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老

记录片大陆2015

主演:龙运松

导演:蒋能杰

播放地址

 剧照

龙老 剧照 NO.1龙老 剧照 NO.2龙老 剧照 NO.3龙老 剧照 NO.4龙老 剧照 NO.5龙老 剧照 NO.6龙老 剧照 NO.13龙老 剧照 NO.14龙老 剧照 NO.15龙老 剧照 NO.16龙老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09-04 15:57

详细剧情

  2015年 荣获 最第四届凤凰纪录片盛典 最佳提名奖,提名最佳传播价值奖。  2016年 荣获  厦门双栖影展  最佳纪录短片奖 ,想观看全片的可联系导演版权方微信:1714371600 (QQ )  该片是2013年纪录片《龙老一生》的续集,也是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  龙运松:一名普通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一直默默生活,不愿谈及英勇往事。龙老在耄耋之年,面对着镜头回顾自己一生;抓壮丁参军、转战南北、妻子另嫁、松山战役、接收日本投降等。  而今, 当年英雄疾病缠身,晚年落寞,老无所依,一直不明白,当年就是抗日了,怎么就成了反革命和兵痞了,还想着晚年能得到国家的认可,2014年龙老归队,而葬礼的悼词让我们反思。    A veteran, Mr. Long’s life was full of legend. Yet, he lived his life in silence and never told others about his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field. There were many scars on his body and he got three shots only in the Songshan Battle. One of them went through between the bones and the scar had been apparently seen so far.  Mr. Long went to the battlefield in the year he got married, where h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his wife. It read,” I’m going to remarry, may I get your approval?” Later on, Jiang Kai Sing was defeated and asked them to go to Taiwan together. Mr. Long refused,” No, I haven’t seen my parents for years.” However, when he got back to his hometown, his parents passed away soon and his wife had got remarried for two years. After that, he never got married again and lived his whole life in loneliness.  Mr. Long was defined as a bad guy or solider riffraff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Afterwards, when people asked him about his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field, he got scared as political investigation came to his mind immediately. “I’ve explained everything in those years, why you’ve come to ask me again? I’ve explained so many times.” To get rehabilitated, he kept visiting leaders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All his family persuaded him not to do so, because “You’re the Kuomintang’s solider.”  He wa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with severe stomach problems, no care from children and high medical fees. He said,” I can’t get cured. If I don’t die this year, I’ll die next year. There’s no point living for a few more years. I’d better die today and I don’t want to be human being next life. It’s too tough.”  Only until 2013,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announced official documents to rehabilitate the anti-war soldiers. Meanwhile, the ministry promised that there were funds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in their old ages. When Mr. Long heard this, he could not conceal his excitement with trembling all over. He kept asking,” Is it for real?” However, he had passed away before he received the pension. In Mr. Long’s funeral, a villager announced the memorial speech loudly, which drew us into deep thought……

 长篇影评

 1 ) 坎坷的人生,荒诞的时代!

  《龙老》这纪录片通过老人的口诉和对其身边人的采访的形式,没有任何的修饰加工,平白直叙、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国民党老兵龙运松的传奇一生。龙老18岁时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军队,随远征军奔赴缅甸、印度,参加了松山会战等多次战役,多次负伤,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民党退守台湾时,龙老坚持回到家乡邵阳。虽然在历史运动中,被定性为“国民党兵痞”、“坏家伙”,但是龙老一直坚默承受。虽然,去世前得到平反,但是老人还是在凄苦离开了人世。
 

 2 ) 未了的心愿

七十多年前的他们还是青年、还是儿童、还是父亲、还是儿子,他们是学生、是工人、是农民、是小贩,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注定平平静静的度完此生。然而,战争来了,他们的命运被时代所裹挟,但他们没有放弃抗争,为了国家的存亡与民族的荣辱,他们拿起了武器共赴国难;“视死如归”只为守护这片他们组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着的土地。

 3 ) 为国一生 孤老一生——抗日系列纪录片《龙老》

为国一生 孤老一生——抗日系列纪录片《龙老》在我校公益巡演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2015年10月14日 20时56分
        来源:http://cb.whmc.edu.cn/xyxw/1413903.html
新闻中心网讯(记者/陈思 摄影/刘萌雪 编辑/蒋静 余欢 见习记者/乐舒静 宋东煜 )10月13日晚上7时,我校承办了抗日老兵题材纪录片《龙老》在武汉的首映。并有幸请到了蒋能杰导演,这也是蒋导第三次到我校进行访问交流。《龙老》是蒋导演继《村小的孩子》、《初三》等纪录片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出席嘉宾有我校屈定琴、程以鹏、夏春秋等老师和华中科技大学肖海鸥老师以及华影协会成员和各年级学生。

  本次巡演分为观片、导演发言、嘉宾讨论、观众提问、上台合影等几个环节。活动伊始,主持人为我们放映了时长为58分钟的抗战系列纪录片《龙老》。该片记录了一位被扣上“坏家伙”“兵痞”的国名党抗日老兵龙运松的晚年生活和他不平的一生。1920年出生的他经历过抗日战争,文革,妻子改嫁等社会生活的变故。而正因为他是一名国名党老兵,社会对他的抗战英雄身份保有质疑和不被承认。随着历史真相的不断还原,龙老却于2014年5月不幸逝世,未能见证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举国欢庆。



  观赏完影片,主持人随即邀请了程以鹏老师的学生张毅与蒋能杰导演进行了交流。提及国民党抗日老兵这个群体,导演表示涉及政治问题无法回避。“在抗战中每一个抗日老兵都牺牲、付出了太多,而龙老晚年的悲惨境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古训“尊老爱幼”也淡化成“爱幼”,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多关注老人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给与他们尊重与温暖。”

  对于屈定琴老师在拍摄技术上的提问,蒋能杰导演表示拍摄中重要的是应与被摄对象形成高度的信任,让被拍摄者真实、自然的呈现。然而拍摄中并没有过多追求效果,手机、手电筒的打光也是因为屋子太暗。由此需要重视后期的制作,做到边拍边剪,保证能更好的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改。提及这些,蒋导也打趣自己的口头禅“拍片子不是拍马屁,需要的是讲真话”。



  随后,作为蒋导的朋友,华中科技大学的肖海鸥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个片子选题很好,虽然以抗战老兵为切入点,但是片子侧重讲述的是这位耄耋老人,他更重要的身份是‘老人’,突出了时下乡村的空巢‘老人’现象,也通由这部纪录片倡导大家多去发现和关注老人这个群体。”会场同学也以热烈掌声表示认同。

  激烈讨论过后,活动接近尾声。蒋能杰导演再次向老师同学们表示感谢,并期待学生们将来拍出更优秀的作品。最后大家纷纷上台与蒋导、老师们合影,以此来致敬抗战老兵。

 4 ) 英雄老去,尚在喘息

历史在岁月的流淌中远去,却更加清晰。
尘封多年的心门,终于肯在镜头前打开双唇。

“我,曾经是个坏家伙”
我是一个光荣的士兵,
但是我不能留下属于那些年代光辉记忆的证据。
所有的过去,
只能埋藏在我佝偻着身躯的晚年回忆里。
我,不想对任何人提起。

死神在慢慢地接近,
我不想挣扎,
但我的回忆开始喘息。

在老兵风烛残年之际,
是摄像机后的人,
让他相信,
自己曾经的战斗是光荣的,
是被历史承认的。

我对这部片子表示敬意,
这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
——无添加,无立场,
只有记录!
是作者一贯的风格,
一贯的坚持,一贯的态度。
是淳朴的乡土里孕育出来的可贵品格,
是执着的品格里坚持出来的不朽之作。

也许,画面粗糙。
眼看着老人颤抖着双手把开水注入泡面,
镜头怎能不有所动容;
这不是演出来的大片,
这是在有血有肉的记录者面前所展现的真实现状。

也许片段的链接把叙事拉得太长,
但正是在这样一种状态里,
我,泪流满面,
你,扼腕叹息。

音乐很淡很淡,
淡到没有。
但情感很浓很浓,
浓到血液。

英雄已逝,
我激动得只能大口大口地喘息。

 5 ) 《观影》

《观影》

                                       _ 西安元哲
十四层
爬楼
一层又一层
心中充满希望
影片中的抗战老兵——龙运松
提着水桶
颤巍巍走着
水洒着
他终于累了
睡了过去
蒋能杰的镜头如《帝企鹅日记》纪录片一样
客观
似乎略带冰冷
“知无知”三字之下
谌洪果
沉默无语
屏幕下
蜡烛一根
闪着微弱的光亮
祈着福

                                                                     

 6 ) 这样的纪录片,没人真愿意看

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导演本着一种态度去记录,至于说什么态度不重要,记录什么才是比较重要的。导演的态度不一定是每一个观众的态度,两者之间没有重合。而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将导演的态度传达出来,同时也让观众能关注到某一种现象或者某一群体。这样一来,纪录片的效果就达到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纪录片是《龙老》这是一个抗战老兵的跌宕一生,本片记录了参加抗战的老兵龙运松的一生,从当年被抓壮丁,后来参加抗战,到抗战结束后回乡妻子改嫁,再到后来为了自己的名誉问题奔走。跌宕起伏的生活贯穿了龙运松的一生,同时也让这个老兵心力憔悴。当自己的功绩终于获得国家承认的时候,他撒手人寰。感慨一下他的命运,这是一部分抗战老兵的集成。

蒋能杰导演将龙运松的采访整理了出来,构成了这一五十多分钟的纪录片,这是一部讲述性质的纪录片,同时也表达了蒋能杰导演的态度。

上文说到,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能将创作者的态度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还能将一个群体的现状,或者一个现象传达给观众。从这两方面来看,《龙老》这一纪录片完成地还不错。

创作者蒋能杰的态度是什么?自然是在阳光明媚之下发掘出来一些我们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是部分独立电影人对于电影的一种认知。我们不说这种认知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们只是谈论下。对于蒋能杰来说,抗战是一个民族话题,既然是民族话题,那么参与的人就不仅仅局限于八路军了。因此,蒋能杰将目光放在了同样参加过抗战的国民党军。首先,这个目光就构成了一种比较。

喜欢做比较研究的人自然知道这种比较意味着什么。对于一种现象或者是事实,当我们使用比较研究去讨论的时候,往往得到的结论大概率是客观的。当我们谈论抗战的时候,就必然要取用不同的样本来得出不同的结论。蒋能杰取用的样本是平日里被很多人忽视的样本,这一样本如果被搬到台前,那么对比之后产生的效应自然是轰动的。

很明显,当本片上映的时候,产生的轰动效应也是很大的,这可以说是达成了创作者蒋能杰的预期。抗战老兵的故事选在抗日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上映,这个时间点选择的不错。而就本片的题材来说,讲述国民党老兵的故事对比之下产生的这种轰动效应,同样会给观众一种普遍的视觉冲击。当我们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当我们讲述着自己的历史,当我们习惯了一个群体的认知,突然有一个地方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时候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巨大的。这也是创作者想要获得的结果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看看记录的本质,本片的核心内容就是龙运松老人的跌宕起伏的一生。这样的一生不论他是不是一个抗战老兵都会让人觉得很凄惨。但是这种凄惨并不是因为龙运松老人展现出来的凄惨,而是通过导演客观地“记录”之下,因而让观众感触出来的凄惨。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深思了,究竟我们作为观众所感触到的是一个老人一生命运的不平,还是说是被可以萦绕出来的一种态度,这需要大家明辨下。

龙运松老人的故事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存在的故事可以通过不同的讲述方式来让观众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重点内容。当创作者想要我们感触龙老的凄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龙老的独居,龙老的佝偻的身躯,龙老对于未来的期待,以及龙老对于现实的失落等等。这些情感完全可以展现龙老的现状是多么的糟糕,同时也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当创作者想要通过命运的不公来展现龙老的现实境遇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龙老同样参加了抗战,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待遇,而这一切的现状的原因就在于他所在的执政党失败了。创作者为了展现这一原因的重要性,不惜让龙老的子女们现身说法,通过一番番电话以及一次次谈话,作者对于这一客观事实的比较所产生的结论就被摆在了观众面前,观众们能看到的确实是因为某一“客观事实”而产生的结论,对于观众接受度而言,这显然是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当两个方面都做到了的时候,这部纪录片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属于电影艺术了,既然是电影,不论是什么形式,我们总是需要用电影的语言以及丰富感去衡量的,但是本片当中却没有这么多的可供讨论的电影的点,就本片来说,作为一部电影,它本身平平无奇,但作为一部纪录片,它还是可圈可点的,这种形式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是喜欢,但对于另一部观众来说不过是屏蔽了一些内容而已。

客观公正需要创作者坚持本心,但对于独立纪录片来说,什么是本心?这又是一个可以值得大家讨论的话题,因为“本心”确实具有多样性。

……

你好,

 短评

对待英雄,不是,是对待任何人,最好都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但是,我们国家似乎很是热衷这些。

5分钟前
  • 晏小山.
  • 还行

好人一生平安

8分钟前
  • gy
  • 较差

一个抗战老兵的幸福生活

11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还行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出版社工作,认识了一位拍抗战老兵的摄影师。他想出本影集,我负责整理内容,可忙活了半天,辗转多家出版社,根本就没有出书的希望。这几年他的朋友圈中,隔上一两个月,就会有一位老兵去世的消息,估计再有一两年,他拍过的上百位老兵都会仙逝。抗日是近一百年来中国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可仅仅七十多年,这段历史背后的很多人和事,就被完全忽略了。

16分钟前
  • 闲云
  • 推荐

国民党老兵的切入点选得很好,关注社会背面也体现了纪录片创作者们的良心,虽然不能保证片子播出后能否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起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一直处于被遗忘的尴尬境地。令人感到难受的是采访者问龙老的心愿是什么,他回答只希望自己快点死,个体的不幸传达出举国的悲哀。

21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几个老红军吃饭不要钱。2013年民政部下发通知。一个地方要有一个国民党,那还不把他斗死。华丽的悼念词真是滑稽。

26分钟前
  • 许一世
  • 力荐

把我评论移除了 牛逼

31分钟前
  • Frühlingsbär
  • 力荐

跟着国民党在缅甸打了,跟着共产党把日本败了,跟着时代的浪潮留在了中国,同样因为在共产党时代里国民党的身份接受文革,永远不声不响,像很多人一样活了下来,到老了想起在缅甸淮江上比时代壮阔的多的浪潮,觉得自己应该留在那里

36分钟前
  • 北霄
  • 力荐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 但是还是不能忘记他们

41分钟前
  • scarecrow
  • 推荐

像龙运松这样的抗战国民党老兵依旧没有国家的一分钱援助,在这个大喊世界大同政策关怀的土地上,实在是过于讽刺。老人拖着年迈的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舀饭切菜,嘴里牙齿掉光了只能吃点软的东西。还常说希望自己早点死掉,死了就好了。看得让人掉眼泪。

4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自己的作品,只能说还行,三星,有满意的地方,也有好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在拍摄的100位抗战老兵当中,这个故事是完整的,暂时是跟拍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兵爷爷!

46分钟前
  • 蒋能杰
  • 还行

蒋导的片子好像大多如此,胜在题材,摄影和剪辑实属一般。

49分钟前
  • 雨落黄昏
  • 还行

本是正儿八经关注被遗忘老兵现况的纪录片,但龙老的国民党背景却又为本片增添了不少的政治性,而这也是龙老被政府忽视的主因,最后葬礼里对龙老一生的回顾尽显讽刺以及荒诞;有一个社会意义十足的主题,但哪怕是作为纪录片也稍显平淡无奇,缺少一点专属于导演个人的元素。三星半。

51分钟前
  • 梁颂华
  • 还行

抗战老兵龙运松,陆军野战第8军103师307团机枪连,参加过在缅甸对日作战的松山战役,曾负伤,休息了十天继续上战场。后来参加淮海战役。后来受到批斗,抗日的证件勋章全被收走了,一直害怕讲过去抗战的事情,因为是国民党的兵。一年得花五六千块钱,胃病吃药,牙齿已经全掉光。“抗日的功劳总有吧,缅甸印度打仗总有点功劳吧。”听起来十分心酸。一直到死,都没有领到政府应许了的一个月几十块钱的补贴。还有一个荒诞的细节是,申请补贴需要证件,然而证件早就在解放后的批斗中全被收走了。结尾追悼会的超级浮夸的悼词,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55分钟前
  • 两次晕倒在厕所
  • 力荐

非常真实感人的纪录片,永远向我们国家的抗日英雄致敬

57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力荐

学生作品,史料的意义要大于电影方面的意义。龙老这一辈子啊。

1小时前
  • 津五渡
  • 推荐

大难不死,未必后福。造化弄人,老无所依,唯一的心愿就是死,历史和政治的牺牲品。十几岁被抓壮丁,命运就开了一个长达一生的残酷玩笑,最后光伟正的悼词无比荒诞讽刺...

1小时前
  • 阿孝咕
  • 推荐

个体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冲得七零八碎,人权,自由,尊严,从来不是由个体拼凑而成的信仰,个体一直在被迫选择。是英雄还是坏蛋,是活着还是死去,是安稳的闭上眼睛还是奋力睁开双眼却只能看见一片黑暗。感谢记录。我们需要微光,需要一直奋力的睁眼。

1小时前
  • 垚漫Ha
  • 力荐

就一套流畅的个人口述史记录。痞极不泰来,却在时代的动荡之中,顽强存活下来。龙老的存在,葬礼的悼词,都是荒谬时代与荒诞政治的荒芜见证。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补标。有一段时间集中刷了蒋能杰导演的纪录片合集,龙老是其中之一。

1小时前
  • 漩涡之外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