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

剧情片大陆2014

主演:郭晓东,秦昊,张磊,梅婷,黄轩,黄璐,黄军军,姜丹,穆怀鹏

导演:娄烨

 剧照

推拿 剧照 NO.1推拿 剧照 NO.2推拿 剧照 NO.3推拿 剧照 NO.4推拿 剧照 NO.5推拿 剧照 NO.6推拿 剧照 NO.13推拿 剧照 NO.14推拿 剧照 NO.15推拿 剧照 NO.16推拿 剧照 NO.17推拿 剧照 NO.18推拿 剧照 NO.19推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8

详细剧情

  少年时代的一场意外让男孩小马(黄轩 饰)的双眼失去了光明,自杀未遂后,阴沉的小马辗转来到了由沙复明(秦昊 饰)所经营的盲人按摩中心就职。在这里,聚集了许多和小马一样的盲人,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生活在共同的黑暗里让这群盲人之间产生了深厚而坚实的友谊。  王大夫(郭晓冬 饰) 和女友小孔(张磊 饰)远道而来投奔沙复明,小孔充满了女人味的声音和气息令小马的内心产生了涟漪,执着而决绝的小马追寻着内心的声音,不断的向小孔靠近着。之后,一个名叫小蛮(黄璐 饰)的发廊小姐出现在了小马的生命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马竟然开始对小蛮产生了感情。

 长篇影评

 1 ) 娄烨 如此温情,还能看吗

纵观娄烨之前的电影作品,摇晃的镜头,潮湿的影像,加上凌厉的写实,会让人的背脊阵阵发凉,抑制不住的压抑感让人不能畅快呼吸。然而这次,娄烨似乎不想重复太多,便拿出这部叫做《推拿》的片子,并告诉人们,他也有明亮与温情的一面。
《推拿》讲述的是发生在黑暗里的故事,一群盲人按摩中心的男女技师按照自己的方式触摸和追寻着爱情。这是一个对于健全人来说看似陌生的世界,盲人没有视觉,却凸显了其他感官能力,他们靠敏感揣度语言细节和感受气息质感来与这个世界沟通,常人对美与丑的判断逻辑,在片中变得行之不通,年轻按摩师小马在味道的吸引下,对长得不美的“嫂子”有了好感,情欲有了种令人好奇的味道,并一直弥漫在整个片中。但关乎爱情,观众会似曾相识,盲人有同样的七情六欲,并且,他们的爱恨更显激烈,这就意味着,《推拿》在阐释爱情时,答案更加直接明了。
这部电影中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男女主角,正是承袭了原版小说的群像气质,也是导演娄烨的有意为之,他希望电影能充分地保留作者气质。不过,这也给娄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没有明确的男女主角,对于电影来说太反常了,片商可能会问,你都干什么了?”他的解决办法是:在影片中保留大部分群像的感受,并侧重了几组爱情关系,尤其让黄轩饰演的技师小马的故事成为导演宣泄悲悯和温情的地方。为此,导演给影片加上了一个原著里没有的结局——小马因为偶然碰到脑袋而复明,与心爱的洗头妹小蛮双宿双飞了;而其他盲人也在突围爱情纷争后,有了明亮的归宿。
娄烨不仅给故事中的盲人门安排了一个温情而明亮的结局,还在电影语言上给盲人们最多的关照。在影片开始,有声的开场字幕令人有惊艳之感;时不时出现的旁白有种盲人念着盲文时的平和;影片中用大量的移轴与虚化镜头模拟小马的失明与复明。此外,娄烨还特意剔除了原著中盲人的人性恶,盲人合伙人对推拿中心归属权的争执没有呈现出来,导演在妥善地表达一种倾向,即对人性的关怀。
而盲人演员的参与,是《推拿》能够恰如其分地还原小说气质的关键,娄烨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比如,桌子是不可能放在屋子中间的,都需要靠边,这样盲人才能精准地在屋子里活动”,为此,在拍摄时,娄烨要求电线不能进入拍摄区,不能看见轨道,以便制造出一个没有障碍的拍摄区。另外,非职业的盲人演员对于表演的准确呈现,是娄烨事先没有想到的,“在开剧本会议时,职业演员们看剧本,盲人演员读盲文,大家沟通起来竟然很顺利,表演也很到位,特别是饰演嫂子小孔的盲人张磊,特别有灵气”。娄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影片讲的就是盲人们的生活,所以他们只要真实地演绎自己,就是最好的表演了。
即将上映的《推拿》,即便还是有冷雨在不停地下,也可以窥见丝丝暖意,在爱欲纠葛之后,所有的盲人推拿师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出路,这是在推拿中心的黄金时代不复存在后,导演最真诚的祝福。双眼复明的小马,最后在楼道里看到正在俯身洗发的小蛮,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暖笑,令人动容不已。娄烨说小蛮洗头的含义很多:她一开始是在洗头房拉客的小妹,现在却为自己认真地洗起了头,而且小马也是重新开始的状态。“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不比盲人知道的更多,我们也不一定比别人主流,命运是看不见的,所以盲人比明眼人更了解这个世界”,娄烨最终想说的,是这样一句话。


nothing&Lou ye

n:你觉得现在内地有所谓的文艺片档期吗?

L:要问我的话,我觉得,这个片子什么时间上都一样,对某个片子市场的份额,受众的影响其实没有多大的影响,文艺片的市场份额和受众群体比较固定,对于这种艺术片或者独立电影来讲任何时候上映都差不多。既然选择了这个放映时间,就希望大家能在贺岁档狂轰滥炸前,安静地看一部小片子。我觉的电影是丰富的可看一些不一样的电影


n:公映的版本跟柏林的参赛版有区别吗,过审还顺利么?

L:是有些不一样,就是把一些激烈的暴力的东西去掉了,划脖子的那一下和做爱的最直接的镜头去掉了,其他的基本上没变。审查过程其实也谈不上顺利,还跟以前一样,沟通了很长时间。关键是谁都拿不准主意,片子本身没有问题,而且在之前已经同意了通过了,就现在的结果,在没有分级制的情况下,暴力色情的减弱我是可以接受的,尤其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我是可以理解的。


n:那暴力色情对于片子来说不重要么?

L:其实也是特别重要的部分,还有小说里推拿中心的故事,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我选择在上映和不上映之间选,我当然是选择后者,这和《浮城谜事》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这部影片我还是希望可以给更多的人看到,这其中也有这么多盲人演员的参与,我觉得我没法做这么一个硬性的选择。


n:在盲人世界里,他们的表达会更为激烈么?

L:色情和暴力,在健全人和残疾人的世界里都存在,并且在毕飞宇的小说中,触摸就是盲人的一种沟通方式,手就是盲人的眼睛,盲人门需要摸脸等等,那色情和暴力肯定有肢体接触,也是盲人世界里的一种沟通。就比如,王大夫的割腹,他只能选择这个方式去跟这个社会沟通,他必须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只能用强烈的肢体动作。


n:你跟编剧老师在编剧时,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L:其实这个小说改变成电影是很困难的,小说是一个长篇,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一个群像有一定难度,电影承袭了这种感觉,也就没有明确的男女主角,对于电影来说更困难,太反常了,可能片商会问:你干什么了?保留大部分群像的感受,还有一些侧重点,则是落实到了人物的具体行为,以及几组爱情关系之中,小马的故事与原作相比也发生了改变。但总体的气质还是遵从于原作的。毕飞宇这部小说你读到最后会感觉到他并不是再讲一个盲人世界的事,而是一个世界的事。


n: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

L:我比较站在小马这边,他是推拿中心里没有被同化的一个人,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没有被推拿中心的体制所吞没,他有自己的选择和态度。我觉得应该和小蛮在一块,重新开一个沙宗琪的推拿中心,在这其中也有一种轮回的过程吧。小说中,其他人最后的晚餐后,手拉手走在医院里,是一个开放的结尾,电影里都一个交代,我是想,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推拿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所以有必要给他们的一个结局。


n:你给了黄轩很大的发挥空间,他表现也特别好,你怎么看这个演员?

L:他在春风里也很精彩的,因为影片有自己的逻辑,从整体上看,放不进去,挺遗憾,他在那时候就已经非常棒了。当时刚毕业,试过几次戏,已经表现出很棒演技。不是什么演员都能参与推拿的,首先是一个好人,因为有几个盲人也参与了这部片子,在片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是所有演员都能扛下来。


n:饰演嫂子的张磊有过表演经验吗?

L:她是南京盲校的学生,学中医,学推拿,没有任何表演经验。我们的副导演在开拍之前几乎走遍了南京所有的推拿中心,记录了很多推拿师的状态。在挑选演员时,第三天,她就出现了,非常符合预先的设定,觉得她特别有灵气,她对演戏特别感兴趣,而且是她们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些盲人演员,拍摄会很困难。


n:你觉得现在的风格更温情和阳光了吗?

L:怎么讲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吧,影片的结尾其实是在拍摄过程中,很偶然地写出来的,他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废弃的学校,看景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女孩在洗头,我觉得特别好。所以,最后小蛮在洗头,含义挺多,小蛮一开始在洗头房干活儿,小马也是一个重新开始的状态。实际上,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不比盲人知道更多,我们不一定比别人主流,命运是看不见,所以盲人比明眼人更了解这个世界。







撰文:仇峻基 采访:纳森 、仇峻基 原文刊登于《精品购物指南Monday》2014期 部分内容有所改动转载请署名


 2 ) 盲人的爱

人跟人撞上了是爱情,车跟车撞上了是车祸,可车跟车总是相撞,人跟人是相让。盲人在现实中无疑是弱势群体,他们摸摸索索走路,拿碗筷吃饭,怎么相亲都会失败,不知道美是什么概念。可他们中也有爱情,有私奔追随,有对异性掩饰不住的好感,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可是好难,真的好难,却流着泪跟着心走下去,在漆黑或朦胧中看见未来幸福的模样。

 3 )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没几个扣人心弦的情节,有也不是故事的主旋律;整个影片没记住多少镜头,平淡如水,留下的只有压抑的气氛。全程没有亮点竟也居然没有尿点,你没有关掉它的念头,甚至连暂停都不想,老老实实,直到剧终,甚至到听完片尾曲。呆呆地等到最后,歌曲唱完居然有我熟悉的旋律,不自觉地两行暖流。——《推拿》

 4 ) 没有灵魂的《推拿》

解了禁,镀了金,《推拿》姗姗来迟,故事以小马开头,心中咯噔一下,这个切入点有些意外。因为不管是在书中还是电视剧,小马都不算是个特别重要的角色,而且他的部分个人感觉都过于啰嗦,只能是每个人事件发生的引子,却担不起故事的主线。娄烨把所有电影信息都用一个无感情的旁白带出来,旨在表达这部电影不仅是给正常人看的,还是一部拍给那些只靠听觉来生活的盲人们的作品,但这貌似“贴心”的举动却在观影过程中无数次的强制观众进入他想营造的这个灰色地带。我所喜欢的《推拿》,被娄烨硬生生的讲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碎片故事。

看毕飞宇的小说时,我并没有很强烈的阅读快感,文字简单粗狂,叙事细碎啰嗦,当我整篇看完,说实话只是觉得细节写的很走心,每个人物作者都用很详尽的文字介绍其背景,让人能多少透过这些文字去感受盲人的世界,但整体感触不深。后来我又看了康洪雷的电视剧版本,发现对小说进行了很大的改编,增加了几个人物,也改变了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由于电视剧的集数够长,有足够的人物背景铺垫,加上演员们的演绎,当时觉得是比小说要精彩的,前二十集可以说是精品之作,虽然最终收尾矫情了些,但总体为佳。

小说和电视剧都是以沙复明和张宗琪为主角,想讲的还是盲人与主流社会,也就是和正常人之间的关系碰撞,电视剧很巧妙的把张宗琪这个角色设置成了“半盲”,一只眼瞎了,他在这个群体里就成了半个正常人,后面他对沙复明的欺骗和算计我都觉得是这个故事里很出彩的一段。但是娄烨的主角却落在了小马身上,整个故事的主体也随之变动,娄烨想讲的,其实还是爱情,而且是年轻的爱情。

小说改编电影,导演一定要会删减,人物众多的《推拿》显然在电影的长度里是讲述不完整的,可是娄烨不会取舍,他想讲所有的人物,想用盲人的群戏去震撼观众,但结果就是每个人物他都讲了一点点,却没有赋予一个人物灵魂。沙复明是精的,他盲,却比正常人还要心明眼亮,但他不表现出来,他会保护自己;都红单纯、善良,有极强的自尊心,最厌恶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同情心;王大夫和小孔自知寄人篱下,耿直的外表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小马年轻气盛,一身荷尔蒙等待宣泄,是个幼稚的孩子,但内心是坚强的;张一光嘴贫没品大老粗个性,但有自己坚持的底线和原则;泰和懦弱自卑,却有着与其内心不匹配的大男子主义;金嫣的世界里只有爱情,为了爱情她可以牺牲一切。

我原本喜欢这些有缺陷的小人物,他们每个人的性格都构成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但电影《推拿》里,我看不到这些原来喜欢的人物了,这些人身上没有清晰表现出的特质让我记忆深刻,有戏的人物都被轻轻带过,只剩下娄烨擅长的粘湿情欲和廉价的爱情。很抱歉我用了“廉价”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爱上妓女私奔生活这种戏码老套至极,不是用几个文艺的镜头和民谣歌曲就能让它上一个档次的。

电影中还是原封不动的还原了几个比较经典的情节,比如做饭的金大姐盛饭有多有少引起高唯的不满,王大夫拿钱回家坐出租车让司机给他开车门,还有最重头的王大夫自残。这几场戏在原作中看的时候是很有意思的,电视剧还原的也非常出色。做饭的金大姐“以权谋私”是想表达正常人之间的联盟,在潜意识里就排斥盲人群体,而且原作和电视剧中,金大姐与张宗琪是有裙带关系的,所以后续的发展引出的结果是具有冲突性的。电影版因为减少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铺垫,并且抛出了问题却没有解决,所以实际这场戏的意义不大,不会让人刻意去思索什么。

我很可惜的是王大夫这个角色电影中没有细细刻画,我一直觉得《推拿》这个故事里,他才是最有份量的角色,他有能力,原来也有钱,只不过急功近利了些,所有的积蓄股市套牢,他除了爱情,又一无所有了,重头来过的他对任何人都是客客气气,做任何事都是思前顾后,呵斥出租车司机让他为自己开门,是他第一次对陌生人发火,因为弟弟推给他那突如其来的外债使他的生活雪上加霜,所有的压力都急需发泄出来。电影中这场戏只发挥了一个作用,那就是正常人与盲人在社会关系中身份位置的碰撞,但是之前并没有王大夫性格的细节铺垫,所以这一情绪的转变就少了一层意思,对于他后面的自残戏,缺了一个推动力。说到这场重头戏,它能不能带给观众震撼,出了足够的故事铺垫,最重要的就是演员表演了,电视剧版中的张国强演技老道,这一场戏看得人揪心。电影版里娄烨在手法上其实处理得当,有问题的是演员,郭晓冬演绎的王大夫一直让我出戏,这一场戏尤甚,原作中是以死相逼,不卑不亢,形势逆转,郭晓冬表现出的仅仅是小人物的垂死挣扎而已。

另一场我最喜欢的戏,是王大夫和小孔争分夺秒的做爱,两人依靠其他人上钟的时间,在宿舍进行难得的几十分钟亲密行为,王大夫一边被外债搞的心绪难平,一边面对小孔的热情又无力抵抗,怕人发现匆匆完事又慌乱的穿上衣服,一按语音报时,不过才进行了几分钟。这一段处理的轻松有趣,传递出的却是满满的悲哀,作为底层人与盲人的双重人生,这段偷摸进行的床上运动透出无尽的辛酸与绝望。可惜电影版沦为单纯情色,原作中的韵味全无,让人反感。

娄烨的改编最接近原著,展现的更为真实赤裸,他想用爱情温暖观众。但《推拿》还是最应该被改编成电视剧,小说提供了足够的背景,电视剧也有足够大的框架去丰富这个故事,康洪雷和编剧陈枰给了里面每个角色灵魂,并赋予了故事很多暖心的正能量。娄烨的关注点没有在盲人本身,以他的切入点和讲故事的方法,角色都换成正常人其实也无妨,或许还更有娄烨的风格,《推拿》不适合娄烨,这个故事不是给他准备的。

 5 ) 设计再好,可螺丝和螺母根本不匹配



    上映前一阵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些口风,影片被冠以“年度最佳”的称号。本来是想在独立影像展的时候去看的,但是错过了场次,问了问哥们,一片赞扬之声,紧跟着就是金马奖的赞誉而归,足足被吊起了胃口,总算赶上公映,看了一遍,自我感觉去并不是那么好,在这里随便聊几句。

     整体而言,《推拿》还是秉承了娄烨导演电影创作的习惯性质感,关于城市文化中的符号化碎片,对于雨水,河岸以及天空的影像强化,着重对人与人关系的探讨,以及人状态捕捉描摹,还有那斑驳的色调,摇曳的镜头,碎片化的剪辑和高品质的电影配乐,应该说,《推拿》在视听语言风格上保持了娄烨导演的一贯创作水准。比如表现小马视觉变化的段落中,视听效果的紧张和跳跃性让人看得心头一紧,血脉喷张。

     而且电影在演员表演上,除了沙老板这个御用演员外,动用了非专业的演员,以及对盲人生活细节的拿捏和刻画,不仅是题材和拍摄方法上的一种尝试,也带给了观众独特的观影体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推拿》也算是一次较为有趣的创作探索。不过梅婷的南京话说的假的一比哎。

     但是,《推拿》在故事上分歧或者说是争议是显而易见的,过于平摊的人物关系设置,缺少情节推进的小情节设置,以及穿插故事左右的旁白,让《推拿》的故事性比之前的《浮城迷事》《颐和园》《春晚》等影片都要脆弱,如果说故事以零散生活化的细节堆砌进行了开篇,那么到了故事快结尾的时候,几个人物各自命运并没能在一个点上堆积和爆发出来,让本该是电影高潮的部分瞬间崩落坍塌。即使用视听语言来极力弥补,滥用了鲜血和暴力去渲染,仍然是不够劲的。按摩店的解体用了沙老板的喷血作为收尾,简直有点国产鬼片中天降妖魔的怪力乱神式的粗糙,而尤其让我觉得难过的是最后的电影结尾,本来还有些悬念的小马竟然实实的出现了。让电影非常没有灵性,意境全无,还不如采取虚而实之,实而虚之的手段。可以说,《推拿》的剧本改编其实做的是不优秀的,甚至没有完成电影化的基本诉求,由此也可以看出金马奖的趣味吧,笑。

     那么问题来了,《推拿》这样一部有着较好文学基础的名家小说,碰上娄烨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最终却没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答案显而易见,小说原作中成熟的固有的人物框架无形中对娄烨造成了一种束缚,娄烨无疑是拍爱情和情欲的大师,擅长表达的是那种半死不活的,无病呻吟的,心事重重的文艺边缘人物。而《推拿》中涉及到现实问题的底层边缘人生活状态,以及盲和健全人之间的深层智慧和哲学问题,无疑需要较深的思考广度。虽然《推拿》里当众激情场景,自残等段落单独拎出来还不错,但是裹挟在整体的基调框架上非常奇怪。一种是极端的自我的价值观,另一种是普世的广义上的智慧和哲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因此,《推拿》最终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虽然在局部上有亮点,但是整体乏味,假大空,宛如凤凰卫视的配乐纪录片,甚至是《舌尖上的中国》,归根结底,还是选材的问题。

      讲句俗话,螺丝和螺母根本不匹配。

 6 ) 夹缝生存

娄烨作为反叛的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总给人一种禁片之王的错觉。实际上娄烨的影片并非为禁而禁,只是用身体与政治做文章是他最擅长的,而这两点却又是当下最不能触碰的。如今,娄导是第六代里为数不多的依然继续着自己的艺术坚持的人,也是这份坚持,使他得到了奖项的热烈和票房的冷淡,他最新的《推拿》依然如此。
《推拿》一片的改编绝对尊重原著小说,删减了其中一些人物关系,但保留了主要矛盾。也就是说,在将《推拿》小说电影化上,娄烨是做了写意式的处理的。将原著复杂的主题、人物关系的纠葛纯粹化了。简单了,也就深了。

《推拿》将镜头对准盲人群体,探讨了盲人群体在社会上的挣扎。娄烨利用其最为擅长的身体与政治母题,来探讨盲人的情欲与生存,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故事主要围绕王大夫和小孔、沙复明和都红、金嫣和泰来、小马、高唯等人展开。电影没有将故事的格局铺陈得很大,就在湿润的南京一个名叫沙宗琪推拿中心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盲人在世界上是如何艰难地适应与生存的。

小孔和王大夫以一对相依为命的情侣的姿态出现,二人都是天生“全盲”,人也踏实,按王大夫的话说“过黑咕隆咚的本分日子”。两人的感情也格外纯粹,即情欲。情欲这个词用到他们身上真的是单纯而温暖的。相比之下,王大夫妈妈说的那句“睡了她,看她还往哪儿跑”,这种健全人社会的主流男权思想显得甚是肮脏。片中最纯净感人的一幕仅出现在这句之后,两人一番云雨过后,小孔问王大夫“我们是几个人?”王大夫说“一个。”“答对了,宝贝,我们就是一个人。”这似乎是对二人关系的最佳注脚,两人在肉体上合二为一,化作了彼此的眼睛。看不到外界,却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两人做爱的戏份更张狂,娄烨用手持镜头摄影摇摇晃晃的摄影加上人物在画面上横冲直撞,和人脸特写剪辑到一起,情欲四溢。但实际上拍摄他们做爱的时间还没有他们捡衣服的时间长,这象征着他们的感情出现了裂痕。也确实如此,因为王大夫的“健全人”弟弟金钱问题的介入,使这段纯粹的感情发生了质变。
如福柯所言,精神哲学的研究是语言的骗局。他号召的是纯粹的肉体解放,小孔和王大夫的爱就是这样的,本不掺杂任何一点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这种情欲主导的爱情,在“主流社会”看起来是肮脏的,但“主流社会”里的爱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它就纯净吗?

沙复明即是和他们刚好相反的,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拼命想融入主流社会。片中一个长镜头跟随着相亲对象的母亲不同意女儿和盲人恋爱,沙复明出现在画面原初,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镜头随着相亲对象一家人拉近,争吵之后一家人从画面中走出,沙复明孤单一人在镜头中,还说了句“西游勒特尔”,象征着主流社会将沙复明抛弃。这个长镜头记载了沙复明一次失败的相亲和一次意识的蜕变。沙复明的行为都表现出了他对主流社会的渴望:他对推拿中心的管理如此,饱读诗书如此,对都红的爱更是如此,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表达着他成为“健全人”的渴望。
他爱都红,是在听说客人夸奖都红很美之后。沙复明看不到,通过“健全人”的审美作为标准,片中他对都红表白的一场戏罕见地用了正反打镜头,却由于角度的错位产生了间离的效果,显出了沙复明对主流的追而不得。如都红所说,他只是迷恋上了“美”这一个概念。他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想的多了反而蒙住了内心的眼睛。

至此,我们发现,王大夫和小孔二人与沙复明的目的是不同的,王大夫和小孔只是想生存在世界上,在南京找到立足之地;而沙复明则是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相比之下,小马的角色更复杂了。他经历了明——盲——明的过程。他变盲的段落,影片用手持摄影加失焦镜头来表现。伪主观镜头摇摇晃晃,象征着小马世界的摇摇欲坠。小马决定自杀时,稳定地出现在画面中心,随着画外摔破的碗“啪”的一声,灯光兀自暗掉,象征着小马欲与世界决裂。
小马由健全人转变为盲人,这一过程虽然短暂,但其调整的时间却漫长,小马起先和盲人一样,通过手指和气味寻找爱,他找到了嫂子。但是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即道德)却告诉他这是不可以的,小马困惑了。还好这时他遇到了小蛮——洗头房小妹。而后这段感情也遭到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法律)的阻止。
原著到这儿小马的故事就结束了,他理解不了盲人的世界,更无法融入健全人的世界,他失踪了。而电影,娄烨却给了他一个光明的结尾,小马重见光明了。复明的过程,与前面失明的过程形成互文,都用手持摄影失焦镜头来表现。此时摄影的摇晃,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小马作为“健全人”如同新生儿一样,重新学着适者生存。筒子楼内,模糊摇摆的镜头逐渐向前推,来到一个正在洗头的女人身边,她是小蛮,柔和的光打在她的发迹,她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可见,娄烨依旧是那个娄烨,依旧认为爱才是救治一切的良药。
但爱又是什么呢?

影片的台词细节也十分精妙。
一场弟弟的“朋友”向王大夫要钱的戏,王大夫大呼“还有没有王法了?”“朋友”却不屑地说,“我们不讲王法,只讲法律”。一语道出盲人与“健全人”的不同之处了,法律是“健全人”世界的游戏规则,由于盲人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无法“阅读”世界,也就大多不懂得这个世界的“规矩”。因此,他们笃信命,笃信“王法”,笃信看不见的一切包括“健全人”。相反地,中国的信仰缺失是一直以来的问题,影片提出这点却没有深入讨论,直引得观众深思。
还有一场金嫣逼问泰来“我有多好看”,老实的泰来憋得脸通红终于出来了一句“比红烧肉还好看。”这句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却令人心酸地道出了盲人世界对爱的笨拙和真诚。

一部拍给盲人看的电影
娄烨采用极为实验的方法,在影片前半部用一个声线颇似siri的毫无情感色彩的女人朗诵演员表,并用旁白串起故事情节,后半段却不见了。这种做法的实验性远大于实用性,也就是说盲人根本“看”不懂。这也是很可悲的一点,盲人演员演得电影,最后还是要通过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来知道自己演如何。

    娄烨的电影里所有的人都在费力地摸索着爱的途径,追寻自己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最后他们的结局是好也罢坏也罢,社会还是在那儿,嚣张地敞开怀抱。

 短评

国产电影史上尺度最大的片子即将安然上映,黄璐要成为第一个在国内上映的电影里露点的女演员。当然,片子本事质量过硬,盲人也有七情六欲,和这个社会也有纠葛,最后,爱,无关身体是否有缺陷。

9分钟前
  • 海边长大的
  • 力荐

“看见的不一定真实,看不见的才都存在” 情节略暴力眩晕:割脖子、划肚子、断指、吐血...黄轩复明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被帅哭了吧?“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1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散点式群像剔除了小说中的铺陈,只截取最光怪残酷的一抹,隐去人物自我的隐蔽性,代之以关系的营建。大量直逼的近景有种生理上的痛感。封闭空间里的爆发更内向,更有力度。小马视角的几段摄影好得让人惊叹。潮湿晦暗的南京,无休无止的颤。

13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我真的觉得娄烨刻意用劲的地方都真的没用,从来做不到“四两拨千斤”。割腹、被打、喷血、突然不盲了……这都不需要这么多点这么多力,乖张。中国人绝对看得懂又理解又同情。娄烨在首映上啥也没说,估计自己也对这剪辑的参赛版不特满意……但这下用残疾人出牌,小说也不错,逃避了不少喷口水的人吧

14分钟前
  • 骨亠
  • 还行

不知盲人能否真的无障碍观影呢?因为那些突兀的画外音本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太出色的摄影,过度虚焦打造的盲人视界。继续模糊环境与背景,去关注个体的人,以及他们的爱与欲。影片将书中太多线索揉在一起,看起来会不会有些慌张呢?以及强烈的个人影像风格。很难保证所有人喜欢,但确实是院线不同的体验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眯着眼演王大夫的郭晓冬看着像李狗嗨,然后我就出戏了,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23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欲望可以将就,爱情却无法将错就错,因为——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娄烨拍出了最世俗的南京,可惜群戏摊薄了每个人的故事,而且自残、吐血什么的太抓马了... 小马哥,可以有。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盲人的耳中,光在走动。

3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虚焦与手持是娄烨一贯风格,这部更重。且通过暗亮对比,配压抑的虚焦,让画面成了盲人眼中的世界,模糊、黑暗。加上旁白那种播报的语感,让我一阵阵心惊……推拿馆聚集了悲剧的个体,且相互把彼此的悲剧放越大。但各奔东西后,群体的悲剧很快被社会稀释,伴着那让人恍惚的,短暂的祥和。

31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雨色苍茫里欲望像花朵一样无声地绽放,潮湿的阴郁的隐晦的不安的南京,在晃动的镜头中沉沦且沉醉;“让你措不及防,无法安宁,与你形影相随,挥之不去,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能称它为爱情。”爱情是美,是气息,是危险,是光明;群戏略单薄,小马复明的戏真好,尧十三的片尾曲听哭了。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娄烨依旧是最会拍电影的天朝导演,失明复明部分的摄影非常惊艳,还有还原盲人视角声音的处理效果,可惜这个剧本如果去掉了旁白,它就是一堆散乱苦逼情节的堆凑,旁白才不是为了照顾盲人观众呢,这分明就是在用旁白串联破碎的情节,只有黄轩一个人的角色算完整,其他人都像路人甲。★★★

4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哪能你们个个都喜欢黄轩,明明是郭晓冬招人疼,孬帅孬帅的,想睡。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每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我都会产生犯罪的罪恶念头。左边的女生一直在问他男朋友,哎呀这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哈哈哈哈,这段笑死了。她男朋友一直在从一个塑料袋里呲拉呲拉掏吃的。我一点都不觉得这部拍盲人世界的电影有什么好笑,只想在这两颗脑袋上开一枪,然后安安静静看电影。

46分钟前
  • jiyun
  • 推荐

我看的是国际版,国内版略有删减,主要集中在血腥和情色镜头上,删了一点点。

4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藉由盲人载体,娄在视听语言做出了新的尝试,让观众更贴近盲人的生活与情感。尤其是摄影曾剑,虚点对焦变本加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盲人视角。盲人群像的碰撞,正是那种“人碰人” 的微妙,但往往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看不见或看得见的命。“散客也要做”既是小说开场白,也是艺术电影对观众的态度。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娄烨是大陆导演里少有真正通过镜头语言叙事的艺术家,他通过视角、画面构图和前后剪辑来树立人物、表达情绪。客观而言此故事的情节存在缺陷与牵强,但以人为中心的表达方式能跳过情节上的裂痕,直接建立一个可信而情感真实的世界。大量的细节让人不仅可以观察到,并能切实感触到这个残缺而美丽的世界。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男女之事,妙在半推半就,一如安东尼奥尼。

5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4.5星,非常好。娄烨已经练就了只要选好了剧本就不会差的本领了。这个片子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边看边唏嘘,无论是怎样的故事,都已经被娄烨讲述的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一定要看。唯一遗憾的是,德国人似乎不懂娄烨,估计必是无缘金熊了。

52分钟前
  • Spring
  • 力荐

好看,比春风沉醉和浮城谜事的故事讲的都要更好,娄烨,每一部都在进步,厉害,但真心想知道满场的德国人的观后感。

54分钟前
  • 左倾份子
  • 力荐

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一直让我头疼,搞不清他们究竟是在关注弱势群体,还是在消费弱势群体。

56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