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

剧情片香港1994

主演:张国荣,林青霞,梁朝伟,张学友,张曼玉,刘嘉玲,梁家辉,杨采妮,邹兆龙

导演:王家卫

播放地址

 剧照

东邪西毒 剧照 NO.1东邪西毒 剧照 NO.2东邪西毒 剧照 NO.3东邪西毒 剧照 NO.4东邪西毒 剧照 NO.5东邪西毒 剧照 NO.6东邪西毒 剧照 NO.13东邪西毒 剧照 NO.14东邪西毒 剧照 NO.15东邪西毒 剧照 NO.16东邪西毒 剧照 NO.17东邪西毒 剧照 NO.18东邪西毒 剧照 NO.19东邪西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0:56

详细剧情

  在恋人(张曼玉)负气嫁给兄长的当晚,欧阳锋(张国荣)黯然离开白陀山,走进沙漠某个小镇,成为一名杀手中介人。他的朋友、风流剑客黄药师(梁家辉)每年都来小镇与他畅饮,酒话里有关白陀山的消息令他忘却往事的念想渐次演变成自欺行为。  黄药师只是表面风流。他迷恋好友“盲武士”(梁朝伟)的妻子桃花(刘嘉玲),后者在丈夫死后,永远地离开了他;而对迷恋他的女人慕容嫣(林青霞),他又不愿兑现曾经随口说出的承诺,这使得慕容嫣迷失于自己的身份中。与欧阳锋构成短暂“买凶杀人”关系的洪七(张学友)、村姑(杨采妮)等人,也都有一段只有他们自己才知、不愿回首的痛苦过往。

 长篇影评

 1 ) 时间的灰烬

近来我常常会突然发呆,尤其开车回家路上经过那面镜湖的时候。若有夕照暮霭,便总会忆起去年在优胜美地与友人同赏红叶的美景,然而随即便会转念,又是一年秋景,但斯人已去,空留余声,只叫人更添几分惆怅。若有明月或繁星,又会突然念起近日读过那些发了疯的艺术家们,思忖起三毛,还有她提到的《在亚洲的星空下》。朋友发起了“青春纪念册”的活动,要大家回忆在青春年少时期最令自己感动、沉醉,最令自己难以忘怀的文学作品。我很是想说说自己那段不眠不休读三毛的日子,可待要提笔,却是一片空白。

这令我我又是惆怅,又是恐慌。

惆怅,是越来越发现自己与青春的距离。年少的时候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哪怕是老套的剧情拙劣的场景,也会因为某个心动的瞬间而回味悠远;年少的时候做什么都如饥似渴,怕的只是自己涉猎不够广,怕人家嘴里的陌生词汇自己不能说出一两句来附和;年少的时候读三毛的《倾城》,“那时的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这样的句子给我的全都是震撼与期待,不会去考据背后真实性与否这样无聊的问题;年少的时候看《东邪西毒》,讨厌那些故作聪明的台词,也不明白那些偏执又自闭的人物讲一句“爱”怎么就那么难!

恐慌,是在这距离之后一种不能自己的颤栗与惊觉。日前再读《倾城》,已经找不到当初的感慨与震动,纵然依旧深爱三毛,却已然开始平静的辨识文笔高下。周末去看了浓彩重墨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年少时不能明白的那些情感在胸中如潮水般翻涌着,随着马友友的大提琴音,眼泪终于在黑暗的影院中一颗接一颗的滚下来。翌日看《画皮》,这故事,十年前于我必是动人的,但眼前,只有剪辑的不流畅,主题的不突出,与立意降格后的深切遗憾。

这岁月真是神奇,少年时美的,它偏偏要洗白;少年时暗淡的,它却要施魔法,在回忆里突然五彩缤纷起来。

我一向不那么喜欢王家卫。《东邪西毒》里的旁白实在难逃做作的嫌疑,而且也多到了让电影几乎退化成超长版音乐电视的程度:画面反而降为辅助地位,仅仅为这些呓语提供了视觉补充。若从巴赞的角度出发,这样来拍电影几乎形同作弊,视觉语言的功用被大大弱化,从头到尾导演都躲在演员身后不停的在讲、在说、在补充,哪里还叫电影,分明就是配乐散文朗诵!而即使抛开这些表现形式的主次之分,作为一个故事,《东邪西毒》也并不好,它支离破碎,并没什么重大的情节发展,它只有一群莫名其妙的人物,在说着一些自恋而疯狂的话。终极版更是干脆去掉了一切与片中情感无关的人物交代,那些属于金庸的东邪西毒之武功高强描述等等一概删除,让这些人物的剪影更为破碎,更为孤立。

少年的我,不可能喜欢这样的电影。

即使今日,这样的极端情绪化的表现手法,我依然是不喜的。若不是在影院看华语电影的机会少之又少,恐怕我也不会去抓住这仅仅一个周末的机会去看一部明明不是自己那杯茶的电影。

重新剪辑的《东邪西毒》,王家卫给它们刷上了厚厚的色彩,曾经交代前因后果的细微衔接部分全部砍掉,留下的全凭印象存活。这如同超现实派画作一样的光影衔接,我发现若放弃对叙事的要求,任性的全当一场少时旧梦来看,竟然会那么的动人。

沙是鲜黄的,迎春花的颜色。水洼里映着明艳的蓝天白云。红若血迹,绿茵如墨,光影横斜,浓得化不开。人还是当年的人,十几年前的模样,眼角没有皱纹,瞳孔里也看不见沧桑。说的还是一样的台词,听到的还是一样的叹息。唯一变的,原来是自己。

回忆确是最有趣的一样事。曾经再完整的故事,被岁月过滤后,都变成一截一截的片段。它们出现的顺序可能会改变,甚至连其中涉及到的人也可能会记错,但其中一些貌似琐屑的小细节反而最是栩栩如生。所谓记忆,其实记得的都是这些最无用的东西,一些颜色,形状,一种气味,一句话,一个表情。很多年在心底滋养的,就是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那一种情绪,比如寂寞,悔恨,还有心痛。

回忆里,其实也都是自己的声音在主导着一切的人和事。慕容燕和慕容嫣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分别的意义微乎其微。我曾经搞不清那个叫桃花的女人和海边那手持桃花的女人到底谁才是黄药师心底的渴望,可后来发现,她们其实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年少的时候我不懂他们为什么都遮遮掩掩固执的不肯说爱,从而错过了那么多人生最好的时光,后来我才明白,人生里不肯说或没能说的,不仅仅是爱。

电音的英文名字叫做“时间的灰烬”,比中文的“东邪西毒”要贴切得多。岁月尽头,桃花树下的红衫女子对镜而泣,水光中叫做桃花的女子伏马背而泣。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年少的时候只知道向前冲向前冲,并不能体会她们的心痛;但时间教给了我宽容,因宽容而去理解,因理解,终于动容。

一动容,便让人惆怅,哪怕都是别人的故事,哪怕都是不相干的心事。动容的背后,其实还掩藏着难以释怀的惶恐。渐渐的明白,不管多么坚定的信仰,在时间的面前,也终会化灰。

最近出门前总要仔细的照镜子,薄施粉黛的日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爱慨叹年轻的好处。“我笑,便如春花”——我羡慕这样年轻女子的容颜,我想知道在我最好的日子里,如果也懂得了现在那么多的事,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我不愿心惊胆颤的发现,岁月原来也在自己的脸上悄无声息的游走,一天蒙上一颗尘埃。我手心潮湿的攥紧“赤子之心”这四个字,却还是怕,怕有一天眼睛里只剩下磨砺后的锋芒,再没了纯真年代的烂漫无邪。

马友友的大提琴音低低奏着的,原来是一曲青春的挽歌啊。

    韶华好
    燕飞早
    秋千架下春光窈
    眼波转
    花事了
    叹
    流光最爱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岁月尽头,风吹起的都是时间的灰烬。

 2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痛苦固然是自找的,幸福和快乐又何尝不是??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一句佛偈,有人看到智慧,也有人看到悲哀,看到一个幻灭的世界。
   人在茫茫宇宙面前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套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方法,王家卫用来解释一切的是“情”,也可以说是“人心”。
   《东邪西毒》就是一个用人心来解释的世界,是王家卫眼中的一部“射雕英雄前传”,金庸小说中那些萧萧然的名字,给予他的只是一个无限宽广的想象与创作空间,王家卫在这个框架内排演了一幕他眼中的人间戏剧——一幕虽然是武侠人物,也仍摆脱不掉爱恨情仇,执着之苦,也承受不了生命的虚无的戏剧。这幕剧里所有出场的人物,几乎都是如此。
   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中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并未真正出场,而其欲求一败而不可得的绝代高手形象却宛在目前,深入人心。《东邪西毒》赋予了这个人物以全新的诠释,在王家卫这个以“情”来解释一切的世界里,独孤求败被理解为一个被放逐了自我的人,因为一生不再涉足爱恨,因为内心不再起波澜,才可以倾心于剑,使剑术臻于完美,而终于成为金庸笔下那位难求一败的孤独剑客。王家卫强调的是这个人物的孤独——林青霞对着自己的影子练剑,似乎再现了庄子笔下那种凌波而行的出尘之美,然而其内心的隐喻却毫不美好——这个画面象征着自恋,拒绝,象征除自己外不再通融于任何人的心灵世界。剑气激起的滔天白浪,难道不也是内心压抑的情感的譬喻??
而把这个孤独剑客的故事往前推,便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关于伤害的悲伤故事,而这就是王家卫的世界,坚强下面隐藏着脆弱,一个绝代高手的心灵深处,躲藏着两个名字,和一个受了伤的人。
用武功来譬喻人心是《东邪西毒》的高明之处,这样的人物除独孤求败,还有洪七。只不过洪七的武功超绝并非来自后天的放逐,而大来自他内心中与生俱来的单纯——“我的刀快,是因为我直接”。洪七是《东邪西毒》中的一个特例,是这部剧里唯一一个不曾被痛苦所纠缠的人物,而这些都缘自他“想到了就去做”的简单个性,洪七这个人物的“情”同样也代表了他的世界,与其他人那些看私华丽却无不痛苦纠缠,言不由衷的爱情相比,洪七的爱情就像他的外表一样,如此朴实而真挚,而这种简单感情就和他的个性一样,是旁人未必看的起却也绝对学不来的,所以当洪七最后带着黄脸婆的老婆去闯荡江湖的时候,欧阳峰会感到嫉妒。而当衣衫褴褛的洪七躺在吊床上,由老婆喂饭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这份浪漫。
洪七是《东邪西毒》中王家卫改编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原著中的洪七公有一个“九指神丐”的称谓,别无其他解释,而王家卫便赋予了年轻的洪七一个如此令人动容的断指故事:为了一个鸡蛋而失去一个手指,从一个天下最快的刀客变成一个废人。而他此时竟然仍旧可以对西毒说,如果你听说有一个九指英雄,那一定就是我!这个情节象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和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他可以在失去一切之后重新开始,一个本来应该悲哀的故事就这样赋予了最浪漫的寓意。
他离开的那天风是向南吹的,他故意逆风而行,留下一个遥远的背影。
《东邪西毒》的经典,单是片中人物形象的厚重已经哭奠定。洪七的意味,如此的健康和光明,鼓舞人心。而到了梁朝伟的盲武士,又是极度的悲伤和无奈。“桃花什么时候开是有季节的,马贼什么时候来就没人知道。”盲武士这个角色,有着很强烈的中国武侠电影中少有的悲剧色彩,既英勇的战斗了,却因敌不过命运而终于失败的悲剧。王家卫将梁朝伟气质中的忧郁化如这一角色之中,使盲武士在眼盲前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使他在这片沙漠上的最后行程,充满了极度悲伤的,昏暗般的氛围。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都由着欧阳峰的视角——一一登场,影片的第一句话“很多年以后,我有个绰号叫西毒”,虽然被指为抄自《百年孤独》,然而这句话却是如此的符合欧阳峰性格中的虚无,符合因这个虚无的性格而使他面对的幻灭的人生,所以真的可以说是神来之笔。王家卫同样以“情”来解释欧阳峰的性格,他的毒同样缘自嫉妒,缘自失败的情感,缘自幻灭的人生,他玩世不恭,然而我们又可以屡屡看到他内心的挣扎,所以他会对洪七说“事在人为”,会以黄药师的身份对慕容嫣说出“就是你”。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只有换了他人的身份,才能变得积极于人生,然而他自己的人生却像灰烬一样不可避免的变的虚无了,然而,这难道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确切的说,《东邪西毒》是一部一武侠为包装的,关于爱情,关于人心的电影,出现在这个江湖中的人物,没有一个能摆脱拒绝,摆脱欲望,摆脱求而不得的痛苦。希望知道被人喜欢的感觉而不能付出感情的黄药师,独自等待的牵驴女子,把感情当做胜负游戏的西毒大嫂``````无不如次。
《东邪西毒》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看了很多遍,大约也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不解,第二个是感动,第三个是恍然,大致也可以说是回到了看山是山的态度。所以直到今天,才能以理性的,冷静的态度来分析这部电影。
戴着墨镜的王家卫,常令人去猜想后面究竟隐藏了什么,昨日再看《东邪西毒》,看到张曼玉说,“有一天我看到镜子,才知道我输了”的时候,看到张国荣说,“有些事你不想再提,有些人你不想再见”的时候,忽然觉得王家卫是一个很有悲凉意味的人,能理解影片所表现的这份情怀的人,不会对人生的幻灭感理解不深,他对世界的敏感和透彻也不会没有代价。
同样的,就像一部电影里说的,你能知道我的痛苦,但你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我想我也并没有真的理解《东邪西毒》,一个人要完全理解《东邪西毒》的意味,也许也只有到了这份“万念俱灭”的心境,真正领会到什么叫做“时间的灰烬”的时候吧。
而看这部电影的人,更多的人是年轻,独自面对着一片沙漠。
有人想,到沙漠后面看看,也许有另一个世界。而更多的人心早就冷了,想着那不过是片更大的沙漠,于是索性原地不动。
前行的人,也许失败,也许成功,更多的人,是在沿途的风景中得到了些慰藉。
而原地不动的人,像梁家辉说的,从一开始就输了。
《东邪西毒》有一个很高的视角,这个视角赋予了影片一个悲悯的味道,电影同样也是一个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关于芸芸众生的一个浮世绘——其中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杨采妮的女子成功了,虽然不知道报了仇的她去那里寻找人生的意义;盲武士失败了,但这个失败是悲壮的,所以也不能算是失败。
真正失败的,只有“要想不被别人拒绝便先拒绝别人”的欧阳峰,他从一开始就输了。
所以,如果你问我要不要去沙漠后面看看,我一定说我会去的。
最后我还想把话题回到金庸。金庸晚年给人的感受,是把“不朽”看的太重,而他的作品恰恰也正是在意图创造一种不朽。所以金庸也是矛盾的,他虽然没有古龙可爱,可是作品却比古龙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对他人的人生有更多的好的影响和启示。
现实中的成功者,未必会去追求不朽,尽管真正堪称成功的人生并不多,所以,失败也并不是贬义的,很多人都失败了,但他们努力过,同样值得尊重和赞赏。
人有时候很无奈,但有时候也很伟大,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往往也只决定在一念之间。这就是《东邪西毒》今日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痛苦固然是自找的,幸福和快乐又何尝不是??

 3 ) 人间正道是沧桑

推荐理由:这部电影真就像是一个祭典,对象不独是六年前化蝶而去的张国荣,还有我们闷骚、别扭、诘屈聱牙的青春。 片 名:《东邪西毒:终极版》 导 演:王家卫 编 剧:王家卫 金庸 主 演:张国荣 梁朝伟 梁家辉 林青霞 张曼玉 张学友 刘嘉玲 杨采妮 上映时间:2009年3月27日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这一阵子大概流行食尸。 仅仅是对死者肉身的追悼已嫌过分斯文不够力度,大众于是转向了,对死者文本的狂热。 典范的一例:宋以朗无视张爱玲遗嘱,公开《小团圆》,引得江湖上风生水起,叫骂声异彩纷呈,公然又是文化圈内一桩盛事。 还有眼下这一部《东邪西毒》的终极版,王家卫躲在雷鹏墨镜后面动情宣布“为了纪念张国荣”,于是粉丝们跑去银幕面前坐着数镜头,数到剧终,出来边走边议,“某处某处少了哥哥几个特写”,哎呀,这些可爱的食尸者。 不过我想,我们之所以热衷于食尸,也无非是因为,一时间没有更新鲜的食材。 作为一部充满独白、梦呓和空镜头的文艺片,《东邪西毒》十五年前的票房惨败其实合情合理。 而十五年后的今日,该片的隆重公映也绝不意味着它在叙事上的咸鱼翻身,毋宁说,它的符号意义要醒目得多。 据说,终极版在香港的首映式,数位应邀出席的明星以为来错了地方,过其门而不入,因为现场布置得实在很像个祭典。 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 《东邪西毒终极版》真就像是一个祭典,对象不独是六年前化蝶而去的张国荣,还有我们闷骚、别扭、诘屈聱牙的青春。 十五年的时间足以构成怀念,而恰恰是对时光的追勉,柔化了这部电影遗世独立的棱角,令它从古奥吊诡变得贴切。 我去看《东邪西毒》的那天是个周二,午后,上座率不错,差不多有五成。 看完慕容燕那段,有三位中老年朋友提前离场,其他人都看到了最后。 中途退场颇可理解,因为王家卫想要表达的,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状态。 所以他的电影,一贯拍得很内在,往往不以情节胜,而得趣于情绪、氛围跟意境。 《东邪西毒》往故事的深处采探,发掘出这样一些主题:生,死,孤独,爱恋,背叛,坚执,忘却和疏离。 此乃江湖群雄一个似是而非的前传。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成为一派宗师,兀自带着缺点、伤心和暴戾在刀丛中行走,醉生梦死,耗尽自己的青春。 爱一个人却要离开她,思念一个人却不能给他知道,明明是在想起却又假装忘记,非常非常的,别扭闷骚。 而这种别扭闷骚的背后,是纯正的东方,我的意思是,纯正的东方式的纠结,愁郁,以及百转千回。 时已二零零九,张国荣故去六载,梁朝伟和刘嘉玲在不丹完了婚,林青霞息影,余众也皆淡出。 都是上个世纪一笑万古春的绝色人物,敌不过时间如火山尘一一覆没。 说起来其实很有白驹过隙之感,尤其,是在港片港星青黄不接的当下。 今次我去大银幕前驰然而坐,实在是因为很想念梁家辉的桃花眼,张学友右颊的刀疤,还有张曼玉拈花微笑的特写,虽然,我已不能为她面孔上隐而不宣的悲哀流泪。 经过调色后的终极版,色彩饱满艳丽,不再有从前那样冲淡跟寂寞的感觉,反倒显得浓郁而剧烈。 令我惊艳的是其中一组空镜头,荒漠,孤树,天空彻骨之蓝,野旷天低树,那样倾斜、微茫的视角,像油画。 王家卫真不愧是玩弄意境的国手,时隔十五年他卷土再来,根本不是来把玩电影。 相信我,不是马友友大提琴的配乐,不是一格两格镜头的增减,不是色调跟字幕。 他分明有更大的野心跟胜算,因为这一回,他所把玩的,是他多愁善感的观众,是岁月的魔魅,是时间的暗影。 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谁也逃不掉。 2009-4-6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4 ) Ashes of Time

爱情。无关爱情。刀光剑影的江湖,一坛醉生梦死,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解脱,爱情,爱情只是个借口。他说,如果刀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爱情却总是最快的那把刀,见血封喉,血从伤口汩汩流出时,一点声音都没有。爱情永远只是一个凝望的眼神,间隔一个桃花盛开的周期。所有人都在张望,因为故乡总在远方,桃花却总在故乡。有人在离开,有人在郁郁寡欢,有人每年去探望一次,有人至死只能梦回故乡。留下的只有背影。 遗忘。那个癫狂的庄子说,相濡以沫,相(左水右句)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湖太大,找不到转身的起点;江湖太小,每一次刀光剑影都将如梦人生划得伤痕累累。记忆是痛苦的源泉,痛苦却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因为叔本华这样说过,人生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于是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中摇摆。不甘心无聊的我们,于是便总在拼命追逐着那些使我们痛苦的原因,遗忘变成一种奢侈,醉生梦死变成一个无法解脱的悖论,那一坛记忆的解药,却只是为了提醒你记忆的存在而生。欧阳峰说,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越清楚。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遗忘的尽头,是无法忘记。 等待。谁曾说,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寂寂地没有言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等待更寂寞。倚在斜辉脉脉水悠悠的水轩窗的张曼玉,手掣桃花,长淮望断,却仍旧萍满汀洲人未归。桃花一年只开一季,等待的只觉时间漫长无处打发,在另一些人那里,时间却早已如刀,喉头已感觉到它如风的凛冽。盲武士想在自己还能看到一些光线的时候,回家乡,最后看桃花一眼。而他终于死在了沙漠里,只因为生死之战时,一片乌云遮住了灿烂的阳光。有人因绝望的等待而死,有人为赴一个自己的约而死,风里又有谁在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分裂。“一个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会找接口掩饰自己。其实慕容嫣,慕容燕,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种身份。在这两种身份的后面,躲藏着一个受伤的人。” 《搏击俱乐部》里我们看到人格分裂的爱德华•诺顿与自己打得头破血流,《捉迷藏》里我们也看到让罗伯特•德尼罗苦苦寻找的杀人凶手正是另一个人格的自己,而在《东邪西毒》里,凶巴巴的慕容嫣和慕容燕,在西毒的解说里,分裂得如此伤心。与己为战是更艰难的战争,痛苦失声的慕容嫣或慕容燕,战胜不了的是自己的心魔。独孤求败,胜利不是赢,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是。无论爱情或者一败,他/她都永远得不到。一人分饰两角,痛苦不会分成两份,却要承受多一颗心的破碎。 孤独。我走过,路灯在我背后熄灭。那一刻我感受到孤独。我不知道被妻子和朋友同时抛弃的盲武士背着一把剑,在爱恨的夹缝中,在日渐黯淡的天色中,孑孓行走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一种孤独。爱恨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倏地失去了分量,三十岁是一个关键,当他开始渴望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便注定要变成遗憾。因为,只有悲剧,才具有更动人的力量。去杀马贼之前,他已知道结局。当他走过那个女人身边,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把她一把扯过来,肯定而有力地亲吻,压抑已久的爱意和激情在瞬间喷薄而出,生离死别之前他吻不到自己的妻子。这是最绝望的一个段落,在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吻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他对另一个女人的爱情。心痛至此。 灰烬。总有火在燃烧,总有灰烬留下, 那一点余温都显得如此冰凉。曾经的爱情就像一场大火燃烧了每一个人,那一瞬间的激烈壮观留下的只是满地的灰烬与千疮百孔。从小到大我一直不明白火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固体?气体?液体?那样漂泊不定,那样壮怀激烈,熄灭时又那么无奈而悲伤。没有形体又有形状,你永远抓不住它,可你触碰的霎那它就狠狠把你灼伤。我想它一定是一个受过伤的灵魂,因此永远不再让别人靠近,烧毁所有东西,只因为它想忘记。但总有灰烬会留下,像记忆的碎片,无限感伤。所以电影最后,欧阳峰一把火把房子烧了, 转身离去。焚烧总是告别的一种方式,忘不掉的,至少消失了。 这一场大火的名字,叫做时间。

 5 ) 时间的灰烬

晚上在影院看了《东邪西毒.终结版》,片尾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放映厅里很安静,在座的人都没有起身离场。我有些意外,虽然法语字幕翻译的还比较简单清楚,然而我实在忍不住怀疑他们究竟是被触动了抑或只是茫然没有看懂。
 
片尾曲放完的时候,我起身,有几个法国人坐在一旁开始小声赞赏讨论起来,我微笑了,忽然很高兴。情感与人生的一些事情,在大多时候都是相通的。
 
有时你会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只卑微祈求他骗你说一句他最爱的人是你,比如慕容嫣。又或者只是无声地守在那个人的身边,为她做所有的事,甚至为她去打听她所爱的人的消息,将自己最深最沉的感情掩埋起来,比如黄药师。
 
有时你会发现自己爱的女人爱上了你最好的朋友,于是你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去流浪。可无论走到哪里,你发现总在挂念那个女人,只想回去看一看她,比如盲剑客。
 
有时你年轻,高傲得不可一世,你想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于是总是远行。你对那个女人对你的爱那么自信,也从来说不出那些该说的话,然而忽然有一天她嫁作人妇,而某一天传来的是她已不在人世的消息,那时你才发现,无论回去哪里她都不在了,无论想忘记也好或者想记起也好都不重要了,原来什么都赢不过时间,比如欧阳锋。
 
有时,有时你觉得他没有说有些话做有些事,所以宁可选择有骨气地离开,只为了要让他后悔。可有一天才忽然发现,其实那些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重要,而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的时候发现其实是输了,因为在你最美好的时候,最爱的人都不在身边,比如嫂子。
 
记得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大学,那是什么都懂一点又不懂一点的年纪。趴在床上一个人看完,喜欢片中的颜色,风格,人物,台词和音乐,最后因为张曼玉的那段独白而怔怔流下泪。很爱这部电影,却没有勇气再看一遍,因为沉重。
 
这次在法国上映终结版,改了一个我喜欢的名字《时间的灰烬》,忍不住去看,每一句话听在心里都觉得微痛。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经历和情感,自己的故事或者是朋友的人生。那些期待,失望,嫉妒,后悔,迷失,矛盾,走到很远才发现很多事情已经随风而逝,留下的不过是一小撮时间的灰烬,空空如也。当然,我们仍会一路向前,就像欧阳锋仍然回到了白驼山,重新开始没有那个叫做“桃花”的女人的人生。每个人也都是这么跌撞着前行,渐渐学会在心里叹一口气觉得有些事没有什么可说的,或者会在看到某个人的时候突然想起曾经的一个人,会像个老人家忽地就想起那时候其实我也有机会如何如何,只可惜。。。然后就这样我们都开始老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
 
“没有事的时候,我会望向白驼山,我清楚记得曾经有一个女人在那边等着我。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清楚。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我们,可不可以不要走太远,可不可以好好牵着自己爱的人的手,过一点踏实简单的生活,少一点为难自己为难自己所爱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拥有自己所爱的人,那么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可不可以好好珍惜,就算要去看下一座山,能否试着彼此搀扶着一同前行?
 
时间的火焰在身后亦步亦趋,稍一疏忽,一切皆成灰烬

 6 ) 穿越过去的现在的波涛

那是一九九四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百无聊赖的我走进电影院,售票窗口的小黑板上写着今日影讯:《东邪西毒》。那天1200座的电影院里只有10多个人,大部分是情侣,我坐的那一排只有我自己。很多年以后,我还是能清晰地回想起那一刻的情景,灯光暗去,音乐响起,鼓声阵阵,一束光刺破黑暗,映现在银幕上是大海的紫金色波光,没有岸,没有礁石,没有云,没有天空,没有帆与船。只有大海扬波,永无休止。
然后才是东邪西毒的脸。
那是我第一次对大海动心。银幕上的海波光粼粼,又壮阔又荒凉,音乐象一波波潮水撞击心脏,我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破败的电影院里,忽然想去看看海。
欧阳锋重返白驼山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几年以后,我离开了那座城市。我向西南走,来到海边。
其实我想渡海而去的,不知道为什么却住了下来。十几年。
其实海边还不错的,虽然买不起依海的房子,但是有机会面朝大海。眼前是渤海黄海,往南是东海,传说东海上有一座桃花岛,岛上住着一个美丽的少女和她脾气乖戾的父亲。开始我还以为是真的。
有两年我常常在滨海路上跑步,有时候一群人,有时候几个人,后来只有我自己。我一边跑,一边数路边的灯柱,从傅家庄到燕窝岭,去是52根,回来是53根,或者颠倒过来,总也数不清楚。冬天到春天,我看到海岸的小山由褐转绿,山上一簇簇迎春花,映山红,桃花,杏花,槐花依时盛开。跑步的时候会流很多汗,一些心事随着流出去了,就觉得很清爽。海平线时而近,时而远。
第一次和我一起走滨海路的是一个女孩, 她喜欢找茬笑我,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殷素素对张无忌说,你长大了以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她骗了张翠山,最后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我想,这个世界骗子本来就多,不管怎样提防,总是免不了要被骗的,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那么,不如找一个好看的女人,被好看的女人骗了说起来也不会很丢人。因此,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会爱上好看的女人,慢慢地发现,女人骗人的时候,其实是先骗了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把电影原声录在磁带上,在租住的小屋里反复地放,听欧阳锋说话:没事干的时候,我会望向白驼山。我清楚的记得曾经有一个女人在那边等着我。……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越清楚。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听说《东邪西毒》终极版要出了,这次大概无缘在大银幕上看到,所以拉拉杂杂想起了一些往事。正在看的《花出青嶂》,里面提到一个公案“如何是佛祖西来意?”,赵州和尚答,庭前柏树籽。在各种奇奇怪怪的答案中,这个我最喜欢。作者说,其实答案的意思不重要,过去心是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的心在回忆,未来心也是没有的,有的只是现在的心在攀缘妄想。惟有现在心。过去心都没有,如何有佛祖过去的西来意呢?
我记得,《东邪西毒》里水很少,最多的是沙漠,戈壁,黄土,还有桃花。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在十几年前,和十几年以后,仍然觉得,它的每一祯画面里,都有大海的波涛。
这是我现在的心。

 短评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

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090331美嘉——这样的片子还是不适合在电影院看——人多的时候看这样的电影,就是一个旁观者。

7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为啥分这么高,没有觉得剧情有多好,如今看来里面都是大咖,当时看不会这么觉得吧

10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还行

【B】这不是武侠片,这依然是一部王氏爱情片,故事更加弱化,发散情绪更加严重,最喜欢林青霞的部分,觉得是看过的王家卫电影中质量最一般的一部,虽然依旧是喜欢。(王家卫要是去开个微博,那些爱情鸡汤营销微博都得被他逼死。)

1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你以为谈的是武侠,其实谈的是爱情;你以为谈的是爱情,其实谈的是人生。

16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推荐

电影诗

17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以时间为绳索,每个故事看似独立,但爱恨交加,因果交缠,千丝万缕,最终都汇聚到同一条时间的河流去。

22分钟前
  • 东篱
  • 推荐

在我最美好的时间,我最喜欢的人不在我身边。如果时间可以重新开始该多好。

25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一个沙漠的后面是另外一个沙漠,一个人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越清楚…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2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借武打片的皮讲了一个后现代孤独症候群的异化故事

30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拥有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因为这句话喜欢这电影.

34分钟前
  • 寂地
  • 推荐

还是最喜欢张曼玉在窗边那几段……

39分钟前
  • 莫沂
  • 推荐

已經好久沒有這麼NB的片兒出現了……我懷念那個NB的時代……

40分钟前
  • 趙小漁
  • 力荐

如果感情是可以分胜负的话,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赢了,但我很清楚,从一开始,我就输了。

4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王家卫是借金庸的皮拍出了古龙的骨,在这里没有侠之大者,只有浪子、傻女和大漠。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这漂浪的人生正如大漠一望无垠,在时间的灰烬中只想和你浪迹天涯,客死他乡。太喜欢陈勋奇的配乐《天地孤影任我行》:一去不返,一眼万年。8.6

4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后来我看见很多观众解读《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的联系,其实完全没有的,唯一的联系就是演员是一样的,他们白天去拍《东邪西毒》,像死了亲人一样,晚上来拍《东成西就》,像吸了毒一样,都要发疯了。”

51分钟前
  • [停用]不夜
  • 还行

给我一坛醉生梦死酒。

55分钟前
  • 泪小鱼|念。
  • 力荐

真不知道是王家卫完整了文青的矫情,还是文青的矫情毁了王家卫。

58分钟前
  • 流风揽湖
  • 推荐

王家卫还是蛮厉害的,可以把很多抽象的难以名状的东西准确的拍出来,这不就是电影最大的魅力么~刘镇伟真的很能搞王家卫啊,大话西游和天下无双简直就是东邪西毒外传么,那个太经典的成和就就不说了…

1小时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我能说我更喜欢东成西就吗

1小时前
  • sharo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