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

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马虎,梁正双,张锦新,孙岭峰,郭忠健

导演:许慧晶

 剧照

棒!少年 剧照 NO.1棒!少年 剧照 NO.2棒!少年 剧照 NO.3棒!少年 剧照 NO.4棒!少年 剧照 NO.5棒!少年 剧照 NO.6棒!少年 剧照 NO.13棒!少年 剧照 NO.14棒!少年 剧照 NO.15棒!少年 剧照 NO.16棒!少年 剧照 NO.17棒!少年 剧照 NO.18棒!少年 剧照 NO.19棒!少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30 01:43

详细剧情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少年们能否逆风挥棒,叫板自己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不止于棒球的“边缘”中国生存战略

在很多预设中,《棒!少年》会是一个苦情励志的故事,一个青少年正能量燃片,一个中国的“甲子园”,大陆的《KANO》,一群咸鱼的成功学……

不,《棒!少年》不是这样的电影。

尽管早就知道故事梗概,也早就看过别人的影评,《棒!少年》还是扎扎实实的突破了我的各种预期。也值得整理下前前后后的思想,再聊多一点。

强棒天使项目

《棒!少年》取材背景是中国第一支公益棒球项目——“强棒天使项目”,该项目由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与时任中国棒球协会常务副主席李高潮、中国棒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张锦新等爱心人士发起,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推出,主要针对困境儿童进行公益救助,主要资助对象为全国范围内 7-9 岁困境儿童。

被资助儿童以集中培训的形式,通过专业的棒球技能获得职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就业机会。截止到 2020 年11月,项目共资助困境儿童80名,共有 67名儿童在基地参加集中培训。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个省市地区包括6个民族。其中男孩 41名,女孩 26名。年龄最小的 7 岁,最大的 14 岁,其中少数民族占 75%。

主角之一马虎,就来自宁夏西海固,是张承志笔下陕甘回乱被镇压后的流放地,历来民风强悍不羁。在故事中一晃而过的,还有藏族等少数族裔的孩子。在影片播出后也有媒体关注了强棒天使队来自大凉山彝族的女孩。

另一个主角梁正双,来自河北农村,父亲病逝母亲出逃,留下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兄弟,更健壮的哥哥送了人,留下他与穷困的伯父生活。

从贫困地区募集队员的做法,在中国体育界并不稀罕。国内也有不少招募贫困球员的棒球队,但是只看贫困条件,不问身体素质的,据说强棒天使是第一家。这一点也是这个故事值得书写的地方。

中国棒球这几年

看电影时想起了12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万年亚洲老四中国国家队延长局8:7逆转胜中华台北队,夺得中国棒球奥运史上首胜。本来这场比赛之前的几场比赛,中国队拼尽全力还是输的很惨,中华台北是唯一有胜算的一局,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中国队紧咬着不放,居然打进了延长局,然后突如其来逆转,当年真的在办公室里被惊到跳起。全国所有棒球爱好者应该都炸裂了。

虽然在当天央视体育新闻播报里只占了一条滚动新闻,对于所有中国棒球人和爱好者来说,不亚于整个奥运会最有价值的一战,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队最最难忘的一场比赛,随后的2009年WBC,中国队再度完胜中华台北。这是中国棒球最高亮的时刻。 稍微聊几句这几年对中国棒球的个人体会。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保证准确哈 中国棒球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还是有一定市场,尤其在大学和军队等体系内,人气不输篮球,中国棒球的国际排名应该也远好过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只是受限于棒球规则、运动场地等限制,解放后渐渐衰弱,民间发展一直欠缺火候。

尤其对比东亚地区棒球运动根基深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中国棒球的基本盘子太小,所以即使不断进步,还是坐实亚洲的万年老四。

中国职业棒球最好的时光大约是2000年至2008年。因为北京奥运,体制内资源加码多少雨露均沾,开放的大环境又引入了不少外资机构支持。在上海浦东建起的新棒球场以日资公司康贝命名,cbl联赛的赞助商有佳能等。2008年之前,Cbl联赛发展向好,最好的时候,电视台有联赛现场直播,现场有售票观赛和观众互动,还曾请到安达充为cbl绘制过宣传图。

正因为有此前数年的积淀,才会有后来奥运和WBC的胜利,也只有了解这些背景,才懂得这两场胜利的珍贵,以及之后中国棒球被荒废是有多可惜。在电影院里想起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忍不住想哭。

在北京奥运开幕前,棒垒球已被宣判取消奥运资格。2008北京奥运是最后一届有棒垒球的奥运会(至少当时是这样。)这意味着棒垒球在中国体制内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

两次历史性的胜利,不足以扭转中国棒球既定的命运。

体制内资源支持骤降,奥运之后的CBL中国职棒联赛急速萎缩,只剩下上海北京天津广东4支球队。体制外,各地棒球场次第消失在08年开始起飞的房地产热潮中。北京奥运前脚结束,后脚五棵松棒球场就被拆除。(我们还记得当年对中华台北战击出致胜一击的侯凤莲在比赛结束后伏地亲吻球场的样子。)随后是上海的浦东康贝棒球场,昔日为了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建造,还崭新的康贝棒球场被判定利用率不高而拆除改建成三林体育中心。(详见《关于一座棒球场的记忆》)周围世博板块的房价从1万多已经飞涨到8万以上。上海金鹰队主场先是被迁移到偏远的闵行交大球场,再后来在上海连赛场也不设了,四支球队拉去无锡集中几天封闭式打一打,一年的职业联赛算办过了。

同样失意的还有投资培育中国棒球市场多年的一些外资企业,在《棒!少年》里,强帮天使队南下广东中山,在当地的中山少儿棒球场冬训,球场周边都是新建住宅楼工地,打桩声不绝于耳。带有明显口音的画外音传来:1000多万的投资,才几年就拆了。(据熊猫棒球的朋友说,这里说的是中山的少儿棒球场)

剧中的孙岭峰教练,是前中国国家队队长,北京猛虎队的元老。如果放在日本,同样地位的退役球员可以回聘当职棒教练,在职棒体系内继续发光发热,像金本知宪,王贞治;也可以去作体育解说,也可以去高中大学社会人棒球体系之间挑选自己喜欢的位置,比如最近刚刚退役去高校大学棒球执教的铃木一朗,甚至尝试进军娱乐业,像板东英二、太田幸司……

可是在中国,孙岭峰这一代职业棒球人,青春都献给了棒球,干了大半辈子棒球,人到中年了,眼下刚刚有点起色,就像那些棒球场一样,被呼啦一下又推倒铲平了。

没有人为你准备后面的路。

该往哪里去,是否还要坚持,这些都是每天摆在面前切切实实的问题。说实话不是一个业余棒球爱好者可以想象和体会的。

《棒!少年》记录的,不光是少年的困境,也是中国棒球人的困境。

普遍的“边缘”中国

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棒!少年》所记录的,中国社会各种意义上的“边缘”,不单单属于棒球或底层人群。 体制内外、城乡二元,构成中国社会结构性的资源分配差异的客观现实。一不小心,谁都会或多或少的体验过边缘化的处境。事实上,二八原则也好,马太效应也好,在资源无法覆盖的“边际”,就有向下的螺旋。 农村社会的资源枯竭,导致家庭秩序无声崩塌,进而生发出拐卖妇女家庭暴力留守儿童等诸多弊病。无力改变现实的马虎父亲,沉溺抖音快手,寻找被看见被承认的满足,可是换成北上广深天天996内卷的社畜,谁比谁更好一些呢? 这种日常存在于主流视线之外,被熟视无睹或者说有意无意忽略的“深渊”,在强棒天使队的故事中只展露了冰山一角。 导演没有刻意的煽情引导,也没有回避,在中国的语境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让一切被看见。

破局

等到这几年,棒垒球又宣布重回奥运(本该是今年召开的东京奥运),中国棒球早已不是2008-09年的中国棒球,,一边是被釜底抽薪,荒废了12年的职业棒球人,一边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强棒天使计划”在帮助困境儿童的同时,对中国棒球事业也未尝不是一种自救和破局。

借助慈善公益项目的资源,向下帮助困境儿童,向上为中国棒球布局储备,当下则制造抓手,向体制内外,国境内外寻求资源和生存空间。在没有人预备道路的荒原上开垦道路。

这本质上是一门生意,一种商业模式,中国语境下的生存战略。生意不能只有慈善,也不会完美无瑕,所幸《棒!少年》也并没有那样去拍。

按照孙岭峰和张锦新谈的构想,这些孩子将成为中国职业棒球的第一代。强棒天使的球员可以依靠棒球在义务教育体系内得到晋级加分,更优秀的可以有免试读大学的机会,有机会进入国家队省队走体制内路线,也可以在体制外的中国棒球市场活动,再不济就转化成自己的员工。

但这仅仅是规划,还有太多空白需要填,任何不确定因素都可能是致命的,球员的学籍落户问题,日常教育管理,训练计划,比赛规划、基地……都只能靠自己解决。影片记录了棒球基地的两次被迫搬迁,搬迁的主要原因,和2017年北京大兴火灾事故后的北京郊区大规模市政动作有关。(2017年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严重火灾。之后北京的规划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关于青少年棒球,很容易联想起日本的甲子园。在中国,如今也有相当规模的人关注和喜爱甲子园。 不过中国没有甲子园,不具备会产生甲子园的土壤和历史传承,也没有美日韩等地稳定成熟的大环境。这也注定了中国青少年棒球截然不同的叙事。

如今中国少年棒球主要组成,和大部分体育项目并没有太大差异,体校教育、学校教育、特殊专门教育,业余俱乐部的力量还非常稀少。

在远没有甲子园的“荒原”上,第一要务是生存,要被看见,然后才有然后。

功利是难免的,甚至是必须的。

不过即使有着种种局限,我们还是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有光,土地就开始发芽,或早或晚。

成长也不是一昧的向好,一昧的光明颂赞,也有困惑,也有粗糙、暴烈、残酷丑陋,混杂着天真、软弱,各式各样的不完美。甚至到故事的最后,梁正双也没有响应他人的期待回归球场。

《棒!少年》难能可贵的地方,是没有过于刻意的引导剧情,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的呈现,依靠犀利的视角和剪辑,制造出不输于剧情片的跌宕起伏。也没有预设的结果,这样反而更有说服力,更触动人心,也更加浑然天成的好。

同样的,我也并不想把中国棒球解读的这么苦情。

即使官方支持大幅萎缩的2008年之后,中国业余棒球市场,无论从商业的角度还是从受众群体的角度,总体是在不断壮大,如野草般漫不经心又顽强的滋长。

中国看棒球、懂棒球、打棒球的人在变多,学校棒球教育的规模和渗透率也有很大的提升,MLB之类还在大陆有持续开展活动,业余的草野球队伍增加很多,各种棒球类早教,看甲子园MLB日职直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过去一起看甲子园的小伙伴,现在从事着各种和棒球相关的职业,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快乐的,充满向上的希望。

即使没有甲子园,没有球场和足够的配套,棒球还是带给很多人生活的盼望与快乐。那些棒球前辈们,能支撑到现在,坚持干着脏活累活,棒球对于他们,应该也是有着这样的盼望与快乐吧。

在影片中,孙岭峰在有一次宣传活动上演讲说,棒球是一项”回家“的运动,强棒天使计划是要为这些孩子找到他们的家,他们的归宿(大意如此记不太清了)。

对于中国棒球人来说,继续中国棒球事业就是在构筑自己的“回家”之路。

对于任何边缘化困境的人来说,转机和希望也永远在寻找“归宿”的路上。 感谢下能拍出这么棒电影的主创,感谢一直坚持着的中国棒球人们,也祝愿小朋友们未来有更好的成长。

关于一座棒球场的记忆

 2 ) 一周的集训结束时,他们下场,站成一排,鞠躬,齐声说:“感谢场地”。

2004年,退役棒球运动员李伟在北京丰台成立了一个棒球俱乐部。他去内蒙古的学校里招队员时,有个小孩跑挺快,李伟问他爸妈多高,想估测一下他将来的身高。可他不知道。他没见过爸妈,更不知道他们的身高。李伟就决定把他带回了北京。

后来队里招了很多这样的孩子 --- 孤儿、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农民工的孩子。也不单单出于同情,这样的孩子往往吃苦、皮实、肯练。可也不好管,调皮、疑心重、反骨强。杨燕勇,那个被他从内蒙带回来的孩子,前前后后跑了三次。

没钱的少交、不交。能负担的家长就交足,也算是贴补整个队伍。宿舍里很多空调是家长捐的,还有一辆车。就这么拼拼凑凑,往前走着。

李伟小时也入选过国家少年队,1988年还去过美国参加过比赛。16岁时因为打架被开除了。后来卖过菜、练过西瓜摊,收过废品、开过黑出租。90年代初还回过北京队一段,但一个月只能挣一百多,比卖菜少多了,他就彻底退了。之后,他去了美国,在迈阿密当司机。有一次他和当地的朋友去现场看棒球比赛,他告诉朋友他年轻时也打过棒球,还进过国家队。对方死活不信——打球又赚钱又风光,怎么可能大老远跑到这里来开货车?

再后来,他回国,组了这个“新星龙人”俱乐部。2010年8月,代表中国参加去日本参加世界少年锦标赛,拿了个冠军回来。

那时我刚毕业一年,做体育记者。编辑从报纸上看到这个一个他们夺冠的豆腐块新闻,说这个有点意思,让我去采访。采访之后不久,他们就要去纽约扬基队的主场观看比赛,亲眼见到挂在宿舍楼道里的那些棒球明星。

在电影院看《棒,少年》时,我想起十年前遇到的这些教练和队员,一个像极了的故事。我至今还清楚地得那篇文章的开头——Dreams are cacooned in the most unlikely places ——这些用词是我至今也做不到的,那是编辑帮我重写的。

2009年10月,全运会,在山东。编辑让我去垒球和棒球场盯几天。一来英文媒体,棒球垒球是读者感兴趣的项目;二来当时棒垒已经被投出2012奥运会,全运会多少有点“悲情谢幕”的意味。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垒、女排、女足分获亚军,好像还一起上了回国的庆功晚会还是当年的春晚,是在国内获得关注的历史最高点。我那时10岁,一场场凌晨直播看得津津有味,跟着激动,跟着伤心。

不出所料,全运会的赛场只有些零星的观众,基本都是球员的亲友。好处呢,就是采到“明星”一点都不难。96年奥运会的女垒主教练李敏宽、当年的主力投手、时任中国女垒主教练王丽红,都和我聊了好久。

印象最深的甘肃队。棒垒在中国不是那么普及的运动,但甘肃队有点传统,96那届女垒,就有三个甘肃队员。于艳宏参加了悉尼和北京两届奥运,退下来当了甘肃队的主教练。

传统归传统,投入归投入。于艳宏和队员们的针线活都挺好的——她们的球不够,她曾经在国家队的队友现在在上海、北京这样条件稍微好点的队伍当教练,把淘汰下来的球寄给她,她带着队员们缝,缝好接着用。

有一次全国比赛,在攀枝花。她们在当地体育场里跑圈,和一个当地的女人起了冲突。不一会儿对方就叫来一群人,把她和队员按在地上。

“以我们当运动员的性格,不要命也不会认怂,可我带着一堆队员,要对她们和家长交待。我忍了。”当天晚上,教练和队员们都跑到一个房间,拿着棒子睡了一夜。她怕对方再找上门来。

一个队员说,苦是真苦,爱也是真爱。她说,如果是练举重或者田径,可能早不练了,但垒球不一样。她爸已经不想让她练了,现在奥运会没有垒球了,更没有出路,就想着能坚持一天是一天。

那时我刚做记者三个月,努力让自己显得职业,采访时憋着没让眼泪掉出来。出来之后,给我妈打电话讲她们的故事,在大马路上就没忍住,哇哇哭。实习的时候采访过二环边上的FANG村,后来几年又采访过“10元店”五六十岁的性工作者、在爆炸中失去亲人的人,再没像那次那样哭过。

最动人的不是苦难本身,是苦难里的热情。

《棒,少年》里,孩子们亲眼见到了自由女神像,见了世面,打了比赛;在北京,他们的宿舍按理说不能住人,所以夜里不敢开灯,怕人看见,但最终还是不保,面临清理,片子没有交待他们是否有了新家。

没了爸妈的投手小双,因为大伯得癌症,选择回河北老家陪他,也不知道现在是否归队。片子上映后,教练接受采访,“还在尽力解决北京的学籍问题”。

小双的未来会怎么样呢?现在的李伟和杨燕勇又在哪?那时还没有微信,记者又是训练有素的抽离者。都是借口,总之没有了联系。上网搜了一下,杨燕勇有了百度词条“杨燕勇,男,中国棒球运动员。2018年8月6日,杨燕勇入选第十八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

还有来自西藏的强巴仁增,2007年开始跟着李伟练,2015年入选了MLB南京棒球发展中心,2017年和波士顿红袜队签约。新闻图片里,李伟还站在他的旁边,依旧留着一把胡子。

甘肃垒球队呢?后来的确解散了,好在各地还是有开展,队员们去了其他地方继续比赛或者当教练。甘肃也变成“省队市办”,香火还是留了下来,“2016年,国家队从全国8个省市选调了一批中青队员,目前这支国家女垒主要由年轻队员组成,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16岁,其中有甘肃籍选手8名和1名教练员。”(兰州晚报)

2020年,时隔12年,棒垒也将回归东京奥运会,只可惜中国队未能入围。

《棒,少年》不出意外地好哭。从小没有妈妈的马虎走夜路时唱有关妈妈的歌时,在美国输了比赛之后,小双一边哭一边说:我们对得起关心我们的 人嘛!?

意外的一个哭点是:队伍去广东冬训一个礼拜,那是他们第一次在标准场地上打球。一周的集训结束时,他们下场,站成一排,鞠躬,齐声说:“感谢场地”。

拼搏,团结,感恩 与敬畏。

不是所有人都会进入国家队,更少人会走进MLB,他们现在还要为学籍和宿舍奔忙、长大之后也还要和苟且日日斗争,从事着与棒球有关无关的工作,大多成为“普通人”。

可我猜,当“游侠”马虎从西海固来到北京,在小小的年纪和队友来到美国,和队友并肩战斗过之后、在大声喊过“感谢场地”,感受过真正的体育精神之后,无论未来走向哪,心底进了光,从此都不再一样。

看的是周六早上九点半场的,没想到上座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开灯之后,发现很多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看,可能很多看完之后,吃口饭,还要赶着去看上课外班。

如果疫情及时过去,这个夏天,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就要去哈佛、牛津参观游学也不一定。可我相信,对所有家长来讲,这是他们这个冬天里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也是这些孩子们这个冬天里收到最好的礼物。

旁边,依旧留着一把胡子。

甘肃垒球队呢?后来的确解散了,好在各地还是有开展,队员们去了其他地方继续比赛或者当教练。甘肃也变成“省队市办”,香火还是留了下来,“2016年,国家队从全国8个省市选调了一批中青队员,目前这支国家女垒主要由年轻队员组成,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16岁,其中有甘肃籍选手8名和1名教练员。”(兰州晚报)

2020年,时隔12年,棒垒也将回归东京奥运会,只可惜中国队未能入围。

《棒,少年》不出意外地好哭。从小没有妈妈的马虎走夜路时唱有关妈妈的歌时,在美国输了比赛之后,小双一边哭一边说:我们对得起关心我们的 人嘛!?

意外的一个哭点是:队伍去广东冬训一个礼拜,那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标准场。一周的集训结束时,他们下场,站成一排,鞠躬,齐声说:“感谢场地”。

拼搏,团结,感恩 与敬畏。

不是所有人都会进入国家队,更少人会走进MLB,他们现在还要为学籍和宿舍奔忙、长大之后也还要和苟且日日斗争,从事着与棒球有关无关的工作,大多成为“普通人”。可我总觉得,当“游侠”马虎从西海固来到北京,在小小的年纪和队友来到美国,和队友并肩战斗过之后、在大声喊过“感谢场地”之后,无论未来走向那,心底进了光,从此都不再一样。

看的是周六早上九点半场的,没想到上座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开灯之后,发现很多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看,可能很多看完之后,吃口饭,还要赶着去看上课外班。

如果疫情及时过去,这个夏天,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就要去哈佛、牛津参观游学也不一定。 可我相信,对所有家长来讲,这是他们这个冬天里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也是这些孩子们这个冬天里收到最好的礼物。

 3 ) 燃与苦交织,棒球与人生之味

初知《棒!少年》,是因为它在今年的FIRST获得了超高的口碑评分、拿下了年度最佳纪录长片奖,被一票影迷誉为“年度纪录片黑马之作”。

《棒!少年》为什么能触发不同层级的观众相同的共鸣?起初,我的猜想是棒球少年们意气风发的那一番“燃”。毕竟本片选择将镜头聚焦于北京市郊的一座棒球少年训练基地,标准的体育题材纪录片视角。

而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它根本不是一个体育题材纪录片,确切地说,它更关乎于生存处境与人生选择。球场之外远比球场之内更精彩,也引发了我另一些层面的思考。

影片开始于河北农村一片乱石林立的孤凉山岗上,坐在山顶远眺的男孩小双,即将踏上前往北京的“棒球征程”。他的大伯带他去给他的父母扫墓,临了不免嘱托一句:“你好好地干,再也别回到我们这个地方”。镜头随之切转,本片的另一个主角——来自宁夏的马虎,一脸疲惫地出现在观众面前,神色恍惚地迎接北京的夜与昼。

寥寥几笔的开篇,就精准地埋设下了整部影片的前提,我们很快便会意识到:在这座棒球基地里,每个稚气的孩童身上,也许都藏着一段叫人不忍聆听的沉重苦难。接着往下看,你会更加惊讶于,苦难将轻易、简单地被这些孩子们脱口而出,仿佛这些过往都已化成不再发疼的伤疤。

性格有些忧郁的“乖乖仔”小双是个孤儿,家里因为养不起他,把他给卖了,买家却因“个头小”的理由把他“退货”,他的双胞胎哥哥代替他被卖掉。而被视作无用之人的他,差点就被家里给埋了。小双看起来比谁都温柔、内向,心里却总是杵着一股劲。

过分外向,甚至显得有些“调皮”的马虎,同样有个不幸的家庭。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离家出走,外加父亲的不管不顾,让他的童年蒙上太多的阴影。而掩盖这些阴影的方式,就是给敏感的自己塑造一个坚硬的外壳。来基地后多次失控的表现,仿佛是他在集体中寻找自我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家庭不完整、身陷困境、需要帮助;年龄7岁到9岁;身体健康——这是强棒爱心基地的创始人孙岭峰立下的“天使救助计划”选择孩子的标准。孙岭峰18岁时就入选了国家棒球队,一直打到2010年退役。退役后,他做过江苏省队的主教练、运营过中国棒球联赛,心里仍怀揣着一份要在中国棒球界发光发热的情怀。

当然,这个基地的由来并非“情怀”二字这么简单。他在片中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金钱成本,从全国各地拉来这些挣扎在贫困线的孩子们,培养他们成为“棒球少年”的原因:

对于这些孩子们而言,在贫困的乡野和破碎的家庭里,即便能勉强生存,也难以拥有常人眼中“像样”的生活。而来到北京,别的不说,首先解决的就是温饱与生计问题,基地给了他们一个报团取暖、集体生活的家。

其中有天赋练得好的,日后有机会能成为专业的棒球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进不去的,也可以通过比赛,拥有免试就能上大学的机会。假如练得还不行,这些孩子至少也可以在成年后转化成棒球行业里的员工,拥有清晰的职业之路。这些归宿显然是原先的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这些“已识愁滋味”的少年们,他们实际上是被提前安置好了人生方向。棒球在中国是一种较为冷门的“精英运动”,在他们身上却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对他们而言,来到这里,棒球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跳板,是脱离生活的苦海、努力挣扎着游向另一个阶级的可能。

棒球,是他们来到命运的岔路口,几近于唯一的“好出路”了。

面对基地里埋藏的这一复杂现况,《棒!少年》的导演许慧晶采取了较之于一般性的纪录片截然不同的叙事模式。表面上看,这部纪录片采取的是标准的人物驱动型叙事,驱动影片前进的力量显然来自于小双与马虎这两个“互补”式人物的双线成长,兼而展现出棒球少年的群像生活,看似所有的切入点都是围绕着人物渐次展开。

但与此同时,社会问题总是会如“打游击”一般出现在片中各个叙事节点上,让观众意识到小双、马虎与其处境的复杂性,并从他们情绪起伏激烈的日常生活里发散出多个层面的议题——包括对强棒爱心基地运营方式与工作方法的观察与反思,中国城乡图景的迁建变化,棒球与人生命运的关系等等。

这些在叙事中不断游动着的发言位置、视角切换,常常以硬切的剪辑方式快速地将零碎的信息点抛出,灵动且充满巧思。这让它在叙事的切面上显得更为宽泛、散落,着力的点也更多。

《棒!少年》以此清醒地提示着我们观众:即使纪录对象是一群简单纯粹的孩童,他们身上也可以暴露出诸多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关注的问题。

来自社会现实的阴影,确实在少年的身上随形。在片中,马虎的成长线比小双更为清晰、完整,性格的张力也更引人关注;但我却着实更关注于那个常常在角落里沉默寡言又心思细腻的小双,并因他而心痛了好几次。

《棒!少年》最让我百感交心的时刻,就来自于他们最后在美国比赛时输球后的一幕——小双哭得情绪崩溃,马虎拿着汉堡上前安慰,却进一步引起了他的自责。他懊恼于自己辜负了所有予以帮助的人,当马虎进一步和他说“之后有的是机会”时,他说出了令我震惊的一句话:“机会只有一次”。

令人难以想象,这句如此决绝的话,出自这么小的孩子之口。而也正是在此刻,影片此前不断构建的“宁夏与河北的乡下 - 北京 - 纽约”这一对仗严密的“三城记”结构,被推向了情感上的顶峰。

我们会突然发觉,无论是小双还是马虎,他们在经年累月的训练后,都早已不是自己初来基地时原本的样貌。在城市中,棒球运动的燃、学校教育与集体生活的优越,改变了他们;最后漂洋过海到光鲜的纽约,在那里生活、比赛的时光,也改变了他们;而回到家乡,回到自己原先的家庭中,那个连破败都难以形容的环境里,三方图景之间的巨大落差,窘迫、贫瘠的现实又一次压得小双透不过气。

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在小双此后的抑郁与痛苦中变得无比扎心,他的面前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而这道开放的难题也在影片的最后摆给了观众。

令人欣慰的是,《棒!少年》所拍出的运动之燃,并不在于棒球训练过程里的“自然而燃”;所直视的现实之苦,也并不在于少年们身世的苦情。这些层面之上,它更想让观众真正看见的,是这群少年他们奋力改变自身阶层处境、“叫板命运”所迸发出的冲劲,以及需要忍耐的艰辛。

棒球少年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要选择棒球作为一生的志业,那么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也才刚刚开始。但也正如只有食用苦楚之物方可体验的“回甘”,在这条他们改写自身命运的必经之路上,苦终究会成为成长的馈赠。

燃与苦交织,才是棒球与人生之味。

 4 ) 小双归队了,重逢的每一朵花都在含苞待放

纪录片片尾曲是张震岳、派克特等人的《再见—Hip-hop》,张震岳声音一出来即刻就被狠狠戳中,所有的情感都泵进了心里。“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我想,他们好多人,都没有机会和爸爸或妈妈说句再见吧。

马虎说,“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棒球爱心基地捡到了。” 纪录片立足于一群打棒球的穷孩子,主要人物之一的马虎,极其豪橫,大大咧咧吊儿郎当,说自己是当地的游侠,平时气焰很大,撩事斗非无不没有他。因为力量很大很有爆发力,教练觉得有潜力,但需要规制,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很棘手,不过最后应该还是收到了成效。 这种孩子其实内外反差蛮大的,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是个内心创伤很大的孩子。剥下坚强的外壳是柔软的肉体。生下他后妈妈就离开了,爸爸在外面打工几年不回来一次,马虎由奶奶拉扯大,小时候衣服裤子都是和别人要来的,平时街头霸王一样的存在,晚上却不敢一个人睡,抱着大白,在床上拉一条绳子號住被子。也会一个人哭泣,说自己就是一条流浪的狗。不知道在多少个黑得发冷的夜晚想妈妈,“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没有你的夜晚我好孤寂。”声声断肠。

真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可能缺少家人的陪伴,他不太会处理和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情绪来的也快,去的也快。虽然因为不当言语让大家有些疏远,但掩盖不了粗犷之下一颗真诚善良单纯的心。

梁正双,小双,是全队的明星投手,在美国打比赛时那俩球就是他投的,才得以让比分不那么惨淡收场。小双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孩子,由大伯抚养,家里条件不允许养活两个孩子,所以双胞胎哥哥被送去保定了,他也差点因为太瘦小被埋掉,很幸运活了下来。小双说,他想长大后找哥哥。

美国那场比赛挺来之不易的,结束后小双号啕大哭,没有拿到好成绩,所以索性退出队伍。

导演说,小双心里其实是很拧巴很纠结,大伯还是二伯得了癌症,因为他是孤儿,(妈妈丢了她走了嘛)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但被要求拿死亡证明,这个不可能搞到的嘛。所以大伯的病情就这么被搁置着…

好在一年后,小双归队了,希望他含苞待放成为一名优秀的投手。

每一天都有苦难发生啊,琐碎的生活里是各种各样的离愁别绪。如导演所说,希望真的有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们,去看到他们,给他们帮助,愿每一盏灯都被点亮,虎哥!冲!打到美国去!

(导演就很诚实,说本来想拍足球的,但拍了几个月发现没啥可拍的就拍棒球了,剪辑了一年半呈现给观众。)

希望院线多给这些作品一些机会吧。

 5 ) 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纳尔逊·曼德拉

继《气球》和《一秒钟》之后,过去一个月内登陆院线的第三部令人称快的华语电影,低迷全年的内地影坛在年末奏响强音,虽然这三部的排片量加在一起,可能都赶不上一部闻着就一股陈腐味的《神奇女侠1984》。

这部国内影坛少见的体育纪录片,找到了近乎完美的题材和拍摄对象。这是一支由功勋教练和退役国手组建成的少年棒球队,专门从贫困农村招募缺爱的苦孩子,引领他们来到北京受训,奔向职业体育之路。编导团队历时三年随队跟拍,将积攒的素材变成了这部真实质朴,又充满人情味和人性美的佳作。

在这支特殊球队中承包了八成以上戏码的,是一个名叫马虎的孩子。天赋出众,个性乖张,不敢一个人睡觉,却敢四处惹是生非争做老大,在镜头面前更是肆无忌惮,敢笑敢哭,甚至连名字都那么有戏。能遇到这样的拍摄对象,应该是每一个纪录片编导的梦想吧。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主角,让整部片子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无须煽情,一切水到渠成。

在叙事层面上,导演的梳理能力有所不足,第二主角梁正双的人物线显得凌乱,后半段如能删减一些旁枝,会让整体更上一层楼。但看罢我也曾自问,当年自己做体育电视编导出去拍片子的时候,要能拍到这么多好素材,我大概也舍不得删吧。。。

观影时还有一点令我深省。放眼整个影院,估计没几个人弄得懂棒球规则,但却不妨碍大家踏准场内场外的每个笑点会心欢笑,落幕时甚至还响起了齐齐一阵掌声。体育在中国也许是小众市场,但背后却蕴藏着普世共通的人性力量,只待有心人来挖掘。我等体育媒体人当以此自勉,“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支小小棒球队就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例子。

 6 ) 作者自述

大家好,我是《棒!少年》导演许慧晶,感谢大家对影片的喜爱与支持。希望我们的影片能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有更多的人可以关照他们的成长。孩子们成年后或许会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一名大学生或教练,每当有怀疑和否定自己的时候可以回想起这部纪录他们成长的影片,提醒他们记得年少的自己为了赢得比赛所做的努力和付出,自己是多么的勇猛、坚定和无畏,记得接纳自己过得自然舒坦一些。

 短评

很开心看到中国青年导演拍记录片的时候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长镜头,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文关怀上面。这是first影展开幕以来最长的掌声。教练说小双现在还在老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是他始终是他们的一员,一定会回来的。 ——2020年7月28日——————————————————附上豆瓣网友提供的最新的消息:小双已经回来了。他说,教练去找了他七次,他还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这么长时间缺席,是因为他在对抗抑郁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0年12月22号

5分钟前
  • wuli曜子
  • 力荐

first露天电影。映后采访导演哭了。马虎捧着帽子在一旁站的笔直,他说这是棒球队最起码的礼貌。

7分钟前
  • solar60th
  • 力荐

其实还是故事性蛮强的那种纪录片,尤其是马虎这条线索,剪辑上很用心的把他的成长和变化做出来了,会让你被这个角色的变化吸引住。相比较而言,小双这条线稍微差一些。少年棒球、穷困家庭或者孤儿、少年成长,其实这片涉及的话题还挺多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总觉得还差点,没那么清晰。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片名是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它让我以为是台湾拍的鸡血鸡汤电影。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中国少年版的minding the gap. 最牛逼的是视听和剪辑。纪录片中不多见的出色摄影,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与视觉表达之间的关系。剧情片风格的剪辑节奏很快,但不光是快,还花时间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段去丰富影像文本的意义。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声画配合的抒情段落,也很有影像魅力。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很容易过于侧重戏剧性表达(狗血)的题材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物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虎那些迷茫、孤独和矛盾的时刻,都被抓到了,这是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15分钟前
  • Unbeliever
  • 推荐

好看,一会儿野性难驯的生动活泼,一会儿原生家庭的低回沉痛,还有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激情,看惯了日韩、台湾、美国的棒球题材电影,看中国大陆的故事,第一次接触,题材很新鲜, 摄影、剪辑、声音做得很好,抓住了人物的神采,就是结尾收得有些突兀,感觉意犹未尽,事情还没说完整。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赛事希望改变命运的中国穷家庭、苦孩子,像蚂蚁一般的人生,让我想起几年前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千锤百炼》。

2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这就是First最佳纪录片?剪辑一塌糊涂。上半部以“刺头”马虎为主要叙事对象,中间又另行插入小双的故事变为双线并行。下半部流水账地记录了少棒队的美国之行、拆迁的困扰和小双的迷茫。逻辑架构混乱,主题模糊不明。是励志吗?镜头前的少棒队训练像一群胡闹凑数的散兵游勇,莫名其妙竟能代表中国参赛,被美国少年打得落花流水惨败而归是注定的结局;是慈善吗?少棒队幕后老板有商人的精明,各个发布会有商业生意的运作考量;是温暖吗?少棒队宿舍冬天暖气不足,还要被市政拆迁驱赶,令人心寒;是成长吗?马虎似乎逐渐懂事了,小双又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要努力不愿做奴隶,既不热 血,也无梦想。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许和球队一样迷茫,一样四不像

21分钟前
  • 汪金卫
  • 较差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四: 纪录北京一所私立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生存与训练,优点是导演及摄制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家里、国内外赛场多处跟拍,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为棒球事业顽强奋斗的孩子们和教职员,特别对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队员的描写与刻画深入、动人。在西宁几场放映中,感动了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获得“最佳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项奖,实至名归。 本次影展竞赛的纪录长片七部,据说佳片不少,观众反映强烈,可惜只有一个奖项。纪录片创作艰难,又没有故事片那样的广泛放映市场,影展应该对他们多做鼓励。

2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4.3/5,非常成熟的工业纪录片,记录两个贫困少年的成长来俯瞰国内目前的职业棒球生态系统。本片有非常好选题,标签也蛮多。北京、拆迁、脱贫等热门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去涉及过多的社会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两个小孩在这个大浪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的路途中,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心路历程。从多个维度去呈现小孩的成长,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成熟的商业纪录片。简单来讲,片子很好看。

2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像看了一部北野武电影,笑和哭都在不经意间。小双和马虎一出现,脸上就写满了所有的故事。

3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小双相信美国棒球联赛是他只此一次的机会,明明这么年轻,却忽然老去。马虎坚信未来的机会还多着呢,虽然终将老去,却永远少年。有人身处巅峰浑然不觉,小双却能预见顶点。有人一生困在谷底挣扎,马虎却能触底反弹。棒球让他们飞上高空触手繁华,也让他们甘心平凡亲吻地面,让他们苍老,也让他们年轻。

3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我觉得风评从来是一件奇怪的事,9.3有点搞笑了

37分钟前
  • Je
  • 还行

今年FIRST影展看的第一部,影厅掌声欢呼雷动。作为一个棒球运动爱好者也非常感动。关注了本片两年,看到成片非常开心。

42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马虎紧张地说:“我看了我自己的影片以后觉得我自己变了。”

46分钟前
  • R
  • 力荐

完成度相当高!映后教练说,小双最后还是回到基地打球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为什么会如此牵肠挂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错过这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吧……希望主创们能把这个项目跟下去,多好的题材,可以拍成《人生七年》那种……

51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他说他没坐过飞机 好啊 再也不要坐了 然后空中飞过一架飞机 他马上抬头看 一个白色塑料袋飞的很高

5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虎哥一定要打到美国去!😭

5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个人层面,这些孩子除了棒球好像没有别的出路了。教练无数次威胁马虎:不好好练就回家去。这种孤注一掷的个人斗争使人动容。和芝加哥少年队的残忍对比又让这种个人斗争显得无力。外部环境,棒球俱乐部无数次被迫迁徙:城中村改造、宿舍禁止住人、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砸、棒球场改成地产、市郊小学被拆。一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一个政策出台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补偿措施。国家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人就被抛下了。那些没有被镜头聚焦的人生又如何了呢?

1小时前
  • ann
  • 力荐

「新闻有一处虚假就失败了,但小说有一处真实就成功了」。而纪录片,就是要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它有鲜活而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个「快手」背后的真实中国。

1小时前
  • 张小北
  • 推荐

国内较少见的棒球题材,且关注到边缘/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群体出路问题。影像技法颇为成熟,素材剪接堪称最大亮点,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两个男孩都很出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却都拥有同样令人心痛的渴爱之心——夜幕里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欢闹背后深藏的孤苦,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并非套路化的“高燃”或“治愈”,导演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立场,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惊喜之作。底色并不是“燃”,而是各种意义上的“人生之苦”,家庭之苦、现实之苦、肉体与精神之苦,挨个克服。小双在美国输球时的那句“机会只有一次”,令人振聋发聩。编导以双人物线和三城记(宁夏、河北-北京-纽约)梳理出的对仗结构非常有效,能直接从球场往下穿越到机构问题、阶层问题与城乡图景,再往下则是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对马虎而言,这个世界“有的是机会”;对小双而言,这个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而无论是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