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勇士 2

动作片美国1999

主演:浩克·霍根,卡尔·韦瑟斯,香农·特威德

导演:强·卡萨

播放地址

 剧照

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影子勇士 2 剧照 NO.2影子勇士 2 剧照 NO.3影子勇士 2 剧照 NO.4影子勇士 2 剧照 NO.5影子勇士 2 剧照 NO.6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3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4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5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6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7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8影子勇士 2 剧照 NO.19影子勇士 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20:21

详细剧情

从海豹突击队退役后的迈克和搭档罗伊、德里克以及亨特一起开办了一家私人侦探所,为客户提供各种项目的服务。这本应该是个赚钱的行业,可是许多客户支付不起昂贵的费用,但只要是为了正义而战,迈克的私人侦探所是不会介意费用问题的。\r\n  迈克虽然已退役多年,但有一件事情至今仍令他耿耿于怀。在一次任务中,军火贩子萨基申用新研制的集束弹炸死了许多迈克的战友。在迈克与他面对面的较量中,萨基申甚至摘下了迈克的防毒面具,幸好罗伊及时赶来才让迈克捡回了一条命。迈克没有看轻萨基申的脸,只透过防毒面具看到了他的一双眼睛。那场战斗结束后,迈克的战友死伤惨重,即使是负伤被抢救过来的,他们生下的孩子也都存在残疾。这些都是萨基申的化学制剂集束弹带来的后果,迈克对他可谓恨之入骨。但这些年来,萨基申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迈克一直在寻找他的踪迹。

 长篇影评

 1 ) 太阳的灰烬

《影武者》的故事,或许可分三个层面来看。

一是就事论事类,适合霓虹战国故事及其衍生品之拥趸。这个层面话题度最高,一碟花生两杯浊酒,正史野史小说游戏,撕扯三四个小时没有问题。

二是借古喻今类。大意是把部分故事投射到了20世纪40年代:德川是不列颠,织田是米利坚,甲斐武田是泥轰。信玄殁后,武田家本应养晦韬光,结果内部纷争,进而鲁莽行事,结果大败于象征先进潮流的联军铁砲,赔光了风林火山的家底。

这种解读略显敏感,脑洞也大,却也并非无稽之谈。黑泽明战时是在本土拍宣传的,不比小林正树在外边当过大兵趟过浑水关过俘虏营,由此对上层官爷的内外两张皮切齿痛恨;也不比放过芥子气的豆腐小津,事后始终三缄其口;黑泽明的反思限于技术层面、保守暧昧、并且姗姗来迟。他拍过《我对青春无悔》,但斧凿痕迹明显;刻薄一点讲,或许是那部《踏虎尾之男》说了几句真心话(不过也别把GHQ当洋盘,米国佬知道贩私货是怎么回事)。大概一直要等到垂垂老矣,结合自身的浮浮沉沉,才会试着换一种眼光看待过往。

由此引出的是第三个层面:自怨自艾类。黑泽同志一度人格分裂,他在讲他自己——人人都当他是信玄,其实他只是那个影子。

如前辈豆友所云,《影武者》之前,黑泽大师一度陷入无片可拍的窘境,多亏了受其早期作品影响的两位北米大腕粉丝的鼎力相助,本片才予成立。由此不难理解《影武者》当中的惭愧与自黑之气——或者换个角度说,如果把《影武者》和《七武士》并列起来看,会发现经过26年的光阴,黑大师阴暗了不少。

半开玩笑地讲,《影武者》是《七武士》的反转版。信玄好比勘兵卫,影武者仿佛菊千代,不过兵熊一个将熊一窝,搁《七武士》里面,哪怕领着一帮胆小怕事的农民对抗40名凶神恶煞的山贼这种任务是如此艰难,至少“山”从未动摇过;而这一次,山说倒就倒,勘兵卫开场不久就挂(还挂得这么无厘头),现在轮到那个小贼菊千代仓促上马,沐猴而冠,统领风林火山,保武田家三年平安。

说到中枪,《七武士》里面倒在铁砲之下的四位——平八、五郎兵卫、久藏、菊千代——都不算太窝囊,而《影武者》里的信玄,则是完美体现了何谓“光芒四射的骑士挂在猥琐不堪的足轻手里,只因对方有杆火枪”这种苍茫的论调。更荒谬的一点,本来可以平安无事的,偏偏就有几个非得体现高低贵贱的等第控,大白天里搭了个听曲儿的雅座,让城楼上某位想象力丰富的铁砲手给瞅见了,守株待兔地提前瞄了位,又在黑夜里瞎猫碰死耗子地放了一枪,结果把山给打崩了。

官寮主义害死人。

鱼目混珠,鱼的感受很复杂。这个角色不好演。

一开始肯定是被逼无奈,不演就得挨刀;等到后来织田德川方的探子目睹武田家沉瓮诹访湖、信玄过世之事即将露底之时,小贼挺身而出,表示愿将影武者演下去,这里是夹了点忠义的。

进入实操阶段,要骗小孩,要骗女眷,要装腔作势捡阅武田赤备,要坐镇军是会议,要完美复制捋胡子的原型标配动作,要给愣头青擦PP,要在战场上吓退本多平八郎,要在血海中面无表情地端坐板凳,而最难做到的,是晚上睡得着觉,不做梦到信玄的梦。

关关难过关关过,除了最后一条,影武者居然都熬了过来。

所以说,在对冒牌货的人物刻画上,《影武者》比《七武士》麻烦得多——菊千代的转变,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而这些因素,在影武者那里,都是受禁锢的。

同样情况,《影武者》比《七武士》现实许多。

除去那个不确定因素菊千代,《七武士》里的武士阶层本身是团结的:六个人都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安其命。即使出问题,多半也是农民的问题——平八过早领盒饭是因为利吉,五郎兵卫中枪也可以怪在擅离职守的菊千代头上(久藏没办法,雨中一片混乱)。但在《影武者》里面,人性的复杂终于现出了獠牙:胜赖莽撞好斗,意气用事(军是会议上当着众多不知情的家臣,给影武者出难题添堵),但究其根源,也并非不能理解——老头在也就罢了,老头都挂了还要生活在影武者的阴影之下,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

所以他出兵高天神,出兵攻德川,只是为了摆平那些老臣,为了服众。

当然,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循环论证了老头当初对其持有保留意见的英明程度:此君才疏,差点意思。

很讽刺的一点,影武者到头来骗过了所有不知情的主儿,却骗不过一匹马:他膨胀了,一瞬间忘了自己只是个冒名顶替的,他妄图驾驭烈马黑云——那马也是一根筋,只认信玄本人。

《七武士》里,菊千代也曾从马上掉落,不过那纯粹是拿来搞笑的,在《影武者》里,这意味着梦境的结束。他再也见不到竹千代,而那些曾经毕恭毕敬的守卫也开始朝他扔石头。

讽刺的是,与此同时,武田家也开始逐步崩塌。其实人还是那个人,但只要标签从“信玄公”变成“冒牌货”,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维系甲斐武田坚不可摧神话的、让一堆旗本为之舍身挡枪弹的,原来只是一个傀儡符号,一旦像气球一样被戳破,便脆弱得如同一枚稻草人。

故事进展到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已经结束。至于末尾的长筱之战,织德联军3千铁砲败武田,与其说是高潮,不如说是附注。阵势未曾拉开,胜负已无悬念。所以这一节的处理,没有厮杀,没有嘶吼,没有任何直接交锋的镜头:骑兵冲锋、铁砲声响;骑兵再冲锋、铁砲声再响,然后便是一败涂地。山已动,满地狼藉。

在《七武士》的末尾,菊千代用自己的死完成了从三角到圆圈的转变,很壮烈,很老派,也很秩序井然。但在《影武者》里,怒目圆睁持枪冲向三千铁砲,已经没有任何悲壮可言,只剩下荒诞和虚无。风林火山的大旗,早已被裹挟着消失在时代大潮之中。

 2 ) 战鼓与和弦

要从音乐角度谈。
好电影都有好音乐,这基本是个定律。费里尼《大路》里那段小号很是催人泪下。《美国往事》基本就靠音乐抒情,没音乐的话,面条透过小孔所看到的都是淫秽。相比之下,国产电影在音乐上面缺点心眼。往往不合适,不美,不脍炙人口,不绕梁三日。
张艺谋在《十面埋伏》等里面弄大场面的时候里应该也用到鼓,但我基本没什么印象。这说明第二点,叙述不行,光靠音乐靠光影也不行。
黑泽明是把鼓——战鼓——用到家了。不仅此片,《乱》等片子也有。这种鼓音速短促,音质强劲,带有某种钝器的质感和金属特性。这么说吧,青铜气味。
青铜气味和荒原、岭壑及兵马浑然一体。盔甲、武器及其反光,旗帜、命运及其颤动,此情此景,鼓是再好不过了。问题是,控制得极好,行军、对峙和战斗,鼓点的节奏和频率恰到好处。《左传@曹刿论战》的主题就是要控制战鼓,惟有控制好鼓,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具体到这部电影,也是,只有敲好了,敲亮了,必要时还敲哑了,才能表达武田信玄“风林火山”的军事思想。
岔开一下。这个电影的故事都虚构,不是史实。井上靖有本历史小说叫《风林火山》,态度严谨,接近史实。作为小说,笔墨精炼,非常精彩,跟我们的历史小说区别很大。我们的历史小说过去是演义,铺张得要命,生动归生动,但你觉得真实情况肯定不是他说的那么回事。现在的历史小说,严格上讲,算不上什么小说,多是历史爱好者的随笔集凑。说好听了是一种文体特色,说难听了,它们不是小说,是一群毫无叙事感觉的人在以小说的名义制造可以挣钱的畅销书。井上靖,老文人,大作家,写东西是靠谱的。这部小说简练又生动,不铺张夸饰,不夹一句议论,全白描叙事,仍然觉得神,好看。
回到这部电影的音乐上来。除了鼓,还有一小段和弦极其漂亮。说武田信玄死了,为了不动摇军心,使敌军发动攻击,只好瞒丧不报,影武者(即长相和武田信玄一模一样的替身)以主公的身份回到府邸后,侍者因知道他是替身也不把他当回事,个个在“主公”面前放松身体。这时候,替身做了个武田信玄生前的习惯性动作,惟妙惟肖,完全可以乱真。放松身体的侍者见状,吓得赶紧正襟危坐。就这个细节里,和弦响起,这一小段音乐柔和、飘渺,仿佛死去的武田信玄的魂魄飘然而至,继而附在影武者的身上。灵魂附体的神异感,一代霸主的威严,全凭这段若有若无的和弦。
大师就是这样的。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里引用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也是那么震撼。

 3 ) 风、林、火、山,意志的影子武士

《影武者》上映于1980年,正值黑泽明的晚年创作时期,抑郁和灵感的缺失让这位电影大师陷入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甚至一度选择了自杀。现代电影制作环境让黑泽明深感无力,曾经的最亲密合作伙伴——东宝公司不愿意再为这位电影大师的艺术创作提供资金,自1970年的《电车狂》以来,黑泽明已数年未有作品问世,1975年,应苏联电影局的邀请,黑泽明拍摄了电影《德尔苏·乌扎拉》。而这之后就再度陷入没有投资的窘态,只能以分镜脚本的方式继续他的创作。

直到他的两位粉丝,凭借《教父》系列以及《星球大战》系列声名鹊起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和乔治·卢卡斯访问日本,才得知曾经的电影导师陷入了这样的窘态。于是力邀20世纪福克斯的投资,与东宝电影合作,观众才能在今天,看到这部史诗巨作。

以虚写实

以虚写实是黑泽明导演在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在《影武者》中就有多次体现。

《蜘蛛巢城》剧照

在他之前的电影《蜘蛛巢城》中,在表现最为惨烈的主角鹫津武时谋害君主的戏时,镜头没有去直接展现整个谋害的过程,而是将镜头对准在一旁的主角的妻子的面无表情,以衬托整个情景的疯狂,而在电影中,正是他的妻子怂恿他去谋杀。

野田城外驻守的武田军

而在《影武者》开篇,表现武田信玄中枪这一事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交代了信玄前去听城内笛声之后,紧接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野田城外士兵,通过他们来达到一种旁观视角,代入故事,增强了对整个事件的直观感受。避免直接描写,反而增强了这一事件的表现力。

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

之后便是紧切了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的反应,以这样的方式诠释这段戏更加剧了这层表现力。同时,从这一时刻开始,电影最为核心的一层主题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即如何通过周围人的视角构建起武田信玄的形象。

高天神城战役

同样,在电影中表现宏大的战争场面时,也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高天神城一战,仅用影武者周遭的战斗环境以及画外声音来反应战争的局势。

长筱战役

黑泽明导演的电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主题,即一种对旧有秩序,对旧日光辉传统的怀念,当冷兵器时代已逝,当伟大的人物最终倒下,不禁发问:这个世界还有谁能引领我们?

象征手法

黑泽明绘画出身,使得他对于画面中色彩的韵律和人物构图相当敏感,同时对于自然景物的使用,诸如风、水、山、太阳这样的意象,也增加了他电影中的厚重感。我们可以看到,黑泽明的电影就是这样带着一种古典主义的浪漫。

在武田信玄死掉的时候,特意用背景中的山暗含主公的身份。

在表现将士撤军时的内心时,用落日暗含悲观情绪,同时也是哀叹一种注定失败的宿命。

用雄伟的楼宇展现织田信长的身份,而与此同时,急躁的马蹄声也是在补充他此刻内心的怀疑、不安。

电影最后一段,近乎超现实的一场戏,盗贼拄着长矛来到象征着生死弥留之际的湖水旁,见到了武田信玄的旗帜,试图接近而最终其精神意志被榨干,成为了信玄信仰的最后一位殉道者。

拍摄这部电影时的黑泽明,正在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创作灵感缺失,周遭环境都在指出,黑泽明暮年老矣。

《影武者》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黑泽明他五年,近十年以来创作困境的写照,他深感自己似乎与当下时代不太合拍了,旧有的传统已不再被认可。他把这种伤感深沉的注入到了《影武者》中。

武田军的长矛和骑兵对垒织田军的火枪,以及为保护影武者而被火枪毙命的随侍,却仍要以拿刀的姿势死亡。这些都在暗示我们一种光荣传统的消逝,武士的荣誉和武士世界的准则在现代化的武器面前不堪一击,《影武者》像是黑泽明谱写的一曲对武士世界终结的悲怆挽歌。

但这位电影界的天皇并没有倒下,他坚信的即是自我的强力意志。

并将此时的心境全部倾尽到电影里,《影武者》的电影风格充满一种古典主义的雄壮气质,黑泽明在电影中运用传统的鼓,弦以及交响乐器配乐;以及在摄影上,化繁为简,追求一种厚重稳定的视觉美,摄影调度上也采用大开大合的调度方式,要么静态写意,要么动态追求极致的动作之美。

他已经成为坐在电影后的那个“山“。

电影不仅集中展现了一个盗贼,它是如何从一个贼性不改的盗贼,成长为一个可以以假乱真的影武者,并在众家臣的帮助下是如何骗过众人的,相信他就是武田信玄。

同时在这里,其实也暗含了一层黑泽明也是在让观众也相信,似乎盗贼,他也就是武田信玄,他也就成为了武田信玄。他接替了武田信玄在电影中应有的位置。

然而最终我们看到,这终究是一个谎言。影武者得意忘形,跌落下马,戳破这层众家臣以及影武者织造的自我欺骗的幻觉。

信仰意志

序幕镜头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固定机位的长镜头,黑泽明导演将这场戏放在了电影里最重要的序幕部分,其深意昭然若揭。

在画面里中,有三个人物。从左到右依次是,坐在次高位的武田信廉,坐在高位上的武田信玄,以及处于最下层位置的盗贼,阶级区分已经非常明显了,武田信玄作为武田家权力的最中心。不仅坐在最高位,同时他也是画面的中心。

在这个画面中烛火作为唯一光源,把画面的视觉重心移到了右侧,这个镜头本质上也是在集中展现武田信玄和盗贼之间的关系。

画面看似有三个人物的存在,但其实在画面中存在着“第四个人”。这第四个“人”也就是,由烛火打在墙上的武田信玄的影子。在这个构图中,似乎这个影子才是镜头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在这个极度表现权力阶层的构图里,影子比主公武田信玄还要高一些。

尤其是当武田信玄站立起身时,身后的影子更是显得比本人更加地雄伟威武,人在这时反而被笼罩在影子威严的阴影里。

影子很明显地在这个画面中占据的了最高的位置,它代表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所代表的就是对武田信玄的“信仰”,这种信仰来自武田信玄,但同时也超越了他,它所代表的是包括影武者在内家臣心中的那个“武田信玄”。这个影子本身的存在是模糊不可知的,是因为它只存在于熟知信玄的人的潜意识里。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信玄死后,会给那么多包括信长以及德川家康在内众人的诸多反应。黑泽明通过这样的方式揭示武田信玄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人们敬仰且心怀敬畏的是一个抽象的“人”,这个“人”富有智慧,坚定而且强大。这样的对一个“抽象人”的信念是整个武田集团内部的精神支柱。

从这一点出发,包括盗贼,包括武田信廉,包括所有军士,甚至是武田信玄本人都成了这个人们心中的“武田信玄“,即那个伟大信念的影武者。这个信念在电影中的外化就是电影中”风、林、火、山“的作战信条。

武田信玄

在电影中,武田信玄这个形象在电影中始终是缺失的,只有寥寥数镜是直观表现了武田信玄这个人,仅四个镜头,其中还包括了序幕的那个长镜头。

武田信廉饰演的影武者

包括序幕结束进入正片,第一个登场进入大家视线里的的武田信玄,他也不是武田信玄,而是由武田信廉假扮的影武者。

在电影的开篇就消解掉武田信玄人物的存在也是为后面的影武者,即盗贼的内心危机埋下了伏笔。

对武田信玄人物的剥离让我们不能直观的,只能间接地从周围人的视角窥探到武田信玄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也就让黑泽明达成了让观众与片中人物视角同步,在观众心中建立起一个众人心中的领袖信玄的效果。

通过身边侍卫的描述,我们逐渐抽象出了一个武田信玄“山”的形象

我们通过这些“死后余音“了解到,这样一个庞大的军事体系正常运转离不开的这样一个共同的信仰,而这个信仰就是武田信玄。只要相信武田信玄还活着,军心就不会散;只要山稳坐不动,一股强力意志就会继续支撑军队不散。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一支丧失了归属感,失去信仰的部队,其实早在威猛的火枪到来之前就已经死亡,却仍在为了一个残存不堪的信念前进。他们成为了武田信玄“风林火山”信条的殉道者。

影片最后有一个镜头,面向了武田信玄以及影武者都坐过的军座。这一镜头所展现的不仅是曾经的武田信玄,以及曾经的影武者,更是那些数不胜数的,在这个军座背后的众多影武者。

在电影中武田氏族的倒塌也暗含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影武者妄图凭借一己之力去挽救一个注定逝去时代终究是徒劳无益的。一股宿命式的悲剧感油然而生。

影子武士

电影中的影武者,或者更应该叫他:盗贼。他是一个自带悲剧宿命的人物,盗贼带着既定的结局的,即他所饰演的武田信玄终会被人识破走向失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无论他扮演的多么成功,三年时间一到,他还是会只是一个影武者。

所以他扮演武田信玄,这个事件本身就是一场注定了失败的表演。

再看这个镜头。在画面中,武田信玄身与影在画面中的共存象征着他本体的完整性,用武田信廉和盗贼的不完整映衬武田信玄的完整,暗合着武田信玄权力的剥夺性,同时也是暗合封建时代权力对每个人身份的剥夺。

对个人身份的剥夺也是影武者身上最大的悲剧性根源。

盗贼

个人身份问题同样是《影武者》的一层核心命题。这个命题分为两部分。

即影武者面对武田信玄身份进驻的恐惧,以及一种外来身份进驻对于本体所造成的巨大空虚。

在影片中,影武者在整个武田家的军事集团内部,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飞升,成为了万人敬仰的主公。

这种可以说一瞬间完成的人物身份的提升对影武者来说就像是一场梦。他借由身份的瞬间转换完成了表演的飞升。但伴随着极端表演而来的是对本我身份的质疑。

影片中表现对身份怀疑的最重要的一场戏,就是影片中段的梦境段落。

这场戏是发生在影片关键的家族会议之后,影武者在会上驳斥了武田信赖,这是他对武田信玄身份的一次进攻。虽然他已经在其他人面前成为了武田信玄,然而这个身份对于他的本我依然十分地遥远。

梦境段落

盗贼在影片前期是拒绝接受成为影武者,拒绝扮演武田信玄。这种拒绝一定程度上是盗贼对武田信玄这个封建权力形象的拒绝,拒绝一种强权意识对自由本体的反噬。扮演别人,或者我们说表演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因为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分不清了自我和表演的那个人。

就像一个始终无法摆脱深深烙印在身上的面具,表演对本我有着很深地蚕食。

这其实就有点像表演本身,表演本身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在毁灭自我让其他人格进驻的过程,我们这里指出的表演,不仅是戏剧舞台上的表演,还有生活中的表演。

就像电影中,影武者试图扮演武田信玄,白日里的一切他都可以蒙混过关,但在潜意识里,这层身份其实带给他原始人格深深的恐惧;武田信玄的身份作为一个“客“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反客为主,反噬了作为主人的盗贼。

对个人身份的苦苦追寻,也是每个人都要在面对社会以及生活的层层面面所要面对的问题。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社会身份和个人身份的冲突,我们借由社会身份获得物质生产资料以供养着我们的个人身份,然而潜移默化地身份进驻和利益冲突在无时不刻地侵扰着个人身份的存在意志,存在与否又或者存在是否为人所认可给个人带来了一种极端且不可名状的恐惧。

这是前半段他的恐惧,而同时影武者不仅要面对着作为客人的信玄身份对自我盗贼身份的反噬,也要面对着信玄个人身份是否存在的焦虑。

梦境段落

影片前半段消解了武田信玄人物的存在,也让影武者陷入了这样的怀疑。一个无法确信的身份进驻本体,造成的不仅是对进驻身份存在的怀疑,也是对本我是否存在的一种怀疑。

所以,在下一秒钟,他又在苦苦追随着信玄的脚步,他渴望获得解脱对自我身份的怀疑。当身为客人的信玄身份瓦解掉盗贼的主人身份,影武者发现在整个个人身份的较量中,身份之间拼个你死我活,而具体的“人”才是那个被摧残的对象。在这一刻,对身份渴望所造成的虚无深深地伤害了他,在这一刻,他所渴望的仅仅是一个对身份的认同。

这一刻,我们似乎也能发现,对身份认同的追求让这两部分个人身份问题拥有了同一层精神根源。

影武者之死

电影中的最后一镜,被摧残的盗贼最终面对着武田信玄的信仰,渴望获得身份以获得自我解脱,并最终在牺牲和殉道中获得了重拾起影武者的身份,成为了武田信玄个人意志的一部分,一种集体主义式的强权力量的一部分。

 4 ) 一场东方古典式的烂漫殉死

小津安二郎是平视的,静的。日常气氛静水流深,所以能氤出茶泡饭之味。
  黑泽明也静,但他只是不爱让人物说太多话,人却运动不休。黑泽明把人放在他画好的世界里,看人去冲突斗争。流动、变幻、撞、逃、仓皇、悲怆、喜悦,然后迸裂出些绚烂火花。
  
  
  《乱》出自李尔王,《蜘蛛巢城》出自《麦克白》。这两个故事里的诸侯大名,皆出于架空。《影武者》倒是一个很东方的故事,信玄上洛之梦、胜赖夺权、长筱会战,大体合于历史框架。论历史的还原度和质感,在《乱》与《蜘蛛巢城》之上。
  
  
  
  序幕气氛枯寂,静,慢,小全景。灯如豆,影影绰绰。信玄、替身信廉、影武者,余下的只有黑暗。光和黑暗是制造影子的材料。
  影武者蛰伏,傻笑,听信玄和信廉谈论他,然后忽然爆发,指斥信玄,呆住。这一系列动作,既有节奏感又突然。
  
  疑似黑白氛围的、缓慢的、枯寂的序幕之后,速度开始推快了。
  黑泽明希望世界看到他想像中的画面,《梦》在这点达于极致。《影武者》里,有许多画显然是他想留下的:冷月下扶枪而睡的士卒,仰望天守阁及之后的夜空,莽莽苍苍如林的足轻兵,一色殷红的武田赤备骑兵,以及影武者和家康在梦里的互相追逐——那段彩云翻卷,大有《梦》的意味。日本电影是“映画”,黑泽明恰可以诠释这点。
  
  因为忙于“映画”,因此话语始终不多,动作简洁有力。但也因为动作少,所以大到信玄弥留之际忽然爆发的对京都之渴望,小到信廉每次说服影武者的姿态,都富有静中取动的表现力。最美妙者,莫过于影武者初次上任时,武田家小姓们对他的前倨后恭——当影武者嬉笑自若时,毫无主公架势;但当他端起信玄架势时,主公魂兮归来。
  电影进程,是从枯寂静态(开头的六分钟幽暗小全景)向绚烂动态前进。中后期,奔跑的长镜头、万军奔行的呼声、外景的风声,在不断给人速度感。终于推进到结尾,风林火山的旗帜、广袤无边的军阵,赤备突袭,铁炮三段击,巨大的响动,绚烂的色彩,战马悲号,血肉模糊,大响、大动、高速度。电影节奏在这时起飞,然后陨落下去了。
  
  
  
  
  影武者的题材,隆庆一郎和原哲夫合作过漫画《影武者德川家康》。若论情节,那一版气魄更大:关原,一场雨定天下事,刺客杀家康,影武者坐镇定鼎。但《影武者》选的这幕,更含义长远。或者说,简直是为了结尾的长筱,才选定了这一切。
  
  闲一句:
  仲代达矢老先生前几年大河剧刚演过信玄他爸信虎,果然是武田一家人。
  另外,《乱》里他演的一文字秀虎,公认原型除了李尔王,就是毛利元就(三矢之誓嘛),但如果考虑到被儿子背叛这点和“虎”字,其实也大有武田信虎的味道了……
  
  
  
  信玄,一如影武者指斥的那样,不算什么正义代表。影武者答应做他替身,谈不上替天行道庇佑善人,更多是种责任。家族的延续,权力的传承。他是信玄的影子,代表着某种肉身的利益。他一天不宣布死亡,信玄、权力、对家族的感召力、赤备的士气、风林火山的体系,一切就都还在。所以,他呵止士兵,以正军心的情节也暗示:影武者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动”,而是“不动”。如信长所说:他是山。
  
  对信长和家康的刻画,初看时没在意,再补看几遍后逐渐发现味道了。对信玄死讯的不确定、对铁炮手仔细的询问,都暗示家康的厚重谨慎。信长逗家康喝红酒是典型的魔王调戏式套路,听说信玄死了后还要高歌一曲“人间五十年”当然有些凑数。但两位新时代天下人,很明显和老一代不同。
  也因此,长筱对决,有了更多的意义。
  
  
  
  
  长筱如今被赋予了太多意义。去掉鸟居强右卫门的传奇豪举,还有许多:武田家的陨灭,信长霸权的确立,信长包围网的大突破,等等。按照真实打法,则此战铁炮为先,步兵肉搏随后。家康的三河武士在肉搏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死扛住了武田家强突马栅的打法。
  但在电影里,肉搏被忽略掉了。故事变成了一条简单的线索:
  
  胜赖莽撞求战;赤备呼啸奔袭;信长铁炮横空而击。武田的冷兵器马蹄,倒在了信长火枪之下。
  这一段镜头,漫长,重复。骑兵冲锋一次比一次迅烈,火枪回应一次比一次响亮。风林火山旗倒下,武田败北。木栅上的铁炮冷眼看着骑兵倒下,不动声色。
  影武者最后奔上战场,去企图再扶起风林火山的旗帜,最后尸体倒在连子川里——1923年,黑泽明自己经历过这么件事:大地震,他幸存,在隅田川岸上看见水里布满尸体。
  
  
  
  
  设乐原的大战,被简化成了这么个故事:
  冷兵器的巅峰、兵法运筹、骑兵的风林火山,倒在了西式的、新式的火枪之下。连同一起倒下的,是东方式战术里奉为信条的风林火山。
  当然也有影武者,那种纯出于东方精神里的东西:家族荣耀,权力传承,责任,信义。从开始不愿加入,到最后誓与武田家——或者更确切点,武田家的荣耀——共死,倒在西式的机械枪火之下。
  最后影武者去追扶的,不是什么可以战斗的东西,而是一面代表精神、除此外一无所有的旗帜。这个举动,连同旗帜本身,连同忠诚、信义、责任,以及武田家视死如归的赤备骑兵,比起对面的铁炮和改革精神,显得既高贵又虚无。站远了看,则如前述,这是部很东方的电影,没有黑泽明喜欢的莎翁背景,一个东方故事里讲述了一个东方战法死于西方战法的故事:一场彻底的,东方古典式的烂漫殉死。

 5 ) 命运的悲歌

一部老电影,看之前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只记得看过几个《乱》的片段,也是黑泽明拍的古装片,化妆让人厌恶,一直和这部电影混淆,也就一直没看。但是近期不太容易找到好看的日本电影,忘记从哪里看到推荐,就又找来看看。

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影武者事件其实是德川家康,甚至现在还有争论说最后建立幕府的是德川家康的影武者,而不是他本人。

日本战国时代是个封建保守,却又犯上的时代。一方面众多武士严格恪守着忠君之道,另一方面,又频繁发生臣下杀死愚弱的主公,儿子驱逐父亲的事情。
归根结底,是理想和信仰的冲突。权力过于集中,一旦一个极有向心力的主公去世,领土内立即发生权力真空,而国家的实力则和继承人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如果指定错误继承人,有些是被臣子推翻,有些则是由其兄弟取代,还有些则被其他国家消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上杉谦信是推翻哥哥占领越后,武田信玄是在家臣的帮助下赶走了父亲武田信虎成为领主。上杉谦信的继承人上杉景胜,武田信玄的继承人武田胜赖,其实都是有一定才能的人,但是又不像父亲一样是盖世英豪,虽然得到家臣的支持,但是无论是景胜一样贤明,还是胜赖一样鲁莽,在群狼环视的战国时代,依然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力。
更严重的,主公一旦去世,帝国立即走向倾覆。在日本战国最强大的几个帝国里,无不是如此: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站到全日本实力的巅峰,可是一旦去世,国家立即走向衰退,权力被分割,其继承人都不得善终。

影片中的武田家即拍摄的是如此时代背景下的故事。

武田信玄的命运

武田信玄是位极具才能,又极有亲和力的领袖。进京,也叫上洛,是当日本的大名为宣扬自己的实力可以称霸全国而做的举动。进京的大名会带着自己的军队挺进京都。然而谁也没想到,武田信玄竟然在此途中病死了。一代大名,谁能想到竟然命丧一个不名姓字的小卒枪下?而缘由只是他好奇想要去听听高山神城的笛声。他自己自然是想不到的,他的家臣也感到愕然,连他的对手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也不敢相信——一代枭雄,怎么可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s了?于是找来当时的枪手再次演绎那天的情形,但还是将信将疑。当最终织田信长确认了信玄的死讯,情不自禁唱起:

人生五十年,
如梦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
壮士何所憾。

信长感慨的不仅仅是武田信玄的本领,即使死后仍然令人忌惮,也是感慨命运的无常,让一个人在权力的巅峰轰然塌陷。随着武田信玄忽然离世,自己的时代就这么意外地到来了。恐怕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也是在达到人生的顶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忽然被自己最器重的属下明智光秀设下埋伏,连同爱童森兰丸一起死在本愿寺内。

武田信玄一生沉稳大气,虚怀若谷,心思缜密,谋定千里。从他和山县昌景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战争和时局对他而言是一场自信满满的博弈,他有着充足的自信可以到达权力的顶峰。当对手在阵前吹笛,稳定了自己的士气,还引诱着对手,他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笛声,又是怎样有趣的心理战术?
这算是一时大意吗?他在一片漆黑之中找了一个有点隐蔽的角落坐下来听笛声,这不是很安全吗?谁想到会被一个小兵随手一发冷枪结果了性命?

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必然会做这件事,如果他不是一个有如此可爱的好奇心的战争贩子,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志趣相投的家臣至死追随,也就不会成为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武田家臣的命运

由于武田信玄是这么伟大的领导者,武田领土内最大的特点就是牢固的君臣关系,甚至是愚忠。当他s后,每位将士,乃至是无限向往权力的儿子武田胜赖都不敢违背他临终的遗愿:3年不出兵。为什么三年不出兵?三年之后就可以出兵吗?为什么出兵必败,不出兵才能守住领土?不出兵如何才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武田信玄在弥留之际没有解释,他的臣子却都毫不怀疑的遵循着他的遗令,把未来完全寄托在一个已经死去的主公的假想里。

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只尊重武田信玄一个人吗?是因为只有武田信玄的命令能令他们团结在一起吗?不,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想过为什么,因为忠诚于主公的意志就是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执念。当德川家康来进攻了,或者有其他将领背叛了,他们也不敢冒进——既然有主公的命令,无论是生是死,我们存在的价值只是跟随主公。“我们首先要知道德川家康来进犯是全面进攻还是试探!”他们的逻辑就是:全面战争就要迎敌,不然势力就保不住了,如果是试探性的,即使丢一两个城镇也没必要打草惊蛇。

但是武田信玄只给他们三年的约定,三年之后,他们不得不面对失去主公的尴尬。并不仅仅是不得不面对主公已经仙逝的事实,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做了……

所以,当三年之期到来,他们又听说武田胜赖来了,而他又带领我们打下了高天神城,自然就是我们新的主公。他要对德川家康发动战争,面对着信长和家康的联军,即使知道没有胜算,即使知道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也要拼死冲上前去。死的毫无价值——在他们看来,活着的价值就是跟随主公,主公驾崩,自己整天忙碌的不是如何使国家振兴,而是如何让影武者体面的扮演着主公的角色,让主公的威严和号令维持下去。

这里必须澄清的是,以上种种只是电影中营造的情形,历史上武田胜赖并没有遵守三年之约,就盲目出兵。而且在信玄死后,他也是立即取得了权力,并且排斥几大家老。山县昌景等老臣最终战死沙场,并不是盲从,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死的甚是壮烈。当然也有着他们愚忠的一面。

他们是什么样的性格,已经不重要了,是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主公昌,则臣昌;主公亡,则臣亡。在臣子的命运里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命令。

但他们是不是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武田胜赖其实很具代表性——胜赖每天都想象着自己能得到权力,能按自己的意志生存,在群臣都在影武者的玩笑前哈哈大笑时,只有胜赖一个人绷着脸。之所以只有他一个人发生转变,因为当主公死去,他的角色已经转换了,他要想着自己成为主公以后该做些什么。
但是他不敢践行,害怕其他家老的反对,也敬畏着父亲的遗命。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政治环境,其他几大家老没有违背主公遗愿的想法吗?或多或少都会有的吧?但是他们同样不敢,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地位,也没有自由支配所部的能力——会背上不忠的恶名,会遭到同侪的反抗。
胜赖在这样的环境下忍气吞声了三年,即使是夺下了高山神城,仍然难以摆脱父亲的阴影——本多忠胜只是看到了武田信玄的影武者,就放弃增援了。因此,他一旦成为主公,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向群臣证明自己的能力,摆脱父亲的决定,立即向宿敌进攻。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不是尊敬他的父亲才尊敬他,他才能战胜自己内心中忠君的魔咒。

因此,当影武者来到武田信玄的官邸,只有竹丸和黑云驹敢于承认自己的怀疑。其他人怎么会没有一点疑虑?主公大人的行为怎么可能和以前完全一样?相信“这是替身”的想法,不仅仅存在于探子中,在家臣中也会流传吧?但是,使其他臣子相信眼前的是武田信玄,并且放弃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的,除了武田信廉的用心良苦,还有他们骨子里不敢公开质疑主公的真伪。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轻则亡命,重则亡国。结果便是所有人陪着影武者演了三年的戏。当妃子没发现影武者身上没有武田信玄的伤疤,惊呼“他果然是替身吗?”一句话就揭露了所有人的想法:我们早就怀疑了!是啊,主公尚未康复,不能骑马。主公尚未康复,不能同床。一天不行,三年都不行吗?

直到有一天,当影武者越来越把自己当成武田信玄,想要试着骑一下黑云驹时,却被黑云驹很白目的使劲摔下。所有人的忠君梦都破灭了。于是蒙在鼓里的人各个被欺骗似赶走了影武者——他们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把失去主公的殇情全部发泄在影武者身上,仿佛是影武者从他们身边夺走了一直敬畏的主公。

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当他们成为这个国家政治中的一份子,对他们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忠君。而主公是国家的象征,当主公覆灭,国家也就覆灭,臣子也就只有尽忠殒命一条路了。

武田帝国的命运

一个国家走到了极盛,却随着一发子弹,在虚有其表的伪装下,摇摇欲坠地歌舞升平了三年,在一夜之间走向崩陷。这是偶然的吗?是因为武田信玄太强,而武田胜赖太弱吗?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同样的故事在日本战国史上层出不穷?

武田信玄死了,影武者也被戳穿了,对于帝国来说,不仅仅是战略上的变化,更是权力的真空,如何能继续维持这种权力?武田胜赖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声望,他甚至不是真正的继承人,他儿子武田信胜还没有元服,从来只会围着爷爷玩,从来没有打过仗,怎么可能处理国家大事?可是武田帝国这个国家机器,又是高度围绕主公来运转的,一切都以主公的意志为转移。

当主公是个稳如山的军事战略家,所有人就像主公手中的刀一样,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当主公是个暴躁的屠夫时,所有人就像他丢出的肉饼,在信长和家康联军的枪炮下充当炮灰。

这是武田帝国,乃至整个日本战国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

武田帝国的覆灭偶然吗?特殊吗?它本来可以随着武田信玄成功进京而成为日本的中心,可惜了那件偶然的事件。可是又不偶然,只要武田信玄去世,无论这个帝国再怎么强大,即使武田信玄和武田胜赖的能力差距没那么大,一样会留下权力真空,一样无法掌控周边的局势。

影武者的命运

替身,影武者,随便叫他什么,他的真名无人问津,也根本不重要,连他自己也没有提及,所有人只记得他是一个标志。当他扮演者武田信玄时,所有人都把他当做主公,当他的扮演失败时,所有人都骂他只是替身。

但是他是个很有自己性格和意念的人。

这里不禁想感慨一下仲代达矢高超的演绎,不仅仅把武田信玄的庄严和亲和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影武者的心理活动展现的活灵活现,甚至无论是影武者在战场上从惊恐到故作淡定,以及武田信玄真正的淡定,以及在思考时影武者的故作姿态和武田信玄的深沉稳重,都把握的恰到好处,光是他那双大眼睛就满是戏份。

影武者一开始是个自由的人,也只愿意自由的死去,可是当他见到武田信玄这个神一样的人,立刻就被他的威仪吸引——假扮成这样一个人,或许是很自豪的事情吧?可是最初他并没有成为这个神圣帝国的一部分,扮演主公本身就不是一件需要“忠君”的行为,于是他完全没想着能成为武田信玄,也没感受到他所受到的尊重,他想的只是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有机会捞个大奖逃走。这就是他的性格,也就是他认为他应有的命运——一个卑微的人生。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忽然有一天,他再也不能成为他自己了。如果他做了他自己,就会被所有人唾弃,鄙视,逼着他做回武田信玄。他当然不想这样,可是武田信廉对他说:“我有时候也想象着能做回我自己,可是已经不可能了。有时候我在想,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自私了一点儿……”所描绘的,就是一个影武者的心理状态。

他是怎么下定决心做影武者的?

或许是被家臣的信仰感召吧。他打破了封存主公的瓦罐,暴露了想偷东西逃走的心理,可是家臣并没有杀人灭口,或许是不忍心看到主公再死一次,况且如果没有这个影武者,也就意味着一定会揭露主公已经去世的消息,于是他们决定放他离开,看着这些臣子在岸边长时间扣手送别武田信玄,这个影武者的内心被震撼了——震撼于武田信玄竟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可以得到这么多了不起的人的敬仰,震撼于这些人的团结、忠君,以及对待自己的宽厚。于是他决心洗心革面,做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维持起这个帝国。

武田信廉是位好老师,从影片一开始,他和武田信玄就说到,我做了你这么久的影武者,我们连动作都很像。起初他仍然难以改变自身的一些恶习,但是当他当着侍者做出武田信玄思考的样子,侍者们真的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主公一般。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武田府上生活了三年,尽管周围人疑虑重重,但他却坚持了下来。

而且,随着他渐渐习惯于周围人对他的敬仰,甚至他从过去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坐到战场中央,吓退了本多忠胜,这种自满自然与日俱增,俨然已经忘记演戏终有落幕的一天。武田信玄只承诺了三年,如果,影武者没有一不小心把自己戳穿,其他人会宣告主公已经死亡的事实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德川家康的影武者能坚持到最后,是因为他是德川家康的弟弟,同样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但是武田信玄的影武者是个一无长处的扒手,在武田帝国这个忠君思想浓厚,看中家族背景地位的地方,我认为影武者即使不戳穿自己,家老们也会逐渐放弃他的——因为主公只说了三年,三年之后该怎么做,一定要有一个新的主公来决定——但肯定不会是这个他们都看不起的替身。

“主人没有了,影子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当影武者不再是“武田信玄”,没有人再尊敬他,武田信玄的侍者也立即翻脸不再把他当亲人,因为他的地位实在太低下了,甚至连把伞都不留给他——也只是犹豫了一下。所有人都仿佛在演出一出戏,现在曲终人散,虽然有些留恋,但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早晚的。

而影武者,这个单纯的人,当他越来越把自己当成是武田信玄,把信玄的孙子当成是自己的亲人,逐渐走向人生的顶峰,却忽然被所有人抛弃,继续成为了流浪汉。这种角色的转变,是强加在他身上的,当然会接受不了——可也没有办法。

当看到原本那些认识的家老们一个一个绝望的冲向敌人的炮火中,他老泪纵横,想劝阻他们却无能力为——这时候的他,从内心里依然是“武田信玄”,不忍心看着愚忠于新主公的他们自取灭亡,不忍心看着帝国这样轻易的葬送。他从来没有力量支配他们,但现在连假装应和的架子都没有了,只能在草丛中努力的挥手,试图能把他们从黄泉路上拉回来。最终,他拿起枪,像个武士一样像敌人的阵线冲去——敌人的一颗子弹给与了他从没有想象过的一切,现在却又夺走了他的一切——他认识的人们,他曾经“拥有”的国家,他曾经享受过的生活。当他倒在自己的血泊里,回头却看到武田家所有人都走了,就好像一出戏还没有落幕,观众就已经散场了。

孤独,寂寞,悲凉,为了本就不属于他的一切,他死的像个英雄一样,却没有人再来珍惜和欣赏他的牺牲。武田信玄死的不得其所,却受到万人吊念。

即使他真的已经是武田信玄附体,也只是个影子而已,当人们心中那个偶像已经不在了,他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他想要做回他自己,自由自在的四处漂泊,但是已经不可能了。

影片从头至尾都给人凄苦,悲凉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感到感伤的不仅仅是巨星陨落,大国衰败,而且是命运的玩弄,偶然的只是那一发子弹,以后所有人的命运都像齿轮一样被推动,无法逃脱,无可逆转。

至于那个小兵,他的命运是不是发生了转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命运就是如此凑巧的让他这么聪明的小兵看到了武田军在搭一个观赏台。他细心,大胆,一举之下竟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战国的历史。

 6 ) 一个时代的残影

人们多半会在历史面前失语,然后流于空洞的想象不能自拔。所以大多数的片子都醉心于战争的宏大,却忘记讨论人性。而另一些片子,如《与狼共舞》和《最后的武士》却又迷失于表现个体的彷徨,而无法对于历史洪流进入下一航道时的壮观景象给出整体性的描述。

然而,黑泽明在这部《影武者》里给出的视角却是空前的,它用一个影子武士的身躯撑起日本天正年间的一段历史,再从中反射出个体在这个时期的感受。既让人感觉到那犹如巨龙翻身,鲲鹏转翼的恢弘,又衬出了渺小个体的震惊与无助。

影片描述的时期,总是让我想起三国。武田,织田,德川三大势力的交互又恰好处于一个日本西化的背景之下。武田家领袖信玄的死本可能加速这一过程,可是影武者的出现,满足了信玄将死讯保密三年的愿望。历史在这一时刻,突然放缓了脚步,传统的武士阶级得以站在夕阳之下,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

所谓影武者,替身而已。当影片中的那名盗贼被选中成为当时三大巨头之一武田信玄的影武者之时,他就不可避免的卷入三家的博弈过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忘掉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按照所替之人的价值观行事,甚至被所扮演的人感化进而超脱到一个新的境界…由于影武者的介入而延长的历史转换过程因为个体意愿与历史发展的交锋而显的张力十足。影武者重现出来的武士精神不断地刺激着处于没落的传统武士阶级,也让原本卯足了劲的新势力不知所措。但是影子终究是影子,在没有可依附的东西之后,影子的一切终究只是幻象。所以无论是武田家信奉的佛教,还是代表传统武士军队的风林火山四军,甚至那个曾经属于冷兵器的武士时代,都不可避免地要退出历史舞台。织田信长有信心摧毁武田家族时,给出的解释是“山动了”,其实是历史动了,在拿着火枪的织田军面前,那座山再也没有以前的力量了。

我很喜欢黑泽明在这部片子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气与人文关怀,红黑色的主色调以及绘画式的表现手法让人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一种悲凉。原本无从触及的历史在黑泽明的表述下,既不矫情,也不做作,就这样从容地在我们面前展开。于是,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残影,无助的倒了下去。

BY 水欧阳

 短评

影子依附人而生,没有了人也就没了影子。风林火山一场战争戏很有气势。中间那斑斓的梦是在给之后的《梦》做演习么

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东方出了一个黑泽明,绝对是日本之幸啊!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电影开头一段信玄、信廉及其影武者的戏就直接超神了。黑泽明用一己之力就将日本电影的战旗直接插在了亚洲巅峰王座上,是影迷含佬量最高的导演了,以至于这部电影竟然是由科波拉和卢卡斯亲自投资,黑泽明才得以拍摄生涯第一部彩色电影,就将色彩运用得极为出色,各种大场面调度结合独特的美学风格显得宏大而又精致,视觉感丰富,绝对是古代冷兵器战争的顶级演绎!仲代达矢的表演甚至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让人都想惊叹一声Pentakill。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千百年来灌溉了日本文化滋养出黑泽明这样的大神,重新反哺了张艺谋之《影》,武田德川织田在战国时期的村长械斗也因其塑造而如雷贯耳!另外像月代头、殿上眉、能剧多方面展现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日本文化。

7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颜色像血是南蛮的酒,容貌像王是阶下的囚。影子假扮真身仿若蒙受钉刑,傀儡成为霸主吓退十万精兵。影子一夜领悟了不动如山,将军半生却未懂。敌我双方都没有看穿的傀儡,却被一匹宝马识破。真身不在,透过釜瓦传递恐惧;毛将焉附,借助虹光返照悲鸣。须臾钟鸣鼎食,转瞬丧家之犬,诹访河影子终成真身。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1980年戛纳金棕榈得主。黑泽明对色彩、光影和调度的掌控已臻化境,固定长镜头起势,梦境一段绚烂迷人,似是为《梦》作预演,配乐以军鼓为主,氛围营造极佳。全片细看均得益于"侧面"二字:两场战争戏避实就虚,充分利用画外空间;影武者命运烘托出家族和时代的悲歌;看似摹替身,实则写主公。(8.5/10)

1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虽然不算黑泽明最好的一部电影,但,作为武士电影来说,是最好了,没有之一!

14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2019/08/25 二刷。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怪信玄自己,非要去草原音乐节支个帐篷听笛子独奏。文艺是种病啊。

18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黑泽明的代表作。仲代达矢在片中一人饰两角,将武田信玄的气度和影武者的尴尬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尽管武田信玄在三十多分钟左右就死亡了,但他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此后的剧情信玄的阴影无时不刻地笼罩着敌对双方。本片的国语版虽然配音不错,但用词不够典雅,这点是遗憾。

20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主公大病初愈,不能骑马

22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我经常想放弃自我,恢复自由,但实在是太自私。影子是离不开人的…有了真身,替身才有意义。” 最精彩是中间替身装真身的桥段,荒诞又合理,忍俊不禁。不动如山的精神气,看得我也不动如山,腰酸背疼,但无疑仍是一部经典。

2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样一部电影出在,在那个没有什么特技的年代,在那个“小规模”械斗就算战国时代的日本,而吴宇森把三国时代的赤壁排成了圣斗士,甚至剧中历史人物的名字都弄错,他已毫无节操,只是捞钱而已。

29分钟前
  • AdonicWei
  • 推荐

没想到其实拍得很实在啊,要当好影子,要骗过敌人、孙子、侍妾、马,一关关都得过,仲代达矢演得真真好,最后真让人悲从中来。喝着红酒说着阿门的织田信长可爱了,唉,“人生在世五十年,大千世界一瞬间,人生不过南柯梦,幻境一场,生者无常,终须尽”

3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以小人物命运书写大名家族兴衰,黑泽明才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他比张艺谋《影》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技法的纯粹,清晰主题之下,用向心力做减法,探讨“生之欲求”与“死之余音”。伟大的精神在肉身陨灭后依旧影响他人,可惜离了主人的影子终究无法力挽狂澜。“风林火山”出自《孙子兵法》,此四字真言浓缩了武田家族的军事策略,可惜铁骑难敌火枪,在“不动如山”中悲壮而亡。到底是坚守旧的光荣传统,还是向流行趋势低头?这是晚年黑泽明的创作困境,亦是张艺谋陈凯歌一辈当下的困境。

33分钟前
  • 喻鸣
  • 力荐

三个小时的电影,分了三次才看完,果然经典。结尾的故事早就知道,真正看到结尾风、林、火部队先后做决死冲锋的那一段只有马蹄声、枪声和配乐的镜头,还是震撼了。黑泽明不愧是大师,他不但讲好了一个故事,还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用运动的画面和歌剧般的音乐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中。

38分钟前
  • 灿烂的小飞
  • 力荐

「影子依附人而生,若没有了本尊,影子意义何存」武田信廉、武田胜赖又何尝不是屈就于武田信玄威名下的傀儡?骗过了敌我,却骗不过一匹马;影武者反而是武田精神的正统传承(水中叩拜(武田附体)、草丛中呐喊(武田悲悯)、水中死亡(武田离去))。风林火山,黑泽明那霸道磅礴的色彩啊!

39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有些地方张艺谋的画面摄影高于黑泽明,但是黑泽明的场面、氛围调动远胜张,尤其是更为深刻的东方人文情怀。在本片里面,视觉系形式化风格造成节奏的拖沓,武士的信义的表达,还有战争场面调度上,黑泽明无疑是大师。中间的那段梦境真是惊艳!日本人认真起来,确实是世上无双!8.9

4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仲代达矢中途坐在了我的座位后面,大气不敢出也不敢扭头看他。灯光亮起,恍如隔境。跟银幕中的人一同观看三十年前拍摄的关于五百年前的故事,最奇特的观影感受,人生圆满了。吴宇森你抢了我们粉丝的福利!

4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影子」是什么?决不是生死置换,一个具象的替身而已,而是旗帜,是血液,武田一氏共死的信义和忠诚。被驱逐的影子正是武田不安的灵魂,见证宿命降临,见证时代终结。山林将倾,生者无常,南柯一梦,幻境一场。

43分钟前
  • tankry
  • 推荐

心服口服的好片子啊。讲到个人成长、宿命;讲到诸侯割据,英雄相惜;讲到作战方针治国之道;讲到以静制动,不动如山;讲到影子和本尊的凄凉关系;讲到体制离开领导者之后的续命和衰落……34年前就有如此好电影,真心牛逼!

46分钟前
  • KFCharlie
  • 力荐

如果不总跳出来唱人生五十年,信长还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50分钟前
  • 小天! ! !ヾ(^▽^)ノ
  • 推荐

张艺谋的影是讲影子的故事 黑泽明的影则是用影子来讲真身的故事 相比其中牵扯的家臣爱妾子孙仇敌折射出的宿命感 张艺谋蹩脚的爱情亲情戏就显得格外蹩脚和表层了

55分钟前
  • 哭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