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方

喜剧片法国2008

主演:凯德·麦拉德,丹尼·伯恩,佐伊·费利克斯,洛伦佐·奥斯利亚-福雷,安·玛丽文,菲利普·杜克斯纳,盖伊·勒克卢瑟,丽娜·雷诺,米歇尔·加拉布吕,斯特凡纳·弗雷斯,Patrick Bosso,杰罗姆·芒德尔,Alexandre Carrière,弗雷德·培森,Franck Andrieux,热尼·克莱韦,克里斯朵夫·罗西尼翁,齐达内·苏阿内

导演:丹尼·伯恩

播放地址

 剧照

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2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3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4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5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6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3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4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5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6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7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8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19欢迎来北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7:19

详细剧情

  菲利普(凯德·麦拉德 Kad Merad 饰)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一家邮局任职了十多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闷闷不乐的妻子朱莉(Zoé Félix 饰)令他感到压抑。为了讨妻子欢心,菲利普装扮成残疾人申请升职到南部的黄金海岸地区,却不料弄巧成拙被调派到了极北的小城贝尔格(Bergues)担任局长。在南方人眼里,那里气候寒冷恶劣,人民粗俗不堪,说话还带着难懂的Ch'ti口音,是堪比地狱的地方。  心灰意冷的菲利普辞别家人,忐忑不安的独自赴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自己的新下属们和当地的居民都很热情好客,自己也很快与邮递员安东尼(丹尼·伯恩 Dany Boon 饰)交上了朋友。菲利普逐渐爱上了这处淳朴简单的小城,但当他试图说服朱莉一同来到北方生活,却遭到了妻子的质疑……  本片曾获2008年欧洲电影奖及2009年法国恺撒奖提名。

 长篇影评

 1 ) 到陌生的地方去旅行

可以看出法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南方发达北方落后,但差距并不大,没有中国大。没有中国的东西部大,也没有中国的南北方大,更没有中国的城乡差距那么大。即便是发达如法国,足不出户的狭隘视野也会闹出种种的误会和笑话。就像跟着法国人菲利普由南到北经历了一次旅行,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风俗习惯也许不同,人性总是相通的。狭隘与偏见只会助长怯懦。敞开心扉鼓起勇气到别的世界看一看,原来世界都是一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也。

 2 ) 片中提到的法国地名/地理位置一览

顺手查了一下地理位置,给自己科普,也方便看片:)

1. 萨隆(Salon)

萨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大省的一个小城镇。菲利普在此工作了十一年,一直想要调到海滨城市工作。

其实离海也蛮近的啊..

2. 卡希斯(Cassis)

卡希斯,法国南部小镇,以美丽纯净的蔚蓝海岸著称。菲利普第一次申请调职前往卡希斯,但是上级把名额给了残疾人。

在地中海边上:)

3. 圣拉里(Sanary-sur-Mer)

第一次申请调职失败之后六个月,菲利普假装成残疾人,再次提出申请。这次申请前往的是南部海滨城市圣拉里。

4. 里昂(Lyon)

菲利普假装残疾人被识破后,HR告诉他,他被调到北方以作为惩罚。菲利普第一次猜的是里昂。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

——摘自百度百科

(其实里昂并不北哈哈哈哈:)

里昂明明就是南方:)

5. 巴黎(Paris)

菲利普接下来猜的是巴黎,巴黎确实比里昂要北一点...

原来巴黎在法国北部:)

6. 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里尔(Lille)

HR终于揭晓答案了:)

加来海峡省(Pas-de-Calais),法国北部一省。西、北两面临海。面积6672平方公里。人口143.4万(1990年)。首府阿拉斯。大部分为丘陵地,尤以西北部地势稍高。多条河流从丘陵地发源,向西、北方向流出。东部有煤矿。北部和西部种植牧草,饲养牲畜,南部和东部种植谷类、蔬菜,饲养奶牛。有化工、钢铁、汽车、纺织、电机、食品等工业。沿海有加来布洛涅等港口。

——摘自百度百科

此外,HR还提到了法国北部城市里尔,毕竟说加来海峡省估计没几个人听说过...

里尔(法语:Lille,荷兰语:Rijsel),法国北部城市,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首府和诺尔省的省会。里尔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国第五大城。若算上整个里尔都会区,其总人口排名将上升至法国第四,仅次于巴黎里昂马赛。里尔历史悠久,中世纪早期已成为大都市,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则成为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里尔也是整个法国北部的经济、教育、交通和文化中心,拥有近百家家跨国企业、数十所高等教育机构、两个国际性的火车站,并于2004年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

——摘自百度百科

确实很北...

7. 贝尔格(Bergues)

作为惩罚,菲利普被调去的小城市贝尔格(加莱海峡省的贝尔格市)

在敦刻尔克附近,与比利时交界

8. 波克洛尔(Porquerolles)

在北方城市贝尔格工作了(愉快的)三年后,菲利普终于被调到了法国南部黄金三岛之一——波克洛尔。不过,他已经开始舍不得北方啦:)

是一个小岛啊!!!


最后放一段戳中我泪点的截图:)


 3 ) “史迪”的弹性

“戛莱”(Calais)一词,唯一能唤醒我的具象,只是奥古斯都.罗丹(August Rodin)所铸戛莱的布尔乔亚(Les Bourgeois de Calais)。如果没有记错,这组雕塑,后来被他安置在地狱之门(Porte de l’Enfer)上。电影“欢迎来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故事背景地,正是位于戛莱海峡北大区(Nord-Pas-de-Calais)的小城贝尔格(Bergues),距离欧陆名城里尔(Lille)和敦克尔克(Dunkerque)海滩都不远。我看过的法国片,绝少步出巴黎,偶尔跳跃至马赛、普罗旺斯,而一路北移的例子,怕是在纪录片里也很稀罕。于是,当我听到Bergues,Nord-Pas-de-Calais诸词被惊恐的南方主角一再强调时,我对戛莱诺曼底地区本身的好奇就大大超越了那据说是票房总冠军的剧情。

事实证明,这部电影景色平和优美,极大地安抚了我的好奇心,并且一扫法国片阴翳静默的底色--如果我所习惯的片例还算主流的话,呈现给观者一幅轻松、热情、温暖、醇厚的浮生绘。“北”与“寒”天然依傍,因而假象中风刀霜剑、草莽彪悍的画面一旦完全被人与自然的热意所震碎,反效果只怕比古道热肠的亚热带某域更能激起观者千层感动。

故事情节并无大风波,讲邮政局官员菲利普.阿布汉(Philippe Abrams),本拟擢升至蓝色海岸(Côté d'Azur)以讨他性情抑郁的太太茱莉(Julie)的欢心,不想弄巧成拙被“流放”到极北的小旮旯做主管。他抱着赴死灰心驱车就任,不想“地狱”的环境尚好,民风保守温良,同仁十分友善。他不久即与众人打成一片,而处处令他难堪、被他视作外国话的土著言“史迪”(Ch'ti),也升格为亲和的口头禅。三年后,当他如愿以偿派赴南方海滨时,他动情地流下了别离泪,全然印证了好同事安东尼(Antoine)告诫过他的“史迪”古谚:“外省人来北方一定要哭两次:初来乍到时和行将离别时”(Un étranger qui vient dans le Nord pleure deux fois: quand il arrive, et quand il repart)。

老实说,也只有这挥别的尾巴还沾点儿霜寒气,法国人总不肯让你笑到最后的,其余琐屑却堪比镀金的成年童话。片末我难免有点眼热,维持着暖暖的叹息去翻书,不出所料,贝尔格城极端平常,Hachette环法旅游手册上一笔带过。而我一直不甚了了的“史迪”在小拉鲁斯百科字典(Le Petit Larousse)只得如下介绍:“史迪米”,作形容词和名词解,俗谓,源自法国北部,缩写如:“史迪”(Ch'timi adj.et n. Fam. Originaire du nord de la France. Abrév.(fam.): Ch'ti)。换言之,居住于此地的人叫“史迪”,他们的方音叫“史迪”,但凡有地方特色的,也是“史迪”,统统用Cheutimi,Chi'timi, 或简缩为Ch'ti。又据Allocine的说法,语言乃拉丁混弗莱芒的杂交品。

“史迪”设置的语言障碍其实就是支撑平平剧情的幽默动力。强度恐怕还稍逊于《疯狂的石头》那样,瞬间召集南能北秀,刺激国人听觉定势。“史迪”与法国南部那种明显的尾音变化不太一样,据我有限的体验,它和标准法语的区别多在词首,比如“c”与“s”(音如“s”)变为“ch”,“ch”变为“que”,因此舌牙搪塞,口气粗重。礼貌探问不用“pardon”,直接气发丹田一声“嗄?”(可能是“hein”的变种),感觉比较横。再有一些主人公指出的变型,如单数重读第一人称“我”(moi)变如“mi”,单数重读第二人称“你”(toi)变如“ti”,完全不符合句法如“on voudrait”变如“on voudrions”(正常情况应为“nous voudrions”,“我们希望如何”意),大家搅和在一起,的确费解,也添足笑味。

有两场“史迪”同标准法语的摩擦,观者只见菲利普和安东尼各执一词互相扔,云山雾罩不明所以。他们初识的雨夜,安东尼负责接待领导,引菲利普去派给他的寓所,不想屋中空匮,菲利普揪住安东尼问怎么没有家具,后者答曰,前任主管作私物带走了,可是他把“他的”(le sien)说成“狗”(le chien)(参考前文“史迪”的“发音规则”),菲利普自然反问什么狗,与狗何干,几个回合之后,安东尼换了直白说法“à lui”,菲利普才明了他的意思。再比如有一回,菲利普交待安东尼送要件后回电报备,安东尼答应道“je vous dis quoi”,不通“史迪”的外人一定要照字面解作“我对您讲什么?”,下对上,顶顶不客气,菲利普莫能外,当即与安东尼吹胡子瞪眼,眼看一场干戈,幸得同事安娜贝尔(Annebelle)解围,原来这句话是“我报告您,一切妥当”意(je vous dis ce qui est bien en cours)。

这部电影的导演兼二号主演丹尼.卜恩(Dany Boon)是地道北方人。他设计这些家乡话的误会,大概诣在凸现“史迪”特点,一并逗笑霍然开朗的观众。不过想深一层,语言,或者区区方言,各自为政,弹性缺缺,稍一偏移人们惯常接纳的音域,即听不懂,听不懂就没有办法交流,又绕不开,于是偏要纠缠,神经越拧越紧,直至双方上火,即或疏通,也不免息急心焦,于己于人包容度下降。故事的隔膜是个位的,并且一戳就破,大家不计前嫌、和平如初,插入现实,恐怕便不见得这般轻省。丹尼.卜恩的解决方式是给菲利普一种开朗亮直的个性,使之极速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了“史迪”们对待外人的大度与谦顺。他们不计较菲利普纠责“南方”应读作“sud”而非 “chud”,“可口可乐”音如“cocacola”或“cococolo”都没关系,照拂他的懊丧心情,上岗第一天就特地给他的空屋攒来上好家具;后来,菲利普为了“吓退”想北上与他同住的茱莉,寻求同仁帮助,间接泄漏了他对他们的早期观感,比如“粗鄙简单”(simple et rustique),“史迪”们虽则生气,却并不交火,反而更同心协力帮菲利普伪造蛮夷的本地人形象。

最动人的,或许是菲利普为监督安东尼工作时间不可沾酒,粘着他一起送邮件那段。作为小城里的信息枢纽,他们去一处民宅,就一定会被各式各样的理由绊进屋,与老老少少一团和气,喝一口小酒,然后熏熏然重新上路。送信不靠机械臂工,而变得人性化,对于“史迪”们,来者似乎不再是纯粹的邮递员,仿佛是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快乐天使。虽然这唯一一次督阵,最后以两位主角酒后踩脚踏车,被扣入局子告一段落,可是菲利普大声的呐喊“我真喜欢北方啊!”(J’adore le Nord),绝对算酒后真言。

我想,我可以说,“史迪”作为方言,远远称不上很动听;作为区域,在风景如画的法国应该也排不上一等;作为法国人,却是相当可爱的一群。“史迪”语的弹性不高,正好由“史迪”人的宽容友善补足,由此这部小制作才切准了“欢迎”的主题。

放之于法语世界,人人心领神会语言的小九九,挪至国际影坛,电影真正的力量,恐怕就要结算到有一点四海一家情怀的“史迪”人。



P.S.:对丹尼.卜恩感兴趣者,可参看他与丹尼尔.奥特伊(Daniel Auteuil)合作的“我最好的朋友”Mon Meilleur Ami以及他的第一部自导自演电影“幸福小筑”(La Maison du Boneur)。据说他操持此片时,心中已有了“欢迎来北方”的雏样,因为所牵涉题材很私人很珍贵,于是先拿另外的片子试艺,随后才肯倾情投入。

 4 ) 欢迎来北方

做为一部法国本土的典型喜剧,描写了法国北部小镇温馨的生活气息,好酒好客的纯朴民风,当然还有那笨拙、听起来含糊不清的北部方言,里面相当多的笑料来自于此,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我们很难理解这其中的韵味,就好比外国人也同样不了解中国那众多的方言与其中产生的幽默一样。 比较喜欢本片的叙事方式,全片始终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感觉起来非常亲切。也许,本片也给了中国导演一个启示,小成本、生活化的制造方式同样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5 ) 精彩字幕能让方言喜剧跨国吗?

赶在哀悼日前写下对这部喜剧的三言两语。

之前就听说朋友的朋友、一个东北小伙负责了此片的中文字幕,并为了尽可能地靠近中国人自己的方言理解力和幽默感,而尽量把字幕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至少是北方人民热爱的本山集团垄断的春晚)的形式上靠,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弄出大渣子味来。

其实,这部电影热闹的地域性,已经从发行成绩上昭然若是。作为2008年的法国票房冠军,这部影片创造了两千万出头(20,449,865)人次的史上第一记录,是当年票房榜眼《高卢英雄大战凯撒王子》(6,812,378)的3倍,而这两部作品都由同一家发行商Pathé运作。而法国国内票房的第三名才轮到好莱坞电影《马达加斯加2》(4,242,192)。这样的成绩,也让国货Pathé在当年的市场份额(19.7%)远超派拉蒙(9.8%)和华纳兄弟(7.2%)。

而在欧盟地区当年上映电影的两份成绩单中,《东北欢迎你》在欧盟自产电影中排名第二(23,467,414人次),仅次于英美合拍的《007大破量子危机》(25,845,988);在含好莱坞的全部影片排名中,则落到第五位,排在《妈妈咪呀!》、《量子危机》、《夺宝奇兵4》及《马达加斯加2》之后。

而当统计量放大到全球电影市场时,《东北欢迎你》更是掉到了18位,当然备注显示其发行生命还延续至未列入统计的2009年。

今次的法国影展中,还考虑将《东北欢迎你》纳入中国市场发行计划。即便能延续百万人民币以上的票房生命,这样一部喜剧,还是无法摆脱特定区域市场(法语区)的命运。

朋友的朋友做得字幕已经足够精彩了。主角全家还在南方时,字幕平淡无奇,可当男主人公来到法国东北小城时,字幕开始努力施展着自己的才华了。“我”读作”鹅“,”你“读作”梨“,一切都在往我们熟悉的春晚上靠,甚至为了符合国内阅读习惯,而彻底改变对白原意。

可是,字幕阅读始终无法取代语音声响,国内越省跨界带来的方言快感,到了法国东北就成了文化休克。于是,餐桌情节中本该集中爆发的笑场,就成了中国影院里不明就里的傻笑。

大哥,啥文化不文化的,乐呵乐呵得了。

幸好,法式喜剧一向还有合理推动情节去实现巧合的聪明笑点,也不乏人物适度夸张表情带出的笑果,于是,对中国观众来说,这个故事始终是个好笑的倒霉事,少了方言的乐趣也一样。

这么一来,我更理解了为什么比利时当年的票房冠军(1,096,179人次),也一样是这部《东北欢迎你》。因为主角被调去的小城贝格斯,离比利时边境不远。同说”东北话“和佛兰芒语的他们,有着同样的笑点。

另外发现,一个人看喜剧的笑点就是会很高,甚至会很难理解左边一对男女和右边一对姑娘,干嘛犯得上随便什么地方都狂笑。当左边的小伙有事先撤后,留下的姑娘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所以,为了快乐为了放松,尽量约人看喜剧。

(数据统计来自2009年戛纳电影节)

 6 ) 同样是北方

2008年的法国影片《欢迎来北方》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菲利普极不情愿的来到北方小镇贝尔格任差,却发现此行不虚,等要离开的时候还有些依依不舍。就像影片中的邮局下属,也是菲利普的朋友安东尼(丹尼·伯恩,也是本片的编剧和导演)告诉他的:来北方你会哭两次,刚来的时候和离开的时候。北方在生活在法国南部大城市的人们看来,兼职就像地狱,气候寒冷,民众粗俗不堪,语言交流不标准,甚至于听说菲利普要去北方工作,交警同情他而取消了罚单。可见对于南方人观念中的北方是很等恐怖。
一、主题
1、命运无常:对于菲利普而言,一门心思想要追求的目标,不但不能实现,反而渐行渐远。本以为装残疾人就能实现愿望调去海边生活,却换来了惩罚性的被派往北方。而当他不但适应了北方甚至爱上这里的时候,命运又跟他开了另一个玩笑,要她去往曾经非常希望去的好地方。简单来说就是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你越想要的结果,一直得不到,当你不想要的时候,它却自动送上门来。这是一种对人生真相的准确呈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一生中体验过这种感觉,小说里有《警察与赞美诗》,同性质影片有《秋菊打官司》。试问,人物想要的结局真的到来了,会如自己所想的那么美好么?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所以需要坚定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
2、亲情和友情
可贵的是,菲利普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家庭。去哪里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妻子满意。所以当他的计谋快要得手的时候,他快乐的蹦蹦跳跳去找爱人,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而事情败漏后菲利普本人的沮丧远不如妻子的消沉。可以说,这个中年歇顶的邮局职员是一个很好的男人,他愿意为家庭幸福做任何事。至于偶尔出现的小计谋和小缺点,正好是人物形象丰满的支撑部分。无论妻子怎么唠叨埋怨责怪,他都是很温和地听着,既不生气也不暴躁。这样的好脾气肯定不会有很坏的境遇。
初来乍到的菲利普,在贝尔格遇到的第一个人安东尼,就成了他在这里最好的朋友,也是影片的副线承载者。俩人因为语言交流惹出不少笑料,又因为卧室图片和早上用餐出现巧合误会,这些成分让影片的喜剧味道自然恰当,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换做国内所谓“爆笑喜剧”要不成了话语英雄,要么就是段子集萃,更有甚者是东北腔集中营,让人误以为东北人都是笑星。菲利普带着安东尼去送信,本义是为了告诫和教会他拒绝,而面对热情好客的贝尔格居民,自己率先把持不住,推杯换盏一路喝下去,让本来心心念念要逃离的“地狱之旅”成了一首淳朴悠扬的《祝酒词》。菲利普没想到自己的一点儿担忧顾虑,转变成全邮局行动起来甚至拉上街坊邻居配合他,表演一出好戏给要来北方的老婆朱莉看。北方人真诚善良,热情开朗的性格很快就让菲利普流连忘返,原来盼望的两周一次归家已经不那么迫切了。不过话说回来,像菲利普这么好性格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好相处。表面看是无常的命运在操纵这个男人的人生,细想起来何尝不是他美好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造化。
二、比较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之年,有一首歌《北京欢迎你》广为流传。在自己的国家近距离看奥运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北京也恰好就在中国北方。不过去到过北京的人知道,7、8月份的北京非常炎热,个人感觉在距离地面半米左右的空气都是灼热的。而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土著多少会有一些天子脚下的优越感,尤其是面对忽然涌入的大量外来人口,态度会很“热情”。《北方欢迎你》也是在这一年上映的,据说打破了《虎口脱险》多年保持的观影人次一千七百万的历史记录,成为法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
每个国家都会有地域歧视,在中国比如河南人,西部地区都经常会成为地域歧视的对象。正因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当银幕上出现笑料调节和化解这一问题的时候,会让人感慨生活比艺术的残酷和艰辛。到中国的大中城市都能感受到欺生排外的氛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和人之间的疏远隔膜日益加深。除了校园生活,军旅生涯,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忙完了一天的事情能够像菲利普一样兴奋地望着自己的同事:今天找什么乐子。这也许是很多人特别向往的一种生活,至于在那个城市,哪个国家,其实并不重要。家——这个温暖美好的地方让无数的人画地为牢,从而失去了曾经的快乐。
三、声音
贝尔格的钟塔上,安东尼会定时敲钟。影片中只展示的排钟,用线索连接汇集于下面1敲钟人的面前,像键盘一样有序排列,所以安东尼可以像弹钢琴一样奏出美妙的旋律,成为贝尔格当地人的一种乐事。这种悠扬美好的钟声,本来是战时警示民众敌人来袭的,用在本片,成了传达情意的工具,安东尼在菲利普的帮助下,用钟声奏响了自己和恋人相遇时听到的旋律,声音变成了情思的寄托,也代表他向心爱的姑娘求婚。从视觉造型上看,排钟带来了异域风情,让人们领略不一样的钟声,让本片的情调更加悠长美好。
四、总评
1、艺术性:8.5分
2、思想性:9分

 短评

大段法式口音的笑点外国观众估计都会茫然吧,但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偏见看来是全球性问题。相当于我们的《香港人在东北》?还是挺温馨的

7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越来越喜欢法国喜剧的调调了。

10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好喜欢法国人的幽默感,不过北方貌似也没多么冷嘛,杭州才是又湿又冷体感北极的存在

12分钟前
  • ivy
  • 力荐

适合开怀一笑的片子,够轻松

1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中间有段笑懵

17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法国南方佬对北方的想象。。。真是恐怖:)

18分钟前
  • yuanhan
  • 推荐

很温情的一部电影

23分钟前
  • N
  • 力荐

精美的小品,笑点很奇特.

28分钟前
  • Miles
  • 力荐

【C+】实在get不到有趣的地方。

32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可爱,好笑,开心

33分钟前
  • 萝素
  • 推荐

像这种方言幽默理解起来还怪难的,多亏翻译的很好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挺好笑的。。

38分钟前
  • 花簇桑
  • 力荐

自天使爱美丽后,再一次改变我对法国电影的看法

43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哇哈哈哈,太逗了!法国人很有幽默感呀!这天真又可爱的剧情。真是我2013年看的最搞笑的片

46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让我放声大笑的片子不多,而大笑后又能感动的片就更少了。

50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玩的主要是口音梗,也只有法国人才会觉得好笑吧。两个女主都属于比较有味道的长相。

52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小城故事多——巴黎是巴黎,法国是法国

55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法国喜剧很对胃口。翻译翻得好

60分钟前
  • 有猫阿宅
  • 推荐

中年危机的男主被调职到北方,本以为是地狱其实是天堂。悲观主义的老婆就会把男人往谎话里逼吧。

1小时前
  • maya
  • 力荐

此片好不好看,翻译很重要~~

1小时前
  • 战国客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