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来了全集

综艺台湾2004

主演:蔡康永,徐熙娣,陈汉典

导演:王伟忠,陈彦铭,詹仁雄

播放地址

 剧照

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2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3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4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5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6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3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4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5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6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7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8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19康熙来了全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5:47

详细剧情

  搞怪天后徐熙娣與才子頑童蔡康永聯手主持的『康熙來了』,自2004年推出以來,已製播超過一千集,節目收視率與人氣度年年成為台灣最受觀眾喜愛與最受媒體矚目的綜藝焦點。©中天电视台

 长篇影评

 1 ) 关于世纪大和解教会我们的感情道理

#补康熙发现错过了精彩的一集#

他们的世纪大和解 在开头 小s说我不敢正面碰到他 害怕四目相对的尴尬 要背过去等 黄子佼从康熙拉链门里出来 站在小s身后 这个姑娘已经是哭的不行 蔡康永双手抚在她的双肩 靠着颤抖紧张的s 说 我们这一集就这样站着不说话录下去也可以

小s此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黄子佼也熬过了人生的低谷 她的眼泪断然不是因为曾经崩坏的情愫 s说 她很抱歉 非常的抱歉 她不知道她年轻时候的冲动会毁掉了另一个人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 有立场 有见地 有所有的自以为是 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 美其名曰立场正确 可是没有人有勇气承认那些过失 亦或是一辈子都不会意识到那是一种错误 她用了那么多年在收视率这样高 影响两岸三地的节目里 认错,拥抱,和解,祝福。 并且告诉大家不要轻易做错误的示范

在感动之余不由得想到现在的娱乐圈 好像现在的观众 比较少有人可以尝试站在其中 这样坦然地看待和悦纳他们的成长变化 时间好像不太能帮人做宽恕工作了 公众人物的任何缺陷都是难以被接纳的 “会带坏未成年”的 其实父母就应该从小就和孩子讲 任何人和事都不是完美的 别太着急着模仿 多问多思考 给明星一点空气 穿着假人的衣服很热 现在大概连母亲祝福黄子佼早点结婚生子 都是会被批评的 但是对他们那一代人来说 这不是希望你走进坟墓 也没有幸灾乐祸地看着你被家庭的重压累得喘不过气 能走上人生的传送带 真的就是非常真切的祝福

 2 ) 谢谢康熙,这路上我们曾一起。

你是否还知道,《康熙来了》首播那年,是怎样的世界。


那一年我大一。

那一年1月的第一天,我坐在学校图书馆电脑室的电脑前,看着梅艳芳去世的新闻,有些关于人生无常的伤感。

大学计算机课堂的老师热衷于讲述这个国家红客黑客的传说,做作业还要用软盘。

互联网的墙还没那么高,天涯论坛刚刚兴起。

田亮在雅典丢了个人金牌,我很不开心。看到郭晶晶蹲在地上为他收拾行李,我更不开心。

室友们会在那个冬天传阅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书,然后各自45度角的忧伤流泪,那时不知道抄袭,只知道想念逝去的,想念高中的小伙伴,像那个走在风里动不动流泪的名叫小四的男子一样。

那一年中国的网络神曲除了《老鼠爱大米》还有《丁香花》,我坐在上铺抱着吉他弹沈庆的《青春》,慨叹青春啊青春,你怎么就这样溜走了。


然后有了电脑,校园网BT的资源取之不尽。世界好像又打开了另一扇窗。

然后认识了康和熙,惊讶世界上原来有这样好玩的主持人,这样没有顾忌的调侃。毕竟那一年中国大陆最红火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里还在开着中规中矩的玩笑,有脸圆圆的无趣的李湘,没有痴呆的快乐家族。

李敖是康熙来了的首播嘉宾,那一年他尚未变疯,那一年他的《北京法源寺》仍是我最爱的书。

然后就一路这样看下去。


看各种港台大明星真实讲话的样子,看华人世界最会说话的男人带着华人世界最聪明反应最快的女人嬉笑怒骂,从大咖到小咖到综艺ABCDE咖,从伟忠哥到詹仁雄到B2,从年轻的康永哥到年老的康永哥,从活泼乱跳土土的失恋了却勇往直前的小S到生了孩子依然美到爆的辣妈小S到为老公鞠躬致歉频频自嘲的小S到转过头看着黄子佼哭泣的小S到脸越来越僵越来越安静的小S……

直到经历了许多次告别,和爱人告别,和朋友告别,和亲人告别,和国家告别,和那些年不疲倦的奔跑和等待告别,和跌宕起伏的路途告别,和那个在深夜痛哭打字的自己告别。才发现,曾经坐在寝室床上动不动和“青春”告别的自己,是多么的不谙世事。

直到抬头看看康与熙的皱纹,终于等到那句“再见”,才知道这一次是真的要不再见了。


对于许多人而言,世界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可替代的层出不穷,有趣的仿佛可以copy,爱国少女扣帽子乐此不疲。

世界早已变了。

时间可以让一切影像和头脑的记录透出大写的玄幻二字,于是那个天王终于结婚了,于是那个他为旧爱的她写了首歌唱给她听可她终于去了而他还是越来越胖的综艺混混,于是他和她分手了,于是她和他冰释前嫌了,于是天涯没落了,田亮带着和叶一茜的孩子去参加爸爸去哪儿了。

相伴一场,人来人往,只是日常。


对人生中所有无力之事最有力的反抗,是清醒地记得,平静地接受,不恐惧地等待,那些最光亮和黑暗的瞬间,走过我们的生命里。


谢谢康熙,这路上我们曾一起。



微信公号:movie_jimigao

 3 ) 那些康熙教我的事

第一次看康熙是在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全班同学一起去刷夜。

当时的康熙已经盘踞在各大网络综艺排行榜首很久,而我有点好奇为什么一档看起来像是“历史鉴宝节目”的东西可以那么受欢迎。

那天主题叫“美女变男谁更帅”,让女明星变装成男人,我记得其中一个叫王怡仁的女主播很漂亮。没想到后来追到她的是我眼中康熙最平庸的通告王小钟。

然而包括我妹在内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小钟。尽管他出名小气、不好笑、烂梗多、一度沉迷于蹩脚的魔术、唱歌并不好听却花很多钱执着的出专辑、康熙的成名曲叫“虾酥来了”……

写到这我自己忽然有点羞愧,要知道我帮我表哥写简历也许都憋不出这么多话来,而这也只是康熙浩如烟海的嘉宾名单里我并没有什么热情的一位而已。

那天晚上我不记得自己一共看了多少集,只记得自己年轻又大胆。经过一整晚李敖、连战、许纯美的洗礼,第二天一早喝碗豆浆,就背个包神清气爽的回家约会了。

当下的我应该没有能察觉,有一部分的自己,会被带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去。

我那时约会的对象,是一个可以一起看康熙的男生。

“可以一起看康熙”并不是指“反正也想不出两个人闲着要干嘛你想看那就陪你看一下”的看康熙;也不是指“为了讨你喜欢所以就算你想看一坨屎我也会温柔的说好香”的看康熙;更不是指“好啊那我就勉为其难的了解一下你都喜欢些什么鬼以储备一些论据好方便以后用来羞辱你”的看康熙。

嗯,说起来直男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几种型吧。

而我当时遇到的大概刚好就是一个有代入感,也get得到笑点和乐趣,就算逼他和我演两百遍张震小S的“分手吧我怀了蔡康永的小孩”也乐于奉陪的疯子。

在之后的大学时光里,康熙很尽责的成为我夜生活的标配。周四或周五的晚上,有时会和男友及其公会小伙伴一起去刷个夜,带点仪式感的买一堆零食,在他们打副本的时候翘着脚很大声的吃薯片看康熙。偶尔会在他们团灭的时候发出不太和谐的爆笑。

在长大以后的日子里,我有过一些在女生的概念里更标准或是更合格的约会:吃贵的餐厅、喝厉害的红酒、兜风看夜景、教你煮咖啡唱歌给你听……

在这些之后还硬要说在臭网吧里看综艺更棒未免有点做作,可这些年伴随着每天康熙的片头响起,那些记忆哪怕越来越久远,好像都得以尚存着一丝鲜活。

工作满一年的时候我24岁,后来和朋友们聊起那一年发生的种种,会很自然的拿本命年来背黑锅。

首先失恋的事就不赘述了。反正那段时间在豆瓣也写了不少夹枪带棒的文章。高产到现在的这点粉差不多也就是那时候攒起来的。社交网络上的日子看上去过得很苦,可是现实的人生真的很像一场短暂却很爽的失心疯。

我有一帮讲义气的朋友,隔三差五帮我安排那种唱歌吃饭喝大酒的活动。而我回报他们的方式就是逼他们在任何地方和我表演群魔乱舞。在米乐星的沙发上、在堂吉诃德的桌子上、在三更半夜的马路中央。我后来还写过一首歌叫《北京西路的两点半》,可惜我的音乐才华太有限,时间久了旋律就被我弄丢了。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哪怕是如此贴心有趣又尽兴的治愈之旅,在每次他们送我回家,关上铁门的那一刹那,我还是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我的笔记本打开康熙。因为蔡康永的开场白就像一个开关,晚一点我就很容易像一个失禁的白痴那样大哭出来。

很俗套的,我开始持续失眠、掉头发、经期不调(现在想想看经期这种事也能够毫不遮掩的拿出来聊也是多得康熙的熏陶吧),瘦到被我妹说拥有了“自带PS效果”的下巴。

过了一段时间,没有好转,或是没有很成功的假装好转。不出意外地我就失业了。

即使是当时从来不把工作真正放在心上的我,都觉得让不良情绪影响工作是很烂的行为。然而一切都像是不可避免的在发生,我不停出错,和客户吵架,在给组员开会的时候晕倒。

导火索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我被安排代表部门去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任务是回来用PPT把内容讲给所有同事听。我其实已经忘记那天上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许只是群里朋友一个玩笑。也许只是人人上的一个状态。我脑袋很乱的上台了。跟着卡壳、空白,最后一脸茫然的和主管说:“对不起,我今天说不下去。”

午餐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开着康熙,很难得,我听不进他们俩在说些什么。那是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不管别人有没有,你就是觉得整间办公室的人都在看你。

下午一上班我就被找去谈话,我没有很仔细的听主管说我的工作表现,就告诉她:“我会辞职。”

直到现在所有家人和朋友都还以为当时是一次顺其自然或者带点任性的休息,没人知道那次离开的背后有过的狼狈和绝望。

唔……绝望这个词看起来有点重。但除了这个你也很难形容那种感觉。我是个很胆小的人,所以不敢寻死觅活,想想都不行;我也不敢承认当下的自己是个什么都做不好的loser,因为越想就越觉得真的是;又不敢和人说,因为感觉多一个人知道就好像又多输了一点。

细枝末节的情绪还很多,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依靠彻夜不眠的看康熙,在无数遍邰智源和小S手拉手转圈圈的画面里,这段恐慌的时光得以被压缩的尽量短。

很奇怪,在那之前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在恋爱或人际中失去自尊的人。可是万万没想到,会从一次失败的工作事件里找回自尊心。

交完辞职信之后我去台湾玩了一圈。按图索骥的去了忠孝东路、六号出口、蓝色大门。离开台北的前一天,导游带我们经过一片看上去很朴素的公寓区时告诉我们:“这是帝宝。你们有人看康熙来了吧,小S就住在这里哦。”

我下意识凑过去,对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大门说了声Hi,然后忍不住笑起来。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离小S最近的时刻,我忽然找到了我对台北这座城市有莫名的亲切感:那里可是康熙诞生的地方啊。我忍不住轻快地想。

回南京以后,很快换了新的工作,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否极泰来的人生里唯一的遗憾就是康熙好像越来越不好看了。

听起来很没良心,但是重新活泼起来的我开始对康熙有了骨灰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我吐槽的靶心是当时康熙的制作人B2,我厌倦死那些没完没了换装卸妆和舞蹈大赛,就是那段时间,我弃过一阵子康熙,过程中很多次我开始觉得做到这个地步不如见好就收。

在网友反复放大金马奖事件的时候;在小S一脸憔悴的为胖达人道歉的时候;甚至在他们第一次做产后复原和搜包包的主题的时候。

直到14年,康熙开始庆祝10周年。我看到一篇访问。里面有一段说在庆典上,蔡康永做和事老劝和了赵正平和沈玉琳芝麻绿豆的小矛盾,那个记者忍不住在后面补一句:放在10年前,很难想象他会这么做。

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有点晃神。想到自己10年左右见到的蔡康永。那时候他的状态很好,皮肤紧绷,精神松弛。随便出了一本书就是排行榜第一名。我那时其实已经开始过得不算高兴,生活里不受控的因素都在初现端倪。

那次我排了6个小时的队。中途席地而坐,在队伍中认识的少女轮流帮我们买汉堡买咖啡。见到他的时候比想象中镇定。我把书递给他然后问他:

“康永哥可以帮我签给红豆吗?”

“红豆?是可以吃的红豆吗?”他抬头看我,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善意的被逗乐的神情。

我带着莫名的得意,点头说“对啊!”,心里对自己比赞,幻想自己的对话还蛮有营养的。

之后那一周我整个人都呈现一种晕眩状:“蔡康永叫了我的名字哎!”谁还要管那些烦心事啊,我想到就要笑出声。

蔡康永哎!

是我在列愿望清单的时候用宋丹丹的语气默念过:“我十分想见陈柏霖!我十分想见黄子华!!我十分想见蔡康永!!!”的蔡康永哎!

这么重要的事情就这样随随便便都能勾掉了,那是不是表示人生就是很容易会好起来的嘛!

当然,并没有。

康熙的责任也从来都不是要让人生好起来。

她只是用那热热闹闹的40分钟告诉有你:不要难过嘛,再不济都还会有专业人士每天准时来逗你开心呢。不要失望嘛,哪怕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也不能毫不吃力地活着呢。

对啊,最出名的歌手出了专辑也要上节目叫卖;最厉害的演员演了新电影也要去拿30分钟的八卦换5分钟来播预告片;创业常常会亏损;恋爱常常在失败;喝一杯冻阿华田也要演一段爽到飞仙。

蔡康永曾经在节目里解构“偶像”的意义:他说“偶”就像公仔,代表这个人对你要有陪伴的功能;“像”就像庙里的佛像,表示这个人要可以让你投射和寄托情感。很少有人会说康熙是一个偶像节目,但的的确确,他完成的是偶像的工作:陪伴着孤单的人,为他们忧愁和烦恼的时光拉开一点喘息的空间。

这么多年,要说起康熙对我的影响,我自认为除了嘴巴变更贱以外,基本上都还满正面的啦。

譬如我是看了美容大王那一集,才明白女生不管漂不漂亮都很需要做保养。(某种意义上来说敷面膜也是一种灵修吧~)

譬如要爱家人,要珍惜妈妈和妹妹~

再譬如,和女生相处的乐趣是有很多加分的模板:吃好看的下午茶、穿得美美的去吃饭逛街、聊看书聊音乐聊电影、一起骂前男友和职场上的bitch……以及:酒精很重要!很重要!重要!要!

这些都是康熙给我的养分,好吧虽然听上去不是真的那么“营养”。但它起码帮我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一个不怕寂寞的人。

康熙十周年的时候,我在微博上写说:十年够一个小孩读完中学,够一段感情归于平淡,在某些国家,甚至够一个杀人犯度过追诉期了。说康熙是我最好的好朋友,这种话讲出来好像有点矫情。可是想到他带给我的快乐和安慰,我觉得在自己最好的十年有他陪伴,真的很幸运。

我当然每个字都是认真的,蔡康永形容这过去的10年是“犬吠火车”:火车不会因为狗叫停下来,但狗会知道自己在干嘛。在这10年里,康熙陪伴我的时间加起来几乎超过任何一位朋友,任何一段感情。这听起来像是一件悲伤的事,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光里,我学习着接受世界和爱自己。

而值得高兴的是,我相信就算节目离开,这些康熙教我的事,却依然会留下来。





后记: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给康熙的情书,不如说是自己青春的一段小结。那些与康熙有关的日子,我不想简单地用“伊甸园-冰鱼-黑亮”的时间线来记录。唯一值得高兴的事是:好在只有一个康熙,我希望我10年内都不要在写这么多字了。

 4 ) 那是一段青春

那是一段青春

属于他们的

属于我们的

看着许多康熙的嘉宾这些年慢慢变老

或是红了 或是悄无声息了

或是离婚了 分手了 在一起了

看着蔡康永和徐熙娣慢慢不年轻的脸

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感叹时光

我会拿很多期精彩的节目收藏的

即使再见了

也会永远记得

那段青春

 5 ) 就是喜欢S姐的主持风格

一直都很喜欢看康熙来了,不为什么就是主持很棒,每次不管是什么样的主题,都可以主持的很好,
我记得以前不太喜欢小S的,一直觉得她挺三八的,哈哈,康熙一开始我也不怎么看,,到后来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每期不漏的看,就是因为S姐的主持风格我喜欢,放得开又现实,反应很快,常让来宾无力反驳,有一段时间好多人都骂她说她欺负汉典太过了怎样怎样的,,那时候觉得S姐好委屈,,要是没有S姐这样谁会注意到汉典呢?说实话刚开始看不懂汉典也很讨厌,,就是S姐经常逗他损他,才慢慢觉得他很搞笑也 不讨厌,,,放眼主持界真的没有人能超过S姐,赞,,,
康永哥也越来越搞笑了,以前刚开始没有这么放得开比较ging,康熙十年了,我有看6年左右吧,,真觉得康永哥跟S姐最好的搭档,,康永哥的说话之道真的很好,感觉每次在节目说到类似说话这种话题康永的解说真的让人无法反驳,,真的赞,,,

 6 ) 写在康熙结束的喃喃自语

陪伴我八年的康熙来了。今天终于有勇气去看了最后一集。

从大一第一次看,到现在,已数不清看过多少集,度过了多少共同的时间。我说的上来小s三个女儿的名字和分别几岁,知道小s和初恋分手是因为看到他牙缝里塞了一块青菜,能分析出她喜欢什么样的男生,甚至她不记得的那些节目来宾和情节我好多都记得清清楚楚。我男朋友有一次一起跟我看了集康熙,他说,原来你的好多说话习惯是跟小s学的啊,真的太像了!看了八年s的嬉笑怒骂,早已潜移默化。

本科的时候喜欢去小白房买个煎饼果子、麻辣烫,或者去博实买个酸辣粉、手抓饼,带回寝室,就着康熙边看边吃,看的轻松畅快,吃的津津有味,真是快活的时光。毕业之后再回学校买来吃,竟觉得索然无味,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没有了下饭的康熙。后来读了硕士,毕业工作,一切按部就班,康熙也从每天必看,变为失眠时的调剂,或是点外卖时的配餐。小s从青春活泼变得成熟稳重,我也从16岁的爱笑爱哭的不服输少女变成了理性淡定甚至带一点冷漠的女青年。我一直都好怕时间走的太快,怕我被时间改变,可是不小心检视一下过去的自己,已经不忍再回头,只能一直向前走。

康熙好像一个陪伴我多年的男友,感情由浓转淡,终于分手,回忆起来,有甜蜜也有感慨,都静静地存在于我的青春记忆里。轻轻一戳,就有源源不断的情和景一层一层涌上来,温暖,也伤感。但这就是青春。

那么,就这样分别吧,我的老朋友。

 短评

真没想到会有一天从“在看”改成了“看过”,因为真的没有认真去想过这个节目会有停播的一天。马东和蔡康永说这个节目有“隐藏价值观”,所以才会受追捧,才能成回忆。12年不易,纵然后期数度瓶颈内容乏味,但真到了结束这天想到更多的还是感谢,感谢曾经那些肆无忌惮的笑声。

8分钟前
  • 24city
  • 力荐

如此小成本原地踏步十多年的制作,早晚会在内地综艺节目浪潮的疯狂席卷下退出历史舞台,蔡康永和小S全身而退算是明智之举。大学时上铺姐们每集都看,编导课上也当作节目案例学习过,我不是fans但也有点感情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康熙总有一天会重新合体的,相信并不会太久。

1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能在大众传媒上看到血肉相同的灵魂和坦诚展现此的人,是有多动人。也许今后会有更多各异的声音发声在各种新旧媒介,有如康熙最后一集的pillow talk中主持人那被理解的不被理解的各异哭点。我的大哭点竟是陈汉典开始哭之时和康永哭诉汉典在美食环节端盘无暇吃之时,也是始所未料。

13分钟前
  • 力荐

早期请了那么多台湾政客和社会名人,刚开始都觉得这谁啊,现在回头看,那些要比后来的通告艺人专场难得太多。中期瓶颈,小S就跑去生孩子了,不过晚期又有了起色。能成为华人世界的唯一持久共同话题,连主创人员也没料到吧。有时候无聊的时候,就把康熙当成织毛衣节目,开着视频然后做自己的事。

18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不敢相信有一天我会标“看过”。

20分钟前
  • A。
  • 力荐

“你最近在干嘛?”“你猜我现在在干嘛”“在长肉”“我在看康熙来了…”“这么难看你也看得下去”“你们台湾人都这么看待这个节目哦?!”“不知道耶,看多了会失智”“……………锤你的咧…”

2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感谢康熙~教会了我们用奇特好玩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和每天都有点一尘不变的生活,陪我度过了无数个一个人的三餐,熬过了高考后的痛苦,身处异乡的恐慌以及出国的不安。减了无数次压,带来了无数次的大笑,还有越来越广阔、包容的视角,谢谢!#Au Revoir

28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不敢相信有一天会标看过”+1380010086。其实青春很容易就结束了。

31分钟前
  • i姑娘
  • 力荐

非常感激这档节目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36分钟前
  • 夏树
  • 力荐

你喜欢的人会离开,康熙来了会停播,唯一不变的是你的体重和新闻联播。。

41分钟前
  • 疯狂嚼言者
  • 力荐

老妈说她年轻的时候特别爱看这个节目(可是这节目首播时我已经11岁了喂!)蔡康永和小S皆为不可多得的人精,如果说小S是亿里挑一的综艺大咖,那么蔡康永便是六十亿里挑一的人之极品,其底蕴,其人格,其情商,其才华,都是在不经意间抖了出来,让你觉得自然而然却又按竖拇指!蔡康永的文字和节目一样好

43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推荐

终于可以标记看过了= =、

4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康熙拌饭停售了。

51分钟前
  • Sean
  • 力荐

强弩之末,确实该体面地退场。

52分钟前
  • 万物自由生长
  • 还行

当初喊停播的时候 我心想啊 哦 终于要停播了 没多少感慨 最终集播出了好几天 今晚回家吃着薯片边看边笑 笑到最后哭了 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 蔡康永回忆起凌晨三点半跑去S家陪她讲话 我才终于忍不住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节目 从中学看到现在大学也要毕业了 多少记忆 以后就没有康熙了 虽说遗憾 但也完满

57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力荐

熬夜看完了,在卫生间大哭了一场,为了12年,为了青春,为了友谊。终于能为这个最爱标上“看过”和五星。

58分钟前
  • joemayxu
  • 力荐

我们到了30岁左右的年纪,要开始接受很多不可逆转的事情:老人的去世、父母的变老、喜欢的偶像不在唱歌演戏、康熙来了的结束。时光很可怕,不过庆幸至少曾经相伴,是记忆中很重要的位置。

1小时前
  • 马达
  • 力荐

看过康熙的人,嘴巴都很有趣。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其实我也没完整看过多少集 但这大概就叫传世经典

1小时前
  • t0psh1t
  • 力荐

心中永远的康熙典铁三角~谢谢康熙让我知道陈汉典,他成为了我的男神。

1小时前
  • 皮皮的皮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