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粤语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张旭,张昱,海金星,纵红雨,喻峰,俞格,李泽英,林宸西,麦克峰,方程,杜马斯然,王绮娴,赵擎,刘宁宁,周凝

 剧照

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2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3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4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5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6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3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4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5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6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7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8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19城市24小时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16:48

详细剧情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于2019年5月20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季《城市24小时》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通过不同时间节点上真实和鲜活的生活图景,找寻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个性;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中还原被忽略的城市之美。

 长篇影评

 1 ) 旧与新

纪录片 《城市24小时》通过拍摄:进货人、拉货郎、卖面人、理发店与餐厅老板等人一天的工作与生活,展示了厦门的24小时,以原住人与外来人的不同生活视角来揭露这座城市在时间长河里新旧变迁,冲突矛盾与融合。导演用镜头跟随着城市生活的参与人之一,以一个厦门人的视角,客观的记下城市在24小时内的经营运转。 旧与新,是旧的原住民与新的住户游客相互融合,是新的鼓浪屿发展道路与传统人力板车拉货的配合,是菜市场的古老存在与他的新潮元素添加,或是木偶戏与传统歌的空间并存,变老的人与事物,习俗与各处新来的人带来不同风情,与新兴发展方向的对比融合,以及在快速发展下,厦门作为沿海城市在“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地位,从微观视角出发,以不同身份市民为了生计,在各自岗位上为城市经济的连转运营做贡献,展现了城市发展,离不开这些个体的努力工作。导演用视听语言按时间顺序的剪辑为新与旧并存,做出了和谐共生、互相包容的真实记录。 片头用一个展示城市的延时镜头,与流动的车灯,逐渐变换的机械齿轮,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告诉观众本片的主题内容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这篇中大量运用了远、全景别拍摄城市远景全景,在展示城市间不同特色风景的同时,也印证了篇中所处的时间。在拍摄不同人物的工作片段,到大远景以及中近景的切换,暗示了城市里还有许多与片中人物一样,在辛勤劳动的民众,拍摄的部分也只是城市中偏安一隅冰山一角的存在,给出时间,引发了观众的思考与联想,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多次在拍摄人物的时候,使用跟镜头,镜头的晃动感,能使影像更加真实动人,具有生活气息的片段,能让快节奏发展的城市,产生一层慢生活的温暖感情。如何在影片中展现过去与现在的连接?导演使用了一个跟镜头,跟着老年夫妇提着乐器穿过一条所谓鼓浪屿最窄的小巷,如同穿越了时间回到过去,连接未来。……………… (上个月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写完,咕咕咕)

 2 ) 至少应该打8.5分

这么好的纪录片,不知道为什么给这么少的分数。

每一集都喜欢。越看越感动。尤其厦门那一集。东北口音一出来,马上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有趣的地方也多。印象最深的是成都软件园那几个直楞楞站着的人,随身携带物品的展示。最后一个人狡黠地一笑,浑身上下只有一把钥匙(还有个什么忘记了),也马上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但是导演没接着说下去。

还有九十岁的成都老爷爷,他孙子已经是爷爷了,他还在厨房里做回锅肉呢,这也太可爱了吧?

喜欢每一集洋溢出的烟火气。

敬佩编导的才情。

期待能有下一季。

如果没有第二季,打算再看第二遍。

 3 ) 湖南编导联考题!考试院终于爱了我一次。

考试院终于爱了我一次,被摄影考试吓到的我真的超级紧张这次的片子。刚知道考纪录片我还吓了好大一跳,结果片子看着看着老子就爱了!解说词好温暖!!!还有叙述结构,超级完整的喔!他的主题应该就是想表现在深圳这种冰冷大厦耸立的环境下依然有最柔软的人文精神,好暖心的纪录片,把深深圳的多面性和深圳文化,很好的呈现出来了。开开心心的出了考场,希望接着加油吧!

 4 ) ?

一直想说,通过纪录片或者其他形式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城市24小时》五集,先看了第一集郑州和第五集厦门,提到这两个城市你就会想到的东西。

提到郑州就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对于郑州,相隔太远,几乎是跳着看:把省会拉给郑州的火车,铁路人、还有胡辣汤、面、豫剧、富士康等,对于北方省和城市没有太多好感,总感觉活力不足,而最新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硕果仅存的北方城市北京和天津,也是显现了这点。

第二集从厦门开始看,虽说厦门城市不大,可名声不错,加之同省,画面一开,活力铺面而来,厦门就是鼓浪屿和文艺,鼓浪屿就是钢琴,文艺要去沙坡尾找,在沙坡尾的理发店中,悠悠的吊顶风扇,老式的理发室,还有从小在这家理发到大的84年小哥,倒茶喝茶话仙的开怀,这些画面有些港式电影的文艺,也许不能这样子说,这就是专属厦门的生活气。海边、海鲜、厦大、敲钟人对生活的热爱、开朗和积极,新地标,岛内岛外桥梁联,鼓浪屿与600米外环岛路,于是,小视角一定,轮渡船员与检票员的一家,放假时间不一,8天一次的重聚,还有下班回家吃饭,三代,父母,小孩,不管是怎么样,也是片中所说,无数中国式家庭相似的一种。

后续在看三个城市的24小时:深圳、武汉和成都,越发觉得无聊。中央级别的电视台拍出的纪录片感觉干巴巴的,毫无特色,中规中矩之极,幸亏只有5集,吃国家饭、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的工作人员大概是拍不出也不想拍了,缺少了一份热爱,做什么的都普普通通。

于是对于这三个城市,你可以想象的到的,就是他们所拍的,深圳就是前沿科级之城、香港的相邻、小渔村跟大城市的沧桑巨变等,武汉就是热干面、武汉话、铁路,成都则是大熊猫。

衣食住行,然后就是方言,郑州、武汉、成都和闽南话,大概围绕这个拍个名曰24小时的城市,并没有显出各个城市的特色,想要拍出下班后,大家巨嗨的场面,可是连这些个场面都显得如此的不伦不类、不敢放开,死气沉沉。

这个纪录片到底有什么特色能让我给个多少分,认真想了一圈,好像只能一分给厦门片中悠悠而转电风扇和成都片中画面一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气魄。

 5 )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味道

以下只是一些随手的记录,希望有一天能够有钱有闲真的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

1、郑州:也许你从来没有到过这里,但也许明天就会路过 郑州火车站 银基商贸城 二七纪念塔 胡辣汤 郑州莆田车站(调车作业) 豫剧、梨园春 紫荆山路 陈砦村 郑州国棉四厂 西郊 烩面(四厂烩面) 富士康 新郑机场 张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 即使外表一样,代表每个城市的故事却是唯一的 2、武汉:曾经,中国只有两座“大城市”,一座是“大上海”,一座是“大武汉” 过早(码头气质)、热干面 汉阳:玫瑰街 过江、武汉长江大桥 司门口 武汉江汉关大楼 二号地铁线的人多 光谷,光谷资本大厦 武汉大学(老斋舍,樱园) 人的一切痛苦 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生活,真是个沉重的词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武汉东湖、武汉楚天台 《汉阳门花园》bgm《归元》 归元寺庙 六渡桥 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 武钢、宝钢、红钢城 知音号游轮(三步踩) 汉口夜市、吉庆街、宝成路夜市、中山大道 3、深圳:还有比跑得快飞的高更刺激的吗?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中金(投行) 深圳福田 三和人才市场 深圳南山 华强北商业区,一米柜台 赛博大厦,一米台面 城中村 千间房屋一张床,百亩田地三顿饭 深圳湾口岸、罗湖口岸,跨境儿童 深圳北站,香港西九龙 园岭小学 科兴科技园 大中华国际交易中心 “胡润财富排行榜” 深圳书城:当整个城市堕入黑暗,这盏灯仍然为你点亮 栖息精神的永无乡 4、成都 熊猫基地 鹤鸣茶馆、抚琴社区茶馆,碧潭飘雪(茉莉花茶)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再瞌睡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可以在一杯清茶中得到和解 玉林菜市场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 看得见的地方藏着修仙娱乐,看不见的地方有着勤劳能干 宽窄巷子 农家乐、徐家大院 天府软件园 成都人才落户 九眼桥酒吧街 西岭雪山 余生很长,何事慌张 5、厦门:文艺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很厦门” 厦门海鲜(水产品)时令和新鲜(400万人) 鼓浪屿 海沧大桥 跳岛、厦门岛,厦门高崎机场 船的引航员(高级引航员不足200人) 八市菜市场(文艺而正宗) 沙茶酱 沙坡尾(追星和怀旧—文艺)(拉呱,聊天) 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 BGM《鼓浪屿之声》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曾厝垵 厦门软件园 圣妈宫娘娘 无锡:梅花 天心台、念劬塔、岁寒草堂、开原寺、清芬轩

 6 ) 有你有我有爱

看完了城市24小时,选取了郑州、武汉、成都、深圳、厦门五个城市来进行介绍,不得不说这几个城市都是比较有特点的大城市,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城市节奏的缩影。郑州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像是位本分的老农民,吃着最朴实的胡辣汤和烩面,干的却是最重最苦的活。作为省会城市,郑州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但同时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不平等,又给城市的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但是这座城市里勤劳能干的人民,也正是中国底层的缩影。作为生活在郑州的一名打工人,衷心地希望郑州能够越来越好。武汉是个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城市,由于靠着长江,水运十分便利。同时丰富的教育资源也诞生出一批巨大的新生力量。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武汉也体现出了它巨大的包容力和历史感。有机会一定要去武大的校园里逛一逛了。成都给我的感觉是个无比悠闲的城市。天府之国的美称可不是白来的,美景美女美食无一不有,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深圳作为一座新兴的城市,充满了活力与气息。城市的快节奏引领了全国的脚步。同时与香港的连接,也打通了香港和内地的大门。最文艺范儿的厦门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美不胜收的海边风景和唾手可得的海鲜便是其独一无二的证明。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属于它本身的独特符号,随着人潮的涌动,又彼此交汇相融。这城市,有你有我有爱!

 短评

第一集就热泪盈眶了

8分钟前
  • 河源
  • 推荐

铁道,服装批发,豫剧,商代遗址,四厂,富士康,郑大一附院。48分钟的时长,其中铁路说了将近20分钟。形成的画面和印象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全球最大的医院,人口大省,劳务大省。非常典型的河南印象。我强烈怀疑导演直接从新闻里抓取的内容要点。(而且文案写得真差

13分钟前
  • 周五晚
  • 很差

看了郑州,武汉,成都三个城市,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台词有点尬,尬的原因是内容过于的绝对,没有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核心和多元化,刻板印象的概括了一个个城市,24小时的内容显得空洞,并且每个城市没有完整的逻辑性。

14分钟前
  • cancan
  • 还行

看了第五集厦门的部分。要介绍这巴掌大小的地方,连出岛都没有。鼓浪屿八市沙坡尾曾厝垵,依旧是游客的厦门。

17分钟前
  • 木木
  • 还行

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深圳这个毫无个性又面目模糊的人工城市,堪称最大败笔,果不其然也是全季最难看的一集,渗出屏幕的铜臭味和尴尬。虽然创意是抄的,但素材和编排还是不错的,最大的看点还是人情味啊。

21分钟前
  • m89
  • 推荐

地球知识局推荐的纪录片,看了一集,郑州,不想看后面的了,感觉一般。城市,是目前大多数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它的24小时都在经历什么,从凌晨4点的郑州火车站开始,货运编组,二七塔,商代古都,胡辣汤,豫剧,棉纺织基地,全球最大富士康工厂,全亚洲最大医院,一个个零碎关于郑州的前段被刻意拼凑。表现城市不应该只是一些代表性元素简单的堆叠,而这些元素也不并符合24小时这样的定义,没有升华主题的记录,就是视频映像的流水账,一个个元素切换,郑州这座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看到纪录片的观众意味着什么,好像完全没有表达,解说也很空洞,没有内涵,不及格。

22分钟前
  • 立冬
  • 较差

本人生活在郑州,所以特意看了第一集。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高楼宏宇,也没有官方gdp式的城市色彩,里面是这个城市里最有温度的人物,行色匆匆,来去无名,被裹挟在这个城市的机遇与没落的洪流中。本集呈现的郑州像一杯泡好的茶,用力一摇,茶叶,茶根,茶渍,在杯子里翻滚,混混不清,但有茶香飘过。

24分钟前
  • Tutubaba
  • 推荐

热干面、大桥、轮渡、江汉关、光谷、武大、编钟、武汉人的东湖、红钢城、小龙虾、冯翔的汉味民谣汉阳门花园…很了解武汉,拍出了武汉的烟火气,一个江湖气十足、码头文化深刻烙印入骨的武汉栩栩如生。热干面贯穿首尾,这就是武汉的精髓。乡愁 武汉 怎不思念他。

28分钟前
  • 纵马拜尔戈斯
  • 力荐

看第一集感观不错,当看到深圳的时候发现拍的太表面了,当看到成都就更加明显了,我生活在成都,无法认同这种旅游攻略式的描述,尤其是请斗鱼网红来我不如直接去看直播好了!剧组里有人是这位朵一的榜一?每天刷大飞机吗?

32分钟前
  • 小熊King
  • 较差

郑州:真的没听说要从小学豫剧,倒是想尝尝咖喱味的四厂烩面。武汉:拍出了大武汉的江湖气~怀念2009年华农一块钱一碗的热干面。深圳:借人工智能之口,吐槽拍纪录片不挣钱,服气!成都:陶瓷窑里烤出荷叶鸡,萨克斯奏响苏三起解,窗含西岭千秋雪,碧潭飘雪最成都~厦门:要不是看这部片,我还以为厦门的关键词叫“过桥”……郑州五年,又刚好在过去十年间行走过武汉、深圳、厦门、成都。一座城市的24小时哪能浓缩在50分钟里,值得纪录的又何止24小时。

37分钟前
  • ysole🌙
  • 还行

不得不说,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趋同,只有吃,能区分彼此~

41分钟前
  • 老韩
  • 推荐

高配(山寨)版NHK纪实72小时

46分钟前
  • 桥下雪
  • 推荐

郑州,武汉两集尚可。其他三集,尤其深圳……怎一个乱字了得。形散神不散何意?可不是强行串联。写文本的人迫切需要进修。

48分钟前
  • 林雁飞
  • 还行

希望出第二季。作为旅游城市,成都和厦门这两集明显突出了美食美景的比重,休闲或文艺模糊了24小时,很符合外地游客对两座城市的幻想,但一时间也让观众忘记了主题。也许这也是城市的特色使然,它们本身就没有那么争分夺秒。而本地观众有时候也不买账,永远觉得拍不出他们记忆里的风土人情。可是啊,工业化以后,故乡便变成了城市,信息化以后,连城市的面目也开始模糊,改变成了唯一的永恒,我们需要警惕这种现象。第一季虽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瑜,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城市的专属记忆,我们需要呼吁和鼓励多多的记录者,从千千万万个侧面去留住我们共同的家园,保留住每个地方的特色,哪怕是正在变化中的特色。

51分钟前
  • 再喝咖啡是狗
  • 推荐

依旧是以武汉的过早作为切入点,场景和时间的转换衔接十分自然流畅,恰到好处的现场音生动展现武汉人的烟火气,某些点会讲述繁华热闹的现在,也会追溯过往,城市的立体感更强了!下午3点半的东湖和民谣歌手的那段转场,看到了更年轻,更时尚的武汉气质,让人特别喜欢!

53分钟前
  • 叫啥好呢
  • 推荐

“悟空悟空,你愿意拍纪录片吗?” ”不愿意,因为不挣钱”

55分钟前
  • 姗姗白衣示如心
  • 推荐

我想喝胡辣汤

58分钟前
  • Яανeη
  • 推荐

深圳人人996,隔手下一集成都,6点多熊猫基地门口一堆人在排队等看熊猫

60分钟前
  • 稻田里的大米
  • 还行

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和证券交易投行大鳄真是千差万别。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又是不可避免地以一种外地人的刻板形象来拍,没有人天天喝胡辣汤,那玩意上火,天天喝顶不住,更无语的是每个河南人学说话的时候都被家人教豫剧?!铁路和纺织厂部分确实是郑州的灵魂,豫剧小学和郑大一附院部分没必要拍那么多,既然代表劳动力和制造业富士康都被拍了,那代表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龙子湖大学城和东区cbd,高新区也应该上镜,所以很片面。

1小时前
  • 风轻轻地吹呀吹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