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情片美国 / 法国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2007

主演:裘德·洛,诺拉·琼斯,查得·R·戴维斯,卡佳·布铭邦,蕾切尔·薇兹,娜塔莉·波特曼,猫女魔力,弗兰基·费森,大卫·斯特雷泽恩,安德莱内·列诺斯,本杰明·凯恩,Michael,May,迈克尔·德拉诺,扬·福尔克,蒂·艾萨基尔多,劳里·约翰逊,杰姬·摩尔,Kenon,Walker

导演:王家卫

播放地址

 剧照

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2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3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4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5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6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3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4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5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6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7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8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19蓝莓之夜(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21:28

详细剧情

伊丽莎白(诺拉•琼斯饰)被男友抛弃,伤心又苦恼的她把钥匙扔在咖啡店里。咖啡店的老板杰瑞米(裘德•洛饰)保存了很多钥匙,每把钥匙都埋藏了一个伤心的故事。伊丽莎白爱吃店里没人点的蓝莓蛋糕,在某一晚决定离开纽约,穿越美国到处看看。在旅途上认识了明明深爱却困囿彼此的分居夫妇,还有豪爽爱赌却鲜回家看望父亲的少女(娜塔莉•波曼饰),每到一个地方她就给杰瑞米写一张明信片。以他人为镜,伊丽莎白找到了爱的真谛,回到纽约,看见等待自己的杰瑞米,可以幸福地,再吃一客蓝莓蛋糕,放心享受爱的欢愉。

 长篇影评

 1 ) 在心碎与幸福之间,距离有多远-------说白了这片子就是一个摆脱失恋的完美教程

最后一次打电话,"她来了,对不起。"
  ''How do you say good bye to someone you can't imagine living without?"
   I didn't say goodbye.
   I didn't say anything.
  第二天我就干干净净的换了号,通知大家最近运气太背换个号除除晦气,那天失恋刚好半年,顺带着买个了心仪已久的镯子,才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永远不要奢望着别人买。

两年前片子刚上的时候众多姑娘约我去看,一一拒绝。一来觉得王家卫像个神圣殿堂,像我这种凡夫俗子膜拜不了,二来那会刚掉进爱情漩涡里,一时半会挣扎不出来。果然她们回来都抱怨说片子死慢看不懂,江郎才尽云云。我想说,干啥都有个缘分。
两年后我失了恋,在整理杂物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张海报:在心碎与幸福之间,距离有多远。两个人吻得正惬意。蓝莓之夜。过去关于这部电影的记忆哗哗的都想了起了。决定翻出来看。

终于明白为什么原来你们说看不懂了,因为你没惨到那个份上就不会体会千回百转的幸福。
和相恋五年的男人分手,看他们一起吃土豆泥青椒配猪扒的录像,在街上看着他们在楼上拥吻,she did not say goodbye then just walked away.那是个需要多大勇气的转身,丢掉过去的自己,去过一种没有他没有依赖感只有自己的生活。
失恋的第二个阶段,让自己忙起来不去思考不去想念。
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姑娘是个玩JAZZ的,怪不得做个服务生都那么有气质。她额头很高说明天生聪慧眉间距段本身不是乐观之人,少青年时期幸运平坦人入中年就稍显辛苦但方可安享晚年。眼神清澈说明内心干净安详。呃,我想说,这样美好的姑娘迟早会有人来爱。
当你成为旁观者目睹别人的悲欢离合,才庆幸的的发现自己不是最惨的。她们丧了丈夫死了老爹她们是妓女是赌徒,她们在自己的圈子里永远的旋转却迟迟的走不出来,而你只不过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你罢了,而且你领工资拿着不菲的小费。所有失去的东西你才知道珍惜人死了才知道痛,我们天生就是贱。
当你成为别人悲惨到精彩的生活的参与者,才更加庆幸自已看到了她们,听到了类似的话"I used to daydream about him dying,now that he was, It hurts m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whole world."可以和她们一样有勇气离开这个恨了爱了大半生的城市,可以照样开着豪华跑车看美丽风景。
她在最后的明信片里写道,有时我们依赖别人去定义去识别我们是谁,就像照镜子,然后在每个倒影中,我们都更喜欢自己。所以
我爱你,可我更爱自己。

生活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离开了他却找到了最初的自己。这就充分验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谁离开了谁都能活下去。塞黑成天说最艰难的道路是通向想自己的道路。而被别人甩就是通向自己的捷径,如果你活到现在还没被甩过,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大损失!
你看片子里的姑娘最后活得多好,带着那么精致的帽子,清新的脸庞干净的眼睛,优雅入座。她被甩了但她活过来了而且活得很好,我觉得这辈子都值了。
有时我们会为我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不要我了。其实就像那个谁都不愿意吃的蓝莓派。There is nothing's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 It just people make other choices. 经历过了我们才知道,你没错,感情不能勉强。很多人就不喜欢蓝莓,这跟蓝莓有个鸟关系,你丫自个口味重。所以有些人这辈子也不可能知道加了冰激凌的蓝莓派是如此美味。比如我。
最后的最后那个女孩说:It wasn't so hard to across the street afterall. It's all depends on who's waiting for you on the other side. 当你受尽了苦忍受了寂寞每天自个面对孤独的时候,下一个就不远了。

另外那天在买镯子的同时去书店买了本红宝单词,没事就不要在失恋的漩涡里腻歪纠结着不出来了,应该像打了鸡血一样人模狗样的去奋斗。这年月投资自己永远都错不了。
给五星完全就是因为这个立意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管你哪门子文不文艺。
就这样。

 2 ) 《蓝莓之夜》:其实距离很近,只是我们走得太远

圣诞节,破天荒地步入久违的影院,希望在诺拉琼斯的蓝调中获得一份希望的温暖。
温暖在剧终如期而至,深刻,但没有刻骨铭心那般的疼痛,留在心中的正是蓝莓派与ICE CREAM相融时的那份甜蜜。故事的情节与片段在脑中反复,身体开始游离,无意识的街道漫步。蓝莓之夜,让我深陷关于爱的思考。
伊丽莎白,一个因失恋而迷失的女孩,被突如其来的背叛弄得措手不及。面对爱人的离她而去,另拥新欢,她无所适从,佯装的憎恨与绝情试图掩饰自己悲伤欲绝的心,可是没人因此信以为真,不久自己也难以自已,迷失成了她最典型的状态,选择离开,这是逃离,也是寻找,看似漫无目的的旅程在她心中却依然存在追寻,只是她选择了最长的道路。
杰瑞米,钥匙餐厅的英国青年老板。表面忙碌的生活,实为驻足那份失落的爱情而不能自拔的迷离状态。爱人早已抛弃之前的梦想追寻其他,而他则痴痴挚守一份没有可能的希望。同样是对爱的迷失,只是他选择了留在原地,期盼爱的归来。这也是逃离,不敢勇敢面对新的生活,对于改变,他选择了最长的道路。
双方在餐厅邂逅,痴痴的忙碌与自欺欺人的憎恨在不经意间碰撞,火花意外闪现,莫名中的彼此,居然逐渐相识相熟。这是一份失落者对于伤心的共鸣,深陷其中却毫无意识,爱的缺失,其实已然在无意识中互相吸引,强烈在内,淡淡于外,即使杰瑞米在伊丽莎白熟睡时已经不由自主地与她相吻,可一旦醒来,他的怯懦仍旧令他难以启齿。正因如此,她还是选择离开,他仍旧驻足不前。近在咫尺的距离,越走越远。
旅途成了伊丽莎白重新追回自我的过程。两桩对于爱而迷失的悲剧令她顿然清醒自己的态度:人们在拥有爱时自欺欺人,将那份重要的情感置之不理,甚至在众人面前嗤之以鼻,荒诞不经。然而,当真正面对爱的不告而别或顿然消逝时,各个却脆弱得不堪一击,心的疼痛在追忆中不能自拔。痛哭得不由自主,倾诉中不再留有原先的那些指责与抱怨,剩下的未有对真爱的再三重复!人是傻的,太多的眼泪皆是咎由自取,让旁观者与感悟者自己哭笑不得。
驻足不前的杰瑞米也鼓足勇气,在忙碌中疯狂地寻找伊丽莎白,此时的停滞不再是一如既往的期盼,而是守候,因为难以寻觅,所以只能被迫守候在这个与伊丽莎白惟一共识的地点,等待她的再次归来,。如果那数百通电话与厚厚一叠的明信片真的得到回音,杰瑞米将绝不再是餐厅老板,勇气早将他释放爱的天堂。
伊丽莎白在成长后重归故土,仰望物是人非的旧情爱屋,眼中不再噙满泪水,脸上显露一份踏实的微笑。一年前面对杰瑞米的轻吻,她没有醒来。也许她是不敢醒来,因为旧痛还在,新爱不实。一年后,再次面临他的嘴唇,伊丽莎白赋以真情的热吻,面对爱,他们都找到了应有的勇气,不再掩饰:在爱存在时紧紧把握,路已走得很长,即便是圆,也该回归原点。
蓝莓之夜,彼此相识,又逢蓝莓,他们则深情相吻。同是夜晚,却相隔数百日,只因对爱的迷失与幼稚的自以为是在故意作祟。爱的距离,其实很近,只是我们故意走得太远。

 3 ) 假装从来不认识王家卫

说实话昨晚之前一直刻意没有看《蓝莓之夜》,因为早先看了太多观点鲜明深刻又专业的评论。等到我把那些评论渐渐忘掉的时候,就连这片子一起给忘了。经Colin兄提起它后,我又开始发疯一样地翻箱倒柜地找大二那年男人送我的那张诺拉·琼斯的《New York City》,结果也找不到。于是很悲伤地想到我上次大规模高密度地看王家卫还是在高考结束的暑假,当时以为那些李商隐式隐晦的台词和凡高式迷离的场景一辈子都会记得,却没想到连王家卫这个人都抛在脑后了。
凭我模糊的印象,仿佛当时的评论都在说这部电影有多么王家卫。王家卫还是王家卫。王家卫走遍地球还是香港的王家卫。王家卫再做不成更好的王家卫因为他抛不掉旧的王家卫。
于是我庆幸自己不是个电影人。我不懂镜头切换,光影配合,艺术手法,概念解析。我只知道我在听故事。一个心里有故事的人,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人花了很多钱,来配合他帮助他讲故事给我听。
他们说王家卫的这个故事不过是在重复。你看你看色彩一样车流一样大桥一样就连钥匙都一样。可我就是喜欢这种气质上的大同小异和情节上的大异小同。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的《爱情是狗娘》,《21克》和《通天塔》每部隔了两年时间分别看下来,却都会因为那些似曾相似的小细节而浑身战栗不已。愈难过愈刺激。细想来,我们喜欢某导演的某种风格不就是这其中能重复打动我们的某些东西吗?如果他不再打动你,那么也许,仅仅是你自己的问题。
而又有什么能比吃喝拉撒睡的生活更重复单调,更让人容易习惯。
———————————不严肃的分界线——————————
    
从片头起我就知道这是一部色情片。
色片。富士的胶片不是吹牛的。情片。王家卫的本子不是凑合的。
汁液浓稠鲜嫩欲滴的食物。明暗交错流光溢彩的夜景。这样暧昧到柔软的气氛里,如果没有爱情发生,就什么都不必发生了。
不过是三个简单的故事。却集合了人类几乎所有的感情类型。
  
1.伊丽莎白和男友——欺骗的爱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忠贞。谁也无法要求对方的忠贞。一方出轨给另一方带来的伤害就是再不敢轻易信任投入感情,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也就是为什么伊丽莎白看完录像带哭过以后趴在桌子上,任由杰瑞米的吻掉嘴边的奶油而不是回应他——我坚信,她一定是醒着的。每个人都需要一场被欺骗,由此明白该如何更好地去信任。

2.杰瑞米和卡雅——理智的爱
  
最初他给了她一把钥匙,她放心地去飞;最后他仍然留在原地不动,不过等的人已不是她。
如果她当初不走?如果他没有停留?如果她不想走了?如果他还有感觉?
不管这些假设中发生哪一次,故事都不会像王家卫讲的这样继续。但是不理智的情绪都未曾在这两人中间出现。只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什么。
不迁就。不施舍。
  
3.警察阿尼和妻子苏琳——窒息的爱
  
他爱她,却只想用自己的爱包围她;她爱他,却只想一边离开他一边看他有多在乎自己。
所以他们就围着这彼此转啊转啊转。空间不大屡相逢,心灵不远却难懂。
令他们上瘾的不是酒精,而是剧痛。那种被倒下来的大树压断腿的痛。心里面还不停踌躇:留在原地等?血流光会死的。锯断腿走人?此生就残缺了。
终于,阿尼死在了爱的原点。他的爱从此让苏琳再也逃不开。
  
4.女赌棍和父亲——执拗的爱
  
虽然这段故事里贯穿的关键词是信任,但我还是很没出息地跑题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儿跟爸爸是以这样看似漠视彼此实则内心牵挂的模式相处。至少我看的很想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会和爸爸好好说话,一打电话就会想发脾气,回家也不会跟他撒娇。他在外面喝酒应酬回来后,我就会躲进自己房间不想见他。否定他那80年代大学生的观点。懒得听他一本正经的说教。
爸爸和我都在变老,我心里明白,我离他越来越远了。我想赶紧生个小姑娘,等爸爸退休以后就让他带着她早晨林中听鸟鸣,晚上爬山看夕阳,教她背诗歌童谣,给她做风筝和雪橇,看烟花时把她扛在肩膀上,用铁丝亲自扎一串九连环给她——总之带她做所有我小时候他带我做过的事情。
这样,是不是能够让我们都放下面具不再执拗?
扣一下题。关于信任和怀疑,没什么可学习的道理。我们,无法避免地,不会永远都用对位置。

5.伊丽莎白和杰瑞米——就是爱
  
伊丽莎白是不想走的,是王家卫让她走的。王家卫说,你离开的路上会遇到几个人几件事,那时候再回来也不迟。
王家卫对杰瑞米说,她会回来的,不过在这之前你也需要对自己的过去告个别。
于是有了那两个故事。于是有了这么多爱。于是有了每天一个蓝莓派。于是有了最后那个吻。
也许将来他也会出轨。也许某天她也会理智地想飞。也会他们也会用爱把彼此捆绑至窒息。也许他们开始难以信任对方并顽固伤害。
但是有谁在乎也许的将来的某天的?
这一夜,有个带着蓝莓味道的吻已足够。 

 4 ) 王家卫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特质,在这部电影中消失了

我向来很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尤其是以《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为代表的都市电影,倒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所展现的游移不定的情感关系,更重要的是他的电影中所创造的“都市美学”非常符合我的胃口。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华语电影对城市的刻画都是偏写实的,而王家卫则用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都市空间,一个个孤独的男女则在其中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来说,《蓝莓之夜》都继承了《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中的大量元素,如富士胶片带来的丰富色调、抽格产生的慢动作、周而复始而又恰到好处的配乐、熟悉的城铁、酒吧和快餐店,这一切都是构成王家卫电影中“都市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别扭,总感到一丝“不和谐感”,但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大致总结了几点:首先,虽然无论在美学风格还是文本内容上与前作都有着许多类似之处,同时其主题也有一定的变奏,然而支撑其变化的情感逻辑却没有发生改变,仍旧是东方式的,因而直接套用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会觉得奇怪。

其次,电影中几段感情关系的刻画都过于简单了,虽然其中也利用了像钥匙这样的小道具,但远不如前作中几部电影中那么轻巧和灵动,像《重庆森林》、《堕落天使》里,对人物关系的展现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奇思妙想,比如王菲偷偷溜进梁朝伟家的为所欲为、黎明和李嘉欣亲密又疏远的关系等等,但在《蓝莓之夜》中就很难找出让我觉得出彩的段落。

《堕落天使》

可这些答案似乎都不能解答我所体验到的“不和谐感”,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我产生了这种感觉呢?

想来想去,我得出的结论是:电影中的人声,包括人物所发出的由音调、音色、腔调、节奏以及人的话语,失去了他电影中曾经的味道。

王家卫电影中的都市不仅仅是感官和符号化的,以而总是流露着一丝浓厚的地域意识,以表达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关照和热爱,而粤语则成了他电影中都市美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他的电影中人物往往有着大量的内心独白,而且这些独白配合粤语的腔调念出来富有一种散文般的韵律感,给电影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而当王家卫将这套美学体系直接挪用到美国都市这一环境下,则因没有很好地把握英语的语感,使得他最拿手的画外音独白也失去了那种韵味,人物的声音没有很好地衬托出电影整体的氛围,从而显得有些单调乏味。

另一方面,王家卫电影中的故事背景一般是疏离冷漠的都市,而电影中的主人公常常有着内向而又不善于表达的个性,因而影片中出现的大量画外音独白的使用不仅没有成为叙事上的累赘,反而成为了这种孤独和内向情绪的外化表达,成为一种极富个人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段。而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依旧是孤独而被隔离的,然而影片使用的旁白却明显减少了,并且台词文本也不够出彩,也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很好地展现这种疏离感,人物的孤独感仅仅成为了一种表象。

这两点原因算是解决了我的疑惑,但经过这些思考也使我认识到,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不仅影像风格、配乐和音效,连人声也成为了他电影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台词的文本内容还是演员的语言腔调都与电影整体的美学风格达到了高度统一的状态。也是通过这次观影的经历,我开始认识到电影中人物的声音也能产生重要的表现作用。

以此为契机,我也试图开始以回顾电影史的方式来简单地梳理电影人声(电影声音主要分为音乐、音响、人声)在电影中曾起到的作用,这个划分并不科学和严谨,就算是一个粗略的笔记吧:

电影人声作为电影表现形式的补充,代替字幕,以达到叙事性目的。

有声电影自诞生以来,使电影在本体上完成了一次重构,也让电影在技术上更为完满,更加逼近“现实的渐近线”,而人声的使用则更好地实现了“真实”,并突出了人在电影中的主体作用。可对声音这一元素的使用,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声音仅仅是作为一种用来招揽观众的商业噱头,电影中的声音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历史上第一部有声长片《爵士歌手》中,除部分音乐伴奏外,仅仅只出现了两句对白(还是无意中保留下来的),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商业成功,也让华纳兄弟在1928年拍摄了第一部“全对白片“《纽约之光》,该片凭借 23000美元的成本,获得了超过1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虽然商业上大获成功,然而此时对电影声音的运用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比如体积庞大的隔音棚让电影取景变得十分困难,同时由于摄影机移动时的噪音太大,也限制了移动镜头的使用,摄影师只能通过隔音棚的窗口进行短暂的平移以保持人物的动作处于画面中心。而对声音的灵活运用则来自于歌舞片这一形式的出现和繁荣,不同的声音开始被用于剪辑之中,以制造某种不和谐的效果,同时也让摄影机运动开始出现在有声电影之中。但总体而言,此阶段的电影声音仅仅是作为电影表现形式的补充手段,其作用仅在于替代字幕而完成叙事作用,其美学特性并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开发。

与好莱坞相反,此时的苏联的电影工作者爱森斯坦等人则提出了“声画对位”的电影概念,这是一种与所谓“真实”相对的理论,强调“只有将声音与视觉蒙太奇的片段关联起来的对位式的使用可以提供一种发展和完善蒙太奇的新的潜能”,即反对声画同步的使用,认为这种简单的形式会损害电影的表现潜力,声音并不应当仅仅是烘托画面人物或事物的背景,以使电影的戏剧情境符合某种真实性(这一概念在由洪深在引进国内时被误译了,产生了与原意相反的意思),非徐叙境的声音则能够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声画对位”理论使得电影声音的表现方式和作用在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然而爱森斯坦本人对人声和环境声并不重视,唯有音乐才被纳入到他的理论之中。

到1933年,多声轨混录技术开始用于电影制作中,使电影能够在拍摄和制作完成之后,在某些段落里添加非叙事性的氛围音乐,以达到抒情或是其他效果,同时也能够在电影中添加不同的音效,也能够将事先录制的歌曲片段与电影中演员的口型相匹配,让电影的声音表现层次更为丰富,更好地促进氛围的营造,声音的组合变得更为容易,也有了更多的表达作用。

而此时期的中国,由于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声电影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的有声电影并不注重声音与视觉元素的匹配性(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声画对位”美学风格,而是由美学观念和技术的缺陷导致),同时受到“影戏”传统的影响,在电影中经常使用大段的戏剧式的台词,而歌曲的穿插则非常突兀,很少考虑的情节的需要。在此阶段,无论是人声还是音乐,都没有发挥其在电影中真正的美学作用。直到1934年,才出现《桃李劫》这样成熟运用有声电影创作规律的电影,不过也仅仅是符合“艺术规律”,对电影声音的创造性运用则很难看到。

在此后的时间里,形成了以好莱坞经典叙事体系为核心的电影叙述手段,电影人声的叙事作用也更加完善,一般来说电影人声能够在叙事上达到两种目的:1.塑造人物形象;2.完善和故事情节发展;

写实美学风格的手段之一

到了四十年代末,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中,为了追求真实和纪录效果,电影中的人物语言采用了方言的形式,以更好地符合人物所处的叙事环境,以达到导演写实性的美学追求,不过限于成本的原因,人物对白依旧采取的是后期配音的方式,并且为了让观众理解,在方言的使用上保持了一定克制,但这一选择已使得人物的声音开始成为了有意识的美学表达的方式之一。而随着二战中所开发出更轻便和低成本的摄影机及录音设备得到广泛使用,又进一步推动了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运动的开展,以同期录音的方式纯粹地记录现实或者挖掘现实,以达到各自的美学目的。然而在这一阶段,人物声音的作用仍旧主要局限在写实这一目的上。

表达特定主题的方式

这一点在我的认知里最早体现在雷诺阿的电影中,在《大幻灭》中出现了德、法、英、俄四种语言的混用,语言的冲突不仅加强了电影本身在叙事上的冲突,而语言之间的隔阂又反映出了人的身份差异,侧面凸显了对战争和贵族阶级的批判。

营造氛围和电影基调的手段

我最早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他的电影通常以冷漠疏离的环境展示现代社会中被异化的人,重在表现人物空虚、孤独的精神世界,强调主角的主观感知,从探讨外部环境的真实转为心理的真实,因此也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在电影《夜》中,让娜·莫罗略带冷漠的腔调很好地反映了角色对感情逝去后产生的空虚感,而在《红色沙漠》中,莫尼卡·维蒂略带怪异的表演,配合她在电影中部分看似无逻辑的台词,产生了一种极佳的荒诞和疏离感,这种氛围同样衬托了主题的表达。在当代导演韦斯安德森的早期电影中,我也从中看到了类似的作用,如欧文威尔逊在《瓶装火箭》中的说话腔调和一些无厘头的对话都与影片中所弥漫的迷茫情绪十分相符。在王家卫的电影中这种运用更是常见,以《重庆森林》为例,电影的开始即是金城武的大段独白,营造了一种略显压抑和沉闷的氛围。

摆脱对画面的依赖,拓展电影表现力。

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人物语言则以画外音的形式彻底摆脱了对电影画面的从属地位,将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了镜头之外,让观众能够地理解电影的内在含义,发挥了创造性作用。在传统的电影中,无论是电影中的台词或者画外音都与影像内容保持着戏剧性的关联,而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这种关联却被打破了,画外音中的独白与电影内容的具有了“不确定”的关系,我们既无法确定旁白叙述者是电影中存在的角色,也无法确定其叙述的内容是否在电影中发生过,画外音似乎创造了一个与电影平行的时空,你无法判断孰真孰假,只能在电影所创造的多个时空中反复徘徊,享受一种充满多义性的意识流体验。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限于本人的观影和阅读经历,以上的归纳非常浅显和粗糙,人声的作用远不仅限于此,更多的美学特性还有待我进一步学习。

 5 ) 相爱,计时开始。

http://lotea.spaces.live.com/blog/cns!99CD4D79AA4EA452!1816.entry

According to Wong Kar Wai, this road movie "is not a road movie. What matters isn't the trip, but the distance. She leaves New York and goes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untry, as far away as possible from the man that left her."Read more from here.

多年以前,金城武在《重庆森林》的惨白情节里,吃着快要过期的罐头,等待不再回头的爱情,我比他更伤心地知道,什么都有个保存期限,爱情同样不可避免地也会过期。

多年以后,伊丽莎白告别伤心地,启程去旅行。寂寞小咖啡馆,甜美蓝莓派,落寞伤怀表情,一切落进咖啡馆主人杰瑞米的眼里。于是,一个抹抹擦擦,一个绵绵叙说,唇边的蓝莓酱,引诱一个情不自禁的吻。

虽然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一切仿佛无迹可寻,这晚之后,伊丽莎白消失无踪。她继续她的旅行。她离开了繁华的纽约,孟菲斯,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在漫长的旅途中,她在不同城市里著名的餐馆寻找最可口的蓝莓派。

她继续在各种场合遇见跟她有同样境遇或者比她更挣扎在情感的困境中的人们,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找不同的方式面对,在不断的寻找和观察中,伊丽莎白仿佛看见自己的内心,心里最美味的蓝莓派。最后,她踏上传奇的66号公路,到达加州的洛杉矶,一段旅程的终点成为另一段感情的起点。

一个人的旅行最可贵的就是“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呆,无所顾忌地扮演自己。在旅行中,观察别人和观察自己,思考某种从未认真思考的问题,发现前所未有的,或者,潜藏已久的自己。伊丽莎白在旅行中发现爱的滋味,而我,曾在11月青岛的海边,看见爱,如同海水,潮起潮落。

生命这场盛大的旅行里,总会遇见一些人,也必须跟一些人说再见,抛诸身后的往往都不再重要,而且会不得不把记忆库定期清理,好把空间留给当下更为珍贵的经历。

留在唇边的甜香,用一个吻来品尝。相爱,计时开始。

 6 ) 那把钥匙,温暖而又潮湿

在一个没有阳光却也不阴霾的下午把《蓝莓之夜》和《呼吸》一起看完了。
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的效果就像把金基德和王家卫放在朱老师的《艺术人生》上的效果。在小军痛哭流涕的时候,基德老师一直不发一言,王老师已经在墨镜后面睡着了。

世界上虽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肯定可以找到两个都无时不刻都想着穿树叶的人。《呼吸》和《蓝莓之夜》恰巧被我刻意解读成了穿着一样树叶两部片子。金基德和王家卫都在树叶上刻上了一个红红的“爱”字。不同的是,金基德像是用的姑娘们的经血,王家卫用的是姑娘们初夜的血。

《蓝莓之夜》是可以让人从金基德制造的舒缓而又紧密的情绪中走出来《呼吸》的片子。
里面看到了《2046》中的火车,看到了《重庆森林》里的餐馆。似乎还看到了梁朝伟,或者矮了十公分的王菲。
能把王家卫的片子持续看到今天的,会欣然把很温馨的掌声送给《蓝莓之夜》的。很明显,我是满意这部片子的。这是我想看到的一部爱和时间、距离,还有包裹着恨的温暖而潮湿的片子。
1、真正持久的爱是不经意间遇到的,不是新鲜的,而且是在有一方失恋后才能秘密擦出火花的。谢洛夫秘密的舔干净了伊丽莎白嘴边的奶油。“舔”是一个恶毒的词,是一个可以把所有美好的画面击碎的词。但能用舌头清理的动作,不是舔是什么?
2、“钥匙餐馆”是一个秘密餐馆,谢洛夫收藏着各种各样人的各种各样的钥匙。当谢洛夫把一瓶子钥匙的故事讲完之后,或者还没等他讲完,刚刚失恋的伊丽莎白其实已经爱上他了。真正的爱是浑然不知而且充满怀疑的。谢洛夫有一个收集故事的摄像头,因为它不能制止任何的暴力出现,即时没有重型武器的掐架。
3、在无人的街灯下,伊丽莎白看到自己的对象正在跟别的女人调情时,知道已经被人甩了。女人真好,可以什么都不顾的去周有全国。她必须找一个目标分散自己失恋的注意力,于是把赚钱买车作为一个随机目标。我一直认为她搭公车挺好的。
4、时间在走,300天后,她将要回到出发点纽约。在之前的300天里,都是故事。是一个男人太爱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承受不了那么腻的爱的故事。是这个男人选择自杀解脱的故事。当酒吧老板让伊丽莎白也就是诺拉琼斯找出这个自杀男人的账单让他老婆结账时,像暖流一样的感动以最冷的方式出现了。
还有邂逅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女赌神的故事。这不是什么轻松的事,虽然全是懒散的镜头,竟然还有一辆不知道牌子的豪华跑车。王家卫在这时扯出“信任”的话题,浪漫而又残酷。这是一个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和一个可以轻易相信任何人的女孩们相遇的故事。是谁改变了谁?
5、当谢洛夫抽着自己卷的香烟时,等来了诺拉琼斯。之前他等来了另一个女孩,在这之前,说不定他还等来更多的女人。一个有满满一瓶子钥匙故事的人,是迷人的。谢洛夫以前有太多的女人,但这次他爱上了伊丽莎白,就在那次惊天动地的“舔”之后。
在谢洛夫重施故技再次去“舔”时,被“反舔”了。在诺拉琼斯懒懒的声音中,蓝莓之夜落幕了。

这部片子王家卫居然三个月就做完了,而且依旧温暖而潮湿。看过的人,温暖也好潮湿也罢,生活就是一个蓝莓派,有人喜欢上面的奶油,有人讨厌而已。

 短评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那个生硬,那个做作!

5分钟前
  • 如雨乃可乐
  • 较差

一如既往王家卫

9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How do you say goodbye to someone you can't imagine living without? I didn't say goodbye. I didn't say anything. I just walked away.

14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把亚洲人的感性小情绪套在美国人身上好像有些别扭。

15分钟前
  • 奇爱小姐
  • 还行

我喜欢的,还是娜塔莉•波曼,和裘德•洛的眼神。

19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很扯。这种爱情不真实。

22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王家卫的慢镜头太高级了,完美的爵士感。美国人应该找他去拍《了不起的盖茨比》,墨镜知道什么是梦幻和疏离,很适合营造菲茨杰拉德所处的爵士时代。而且,他很善于让明星气场与电影画面和谐一致。像李安,他就很适合拍简奥斯丁。中西之间有一条河,王家卫和李安这样的能做摆渡人。

27分钟前
  • 高歌
  • 推荐

我宁愿看在走的进度条,也受不了这慢节奏

28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还行

纽约的裘德洛像极了香港那个吃着过期凤梨罐头、在深夜给猪按摩的何志武。

30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来看清自己,于是,我们就会多喜欢自己一点。”

34分钟前
  • FloriaZENG
  • 推荐

看王家卫拍外国人真是件好玩的事,恍惚间觉得像是海外版的重庆森林。尤其是结尾那句,其实要过一条马路并不难,最重要是谁在对面等你。爱死kawai了!

35分钟前
  • 猫不然
  • 力荐

时隔多年,王家卫依然打动我。

38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每个期待都化作一份真爱

42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终于把这部期待已久的片子看掉。。。要做Lizzie一样的女孩

46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说是外国版的《重庆森林》其实还是挺贴切的,毕竟它们都一样的简单,也一样都浸化在爵士的茶与乐中。不过为了贯彻墨镜一贯的影像风格,选景上还是大大参考了香港,纽约和拉斯维加斯都没能逃出前者的角落,也可见故土对墨镜王的影响之大了。可能人物及其关系变化上不如原版那般值得玩味,细节也显得有些过少了,但整体下来依旧是流畅又惬意的,满满的情绪也依旧夹杂着神秘与不语,说来自己还是挺喜欢的,可能是因为我喜欢蓝莓派吧,当然爵士乐也很合胃口

50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这个诺拉琼斯是唱歌的那个么?

54分钟前
  • Autorun
  • 还行

去異世界完成這個夢想吧,老王。迷茫派女,寡妇和赌棍三个女人共同探寻心路的缓慢故事

5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可能是我感情丰富 但真的能感动到我 那股默契 微妙而美好

58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不就讲了一个发际线偏后的英国小伙爱上了一个帮她解决残羹剩派的姑娘然后在姑娘离他远去并且搞了犹太妞之后思念至极(剩菜么人解决了),其实他还癖好奶油味kiss并且录下来一个人暗错错得看到录像带也看坏了= =+

1小时前
  • AshtrayGem
  • 还行

在心碎与幸福之间,距离有多远?——王家卫片子里说不上很上乘,但看完后的感觉很好,这很重要。回味时总感觉自己的唇角也湿湿的……|||是否前个夜晚也曾感受温暖?电影的画面和音乐都很漂亮。画面流光溢彩,很符合片子的整体基调,慵懒慵懒的却温暖无比~好几首歌曲也都配合的恰到好处,淡然惆怅的却幸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