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男孩转大人

台湾剧中国台湾2017

主演:卢广仲,龙劭华,康晋荣,柯叔元,王彩桦,今子嫣,阮氏翠恒,海裕芬,严正岚,刘冠廷,江宜蓉,林意箴,江常辉,曲献平,叶辰莛,颜毓麟,范足妹,杨琼华,阮安妮,谢盈萱,蔡振南,赵乙丞,邱宇婕

导演:瞿友宁,李青蓉

播放地址

 剧照

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2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3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4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5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6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3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4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5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6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7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8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19花甲男孩转大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6 09:17

详细剧情

《植剧场》,2016年台湾单元剧,由金马金钟导演王小棣、蔡明亮、陈玉勋、瞿友宁、王明台、许杰辉、徐辅军、安哲毅八大导演投入演员人才培育24位新人,并力邀杨丞琳、吴慷仁、蓝正龙等金钟影帝后共同参与《植剧场》系列。植剧场系列将会有四大类型(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原著改编),植剧场系列共制播八部剧集,每系列制播二部剧集,共52集。   《花甲男孩转大人》,原著改编系列第一部,接档《梦里的一千道墙》。   花甲做为郑家家族大孙,“大孙等于尾子”,他从小就拥有来自全家族的关爱。小学六年级时父母离异,而后堂弟意外丧生,长姐离家出走……讲来讲去,他的原生老家,就是二十八岁的郑花甲,心中最大的牵挂。   只是,从没想过,再次回家,竟是坐在救护车上。   突然接到阿嬷病危通知的电话,花甲与好友阿玮连忙南下。所有临时回来的人,整队听令葬仪社的指挥,进进出出装忙着。   不可思议的是...

 长篇影评

 1 ) 代入感

去年我爷爷过世了,亲戚朋友的表现和花甲的第一集一模一样,如此真实。潮汕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俗非常接近,惊讶于编剧如此真实的考现的同时,最大的感受是似乎若不是自己亲生体验、不可能写出如此真实的众生相。每个人都能拿到自己 完整的剧本,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执念而生活,而下一代也在重复上一代的错与对,所有当下 都是过去的因果,是个非常棒的剧本。

 2 ) 《花甲男孩转大人》截图

2020年2月—7月看的,这部剧里面有很细腻的乡村家庭生活,我很有共鸣。剧情主要是一个大学读了好多年都没毕业的男生(他叫花甲,名字我也很喜欢,因为我喜欢吃花甲粉丝,而且我也打算以后养一只小猫、叫它小花甲😋),因为奶奶生病回老家,然后和爸爸、其他亲戚之间的故事。剧情节奏很慢,而且经常讲台语,但是拍得很好。

一姐和我奶奶一样,花甲和我一样😪
这里花甲就是我本人,我也时常跟自己说:你是有选择的。
和隔壁《一把青》接上了!师娘的经典语录出来了!
这里阿嬷和我奶奶一样,都会鼓励我好好读书,希望我当个厉害的人。
是啊,做了选择总是后悔,比起选择,珍惜现有的应该更重要。
hhh这里cue到了五月天😄

 3 ) 我对你想来想去 想到半瞑

一直很喜欢看台剧,因为里面的闽南话和家乡话很类似,一些俚语、俗语也都差不多,看着很有代入感!

《花甲男孩转大人》一个很奇怪的片名。 前半部分看着神鬼神怪,介于无聊平淡又不知为何弃不了的观感中,年轻一辈的演技都偏简单,表情略浮夸有时让人出戏,泪点和演技大部分集中父辈身上。从3、4集开始剧情逐渐精彩,开始跟着那一大家子又哭又笑。

大哥郑光辉就像身边能看到的那种“老实无路用”的男人,年轻时放着幸福家庭不知足,迷上六合彩,欠债失意了就喝酒打老婆,搞得妻离子散,失去了才后悔,一辈子没有什么大成就和营生。

二哥郑光煌像极了身边那种讨人厌的,满嘴车大炮,有点点人脉,讲得开话所以大男子主义、爱夸大炫耀、随时随地想要教育、贬损别人的那个亲戚。

三哥郑光仁就像那种大事不敢冒头,有事又在后面一直拱火捣鼓的老三,舍不下面子又担不起大事。

四哥郑广昇算是有颜有才,但是却遭遇丧子之痛,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关心身边人的生活冷暖和喜怒;

姑姑阿好,受过文化,善良懂事,不管多大仍然能坚持自己,没有遇到真正合适的人,就不结婚······

还有没什么志向的花甲、从小就离家的花慧、混混花明、模范生花亮、善良懂事的花询...... 每一个人都像是我们身边会出现的普通人。

因为家里老母即将过世,一家老小回到祖宅来办身后事,分家产,他们各怀心事,吵吵闹闹,互相指责、埋怨、谩骂、戳彼此的心窝子甚至大打出手!

老母亲尚存的一口气,把这个庞大的家族吹得东倒西歪,把每个人吹得七零八落;

但也正是因为这仅存的一口气,让大家看到,一个普通村妇,一个普通的阿母和阿嫲,过得是有多不普通。

她爱操心,她会记得每一个孩子的喜好和烦恼,力所能及的给予支持,会跑到台北看孙子,在肉粽里给他包三个咸蛋黄。

会开导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不管他们身份是什么

会在一个人的日子里,给电台打电话,和歌友会的姐妹一起听歌唱歌;

她践行着最朴素的道理,用最实际的行动,去安慰那些复杂的人们、复杂的心事......

而也是她的这口气,让这个东倒西歪的家又重新粘合在了一起。

不管怎么吵怎么闹怎么打,只要她在,就还有妈妈,有阿嫲,有家!

一大家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事,都有自己的委屈和不堪,

随着阿嘛悬着的那口气,爆发、冲突最后和解;

但总觉得结局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似乎为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不管犯了什么错都能被原谅:

就像那个喝酒家暴坐牢的男人最终还是能得到前妻和孩子的原谅,老了还有年轻的史黛丝作伴;

老婆怀孕甚至在婚礼上都在和别人撩骚的、没有担当的花亮,被发现就甩锅原生家庭;

走不出孩子逝世阴影的郑光昇,任由自己的情绪绑架身边所有人

因为老婆没生儿子就一直外遇出轨的阿玮的爸爸,最后还能和妻女又圆满的生活在一起;

但回头想想,讽刺的是,这确乎就是现实,现实中会发生的事情......

或许时间、亲缘真的有魔力,会模糊当初的怨憎,但心中到底是不平。

看完真的像阿春那句话:

“台湾的男人喔,我会怕啦”

整部剧最喜欢还是花慧和常辉,因为生命无常,所以相爱更可贵!

他们用力的爱、用力的生活、用力的记录、用力的抱紧彼此;

绑着脏辫、留着纹身,却比谁都干净纯粹!

《花甲男孩转大人》最后大家都有了归宿,花甲也似乎长大了,有了想做的事情。

这一出由阿嫲的“遗愿”和离世引发的风波,在无数的冲突、对抗的矛盾中,在眼泪、误解堆砌的复杂关系里,始终斩不断的是亲情的羁绊,是彼此陪伴长大的熟稔与温情,是伤人但也舍不得割舍的回忆。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看鱼仔

在那游来游去 游来游去

我对你 想来想去 想来想去

这几年我的打拼和认真

都是因为你

花在风中 摇来摇去 摇来摇去

我对你想来想去 想到半瞑

希望月光带你回来我身边”

家人是就算不了解、不耐烦、看不惯,也依然相亲相爱的存在啊。

 4 ) 明天回来,希望你还在我身边

所谓「家」,应该是能让每个人放心做自己的地方。

長大的花甲&小時候的花甲

文/愛永

植剧场『花甲男孩转大人』改编自新生代作家杨富闵的短篇小说〈花甲男孩〉。即将满28岁的大男孩花甲,突然被告知阿嬷病危,从台北返回乡下老家发生的一连串故事。

剧情写实的就像一般台湾家庭会发生的状况,但在花甲独特的视角中加进魔幻写实,整部剧的乡土调调立刻变得十分有趣!是继『请回答1988』,『我亲爱的朋友们』之后,最喜欢的一部关于家庭的电视剧。有趣之余,也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原生家庭与自我成长的思考。

长大了,并不代表「长大」

小时候,总是希望能尽快长大。长大以后才发现,变成大人与真正长大,未必是同一回事。

剧中的花甲父子就是如此。快满28岁的花甲,大学竟然还没念毕业!花甲个性质朴可爱、温柔善良,就是对任何事都不太有主见。虽然父亲和雅婷都认定他应该照神明的旨意接下乩童的工作,但他始终有些勉强,却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从小不会念书的自卑心态如影随形,长大以后更认定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花甲无法做决定的不仅是工作,还有感情。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究竟是家乡青梅竹马的雅婷?还是在台北朝夕相处的好友阿玮?

花甲最爱的阿嬷

没有主见,或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想法不曾被肯定,后来就干脆不再有主见。记得花甲第一次大学联考失败后,曾告诉阿嬷他不想念书了,就想在家里养猪,像阿嬷养大他和姐姐一样,既能赚钱又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但阿嬷却主观认定这是傻话,其实这或许就是花甲的真心话,也是他最想做的事。不会念书又非得念书的挫败感,连带影响了花甲往后做任何事的自信心

沒有更好的想法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被别人的好意牵着鼻子走。这似乎也是许多”花甲同类”的困境,当别人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有价值,又没有足够强大的自信一意孤行,就只能傻傻站在原地,看命运的风将自己吹向何方?

走不出喪子之痛的花甲四叔

这确实不仅是花甲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对个人理想的差别对待。把书念好,选一个有社会地位又能赚钱的职业是理想,选择在乡下养猪为业就是没有理想。就像花甲四叔因个人原因放弃当老师,去当校车司机,在家人看来也是没出息。

其实当老师和当校车司机同样都对学生有帮助,不应该有高下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已。人只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爱自己真正想爱的人,才会打从心底对生活产生热情;也只有足够的热爱,才能将自卑的阴霾化为黑暗之光。

沒有主見的花甲遇見超有主見的阿瑋

花甲当乩童的老爸,年轻时的荒唐造成妻离女散,大半生庸碌无为也没被家人瞧得起。养成自卑的习惯后,明明在努力改变自己,却瞬间就能被众人不信任的眼光刺的遍体鳞伤,打回原形。然而,不管是被骂鲁蛇的花甲或自暴自弃的花甲爸,最大的心魔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鲁蛇是别人看的,不是自己认定的。
人只有自己放弃自己,别人没有放弃你的权利。

只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才不会一直在原地打转。当一个人深陷泥沼,如果不曾努力挣扎过,就算有人朝你伸手,也没有机会看到。

之前流行测试「心理年龄」,发现人的实际年龄与心里成熟度未必成正比。有些人明明已有岁数,测出的心理年龄依旧少女;有些人还很年轻,却已经有一颗老灵魂。

真正的长大,与年龄无关,与心态有关。有些男人一辈子幼稚,结婚生子也不代表长大。像花甲父辈家,从阿公到爸爸、叔叔们,都因任性妄为造成身边人的痛苦。所以啊,婚姻带给女人最多的未必是安全感,有时候反而是被迫成长的无奈

雅婷:『时间过的好快,我们都长大了?』
花甲:『我们有长大吗?』

或许像花甲这样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长大的男生,才没有那些幼稚又大男人的长辈们自以为是的傲慢心态,才是真的一步步在朝大人的世界迈进。

被当成男孩养大的阿玮

让性别与性向自由流动吧

没主见的阳光花甲与很有主见、看起来像”小T”的阿玮,是『花甲男孩』里最有趣的设定。两人以好哥儿们相称,交情好到吃饭睡觉都在一起,完全无性别。

长相斯文秀气的阿玮,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没有成为儿子,却被母亲打扮成儿子,像男孩一样被养大。成长过程受的委屈,让她成为一个性格倔强、不轻易服输的女生。男生会的她大部分都会,但女生的娇气她却没有,既强悍又纤细,不明白为何男生比女生重要?女生为何总要被男生牵着鼻子走?

男生要像男生,女生要像女生;男生要强大,女生要柔弱。这些刻版的性别印象造成了某些人成长过程的痛苦。

『蓝色大门』里的小孟克柔,想拿蓝色手帕却被迫只能拿粉色手帕,还有许多女生小时候明明喜欢汽车飞机胜过芭比娃娃,却总被教育女生应该要喜欢娃娃,于是,不知不觉就长成了”娃娃”。男生则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玩偶娃娃属于女生,男生就必须喜欢车啊,枪啊之类的玩具。

事实上,生理性别未必等同于心理性别,或者根本应该打破对性别的偏见,不管男女,都能照自己真正的性情与喜好去生活,不必为了符合刻版印象把自己逼成另一个人。男生不是一定要会修脚踏车,女生也未必就对机械一窍不通,只要彼此能互补,怎样都好。

花甲父子对同性恋的看法争执不休

今年五月,台湾大法官释宪,认定同性婚姻应该被法律保障。刚落幕的金曲奖,香港女歌手卢凯彤在颁奖台上公然出柜,全场掌声如雷,欢乐如庆典!当对人表达个人性向不再是需要勇气的事,号称自由平等的社会,才不再只是口号。

剧里,最搞笑的桥段莫过于花甲爸屡屡误会花甲与阿玮是同性恋,那场爆红的三分多钟一镜到底父子吵架的戏也是以此为主题。虽然婚姻平权即将成为法律,但对许多上一辈人的人而言,同性恋依旧不在他们理解的范畴里。

不理解,因而无法接受;不接受,还是强制打压。与以前不同的是,面对父辈否定,年轻人不再只是默默承受。花甲极力反驳父亲的歧视论调,父子俩边打边闹,即便父亲语带威胁,花甲立场始终坚定。

性别天生注定,不该被差别对待,也不该被规范在框框里。性向也许先天,也许后天,因人而异,不需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理应被尊重。『花甲男孩』将这样的观念放在保守的乡下家族中,特别值得肯定。像男像女,爱男爱女,都应出于自由意志,且不该被妄然评断。

所谓「家」,应该是能让每个人放心做自己的地方。就像花甲可爱前卫的阿嬷告诉他:

『無論你愛男生還是愛女生,阿嬷都會一直挺你喔!』

这样开明的阿嬷,不仅让人看了心暖,也让人深切感受到:化解对立,最好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爱。真正的爱,来自尊重。「我为你好」和「你觉得好」同样都是希望对方好,但主语不同,意义也不同。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才有机会走进对方的心。

无法理解,还是可以相亲相爱

所谓家人,或许就是即便过去的相处令人深恶痛绝,但总有那么一刻能触碰到内心最柔软之处。

『花甲男孩』着墨最多的就是郑家人的各种摩擦。每集都能看到兄弟姐妹,父子之间吵不完的架。正因为家人是这辈子认识最久的人,日积月累下的复杂情感才最让人五味杂陈。

剧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人眼中没用的花甲爸。年轻时好赌,醉酒后打老婆,气走老婆、女儿,还因开店诈赌被判入狱七年,亲手拆散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后来虽有心改过,但曾经的劣迹,再难得到家人的信任。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只能一天到晚自嘲,却还是得不到家人的目光。

花甲爸将说不出口的歉意化为行动

最令我动容的一场戏是花甲爸独自到台北找离家出走的女儿,却意外遇上誓言不再相见的离婚妻子。不敢上前打招呼,只能默默跟在妻子身后。看生活拮据的妻子只有吃一碗阳春面的钱,累到全身酸痛也只做得了局部按摩。趁妻子趴下休息,他悄悄替妻子按摩。帶了花亮的喜帖給妻子,本想写几句话,最后还是不發一語,塞了錢,再將喜帖默默放進进妻子的包里。

整场戏没有一句对白,却深深表达了一个男人对妻子至深的歉意。伤害这件事,每个人受伤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不同,并不是时间过了就能痊愈。很多错也不是解释了,对方就能释怀。有时候,无声真的胜过有声。

一句:返来就好,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父女关系

花甲姐对父亲年轻时的恶劣行径恨之入骨,始终无法原谅。为了阿嬷,带着男友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堂弟的婚礼上,与父亲同桌。

花甲爸同样不知如何面对女儿?但当他得知女儿男友已是癌末时,恍然大悟道:

难怪妳脸书上他头发那么多,现在却是光头。

叹了口气,便殷勤地给女儿男友夹菜,边说道:

你才要吃营养一点,这样身体才会好啊。

花甲爸发自心底的关怀,缓和了父女俩多年的对立。

没有人天生会当儿女,就像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父母与子女,都需要对彼此多一点体谅。家人之间,一句『回来就好』,难以化解的怨念就能奇妙得到缓解。

这个幼稚的父亲,在对家人的歉意中渐渐长大。虽然缓慢,但只要有爱,一切都不会太晚。

「焢窑」是许多台湾乡下家族共同的回忆

四合院的大房子,是花甲爸与弟妹们,也是花甲与姐姐、堂兄弟们一同长大的老家。大家庭那种吵闹不休却还是乐于聚在一起的氛围,或许是因为曾经共有的回忆。小时候全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在田里「焢窑」(烤蕃薯),随时都能呼朋引伴到处玩耍,熟悉的街坊邻居也不时串门。

偌大的房子总是热热闹闹。花甲虽然没有母亲照顾成长,但在既像妈妈又像爸爸的阿嬷身边,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滋养了花甲的内心,让他不曾怨怼破碎的家庭,依旧心向阳光,长成一个温和善良的大男孩。

花甲与多年未见的姐姐,内心始终亲近

家人之间,因为认识最久,很难改变对彼此的既定印象;又因为岁月之中不断产生摩擦,容易造成彼此心结难解。然而,回忆的矛盾之处就在于:总是最伤人,却也最有感情。所以即便长大之后各自远走,但只要有机会聚在一起,总有那么一刻会庆幸彼此曾朝夕相处、一同成长。

这辈子能成为家人,真的需要很深的缘份。始终觉得人生的必修学分之一就是:如何与家人好好相处?就像阿玮那句台词:

有时候,我想,学会珍惜应该比一直重新选择来得重要吧。

学会珍惜,就算始终无法彼此了解,还是可以相亲相爱。这就是家人。

花甲父辈家的五兄妹,都无法让阿嬷放心

『 花甲男孩转大人』是继『一把青』之后,我最喜欢的台剧。病危的阿嬷带出老家浓厚的人情味与家人之间一直存在的问题。也让人重新思考:该如何更好的对待家人?

此外,与阿嬷没有血缘关系的阿春,却待阿嬷亲如家人,比任何亲生子女都孝顺。若「爱」是构成家庭的要素,多元成家未必不可行。

饰演花甲的歌手卢广仲,纯朴憨厚的气质,简直是「花甲」的不二人选。虽是第一次演戏,但表演生动自然,非常讨喜!小T打扮的女主角严正岚可爱又会演,与广仲擦出奇妙的火花!

戏里的阿玮好”man”
戏外的严正岚斯文秀气 (转自严正岚微博)

严正岚原来也是歌手,「南拳妈妈」的其中一员。看过访谈后得知她是非常斯文秀气的女孩,能将阿玮演的这么「man」,戏里戏外完全判若两人,令人刮目相看!

剧裡的老戏骨们将家人之间那种日积月累的复杂情感表现的十分到位。年轻演员们台语流利,表演生动,将纠结的四角恋演的丝丝入扣。

繁星鄉女神雅婷,也有不為人知的傷痛

整部剧运用了大量台语对白,懂的人看着亲切,不懂的人一入戏也能看出趣味。一字不消音的脏话,看来十分带感!台语的「三字经」大多是不带恶意的惯性用语,表达情绪特别生动,听习惯了,其实也怪有趣的!

花甲一家人吵吵闹闹,幽默感也无所不在,就像随处可见的寻常人家。每集都能让人又哭又笑!像『请回答1988一样』,看着看着,就会对剧中人充满感情,舍不得结束。

刚看完的第六集,我几乎大半集都在哭!当每个人道出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会发现,再亲近的人也很难全然了解。还好,还有时间去了解爱。

小时候阿嬷在花甲,长大后花甲载阿嬷,岁月的改变就足以让人泪目

这几天无限循环广仲创作、主唱的两首主题曲:想念阿嬷的台语歌「明仔载」(明天),表达心声的「鱼仔」(一半台语歌词)。再次感受到台语的生动精妙!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花甲男孩』的一切都似曾相识,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被唤醒的原乡情结,其实一直都在。

故乡,就是那个让人最想逃离,又忍不住回头的地方。只希望明天回来,爱的人依旧在身边。

故乡:让人最想逃离,又忍不住回头的地方

後記~请回答1988 VS 花甲男孩转大人

7月9日

今天有人问我「花甲男孩」与「请回答1988」有何不同?我想,「请回答1988」着重在美好回忆的重现,将各种情感一网打尽:初恋酸甜,朋友情义,家人无可替代,又有邻里之间深厚的情谊。人与人之间单纯亲爱,没有不讨人喜欢的角色。

花甲男孩则着眼于令人失望的现在。主要在刻划郑家兄弟姐妹的纷歧,以及各家复杂的亲子关系。阿嬷与邻居来往部分仅是轻描淡写,但我还挺喜欢阿嬷爱听广播与空中朋友之间的情份,这让我想起以前我阿公经常独自听广播,后来才想到当时的阿公一定很寂寞吧!花甲里的好几个角色前几集都挺讨人厌,看起来特别写实。

亲人之间那种表面和谐,私底下却各种计较,看起来一点都不陌生。写实的剧情,让人在感叹之余,真的会静下心来想一想。

最终回的小遗憾

第七集大结局,虽然最后一切圆满,但感觉整集的力道与前几集相较,有些用力过猛。阿嬷告别式之前的哭戏有点多,应该是演员的真情流露,但接二连三看下来,到花甲念祭文的重头戏时,悲伤的感觉就被冲淡了。不过这场戏卢广仲真的非常棒!原作者的祭文也写的相当动人!阿玮后来难看的长发被观众吐嘈,导演解释不得已才用了假发,也确实觉得不够好。但我觉得阿玮根本可以不必留长发,短发一样也可以不man,就像参加花亮婚宴时的阿玮,有了喜欢的人,举手投足间便开始有了女人味。告别式过后,阿玮的特色都不见了,有点可惜。还有,姑姑这么赞!若能遇到一个欣赏她的小鲜肉,不也挺好。虽然有些小遗憾,但还是很爱这部剧,也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它。

今日自由时报新闻片段:

《花甲》重新带起全民追剧的风气,瞿友宁表示,很乐见大家一起分析思考走向脉络,他想以此剧诉说一个概念「所有事情不要用单一眼光看待」,大人、小孩;同志、非同志;男人、女人;城市、乡下等,都不如刻板印象那样片面。

此剧放下人与人之间的刻版印象,传递多元价值的观点,就很值得一看!(原文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aiyung32)

本文照片皆来自『花甲男孩轉大人』FB粉丝頁

 5 ) 不止花甲,从男孩转大人——亲情和自我的和解

我不说是台版的《请回答1988》(心中韩剧第3名)。它的真实、幽默、内涵、切入亲情和家庭的视角和深度,我真的赞叹。

【说明】1、2019.9.21写作,2022.7.27简单删减并首发在豆瓣

2、当时看完简单有感而写,就几点自己印象深的。剧情遗忘好些了(哭死),无法补充感想了。给忘剧情的伙伴指个路,附上剧集简介链接


【简要概括《花甲少年转大人》】

阿甲很温暖,剧一开始傻子般的错误是夸张,不能说阿甲情商智商很高,但是该懂的都懂,细腻的情感和对真、善的追求超乎其他人。阿甲在阿嬷的追思会上说阿嬷这一弥留把他们吹得东倒西歪,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利益纷争面前展现了心底的欲望,但最后大家都突破利益看到了更为重要的亲情、做回纯良的自己。

【《花甲少年转大人》剧中探讨的思想点不止以下】

1. 对孩子的教育:

为什么阿嬷受乡里所有人敬爱、还和电台的歌友组成七仙女,自己的子女却成长得不是很如意,几个人也不是很和谐?老大郑光辉因为酒醉会打老婆,害得妻子和女儿出走,女儿觉得他没有养过自己。

老二郑光煌有两个儿子,因为阿明年轻犯错生子,便不对他抱希望;阿亮一直被要求当模范生,作为小男孩也不可以哭。

2. 性别与性向自由:

作为最老的一代的阿嬷不管孙子花甲爱男生爱女生都支持他,但阿嬷大儿子郑光辉却认为儿子如果是同性恋很丢脸必须要改。

谁说男生就要有男生的样子,一定是坚强不能哭泣的,谁说女生就一定要三从四德。阿玮对性别倾向的自我掌握,便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打破。男生承认自己做错了就这么难吗,这难道不也是社会强加的刻板印象吗?

3. 离别:

花甲认为阿嬷会一直活在大家心中,

花慧就算知道光头不久于世也要陪他到最后,

花甲认为他几天一直看到的早过世的爷爷,不是想要带阿嬷走,而是来陪她走人世最后一段路,才能没有牵挂地离开。

4. 出息:

花甲爸爸认为自己没出息,不顾家,妻离子散,当乩童骗人。

阿明认为自己年少犯错成为老爸仕途上的累赘,也没有梦想

老三从小到大一直想证明自己,于是到越南开工厂但是生意惨淡。

老四自从儿子意外过世便沉迷痛苦无法自拔,没了生活得梦想和动力。

阿甲也承受着毕业、努力出人头地的压力……

【编剧用心的几个地方】

1.阿玮吃醋花甲和雅婷感情变深,加上被误解没照顾好阿嬷而回到台北出演舞台剧。自从换上了女装,阿玮的人物设定就不再是花甲的兄弟,而是一个女生朋友了。这种深厚的友情,在男女的性别差异出现后,最后当然会转化为在一起的结局。而有暧昧的雅婷,因为旁边有阿明,很可能当然被安排为另一对。

2.花慧回到家中大声哭着向阿嬷说对不起,大家见到许久不见的花慧如此哭得伤心,心中也十分悲伤,没想到这是阿嬷居然睁开了眼睛,清醒过来

3.大家本来想放视频给阿嬷看关于分家产的事情,没想到看到少年时期的花甲和花慧为阿嬷庆生的画面。阿嬷的第三个愿望讲到了所有的子女,她都懂他们要什么执着于什么也知道他们应该怎么解决。正当大家还在体会母亲的愿望是,阿春走出来告诉他们阿嬷仙逝了。在阿嬷的告别会上,阿甲致辞说阿嬷为什么笑,罗列了阿嬷到底在笑五个孩子什么。(其实阿甲和阿嬷一样,是看得最清楚的人)

4.直到最后一集,阿甲去参军后阿玮说阿甲好像变成了大人,这才点题“花甲男孩转大人”,这是阿嬷带给他成长的礼物。阿嬷最后弥留的这一段时间,都给郑家的所有子孙带来了成长的升华。

编剧总是这样:在主题没有得到体现、人物思想境界没有得到升华之前,就算再简单的目标,好像剧中人物不走999种弯路就找不到终点。而一旦他们想开了,美好的未来似乎早就铺好,大家各有美好的落脚处,收获匹配的爱情和梦想的事业。就比如阿玮在等参军阿甲回来的一年中明确心意,花甲回来后顺利的一起,花甲还明确了自己把祖厝改造为取名为一个供所有人思念家的旅馆,将它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实现,花甲爸和女朋友确定关系还开了店,不再一个人漂泊,雅婷原谅了花明,花慧打算将光头葬在祖墓中,还有二叔、三叔、四叔、姑姑、阿春、花亮……大家都有了可以期待的未来。

【题外话】

很喜欢扮演花甲的演员卢广仲(歌手、作词作曲)的《鱼仔》和《明仔载》(闽南话的歌!超赞!)。“未来多美好 不想要一个人承受/我相信爱你的心会让我找到你”;“有你的明仔载 我会很期待”。渴望有个相爱的人一起享受未来的美好,相信一颗爱人的心会让两个人连在一起。

 6 ) 向着永别和失去的,一起歌唱吧

刚开始被评分吓到。不是因为突然发现是卢广仲主演,就剧名的吸引力来说,也许根本不会打开。但不得不说台剧真的真实又温暖。不管是人间哪种情感,都能描写得细腻又直击心脏。看惯快节奏剧的人中途可能会想弃剧,但一定要看到最后,才能挖掘出完整的共振。

初中听了好几年卢广仲的歌。比起电视剧更先知道的是主题曲。他的第一个电视剧角色确实很适合他。配乐更是没得说。

当好多年后我突然在剧里又听到《大人中》和《慢灵魂》,当我真切地离家又潜游人海,好像才与歌曲有了共鸣。 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永别”和“俗世”“真实”之间的矛盾与拉扯。好像要给人的世界冠一个俗世的名头有些偏激而不怀好意,但总会在某个折返点恍然大悟到的确如此。剧里冗长繁杂的家庭冲突一度让我想弃剧,看到最后才明白其中用意。 其中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哪里呢,在永别与失去。这也是剧里想表现的“珍惜”“本原”的主题纽带。人总是在陷入情绪漩涡与进退两难的窘境里徘徊往复的。好像正因此,我们很少去正视人生短暂与快乐至上的警醒。我们被太多意义所囚禁,往往忽视了无意义的美与智慧。一姐的临死濒死与最终死去贯穿着整部剧,各组人物与事件的矛盾也随之浮出水面,愈演愈烈最后慢慢转化。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本原,找到了归属,开始耐心体验情感、学会去懂得和拥有一些事物。只可惜一姐没能看到这个happy ending。

这部剧有类似国产剧的惯常手段,把所有难堪丑陋矛盾集中表现出来,但区别就在于在这样一种情境文化下,你难以去排斥它。虽然最后一集的扭转显得强硬而突然,可能是缺陷,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它恰好是在说永别的力量足以让人顿悟。 唉,其实整个看剧过程基本没怎么哭过,只是到最后离世的四个人凑一桌打麻将时,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意难平阿慧和男友,俗套的情节,脱俗的演绎。

是和1988相似的家庭题材,表现和内容上却大相径庭。我只是在某一瞬间突然想起被用来当作1988主题曲的《你不要担心》,想起那一句,“向着离去的人歌唱吧。”

向着离去的人歌唱吧。向着永别的、失去的、无法一探到底的美和郁结。我们一起歌唱吧。

而到最后再次看这个剧名才感受到,原来转大人的方式不只有磨练与锻造。失去也是得到的最妙途径。

 短评

卢广仲真是又丑又可爱。女主太可爱!家庭的温暖和牵绊真是一万年不俗套的话题呢。

4分钟前
  • 阿朽
  • 力荐

卢广仲真幸运,第一部正经出演的戏就是这么一部适合他的戏,还有一干台湾戏骨带着,创造了一个有厚度的角色。蔡振南演得尤其厉害。结局收得太急,但这部台剧仍很值得赞赏,堪称惊喜。

9分钟前
  • Cedrick
  • 力荐

『一把青』之後最喜歡的台劇。所謂家人,就是即便過去的相處令人深惡痛絕,但總有那麼一刻能觸碰到內心最柔軟之處。家人之間,就算始終無法彼此了解,還是可以相親相愛。人生總有諸多後悔的時刻,但明白了『學會珍惜,比一直重新選擇來得重要』後,選擇不再有對錯,只有一心讓它變得更好的自己。

11分钟前
  • 愛永
  • 力荐

对闽南人来说,剧里的一切都过于真实,导致每一集都哭成狗

12分钟前
  • 昂篙
  • 力荐

好久沒看台灣電視劇這部花甲簡直重燃我對台灣影劇的信心太好看太感人

14分钟前
  • Run Girl Run
  • 力荐

起初因为有卢广仲,有瞿友宁所以点开的电视剧,可能一开始你会烦躁于絮絮叨叨的闽南话还有家里人的群戏。但是当你只要习惯了这个步调。你会发现片子温润细腻总能感动到你,喜欢阿嫲,喜欢没有变成歌手的鲁蛇广仲,喜欢他的音乐做成的BGM。

19分钟前
  • 亮亮亮亮
  • 力荐

确实接地气。每一集的花絮都好好看,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突出来。最有演技的是大哥和史黛西姐姐。出戏的是花慧光头cp,台词有点矫情,但是,15年7月在淡水红毛城玩的时候,有真理大学的学生在那边拍微电影,真的就是“我们都以为有多爱就会有多痛”那种。嗯。

23分钟前
  • 笑笑笑笑笑
  • 推荐

太好看了吧!集齐了我爱的元素,揉在一起,还这么自然: 小队长、家族题材、民间信仰、闽南语...让人笑中带泪欲罢不能(20170713看完:什么是好的教化?这就是。&果不其然,我爱卢广仲是没有错的)

27分钟前
  • 烧烤之星
  • 力荐

還沒看完我也要給五分,看他們罵髒話那麼接地氣,吵架那麼接地氣,閩南語那麼流利,罵罵咧咧的親情彷彿就是一個普通大家庭的生活剖析,沒有刻意也沒有做作,就是生活,狗屁倒灶的事情三不五時就會發生,就是人生。

31分钟前
  • 小小羊兒養羊兒
  • 力荐

第一次看台剧。每个人都有一个(几近)分崩离析的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回忆,每个人都=1/4好人+1/4坏人+1/4小孩+1/4可怜人。

34分钟前
  • Hana
  • 力荐

植剧场里最好的一部!第一集看的时候觉得有点神鬼神怪,年轻一代角色的戏有点夸张,可是看到后面五六集的时候却被深深地感动了,把生活中的琐碎和家人间的感情都拍得很真实很细腻,改变了我对台湾本土剧的印象,老戏骨们的戏很好,一个场景不出两句话就能把我看哭!愿每个人都能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3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介于“有点无聊”和“比较精彩”之间,不如其后更成熟的几部台剧好看。卢广仲演技一般,长得也一般,角色也有点讨厌,太影响入戏了。还是老演员们厉害,泪点几乎都押在老戏骨身上。我命令台湾阿嬤们立刻演一部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群戏,赶快,我要看!

36分钟前
  • 每日可爱二百人
  • 推荐

大家演得都好,连卢广仲都做到没有让人出戏,不过有点拖沓,特别是那个过分圆满的结尾。

38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开始以为只是一部很普通的剧,结果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故事才是真实反映现实的剧!有泪有笑,有苦有乐才是生活,非常好看,非常感动的剧~赞!

43分钟前
  • 桑默
  • 力荐

阿嬷说,人帅不能吃一辈子,要人好才能吃一辈子,我们再有钱,有一天也会花光,只要有才就不会饿肚子。 ——2017年夏天

48分钟前
  • i-m
  • 力荐

讲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奶奶在弥留之际 家里的儿孙重新聚在一起 并且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的释怀 从而让人更加明白亲情的意义。很好看很感人 几乎全员演技在线 繁星一姐带出的五兄妹性格各异 就算是曾经做了错事但也是善良的内心会改。阿甲回台北找姐姐遇到了妈妈那一集超感人!爸爸找到了妈妈偷偷帮她按摩那里最戳我!花慧好漂亮!最喜欢她了!阿春也好好!阿玮也好可爱怎么都看不出来是女生呢!还有我喜欢的刘冠廷!哎呀除了台独仲其他人都好喜欢!

49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每天半夜12点看一集,一周来每天半夜都在偷哭

52分钟前
  • 家禽腿部保健
  • 力荐

那花甲少年一转眼长成了大人,那女孩长出了长发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像异性的灵魂,那男孩也可以被允许哭了出来,那恋人飞上外太空放长假再也回不来,那阿嬷离开这世界再也懒得理会留下的人有多聒噪、喧嚣、争吵和相爱。

54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男生永远都有两面,做错事不敢承认,最脆弱的事又不敢说。”

58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很真实很可爱 而且卢广仲的歌还是一样好听

59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