什么呢?会不会因为私欲做出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

《蜘蛛侠》里曾经有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我觉得 ,“能力越大,欲望越大”。。。

当一个本来不为人注意甚至经常被人欺负、生活条件不好甚至可以说艰苦求存的人,突然一夜间拥有了超能力,那么他会做什么呢?

是拯救世界,与坏人做斗争,牺牲自己,成全普罗大众?还是会为了切实的私欲私利,而做一些“小勾当”?

每每想到这里,我也总是忍不住会想,如果是我。。。 我会怎么样?我会拿这超能力用来做什么?


片子里的安德鲁显然是有些极端,但是他的表现其实又说得通:坏学生要欺负他,嘲笑他,他就拔掉别人的牙齿;母亲病重需要药,但是却没有钱,于是他去抢劫那些小混混;钱不够,为了给母亲买药,只能继续去抢钱...而当他被炸伤躺在医院里的时候,一直酗酒并殴打他的父亲来到他的床前,告诉了他母亲死去的消息,竟然还认为是他害死了他的母亲,他母亲的死是他的错,要他向自己道歉.. 悲伤和愤怒,自然冲破了他最后的道德底线和理智。。。


安德鲁其实是个特例,但那些大片里的超能英雄们,又何尝不 是特例?

也许真正的普通人,绝大多数的平凡人,乍得超能力后,既不会变成超能英雄们惩恶扬善以打击罪恶拯救世界为生活第一目标,也不会一下就堕落成要毁灭世界或者统治世界的超级大反派。 绝大多数人,也许会偶尔做做好事惩治惩治坏蛋,但更多的,也许是偷偷地用自己的超能力为自己谋点福利。。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让别人没办法欺负自己,保护自己喜欢的人,惩治自己讨厌的人。。。然后闷声发大财。。

 短评

屌丝一夜之间变成超级高富帅的崩溃故事,家庭悲剧,青春叛逆,依靠超自然的方式来进行解脱,大概是所有人梦想的一部分吧。伪记录风格,镜头主次有点乱,主题倒是非常现实,特效简单,主人公很有当年小李子的外表

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弱小懦弱的人果然是不能突然得到强大力量,不然只会将自己给毁了。【St Lukes with Simon。

5分钟前
  • an_girl
  • 力荐

这片子的伪纪实风太正了,超能力赋予了摄影机完全的自由度,这个招数挺够聪明的;而且也没有把故事升华到所谓更高的层面,它所做的无非就是给人以足够爽快的体验罢了;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隐性点播恰到好处。

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不知所云

10分钟前
  • shaonanbilly
  • 很差

超能力什么的只是噱头,对各种摄像机的操纵与剪辑精彩异常,视效的潜力被充分发挥,而故事本身的潜力则完全被放弃。

1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美国高中版的科幻马加爵

1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屌丝的不幸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屌丝却各有各的逆袭。

22分钟前
  • 还行

又是这种家庭录影带式的小成本科幻。其实视角蛮有趣,好像几个青春片主角突然拥有超能力,尤其前面恶作剧的部分很好玩。不过你总要帮助故事发展下去,结果越玩越大反而失去了最初的乐趣。这帮孩子都不看X战警的么,就没有什么启示?下一部也要开启了,可惜新鲜劲都过了。卢瑟平天下啊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看着这仨屌丝的超能力,我的脑子里都是万磁王法鲨鲨,当然这个联想挺让人内心愉快的。伪记录,万磁王,不算新鲜的创意,在拥有超能力之前很俗气,超能力失控之后很流水线,但那些飞上万里高空、空中搭建乐高城堡的创意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心生羡慕。不错的流水线作品,能闪几处小亮点也就知足了。★★★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家庭录像带版阿基拉。。。。。

32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这部电影里面有我所有所有的梦想

34分钟前
  • CHEN
  • 力荐

以为前面一阵小打小闹后能有更有趣的事发生,谁知道越到后面越乱来,感觉编剧是故事讲不下去了破罐子破摔,结局也很坑爹

35分钟前
  • yondz
  • 较差

1千万美元成本难以置信。可惜剧情在每一个可以深挖的地方都没有深挖,但为了票房保险中规中矩也不奇怪。

38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伪home video片看过苜蓿地之后就再无创新了嘛?莫名其妙就变万磁王了其实明明还可以来点更嚣张的剧情。。

3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teen+superpower,看完即時想起我很愛的misfits以及akira亞基拉,不要和我說男主角的概念不是來自鐵雄,他表哥角色功能上根本就是金田吧..其實影片"正常"去拍亦可,利用found footage的氛圍作催化其實效果不太明顯,不過偽紀錄片來說也是屬於比較好睇不俗的一部;大橋唔錯,只是後段比較急,有點捉到鹿唔識脫角

41分钟前
  • K
  • 推荐

當你接近崩潰失控的時候,那甚麼也不能阻止你了!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極度自卑的男孩用異能向這個平公平的社會報復!電影其實可以玩得更加酷,既然電影最後發展到全面失控的局面,那劇本不應該可以玩得更加瘋狂嗎?起碼令我們想起科幻電影的時候會記得這部電影!接下來可以期待同類作品<Project X>

45分钟前
  • 一朵潛水云
  • 还行

本片跟《勁揪俠》(Kick Ass)一樣,嘗試重新定義英雄片;不過,跟後者將類型巔覆同時玩味濃不同,本片的人物設定雖然不俗,但劇情及拍攝卻沒有出彩之處,全片充斥沒有必要的手搖鏡,劇本異常單薄更是致命傷。

49分钟前
  • 過客
  • 还行

如果每个转折点处的剧情都能稍微延伸一下,就是我的年度最佳候选了!张力和氛围都已经做到相当不错。区区一千万美元出头打造的特效惊喜不断。男主侧脸好像小李子!另外这类片子里每一个自己都快挂了还死死抓住摄像机不放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你懂的。

53分钟前
  • 猪大腿
  • 推荐

其实超出预期,不算常规superpower电影,伪纪实也还不错,我多么希望最后一个镜头又出现摄像机在空中悬浮晃动的效果啊!男主长得太像hit girl了,这个underdog黑化版正太应该很有故事的,可惜片子有点儿虎头蛇尾了,最后爆发得好牵强,总觉得差点什么。另,片名想说什么!?!?

55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挺有想法的小成本科幻,就像弹幕说的:导演到处找摄像头真不容易。戴涵涵,记住啊,你必须是未来奥斯卡影帝,自打7前年《扪心问诊》的中二少年起,就已经看好你,好好演,期待属于你的Oscar moment。另:道哥的魅力,可以颠覆秃头男人不能帅的世俗标准。

59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