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

战争片大陆2017

主演:周迅,彭于晏,霍建华,叶德娴,郭涛,春夏,黄志忠,蒋雯丽,梁家辉,王菀之,吕良伟,鲍起静,李灿森,梁文道,张兆辉,冯淬帆,苑琼丹,唐宁,卢巧音,许鞍华,永濑正敏,森田凉花,骏雄,何华超,蔡瀚亿,欧锦棠,熊欣欣,吴岱融

导演:许鞍华

 剧照

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2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3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4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5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6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3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4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5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6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7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8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9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8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的香港,妙龄少女方兰(周迅 饰)和母亲(叶德娴 饰)一起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两人将家中的二楼租住给了作家茅盾(郭涛 饰)和其太太孔德沚(蒋雯丽 饰)。方兰十分热爱茅盾的文字,在其中感受到了火热的革命热情和澎湃的民族气节,然而对于身边动荡的时局和紧张的政治氛围,方兰却知之甚少。 刘锦进(彭于晏 饰)是拥有着矫健身手的进步青年,受组织委托,他负责护送滞留在香港的一批重要文人返回大陆,茅盾一家人便在名单之列。在误打误撞之中,方兰被卷入了这一危险的行动之中,并在刘锦进的建议和鼓励之下,加入了革命队伍之中去,母女两人因此被卷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长篇影评

 1 ) 许鞍华的刀是不出鞘的,她存在于更高的地方

明月几时有,这句诗在中国知名度很高,虽然当下人心不古,念诗的风气却昌盛不绝。只消接上一句“把酒问青天”,仿佛这些愁苦和不安就顿时消在酒气中,散在青天里了,一旦和古人的烦恼对上号,我们就点到为止,也“并不走到哪里去”。电影里他们却说:胜利再见。许鞍华导演在采访中说道:“要在绝望中做有希望的事”。 据说前期选题材是从东江游击队亲历的两百多个传奇故事中选出方兰和大营救的故事,电影里这帮游击队却显的非常业余和搞笑,讲的也不算什么波澜壮阔的事,这正是许鞍华高明的地方,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刻画,把张爱玲的文学理论实践到电影中去了: “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能予以人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现今民族自尊心可以说是空前的强大,但我们并不比以前更自尊自重,这自尊心好像是被吹捧出来的,高悬在半空,给别的人看,表现在影视作品上就浮的更高了,只是迎合观众的快感。这部电影没有口号,没有大快人心的复仇,敌我对峙的场面轻快的如同静水深流中被礁石打起的浪花,只是拍战时人们对文化人的保护与谦让,拍自私计较的方母到死都说不认识王菀之,以小见大,看出民族精神。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 “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广告大肆宣扬“来看许鞍华的血性”“许鞍华杀气归来”一类骇人的话语,这或许和把这部片当做献礼片一样,都是对许鞍华的误解。刘黑仔帅气的穿行于街巷,干净利落锄奸杀敌,这样的人,他对刚杀死的尸体说很快就再见。李锦荣刚求完婚就消失做卧底,再见面是传消息,他说:怕有人跟踪,我就不抱你了。方母被捕,方兰权衡利弊放弃营救,刚走几步路便软了腿失声痛哭。这些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也是血性,从这些灵魂里滋生出的勇气才真正算得上伟大。许鞍华的刀是不出鞘的,她存在于更高的地方,这刀不是一个人杀死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无法征服另一个民族。 这部电影在上海电影节颗粒无收,于东讲了一些不着边界招黑的话,奖项的得失早已不在许导心上,上锵锵三人行的时候文涛问她怎样看自己拍的烂片,她说:我还是很努力,只是一个不成功的片子,可能还是没有达到目的,还是有缺失。前段时间采访,她说自己以后拍片还是要考虑有没有观众,“你尽管拍,可是没人看! “导演连说这种自嘲的话都带着又萌又酷的神情,她已非常诚恳。 许导说:这些主角个个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做了这么酷的事也不认为自己是英雄,这更让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伟大。在我心中,许鞍华导演也是很伟大的人,她是时代之光。 Ps片中所有的演员在王菀之女士的衬托下都是影帝影后好吗!

 2 ) 看之前摇一摇,《明几几时有》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明月几时有》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海报。大陆正式版海报中,周迅大义凛然貌似刘胡兰的形象占据了三分一版面。她上方的彭于晏,卷起袖管紧握左轮手枪(其实电影里用的是驳壳枪),俨然一副骁勇善战香江李向阳的样子。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了剧情简介和这海报会疑惑,许鞍华加上彭于晏,还有霍建华,要拍一部红色题材电影?叫《明月几时有》?

      于是当我们带着红色题材的印象正襟危坐的打算进入观影状态时,突然被游击队队长刘黑仔(彭于晏)的一口台湾腔打醒。这时候大家有些尴尬,会挪动下屁股或者摸摸下巴,想着完电影后一定要吐糟一把,然而接下来电影发展会让我放弃这种想法。刘黑仔“手撕鬼子”之前总要贫上几句;方姑呆萌执行任务却误打误撞过关;最好玩的莫过于叶德娴婆婆妈妈的说着单口相声一样的存在。当方母得知女儿加入抗日组织时,说出金句:”死不要紧,不要连累队友啊“时全场掌声。尽管很多地方细究起来看似不合理,比如经过演义的刘黑仔战斗力过强,再比如从事情报工作的方兰可以随意的让母带代劳.....。但我已经已放松了身体,笑的俯仰顿挫,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港片特有的那种潇洒的小狡猾,从粤语残片时代到许氏兄弟,再到周星驰,这小狡猾被不断的放大,到90年代已经癫狂了。

       许鞍华非常聪明的将这部分属于港片的元素运用到了自己的电影里,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处理了不擅长的题材,把一个红色背景的故事处理成平凡人们追求理想的故事,这是港人非常擅长的题材。无论是方兰和方母之间的母女情还是三位年轻主角之间的情感都很平常真实,谈话间很少涉及沉重主题,抗日的火种甚至是一块半糕点就搞定的。电影中几次出现的一句台词“胜利时再见”,对于战火中的普通人而言,胜利只是再见的前提,再见才是无常世事中最真的追求。另一方面,电影从平凡人的角度去化解沉重的主题,甚至可以理解成许鞍华式的青春励志片。在这个前提下,又有许多熟脸帮衬,年轻演员们的表演并没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影响整部电影的质量。

      另一个属于许鞍华的部分是这个电影被诟病的一块,那就是电影叙事层面的散漫。其实这在许鞍华电影里谈不上好坏,《天水围的日与夜》就很慢,因为跟电影中日夜流转的日常生活很契合,所以慢的妙。

     《明月几时有》主要讲了三个年轻人抗日的故事,彭于晏饰演的游击队长刘黑仔正面搏杀,霍建华的李锦荣打入敌人内部,而周迅的方兰则负责中间传递情报。通过这三条叙述线引出的正面人物大概包括少年仔游击队员、方母、药店伍掌柜、郑家彬姐弟、村长、高管千金等。他们纷纷登台,无头无绪,呈现的都是碎片化的片段。且基本没有太具体的反面形象,也没有具体的剧情线,只是知道主角们在抗日。这把很多人看晕了,他们认为故事毫无逻辑,不知讲什么,人物也立不住脚,像春夏演富家千金女特务基本没有存在的意义。看起来真的是又散又慢。其实我是比较倾向将电影看着一个群像描写的片子,从这个角度看,电影需要呈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在非常时期拯救自己和民族的状态。所有这些人物的设置,包括春夏在内,都是有必要的。至于剧情的逻辑,其实大部分是立的住脚的,有说不知道为什么李锦荣和方兰为啥分手,也有说不知道为什么方母第一次送情报就被抓的,这些我觉得是缺乏基本的观影经验导致的,应该仔细看电影,并且需要知道留白的处理,电影并不是电视剧,需要用画外音把所有的内心独白给念出来。当然,这确实也不是一个完整而扎实的叙事文本。导演或许因为一些原因在人物描写的比重上有些倾斜。但基本所有人物基本从三条线发散出来,整体来看层次丰富,像一串贝壳项链,虽大小花纹有别,串在一起也很好看。

      关于明月, 许鞍华在见面会上解释了她的一种“明月”,大意是即便在战争时期,月亮星星这些自然而美好的东西同样存在。电影并不试图用这个深重故事锤一下你的胸口,让你感受民族危难时的悲壮和豪情。它只是打开一本历史画卷的边角,让你看看在历史背后最简单的东西,这些最简单的东西容易得到,也容易被炮火摧毁。电影并没有在炮火和抗争上着太多的笔墨,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明月”上。这明月是山水星辰是鸟语虫鸣,是再见时家人相聚、恋人相拥,是最平凡的生活,而至于“几时有”,只是因为不得不去守护平凡的生活。
 
       影片最后镜头穿越时空从山川到都市,计程车司机老年郑家彬步入人流开工拉客,这个蒙太奇可以说很萌。 是啊,普通人在危难时的抗争并不是要达成阶级跨越,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靠双手挣口饭吃的和平年代。 “明月几时有"为什么用“几”不用“何”,因为“何”是平声啊,而这部影片的韵是昂扬的。

      所以这电影,你想象成像《投奔怒海》那样严肃的历史剧情片来看,肯定是有问题的。不妨当成许鞍华式的港产片,用带一点小小诙谐的“明月”去化解“几时有”的愁。所以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在“明月”,而不在“几时有”。

    另外,很开心见到了导演本人,当主持人问起下面是否有导演的粉丝的时底下响起了一小片掌声和欢呼。她似乎有点羞涩的歪了下头,大概心里觉得,原来我这个老年人也有粉丝啊。我想其实想说,导演尽管你还是一身黑色打扮,但你一直是华语电影中的明月。

 3 ) 文豪多逃兵,村妇真烈士。

1

电影第一部分,一群文化人和大学者,在香港当地游击队的帮助下,逃出了沦陷区。电影的最后,一个“自私自利“,为了房租连两块糕点都舍不得给人吃的姨太太,为了革命情报牺牲了。

在我看来,《明月几时有》和《色戒》其实没有巨大分裂。方姑娘只是王佳芝的变身,她的革命热情没有送掉自己的命,送掉的是她娘的命。

王佳芝投身“革命”,是因为那次舞台演出后的掌声,是邝裕民台下的一声呼喊,她乱世飘萍的身份需要抓住一丝存在感,用生命演出弄假成真的戏码。

方姑娘在营救茅盾的过程中被李二黑看中,入了坑。一部分是她文艺女青年的家国情怀,一部分是营救行动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被霍建华拉入坑的春夏呢,一半是家恨,一半大概是霍建华的美色吧。

王佳芝的女性意识战胜了一切,爱也好欲也好,她用肉身和革命的洪流撞击,丢了命。温柔的男导演李安没有张爱玲那么cynic,结尾他让易先生流了泪。

许鞍华是女人。

看《明月几时有》,脑子里一直翻出《千言万语》里李丽珍的阿凤,为了爱情参加民运,最后逃不过被骗被玩弄。她从情人的车猛地跳下来。

女人没有文人温柔,女人不怕死。

2

李丽珍那年33岁,演少女还藏得住。可是周迅已经43了。

革命者需要年轻人来演,电影散场一直在脑补,这个角色是不是该找周冬雨(小周迅),又或者马思纯,更适合头脑发热的女文青形象?年轻人有热情有热血,说好听是理想主义,说难听是冲动任性没脑子。方姑的妈说,杀日本人的都是英雄豪杰,哪是你这样子的?

她说对了,真正的英雄豪杰,不是她女儿,是她自己。

叶德娴那句台词,不疼,没有第一胎疼,太催泪了。

每个母亲都是英雄豪杰,为女儿都不怕死。

母女两同提女主角的话,肯定叶德娴赢面大。

3

霍建华和彭于晏。

一阴一阳一文一武,一个搞特务一个打游击。

未必彭于晏演技好得多,两个人都恰到好处。霍建华不露声色脸(面瘫脸)也很符合角色的,并不出戏。

但彭于晏太占便宜了。李二黑就是武侠小说里的绿林好汉吧,空空儿精精儿,打不死星人,太浪漫太动人,简直是对“革命“的彻底洗白。

我们脑海里的“革命”不是早就被李安颠覆了吗,被王力宏和庹宗华们幻灭了么?许鞍华又把最初那个浪漫英雄找回来了。

所以,招募周迅入队伍那场戏,看起来一点不让人讨厌。

拉人家下水陪自己去做不要命的活,罪过啊罪过。可是他来做,随便换个姑娘大概也会同意吧。不是为情为爱,不是王佳芝对邝裕民的那点小心思。就是傻乎乎的那点理想主义。

但理想主义有用吗?英雄情结有用吗?亲娘都被自己连累死了。

死掉的又何止是叶德娴和春夏们。

抗战里的一个个游击队员,他们的生命是否真的在改变历史洪流?

那些成千上万的可歌可泣浪漫故事,对战争的大趋势到底有没有一丝作用?

和美军两颗原子弹相比,烈士的人命算什么?

看完《色戒》觉得,一切皆虚妄 。

可是这电影又在说,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就是,命其实不重要,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才重要。

这个才是中国文人情怀吧,虽然这种情怀好像只在书里见过。

所以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彭于晏埋完汉奸的尸体说了句,

很快会见面的。

生死置之度外,文人最爱写的武侠风骨,都给李二黑一人了。

4

梁家辉的说书人,可以对应《千言万语》里的说书人。《明月几时有》是《千言万语》的姐妹。

想起了有趣的周边:内地出《千言万语》盗版DVD,居然自行把开篇那段讲香港民运的说书人戏减掉了。

盗版商真TM有觉悟...

5

有说结构烂的观众。蛮想问下,看不看卷轴画?

一边铺开一边观赏,看完前面看后面,前面的又卷起来了。

这电影就是卷轴画。

大文豪开篇,老出租车司机结束。

香港沦陷了,文豪逃得最快。

留下小百姓们抗日。

不想做英雄的母亲,为了想做英雄的女儿,成了烈士。

到最后,抗日英雄还在开着出租车。

 4 ) 明月里的复杂滋味

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阅兵式大肆炫耀武力的2017年7月1号上映,本身就有了足够咀嚼的味道。
电影把诸位人物性格尽可能多地呈现出复杂性,日本宪兵队少佐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也给人带来哲学的思考:
对于东亚列国来说,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精神如师如父,而在明治维新后迅速成长的日本,与古老衰落的中国之间角色迅速转换。而对于喜爱中国古诗词的少佐来说,执行命令侵略中国,内心的复杂几乎可以比拟为弑父。再加上最后他以类似父亲的角色,刀砍李锦荣为他完成成人仪式,这又是一个轮回:我们完蛋了,你们的明月就在天边。
而在情节上,计划袭击宪兵队那一场,刘黑仔买通喂狗人、把墙壁炸开的莽撞理想主义,还有最终放弃时的颤抖感,设置这些对推动剧情没有太大帮助的细微情节,放在这种需要明辨大是大非的电影里已经非常可贵了。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看年轻男孩耍流氓打架很过瘾,不过还是要承认,彭于晏演戏真的用力过猛。但是谁让人家长得可爱呢,所以看见他咬牙憋气时候,你不会生气,只会在心里高呼:老公加油!

 5 ) 明月几时有,头轻脚重,名不副实

首映第一天,带父母一起看电影。许鞍华导演作品,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1.剧情节奏全程松垮,头轻脚重 上映前的宣传一直围绕着救援受陷文人和家国情怀展开。可是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花不余一小时的时间便拯救了800文人(以矛盾为缩影),想展现时代文人秉性却弄出了一丝迂腐懦弱,想表现如履薄冰的港人生活却用吹灯细节弄得太过刻板,想表现游击队斗智斗勇却又把英雄脸谱化的过于严重。只身进入日军宴席射杀军官,随口就来的变装与日语,不免过于刻意,和抗日神剧桥段雷同。 后导演花了一个半小时来表现三个主人公的家国情怀。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老母亲间谍被俘而造成一条地下线组织陪葬,而女儿舍孝义成大义的故事。然而导演耗费太多时间在细节,反而情感串联不流畅。 春夏被捕莫名其妙,我并非不知道她与霍我并非不知道她与霍建华传情报的情节,只是觉得情节的处理上节奏叙述有点奇怪。关于大组的意识流,是对于他在结尾处与获得交流不太理解,他首先砍了霍建华几刀,之后又表达了自己的父亲曾经对自己的成人礼,心中有凄凉愤怒,还有不平,说的也是真情实感。之后出门便是一声枪响,可能是我的水平太低,我的确没有理解,。药店接头人被抓,这是必然的事情,我只是觉得对于这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处理又太过的一笔带过。 即使不苛责情节逻辑,也太过生硬,味同嚼蜡。完全没有使观众进入情境,既无大悲,也无热血 评论里有人说我看不懂电影,你认真看了两个小时,我也认真看了两个小时,我只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来表达对这部电影节奏的不满,我自然不比导演系专业出来的大导演,也知道许鞍华导演的大名,但是即使是大厨做的菜,我的味蕾的真实感觉,不可能因为厨师的知名度而有所改变,我承认我的评价是主观的,但是每一个人的评价难道不都是主观的嘛?电影本来就是一种艺术,谁可以用计量或者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数学的分析统计来自分析他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在我看来,那些打五星的四星的,也是主观的。是有我们这样的人存在这部分,这部电影的评分,才是均衡的。 2.角色脸谱化,形象不鲜明 前片对茅盾的刻画,除了文人气的外表,一点心气和傲骨都没有体现出来。却显文人酸腐怯懦,有些遗憾。(蒋雯丽演技好评) 周迅的方兰,从老师到中队长的切换,只是一瞬之间。没有铺陈交代,便从黄花闺女切换成一张如寡妇般的面容。坚毅不足凄凉有余。在电影后半段,周迅的角色一直抽象,除去救母亲的无奈,没有立体感 彭于晏的刘黑仔,从拿枪以及吃饭、手上的黑灰,细节很是尽心,日语也算不违和。角色最大的问题还是脸谱化的英雄人物,有几秒觉得是从湄公河穿越了。人物设定没头没尾,说到底不太像游击队长,倒像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卧底。 霍建华...霍建华的李锦荣就如整部电影的问题一般,头轻脚重,做潜伏者的正事电影两三分钟带过,没头没尾。倒是在烤肉聊古诗词上面笔墨过重,生硬点题明月几时有。另 我有一点不明白,一个教大佐中文的老师全程对话都是你日文我中文的对白态度无比违和。想到了曾经他来了请闭眼里饰演的美国毕业高材生和老美对话全程中文的装逼脸。即使过不了语言关,配音也是好的,对对口型呀。以后,我再也不夸霍建华敬业了。比起刘黑仔的脸谱化,李锦荣在电影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平面,太不立体了。 客观上说,现在看来霍建华上个月入围金爵,而彭于晏没有入围,我觉得有点........可笑了 全剧感觉只有女主母亲的演技和角色可以欣赏了 3.重头戏一笔带过,用神剧情节撑满了两小时片长,想表达的太多反而连故事都没有讲好,一个典型的包装在主旋律下圈钱的商业片,想要做大格局里的小切口,结果格局没做大,故事也支离破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很是失望 ........................................................... 最后补几句,我的电影观看量的确不算非常多,但我心中对于鸡肋平淡如水与静水流深之间还是有所区分的,我亦是一个电影爱好者,观看完一部电影之后,无论是浅薄还是深刻,这都是我真实的看法,我觉得一部电影不应该因为优秀的演员或是导演,而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参不透的情节都有合理之处。我理解有一些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惊为天人,或是觉得我的评论太过浅薄,这都正常,如果你们觉得好,可以自己发表影评,没有必要在这里对我的个人进行攻击。就像是你我同时吃了一块榴莲,我觉得他是臭,你觉得它是甜的,这都是我们真实的想法,没有必要为难彼此。

 6 ) 许鞍华的几何题

大佐问锦荣“几”与“何”的问题。可惜历史并不是非平即仄,也不是这样一道几何题:在家国面与个体面之间填上日常细节与私人温情的辅助线就能得解。

许鞍华试图聆听战火中的个体声音,进而复现家国史中的私人史,大画面里的小细节,意图与努力都看得见,然而在执行层面却困难重重。演员不在一个层次上演戏,观众的情感进进出出无法完全投入。由于剧本本身的局限(见//m.douban.com/movie/review/8643107/)和或许存在的剪辑问题,多数人物流于脸谱化。虽然终于不是“手撕鬼子”大义凛然的脸谱了,但“先让英雄救猫咪”有时候也难免露出套路。结构和节奏的问题很多人都谈过了(也不乏辩护者),这里只写几个感受到用心的有趣细节:

一、

方姑两次朗诵或默诵茅盾的《黄昏》都以“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开始:

風帶著夕陽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無數跳躍著的金眼睛攤平為暗綠的大面孔。

  遠處有悲壯的笳聲。

  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過一次的風,忽然又回來了;這回是打著鼓似的:勃侖侖,勃侖侖!不,不單是風,有雷!風挾著雷聲!

  海又動蕩,波浪跳起來,轟!轟!

  在夜的海上,大風雨來了!

在影片中这段先渲染“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又点缀风雨飘摇之悲与逐渐浮显的革命冲动与朦胧希望。然而这其实是茅盾原文的末尾,前文太阳的热血宣言被省略了,“被风带走了”:

哦,哦!我已經盡了今天的歷史的使命,我已經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現在,現在,是我的休息時間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卻也是我的新生气快開始了!明天,從海的那一頭,我將威武地升起來,給你們光明,給你們溫暖,給你們快樂!

影片中的人们等待的却并非是这高呼的太阳及其绝对的光明,而是“明月”的温柔救赎。这是许鞍华以香港视角对中国革命叙事的回应。影片中的“抗日”并非以家国为感召,而是以素朴的个人情感:爱、恨、恐惧与这些情感的共享为起点。说如何“恨日本人”却不必说如何“爱中国”甚至“爱香港”。茅盾的文学魅力于香港文艺女青年也是感官式的而非国族寓言式的。游击队员白日撑起突黑伞,面上带着预备就义的肃穆神色引知识分子过关,本来是很突兀不可信的(这种举动不是更容易遭来盘查?),但联系香港近年本土运动的语境,好像也不是那么难解了。若说真要以战争叙事呼唤某种“认同”,恐怕不是或至少不仅是许多人嘲讽的“献礼”的无奈甚至谄媚。这其中或许蕴含着某种不以本土立场为执念的本土性。

二、

方姑为了参加婚礼穿了旗袍做了妆发,拎上白色小坤包,却在赴宴前先去与未谋面的同志会合,光彩而雀跃地迎接她的革命初登场。再残酷的革命都有喜气的那一面。

三、

锦荣虽是国文老师,服装与饮食习惯都是西式的,带出香港的殖民前史。刚出场就大谈“法式焗蜗牛”,给大佐烤的羊小排似乎也是西洋口味。他给方姑的生日蛋糕与刘黑仔的眉豆米粿形成对比,前者方姑没来得及动口,后者则与刘分食,成为进入地下工作的味觉盟誓。

最喜欢的还是黑暗中方姑和母亲餐桌上那一盘金瓜。日常的贫瘠与丰饶都在其中。

四、

方母在阳台上久等方姑不至。镜头随她转回室内,带过角落的盆栽开了红花。

这是很骄傲的,一个人的从容。

 短评

看来传情报还是得靠屁眼儿🙂

8分钟前
  • t0psh1t
  • 还行

许鞍华的戏就像森林一般,伫立着一个个枝枝叶叶的人物,平淡无奇之下却极美极摄人极富交流感。客串的明星之多堪称一部香港版建国大业(还看到卢巧音王菀之叶德娴梁文道你能信),表演没有惊喜却也都在水平线之上,值得看。

13分钟前
  • 木一
  • 推荐

梁家辉的设定是最好的部分。抖动的嘴角,嚅嚅喏喏,曾经腥风血雨,如今也得靠开出租为生,躲在世俗的街头巷尾,谁又知道他的过往。从细部切入,从细部结束。但是主体故事的气质互相冲突。你说有主角,它又是群像;你说反高潮,部分又故意悲壮;你说它塑造悬疑感,但没有任何需要解谜的内容。感受奇怪。

15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打一星的,你们真的有认真看吗?

17分钟前
  • 二十一杯酒
  • 力荐

角色多、故事平其实都可以接受,因为许鞍华擅长的那种普通人之间的感情互动倒是都还在。但叙事去政治化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物动机缺失啊,导致观众看待整个片会感觉像都市传说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共情。一个左派电影不应该只是都市传说啊。演员基本不入戏,演得好的好像只有叶德娴和永濑正敏...

1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人常在,月就常有。喜欢两组蒙太奇:方太太走了,下一个镜头是方太太种在阳台红红绿绿的瓜果蔬菜;方姑踮起脚看海的远处,下一个镜头香港今日的夜景灯火通明。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明月几时有》里最喜欢的两个地方,已经成为游击队中队长、历经枪林弹雨的周迅,在放弃营救母亲后,独自坐在屋中,屋外是慢慢暗下去的深蓝大海,她喃喃背起了茅盾的诗,上一次背这首诗时,她是一个时髦女文青,热爱左翼文化,那时有太多这样的文青,被文艺和时代推动,懵懂无知地走上一条刀

23分钟前
  • 绿妖
  • 还行

难以评价,但确实质量上乘。

2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这样的题材,香港男导演们拍不出,只有许鞍华还在坚持,并拍得细腻克制。动人处,是周迅放弃救母后突然蹲地恸哭的一个远景;是叶德娴颤颤巍巍的可爱和挺身而立的沉静,以及与鲍起静两只老港女再度同框;是霍建华无法兑现的拥抱与彭于晏不诉离殇的诀别。它是悲的,又予人希望。江河万里有缘再见,珍重。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電影結束,共響起了四次掌聲,為目前本屆所看影片之最。不說那些虛無的主義,只說尋常百姓對和平的嚮往,因貼近我們的市井細節與智慧而笑,為理解萬歲與捨生取義而哭。周迅依然出色,全片最佳表演來自葉德嫻。#SIFF2017#

34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可能之前打了一堆预防针期待过低,反而没有预想那么差。不过确实很无趣,主旋律文艺化,或者是艺术片的方式讲抗日,少见,但也确实缺少大众看点,不被喜欢也就正常了。叶德娴都是亮点,表演和角色都很丰满。梁家辉的不动声色也很棒。朋友都说王菀之很差,虽然不认识她,但真是差到一眼就认出来,厉害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从电影整体的剧作结构上,它用第三人称视角来讲故事,留白了很多,故事整体上的前后逻辑也需要脑补,但从每场戏小的技巧上讲,它又是很类型片化的叙事技巧,每个故事段落之后做到了节奏的起伏。它用第三人称讲大的时代背景下,一群被遗忘的小人物,用充足的细节塑造一个时代的质感,很有诉求。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这不是一部炮火连天的战争片,女性导演的视角下,是那场沦陷中不同人的选择和去向。最令人感动的几场戏集中在周迅饰演的方姑身上,与母亲告别的倔强,放弃救母时的难过。整片虽有瑕疵,但周迅与叶德娴的表演就已称得上五星了。

41分钟前
  • 吸橙
  • 推荐

叶德娴给周迅那把伞时,便一下子进入到故事里去(叶真是好演员)。想方姑一人,大时代之下,是个人内心的痛楚,所爱之人都一一离去,明月虽已升上天空,所照之处空空茫茫,江山大义之下是人情的无所依傍,这是我觉得电影尤为动人之处。

46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死不重要,不要连累队友啊” 久石让配乐恍如《悲情城市》,历史与革命的故事,让观感介于《黄金时代》和《十月围城》之间。逗比彭于晏,叶德娴更像主演,好久不见周迅,霍建华终于有超过5个表情的表演了。最后的平移镜头,串起古今,不同的香港,一样的情怀情绪…

4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许鞍华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拍一部“大片”,我简直不相信这部电影真的出自她手笔。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故事线索,那么多可有可无的人物,删掉春夏、霍建华、蒋雯丽,或者其他许多角色,对故事主线有影响吗?或者说这部电影有所谓的主线吗?叶德娴演技恐成唯一看点:)

53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明月几时有》,非常许鞍华。大时代,小人物,对敌对友,对国对家,喷薄的情绪,却表达得细腻克制。一部难得演员演技齐在线的电影

55分钟前
  • 费布勒斯
  • 力荐

二刷,“死不重要,不要连累队友”的中心思想概括的很好,许导放弃了擅长的小格局,但有其一贯风格,透过不同事件刻画女性之余转写家国,前2/3剧作相对完整,后面完全散掉,个别角色没有存在价值。幸有叶德娴撑场,串起后半部分,其他人表现不突出,最差不是霍建华而是灾难性的王菀之。

5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许鞍华用生活的平淡之鞘包容抗战的激情之刀,感觉比“黄金时代”要好,拍出了乱世中的市井气息。小人物抗战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然而却比任何主旋律都更贴近真实。遗憾的是三位主演的演技被配角吊打得无比惨烈。PS说许鞍华不懂宏大叙事的人是没看过“投奔怒海”吧...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电影院# 喜欢的演员和导演一个个年华老去,灵性不再,即使如此也要珍惜在大屏幕上和他们倒数相会的日子,因为我也不再年轻,不知道下一次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他们,徐杰曾说观众是喜新厌旧的,很多演员上了年纪都没有戏拍。是这样的吗,也许固步自封的我,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了吧

58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