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

动作片美国2006

主演:多格雷·斯科特,汉娜·泰勒-高登,莱纳斯·罗彻,纳威恩·安德利维斯,米娅·麦斯特罗,保罗·瑞斯,理查德·奥布里恩,西拉斯·卡森,帕德玛·拉克施密,苏珊·林奇,克莱尔·布鲁姆,奥马尔·沙里夫

导演:罗伯特·多恩海姆

 剧照

十诫 剧照 NO.1十诫 剧照 NO.2十诫 剧照 NO.3十诫 剧照 NO.4十诫 剧照 NO.5十诫 剧照 NO.6十诫 剧照 NO.13十诫 剧照 NO.14十诫 剧照 NO.15十诫 剧照 NO.16十诫 剧照 NO.17十诫 剧照 NO.18十诫 剧照 NO.19十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6:48

详细剧情

  A telling of the biblical tale, where Moses returns to Egypt to free the Hebrews from slavery.

 长篇影评

 1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五

"Thou Shalt Not Kill."
十诫之五 你不可杀人
这是十诫中间比较有名的一部,和先前几部有些不同,首先它的情节并不像前面的几部一样在简单的角色之间设置复杂的关系,而是非常简洁,一个男孩杀了人,然后他又被另外一群人以法律的名义杀了,和前面几部在情节的设置中间暗藏玄机比,这次因为事件本身的震撼性,使导演更多倾向于事件本体,而不是用复杂化的方法来作深入讨论。其次,和前面相联系,尽管导演一贯关于命运和人的主题在这一部中间仍然可以找到痕迹(第一集里烤火的男人又出现了,他站在道路中央的标尺前,在男孩杀人以前,眼中依旧悲悯,若有若无地摇头。死刑执行前那个扛着梯子的人似乎也是他。),但导演这一次的子题——谁有权力去终结另一个人的生命,几乎和他的母题可以分庭抗礼,而前面几部的子主题几乎都和母题粘得比较厉害,很难分清楚,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这一部后来被单独拉出来又拍一次短片的原因。确实,它太独特了。
首先是独特的影像风格。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的四部基本都是在冷淡偏白色的基调下进行的,但这一部,一开始是泛黄带有回忆的意味,一旦画面中出现那个后来将要杀人的男孩的时候,镜头中男孩身边空旷的一侧就会模糊成黑色,除了给人一种对男孩的突出,有些四周模糊的镜头,甚至给人一种眯着眼睛窥探的感觉。但当第一次杀人结束,第二次杀人开始的时候,镜头完全回到过去那种白色的冷硬风格,特别是在死刑时,几乎有了余华《现实一种》最后解剖尸体的味道,仿佛镜头自己就是个面无表情的现场的检查官。但这一幕结束后,但结尾看见了痛苦而愤懑的律师时,镜头反而又回复了一种暖意,似乎是对那个痛苦者的安慰。
独特的第二点是和其他几部比,这部电影不仅有一贯的哲学意味,还有一重现实层面的批判。比如影片一开始律师通过资格考试的独白,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基氏自己的呼声:

“法律不应该仿效人的天性,法律应该改良它,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时下的我们和生活方式都是法律运作的结果。不管我们是遵守或者违反它,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它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预防犯罪时。但现行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了宗教,涉及到了神,一系列的诘难全是直指现实的法律本身。然而,问题是当这些问题提出来回归到终极后,人们还是要问为什么法律会和人产生矛盾?为什么法律不是预防犯罪而是报复犯罪?这法律本身是不是犯罪?于是,一直没有说出口的神,还是要现身作为仲裁。
前段时间的王斌余案件就死刑的存废问题已经讨论得很凶了,这里就不专门谈死刑了,只是就电影论电影。导演一贯的冷峻着,但却安排了那个律师出场作为他的代言——很难想象,基也会沉不住气,但话又说回来了,在生命的问题上如果还沉着气泛着冷光的话,那恐怕不是圣人而是非人了。而理性化身的律师,偏偏又是个感性的人,法官评价他说,你太敏感,不适合做律师。当时身上一冷,难道律师必须是机器?
男孩几乎没有杀人的动机,只能理解为人情冷漠后的痛苦宣泄,他爱孩子,无论是广场上给人作模特的小女孩,还是咖啡馆前放学的小学生,他看到她们的时候,都是带着难得的微笑的,但其他时候,连广场上的老太太都无端地骂他,当他恶作剧地扔下石头,当他赶跑那些鸽子,将厕所里的男人打倒在地的时候,终于得到关注的目光使他产生了快感,至于杀人,不过另一个更大的恶作剧,和前面的没什么区别,他没有多少紧张,准备绳索时候几乎和系鞋带一样平静。杀人的时候,他异常残忍,人性恶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导演对他的死抱同情态度,还是对他杀戮的每个残忍的细节毫不回避——值得同情,不代表他没有罪。到死前,他向律师透露,自己想见他,只是因为他喊的是他的名字杰基,这让他感觉不那么疏离。
影片中的司机很平庸,甚至还带有一点小小的坏,色咪咪地看着邻居风骚的女孩,不理财等待的乘客,用喇叭吓走别人的狗,但当他扔奶酪给一条狗,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过马路的时候,你又觉得这个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可爱。杀他有两重考虑,第一,每个人身上都有点小缺点和可贵之处,没有人有因此终极裁决别人的权力。第二,当司机早上还在为一块砸到自己身上的破布抱怨的时候,很快就变成了一宗谋杀的受害者,对,又回到母题,命运的无常。
同样是杀人,为什么导演同情前者而批判后者呢?因为前者的犯罪是在人性蒙蔽情况下进行的,是恶的显现,犯罪者本身并没有知道他罪恶的可怖。而后一起,当法庭判处男孩死刑的时候,说明他们知道杀人的罪责有多大,但是在明明知道杀人有罪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持要去杀人,甚至理由是要以杀人来维护人不被杀!当基氏揭示了这一事实的荒谬后,还有什么理由不另眼看待?
影片最后的暖意中,绝望的律师大声喊着:我恨你们!他恨的是谁?是制度?还是执行制度的人?比如那个死刑执行者,看到他敬业而又熟练地检查绞刑仪器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阿道夫艾希曼,那个沾着无数犹太人鲜血的纳粹军官,其实在同事眼中,他们都是优秀而合格的公务员,办事效率高,只是他们冷漠地面对着数字和仪器,好象仅仅是无关紧要的数据或者工厂设备,看不见背后的人命。斯大林说杀一个人是悲剧,杀一百万个人是统计。在亡魂背后,正是一台台人们异化构筑的机器,它们运转都很正常,只是,不是人。
影片中不只一次提到了孩子,杰基的妹妹,玻璃窗外的笑的女孩,广场上的女孩,照相馆里的照片上,还有那个年轻的律师,从对话中可以得知,他也刚刚做了父亲。结尾的那一线光,是希望吗?是孩子吗?

 2 ) 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他神

        老基在第一诫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小波维的爸爸是大学教授,无神论者,理性至上。而波维的姑姑却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的观念都影响着喜欢思考的波维。一天,爸爸按程序问电脑冰面厚度是否可以支撑波维滑冰时,电脑回答“Yes”,然而第二天湖上的冰出乎意料的破了,波维葬身湖底。

                  忽然破裂的墨水瓶

       爸爸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能用电脑计算出要多久追上兔子,家里的开关能用电脑的“1,0”控制,甚至能编个程序让小波维和异地的妈妈交流。

   爸爸其实是虔诚天主教家庭出身的孩子,可他成了神的叛逆者,虽然他不反对别人信教,但他只认为那是有些人活着需要一些寄托才能快乐一点,言外之意是那些人缺乏面对生活事实的勇气,信教只是一种逃避和自欺。他总是显得冷静、自信、理性。然而他对自己坚信的理性不曾有过怀疑吗?当他看到电脑自动开机,并且总是莫名其妙的显示“i am ready”(电脑能为我们准备什么呢?)时,他为何充满困惑?他计算出冰面厚度能够滑冰,为什么又要半夜拿着棍子去冰面检查一番?当他看到那个流浪汉似乎透视一切的眼神的时候,他为什么眼里尽是恐惧?或许这些还不足以说动摇他对数字和科学的迷信,就如姑姑对波维说的“他或许有时也会感到怀疑,但他不会承认”。

     什么事情足以让你惊慌失措呢?火灾,地震,海啸?不需要这么大的灾难,就像电影里,一只蓝墨水瓶的忽然破裂,墨水(拥有电脑以后,墨水似乎是久违了)的肆意蔓延就足以让他惊慌失措,莫名恐惧。当他听到屋外急响的警笛,大人的尖叫时,他已坐立难安,当他听说冰面破裂的时候他还将信将疑,当他知道波维没去姑姑家也没去上英语课时,他已语无伦次,当他看到那个黑洞的冰窟,从小孩子口中得知儿子确实有去滑冰时,他彻底的崩溃了,当他看到那具被打捞起来的冰冷的尸身时,他的压抑,自责,绝望彻底爆发,他来到教堂推到了神坛,推到的仅仅是神坛吗?或许是一直敬奉在他心里的那座科学理性的神坛!他在忏悔,圣母却在默默地流泪。

                   常含泪水的眼睛

   姑姑温柔可亲,眼神里充满了悲悯、伤感、关爱,她的眼睛一直是温润的。姑姑是极度感性的,她一直坚信着上帝的存在,但她的态度很宽容,当小波维问他上帝真的存在吗?她说“god is very simple ,if you have faith”。当波维问她上帝是谁时,她一把抱住了波维,问波维现在什么感觉,波维说“感觉到你的温暖 ”,她微笑着说“没错,这就是上帝”。这几句对话既简单又深刻的把姑姑心中上帝的真意表达了出来。我一直感觉姑姑应该就是圣母的化身,她们同是那么善良、温柔、悲悯,连流泪的样子都那么相像,或许每一个把爱当上帝的女人都是圣母吧。

             滑落黑洞的天使

波维,一个活泼、可爱、聪明的天使,可又有着与他年纪不符的思想早熟。他喜欢精确的计算,会理性的思考,但时常又触景生情,多愁善感。对上帝充满好奇又充满疑惑,他一直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游走、困惑。他会用电脑计算出多久能追上兔子,可是看到一只冻死的狗时又不禁感到惆怅,做那些精确的事情有意义吗?人不还是要死的吗?当他能用电脑控制开关,与妈妈交流时他对电脑充满兴趣,可是问电脑妈妈梦到什么,电脑却显示“i don't know”时,他又不免失落。他问爸爸上帝是否存在时,爸爸说没有,问姑姑时,姑姑又说有,他们的解释似乎都正确,他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所以他大大的眼睛中总是充满了疑惑和怀疑,于是会对姑姑问出了“我爸爸是你哥哥?”这样看似愚蠢的问题。

        波维是个可怜的牺牲品,因为听信爸爸准确无误的数据而葬送了幼小的生命。他的逝去重重的撼动了爸爸和姑姑各自的上帝。当他们一起在河边看着那个可怕的黑洞时,似乎在追问着各自心中的神。那数据是爸爸精确计算出来的,而且实地验证了,怎么会有错?姑姑如此虔诚的信仰着上帝,上帝怎会狠心的夺走一个这么可爱的天使?但是波维的的确确是走了,不知他是否去了天堂。

                       无言的上帝

   电影不断穿插着一个流浪汉似的男子烤着火,静静的看着周围世界的画面。他的眼睛总是那么深邃,冷峻但又含有一丝无奈和悲悯,他似乎透视了周围的一切,好像知道冰面会破洞,波维会出事,而且出事地点就在他烤火的附近,可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着,看着并且一开始就不禁的流着泪。

                      上帝之手

        科学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不再相信神的存在,认为科学能解释一切。科学确实能解释很多“疑难杂症”,但是科学能解释人的细微感觉和生命的偶然吗?科学恐怕只是一个新的崇拜偶像,一个新兴的上帝吧。旧神以不可知的法力征服,而新神以精确的计算统治。

      姑姑信仰基督,但并未被沉重的基督道德禁锢。她只是把爱当成了基督,这才是最单纯、神圣的宗教信仰。

      老基说过:“我并不上教堂,但我相信有类似上帝的东西存在,我与他的关系是个人化的,不须依靠别的凭借。”老基的上帝,没有法力也不会计算,只是当你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时,他似乎就在冰窟的旁边,让你感受到灾难的临近,当你感觉不到他时,他就只是静静的旁观,为你祈祷,为你流泪。法力和理性都无法帮你承付生活的薄冰,真正的上帝是在你如履薄冰时搂抱着你并紧紧握住你双手的那双手。

       

 3 ) 十诫之生命之歌。

第一诫——生命无常
  看完这部基斯耶洛夫斯基的片子。让我想起柴可夫斯基的一部自传小说的名字:《悲怆交响曲》。而这部片子让我再次迷恋于东欧电影里命运的主题,冷峻而内含坚忍,是一种沉默的内在探讨和张力。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十诫》语出《圣经》,据《圣经·出埃及记》载,十诫是耶和华所授,并命摩西颁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有: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当将安息日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所有。多少年来,摩西十诫被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奉为生活圭臬,成为四海通行的人生铁律。”
  在这部片子里,有一个沉默者,始终坐在河边,望着点明的火焰,好象在窥视着什么。而《红白蓝》也有个丢垃圾的老太太在每次生命的抉择前不断出现,作为一种坐标,不变的衡量着命运的变化,从鲜活到死亡。而这种衡量却如此残酷。小男孩的父亲在计算河水的结冰是否可以承受儿子的重量。这个用理性计算生活的父亲万万没有想到河水在万万不可能中解冻,一个生命在此突然隔然而止。男孩曾问父亲死亡是怎么回事,也许正像男孩的电脑程序一样,一个1就可以代表打开,而一个0就可代表关闭。这种二进制的换算让生命如此唐突,没有任何过程,好象我初二时的那场灾难,突然间将我的童年土崩瓦解。影片中小男孩再次追问到上帝是谁时,他的姑姑紧紧的将他抱住,她说你感受到的便是,是爱。但最后正是上帝将爱从父亲手中永远剥夺。影片最后父亲独自一人来到教堂,将神砥推翻,将内暴的力量推到及至。
  父亲的电脑又一次神秘的开启,上面写到:I am ready...
  是的,我准备好了。早就。
  
  
第二诫——进退维谷
  丈夫即将死去,妻子却怀了朋友的孩子。生命的轻重徘徊。进入了生命的第二种境地,进退维谷。
  医院是个冷漠的场所,将生还和死亡变的无足轻重,其实死亡并不神秘,也不悲痛,只是因为它太稀少,太突然,让人无法承受。而如果你时常坐在医院,面对死亡的进进出出,也会变的麻木,这种麻木并不是道德上的不仁,而是生理上的习惯。其实在最后一刻,病人并不在意是否生还,只是在乎解脱,无论是死亡还是别的什么。如果你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存在就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医生在这种环境下存在自己的道德,去指引他的作为,好象其中说的,他有他自己的上帝。是的,医生对于生命的道德是不同于常人的。无论是狭隘的或是高尚,这种个人的阴暗始终存在于每个人心里,这种窥视的欲望主宰着力量的驱使,当你把自己交付医院时,就等于把生命交付给了别人,而人的阴暗总是在这种主宰的时候出现,他人及是地狱,在一切机缘巧合中操控。我曾看过一部小说,这是一部网络小说,因为太过残杀血腥和阴暗无法可能出版。小说中一个人在每个房客的屋中加上针孔摄象机,每个人一举一动暴露在他的眼里,他用每种创造的巧合去指引他们的行动和行为,在房客看来,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人,而正是他将他们互相牵连,而他在这种强大的主宰欲驱使下不知不觉中去指引一个目的,死亡。道德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对错。
  影片最后,丈夫神秘的的活过来了,而妻子在医生的欺骗下以为丈夫会死去,并没有打掉朋友的孩子,醒来的丈夫以为妻子肚里的孩子是自己的..影片在没有结尾中结束。
  其实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开始,一切都没有结束,只是开始。进退维谷。

 第三诫——黑夜漫游
  谎言是否是正确的,一个永远埋在心底的过去正是意味着一个成年人的开始,而对于感情的克制和坚忍却意味着人在逐步迈向成熟。基斯耶洛夫斯基继续着他道德焦虑。
  艾娃的丈夫在圣诞夜里不知所终,他找到他多年前的情人,一起去寻找....
  基斯耶洛夫斯基总是在缓慢中推进着故事进行,无声无息的感觉正好象北方漫漫的冬夜,我们总是在漫漫黑夜中试图寻找温暖,在理所当然中生活,直到渐渐习惯并习惯性的面对,当这一切都游刃有余时,自己却渐渐变的茫然,而过去的一切此时扑面而来。
  寻找在继续着,多年以前,他们偷情的时候被艾娃的丈夫发现,从此艾娃的丈夫再也没有和她做过爱。
  最后艾娃告诉雅努什,其实她的丈夫根本没有失踪,而是早已与她分居。几年来独自生活的她忍受着孤独的侵蚀,今年她跟自己打赌,如果能让雅努什陪她度过平安夜,她便继续活下去。说完她自口袋中丢出两颗毒药,用脚踩碎。
  人注定了孤独的命运,而我们选择了什么,我们想要什么,也许这就是主题。而过去只不过是过往一个梦,其实雅努什妻子知道一切,而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因为那稍纵既逝。
  雅努什回到家,看到蜷缩在沙发上沉睡的妻子,那一刻温暖袭来。

第四诫——父女迷情
我们无法摆脱某种习惯,正如我们无法摆脱过去给予我们的束缚,那种来自儿时的缺陷与挣扎将伴随我们一生。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而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
安卡母亲在她五个月的时候去世,而她自幼跟父亲迈克生活,直到有一天迈克外出,那一直每次迈克外出都会带出的那封她自15岁发现的母亲留给她的信封这次没有带出,她看到信封上写着:“若我出事,请把它交给我女儿安卡”。
而这封信将积压于父女心底的秘密伴随着这封信的秘密一起缓缓流出,安卡说自己一直都在渴求迈克,只有和他在一起才能幸福。迈克承认看到安卡同男朋友在一起很难受...而安卡告诉迈克,她并非迈克的女儿。
这种宿命早已存在于我们儿时的缺失,并左右于我们未来的生命,而安卡与之迈克相互依赖正是他们此后将无法断绝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对所谓爱情的标准其实正是这儿时的缺失或延续,坦白的讲谁都无法摆脱。
第二天清晨,安卡被开门声惊醒,她从床上跳起,发现迈克已走。安卡从窗口大声呼喊迈克,说信的内容是她自己虚构的,她根本没有拆开母亲的遗书。回家后,他们把那封信烧了,只留下一角:“亲爱的女儿,我要告诉你,迈克……”。其余皆被烧了。
一切似乎都未发生...宿命继续延续。
没人知道结果将是什么,而基斯耶洛夫斯基从来没有试图给过他的影片任何结果,他所揭示的只是一种境遇,而恰恰是当代人永远无法摆脱的迷情。
 第五诫——杀人影片
    “法律不应该效仿天性,而是要改良它。法律是人类的理念,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时下的我们和生活方式都是法律运动的结果,不管我们是遵守或违反它,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碍另一个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当它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预防犯罪时。但现在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基斯耶洛夫斯基第一次在短片中运用了三条叙事线索,将律师,雅泽克,出租车司机三条线并列于影片之中。年轻律师进行着毕业前最后的答辩,雅泽克陷入失去妹妹玛丽亚的痛苦而寻求着杀人的时机,而出租车司机并不让人喜欢的游戏于低级的乐趣之中。终于三条线索相遇了,雅泽克艰难的杀死了出租车司机,但似乎雅泽克的焦灼并没有去除,而年轻的律师惨败于雅泽克的辩护。
    “对于律师来说,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而并不在于过程。”这是我在一部讲诉律师的电视剧里听到的,而律师并不能凭借良知得到应有的答案,因为律师向来都不可能是正义的化身,而只不过是结果的簇拥者。我们试图寻找正确的答案,然而暴制暴并不能得以改善或是救赎,而只是终止一段罪行,而进行另一段罪行的开始。
    律师最后一次探监,雅泽克平静的向律师拜托着自己的后世,并讲述着对死去的妹妹玛丽亚的怀念。终于,到了绞刑的时刻,而雅泽克最后对律师说道:“先生,我并不想走”。
    当今的社会我们以剥夺一段生命的代价去换取某种平衡,因一段生命的死去而惩罚另一段生命,这种代价并未改善我们的社会,而是加深了仇恨的种子。正像影片最后律师在荒野中不停的呐喊:我恨你们,我恨你们...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公正”?而是否只有“以一段自由的失去而证明‘公正’的存在”这一种途径?
  而法律本身就是一种二元的驳论。
 第六诫——爱情短片
  窥视使窥视者拥有向下的优越感,我们相信那种俯视一切的力量就是冥冥之中上帝的力量,我们试图把握这种力量,掌握那种牢不可破的洞察力,而当我们身陷其中时却发现只有面对无力和希望的破灭。
  多米克是在一家邮局工作,他暗恋着住在家对面公寓里大他很多的玛格达,他伪造汇款为了能见到玛格达,而当他窥视玛格达的生活时发现即使玛格达身边有过很多男人,但她依然不快乐。一次,他看到她趴在桌子上痛哭,他便做送牛奶的临时工接近他,并告知了他爱她,玛格达带他回家,把多米克的手放在自己的大腿根上,叫他摸进去,并说道“这就是爱。”玛格达意识到了自己对多米克的伤害,并想挽回的时候,但一切都晚了。
  当天晚上,多米克在浴室里用刀片割开了手腕上的动脉。多米克从医院出来后,当玛格达再去找他时,并露出笑容时,他只是冷漠地说道“我已经不再偷看你了。”
  基斯耶洛夫斯基在《基斯耶洛夫斯基谈基斯耶洛夫斯基》里曾这样说到:“爱对那男孩以及后来的那个女人都很难,因此我们总是透过受煎熬的那一方来看他们的爱。这种爱总是某种痛苦、某种不可能联系在一起。”
  我们生活在一面网状的冷漠之中,即便一刻的温暖都可让你毁灭,而你唯一可以做的却只有小心翼翼的冷漠,而这是你必经的道路,他人及是地狱,即使每个人都曾经温暖。而这就是代价。
第七诫——真假母亲
    身份的缺失丧失了对自我肯定的力量,现代社会需要一个支持自己存在的坐标,一旦坐标丧失,我们就形同空中的灰尘无从落地。比如金钱比如地位,甚至对于爱。
梅依卡上中学时爱上了老师波伊特尔,可在她怀孕后老师却抛弃了她。她的母亲为了她的前途,于是梅依卡的女儿成为了他的妹妹,几年过后,梅依卡大学毕业,而妹妹“玛嘉”已六岁。梅依卡试图取得自己的作为母亲的权利,但她发现她连作为女儿的身份也一点一点的缺失了,当梅依卡带着玛嘉来到波伊特尔的住处时,短暂的瞬间似乎显得不太真实,而在梅依卡无力取得自己的身份而选择孤独的离去时,玛嘉在最后的瞬间依然无法叫出那个本应属于梅依卡的称呼,而她的母亲似乎也意识到某种悲伤。
梅依卡最终无奈的选择了一无所有的离去,而我们却依然挣扎于自我的肯定,并无法自拔,而对于宿命而言,这种肯定恰恰来自于他人,即使你显得多么的坚强。
第八诫——心灵之罪
  罪不是你曾犯下的结果,而是一场命运的合谋。这里没有任何得宜者,因为每个人都是这场合谋的策划者和被侵害者,无一例外。
  索菲亚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受人尊敬。而伊丽莎白曾翻译了很多索菲亚的作品,有一天伊丽莎白来到了索菲亚的课堂里,讲个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是犹太人,父母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一位好心的裁缝把她藏了起来。盖世太保即将开始大搜捕,必须给她搞到一张假的出生证明,裁缝找到了一对年轻的天主教徒夫妇。约定的时间到了,这对夫妇显出犹豫的神情,终于,妻子说,他们很遗憾,不能为伊丽莎白提供假证明。最后裁缝找人带孩子逃离了波兰。多年后那对夫妇中的丈夫已死,妻子成为了大学哲学系的教授。
  一个简单的故事。是的,伊丽莎白就是那个小女孩,索菲亚就是那个大学教授。
  伊丽莎白生活在难以磨灭的记忆中,而索菲亚始终在愧疚中生活,他们生活在不同的轨迹中,却始终在冥冥之中纠缠。终于他们走到了一起。但结果似乎不是这样的,多年后索菲亚告诉了伊丽莎白真相:其实当时夫妇二人早已经被跟踪,他们怕危及小女孩的生命,所以不肯帮忙。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结果纠缠了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包括那个裁缝。
  伊丽莎白后来找到了当年救她的那个裁缝,而裁缝不肯与她相认,裁缝透过窗户,望着他曾救过的小女孩和曾经让他和小女孩陷入无助的索菲亚...就像他只会做战前的流行服装一样,无论如何逃避,却始终无法摆脱过去。
  影片中曾把第二诫中的故事悄然带出,并让我们得知它们都曾发生在同一栋楼里,而那个出现了两次的集邮老人,正是还未出现的第十诫中亚瑟和杰西那位死去的父亲....
  那么你相信冥冥之中那只手么,至少我是相信。或许当你们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也是同楼,谁知道呢。

 4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九

十诫之九 你不可觊觎人妻
DECALOGUE NINE
THOU SHALT NOT COVETTHY NEIGHBOR'S WIFE
一看这一集的诫条,就知道肯定和婚外情有关。从这个诫条的字面意思看,本来是有很强的男权色彩的,女人在结婚后,完全成了男人的附属品,如果再联想到最后一条诫律不可夺人财物,那几乎是把女人当成一种物品来处理了。老基,当然不会这么做。

影片一开始,就设置了一道两难处境。男人被检查发现,有性功能障碍。这个情节设置后来拉斯冯提尔也用过一把,但他的电影侧重点是女人,而老基则在平衡的同时,更重视男人的反应。确实,这对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来说,不啻于半个死刑。与女性的性价值观的定位不同,男人由于在性角色中更多扮演的是一种进攻型和主动性的角色,性在很大层面上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价值的体现,所以当我们看见他对妻子坦诚时,我们眼中看到的是平静,但实际上流淌在心里的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男人在此时向女人提出离婚,又对妻子说可以允许她找情人,妻子都断然否决。有人会问,这说明这男人还是想得开的啊,后面的戏不是没办法演了吗?错了,这又是不了解男人心理的一种体现。相信如果一个男人爱自己的妻子的话,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他都会讲出这样的话,注意,我说仅仅是“讲”,这在某中程度上是一种高姿态的体现,其实根本不能代表他们的内心,其实当一个人已经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时,他是不可能允许更重要的东西从手中滑过的,这对于控制欲极其强烈的男人们来说尤其如此。但这一段为什么又要说出来呢?虚伪吗?也不算是虚伪,但你也可以看成是带有点自暴自弃的性质,就好比一个球队在下半场0:4落后时球员的心态,虽然是放弃,但没有人会为多丢一个球而高兴的。但这段话很重要,因为,它是从男人嘴里说出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为女人后来的偷情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与其是给女人负罪感提供了安慰,不如说是让男人在遇到妻子出轨这样事情时,发现更加穷途末路——有什么办法,你自己默许过的。

接下来,男人情绪似乎稳定一点了,但次日上班时,却发现一个小伙子往自己家走。而车上小柜子也出了鬼一样的怎么都关不上——这是基氏的惯用手法,一是折射出人物心理的烦躁和不安,二是带有点隐喻味道的解释下面会有变故。这时候又有一个小插曲,男人帮一个邻居修车,将漏斗的一头插进油箱加油,联想前面的不安,和这个镜头的特写,隐喻的含义就不用说了吧。

电话在影片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道具,它的第一次出场是那个我们俗话叫的第三者来找那个女人,而电话,又碰巧是男人接的。这果然加重了他的怀疑。影片里有点让我很奇怪,那就是他们家里似乎还住着女人的母亲,虽然一直没有出过场,但女人把自己很私人的物件都存放在母亲的柜子中,男人利用机会,给电话装上窃听装置并且复制了柜子的钥匙。于是他听见了第三者和女人的第一次对话。

男人用“侦察”来的号码给第三者打电话——这是电话的第二次出现,结果证明了他的猜测。他仍然不甘心。那天晚上,他提前回家,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倾听着妻子和另一个人的喘息声。别以为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恢复自己的能力,并非每个人都跟破浪中那个男人那么冷酷。男人心里比任何时候都痛苦,怀疑虽然一直是有的,但真正面对事实的时候,他还是个脆弱的瓷人,但更让人无奈的是,正如后来他所说的,一切都因为他的“无能”,所以他觉得自己又没有资格冲进去揭露他们,这时候,那种无能的感觉已经并非仅仅生理上的,而是身心俱疲,试问他这个时候能做些什么呢?只能干做在楼梯上无奈地等第三者离开后再回家,即使生气和愤懑,也只能装作是工作所为。也许让他有点安慰的是,女人偷情后的内疚,她走到楼下的车里,车灯和喇叭不停地闪——注意,又是车,注意看第四段的结尾。

人有很多欲望,虽然不能全部实现,但总会有发泄口,危险的就是,一旦一个口堵上,其他的又不通,那该怎么办?男人的状况就和这差不多,除了骑骑自行车,他没有别的宣泄。性的压抑导致人的压抑,说句题外话,如果一战时候那个奥地利下士没有不幸地伤到那话儿,恐怕后来的世界大战就能避免了。更惨的是,男人明知道无为,他还是继续着监视,但最后一次监视,他看见的是妻子和那个第三者的决裂。很难说男人心里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也许在有点虚伪的为妻子惋惜和同情的外壳下,内心里会说:你早该如此,并且继续对此表示怀疑。但问题在于,女人发现了在大衣柜里偷窥的男人,一种羞辱感和不信任感让她非常恼火,但很快她发现男人在这个时候又是如此的无助,于是,拥抱,眼泪……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那也不过质量稍微高一点的八点档。麻烦还没完,男人想让女人去滑雪胜地度假,这样大家都可以清醒清醒,但那个第三者仍然不愿意放弃,在妻子走后,男人发现那个年轻点的男人也买了副滑雪板,他给他家拨了个电话——果然是同一地点……这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把骆驼压垮了,男人在公路上飞快的骑车,想把眼泪通过汗蒸发,终于没控制住,飞出了公路,这一切,都在那位上帝使者忧伤的目光下。

女人这次是真的和第三者决裂了,她发现那人也来到滑雪场后,知道事情不好了,把滑雪板一扔就往回赶。这一段的平行蒙太奇拍得还真有点情节紧张的惊悚片的感觉。回家后,她只看见了男人在电话上给她留的信,不用说,看完后肯定又眼泪纷飞。这时候,在医院里一身绷带的男人给她电话。
“你还好吧?”
“我很好。”

其实还有个分支情节,男人是医院的主治医师,有个女孩要做心脏手术,因为她母亲想让她成为歌星,可她心脏负荷不好,但她自己并不觉得很有所谓。男人帮她推掉了手术,女孩却改变主意了。提到这一段,是引入了十诫系列至今最惊为天人的配乐,斯皮兹纳在传统的十诫主旋律中加入了一段充满母性和悲悯的女声哼唱,将整个氛围完全提高到新的层次。

 5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八

十诫之八
你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DECALOGUE EIGHT
THOU SHALT NOT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THY NEIGHBOR
开头有点突兀,一个大人牵着一小孩从镜头前经过,后来镜头始终盯着他们紧紧握着的手上,有点奇特,但后面就有解释。
十诫拍到第八部也有了点总结的味道了。
这一集的主角是两个女人,一个60多岁,波兰国籍,似乎是个著名学者,另一个刚刚50,美国国籍,她翻译过前者的著作,专程来华沙听前者讲课。老学者讲的是道德炼狱,她让学生们举例子,这时候一个女生要求发言,而她讲的例子恰恰是十诫之二上那个医生和女人的故事。老学者欣然笑着,她也住在那个公寓里知道这件事情,她只是说了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然后就想进入分析的环节。可这时,美国女人想发言,她也说了个例子:1943年的华沙,2月,很冷。一个犹太女孩情况危险,有肯收容她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出示一份这个女孩受洗的证明。于是女孩的监护人帮她找了个年轻天主教家庭来担任她的“教父教母”。但就在受洗前的一刻,那对夫妇却没有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上帝不允许人们做伪证,犹太女孩只好在宵禁前离去。
镜头在闪过台下学生中那张熟悉的上帝的使者的脸后,最后还是游离到了学者脸上,她努力按捺的平静下是按捺不住的焦虑,后来得到的确认和这时候大部分人想到的一样,美国女人就是那个犹太小孩,而老学者就是那对夫妇中的女人。在美国女人讲述的中间,突然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学生闯进教室,把所有人吓了一跳,然后被赶了出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将两人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女人就像那个醉醺醺的闯入者,让老学者惊讶得不知所措,而根据后面来看,也正是老学者那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这句话,成为了美国女人心里的闯入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前文中提到过两人在美国见过面,美国女人完全也有可能在那个时候说),两人互相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闯入,局面就和后来的教室一样僵着。
故事说到这里先顿一顿,这部戏有好几个地方和以往十诫风格不同。首先,十诫前面所讲述的,基本是身边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里讲述的却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连结果都已经有了,更关键的是,在这个时候,有点我不太喜欢的是,其他的故事都是在生活中相对平常,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但这个故事,你不觉得太多特定因素,使之变得过于特殊,而丧失了基氏风格的“平常中见深刻”的魅力了吗?其次,正因为第一点的不同而导致讲述方式的不同,其他的故事大多是通过电影语言,即画面和声音统一的镜头来表现,更有电影性,而这个故事,以及后面要提到的一些相关剧情,大部分却是通过一种更加戏剧化舞台化的手段,用台词透露出来的,这也是我已经看的8集十诫中台词最多的一集,这一点差别又和第三点差别相关,不过我先不说,先看后面的剧情。
两人下课后见面,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女人淡得几乎没有的怨言,也可以知道,在那事情之后学者救了很多犹太人,而且似乎也违背了那句“不可做假见证”的诫律。这形成了一点点迷团,前面课堂讨论上,很多不知内情的学生讨论着故事中不救人的夫妇的动机,其中就有人讲到了“恐惧”,难道是恐惧吗?导演在这里又将谜底延迟了一点,在告诉答案之前,他先安排两人,故地重游,去那个当年的公寓。美国女人先是独自进去,但她在门口就停住了,然后悄悄地掩藏在门口的阴影中。老学者等了半天发现她没出来,很是着急,于是进去找她,一个一个房间问遍了,最后却发现美国女人安然地躺在车里。这段剧情设计得很有意思,看起来像是美国女人玩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老学者感到一点当初的罪责和悔意,可是她自己却站在那门口,不愿意进去。如她自己后来回答学者“你为什么不回来看看”:这些是耻辱的回忆,我为什么要回顾我的耻辱。这才是关键!
回到学者家里,老学者告诉她当初不接纳的真正答案:当初她丈夫是抵抗组织的军官,那个安排女孩过来的人是盖世太保的线人,一旦女孩过来,他们整个抵抗组织就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但是当女孩走后,他们却发现情报错误,那个所谓的“线人”更是差点被抵抗组织暗杀。老学者说得很轻松,但不忘记怀着忏悔说:但在你来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害怕。两人都笑了,美国女人提出要去看看当年差点救了她的人,老学者答应,但说自己不愿意进去:我自己战后只见了他一次,我只能说“对不起”,虽然我知道很不够,但也只能这样。OK,看看上面一段最后两句,明白了吗?这种感觉就像老学者家里那个出现了很多次的画框,尽管无数次被扶正,但每次都会偏倒下来,这就是人们所不能承受和试图躲避的角落,无论你要找什么样的理由。
次日,当美国女人找到那个做了裁缝的准恩人后,他却不愿意让人提起任何和战争有关的事情,只是问着这个女人:你要我为你做外套吗?
看,这是真实主题的第三次被提及。这时候我该说出第三点不同了,那就是围绕着那个“做假见证”的中心故事,基氏构筑起了另一个空间,而这个关于诫律的故事实际上已经被偷偷移出了中心议题的地位,围绕着那个文本空间,在以此为由头的现实空间中,人们关于不可触及的记忆的面对,才是基氏真正想讲的主题。这是影片的主题第一次偏离十诫的空间,但并不显得突兀,甚至可以看作基氏对自己的一个突破。

 6 ) 孝敬父母,父女情迷

  第四诫中,安卡是个行将毕业的戏剧系学生,从小跟父亲米高相依为命,感情特别亲昵,她从没见过母亲。一日,米高出外远行前提醒安卡别忘付抽屉里的房租和电话费账单。安卡独自回家后,却在抽屉里发现一封给自己的信,字迹陌生。信封上写着:"我死后才可以打开。"好奇心驱使下,安卡决定打开信封,不料信中有信,那是死去的母亲的笔迹:"给我的女儿安卡。"手执信封,安卡内心忐忑,连日来考虑是否要打开母亲的信,及后,她决定撒谎,告诉米高自己看了母亲留给她的遗书,上面说米高不是她的父亲。
  那天晚上,他们相谈一夜。原来,二人早早存在一种超越父女的感情意向,彼此对对方有欲念,存幻想,会妒忌。安卡想改变二人的关系,由父女关系转为情侣关系。米高承认看到安卡同男朋友在一起很难受。年轻的安卡是如此热切,说话毫不掩饰,她说,她一直希望昔日小男友抚摸她的手其实是属于米高的,想和米高在一起,说此话时,米高慌忙用手掩着她的嘴巴。当安卡选择把心里的渴望欲求一一道出时,米高却选择继续把感情压抑,等待安卡一日出嫁,他可以全身引退。于是,当安卡在米高面前脱去内衣,欲把自己的身体呈献给米高时,他并没有抱她,而是走近她的身旁,为她再次穿上内衣。一个行为,米高的立场,再清晰不过。
  第二天清晨,安卡被开门声惊醒,她从床上跳起,发现米高已走。安卡从窗口大声呼喊米高,说信的内容是她自己虚构的,她根本没有拆开母亲的遗书。回家后,他们把那封信烧了,只留下一角:“亲爱的女儿,我要告诉你,米高……”。其余皆被烧了。
   一封信,似解开安卡的身世,却带出另一个叫他们背负上道德伦理枷锁,他们迷惑着:他们,会转化成乱伦的"父女"么?
    秘密之外,尚有身份,身份之外,尚有伦常。如果说身份是他们与周围世界的纠缠的话,那么伦常就是他们与传统的纠缠、与历史的纠缠。乱伦不止关涉到人种,其所乱者实际上是所谓伦常。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的时候,孔子为什么要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呢?因为这是一种人人各职其位的太平景象,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等级高下一旦判定,权力机制就可以自如运作了。所以我们回想一下那个口中给塞上大粪的焦大,令他焦虑的,也许并不是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从这引出来的准废、等级不彰的混乱局面。乱伦这桩事情的本质却是所谓劫火烧之不失者,正堪千古。   
  如刘小枫所说:"米高不愿意进入安卡的身体,不是他不欲进入,而是不愿划破现有状态的幸福光晕。至今的父女关系是幸福的条件,尽管这种父女关系可能是虚构的,但他不敢拆除这种虚构。他知道欲望的限制,欲求太多,失去的可能愈多。"这里,米高选择对抗现世吊诡的人性,情愿拒绝安卡的示爱,放弃忠于自己的欲求,个体欲望这里被迫屈居理性之下,这也对应着导演的一贯信念:每个人都是自己欲望的囚徒。要自由地做一个纯粹诚实的人,可不容易。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们永远不能十分笃定地说:'我很诚实'或'我不诚实'。我们所有行为和曾经面临的状况,都是我们没有其他出路的结果。"  
  《圣经》中与之对应的戒律是“要孝敬父母”,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一诫中似带反讽地展现出这个故事。显然,这位波兰导演的《十诫》并不是对“摩西十诫”的复刻或重新诠释,而是在后工业时代信仰危机背景下对传统做出的一种挑战。但提出问题的导演本人却不能像上帝一样给这个问题予以明确的答案,只能默默的从旁注视。他是西西弗斯式的悲剧英雄,不断的把巨石推向山顶,然后又无望的看着他们落回原地。这里,基耶斯洛夫斯基再次将电影的主人公放置在极端的境遇中,面临两难局面,再一次对人性进行拷问,看似不符逻辑、不易存在的处境,却又真实地在电影里呈现发生。安卡容许自己爱上自己的父亲,却不能投入于课堂戏剧排演时男女的调情场景,她问教授,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爱上对方,教授没好气地回答她说:"人自然有其疯狂、愚蠢一面,你自己想想。"这也解答了千千万万不能解释的爱情迷思。

 短评

摩西十诫实例化的电影诠释..貌为宗教,实为伦理..违背十诫之罪所带来的人间苦难,感情和法律、义理上无解的难题,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演绎法倾述给了观众..故事都不长,但又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编剧刻意使用了通俗的、非地域化的情节设置,技术上又能调和冷峻的东欧风味,观影多年,仍值得再推荐

6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在高三的冬天,快四年以后重看,完全不同的视角。在影像上最喜欢圣诞节的故事,在叙事上最喜欢偷窥的故事,最强烈的叙事是杀人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邮票的故事,结局最震撼的是女儿的故事。千千万万个故事都汇为一句:“就像”其它房子,所有的房子所有的公寓,有些人,如此这般。(8th)

8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小男孩非常好看,表演也极为杰出。而最后的死亡真是纯然的命运捉弄,将如此的美好毁灭、如此的偶然与不合理。那个在湖上烤火的军装男人到底象征着什么?

1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基老很擅长把握细节,比如突然碎了的墨水瓶,总是歪了的画,车子里老合不上的盖子,这些都成了触动我的那一个点。配乐很美,节奏把握精准,故事虽然简单但包含着不可名状的深渊。关于那个“上帝的角色”:上帝不停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向我们投去一瞥。但他不改变任何。(最后部风格大变啊不是一个导演?

13分钟前
  • 白绳
  • 推荐

杀人短片,被杀的镜头与杀人的镜头一样冷酷隔离,基氏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疏离感,很难与主人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倒是会因为对行动的好奇而有意追问故事发生的年代,那时候的波兰,或者说基氏电影中的波兰,一样在经历蜕变,这些所谓的道德焦虑体现在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十诫是在某些层面上缓和焦虑。

18分钟前
  • 炯之
  • 力荐

  如果十诫真是上帝所制,它肯定不是为了规诫人类,而是为了让后者知道自己多么无力,注定无从避免犯这些罪过。

22分钟前
  • icancu
  • 力荐

第一诫 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第三诫 守瞻礼主日。第四诫 孝敬父母。第五诫 毋杀人。第六诫 毋行邪淫。第七诫 毋偷盗。第八诫 毋妄证。第九诫 毋愿他人妻。第十诫 毋贪他人财物。

23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SIFF# 今晚看了一二。惊讶于1988年拍摄的第一集就如此具有前瞻性(就算当时互联网还很初级且根本还没有物联网这个概念)。《十诫》里充满各种艰难的选择,无论是理性vs.信仰,还是第二集里的道德选择。(修复版画质极好,颜色也超正)

28分钟前
  • btr
  • 力荐

如果我没理解错,那医生不就是说了个善意的谎言,希望留下胎儿,用得着弄得这么沉重么?好吧,宗教问题总是沉重的。

3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重看#9年后的回望观感更深;极其完整的概念系列电影,每集之间信息勾连丰富,本片与其他作品的互文、注释、指涉,构成完美的、自成一体的基耶式“宇宙”,有极为广阔的解读空间;无休止的焦灼现实,永无结局的道德困境,命运天使的神谕指示,生命中无法言说的神秘伤痕。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非常震撼的观影体验(追了六个月才在三个影院看完...)。把摩西十诫和东欧剧变前夕的波兰结合起来,基氏带着观众用上帝视角察看人间百态-这的确是件太痛苦的差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一刀切地判断善恶,好几个故事都是无解...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面对这部巨作,还能说什么

38分钟前
  • CARSON
  • 力荐

所谓经典,文青必看

42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诚如齐泽克所言,随处可见入侵的实在界污点和无主体的视点镜头(比如第九诫,首先通过丈夫的视角看到了有灯光的窗户,然后给到妻子偷情的画面时,妻子侧身看向镜头,尽管丈夫此时正在门外楼梯上,却也的确如亲眼所见一般了),故事模型也非常复杂,并非简单勾勒的矛盾,而是涉及许多细节之处的感觉。但私以为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表达如此严肃的主题,能举重若轻是最上乘的(第十诫除了割肾以外算得上如此),有失轻盈灵动,且常有造作之嫌。

43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陆陆续续看完了《十诫》,我想说,这哪里是一个导演在拍电影,这分明就是一个哲学家(这个标签并不贴切)在拍摄他的疑问,内容所涉包括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情感等种种,我们经常会被导演带入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

4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至少有8部,编剧是一流的

48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2K修复版。第1集《生命无常》:五星;第2集《进退维谷》:四星;第3集《黑夜漫游》:三星;第4集《父女迷情》:五星;第5集《切勿杀人》:三星;第6集《爱情短片》:五星;第7集《切勿偷盗》:五星;第8集《心灵之罪》:五星;第9集《婚姻之锁》:两星;第10集《遗产风波》:五星

5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十年间每回看《十诫》,最喜欢的短片都会不断变幻——犹如第一诫中的蓝色墨汁,缓缓流淌成了一块隐秘而幽微的成长切片。然而从「十诫」「九诫」到「八诫」,这些年大家又经历了什么呢?或许,就在每个「十字」之间。大银幕@SIFF2016 @BJIFF2021 # 今日「八戒」联想补标

51分钟前
  • 油尖旺任赢赢
  • 力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部短片,关于爱情与婚姻、科学与宗教、法律与伦理、正义与人性,每一集都牵涉到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局,引人深思,又各有微妙的联系,如片中冷眼旁观的神秘路人,故事基调也总是冷峻无比。个人最爱的五集是第一诫(蓝墨水瓶)、第四诫、杀人短片、爱情短片和第十诫(邮票与狗)。(9.0/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十集看完,最喜欢十诫之二:勿妄称主名,然后是爱情短片和杀人短片。其余均是四星。还是那句话:这世界本来是如此的崩落,无一样不面目狰狞的活着。

60分钟前
  • 小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