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从军记

战争片大陆1992

主演:贾林,魏宗万,孙飞虎,朱艺,李颖

导演:张建亚

播放地址

 剧照

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2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3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4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5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6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3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4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5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6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7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8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19三毛从军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8

详细剧情

三毛(贾林 Jia Lin 饰)从来就是银幕上喜剧人物。这次,三毛从军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无所事事的三毛一心想着为国立功,加入了军队。不料,新兵训练的时候就笑话百出。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时,三毛一不小心就将手榴弹投到了战壕里,搞得全军上下一片乌黑。稀里糊涂的三毛随后参加了一支敢死队,笑话百出的他和队友们竟一股全歼了敌军。  抗敌有功,三毛高升到后勤部,不用再上战场了,却成了师长姨太太的跟班。整天被使唤也闹了不少笑话。不料兵败师长自杀,三毛又重投兵营。一次执行空降任务时,三毛和以前的知心战友遭到伏击,大难不死却落入深山。一等就等到了抗战结束,三毛和战友早已成了野人。

 长篇影评

 1 ) 不同凡响

这片子很不赖,完全不同于以往国产喜剧的那种拿肉麻当有趣。漫画化的表现方式夸张但不假惺惺,还有些KUSO的段子现在想来觉得非常强大,在忠实于张乐平先生原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很好!

 2 ) 可爱的浪漫

  其实,一直都知道有这么一电影,被告知,很搞笑!
  但是,在我自己真正的看过之后,我感叹啊!中国也有如此的浪漫主义的电影啊!
  喜欢的不得了!
  夸张运用的无与伦比!
  深挖的战壕,竞杀敌的好工具!
  用牛去炸炮营,没成,却全部俘虏了敌人!
  和敌人一起玩游戏,然后又都消灭了!
  很佩服!很喜欢!
  象征的手法,把战争的残酷给平静的展现出来!
  而电影的主题,却一直贯穿.就是三毛的那个梦想的--岳武穆!
  
  很喜欢!
  推荐

 3 ) 关灯拆电影 张建亚独家拆解:《三毛》才不是一部儿童片

一冰

每年夏天的银屏雷打不动的除了策马奔腾的《还珠格格》,还有一部二十年来持续让人笑出腹肌的《三毛从军记》。

清一色的五星和满屏的“搞笑”就知道这部国产喜剧的地位:

导演张建亚本人超会讲笑话,他说之所以开拍《三毛从军记》是缘起一次他和徐根宝(前国足教练)在电视台接受采访。

有人就问他,既然和徐根宝会了面,不如拍部关于足球的电影吧。

张建亚答:中国最臭的两样东西放一起,那还有人看吗?

引得在场人爆笑,从此也成了圈内口耳相传的经典段子。

张建亚

然而这个笑话让张建亚敏锐地意识到,导演必须拍观众喜欢,有好感的题材,于是把《三毛》漫画搬上银幕的想法就在他的心中浮现了出来。

开机前相演员,“三毛”是个漫画人物,不同于其他情感戏,他的肢体动作尤为重要。

于是张建亚就开始从舞蹈学校、歌剧院,甚至是马戏团里找小演员,少说也看了几百个。

一天吴天戈从北京打来电话,说从中国戏曲学校找到一个小孩儿,特别好,叫张建亚一定要来看一看。

张建亚赶到北京,往宿舍里只瞧了一眼就认定是他没错了。

看着像个老实孩子,但那双大眼睛里又透着机灵气,这不就是漫画里的三毛吗?

可当张建亚向这个孩子发出拍电影的邀约,却被他一口回绝了。

跟我拍电影好吗?不好。

你不想拍电影?不想。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这个小孩儿叫贾林,湖北人,出身著名的梨园世家,身子板好而被伯父指定一定要学戏曲,练武生

他九岁就来到北京刻苦学习,翻跟头,扎马步都不在话下。

加上这一身才艺更是坚定了张建亚要用他的决心。

于是剧组只好一点点给他做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和学校调剂,把孩子借出来。

往昔不同今日,那个年代的学校更希望学生把基础功练扎实了再出道,而不是过早地成名。

好不容易疏通完,剧组又要面临拍儿童戏的世纪大难题。

不过这难不倒张建亚,早在与田壮壮、谢小晶合拍《红象》时便积累了丰富经验。

小孩子最忌讳有演的感觉,唯有让他们把这一切都信以为真才能拍出最好的效果。

于是张建亚安排执行导演崔杰天天给贾林用说故事的方式讲戏,让他相信剧本中人物的生存方式是真的存在的。

最终呈现的效果甚至到了贾林在片场都不用演,光靠玩就能达到完美状态

这也让剧组的气氛格外好,士兵们、大人们都玩得不亦乐乎,而张建亚就在这个时候拍出最理想的片段。

外景地取在苏州,每天都要把样片送回上海,而制片厂里的人一天最期待的就是《三毛从军记》的样片,因为实在是太好玩了,常常把审片员笑得前仰后合。

可是进入剪辑阶段后,张建亚反而发现按照顺序排列的影片不如一段段拆开看好玩,有了声音的不如无声的搞笑,这怎么回事?

张建亚召集了一帮电影厂和美术片厂的老师傅们集体“会诊”,终于找到了笑点丢失的原因。

人们看剧情片时是有心理预期的,即使面对笑点也会故意缓一缓看看后续剧情再决定是否好笑。

片段式的素材正好合了四格漫画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它是短促的片段,该笑的地方就笑,用不着迟疑。

发现了这一奥妙的张建亚立刻把《三毛从军记》的叙事顺序重组,抽掉了一些不必要的,穿插进一些非线性的,把影片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来表现,打破观众看剧情片时设置的“笑点障碍”

既然是改编中国漫画,那当然就要有中国漫画的风格,这是张建亚独创的一种模式。

迄今为止能模仿得像的人一个手就能数过来。

电影《三毛从军记》从开拍之初就被定性为是一部儿童片,占的是上影厂儿童片的份额,后来还拿了金鸡奖的最佳儿童片一奖,但是张建亚一直坚定它是拍给所有人看的

这也是张乐平创作《三毛》漫画时一而贯之的严肃态度,《三毛》从不只是儿童读物,大人读来更能体会到其中深意。

虽然二十年没有再翻开过《三毛》,却依旧对里面的笑料印象深刻:

三毛在街上找丢了的一粒米,结果引来了满街的人弯腰携皮夹子(上海话:捡钱)。

三岁的我且能为此捧腹,现在快三十岁的我细思起来竟又感到一阵悲哀。

在哈哈大笑之余,更体会到一个时代的辛酸

《三毛从军记》也继承了这样一种哲思

三毛这个年纪的小孩原本应该是在爹妈的怀里享受最快乐的儿童时光,却因为战争被迫放置到了一个连成年男性都无法承受的险恶危难的环境之下……

这就是战争给一代人,乃至全人类带来的伤痕。

影片最后,三毛站在一排排十字架墓碑前,整个班士兵只有三毛一人光荣复员。

“八年了,八年了……”抗战终于结束了。

旁白说着:“(他)结束了动荡的军旅生涯,等待他的是……”

旁白没有说下去,而我们知道往后三毛还要在战火中继续讨生活,直到解放。

明明是喜剧,却有悲情在观者胸中升起。

这就是一部好作品的分量。

重映场次

SFC上影影城百联大上海店

黄浦区西藏中路500号第一百货8楼

 4 ) 一种意识形态的说说

今天看来,感觉自然和小时候不同了,那些幽默,那些巧思,更其叹服。谁说大陆的电影尽是主旋律的一本正经,枯燥无趣,这个就是有力的反证,只可惜这种风格容易被视为滑稽下流,不能登上堂室,于是缺少延续者,以至于现在再看,会觉得他的想象之无稽自在简直不可理喻,这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自己长大了,变老了。

虽说这部电影在想象的能力上精彩绝伦,但是在大的环境下面,它的主题仍然被限定了。大人物和小人物,大历史和小生命,作者的切入点应是大于政治的,是能够穿透历史的,但其中有意的时代设置和特殊的环境选择把讨论的范围划在了国民党身上,其结论自然无容置疑的。这就使本剧成为了理念下的宣传之作,一种抗日历史观的敷衍之作。

幸好在半醉半醒的一节里,三毛不但梦想到了家庭,导演还把沙家浜的一段戏搬演一番:因为情节上缺少交代,国名党部队中的一员三毛接触到革命队伍的段落稍显唐突和令人费解,但至少作者已尽可能的在文革符号与个人与集体的主题之间建立了联系。这该是导演的苦心。

 5 ) 纯cult片!太黑色了!

半夜上厕所用手机瞄了一眼cctv6,发现正播这部<三毛从军记>,想起中学时期仅有的快乐里有这部电影一个位置。当时好像都乐翻白了,旁边也有笑抽了的。现在说来这是一部纯CULT片啊!黑色幽默有,荒诞离奇有,风格糅杂有,残肢断臂有,香艳大腿有,简直是要啥有啥。不过跟成熟的拍摄手法和技巧相比较,导演好像在音乐上中规中矩没敢放开,如果再加点猛料比如重金属音乐之类的,也许会更好,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6 ) 最具后现代意味的漫画电影——《三毛从军记》

与“第五代”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深刻思辨的电影寓言不同,张建亚的漫画电影是不要求观众在电影中大费脑筋的,其电影以极度夸张的喜剧手法对经典本文进行了滑稽的模仿,在不经意间玩起了“后现代”。
        提起“后现代”,大部分的人想到的都是周星驰,随着《大话西游》在大陆的走红,“后现代”已成为一种时尚标签,被影迷们贴在星爷身上大加崇拜。殊不知中国第五代导演张建亚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两部后现代主义的杰作,《三毛从军记》和《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其代表作《三毛从军记》在形式上大胆打破传统喜剧的创作规范,以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兼收杂取、拼贴戏仿、花样翻新的方法表现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在艺术上不注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严谨与唯美,更多的是故事性的拼凑与解构,但对道具、表演、场面及电影镜头形式的夸张搞笑特别注重,让观众在获得观赏影片当下获得瞬间快乐与满足,并不需要更多的深刻思考。
游戏与漫画
影片开始就上演了一幕经典的“你追我逃”场面,三毛在前面上蹿下跳把在后面追的警察耍的团团转,一个灵活敏捷,一个狼狈不堪,所到之处“鸡飞狗跳”,让人看了啼笑皆非。这种无厘头式的搞笑风格贯穿了始终,宽大的军装,瘦骨如柴的身体在整个军中显得尤其突兀。特别是当他在扛木头时,由于个子太矮,竟被木头“抬”着走,这种力量的悬殊被导演处理的尤为精妙。
动画中大量出现的手法也被导演放到这部真人电影中重现:被车压死的人变成了纸片,人撞在玻璃上留下了一个人形,训练官被炸弹炸得焦黑,被榔头砸死的人还不时翘下脚以示挣扎。这种夸张的恶搞现实情景也只能在漫画中才能看到了,但张建亚却打破传统,把这种元素融入到了影片中,而且也不会让人觉得做作,反而更具喜剧效果。
经典戏仿
戏仿遵奉快乐原则,在给人带来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带来了看待时事和人生的另一种眼光,看出了人生荒诞挣扎、可鄙可笑的一面。创作者以调侃、嘲讽、玩笑抑或致敬的心态仿拟原作,观众在仿文的变形和夸张中,以游戏的心态,联想到源文,从而享受急速心理落差带来的刺激和快感。张建亚对于经典的戏仿、解构看上去就像漫不经心地散落在电影的每个角落中。影片中的许多段落和细节,都是经典电影中的典故,而且似乎都给张建亚做出了自己的味道。
在水上舞台劳军场面中,可以看到,是借鉴了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但张建亚却让望远镜飞起来这种戏虐的手法让人感到神奇。而且在之后又添上了独具中国色彩的京剧表演,从道具、表演、化妆上塑造了一个三毛版的岳飞,就连他的敌人——日本鬼子也画上了脸谱,这种戏曲的场面也算是对经典的解构吧。如果说一颗炸弹落在池塘里炸死了鱼,是模仿《希望与光荣》,可第二颗炸弹落下把鱼都烤熟了就完全是出自张建亚幽默的想象力。
当年庄严的“革命样板戏”更逃不过张建亚的嘲弄,不但样板戏中最为经典的十八棵青松造型的影像成为了他颠覆的对象,而且他还让《沙家浜》中的芦苇荡以活跃其间的新四军战士出现在三毛的梦中,连鼓点、动作、走场乃至手势、念白都是一模一样。
甚至于,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样的一句声明也被张建亚拿去搞笑了一番,在电影开头就来了这样一句声明:“本故事全无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而影片也是基于这句声明出现了大段新闻纪录片片段,穿插在整个影片中。为了看上去真实,影片在形式上的模仿也做的面面俱到——片中的新闻片段都根据解放前电影胶片条件采用了粗颗粒影像的黑白片,偶尔还会有士兵回过头来偷偷瞟一眼镜头,以吻合纪录片拍摄时常常会出现的情况。
乍看之下,这样一锅端了的大杂烩似乎使这部影片有些荒诞不经,然而正是这星星点点散落全篇的细节构筑起张建亚漫画的全部风格:在电影中调侃电影,调侃艺术,最主要的还是调侃一下人们自己。这样的调侃和自嘲轻松随意却又不失幽默的睿智,荒诞滑稽之余又令人在细细回味时感到一丝淡淡的辛酸。
反讽社会
张乐平先生的《三毛》原本书写的是一个在旧中国的街市上游荡乞讨的苦孩子,他的境遇是对旧世界的嘲讽和控诉。而在张建亚的影片中,三毛却成了一个在诸多偶然因素的造化中屡屡胜利的“抗日英雄”,排长、团长、师长通通都只是他的陪衬。这无疑是在戏弄嘲笑所谓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讽刺社会现实。影片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为代表,遵循底层百姓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力图撕扯正统权威的虚伪面具,还原历史真实。
真实是:做了英雄,以为成功了,但仅仅是以为。影片开头,大人物发话“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于是三毛去当兵,做个精忠报国的英雄,受过苦吃过难,虽然没有为国捐躯,但也立下过不少功劳。可到头来,还是被人遗忘,最后终于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无名的小人物。小人物永远是小人物,小把戏永远是小把戏,他和牛师长一样,都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最后一句台词“完了”一语双关,也同时把我们拉回了现实。
影片的反讽通常具有双意指向,表层意义似谜面,是一种不可靠的叙述,所言非所指。一方面采取佯狂超然的立场,另一方面又用多种手段暗示,引导观众洞察谜面背后的深层隐喻。人们在嬉笑滑稽可笑的同时,不断参悟到一些思想的机智和反讽的锋芒。
由影片转向竞争激烈的社会,对芸芸众生,尤其是灰色小人物来说,自我命运无法把握,以“无厘头”式的滑稽模仿产生喜剧效果,来纾解现实生活的压力。这样民众就可以在电影这个“幻想世界”里获得某种替代性的想象和远距离的心理满足。

 短评

大陆喜剧电影里程碑

5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很法国的风格。

9分钟前
  • 还行

10分钟前
  • 高压电
  • 推荐

谁都是小角色

14分钟前
  • 张未来
  • 推荐

智慧

16分钟前
  • 徐一
  • 推荐

之前我一直说,这是中国的《好兵帅克》,最伟大的黑色幽默电影。昨天又想了想,其实三毛的功能是个视角或曰书胆;负责见证自下而上的群像。魏宗万老师虽是配角(靠这个拿了金鸡奖男配),但说他是本片真男主,其实也没问题。以及,这个和马跃那版《贞观之治》(史上范儿最正的唐史剧?)是同一个导演,想起来就觉得分裂……

17分钟前
  • 张佳玮
  • 力荐

小时候很喜欢看。

19分钟前
  • 阿卜
  • 还行

中国黑色幽默的顶峰。也只能走到这里戛然而止了。

20分钟前
  • Eve|Classified
  • 力荐

迄今为止,大陆现代电影黑色幽默顶峰!

21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8年了..别提他了..

22分钟前
  • 阿子儿
  • 推荐

极其好看的電影,好多鏡頭至今難忘!

24分钟前
  • Ex
  • 力荐

八年了。。。

27分钟前
  • 卡特
  • 推荐

还是没放开

32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这个很牛逼

36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力荐

说的对,我们都是小玩意~

37分钟前
  • 张天师
  • 推荐

。。

42分钟前
  • Miss黄
  • 推荐

微笑着的可怜人

43分钟前
  • 羽族优伶
  • 推荐

国内极为少见的充满超现实色彩的讽刺喜剧!~

44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舞台剧,冷讽刺。这种幽默的渊源来自于1922的《劳工爱情》,精神来自于张先生和那个年代。

45分钟前
  • bird
  • 推荐

热闹、黑色、伤感、残酷。

49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