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2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3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4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5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6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3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4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5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6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7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19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20:53

详细剧情

十七岁的美丽少女卡捷琳娜(薇拉·阿莲托娃 Vera Alentova 饰)假扮成教授的女儿,在一场宴会上邂逅了名为拉齐克夫(尤里·瓦西里耶夫 Yuri Vasilyev 饰)的摄影师,两人很快就双双坠入了情网之中。然而,当卡捷琳娜的真实身份曝光之后,拉齐克夫残忍的抛弃了她,完全不顾她此时腹中已经怀上的骨肉。 坚强的卡捷琳娜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她决定将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长大。一晃眼十六年过去,卡捷琳娜凭借着智慧和努力成为了工厂厂长。某日,一位名叫果沙(阿勒克塞·巴塔洛夫 Aleksey Batalov 饰)让卡捷琳娜再度体会到了心动的感觉,谁知道,她的身份再一次成为了这段感情中的绊脚石。

 长篇影评

 1 ) 令人质疑的两次省略

坦白说,对这部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著名苏联影片有点失望。你说它是一部女性主题肥皂剧吧,又太过现实主义了,缺乏阿莫多瓦式的想象力和风格化渲染。而如果说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吧,角色和故事情节又太过类型化。

比如女主角们便又是那种性格反差鲜明的搭配模式。其中女一号卡捷莉娜不仅聪明漂亮,性格也好,沉稳不保守,热情够理智。更重要的,还很好强上进(如果换成男人,一般是正直刚毅勇敢具有领袖气质);女二号一定是开放、新潮、追逐名利的柳德米拉(换成男人,一般玩世、野心,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最终可能与一号化友为敌);戏份最少的那位,一定既不聪明更不靓丽,对事业和生活没有较高追求,所以早早出嫁相夫教子去了(换做男人,一般其貌不扬,但心地或淳朴善良或憨厚鲁钝。负责调节缓和两位好友间矛盾,最终却通常成为矛盾激化后的牺牲品)……

当然,上述刻板印象可能更多是源于几年来类型电影看的太多,主观上已对这种从表演到故事都非常成熟却又过于四平八稳的作品已缺乏足够的激情。但更关键的问题(现实主义层面)却是:考虑到苏联这个国家于十二年后即告宣告解体的事实,你很难认为这部影片足够深刻地反映了距离那场巨变并不遥远的社会现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因为还没到哭的时候。嘿嘿。

请大家注意影片在表现女主角卡捷莉娜的人生历程中的两次重要省略。第一次是未婚生女。对主人公当时的艰难处境,影片只用了一场篇幅有限的深夜哭戏(因照顾婴儿与加紧复习准备再次参加高考所导致的心力交瘁而落泪)。至于生下小孩之后,自己的父母或老家长辈们如何看待、所在工厂如何反映、以及女工宿舍是否允许母婴同室等一系列在很多观众,至少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很多观众看来更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却完全一笔代过!难道以当时(按时间推算生女应在六十年代初)之苏联社会状况,根本不存在上述问题?还是的确存在,也较严重,只是受制于当时电影审查制度而不能加以表现?我们无从知晓。

一笔糊涂账还没厘清,更大的省略接踵而至——从考前复习的普通女工,直接跨越至十多年后已升任厂长。于是,似乎应被关注的连带社会问题,诸如大学管理部门如何对待未婚妈妈的学生?卡捷莉娜后来的事业发展是否遇到官僚作风或保守势力的非难歧视等等,再次被省略掉。相反,影片却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卡捷莉娜与两位女友多年后个人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异。此消彼长,《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已在不经意间变成了一部讴歌式主旋律电影:党和国家对于所有公民都是绝对公平的,无论出身家境如何,只要你勤学肯干有理想有上进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就像我们的卡捷莉娜同志!(这层含义如果真的存在,那美国好莱坞的评委老爷们是肯定没看出来。否则他们也决计不可能把最佳外语片奖授予一部苏联主旋律电影。哈哈!)

退一步说,即使本片导演压根就没想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而只是讲述一个普通苏联女性如何自强不息的故事,现有的叙事结构依然令人质疑。因为我们看不出还有什么比你省略掉的部分更能充分诠释这一主题的东西。

 2 ) 幸福总在不经意间降临

“生活从四十岁开始”,这是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也是非常具有这里的一句话。虽然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与社会有直接的接触,可是在人生的起点,我们总是迷茫的,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懵懂与无知,于是,我们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然而幸福有时候就在不经意间降临,当你以为生活已成定局,再不会有波澜的时候,命运却给了你一个惊喜,让生活真正开始。
影片中的女主角卡佳,高考落地后想明年再拼搏一次,便决定留在莫斯科找个职业,继续准备考试。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冒充教授的女儿,结识了电台的摄影师拉奇柯夫,并一起坠入了爱河。卡佳经不住拉奇科夫的诱惑,委身于他。然而当拉奇科夫知道事实真相之后,势力的他无情的表示要分手,即使知道卡佳已经怀孕。坚强的女主角生下女儿,并独自抚养长大。从此,女儿德拉成为她的希望和安慰,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友情一直温暖着她,女友柳德米拉和玛丽娅以及其丈夫尼古拉,帮忙照顾她的女儿。人到中年的卡佳,功成名就,成为了厂长。本来已心如止水的她,无意间却邂逅了瓦沙,收获了迟来的爱情,虽然几经坎坷,但是最终,还是和瓦沙组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这部电影的主要题材是爱情和生活,具有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然而我们并非那个年代的亲身体验者,所以我们不敢说我们能完全理解它,我们只需要把他解读为我们需要的精神符号,让它来暗示我们,我们必须坚强地,扎实地生活。影片的女主角卡佳,代表的不仅仅是要通过爱情获取力量的女性,也代表着社会中非主流的人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坚强的古典价值观,但是往往看不懂生活,从而被生活所戏弄,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会像柳德米拉那样投机,尽管这也是很不错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学不来,直白地说,我们混不过他们。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信念,像卡佳一样艰难的独自行走,我们选择了一种悲壮的生活方式,我们行走的时候固然不知道结果,但也许我们有幸,在四十岁的时候会明白什么是生活。这点希望,也许值得我们乐上一阵子。卡佳在年到中旬才遇到的真爱,这样的事,也许你觉得不真实,但其实,这就是现实。因为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卡佳和瓦沙的爱情绝配在一系列相互沟通的小故事下升华,让我们感到欣慰。看到片尾卡佳盯着瓦沙说,我花了多久时间才找到了你啊。心里的感觉是说不出来的,过尽千帆皆不是,卡佳说,我太害怕了,如果我当时没上那趟公交车,没遇上你!一个人的生活会因另一个人而改变吗?而那种确定眼前这个人就是最佳的,就是命中注定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我寻找了你多久?”女主人公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饱含泪水。是啊,要寻找多久呢?才能找到这一生中要遇到的那个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切要靠自己争取。找寻生命中的奇迹,不能沉寂地等待,找寻,找寻……
      只有经历磨难的人,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当幸福来临的时候,也更懂得珍惜。也许命运给你开了个小玩笑,但是我们却不能对生活失去希望,因为下一个转角,幸福已经如期而至。同时你也可以幻想下你的未来,扎实地生活吧,生活最终不会让你哭泣失望的。四十岁的时候,人生很可能才刚刚开始,既然如此,又何必惊慌,何必急于失望,给生活一点信心,未来就有微笑在等待。

 3 ) 那些日子里,妳还好吗?

   我不知道怎么开头。我知道妳的人生从四十岁开始。我知道妳会有公寓、汽车、蒸蒸日上的事业。妳的乖巧可爱的女儿和她的小男孩。卡佳找到戈沙的时候,我二十多岁。二十多岁是哈耶特的第一道折痕,在这个“同志”词义富含深韵的年代,我感觉自己已经很老了。
   而事实上,他们也总说我显老。要不我为什么总是收获“有才”的网上留言和现实中姑娘的白眼呢?河堤上的中学生已经搂着抱着今生今世上下不离,我中学时还会乖乖地放学回家,听耳机里的《列宁山》、《贝加尔湖》。还有《纺纱姑娘》。那是老爸开伏尔加的时候,我就早熟地幻想爱情。幻想风雪中一张冻红的小脸,幻想冰糖葫芦一人一串,幻想马迭尔的冰糕沾在妳的鼻尖上。幻想牵你的手,真的就不分开了。
   可是编剧真善良啊。他把开头和结尾涂上糖浆让妳品尝,将辛酸的路途盖上帷幕不叫妳心伤。那些日子里,妳还好吗?在那些看不见的岁月里妳的生命是怎样的传奇?妇产医院里冰凉的病床畔无影灯还在无声的嘶吼,然后是一夜的长明孤灯,闹腾一宿刚刚睡去的孩子和很多很多没有温习的功课。
   很假,是不是?我的意思是在生活里——在那残忍的生活里究竟会有几人能冲破那些疾风和暴雨?她要在经济窘迫时养活自己——一对孤儿寡母,她要在学业上有如此大的成就竟能以一个外地人的身份在大大的莫斯科城里考取、毕业、分配就业,甚至并不搞猫腻地就在这充满猫腻的集体主义里爬到上位。
   或者她真的在那时候就潜规则了,又有多少人一旦爬到上位就会变成另一种人。一种她曾深恶痛绝的人。她会背叛她的理想,背叛她的善良,背叛她来自的那个阶层,成为一个精于盘剥的领导,成为一个上下勾结的官僚,成为一个追逐物质的暴发户,成为一个在两性关系里找快感的荡妇……就这样一了百了了!可妳的生活啊,妳的爱啊……妳竟承受了下来竟然成功了。
    这是童话故事。而妳就是故事里的珍宝。
    
    他们说大人都不看童话了,那我一定很小。他们都在傻里傻气地摇来滚去,那我一定是个老人喜欢枕着塔西图斯睡着。我和所有我这样的人还在遥望一个过早结束的往昔,怀念没有对冲基金自作聪明地冲断自己的退路,怀念没有狗屁CEO们置黎民不顾而卷款离开。怀念被歌颂的——神圣而平凡的爱情,怀念山楂树下一个青年钳工和锻工的守望。
    怀念妳。亚历桑德拉。

 4 ) 理想?

朋友们,我们写评论究竟是给那些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还是给那些没看过的?若是给前者,我想问谁会弹吉他,请教教我,想必你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一定忍不住拨起了琴弦唱起了歌吧?若是给后者,如果你是个怀旧的人,我想你会喜欢这部电影;如果你是个怀旧的女人,我可以肯定你会爱上它。
电影,电影,我一边摇头,一遍念叨着这个词。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把这部电影看了三遍,再不写点什么,似乎就有些不正常了。
毫无疑问,这是部非常优秀的影片,许多人说这结尾太理想化,那末我想反问,我们亲爱的卡佳面对那不负责任的男友的冷漠,面对其母亲市侩的嘴脸时,那是否也是理想化的表现?如今的我们,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彼此伤害,无论是利益上的还是感情上的,都淡淡地称之为现实,看到那些无私的、纯粹的人或事,总是像看到旷世奇珍一样感慨万千。究竟是电影太理想化了,还是我们太缺乏理想了?把一部电影看很多遍,最后所看到的多是电影之外的东西。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个有益的过程,是个成长的过程,然而这过程并不轻松,往往伴随着怀疑,伴随着痛苦的选择。
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你是否会在意它是由真实的故事改编?从前我每在电影开头看到这样的话,总是一下子就转变了态度,从闲散的观赏到尊敬的聆听。后来我开始怀疑这句话的作用,难道其他的电影就不来源于生活?难道仅仅因为这句话我就非得对它高看一眼?我想这句话最大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的否定那些不屑的——“这只不过是电影!”之类的话。而对于我这种中毒颇深的人,不用这句话,我就早已经相信,早已经沉醉,甚至吸收进我的头脑,指引起我的生活了。
所以对于我们亲爱的卡佳能遇见没有缺点的戈加这样的事实,我深信不疑,而且非常肯定,他们会一直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不是什么理想,这是对我们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心,也是对生活最朴素的尊敬。

 5 ) 再见,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有名的一句话。一个电影的名字。

一个女人的半生,喜怒哀乐。

卡接琳娜是一个车间女工,努力工作,技术高超,她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因为年轻人的虚荣和轻率,她冒充教授的女儿,一个摄影师爱上了她,不,或者是引诱了她,她有了孩子。

因为去工厂录像,摄影师发现了卡接琳娜的真实身份,他的态度急转直下。面无表情的和卡接琳娜分手,而摄影师的母亲也是一个市侩的女人,以为钱可以弥补卡接琳娜的伤痛。

卡接琳娜拒绝了钱的施舍,她独自生下了孩子,深夜苦读,终于学业有成,成为一个化学家,掌握一个有着三千人的纺织厂。

在独身的岁月,她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自信积极,渴望异性的爱。在好友家的前阶上,她们相依谈心,时光悄悄打磨了三人的容颜,不变的是她们女性的坚韧和内心的希望。

卡接琳娜在车上偶遇一个高级钳工,果莎。潦草的穿着没有掩藏果莎的睿智和坦诚,走过人生的疾风骤雨,他们多了一种淡淡的惺惺相惜。两个人相恋,那是一种真正的爱恋。卡接琳娜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她害怕那个厂长的头衔会给他们的关系投下阴影。他们情趣相投,对人生的起伏有着平和宽容的心境。果莎无疑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他内心世界丰富,情趣高雅,擅长家务,有男子汉的自尊,能够保护女性,他不是一个汲汲功名的投机者,而是把自由和尊严当作幸福的第一要义。

我希望他们结合,因为这是对卡接琳娜二十年生活的回馈,是对那种坚强,沉默,用自己无声的力量抵御生活撞击的人的回馈。生活的捉弄,命运的打击,不能消磨一个有信念有尊严的人的优雅姿态和平和心境。

但是,电视台的采访再次把卡接琳娜和那个辜负她的摄像师连接在一起。摄像师认出了她,这个落落大方,干练优雅的女人就是当年他抛弃的怀孕的可怜的工厂姑娘。他送她花,回忆过去,打听那个自己未曾谋面的女儿。

卡接琳娜美丽的经历岁月磨练的脸上闪着平静的但决不能忽视的力量的光泽,她说:我是有了孩子,但是她已经成年,不需要抚养了。孩子和你无关。

就是在这个长椅上,二十年前,她哭泣地诉说自己怀孕的事实,却只得到了摄影师转身的姿态,决绝残忍。

现在,她不动声色,用自信和强大的内心打败了那个男人,那个伤害她的男人。

摄影师攀附未果,就去卡接琳娜家中,正赶上果莎和卡接琳娜以及女儿进餐。他告诉果莎以前的事情,果莎很有礼貌地离开了。

难道,生活给予卡接琳娜的永远是失望吗?所用的幸福都要从指间流逝吗?

她在那两个从少女时代就结下深厚情意的女友面前失声痛哭,悲凉的哭声浸染了四十年的风霜。绵延的时光缓慢而迅疾得剥夺了一个女性的青春和美貌,但坚强优秀的女性却用内心的力量凝滞了时光的伤害,并把身心的伤痕历练成莲花。她们追逐美与爱的脚步永不停歇,但因之优秀独立,过程却多波澜起伏。令人唏嘘。

女友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不相信眼泪!

除了告诉人们,我很软弱,眼泪不能改变任何东西。世间的龌龊和丑陋不会因为眼泪的洗刷而消失,哭泣的丑态会被别人挂在嘴边,在他们的唾沫星子中咂摸出自身生活的优越感。

卡接琳娜擦干眼泪,终于,找到了果莎。

他们围桌而坐。卡接琳娜说:你知道我找你多久了?八天。

你知道我找你多久了?卡接琳娜再次问。

很久很久,真的,我不敢回顾那段历程,孤独徘徊反复怀疑自己的历程,蚀心蚀骨,黯然神伤。但是我从没有放弃,否则我不会和你相遇。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你,并和眼泪,再见。

 6 ) 高二时的日记本

暑假回家翻以前的日记,翻到这篇发现原来以前我还写过这么一长篇的影评,觉得写的挺不错的,回学校后一直念念不忘,寒假再回家把它打上来,呵呵,放在这里。
  
2005年7月1日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 ,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邓泓姐姐推荐的,挺不错。
   早上醒来时,脑海里又浮现出里面的情景,一遍一遍一遍。
   其实说起来,也挺容易分析这部片子的,讲了三个女工的奋斗经历。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她自己的弱点,但这弱点从另一方面看,无疑又是她的优点。呵呵,那就算是特点吧。
   柳达,我印象很深刻的,并不是主人公。而且,自私,势力,但她又不是自私到底,她对朋友很真诚,她只是一直计划着利用男人往上爬,她对朋友们是忠诚的(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益冲突)但她对男人,对于她,她绝不是痴情的。尽管再爱的是男人,古林,心里再痛,当她发现男人成为她的包袱,她无力挽回时,她会立刻甩掉他。柳达不像卡诺娜,她是个狠角色。两个好朋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对待那个摄影师的抛弃的问题上吧。柳达是不依不饶地威胁,而卡诺娜却选择自己承担。怎么说呢,如果换作我,我也许会选择后者吧,但我不认可后者。不该用一个虚无缥渺的“命运”二字给自己留下沉重的罪名。卡诺娜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可是,那代价太大,她泪水咽进自己的肚里,可是她不知道,旁人只是冷眼欣赏她可怜的自尊。我以为,不反抗,不争得自己应有的权利,根本谈不上自尊。
   最终卡诺娜是好运的。她遇上了她真正爱的人,这是一个好结局,是我羡慕且期望的,只是我并不喜欢这个过程。而柳达,她依旧在为自己的下一步打算着,她和十几年前的她一样。然而我还是想说柳达是好样的,她骨子里天生有一种蔑视男人的气质,这是卡诺娜读再多的书,拿再高的学历也学不到的。对于男人,她的字典里好像找不到“抗争”二字。这是性格使然吧,温顺如她,在心底,是深深期待着一个真正温暖她的人吧。
   呵呵,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有点女权主义的倾向哦。
   再来说说戈果(是这个名字吗?)这真是个有意思的人。不知为啥,想到他我总觉得好笑,呵呵,一个奇特的男人。
   敏感而脆弱的女人总是会被这样的男人深深吸引着不可自拔吧,更何况娇小而楚楚可怜的卡诺娜,与虽然不帅但很有男人特点(事实上,我觉得这个男演员找得太好了!和当下众多人喜欢陈道明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两个,本身就是金童玉女的一对。
   可是,戈果也是大男人主义的哦。我想当初遇见卡诺娜,他是按照他的大男人主义理所当然地假设这是一个不幸的女子,是需要他照顾的小鸟儿,应该说,是卡诺娜身上的那种需要人保护的气质吸引了他。所以当他知道卡诺娜不是工长而是厂长时,他才会不可接受。因为他以前一直按照自己的假设在进行着,或者能不能这么说,他爱上卡诺娜,是爱上他心中一直在假设着需要他拯救的公主。如果他早就知道这不是需要他保护的公主,那么很多,野炊,做饭……这些通通都不会出现了吧。他根本不会追求她。
   呵呵,还好他们相遇了,还好戈果回来了。我想,戈果,在离开的那八天里,是在不断进行心理斗争的吧。也许他开始醒悟,自己以前爱着的,并不是真正的卡诺娜。然后他想,自己到底爱不爱她呢?呵呵,我微笑,有情人还是终成眷属了。
   我特别喜欢看他们重逢的那一幕。戈果的表情好玩极了!我真不知道那演员是怎么表演出来的。或者他干脆什么都不要想,直接面无表情盯着一个人就OK了。哈哈,他在想什么呢?他在用面无表情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吗?可爱的想法!当卡诺娜破涕为笑的那一刻,我想他意识到了:他面前的,真的是他的公主啊。
   我找你找了多久啊?
   我找你找了多久啊……

 短评

第一次去俄语文化中心,看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放完后旁边的男生问,刚才那地铁站是Aleksandroskiy Sad吧?卡捷琳娜碰上情人那是白宫吧?两女的蹭住那是文化人公寓吧?我问他,你是在那上学好多年吧,他说:“好想去,但我只是借了本图集画册对着看认出来的。”天才啊!

9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却相信爱情。俄国与德国的电影最擅长传达本国历史,但这部摆脱了政治又跨越十六年的影片却温和地讲述了人与人通过非恶意的谎言和隐瞒来保持联系的生活故事。只是后半部分的高潮戏过于仓促和简单且有着不必要的坏气氛的幽默;但那优美的苏联音乐尤其是片尾的《亚历山大》多么让我感动。

14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什么?!这部居然是198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的口味果然是游离在主流之外的。片子太拖沓琐碎了,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最吸引人的果然还是片名,还有配乐吧。其实有些失望啊,打个四星,免得它被淹没在我众多的三星片里。这个片子很普通,导演到底是想讲社会问题呢,还是女性自立呢?什么都没讲好。

16分钟前
  • Irgendwann
  • 推荐

「我一直以为当下的生活只是彩排,真正的生活在未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生从四十岁开始。」简单的故事,细腻的生活气息,温暖而光明。女主追求爱情,同时在追问「何为有意义的生活」,不显山不露水地涉及了阶级和性别的话题。(又及,那时知识分子地位可真高啊!)

19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八零年的苏联电影竟有露点镜头,除了对劳动光荣的宣扬,内容风格和其他欧美国家没太大区别。独立自主女强人掉的三次眼泪,都是关于男人,最后的幸福结局找的还是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这算不算伪女权?印象深的台词:“人生从四十岁开始”、“二十年后电影话剧书都会消亡,只有电视……”

23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3.5 果沙的出现还是过于理想化了点,缓和了许多现实问题。 莫斯科的姐妹淘,生活从40岁才开始,不论男女,40岁以前该哭的哭,该苦的苦。

25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古典主义 生活气息 手法沉稳 片尾曲不朽 前苏主旋律电影经典之作 缺点是情节选取上避重就轻和过于美化 胆子应该更大一点点嘛。。。

26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每个时代都大不一样,然而每代人的青春和爱情却大致相同。

2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又名《社会主义三姐妹,围坐哭男人》。多少年以后,书、报纸、戏剧、电视、电影都还在,苏联不存在了~

3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其实,哪里都可以叫做“莫斯科”,很多事情也让人“不相信”,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他的“眼泪”

35分钟前
  • 勵帝或
  • 力荐

经典片的特点就是不论什么时候看,不论哪个国家的人看,价值观爱情观都是相通的,不过时的。本片描述三个女人半生的感情世界,一个求稳定找了个门当户对的男人结婚生子,一个一心想找个有地位有钱的男人靠着,一个只想靠自己。二十年后三个人当初选择的结果是,求稳定的上有老下有小幸福的生活着,想靠男人的男人事业失败酗酒离婚而自己依旧在最底层,靠自己的女主独立抚养孩子长大并且事业有成还收获了爱情。无论什么选择,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没有好坏之分。感叹1956年的莫斯科已经很发达了,女孩们都穿的很时尚,1980年的莫斯科非常现代化,和欧洲没什么区别。这个电影也让观众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莫斯科普通人的生活,不同于以往的苏联战争片和名著改编

39分钟前
  • 带刺的黑玫瑰99
  • 推荐

让人感动的是俄罗斯风的音乐,卡佳明亮坚定的大眼睛,还有那工厂的轰隆声……我很想为你写点什么,可我好像写不出来……

44分钟前
  • 力荐

“不是所有事都一下完成,莫斯科也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從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愛。不論是被白雪覆蓋,還是在秋光裡閃耀,它會溫暖一個孤獨的靈魂,滋潤一個樹林裡的小樹。”

48分钟前
  • 小灰烬
  • 推荐

每一个女人背后都有一个男人。。。人生,从四十岁开始

52分钟前
  • scarllet
  • 力荐

很难入戏,但是看完回味无穷的那种剧情

5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1.她们的目光是评价式的,只有领导人、民警和未婚女人拥有这样的目光。2.“那么就是说你准备种白菜了?”“不,我准备做喜欢的,而不是时髦的权威的和必须做的。”3.一个女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比人品更重要,这是误会吗?4.“我找你找得多久啊?”“8天。”

55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推荐

“我想象了无数次见到你的场景,所有精心准备的话语,而现在你在这里,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许多年我都没有停止爱你,但是后来我变得充满仇恨和痛苦,我想让你知道我的成功,来让你看到你有多么错误,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样反而最好,如果你当时留下来,我不会这么成功,我很高兴你当时没有娶我,因为那样的话我就不会遇见一个好男人,一个我现在深爱的人。相信我,一切都会向最好的方向发展的,生活在40岁开始,听起来很老套,但是是真的。再见,然后请别再联系我了。”

57分钟前
  • uncannyblue
  • 力荐

我们的电影被那个年代的毛子碾压了。开头宿舍那几场戏调度真好,镜头关系运用都非常到位,这就是为什么整部戏看下来会觉得很美,很舒服。电影美学不仅仅是单一画面的美,要在镜头的运动中诠释影片主题,丰富影片的内容让它如花绽放。此外剧情因果相乘,环环相扣,台词含而不露,真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

60分钟前
  • 张老实
  • 力荐

1980年的电影,到现在也快40年过去了,可你看完后会发现,岁月如梭,可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部电影里的现实到现在看都觉得就像是在讲述现代故事一样,莫斯科三朵金花也是各有特色,勤奋、质朴、豪放各能代表一个,结局也挺好的,生活就是这样,曾经遗憾到后来再看说不定也是注定的美好。

1小时前
  • 方枪枪
  • 推荐

和《两个人的车站》一样有好多可爱俏皮又小浪漫的剧情,苏联火车站也太好了吧总能捡到经济适用型好男人!别人只想和你吹牛喝酒约炮,他饱读诗书生活朴实皮鞋脏,只想约你野餐给你做饭帮你女儿男朋友打架,却从不在乎你一点都不了解他。特别喜欢两个男人在堆满书的破屋子里喝酒吵架拍鱼(可怜的鱼!)而三个女人却在另一个黑暗房间里嘤嘤嘤哭诉命运的那段……整个片子有种城市化女性奋斗的朝气,但到片尾我才意识到,主角们还不知道十来年后苏联就要解体了……

1小时前
  • 北河沿井斯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