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门1995

香港剧香港1995

主演:甄子丹,万绮雯,林志豪

导演:陈木胜

 剧照

精武门1995 剧照 NO.1精武门1995 剧照 NO.2精武门1995 剧照 NO.3精武门1995 剧照 NO.4精武门1995 剧照 NO.5精武门1995 剧照 NO.6精武门1995 剧照 NO.13精武门1995 剧照 NO.14精武门1995 剧照 NO.15精武门1995 剧照 NO.16精武门1995 剧照 NO.17精武门1995 剧照 NO.18精武门1995 剧照 NO.19精武门199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7 05:04

详细剧情

  日军入侵中国后,民不聊生,乡下青年陈真(甄子丹 饰)带着妹妹小燕一起来到了繁华的上海讨生活。来到上海后,陈真当了一名黄包车夫,而小燕则进入了一间医院当护士。陈真每天都会拉和小燕在同一间医院当护士的日本姑娘武田由美(万绮雯 饰)上下班,两人渐渐坠入了爱河。陈真爱好武术,闲时经常自己照着书上的招式练习,一次偶然机会他的身手被青帮老大蔡六斤发现,于是被招进了青帮当打手。陈真很快成为了青帮第一打手,而妹妹小燕则一直十分担心哥哥,她始终认为哥哥混黑道不会有好下场的。随后小燕不幸遭到了马贼杀害,悲痛万分的陈真终于醒悟,从此金盆洗手退出了青帮。当时抗日组织精武门的掌门霍元甲发现陈真是一块练武的材料,于是加以指点,得到指点后的陈真武功进步神速,并最终为小燕报了仇。陈真感恩于霍元甲,加入了精武门。这时由美的日本未婚夫来到了上海,当他得知由美和陈真之间的事情后,决心向陈真挑战,胜者就可以抱得美人归。陈真虽然不愿意,但最终接受了挑战。

 长篇影评

 1 ) 陈真

陈真这个角色,不仅是因为他热情奔放、功夫十分了得,而且他具有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他面对敌人毫不胆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在陈真以及其他一些爱国志士在最后与日本的一位武将进行决斗时,他不屈不挠,在势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用自己爱国的志向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战胜了敌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想想当年为祖国统一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现在的中国又能出多少个像“陈真”一样的民族英雄?假如再次发生中日大战,又有谁能像他一样的英雄出现?中国始终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自己动摇,正朝着一个畸形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此举,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和血洒沙场的爱国志士不敬!人衰老病死往往是体内“五脏六腑”出现病变,人也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2 ) 两部“精武门”电影人物形象比较zz

两部“精武门”电影人物形象比较

 

王再兴

  

功夫片是世界电影史上唯一源自中国的电影类型,也是一种特殊的“影像中国”的方式。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华语功夫片经历了神怪武侠、刀剑武侠、拳脚功夫、谐趣功夫、数码特技等长期的发展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传统。从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一些香港电影人如成龙、袁和平等以个人形式在好莱坞的成功,华语功夫片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目前尚有一些变数,如到底功夫片是应该依赖“特效”,还是依赖“真打”,仍然充满争议;但有些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其一、华语功夫片虽然对西方电影具有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但“文化身份”却面临着被“改写”的尴尬;其二、好莱坞和亚洲民族电影全面介入功夫片领域,加之数码电影语言的侵蚀,华语功夫片遭遇到了严峻的危机。①要改善这种处境,无疑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努力,而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因为事关“文化身份”的呈现,正是其中值得探索的一端。

香港的倪匡先生为功夫巨星李小龙(Bruce Lee)量身创作剧本《精武门》以后,并非实有的霍元甲“第五位”高徒“陈真”即成为功夫影视的主角之一,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大众言说的“神话”——由具有武术根底的演员主演的相关作品先后总数近十六、七种之多,②其中突出地受到好评的是李小龙版、梁小龙版、甄子丹版、和李连杰版作品。这里主要谈谈两部“精武门”电影(1972年李小龙的《精武门》和1994年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在人物形象上的比较。

 

功夫片看点在“武”,或者说“功夫”;而动人则在其“侠”气。何为侠?侠者,惩奸除恶、伸张正义、不惧生死,“虽千万人吾往矣”。就两部“精武门”电影来说,在主人公的“侠”气上,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李小龙版《精武门》中的陈真,实在是一个平民身份的任“侠”者。18岁去美定居的李小龙曾经以教人跳舞谋生,并做过餐馆的侍应;1962年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振藩国术馆”最初也少人问津;1966年《青蜂侠》中李小龙饰演的加藤虽然很抢镜,但此剧终因收视率不佳而搁浅;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1970年,李小龙背部意外重创,“仰卧在床达6个月之久”(琳达·李在李小龙所著的《截拳道之道》中称)。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唐山大兄》出现以前的李小龙,实际遭遇了许多沉重的挫折。这种“出身”就比不上1982年有“国家选拔”背景、因出演合拍大片《少林寺》而一炮走红的李连杰,③然而这其中的好处是李小龙更具有了平民化色彩。其二、70年代,由于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了正确的政策,加上香港居民奋发图强,香港经济迅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与之相反的是,香港在文化上的“身份”却暧昧不明。在此背景下,成长于香港的李小龙不仅以1.71米的瘦小身躯,创立了惊世武学“截拳道”,且在上世纪70年代后,使功夫片风靡全球,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杰出类型,并使“kung fu”一词写进了多种西文词典(包括最具权威性的美语词典《韦氏词典》)。李小龙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香港人奋斗精神的成功,同时也是香港人在文化上的独立身份的“诉求”。其三、伴随东亚经济的全面崛起,海外“新儒学”文化思潮开始勃兴,探索东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儒学”的作用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李小龙的“截拳道”在武学领域对于传统思想和知识进行改造的勇气与实践,也同样不乏时代风气的濡染。李小龙在香港文化圈里长成,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修哲学,常以“水”来比喻搏击术,并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学习绝非知识之积累,而系一求知的行为”,等等,以至于“截拳道”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完全只是武学一端,而是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知识哲学,它完全能够指导人突破自我的局限,达到“自由之境”。④

虽说李小龙更成熟的作品是后来由他自己导演的《猛龙过江》、和坚持自己意见的《龙争虎斗》,但他在前期由罗维导演的《精武门》中就成功地赋予了功夫电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陈真那特有的长啸声,表达了华人多少年的悲愤!李小龙版“陈真”的两个突出特征,一是昂扬的民族自尊,一是社会底层的平民“侠”气。前者是大家容易理解的,除了在日本道馆怒还“东亚病夫”白匾,两度孤身痛打日本徒众和馆主等场面,最耀眼的场景却是一处似乎从故事主体游离出来的“闲笔”:陈真从日本道馆送匾雪耻后归精武门途中,路过一座公园,看见门外一块木牌写着“狗与华人不准入内”,经过门口的日本人更欲奚落陈真,怒火中烧的陈真腾身将木牌踢得粉碎,围观的华人无不拍手称快!(耐人寻味的是,22年以后的李连杰版《精武英雄》中剔除了这个细节)。对于陈真所具有的“侠”气,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细节:陈真大雨中奔往师傅霍元甲的下葬现场,被大师兄以锹柄猛击头部至于晕厥,才使其不能妨碍霍元甲的下葬工作。在霍元甲的灵位前,陈真数天不吃不喝。被迫打死翻译胡恩后,躲到霍元甲的墓地野食露宿,坚决拒绝师妹的逃逸劝告,不肯连累同门和“精武门”。在影片的最后一场戏中,陈真孤身前往日本虹口武道馆,痛打了馆主、徒众等,致多人死亡。日本人动用外交手段,并胁迫中国巡捕一起围困了“精武门”。不知详情的陈真从后窗回来,不顾阻拦,因不信任日本人的言行而径直走到中国巡捕房探长面前,压抑自己的悲愤,问道:“我少读书。你不要骗我,是不是我陈真走出去,精武馆就不会受连累!”电影的最后,大家都知道那个举世闻名的镜头——陈真悲愤一跃,排枪响起——一个敢做敢当、任侠使气的平民英雄,以其真率、刚烈的生命,捍卫了大众心底千年回响的忠诚与正义。

 

李连杰版《精武英雄》则有很多不同,其中的陈真更像是一个现代气质的“武者”。日本京都大学教室里对日本“黑龙会”徒众的一场打斗,是陈真第一场“出场戏”,这个“陈真”就打下了冷静、从容的基调。整部影片中陈真在对待传统(师恩、同门、民族大义等)与现代(留学、新式武功训练理念及方法等)、国家(中日国家关系)与私事(与山田光子的恋情)、对手(芥川龙一、船越文夫等)和朋友(霍廷恩、山田光子等)、苟活与牺牲(为霍元甲验尸、及藤田之死等),都展现了一个现代的武者客观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并且尊重对手的风格。如陈真闻知恩师辞世,学业未竟即匆匆回国,临行时冷静地对光子说“生长在这个年代,你我都无法选择”;陈真到日本道馆找芥川龙一比武,庄重地脱下鞋子,摆放在一旁,表明了对对手的充分尊重;与船越文夫墓场一战,狂风骤起,陈真绝不趁人之危,而是拿出黑布条蒙起自己的眼睛再战,表现了现代的公平理念。包括最后陈真甘愿以身息战,之后又远走东三省,无一不具备了一个现代式的明智武者,在明知牺牲难以避免的境遇中,从不放弃自身民族责任的可贵品质。这实质上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真正的更生希望。

虽然是翻拍的作品,情节的类同不必深究,但影片中的“陈真”在“侠”气上却慢慢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首先,与光子的关系,是李连杰版陈真在人物形象上的第一个重大折扣。因为李连杰版陈真不如梁小龙版电视剧中的“陈真”那么反叛,加上中国旧时代武术界严格的“师门”规矩,和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陈真宁可背弃师门也要与一个欺凌中国的殖民国家的女孩相恋相守,甚至于在师傅新死的坟前结庐与光子同居(这在旧时代是一种难以想像的“不敬”!),其情虽然可以谅解,其理却是有些不可思议的。⑤最后反倒是光子比陈真更“深明大义”,劝他以民族事业为重。其次,与船越文夫的关系,是伤害陈真形象的第二个重大折扣。船越文夫在京都大学教室里的那场打斗戏中头一回出场,就显出他与银幕上常见的日本“武夫”形象的不同。后船越以武术人的气节,冷对“杀人机器”藤田刚的要挟,拒绝出战陈真。他只身来到了野外霍元甲的墓地,与陈真进行了一次“切磋”,其中的对话非常耐人寻味。这段对话的原版本,大家可以在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1973年)里“林中别师”一场戏中,李小龙饰演的“李”与少林大师的对话,和海岛比武中的“李”对“韩先生”的助手敖家达的对话里听到,几乎没有二致。但最大的改变是,发问者由影片中“李”的师傅少林大师,变成了日本空手道高手;以拳碎木板、炫耀攻击力的打手敖家达,演变为了心浮气躁的陈真;更明显的,冷冷地称“木板,是不会还手的”少林俗家弟子“李”(李小龙饰演),居然演变成了称“没见过石头会打人”的日方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其实,这场著名的打斗戏,成就的并不是陈真,而是船越。后来,如船越与日本领事在下棋中关于“蚂蚁”与“大象”(喻指“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和“中国”)的一番对话,使船越这个形象更加显得隐晦与复杂。况且,日本政府派出的领事,居然会违背政府的利益取向,配合、放走击杀日本高级武官的一个普通中国人,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李连杰版《精武英雄》可能因为需要日本市场,导演也有想顺应时代潮流,将陈真改造成为一个具有更多现代色彩和“国际人”视野的角色,而不只是一个力报师仇、舍生取义的民族武术人的形象。影片在李小龙版“反日”的指向上改造了很多,原来中式衫裤、老款布鞋的陈真,成为身着日本学生服、足登铮亮皮鞋的陈真;歹毒、凶狠的日本道馆教头铃木宽,变成了技艺虽劣、心地却比较公正的馆主芥川龙一,和正义而无畏的“黑龙会”教头船越文夫;蛮横无理、枪杀陈真的日本领事,演变成了敬佩陈真、助其出逃的日本领事;甚至原版《精武门》中的同门师妹兼恋人的纯朴女孩,也演变成了深明大义的日本教育厅长官之女、京都大学同学的山田光子。反之,影片中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呢:除了陈真以外,霍廷恩沉湎儿女私情,以致淘空身体,比武场上落败于人,几无还手之力;在历史上真实地为当时的革命党奔走效力的药栈商人农劲荪,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只知纠缠于精武门琐事的“内管家”式人物;陈真不但着日本式学生服、穿皮鞋,而且在师傅新逝的时节,每天“轻松”地外出跑步,与师兄弟们“欢快”地搞新式武功训练,并在影片的最后,化装坐上小车逃走——虽然可以理解,但与原作中咏唱的“生和死都在那一念间”的快意恩仇兼情义深长的“侠”气,就有了许多折扣。其他还有同门们责备陈真不顾大家安危强出头、为查明毒杀霍元甲的凶手互相无谓地争吵、陈与霍对精武门“第一高手”位置的明争暗斗,等等,不一而足。只有那位正直的中国巡捕房探长解元魁,因咎(帮过陈真)在庭审一场中被降为普通巡捕去守大门的一幕,让人还能看到中国人的良知和责任感,使人心动。

所以,李小龙版陈真,和李连杰版陈真,并不是同一类型的角色。李小龙版陈真更像一个平民的“侠”士,兼有武学上的“王者”气象,成为香港—中华文化卓然而立的身份代言;而李连杰版陈真,更像是一个现代的“武者”,在文化上却成为一个隐蔽且矛盾的“他者”。观众常常以为后者拍摄华美、动作漂亮,都不吝赞美之辞,但《精武英雄》虽然票房不俗,终于不能引发当年《精武门》一样的轰动效应。海外有人评论的“李小龙的形象,即使在那些通常拍摄得非常粗陋的电影中,也是异常高大的”的说法,是十足让人深思的。

 

华语功夫片因为海外观众文化接受的不同,常常不得不在镜头语言上作出较大妥协,如《卧虎藏龙》、《黑客帝国》等,以至失去了以“动作”作为审美对象的饱满、漂亮的长处;此外,华语功夫片一方面作为一种审美元素已经被化入了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美国动作片,为他人所用;另一方面又面临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武士》、和泰国“《拳霸》系列”等的挤迫;兼及明星渐老,⑥年轻一辈如吴越、吴京等,扮像虽然清俊,但缺乏更多锤炼,于“侠气”和“底气”上都显得不足。中国功夫片将往何处去?有人提出华语功夫片如果想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质和类型优势,首先还须“面向本土华语观众”,⑦倒不失为考虑问题的一个实际的基点。

 

注释:

①石川、钟瑾:《中国功夫片:全球化时代的东方文化使者——“中国功夫电影对世界的影响”论坛侧记,《电影新作》2005年第5期,第51-55页;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风格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1-25页。

②“陈真”影视先后主要有:李小龙版《精武门》(1972年,英文名称《Fist of Fury》)、梁小龙版20集电视连续剧《陈真》(1982年)、李连杰版电影《精武英雄》(1994年,英文名称《Fist of Legend》)、甄子丹版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精武门》(1995年)、石天龙版电影《精武真英雄》(此片又名《陈真》,海报上写的2004年,但有人估计实际上拍于1997年左右,可参见 http://www.brucejkd.com/shop/view.asp?ID=205)。成龙版1976年电影《新精武门》因为写的是陈真“死后”,尚不包括在内。如果再加上相关的“霍元甲”系列,则主要还有:黄元申版20集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1981年)、赵文卓、吴越版30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2000年)、李连杰版电影《霍元甲》(2006年)、以及最新的郑伊健、陈小春版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2007年)等。

③李连杰在2007年4月27-28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李连杰:我的私家故事》访谈中,曾坦承当年因是国家队优秀队员,有很多机会可以和国内外最高领导人直接交流,甚至提出属于私人性质的“工资级别”等要求。

④多年以后的评论界称截拳道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搏击术,并“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时说的‘以无法为有法’,后两者则是‘以无限为有限’,而这两句指导截拳道修习者的警句,不但表现了东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体现了香港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说,它是一种时代与文化的产物。……”,“这种快速击倒对手的拳击术,在李小龙眼中不仅是一门搏击术,更是一种人生观或处世观。”yifan1415:《李小龙的一生》,“和讯博客”,http://yifan1415.blog.hexun.com/

⑤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585、587页;刘汉杰:《把式房的乡村属性与入世态势——以沧州武术为个案》,《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9页。

⑥《导火线》2007年8月初公映以后,甄子丹透露自己身体被伤痛纠缠,顶多只能再打两年,以后将转入幕后当武术执导或导演(《<导火线>全球公映,甄子丹称自己顶多打两年》,《上海青年报》2007-08-02 );2006年李连杰在电影《霍元甲》之后放弃拍功夫片;早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成龙也一心想要转拍文艺片。香港影坛能真正施展拳脚功夫的明星越来越少。

⑦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风格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5页。

 3 ) 五代陈真,你最喜欢那一个?zz

五代陈真,你最喜欢那一个?
作者:雪野飞龙

   陈真,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却比起他的师傅霍元甲更加深入人心,尤其在小时候看《霍元甲》电视剧时,看着霍元甲的妇人之仁,有着说不出的郁闷,只有看到陈真站出来痛打日本人的时候,感觉那个爽啊,陈真更加象我们中间的一个真实的热血青年,因此也更加深入人心。
  至今为止,我所看过的已经有5个著名演员演绎过陈真,那么哪一个更加受观众喜爱呢?
  一、李小龙
  其实我最先看到的陈真是梁小龙演的,李小龙的《精武门》长大后才看到,李小龙确实是第一个真正在国际上打出中国人威风的中国人,我记得96年的时候有个非洲国家还为他发行了纪念邮票,一个中国演员能够做到这点,恐怕也是史上仅有了的奇迹了。
  说句实在话,李小龙《精武门》的动作纯粹从好看来说以现在眼光来看,并算不上特别好看,但是要考虑到,他那时候没有多少特技,主要是靠演员的真功夫来打,这部《精武门》的经典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李小龙的腿功、双截棍等功夫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最厉害的是,让李小龙打得满地找牙的居然是后来的成龙和洪金宝。

[img]http://www.world-jkd.com/images/shuji/46.JPG[/img]
大海07 发表于 2008-10-16 10:47

  二、梁小龙
  这个陈真应该是70、80后心中的一个永恒经典了吧,当年的《霍元甲》和《陈真》真是万人空巷啊,每当电视上放起“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和“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祖先热血洒砖瓦上“时,大家肯定会先抛开手中的事情先去看电视,我小时候母亲不让我看电视,规定我晚上必须看书,为了看陈真,只好和母亲讨价还价,我下午一回家就看书看到陈真上映前,这样我才看完了陈真,现在回想起来让我如此上瘾的影视剧恐怕也只有这一部了。后来的《霍东阁》里没有了陈真感觉就好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死了一样,看的根本不是那个味。
  梁小龙的陈真,我记忆中就是他的腿功特别厉害,与人打斗,80%的时候都是用凌厉的踢腿解决对方,看起来好爽,梁小龙也是香港影星中有真功夫的一个,所以周星驰才会在《功夫》中请他出山饰演火云邪神,可是当我看到当年英气勃勃的陈真变成这个衰老样真是有点崩溃。
  

[img]http://img.q2w.cn/76/P76313.jpg[/img]
大海07 发表于 2008-10-16 10:48

  三、李连杰
  李连杰的《精武英雄》是我在读书时在学校里看的,那时候学校经常让电影院来学校里放电影给我们看,当那天晚上电影屏幕上出现“主演:李连杰“的时候,所有女生发出刺耳的尖叫声,而这部电影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整部电影精彩纷呈的打斗,动人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整个晚上都回味无穷,最后看到李连杰的陈真最后用皮带解决掉”机器人“藤田刚的时候,女生们的那个花痴样真是令在场所有男生无语。
  李连杰的陈真我觉得很大气,有宗师气派,但同时又与黄飞鸿不同,他的陈真又带着热血青年的特点,具有更加吸引人的气质,是李小龙和梁小龙和他自己的特质综合形成的。
  我一直以为这部《精武英雄》是目前为止最好看的动作电影,他的故事性、艺术性和动作性都结合到了一个接近完美的地步,感谢导演陈嘉上和李连杰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出,也祝贺陈嘉上的《画皮》票房大卖。
  

[img]http://tvguide.cctv.com/20071207/images/1196997403164_1196997403164_r.jpg[/img]
大海07 发表于 2008-10-16 10:50

 四、甄子丹(最近又要拍《精武风云》,在追看,拍得不错,演得很好)
  记得看到甄子丹的《精武门》的时候是在1996年我读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对甄子丹还很不熟悉,可以说是不认识吧,在一次去同学寝室玩的时候发现许多男同学都围在那里看电视剧,心想什么电视剧如此吸引人,一看结果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第一次发现功夫片的打斗可以拍的如此快,如此酷,那个时候甄子丹正值当打之年,各方面状态都应该是最好的时候,因此拍起格斗来,才会如此的精彩,那个时候我好多男同学简直对他佩服到了极致,当最后看到电视剧中甄子丹和万绮雯无果而终时大家都觉得好郁闷,没想到他们现实中却成了真实的情侣,可惜最后还是以分手告终。
  甄子丹在精武门中的打斗确实很精彩,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模仿李小龙了,姿势模仿还不要紧,就连吼声也要模仿,这个未免有点过头了。
  
[attach]135118[/attach]
大海07 发表于 2008-10-16 10:51

  五、陈小春
  这个陈真恐怕是最另类的一个陈真了,陈小春的山鸡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以致我看到他演的陈真时,我一直难以把他和陈真等同起来,因此他演的《霍元甲》没看很多,那个《精武陈真》我还没看过,因此我对他的陈真就暂时不作评价了,留待各位看过的朋友的点评吧。
  

[img]http://ent.cqnews.net/ys/ds/hyds/200810/W020081008419305949262.jpg[/img]

 4 ) 回顾三代陈真如何传承精武精神zz

回顾三代陈真如何传承精武精神(2009-08-27 17:24:45)
标签:杂谈
   他被专家认定是中国历史中根本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他却被影视演绎成中国英雄,以致他作为民族精神的代表,影响着几代中国人——他就是陈真。随着影视演绎,陈真精神越发被年轻人追崇,而年轻人的追崇又推动影视越发热衷于对他的演绎。近日,陈小春在《霍元甲》中上佳地演绎了陈真,引得片方又为他投拍《精武陈真》,从李小龙版精武陈真,到梁小龙版朴实陈真,再到陈小春版血性陈真,三版陈真成就三代中国年轻人的功夫梦。


    七○年代李小龙版

    1972年李小龙代表作《精武门》问世,片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后来风靡世界的双截棍。也就是这部电影奠定了李小龙国际巨星的地位,在全世界年轻人中掀起中国功夫狂潮。与其说陈真角色成就李小龙,倒不如说是李小龙成就陈真精神,电影里李小龙自己设计大拇指擦鼻子、食指勾动招呼日本人等动作,后来竟成为全世界各国李小龙迷争相模仿的动作。此后又出现李连杰、梁小龙、甄子丹等五个版本,陈真从虚构人物,渐渐演变成为民族英雄精神的代表,但据有关专家的考察以及霍元甲后人提供的资料,陈真是由香港的编剧虚拟出来的。可也有传他是1892年至1918年生人,祖籍山东泰安,是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但此说法始终无据可证。

    那个年代年轻人追崇的是陈真所代表的霍元甲倡导的精武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李小龙在影片中痛打日军,并将写有“东亚病夫”的牌匾塞进日本人嘴里的片段成为经典,在后续有关陈真的影视中被不断重现,至今仍为网友津津乐道。



电视剧《精武门》



电视剧《陈真》

    曾经和李小龙与成龙并称“三小龙”的功夫红星梁小龙,在1981年播出的20集电视剧《霍元甲》中出演陈真,虽未像李小龙那般红遍全球,却不久就在内地风靡大街小巷,大多数内地观众记住陈真是通过梁小龙,而记住梁小龙版陈真是通过他演的《霍元甲》,并非他主演的《陈真》。与李小龙版陈真的酷劲十足相比,梁小龙版更显得憨气十足,如果说是李小龙成就了陈真影视形象,那传扬了陈真勇者无惧,一朝令其成为中国影视经典的就是梁小龙。

    80年代年轻人喜欢梁小龙,是喜欢他的中国功夫。继梁小龙之后,观众将关注点更多转向主演的动作表现上,李连杰和甄子丹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再度演绎陈真时,都大显功夫。李连杰功夫被网友点评在梁小龙之下,甄子丹之上。但李连杰的表演却被部分观众点评是最失败的。指他把陈真演得“太冷酷”,在霍元甲去世时,未流一滴眼泪,未说一句话。而甄子丹的综合表现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称他是最能表现精武精神的。



    电影《精武英雄》



    21世纪陈小春版

    血性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年轻人追崇李小龙版陈真是在追寻一种民族精神,那么上世纪80年代,国力强盛使中国年轻人从梁小龙版陈真身上追寻勿忘国耻的同时,又在追崇一种中国功夫梦,而近日将杀青的陈小春版《精武陈真》则更多是以偶像来迎合80后观众,陈小春版陈真向年轻人传扬更多的是面对压力仍坚持奋进,他不完美,有很多缺点,成长过程经历很多波折,但他却能独立思考、敢于担当。

    很有趣的是,尽管陈小春不想与梁小龙作比较,但是他与梁小龙结缘陈真的路数基本一致,先是在以霍元甲为主角的电视剧中出演男二号陈真,紧接着就被片方看中,为他量身定做了以陈真为主角的《精武陈真》。现在《霍元甲》刚在地方台播出,网友就开始总结陈小春版陈真的经典台词。

    在新版《精武陈真》中,对于陈真从狭隘的武士情结走上抗日道路的故事则更写实,用陈小春的话说:“李小龙版陈真是神,陈小春版陈真是人。”

    陈真影视年表

  1972年 电影《精武门》 主演:李小龙
  1982年 电视剧《陈真》 主演:梁小龙
  1994年 电影《精武英雄》 主演:李连杰
  1995年 电视剧《精武门》 主演:甄子丹
  2007年 电视剧《精武英雄》 主演:陈小春



成龙难忘李小龙一脚

    36年前,在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中,成龙作为日本人铃木宽的替身曾被李小龙一脚踢飞老远。作为中国功夫巨星中,唯一一位没有演绎过陈真的人,成龙至今仍对那一脚记忆犹新,“我经常连名都没有,充当别人的替身,被李小龙像踢沙袋一样地踢飞出去。我跟师兄弟洪金宝、元彪、元华都参与了李小龙版《精武门》的演出,李小龙就是大家的偶像。”

 5 ) 打得太好看了

《 精武门 (1995)》 甄子丹 / 万绮雯 /,影评:《打得太好看了》

在那个时代,都是枪战片、家族片、富豪片,就算是打片,也都是假片。真功夫的,通常都是电影, 甄子丹就拍过很多动作电影。

《精武门》开启了真功夫的长剧。让我兴奋到不得了,竟然可以每一到两集就有近于电影效果的功夫打斗,每晚都很想看。就记得有个醉拳的,一下被打倒。之后有个拳头直打拳头的,2个人被震开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最后一集我录下来,看了一次又一次。

绮雯样子超纯的,那时候识人心很直接,就是样子纯就认为是好人。喜欢看她的其它剧。

后来女主和男主在同一集都死了。也没觉得怎样,我的感情神经没发育啊。

一句话:打得太好看了!

 6 ) 经典台词

几乎每年都要看一次的剧,为甄子丹,为万绮雯。也为曾经年少轻狂的我。

以前把台词写在一个小本子上,可惜没有电脑和网络。
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先放前几集的,大家有补充的也可以回帖。没有标注名字的都是霍元甲的哲言。

为了过去的那些好日子。

-------------------------------------------------------------------------------------------
一个杯子只有把里面的水倒空了,才能再加水。
如果在每件事情发生之前就断定它不可能,我们已经失败了。

上海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到处都有奇迹。——蔡六斤
每个人面前都有很多条路,问题是你喜欢怎么走。——蔡六斤

有些事不是由人摆布的,很多事我们自己也改变不了,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事实。
精武门我可以放弃,但你不可以放弃自己,我也不能放弃你。
没有正式交手,谁也不知道胜负。

-你对于明天的决斗有信心么?
-有。
-那你会输。如果你真想赢,就要把以前的东西全部抛弃。
-那凭什么打?
-坐下。这杯里,是什么?
-茶。
-看见了,现在桌上的,地下的,是不是茶呢?
-是。
-不错,茶就是茶,不管是桌子上的地下的,始终是茶。你的武功虽然熟练,但临阵对敌,首先要了解敌人,了解敌人就必须抛弃所有的门派和原有的招式。你的心里才会平静没有偏见。在这种沉静中,你才能够清楚地整体地看到敌人,不思不想,如思如想,就是一切,有如一事无睹。

意志和信心固然重要,可是你敌人的意志和信心未必比你低。——陈真
把恐惧化为力量,凡事不要给自己借口说不可能。那任何事都有成功的可能。——陈真

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是不会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有了选择就不是自己的本性。选择会带来矛盾和阻力,你认为是对的,最后可能是错的。

当你从高处往下看,对世间的事物就会改观,会发现很多东西不是你看到的那么大。我很高兴,你终于明白到有容为大的道理。所谓有容为大,就是能包含万有,融洽共存,这才是道之所存。其实武学和人生我们都应该抱这个观念。黄河虽然经常为患,威力之大所到之处一片疮痍,可是当它流进大海,同样被大海所容纳,做人处事也一样,要是碰到什么困难阻碍,只要你懂得包容,那么一切困境自然就会解开。懂得包容,就可以从一切事物当中学习,然后渗入习武和做人处事方面。

一次都输不起,以后怎么赢?——蔡六斤


(未完)

 7 ) 多年以后。。我发现香港那帮人把我骗惨了。。

客观上来说。。95年前后的港剧黄金时代。。

真的从演员到剧本都很赞。


主观上。。当我童年和青春都不再时,

发现,,

陈十三的结局都是同一个“似有似无”模式。。

比如。。哇啦哇啦肌肉暴发的陈真到底是死是活

比如。。搞不清楚到底有没有团聚的小蝶和家豪

但他却骗走了由美和凤萍。。

精武门这最后一集。。原来就是魂斗罗真人版。。


番外:

小时候我对霍元甲的感觉就比陈真要好很多,

至今我豁然开朗。。原来打小我就爱上了年纪的老男人。。


这和港剧那些颠来倒去都是同一句话的台词一样,

具有劣根性!!

诸如:我们中国人。。

你到底明不明白。。

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你听我说。。

 8 ) 龙影再现

一直很喜欢这首歌,每次听到这首歌,浑身的血液就会沸腾起来,尤其是听到那声令人心醉的龙吼,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小龙的影子。而作为龙迷演员,甄子丹无疑是将李小龙的武学概念发扬到了极致,所以虽然他长得不像李小龙,但是那身手和那声龙吼,却分明让我看到了龙影再现。

陈真战胜撒罗人的场景,俨然就是李小龙附体。

甄子丹应该是很少拍感情戏,所以拍着拍着就假戏真做了。

 短评

老娘会唱主题曲,哇哈哈哈哈

6分钟前
  • 花簪
  • 还行

ATV最好的时代

8分钟前
  • Pandy
  • 力荐

好帅啊,每次看完这种电影都好想学武功。

11分钟前
  • 扌丁月佥
  • 推荐

当年看的热血沸腾的,甄子丹双截棍耍的很帅。里面有个犬养学富的大坏蛋令人印象深刻@( ̄- ̄)@

13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x 第一次见到甄子丹

18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推荐

呀呀呀,甄哥哥。

19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影响我10年的连续剧!

21分钟前
  • 思考
  • 力荐

在我心里陈真到现在都是甄子丹的样子

25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推荐

美好的童年啊。看了那么多嗲片。万绮雯真美。

27分钟前
  • 🌊🌈♐
  • 力荐

甄子丹塑造的最成功的荧幕角色之一。

32分钟前
  • 布拉德痞特儿
  • 力荐

小时候就喜欢万绮雯 后来看了我和僵尸系列 就更加喜欢了

33分钟前
  • 清風明月
  • 推荐

第一次认识甄爷

35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相当经典。剧情紧凑,动作也很不错。

36分钟前
  • sosovipp
  • 力荐

小时候不懂,现在再看,才觉得真的好。没有什么“虽然你是日本人但是个好人,我爱你要和你在一起就算被误会成汉奸也不怕”,而是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些事都已经不再重要。

39分钟前
  • W
  • 力荐

甄子丹真男人

43分钟前
  • 老花朵
  • 推荐

甄子丹 陈木胜 经典 精武门 我的十大電視劇必選, 劇力萬鈞, 吳廷燁 萬綺雯 杜汶澤高雄均演出神采, 丹爺首試他的武指, 加上澎湃配樂.....經典不可復制

48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

那时的甄子丹多纯情啊!!!

5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我喜欢

56分钟前
  • 膠片時代
  • 力荐

《精武门》里最好一版。基本上每集的结尾都有打戏。重看时才发现,广角镜头非常多。

1小时前
  • 居无间
  • 推荐

海边舞双截棍

1小时前
  • 马拉马拉尼罗鳄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