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

喜剧片美国2018

主演:维果·莫腾森,马赫沙拉·阿里,琳达·卡德里尼,塞巴斯蒂安·马尼斯科

导演:彼得·法雷里

 剧照

绿皮书 剧照 NO.1绿皮书 剧照 NO.2绿皮书 剧照 NO.3绿皮书 剧照 NO.4绿皮书 剧照 NO.5绿皮书 剧照 NO.6绿皮书 剧照 NO.13绿皮书 剧照 NO.14绿皮书 剧照 NO.15绿皮书 剧照 NO.16绿皮书 剧照 NO.17绿皮书 剧照 NO.18绿皮书 剧照 NO.19绿皮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20:48

详细剧情

托尼(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 饰)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托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唐雪莉(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饰)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 唐雪莉即将开始为期八个星期的南下巡回演出,可是,那个时候南方对黑人的歧视非常的严重,于是托尼便成为了唐雪莉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与此同时,唐雪莉在南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也让托尼对种族歧视感到深恶痛绝。©豆瓣

 长篇影评

 1 ) 精英与底层的旷世绝恋

底层与精英、白人与黑人、异性恋与同性恋这三对矛盾,大概是美国在川普时代最尖锐的矛盾了吧。但《绿皮书》却精致到让身负这三种矛盾的两人成为人生挚友,颇似一段旷世绝恋。

唐博士和大嘴托尼在三这个维度的属性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维度一 首先唐博士是黑人,托尼是白人。

维度二 唐博士世界顶尖的钢琴家,拥有多重学历、会好几国外语,14个月以内在白宫演奏两次;而托尼,则失业,甚至要靠打赌和当铺维持生计。

当然《绿皮书》不只展示了精英与底层最表层的属性。唐博士在“下一盘大棋”,希望通过在南部巡演,而提升黑人地位。这是典型的精英思维。而托尼,则基本上靠暴力和社会经验,这也是他被唐博士选中的原因,也是典型的底层属性。

唐博士事儿多、矫情、自负;托尼好赌、爱贪小便宜、暴饮暴食。这也是阶级属性的典型特征。

维度三 唐博士举手投足的优雅范儿,时不时的小刻薄,以及后来对托尼的依恋,都让他Gay得很明显。托尼则是传统意大利裔直男,爱家、爱兄弟、爱孩子、怕老婆,宽容大度。

身负上述三个属性的两人坐在一辆车里,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旅程,他们之间奇妙的火花,是电影最好玩的部分。使得电影完全可以按照爱情片的剧情来梳理:

阶段一:暗自较劲

由于上述三个维度的差异,唐博士与托尼从一上路,敌对的气味就若隐若现。唐博士不让托尼抽烟,托尼把唐博士的汉堡吃掉。唐博士讽刺托尼词汇量贫瘠,托尼则拿唐博士专辑封面“不听话的孩子”开玩笑。

双方你来我往,值得彼此攻下对方的第一座城池。

唐博士征服托尼,从征服他的耳朵开始:那是美妙的琴声。

托尼征服唐博士,从征服他的舌头开始:那是美味的炸鸡。

在到达肯塔基州的时候,双方不再是单纯“钱”的关系,已经开始认可对方。

阶段二:保护与接纳

托尼从酒吧救出唐博士,唐博士让托尼出席表演并被介绍全名,唐博士帮助托尼写信等,标志着唐博士与托尼已经互相接纳、互相帮助。

而剧情也在此刻衍生出了第二个维度:伪基片。

比如唐博士在帮托尼写信的时候,两人都说了“I love u”,虽然不是对对方说的。又如托尼陪唐博士逛西装店,仿佛是陪媳妇逛街。当然,还有最开始的,托尼说唐博士的“Keep quiet”像他老婆。这些都使得不是情侣的两个男人看上去像一对儿,必然会使无数腐女大呼过瘾。

阶段三:剖白

此阶段,双方的阶级属性引发的冲突最为激烈,可取向属性却把最激烈的冲突转化为更深的包容。

唐博士浴室被抓,托尼舌灿莲花,唐博士却认为托尼的“底层做法”背离了自己“精英”的价值观,双方争执起来。编剧的天才在此刻体现,编剧用唐博士的一句“我不想办这件事儿的时候都要你陪在身旁”来最为争吵的结束。

“这事儿”当然是指Gay的事儿。这时的两个人应该都是后知后觉的,托尼后知后觉自己对唐博士的关心与呵护是如此之周到;唐博士后知后觉他对托尼的依恋是如此之深。

托尼在纽约的朋友成为催化剂,迫使唐博士“表白”。

接着发生了和“浴室”事件如出一辙的事,那便是“深夜袭警”事件。

“深夜袭警”是编剧的故技重施,编剧再次撕开唐博士与托尼的阶级裂缝,然后又用取向属性来弥合。唐博士在大雨中狂喊“也许我不够黑,也许我不够白,也许我不够男人”,让托尼顿生心疼,对立的关系终于结束。

阶段四:You jump, I jump

套用《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台词,本阶段唐博士与托尼已经基本上把对方当做自己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当属,唐博士为了托尼放弃演出:因为主办方的经理羞辱了托尼。当然还有唐博士雪夜开车,送托尼回家。

电影的开头其实特别有意思,托尼故意利用“帽子”事件,使夜总会停业整顿,其实带有一半的恶作剧属性,另一半则是托尼对于“服务生涯”的厌倦。其实作为服务生的他,更多的是对上流人士“服侍”,这也是他为什么暴揍夜总会闹事者,以及后来不愿意接受警长推荐的工作原因。

唐博士看到托尼被经理羞辱,才会把演出的生杀大权交给托尼。自此,精英放弃了“一盘大棋”,底层也必然无法得到唱片公司的全部酬劳,两人都舍弃了初衷,精英与底层,恋爱了!

当然,这还不够,他们的“恋爱”终究无法转换成生理上的更进一步,于是才有了橘鸟酒吧里,唐博士高超的技巧让托尼入赘高潮,而出来后,托尼拔枪狂射。

当然了,相爱会让人往好的方面发展。比如托尼帮助唐博士改变了音乐态度,帮助他不再是按照被“训练”的方式演奏,而是按照自己“爱”的方式演奏。还有唐博士在路上目睹了底层黑人同胞的疾苦之后,开始变得愿意为大众演奏,甚至可以演奏不那么高雅的,带有很强娱乐属性的爵士乐。

政治态度

《绿皮书》的政治态度是很明确的。首先《绿皮书》不完全赞成精英的“一盘大棋”,也不完全赞成底层的暴力,而是认为精英和底层的政治谋略都有各自优点也都有欠妥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小事托尼可以摆平,大事却要靠唐博士;可唐博士也有被小事搞死的时候,托尼却保护他周全。

其次,《绿皮书》最为“政治正确”的地方,在于它揭露了白人上流社会的虚伪:用唐博士演奏标榜自己的品味,曲终人散却依旧不把唐博士当人看。

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奥斯卡是比奇葩说的陈铭更喜欢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虽然备受颁奖季青睐的《绿皮书》取材于真实事件,可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像唐博士与托尼一样“乳水交融”的黑人和白人、精英与底层、基佬与直男,恐怕少之又少。因此《绿皮书》与《为黛西小姐开车》一样更像是一场乌托邦,或者说,是浊世里的一口营养鸡汤吧。后者可是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命题作文

而抛开意识形态,单纯从艺术的角度考虑,《绿皮书》似乎太过功能化,恨不得每一个情节都承载着主题功能,与《触不可及》相比,《绿皮书》少了一份浑然天成。

从镜头方面讲,《触不可及》里,黑人第一天上班,导演用了背影跟拍,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镜头与内容相得益彰。还有一段,黑人被妈妈赶出家门,镜头渐渐摇起来,给了个俯拍的清晨巴黎街景。主角消失在街道,那种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不用多言。而《绿皮书》却基本没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镜头。反而是剪辑在《绿皮书》里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剧情方面讲,《触不可及》和《绿皮书》都讲究“人物弧光”。《绿皮书》里的绿石头先后被托尼和唐博士拿在手里,表示唐博士发现底层的“乐趣”也很有意思:偷偷拿走心上人的石头,多好。而托尼则从言之无物变成了写信高手。

可是仔细想想,绿石头和故事的主线并无多大关联。唐博士是要去演出,绿石头这条线,仿佛是硬加上去的。

而《触不可及》就没有那么多“企图心”。黑人第一次开玛莎拉蒂带老板兜风前,教训了乱停车位的人。电影结尾,黑人已经不再单纯使用暴力,而是开始沟通。这是一次非常明显的“人物弧光”,而停车是紧紧围绕故事主线的,所以并不显得刻意。

《触不可及》多了一份含蓄,直到结尾,我们才知道老板原来一直没有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而《绿皮书》,则像一份预先定好题目的命题作文,尽管完美,却太斧凿。

也许唐博士和托尼第一次共睡一屋时,托尼的那句话最让我觉得清新自然:“其实匹兹堡的女人名不副实”……哈哈,好好睡吧。唐博士才不会吃你豆腐呢!

 2 ) DO and DO NOT List 关于真实的Donald Shirley

原载于 个人公众号:一只开山怪(或搜索:herringcat)

1/15/2019已更新

-----------------------------------------

5/9再更新:

本文诸多资料均来自外网,我没有翻译的义务,我的义务是陈述我的观点。所以本文有多处英文,如果你看不懂英文,或者不习惯看英文,请不要继续阅读,直接关掉。不要看完了还告诉我,为什么你不写中文。

如果你看过《绿皮书》,那你一定对Donald Shirley的各种小要求小条件印象深刻。包括他对Tony Lip的名字到底怎么取都有极高的要求——语音语调,短小易于记忆(intonation, reflection, and your choice of words.)。

(Tony的本名叫Frank Vallelonga,Vallelonga是他的出生地,后来人称Tony Lip,Tony取自他的middle name,而Lip则因为他从小就喜欢讲话)

事实上,当你看了他的各种访谈,就会发现Shirley先生远比电影的人设更认真。他对用词非常谨慎,较真的可爱。他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非常强,崇尚规则和纪律,对各种东西都有自己的准则,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对的就是不对。简直可以用会计Auditing里的due diligence准则来形容他了。(我居然还记得我是个Accounting student lol

而且他对于词语的要求,真的是极其严格,在他的访谈里经常能发现他对错置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的厌恶:

- About Trio

他与贝斯手Ken Fricker,大提琴手Juri Taht一起搭档表演了26年。电影里一直叫他们“Trio”,甚至有句台词专门强调Trio。

但是在1982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Shirley强调说,“我们三人不是Trio。”“基本上,”Shirley说,”我为大提琴组的贝斯手和中提琴组的大提琴手作曲。我的作曲覆盖了男高音、中音和女高音,是一个完整的音域。因此,我们真的不是三重奏。这就是为什么我受不了Trio这个词。我们不是三重奏。我们三个人试图成为一体。“

- About Jazz

影片最后Shirley和Tony在圣诞前夕放弃了在一个高档餐厅的演奏,而是到一家黑人club,并与店里的伙计们合作了一曲(Jazz),真正地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这是电影的高光时刻。

然而在1998年,Shirley和Noal Cohen的访谈中,他却极力撇清自己和Jazz的关系——“我对Jazz一无所知”。他甚至表示“I hate the word jazz”。

Shirley是这么解释的——“第一,因为整个该死的国家把它用作名词。它不是名词。这是一个形容词("I hate the word jazz, number one because the whole damn country uses it as a noun. It’s not a noun. It’s an adjective." 哈哈哈哈哈哈太传神原谅我大笑3秒”

“给某种音乐贴上不恰当的标签,然后让人们去相信它,简直是个错误。”Shirley在50年代曾在纽约Basin Street的Night Club做过驻场演奏(很多后来扬名New Orleans的爵士传奇人物同一时期都在这里驻场过,有些还是Shirley的朋友),并拥有Tartan Club的一些权益(他在那里引入了纽约第一间piano listening room)。从此,他就被打上了Jazz乐者的烙印。

电影里的最后一场演出,Shirley弹琴之前有个细节——他将钢琴边上放着的一杯威士忌放了下去。这是他对自己身份的尊重。他曾经说过:“爵士音乐家也在自我贬低。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时吸烟,他们会把一杯威士忌放在钢琴上,如果他们没有获得和Arthur Rubinstein(波兰裔美国古典钢琴家)一样得到尊重的待遇,就大发脾气。但是Arthur Rubinstein绝对不会在演奏时这么做。(这段采访被放在了Tony和Shirley第一次交心谈论音乐的那段台词里)

“从这件事你可以看到这种社会制度,整个社会决心让我成为爵士乐的原因,如果他知道如何演奏爵士乐,你会认为有机会被称为爵士钢琴家。原因之二,我被称为爵士是因为我是黑人。结果,直到今天,我一直在训练的一切都因为这种愚蠢的种族主义而受挫。“

(And as a result, everything I trained for all my life until today has been thwarted because of this stupid racism.)

- About Don Shirley

Shirley设计了自己第一张专辑的封面,在封面上,烫金的字写着Tonal Expressions “Donald Shirley”,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唱片公司(可能“为了节省印刷的钱”),在专辑反面的封面设计署名只写了“Don Shirley”。随后,第二张专辑出来了——接着,之后所有其他二十张专辑都只出现了“Don Shirley”。

“而我讨厌它,今天我讨厌它。”

And I hated it and I hate it today.

恩,并且他在死后可能会一直憎恨这个名字。

因为他的Wiki词条名依然是”Don Shirley“,而纽约时报在2013年为他写的讣闻上补刀道:“正是Cadence唱片公司的创始人Archie Bleyer坚持让人们称呼Shirley为“Don”,这一不拘礼节的称呼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一直萦绕不去,令人厌烦地提醒他,他不可能成为自己一直希望成为的那种音乐会演奏家。

------

Based on True Story?

Emmmm……

电影里的Shirley一直试图和解自己的两个身份——一个音乐家(Musician),和一个为白人演奏的黑人娱乐者(Entertainer)。

他被邀请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Leningrad Conservatory of Music)师从米特洛夫斯基(Mittolovski)学习音乐,那一年他9岁。1945年,17岁的他以博士学位从俄罗斯毕业回到美国,”I didn’t know when I was a black."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肤色差异,并被迫接受自己是一个“黑”人。

因为种族歧视,Shirley一直秉持着Musician的精神和觉悟,接着Entertainer的活儿。活在规则下,哪怕不合理,他仍用极强的自控力以合理的方式抗议,希望改变人们对种族歧视的看法。他在入狱后要求打电话给律师,在被警察要求下车并言语侮辱后依然冷静,在被主办方拒绝使用非有色人种的卫生间后依然从容的遵守这个愚蠢的规定。

虽然经常被人误解,但他对于自身的定位一直很清晰:''I am not an entertainer. But I'm running the risk of being considered an entertainer by going into a nightclub because that's what they have in there. I don't want anybody to know me well enough to slap me on the back and say 'Hey, baby.' The black experience through music, with a sense of dignity, that's all I have ever tried to do.(作为黑人,有尊严的感受音乐,这是我一直努力去做的。)''

他终其一生,都在纠正外界因为种种偏见给他贴上的标签。

在看Shirley的访谈和采访的时候,我脑海里总会出现Mahershala Ali的形象,他说话的腔调,白衬衣黑西装,永远是fancy和elegant的样子,对一切不喜欢的事皱眉头,并毫不留情的指责。他的表演非常出色。电影里的Shirley,则是在和Tony的相处中,接受理解,逐渐找到了自我身份的交叠,包括拥抱家庭和朋友。

其中有一段在车里的对话,Tony问到了Shirley的家人,电影里的Mahershala Ali说,我有过一段婚姻,Gene是个好姑娘。但我不能即作为一个钢琴家,又作为一个丈夫。

但是在Let It Shine(DS还未面试的纪录片素材)里,你会发现他的这句台词是in context的。完整的回答是“I got divorced not i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love, had nothing do with us. It had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here I had an opportunity to have a career; and God knows since it is something I'd always want it trained for it all my life; and this was just not the time to play macho you know. I didn't have the Constitution to do a husband act as well as a concert pianist, because I was dead set on being what I had been trained on my life to be(我一心想要成为我被训练成的那种人).”

他的自我要求太清晰,更知道家庭的重量(虽然Shirley被怀疑是gay,但在生前从未出柜)。他在雇佣Tony之前就曾对Tony已婚且有孩子有家庭的背景有些许担忧,对于家庭,Shirley的理解是作为父亲和丈夫需要给予足够的陪伴和支持,但他一年至少19周在外演出。

电影毫无缘由的强调了他对种族概念的缺乏理解,(可能因为从小在俄罗斯长大)——他可以坐在小轿车里让白人司机为他工作,而车窗外烈日下则是辛苦劳作的南方黑人。他不知道黑人流行音乐,轻视Jazz,也不和黑人兄弟玩耍。以此制造出足够的人物戏剧张力,为最后的高光时刻——寻找到自我做了足够的铺垫。

但是,但是,但是。

那些泛黄的采访中的Shirley的形象,让人感觉更加清晰——他对自己的身份毫无质疑和模糊,他知道他是谁,他想做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自在电影节公映(去年11月)以来,《绿皮书》剧组就陷入各种争议当中——饰演Tony Lip的Viggo因为在电影节回答记者问题是使用“N- word”而被众人指责;之后,Shirley的家人站出来boycott电影,说剧组完全是根据作为雇员的Tony Lip对儿子说的故事改编的剧本,丝毫没有尊重Shirley家人的立场,对Donald Shirley的塑造是以白人角度的臆想,并不真实;就在最近,编剧还因为自己反穆斯林的言论,被要求公开致歉……

在《绿皮书》申报的奖项里,

男主角是Tony Lip的饰演者Viggo,

男配角是Donald Shirley的扮演者Mahershala Ali.

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从白人角度开始的吧。

《绿皮书》作为一个故事,是非常好的。

那些被省略的,

让故事变得"Sweet and short."

Just like the name made by Donald Shirley in the movie.

它有所有人希望看见的包容之后的圆满结局。

但是,

可能现实是

同为以种族议题为题材且有更多争议的《黑色党徒》结尾那样,

3K火炬仍然在某处熊熊燃烧着……

平权的道路,

还很长呀。

 3 ) 今年的黑马,就是它了。

以黑人为主角、反映种族问题的喜剧,是好莱坞喜剧电影中常见的一个类型。如果能够拍出让人捧腹、又兼具温馨的效果,最后还能点题到族裔问题,便是这类电影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境界。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个类型里,能够给我带来上面所说的这种优质观感的电影,最后那一次,可能还要追溯到2016年的《隐藏人物》。

所幸,就在前不久刚结束的2018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有部名为《绿皮书》的电影,以黑马的姿态闯入了人们的视线中,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The Hollywood Reporter更是将它列为了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种子选手。

《绿皮书》

在多伦多电影节的首映场上,《绿皮书》这部电影,基本每隔十几分钟就会引来全场观众的笑声。电影结束后,更是令全场观众起立为其鼓掌,久久不息,风头可谓一时无两。在最终的多伦多电影节最高奖项-人民选择奖的角逐中,这部名不见经传的故事片,一举夺得最高票数,成为今年多伦多的最大赢家

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选择奖,之前几年一直被称作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起跳板,之前的《逃离德黑兰》和《为奴十二年》都是从这个奖项开始,一路冲到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部电影能够得到这样的礼待,自然是有它的理由。在我个人观看之后,我愿意把《绿皮书》算作我在2018年看过的最好的喜剧,甚至剧情片之一。

众主创亮相多伦多电影节

整部电影以公路片的姿态一气呵成地带观众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旅程。它不但兼具了喜感和感人这双重效果,还把故事讲得饱满扎实,把细节填充得恰到好处人物也塑造得立体可信。可谓是一部全方位达标的作品。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整个故事从1962年的纽约开始,当时的美国正处于非裔美国人的民权运动时期。电影的主人公之一,意大利裔美国人Tony,在屡屡受挫无处工作赚钱养家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为人当司机的工作机会,而他要开车服务的对象,是一位非洲裔的黑人爵士钢琴家Dr. Don Shirley。 这对于死板、蛮横、还对黑人有些抵触的Tony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但在各方的劝说之下,Tony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在载乘Dr. Shirley一路南下做巡回钢琴演奏会的途中,两个性格迥异、背景出身完全不同的人,展开了这段全方位的“较量”。二人从最初的相互排斥,渐渐到后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最终,成为了好朋友。

影片《绿皮书》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公路片,两位主人公从纽约一路开车南下,途径美国诸多南部的自制州-这无疑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要知道,在60年代的美国,非洲裔黑人的民权运动正值火热,美国南部的城市正是这场运动的腹地。地理位置越向南部,人们对于黑人越加排斥,因此黑人受到的待遇也愈加不公。

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一路向南,见证着所有的这一切:Dr. Shirley从一开始可以住在高档酒店,到肯塔基州不被允许用“白人厕所”,乔治亚州不允许试西装,再到阿拉巴马不允许与白人一同用餐…

一黑一白的人物设置,必将导致火花四溅

在这部公路片的外衣之下,其实所讲述的是一次人性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发现与自我认知。之所以这样说,首先要归功于这部电影颇为有趣的人物设定。两位主人公之中,白人是提供服务的人,他粗俗、受教育程度低;相反的,黑人却是那个享受服务的人,他高雅、事事讲求文明。

就是基于这样有趣的设定,才会出现影片中一个从来不吃炸鸡(这种被称作“黑人食物”的美味)的黑人在白人的“推荐”下吃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块炸鸡;才会出现黑人帮白人润色家书,让白人妻子看得梨花带雨等等这样的桥段。 整部电影,就是用这种方式,打破人种上的刻板印象,屡屡让两位主人公碰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最终改变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改变对不同种族的认知。而观众也在潜移默化间跟随主人公的变化,感受到一次次的温暖和幽默

炸鸡的戏份是全片最好笑的地方之一

电影的细节十分出彩,编剧不但设计了诸如买绿色幸运石、丢炸鸡鸡骨头这样的情节来增加主人公间的矛盾,进而促进剧情发展;还设计了很多细节来丰满人物。就拿电影开头为例,导演通过Tony把黑人维修工人用过的杯子扔掉和他看到象牙艺术品之后的不懈,让人一目了然的看到了Tony这个人的粗俗和排斥黑人的特点。

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不单是剧情的设定和细节的充实,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同样功不可没。饰演Tony 的维果·莫滕森,为了出演这个糙汉,不惜增肥二十公斤。正是有了这样的身段,再配合上维果从语气、动作到表情的每一处细节的表演,才让这个人物的转变更为真实,从一开始的糙,到后来的讲义气,都充满说服力。

成功的人物塑造,是这部电影的成功关键

另一位主人公Dr. Shirley,是由当年凭借《月光男孩》夺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人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出演。Dr. Shirley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因为他在白人眼里是异类,虽然是钢琴家,但因为肤色不同,他从来没有被白人真正当作大师来对待。而在黑人的眼里,他同样是异类,因为他生活高雅考究,从来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的做法,与当时的黑人大众截然相反。

就是这样一位矛盾的人物,马赫沙拉在诠释的时候,从看到Tony的“不良”行为气愤的表情,到走路做事的各种姿态,再到雨中那次情绪的崩溃,都表演得甚为考究。这个人物那种“骄傲的活着”的姿态,成了这部电影一个最大的亮点。最后我想说,马赫沙拉在电影中,身着规整优雅的西装,被舞台上的灯光洒满全身,并优雅地弹奏钢琴时,真的太养眼、太养耳。说他是2018年大银幕上最优雅最让人心动的男性角色之一,绝不为过。

奏琴时的马赫沙拉.阿里

看罢《绿皮书》,不难让人想到两部影片:一部是奥斯卡得奖的经典影片《为黛西小姐开车》,另一部是2011年的法国喜剧《触不可及》。 这两部影片的故事,都讲述了黑人为白人服务,从而建立起超越族裔和阶级的深厚友谊。而今天的这部《绿皮书》,不但把人们见惯了的两个主人公的位置调了个,还把故事放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近几年最有新意的、反映族裔问题的电影了。

如果你对这种反映族裔问题的电影会习惯性地带上有色眼睛,那你大可把他当作一部普通喜剧,去感受完全不相同的人之间迸发出的火花,也绝不失为一种乐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4 ) 自以为是的和解

在看电影前不小心知道了一些事情,让观影过程变得很怪。比如我知道了唐·谢利家人并没有被编剧征询意见,这是法雷里和瓦莱隆加两位白人兄弟自顾自的创作,因为法雷里以为“谢利已经没有什么在世的家人了”。

然而谢利的家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说电影是 “a simphony of lies”、“100% 错误”。首先是完全夸大了托尼和谢利之间的关系,两人实际只是雇员和雇主,并不是什么终生朋友。同时,谢利并不像电影中那样和自己的种族如此疏远、对他们的遭遇感到陌生。他是马丁·路德·金的朋友,活跃参与各种民权运动,包括 1965 年的塞尔玛游行。他也始终和家人很亲近,在电影发生的 60 年代,谢利几乎每个月都要和三个在世的兄弟打电话。

因此在看到影片结尾处“托尼和谢利保持着终生友谊”这则附言时,我觉得有点好笑。它带来的感觉和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一样——这是一个白人视角的、自以为是的种族和解故事。一个把黑人用过的杯子扔掉的种族分子,在跟随一位黑人总裁公路旅行后,在一系列欢笑和晋江总裁文操作之后,奇迹般地扭转了观念。不但如此,他还可以教这位黑人音乐家欣赏黑人音乐。

没有谁会说当今世界的种族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这部电影却致力于把大家拉回种族歧视噩梦一般的 60 年代,用一个甜蜜得不像真的(也确实不是真的)的故事把最艰苦的南行巡回打造成一笑泯恩仇的爱情小品,其中涉及的所有纠纷和解决方式,轻松简单得像任何一部偶像剧。

我不清楚这样的笑点可以俘获哪批观众。一个道明寺吃包子的故事加了层种族滤镜就变成了谢利啃鸡腿,一个高岭之花在酒吧被大汉围攻的俗气言情段,加了层种族滤镜变成了托尼机智营救。托尼,一个白人,是解决麻烦的那个人,是插手营救的人,是最终变“好”还帮助谢利找回自己的人;他是主角,在海报上比较大,提名的是男主。电影是托尼个人视角的“救赎”。

它妙就妙在让人舒服、让你没什么心理负担和愧疚感。发生在 60 年代的剧情,却意图让现代观众自我感觉良好,仿佛麻烦已经得到解决,整个社会系统性的歧视问题压在两个人的私人关系上,简化为吃炸鸡、换钢琴和拒绝演出,他俩好了,黑白矛盾就消散了,观众也不用如坐针毡反思过去的罪和眼下的新问题。即便是最沉重、最有歧视味道的片段(路边的农耕黑人、不同的厕所、餐厅黑人勿进等),带来的肃穆也很快消解在双男主的互动中。也许有人喜欢这种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但我个人并不欣赏,尤其是它涉及到真正的现实,如此轻描淡写,顾及的只是白人观众的愉悦度而已。

今年奥斯卡BP提名中两部被斥责为“政治正确”的电影,一部绿皮书一部黑豹,然而在我看来,它俩恰恰都不正确,一部是温情矫饰矛盾、避重就轻且和绿皮书并没什么关系的工整喜剧小品,一部是深化种族刻板印象(“云南人骑大象上学,内蒙古高考骑马”)、脸谱化黑人的 checklist 型“多元”商业片。它们的成功让人想对好莱坞翻 100 个白眼——只要找对一堆元素,一个等式,所有电影都能大肆宣传自己多元、平权、反歧视,但它们的懒惰、便捷和讨好态度,无论如何也代表不了影视行业的最高水平,获得BP更是笑话。

不过,奥斯卡笑话实锤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本以为这在去年水形物语获奖时已达巅峰,结果今年青出于蓝。meh……

 5 ) Shirley 博士在剧中的同性恋人设。挖掘多处细节

男二Doc.Shirley在剧中的性取向设定,除了最明显的“I'm not man enough”之外,还有多处细节明暗示。国内院线字幕翻译对其中一处关键台词的隐晦处理给大部分观众造成了误导。

1.关于YMCA

在青年会被警察抓后,Tony前去搭救,字幕提示该场所是“YMCA”,青年会,全称基督教青年会,有一首歌也叫做YMCA,下面是百度百科的内容:

YMCA全称: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会》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团体:基督教青年,是为男青年提供健身和临时住宿的福利场所,向来就是同性恋者的渔场。 由于《YMCA》在同性恋以及异性恋世界范围中的流行和另一首《I Will Survive》都被视为女权主义和同性恋运动的圣歌。

有网友说,在同志游行之类的活动上就会播放《YMCA》这首歌,所以YMCA已经成为同志场所的代表了吧,影片特意给了Tony进门后的门牌特写,强调意味已经很明显。

中国观众没有相关文化背景认知,所以在剧情理解上无法第一时间跟进节奏。

截图

2.关于被院线字幕翻译误导的“Auntie”

Tony赶到浴室,看到被手铐铐着且一丝不挂的博士,开始和警察协商。

警察对Tony提及音乐家的时候说:

We're taking your Auntie in.

这里用了一个词:“Auntie”,网络资源的两种字幕都直接翻译成“同性恋”。

但是国内院线上映时的字幕没有这么翻译,严重影响了对被抓原因的理解!

加上中国人不懂的YMCA背后的文化含义,所以这场戏不太容易理解发生了什么。有人还以为他是去泳池或者公共澡堂洗澡,和白人打架才被抓。

截图

另一翻译截图

根据网络搜索,auntie确实会用来指代同性恋:

auntie n.喜欢嫩草的同志大叔(通常无性目的)
a middle-aged or older male homosexual.

经豆友@ 进击的刘安娜 补充,dictionary.com对于auntie的正式用词 aunt 一词的解释:

Slang . an aging male homosexual. (俚语,指上了年纪的同性恋者)
aunt一词的辞典解释

3.博士亲口承认“做这种事”

Tony贿赂警察后把音乐家救出来,两人开始争吵,Tony强调他说过博士应该在他的陪同下才能出门,博士的回答是:

I assumed you would want this to be the exception.

似乎是指约会之类的事,不需要Tony陪同。 个人推测应该是约pao之类吧,不然两个人赤身裸体被抓,其他理由也说不过去了……

【题外话】我个人不了解1960年代美国社会,法律层面或者公众世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有豆友评论,如果是两个白人在那种场所做同样的事呢,经理会报警,警察会出警抓人吗?

截图

另一翻译截图

4.Tony暗示“这个复杂的世界我都懂”

博士指责Tony不该贿赂警察,两人争吵后,第二天博士为此道歉,Tony在回答时言辞闪烁,吞吞吐吐,似乎难以启齿。 个人感觉他好像是在说:我见过太多夜总会的花花世界了,这个复杂的世界(同性恋之类的我懂的……

这个点,比较隐晦了吧,在影院看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掉,所以回来后又在电脑上把这个镜头反复看了几遍,刚好昨天看到在某公众号的推文里也有对这句话作出相同的解释(3.6补充)。

道歉和回复
Tony在暗示 注意神态

有了在同志场所被抓这场戏,Tony再次搭救,第二天博士才会在误以为Tony要听从纽约朋友的话离他而去后,主动提出升职加薪。 而Tony表示不会离开他,并且表示理解,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又亲密了一步。

Tony从酒吧见完两个来自纽约的朋友回来后,接下来一场戏就是两人促膝饮酒交心谈论音乐的暖心一幕啦~博士终于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喝闷酒了!

喝酒谈心

5.博士自己承认“I'm not man enough”

大雨中,博士情绪崩溃咆哮“我不够像黑人,也不够像白人,也不够man……”嗯,这点比较明显了吧。

雨中咆哮

综上

博士在剧中的人设是同性恋,好好感受字里行间还有演员神态的暗示吧。


PS:

有不少人从最后博士对Tony的妻子说的那句话里看出了基情,这点我个人保留意见吧hhh……

 6 ) 喧嚣与孤独,构成人生的全部迷局

《绿皮书》

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写道:「有些属于过去的小细节,现在却突耸如山峰,而我自己生命里整层整层的过去却消逝无迹。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不同的地方,来源于不同的时期,都互相接触交错,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物。」

《绿皮书》

在《绿皮书》的最后,当我看到Don把Tony捡来的石头放在自己书房,我想起了列维-斯特劳斯这段细腻的描述。石头是两个月驱车南行的纪念物,在Don眼中,它璀璨、不朽。纪念物本身并不构成意义,它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人的赋予。人们借由它沟通过去与现在,提醒自己某些行将消逝的生命经验。旅途的时间和记忆碎在身体的骨骼里,成为自身拖带着的世界。

决定我们成为某一类人的,往往不是皮囊,而是皮囊下的世界,由我们见过、爱过的一切组成。

《绿皮书》

在《触不可及》等故事的构架里,白人是贵族与精英的形象,黑人则处于穷苦落魄的社会边缘。而《绿皮书》的主角形象则被倒置。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想探讨的主题是严肃的,可故事并不沉重。

Don是非裔美国人,血缘上的黑人,精神上的白人。他是一个音乐天才,刚会走路,母亲就教他弹钢琴,后来去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成为那儿的第一个黑人学生。他接受的是古典音乐的训练。但之后,鉴于人们无法忍受一个黑人在舞台上演奏古典音乐,唱片公司着力把他往「有色艺人」方向发展。天才的光辉难以淹灭,他多次受邀去白宫演奏。

《绿皮书》

Tony是意裔美国人,虽然生着白人皮囊,却并非白人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失业后,他可以为了50美金赌注连吃26根热狗,否则就交不起房租。他大大咧咧,满嘴跑火车,保持不了片刻的安静。他身体里藏着一个黑人灵魂,热爱黑人的音乐,喜欢听Chubby Checker,Lil’ Richard,Sam Cooke和Aretha Frank等人的歌曲。

Tony在朋友的推荐下成为Don巡演的司机。巡演之路远非Tony所预想的那么简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正处于最激烈之时,白人至上主义甚嚣尘上。民权运动方兴未艾,抗议示威如火如荼进行,马尔科姆·X和马丁·路德·金成为了黑人的民族英雄。一九六二年,黑人邮政员雨果·格林编写了一本叫「绿皮书」的小册子,专门为黑人设计旅行指南,里面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Tony就带着这本「绿皮书」出发。

《绿皮书》

Tony并不喜欢Don,因为Don高高在上,吹毛求疵,总在用精英主义的立场教训他。他的诸多嗜好,譬如玩纸牌、抽烟等,无一不被Don鄙夷。但他佩服Don,在匹兹堡听到钢琴演奏后,他给妻子写信时这么形容道:「Don弹起来不像黑人,像李伯拉斯,只不过更好。当我从后视镜里看他的时候,我肯定他脑子里一直在想着什么事情。天才就是这样。但是我觉得那么聪明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即便Don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音乐家,与之来往的也是美国的上层阶级,黑人皮囊却让他得不到白人社会的完全认同,肤色成了原罪,越往南种族歧视越严重。在罗利,Don只被允许用树林里的厕所。在路易维尔,他在酒吧喝酒时被三个白人男子挟持,好不容易才从险境脱身。在梅肯的西装店,他不被允许试穿西装。Don因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给Tony带来的麻烦而道歉。Tony安慰他说:「我知道这是个复杂的世界。」他虽然莽撞冲动,但自有其细腻温情的一面。

《绿皮书》

Tony认为自己的世界比Don的更「黑」,两人为此发生过争执。Tony所说的「黑」其实是指社会阶级层面,越底层者越「黑」。底层的现实相差无几,他就混迹在其中,住在街上,每天为谋生计拼命赚钱,像绝大多数黑人一样。而在他眼中,Don坐在王位,满世界给富人演奏,是最受上流社会尊重的那类人。

但Don告诉Tony,富人付钱让他演奏,是因为这让他们感觉自己有文化。一旦从舞台上走下来,对他们来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黑鬼。他不被自己的同胞所接受,他说:「如果我既不够白,也不够黑,也不够男人,那告诉我,我是谁?」Tony愣在原处。悲悯早就深植在人类的精神之中。雨淅淅沥沥,两个生命就这样彼此获得了谅解。

《绿皮书》

最后一天的行程在伯明翰。这里曾有过Don的痛楚回忆,六年前在市政礼堂演出时,Don因为演奏了白人的音乐,从舞台上被赶下来。这次演出,Don虽然是主角,但因为是黑人不被允许在餐厅用餐。此时的Tony,不再计较拿不拿得到尾款,他带Don愤然离去。他们在底层的贫苦黑人常去的橙鸟餐厅里,度过了整个巡演里最快乐的一个夜晚。

善良与美,有时候长在最卑微的土壤里。

《绿皮书》

这个世界的有趣,并不在于用你熟悉的眼界去打量一切,而在于放下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唯有如此,所见所闻才不会仅仅只是在加深偏见。

每个人都在放弃一部分我执后,才见识到了更广袤的世界。在橙鸟餐厅,虽然舞台摆的不是施坦威钢琴,使用这架钢琴的通常也是那类会在钢琴上放一杯威士忌的潦倒音乐人,Don还是欣然前去演奏,和爵士乐队的即兴配合。对Don来说,身上精致的世界束缚着他,使他的情感变得拘谨与压抑。底层世界的痛苦和欢愉,倒是给了他一种酒神式的快乐,让自我在情感的宣泄中得以解放。结束后,他说:「这才是真正的演出。」

Tony原本的世界是粗粝的,不修边幅也不循规蹈矩。可是他内心并不偏狭,他接纳了Don的建议,努力改正自己的语调,变音,用词,并学着用Don那种更加文学化的腔调来写信。Tony曾问Don的助手,为什么Don要选择往南巡演,助手告诉他:「因为天才并不够,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那一刻,Tony的认知受到巨大的冲击,所谓尊严地活着,就在于饱含信念地去行动。

《绿皮书》

Don和Tony,一个孤独,一个喧嚣,就像黑塞小说中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两个全然不同世界就这样发生了碰撞:一个禁欲式的孤绝天才遇到一个世俗的享乐主义者。一个在人群里注重理性和道德的宁静,一个则是现代社会里的伊壁鸠鲁主义信徒,追求放纵、热烈与感性的愉悦。

可是,喧嚣与孤独的并不总是天生的死敌,它们在对峙与妥协中,构成人生的全部迷局。人的一生,不过是在两者之间踯躅徘徊,既要俗世的快乐,也要保持精神的清醒与自洽。生活就是一场喧嚣与孤独的角斗,谁也不可能全身而退,不同的是,有的人死去的喧嚣部分多一些,有的人死去的孤独部分多一些,侥幸活下来的那部分就是所谓的自我。

「要永远地创造自我。」福柯如是说道。这大概是现代人某种永恒的宿命。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一点儿乌干菜(微信号:NarratorZhang)。一个野生建筑师的书写,记忆,想象,建造。作者:章程,野生建筑师,青年写作者,简洁有趣,知行合一。盖过几栋房子,写过几篇文章,得过数次国际建筑设计大奖

约稿及合作请联系我个人微信号:Odysseyrush。豆瓣号:夜第七章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和豆瓣:)

 短评

现如今种族关系压力颇大的美国太需要这样一个故事了!可歌可颂的是导演在细致入微地研究了这历史故事之后,对它们进行了取舍和消化,最后用稳扎稳打的电影语言把这动人的故事讲给观众们听。不得不说导演Peter之前做喜剧片的经验让这部可以被拍得更沉重的电影放射出生动的光芒。这个crew里头高手不少,服装设计和音乐设计都很厉害!Tony Lip儿子的参与更让电影熠熠生辉。(导演本人来我们课上提前放映,他说的话比我这一学期这课上学的东西更有启发…)

7分钟前
  • 旺沅
  • 力荐

肤色对调版《触不可及》,一场跨越美国的公路之旅,更是一场跨越种族与肤色、身份与阶层的人性之旅。所有下属都对唐毕恭毕敬,唯有托尼把他当普通人对待,给他吃炸鸡、对他说出真实想法。不把他当成黑人,才是真正不歧视他的表现。另一方面,唐又受到外人的歧视和侮辱,他始终忍气吞声,低声下气。听他演奏的观众可以在餐厅吃饭,而他作为表演者却不可以。正是托尼教会他反击,教会他为自己发声、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在所谓“高级的、尊贵的”场所受到不平等待遇,反而在“低端的、卑微的”黑人酒吧获得尊重和支持,实在太讽刺。天才是不够的,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既然他都不考虑你的感受,你又何必照顾他的情绪呢?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暴力不能让你赢得什么,但懦弱永远都是输家。正面对抗生活的恶意,才能战胜恶意。

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如果把Joey和Sheldon放在一辆车里,来一场六个星期的公路旅行,会怎样?Green Book就是这么有戏,而且这位谢耳朵是黑人学霸音乐家,他们即将前往的,是尚未平权的美国南部...

12分钟前
  • Sophia
  • 力荐

完成度很高的公路喜剧片,亮点在于人物塑造完整和细节使用精彩,剧作与表演堪称杰出。创造灵感来自于真人真事,为表达主题做了艺术虚构与夸张,听说真人的后代对此有意见及争论。艺术作品不是历史,我以为无可厚非。

1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Mahershala說片子里某個根本不會被人注意到的佈景里的某塊石頭或許就是V撿的。他說V在拍攝的時候,一直留心撿很漂亮的石頭,撿到了就拿給導演說:看,把這塊石頭放在背景里會有多好看說到電影里的部分,他可能增肥了有二三十斤,從來沒見過他有那麼大的肚腩(現在似乎已經減回來了)。今天在看V表演時,大部分的時間,我忘了他是Viggo,他就是那樣一個沒文化又油滑、滿嘴跑火車的司機。僅僅偶爾偶爾有幾個他不說話、只抽煙的鏡頭,鼻孔一噴白霧,就那麼一瞥,卻還像是十幾年前、《東方的承諾》里那個冷酷無情的殺手。今天導演說He’s a great person before he’s a great actor. 這麼多年了,還是一直一直都沒變啊。

20分钟前
  • StarlightRiver
  • 力荐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是剧本扎实,在人物塑造和细节上非常出彩。这趟一路向南的旅程到最后也不能让Dr. Don Shirley证明自己在白人心中的地位,他身陷孤独境地也没人帮得了他,除非他自己跟自己和解,自己去完成一场关于自我的救赎。它并没有刻意说教的去讲什么,但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不同时代某些群体的遭遇,不仅仅是黑人和白人这么简单。这部电影的主题正如片中那句点睛的台词所说的,因为天才还不够,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而这就是一部关于勇气和改变的电影。虽然是非常套路化的公路片,拍的却是异常的温暖,剧本非常加分,应该会拿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吧。★★★★

2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从最开始的矛盾抵触、到被迫站到一边慢慢调和、甚至最后的惺惺相惜,这不是一趟抛开歧视的旅途,而是两个孤独的人从彼此身上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更真实的世界。纵使有太多不同,种族的、阶层的、贫富的,都可以在这一场春风化雨、淡入心灵的结伴同行中,化干戈为玉帛。“爱上你是件毫不费事的事情”、“如果我不够白,也不够gay,又不够男人,那么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唐·谢利为托尼口述如初恋般的情书,托尼教唐接地气的吃鸡,并在小镇里彼此解围,最伟大的友谊不过如此。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可爱精致的友情小品,美国版《触不可及》,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锁定它了。“谢谢你把丈夫分享给我”

2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又或不够男人,那请你告诉我,托尼,那我到底算是什么人?!”——恭喜,你是最政治正确的人。

31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要记住:你想讲很大的东西,就必须用很小的事情。扎实的剧作,闪光的人物,充满化学反应的搭配……观影的过程中大笑了无数次,一再倒回去品味那些小小的瞬间,一个眼神,一个撇嘴里全都是戏。阿里和维果叔,都是最好最好最好的那一卦演员。 仅有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 ←——你看,就算是讲个“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主题,都能不仅仅停留在俗套的模板里,从更细微的角度,升华出更多东西。

3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赶走偏见不是靠鸣枪,赢得尊重不是靠拳头。为了如厕宁可折返,为了用餐甘愿罢演,受到霸凌不视为侮辱而视为考验,受到恩惠不视为荣耀而视为耻辱。南方劳作的黑奴看到路边的他衣冠楚楚,如同一个预言。一家上流餐厅,一间宽敞厕所,一个高档试衣间都没能容纳下的东西,却装进了一方绿色车厢,勇敢上路。

3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肯德基年度推广大电影

4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让人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他们的车在南部的乡间小路上抛锚,和田里劳作的黑奴对视的那一幕,无声却发出巨响。

47分钟前
  • 陈大希
  • 力荐

你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你也知道这段旅程会经历什么。你明白这其中并不会触及什么过于深刻的东西,却也展示了许多直白,你明白身份是每个人无法避开的东西,也知道相互理解是多么难得。你会自然地喜欢这些描写得并不太像真实人物的角色,你会跟着那些好笑或其实并不太好笑的片段笑出声来。或许也只是将发笑作为第一反应来化解或掩藏其他的感受。你知道故事和片名说的绿皮书关系其实不算大,你也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会喜欢这部影片。

49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力荐

绝对是今年tiff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全场笑声掌声就没停过。节奏欢快,情节有趣又不失深度。V叔扮演的来自Bronx街头的意大利裔司机和Ali扮演的受高等教育的黑人音乐家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二人从纽约一路向南巡演,然而越向南种族歧视也越来越严重。导演用一种巧妙的角度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的不公以及音乐家内心的纠葛。尽管他从小就在不同的重要场合表演,然而最尽兴的一次却是在圣诞前夕的一个黑人小酒吧。他最终选择了为自己发声,不再对歧视屈服。结局温馨感人,着实是一部好电影。

54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肤色、阶层、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因为音乐而结缘,因为公路旅行而成为一生朋友。有时候才华并不够,还需要勇敢,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虽然有刻意营造的温暖感,但我就是愿意买单~!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谁能想到影片出自曾经拿过金酸莓奖导演之手,每一场戏都是戏,人物丰满对白妙趣横生,主角推动故事,事件推动人物。“有才能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勇气”。看电影时旁边坐着一对黑白夫妻,两人笑着笑着最后哭得稀里哗啦。

1小时前
  • 大聪
  • 力荐

今年看过最好的剧情片之一。剧本扎实,细节充实,表演到位。颇有《为黛西小姐开车》和《触不可及》的意味,但又因为主角角色的互换,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里散发出更强的乐趣。

1小时前
  • 饮歌
  • 力荐

基层白人司机护送著名黑人钢琴家在美国南部巡回演出的故事。两位角色的社会阶级和教育程度的差异,让电影笑料百出,肤色的对比却又十分的讽刺,让电影充满种族平权的抗争和泪点。两位演员默契火花十足,是一个十分温暖人心的故事,影片结束之后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边笑着边流着眼泪鼓掌到手都疼了。

1小时前
  • larawebb
  • 力荐

i'll cut my dick off if green book fails to win the best picture.

1小时前
  • TimberNord
  • 力荐

四平八稳的片子,精致的套路,一路都是能想到的通俗剧情,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主要看演员,明知道是屡试不爽的美式套路,你还会微微感动,也许这就是好莱坞厉害的地方之一。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